播了一半被喊停,這才是我們想看的真人秀啊!

你有多久沒跟父母聊天了?一周,一個月,還是一年?你會和父母聊些什麼呢?有人說,父母就像城市裡的行道樹,習以為常,反而沒什麼興趣了解。我們甚至不知道,他們在我們的年紀,都經歷過什麼?發生過怎樣的故事?

那麼,再往上一代呢?有多少人是奶奶、外婆、爺爺、外公帶大的?我們是否想過去了解他們的青春歲月呢?對不起,他們有的已經不在了,有的不再記得過往,有的難以用清晰的語言表達,好像有很多話,卻又難以言說。

2013年,央視邀請了一些嘉賓,開啟尋根之旅。於是,就有了我們現在看到的這部真人秀紀錄片:《客從何處來》

壹丨一份死亡名單背後的故事

易中天,中國最活躍的歷史學者。他熟讀中國歷史,卻對自己的家族史,知之甚少。

直到有天晚上,他收到了一份來自老家湖南營田鎮的傳真:易老師,這是一份死亡名單,都是您的親人,他們幾乎死於一夜之間...

長長的名單打了七八頁紙,100多個家庭,253個人,全部死於1939年9月23日,死者最大的71歲,最小的才1歲,很多人都是全家被滅門。

隨死亡名單一起發來的,還有一張倖存者的合影。

易中天決定,到老家營田走一趟。

祖屋原址已經變成了飼料廠,易中天還原出一段家族的過往:營田易氏,當地大家族,在這裡生活了500年。70年前的易家大宅,有3個足球場那麼大。

1938年,湖南是抗戰前線,營田是日軍從水路進攻長沙的必經之地。1939年9月23日凌晨,日軍偷襲營田,1000多個村民慘遭屠殺,史稱:營田慘案。

日軍登陸營田

易家老宅在距日軍登陸地點不到一公里的地方,在劫難逃。可在大屠殺前,易中天祖父那一支,卻逃走了。村裡人都說:他家是當官的,事先知道。

易中天老師心裡犯嘀咕:難不成,我們家人在日軍司令部幹活兒?

易中天的姑姑和堂妹幫他找出了當年的真相:那天半夜,有村民給易家報信,說是日本人來了,一家人扶老攜幼,舉家出逃。

大概走了10里,日本人的飛機來了,扔下了炸彈,家的方向,火光衝天…

在緊急關頭作出逃跑決定、拯救了家族的關鍵人物,是二爺爺易甲鷳。易中天第一次知道,這位長輩竟然是清朝第一批公費留學日本的學生,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

這個學校走出了東條英機、土肥原賢二、蔣百里、閻錫山...而指揮營田之戰的日本納粹軍官岡村寧次,應該叫二爺爺一聲學長。

易甲鷳留學歸來後,參加了辛亥革命,因拒絕袁世凱的拉攏,不願意為軍閥效力,最終退隱家中。

當日軍的信號彈划過夜空,很多鄉親以為是煙火,還跑到河邊去看熱鬧,只有二爺爺意識到了災難的來臨…78年前的那一天,他的決定,救了全家的命。

易中天老師的母親周樹奇,已經離世13年。晚年她因為腫瘤壓迫神經,說不出話,但易中天總感覺,病逝前的母親想要表達些什麼。

一張老照片,為易中天打開了重新認識母親的通道:原來,她不僅是一個湖南鄉下姑娘。她曾努力學習6年,考入北平幼稚師範學校讀書。

母親畢業那年,恰逢七七事變,她從北京逃亡到湘西一個叫所里的小鎮,進入戰時兒童保育會工作。

母親工作的保育院,收留了200多個從前線逃來的孩子。為了讓孩子們吃得好一點,母親下河捉魚、採桑葚,用紅色石頭磨紅墨水給孩子們批改作業,警報響的時候,帶著他們躲避空襲…

保育院的工作,母親從沒有跟兒子提過,大概她只是覺得,這是她最本分的工作。而當年被母親保護的小孩,現在已是白髮蒼蒼的老人。

他們對易中天說:周老師,是我們的親人。

貳丨海岸線越來越遠,再也回不去了

台灣藝人曾寶儀的外公王悅善,85歲,淮安人,1949年從大陸逃到台灣。

那之前的事,外公不想多說,曾寶儀也不敢多問。但她一直有個心愿:尋找外公早年生活的軌跡。

為此,曾寶儀來到了南京。一個中年男子對她說:我母親和你外公有特殊關係。

這個男子把曾寶儀領回家,見他的母親劉奶奶。通過聊天寶儀才知道,劉奶奶和外公是表親,小時候訂過娃娃親。

外公去了台灣再也沒有回來,當時只有21歲的劉奶奶在外公走後,還住到准婆家等了三年...

1992年,外公終於回到大陸,他們在南京見了面。

那是遲到了半個世紀的相見,兩位老人互致問候,還拉了拉手。

在南京市檔案館,曾寶儀見到了一張外公年輕時的戶籍卡,那是1946年南京人口普查後留下來的資料。

戶籍卡上說,外公17歲從淮安鄉下跑到南京打工,在國民政府的印鑄局主任家中做傭人,因為人長得帥又勤快,被介紹到總統府印刷廠當工人。

1949年大年初一,年僅20歲的外公跟隨總統府80多名工人,從南京下關火車站出發,途徑上海、杭州、南昌、株洲,一路南下到廣州。半年後,他們在廣州搭貨輪,輾轉兩天兩夜到台灣。

跑了幾千里,一路上人心惶惶,顧不上吃喝,到了上船以後,慌亂的心才安定下來。很多人坐在船上,看著海岸線越來越遠,最後海天一色,他們的第一個想法是:回不去了。

很多人一生再也沒有機會回來。

1949年國民黨大撤退

外公的老家,是江蘇淮安的一個小村落,這裡生活著外公的父母兄弟。1992年,外公重歸故里,父母兄長都已先後離世,老人獨自在父母墳上哭了好久。

在外公父母的墳前,曾寶儀找到一棵大樹,這是外公二十多年前親手種下的。

她想,外公大概希望這棵樹能代替自己陪伴父母吧。

家裡的老人只剩下四外婆,外公的父母一直由四外公夫婦侍奉直到終老。最窮困的日子,為了養活一大家子人,四外婆天天外出討飯,才勉強維持生計。

寶儀離開時,淳樸善良的四外婆一直叮囑:不要把這些事告訴你外公,他只會更難受…

叄丨「我的外公是叛徒還是英雄?」

央視主持人阿丘的家中,外公外婆是敏感詞,母親從不肯提起。

上中學的時候,阿丘偶然從親戚那裡聽說,多年前,外公外婆在馬來西亞死於非命,而且,是作為「叛徒」被處死的。

參與節目後,阿丘第一次鼓起勇氣,向母親打聽外公的事。母親告訴他,當年父母被殺的時候,她才五六歲。那時候,父母和他們四兄妹生活在馬來西亞一個叫吉利流的地方,割膠為生。

1945年的一個晚上,家裡闖進一群士兵,帶走了父母,從此杳無音信。

阿丘母親:辛群英

外公名叫陳斌,阿丘在史料中查到兩條線索:一個是馬來西亞抗日時期的「叛徒陳斌」;另一個則完全相反,是抗日時期的「英雄陳斌」。

他決定到馬來西亞調查外公外婆的死因。

到了馬來西亞,阿丘拜訪了姨媽一家。從未謀面的表哥打算和他一起追查真相,他們一起翻報紙、看檔案、走訪專家,發現最初懷疑的兩個「陳斌」,都不是外公。

最大的可能是,外公外婆就是當時最底層的百姓,在英國殖民者與游擊隊的戰鬥中,無辜枉死。

另一方面,國內的歷史學者追蹤到更多細節:阿丘外公是廣東羅定人,當年老家窮,很多人去南洋謀出路。30年代初,不到20歲的陳斌找人借錢,托水客把他帶去了南洋。

知道這一切,阿丘和表哥站在當年外公外婆生活過的橡膠園,淚流滿面。

回國前,表哥還塞給阿丘一封信:很想告訴你一些你可能不知道的事情,關於我的媽媽,你的姨媽。

表哥說,或許你會好奇,大家都回國了為什麼我的母親會留下?當時,回國的路費不夠,姑婆只好和他們中間最大的孩子,也就是我的母親商量。最終的辦法是,我的母親賣掉自己,用這筆錢,讓弟弟妹妹回到中國。

那年,姨媽只有11歲。

阿丘姨媽:陳珠英

她被賣給人家做傭人,那幾年,主人家總是無緣無故責罵侮辱她,說她是掃把星,說外公外婆都是被她尅死的…這樣的指責給了她極大的心理壓力,她忍受不了,曾經試圖自殺…

後來被送到福利部門監護,又被福利部的高官霸佔。直到27歲,她才認識了後來的丈夫,脫離苦海。但那些受過的傷害讓她罹患抑鬱症,長期受到折磨。

儘管如此,她卻從未後悔當初的選擇,她覺得作為姐姐,這些是應該做的。

姑婆帶著阿丘媽媽舅舅們剛回中國時,給姨媽寄的照片

節目拍攝完成三個月後,阿丘的母親飛往馬來西亞。姐妹倆相見,阿丘的母親第一次叫了聲:姐姐。

姨媽說:這句話我等了60多年。

據說,很多人尋根,是為了查查祖上十八代有沒有出過什麼名人、有錢人,能夠光耀門楣什麼的。

但這個節目告訴我們:通過尋根,看到一代一代人的追求,這些追求放在一個民族的大背景中,每一筆都很精彩,每一筆都沒那麼精彩,但它構建了一個精彩的民族史,看似偶然的家族歷史,構成了我們民族的必然。

只可惜,這麼優質而嚴肅的節目在第二季時被停播。有人推測是因為尺度太大,比如,易中天提到文革時欲言又止。比如,曾寶儀外公的父親兄長死於60年代,也沒有做更多說明...

即便如此,它依然是一個值得被珍藏的節目。正如一個網友所寫:知道了自己從何處來,就不會再感覺自己是飄蕩在宇宙中的孤零零個體。

大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小到一個家庭,一個個體。只有當我們知道自己從何而來,才更知道將往何處去。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易烊千璽在真人秀《全員加速中》中的表現?
如果把爸爸去哪兒1里的kimi和現在小小春比,大家覺得會更喜歡哪一個呢?
《爸爸去哪兒五》這期爸爸去哪兒為什麼這麼火?
吳昕,潘瑋柏在哪個節目上撒狗糧最多?
如何寫一個好的產品創意宣傳片腳本?

TAG:真人秀 | 我們 | 一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