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禮記》全文下

《禮記》全文下網上經文《禮記》全文

大學始教(1)——做官從上學開始【原文】大學始教,皮弁祭菜(2),示敬道也。宵雅誓三(3),官其始也(4)。人學鼓篋(5),孫其業也(6)。夏楚二物(7),收其威也(8)。未卜諦不視學(9)。游其志也(10)。時觀而弗語,存其心也(11)。幼者聽而弗問,學不躐等也(12)。此七者,教之大倫也(13)。記曰:「凡學,官先事,士先志(14)。」其此之謂乎!【注釋】①本節選自《學記)。②皮弁:禮服。菜:用作祭品的芹藻之類。③宵雅;即《詩經》中的《小雅》。肄(y1):學習。三:《小雅》中的《鹿鳴》、《四牡》、《皇皇者華》三首詩。(4)官:這用指做官的道理。(5)鼓篋(qie):擊鼓召集學生,打開書篋取書。(6)孫同「遜」,恭順。(7)夏(jia)楚:體罰學生用的木條。(8)收:約束。威:儀容舉止。(9)卜:占卜。諦(di):大祭。(10)游:悠閑。 (11)存其心:使其用心思索。(12)躐:超過。(13)大倫:大道理。(14)宮:做官。事:辦事。士:做士人。志:立下志向。【譯文】大學開學的時候,士子穿著禮服,用藻菜祭祀先聖先師,用以表示敬師重道。然後讓學生學習《小雅》中的《鹿鳴》、《四牡》、《皇皇者華》三首詩,使學生從懂得做宮的道理開始。入學授課時,先擊鼓召集學生,然後打開書箱取書,讓學生對學業恭順。學校有供體罰用的木棍,用來使學生有所畏懼,儀容舉止有所收斂。夏天大祭之前,天子不視察學校,可以讓學生按自己志向從容學習。教師要經常觀察學生的學習,但不能叮嚀告誡,為的是使學生用心思考。年幼的學生只能聽講,不能提問,學習有先後次序,不能越級。這七項是教學的重要方面。古書上說:「凡是學習,做官要先學辦事,做學者要先立下志向。」這話說的就是這個道理。【讀解】這裡講述的是古代京城培養貴族子弟和成績優秀的學生的「大學」里的情況。按今天的標準,這種學校雖然算不上高等學府,卻是培養特權階層的貴族學校,自然與一般別的學校不一樣。看上去制度、措施都很嚴格,甚至還有體罰。對學習的內容作明確規定,目標和方向是十分明確的:培養政府官員,性質屬於政治學院。這和後來通過科舉考試來選拔政府官員的做法,有所不同。現在很難想像坐在這種貴族政治學院中學習的感受。不過,可以推測那種滋味多半不好受。一切都按部就班,成天是子云、詩曰,超越規定要受體罰,不知道有沒有寒、暑假,體育課、美術課、音樂課多半是沒有的,因為它們同做官當老爺沒有什麼關係。教材大概是聖賢們的著作,似乎讀了這些之乎也者就全懂了天下的方方面面的事情,就可以參與操縱國家機器和治理民眾了。不過,那時的政治大概比較簡單。只要人民不造反,外國人不來人侵,官位不被野心家奪走,就算是基本合格了。如果能再為人民做點好事,就算很偉大了。如果能得到天子的賞識並提拔,加官晉爵,封妻蔭子,也算是功德圓滿了。這樣的官,恐怕我們很多人都會做。

大學之教也(1)——學習貴在持之以恆【原文】大學之教也,時教必有正業,退息必有居學(2)。不學操縵(3),不能安弦(4);不學博依⑤,不能安《詩》;不學雜服(6),不能安禮;不興其外,不能樂學。故君子之於學也,藏焉修焉(8),息焉游焉(9)。夫然,故安其學而來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是以雖離師輔而不反」(10)。《兌命》曰:「敬孫務時敏,厥修乃來(11)。」其此之謂乎!【注釋]①本節選自《學記》。②居學:在家休息時的學習。(3)操縵(man):學習彈奏雜樂。(4)安弦:懂得音樂。(5)博依:各種比喻(6)雜服:各種服飾。(7)興:重視。藝;指各種技藝。(8)藏:懷抱(9)游:閑暇。(10)輔:指朋友。(11)孫:同「遜」,謙虛。務:必須來:到達。【譯文】大學教學,按照時序進行,必須有正式的課業,課後休息時也得有課外練習。不學習彈奏雜樂,就不能懂得音樂;不學習各種比喻的方法,就不能理解《詩經》;不學習各種服飾的用途,就不懂得禮儀;不重視學習各種技藝,就不能激發對學業的興趣。以君子對於學業,要心中念著,反覆研習,休息或閑暇時也念念不忘。如果能這樣,就能學懂課業並尊敬師長,樂於同朋友交往並信守正道,即使離開了師長和朋友,也不會違背他們的教誨。《尚書·說命》中說:「謙虛恭謹,孜孜不倦,修行就能成功。」這話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讀解】貴族學校培養的政府官員,都是文官,肯定不會騎馬打槍擊劍。除了正常課業教授的聖賢經典之外,業餘時間所學均為詩、書、琴、棋、畫一類,目的在增加個人修養,、陶冶內在情操。不過,這並不是為了個體的全面發展,而是為了做一個有別於「小人」的「君子」,做君子乃是為了統治小人、野人。貴族學校的教育方法,顯然是孔夫子「學而時習之」這一思想的具體化。它要求學生無論是課內還是課外,心裡都得牽掛著學業,不能有所怠慢和荒廢。這種執著的精神,也體現了儒家思想的現實主義實踐特色。精誠所至,金石可鏤。只要有恆心和毅力,沒有辦不到的事情。學習的確需要恆心和毅力。悟性和天賦雖然也重要,但僅僅憑它們,恐怕很難學好課業。最主要的還得靠勤奮和執著的毅力。古人所說的「勤能補拙」,說的正是這個意思。

今之教者(1)——對症下藥治弊端【原文】今之教者,呻其佔畢(2),多其訊言(3),及於數進而不顧其安(4)。使人不由其誠,教人不盡其材。其施之也悖(5),其求之也佛(6)。夫然,故隱其學而疾其師(7),苦其難而不知其益也。雖終其業,其去之必速(8)。教之不刑(9),其此之由乎!【注釋]①本節選自《學記》。②呻:誦讀。占:同「苫」,竹簡。畢:竹簡。佔畢:這裡指課本。③訊;告知。多其訊言:一味灌輸知識。(4)及:急於,追求。數:同「速」。安;適應。⑤悖:違背。(6)佛:同「拂」,違背。(7)隱;感到沈苦。疾:怨恨。(8)去;忘記,忘掉。(9)刑:成,成功。【譯文】如今教書的人,只知道念誦書本,一味進行知識灌輸,急於追求快速進步,不顧學生能否適應。結果使學生學習沒有誠意,教育的人也不能因材施教。對學生的教育違背了規律,達不到教育的要求。像這樣,學生便對學習感到痛苦,並厭惡老師,對學習的困難感到畏懼,不懂得學習的好處。他們雖然勉強完成了學業擔學到的東西很快就忘了。教育之所以不能成功,原因就在這裡吧!【讀解】古人也有「厚古薄今」的毛病,總覺得過去怎麼怎麼好,現在怎麼怎麼不好,時常發出今不如昔的感嘆。也許,這是人類共同的、普遍的心理吧。過去了的事情,不好的方面隨著時間消逝而越來越淡化,好的方面卻隨著時間消逝而越來越突出,越來越被美化。每個時代的人都覺得自己的時代毛病百出、千瘡百孔,過去的時代是理想的社會。當然也有不變的。比如這裡說到的教學當中的急於求成,照本宣科,不論對象情況一律「填鴨」,學生厭學,教師厭教等情形並沒有隨著時間的改變而變好或者變壞。作為專搞教育的人,當然應該從中吸取教訓,引以為戒,改進教育方法。不過,任何時代都有高明的教師和平庸的教師,有聰明學生和愚笨學生。十個指頭不一般長,這大概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如果這樣來看問題,現實的態度是:對症下藥。

大學之法①——方法是成功的保證【原文】大學之法:禁於未發之謂豫(2),當其可之謂時(3),不陵節而施之謂孫(4),相觀而善之謂摩(5)。此四者,教之所由興也。發然後禁,則扞格而不勝(6);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燕朋逆其師(7);燕辟廢其學(8)。此六者,教之所由廢也。君子既知教之所由興,又知教之所由廢,然後可以為人師也。故君子之教喻也(9),道而弗牽(10),強而弗抑(11),開而弗達(12)。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和、易以思,可謂善喻矣。【注釋]①本節選自《學記》。②豫:同「預」,預防。③可:適當。時:及時。(4)陵:超過。節:限度。孫:同「遜」,順。(5)摩;觀摩。(6)扞(han)格:抵觸。勝:克服。(7)燕朋:輕慢而不莊重的朋友。(8)燕辟:輕慢邪辟的言行。(9)喻:啟發誘導。(10)道:同「導」,引導。牽;強拉。(11)強(qiang):勉勵。抑:壓制。(12)開:啟發。達:通達。【譯文】大學的教育方法是:在不合正道的事發生之前加以禁止,叫做預先防備;在適當的時候加以教導,叫做合乎時宜,不超過學生的接受能力進行教導,叫做順應;使學生相互觀摩而得到好處,叫做切磋。這四點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原因。事情發生以後才禁止,就會遇到障礙而難以克服;過了適當時機才去學習,雖然勤勉努力,也難以有成就;雜亂施教而不按順序學習,就會使學生頭腦混亂而無法補救;獨自學習而沒有朋友一起商量,就會孤陋寡聞;輕慢而不莊重的朋友會使人違背師長的教導;輕慢邪僻的言行會使學生荒廢學業。這六點是導致教育失敗的原因。君子既然知道了教育獲得成功的原因,又知道了教育失敗的原因,然後才可以作別人的老師。所以君子教育和誘導學生,靠的是引導而不是強迫服從,是勉勵而不是壓制,是啟發而不是全部講解。引導而不是強迫,就會使師生關係和諧;勉勵而不是壓制,學習就容易成功;啟發而不是全部講解,學生就會善於思考。能使師生關係和諧,使學習容易成功,使學生善於思考,就可以說是善於誘導了。【讀解】這一節專門講教育和學習的方法,方方面面都講到了,從及時施教、因人施收、啟發誘導,到相互切磋。取長補短,可以說非常全面。方法的問題之所以重要,就在於它直接關係到教和學的成敗。其實不光是教育是這樣,幾乎一切實踐活動都存在方法的問題。目標無論怎麼偉大和誘人,方法不對,是難以達到那目標的。成語中的「事倍功半」和「事半功倍」,都是就方法問題而言的,也表明了方法問題在實踐中的重要性。從理論上講方法的重要性,尤其是要講得面面俱到,頭頭是道,並不是一樁難事;而要在實際當中做到面面俱到,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了。比如,過於嚴厲的人,可以把學生管得服服貼貼的,但不會讓人感到親近,這種人也不大容易循循善誘。性情溫和的人,往往壓不住陣腳。能夠把各個方面完美地結合在一起的人,是比較罕見的。話說回來,能夠提出一種完美的要求,就是樹立了一個方向和目標,確立了一種規範,這樣,總比沒有目標和規範要好得多。

學者有四失(1)——心理狀態是過失的根源【原文】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此四者,心之英同也。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也。教也考,長善而救其失者也(2)。【注釋](1)本節選自《學記》。(2)長(zhang):助長。【譯文】學生可能有四種過失,當教師的一定要知道。人的學習,可能錯在貪多,可能錯在求少,可能錯在不專註,可能錯在不求進齲這四種果實產生的原因,其心理狀態是不同的。了解了心理狀態,然後才能糾正他們的過失。教育的目的,就在於發揚學生的長處,糾正他們的過失。【讀解】了解學生的不同心態,然後對症下藥,算是說到了點子上。任何磁器活了。方法都不是一種固定的模式,它必須有一定的針對性。沒有金鋼鑽,就攬不了失去了針對性方法就成了無的之矢。就人而言,針對性的根本是抓住心理狀態。就像醫生治病,首先要找出病因所在,然後才知道用什麼手段進行治療。學生的學習出了毛病,根本原因就在心理狀態。所以,真正好的老師,首先是個好的心理學家,而不是只是懂得一些條條框框的空談家。儒家對教育的重視和全面研究,在中國古代幾乎可以說是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他們討論的問題之全面、深入、細緻,完全是前無古人的。

善歌者(1)——鼓動性來自魅力【原文】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其言也,約而達,微而臧(2),罕譬而喻,可謂繼志矣。【注釋]①本節選自《學記》。②臧;善。【譯文】善於唱歌的人,能夠感動人心,使聽者隨著歌聲唱起來。善於教學的人,能夠啟發人心,使學者隨著他的意願來學習。這樣的人,言辭簡約而通達,含蓄而精微,少用譬喻而使人容易明白;這可以說是善於使學生隨其志向來進行學習。【讀解】善於唱歌的人和善於教學的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善於鼓動,能夠感動人心。對教育者的這一要求,比要求了解受大育者的心理狀態又進了一步。要想鼓動人心,不僅是善於啟發,言辭簡約通達,恐怕更重要的是還要有個人魅力。個人魅力像磁石,會使人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吸引。個人勉力也是一種境界,它是人格修養、個人志趣、精神追求、外表風度、言語談吐等等達到相當高度後的產物,它像一座巍峨的高山,讓人仰止,也像日月,讓人心儀。能達到技藝嫻熟、經驗豐富、善於抓住人們心理的人很多,但能具備強烈的個人魅力的人卻不多。實際上,魅力是可遇不可求的。

君子知至學之難易(1)——選擇師長必須慎重【原文】君子知至學之難易②,而知其美惡(3),然後能博喻(4)。能博喻,然後能為師。能為師,然後能為長。能為長,然後能為君。故師也者,所以學為君也。是故擇師不可不慎也。記曰:「三王四代唯其師(3)。」其此之謂乎!【注釋]①本節選自《學記》。②至學:求學、③美惡;這裡指天資的高下.④博喻:廣泛曉喻。⑤三王:指夏禹、商湯、周文王和周武王四代:指虞、夏、商、周四個朝代。【譯文】君子懂得求學有難有易,並懂得人的天資有高有低,然後能夠因材施教,廣泛地曉喻。能廣泛地曉喻,然後才能當老師。能當老師,然後才能當長官。能當長官,然後才能當國君。所以,當老師,也就是學習當國君。因此選擇老師不可以不謹慎。古書上說:「虞、夏、商、周四代三王,選擇老師都很慎重。」大概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讀解】按照這一節所講的邏輯推演下去,最高和最好的老師是國君。這種看法似乎荒誕離奇。我們知道,商、周以來,歷代國君都是世襲的,幾乎沒有過教書匠當上過國君的事情。即使不是世襲,多半也是憑藉武力或陰謀詭計當上了國君的。無論從哪個方面說,教師與長官、國君都相去甚遠。官員和國君的人品、學識、眼光、修養、胸懷等等,未必能趕上教師。教師要為人師表,官員和國君大概並不太在乎這一點,關心的主要是權力和利益。說選擇老師要慎重固然不錯,但千萬別把老師同官員、國君扯到一起,他們到底是兩股道上跑的車啊!為官有為官之道,為師有為師之道,實在不可同日而語。

凡學之道(1)——師道何日再尊嚴【原文】凡學之道,嚴師為難(2)。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是故君之所不臣於其臣者二③:當其為屍(4),則弗臣也;當其為師。則弗臣也。大學之禮,雖詔於天子無北面(5),所以尊師也。【注釋]①本節選自《學記》。②嚴:尊敬。③不臣於其臣:不用對待臣下的禮節來對待其臣。(4)屍:祭主。⑤詔;召見。【譯文】凡是為學之道,以尊敬教師最難做到。教師受到尊敬,然後真理才會受到尊重;真理受到尊重,然後民眾才懂得敬重學業。所以國君不以對待臣下的禮節來對待下屬的情形有兩種:一種是在祭祀中臣子擔任祭主時,也不應以臣下之禮來待他;另一種是臣子當君主的老師時,也不應以臣下之禮來待他。在大學的禮儀中,作老師的人雖然接受國君的召見,也不必按臣禮面朝北,這是為了表示尊教老師。【讀解】我們耳熟能詳的「師道尊嚴」,大概就出自這一節的說法。使我們稍感欣慰的是,教師在古代受到尊重,競成了一種重要的禮節,即使在國君面前,也可以不受常禮的約束而受到特殊待遇。儘管該種特別禮遇是有限的,但畢竟體現了古人對老師的重視。在這個問題上,似乎可以用上「今不如昔」的說法。如今在好些地方,師道不僅不再尊嚴,並且教師的地位、待遇也遠遠落到了官員們、職員們、商人們、演員們等等等等的人群之後。諸多困擾著教育的問題得不到根本性的解決。這與咱們這個教育歷史悠久、教育制度和思想發達的古國不太相稱,也與日後的發展不大相稱。

善學者①——響鼓不用重捶【原文】善學者,師逸而功倍(2),又從而庸之(3)。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善問者如攻堅木(4),先其易者,後其節目(5),及其久也,相說以解(6)。不善問者反此。善待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後盡其聲(7)。不善答問者反此。此皆進學之道也。【注釋]①本節選自《學記》。②逸:安閑,這裡指費力校功:效果。(3)庸:功勞。④攻:治,指加工處理木材。(5)節:樹的枝於交接處。目:紋理不順處。(6)說:同「悅」。(7)從容:同「舂容」,即撞鐘。【譯文】善於學習的人,老師費力小,而自己收到的效果卻很大,這要歸功於老師教導有方。不善於學習的人,老師費力大,而自己的獲卻很小,學生會因此埋怨老師。善於提問的人,就像加工處理堅硬的木材,先從容易處理的地方下手,然後對對節疤和紋理不順的地方,時間長了,問題就愉快地解決了。不善於提問的人與此相反。善於回答問題的老師,就像撞鐘一樣,輕輕敲擊則鐘聲較小,重重敲擊則鐘聲大響,等鐘聲響起之後,讓它的聲音響完。不善於回答問題的老師與此相反。這些都是增進學問的方法。【讀解】應答如同敲鐘,這是個很不錯的比喻。敲鐘者應當了解鐘的特點和性能,然後以適當的方法去敲擊。了解鍾是前提,掌握敲鐘的技巧次之。沒有對鐘的特點、性能的熟悉,技巧本身就無從談起。因此,敲鐘是一個雙向的過程,老師回答學生的提問,同樣也是一個雙向的過程,需要對學生的問題、心態等等有較準確的把握,答問才會說到點子上。從學生的角度說,也同敲鐘一樣,倘若是好鍾,用不著重重地敲和反覆地敲。常言道,響鼓不用重捶。這就要取決於鍾、鼓本身的性能了。破鍾、破鼓,共嗚不好的鐘、鼓,無論怎麼敲,聲音都不會洪亮,不會聲若雷嗚。就人而言,有兩方面的因素影響到接受老師的指點。一是本身的悟性,一是已掌握的知識水平。這兩個方面總是相互關聯的。光有悟性,缺乏必要的知識作支撐,便找不到立足之處;只有滿肚子書本知識,不能將它們融會貫通,知識就成了擺設和點綴。所以,做一個好的敲鐘人不容易,同樣,做一個好的鐘也不容易。好的敲鐘人遇上好的鐘,自然是天作之和的美事。

記問之學(1)——讀死書者不配為師【原文】記問之學(2),不足以為人師。必也其聽語乎(3)!力不能問後語之。語之而不知,雖舍之可見。【注釋](1)本節選自《學記》。(2)記問:憑記憶力掌握知識。(3)聽語:聽取學生的問題並解答。【譯文】只憑記憶力掌握書本上的各種知識,這種人不夠資格當教師。當教師的人,一定要善於聽取學生的問題,並能夠予以解名三沒有提問的能力時,老師才加以開導。如果老師開導了還是不懂,暫時放棄開導,也是可以的。【讀解】所謂「記問之學」,用我們今天的話說,就是讀死書,死讀書。先賢認為,讀死書的人不配當教師,這是先見之明。然而,不知從何年何月開始,一些自以為慢守傳統的「學者」,把能背供多少古人的文章當作「學問」,以此自居「權威」,從來沒有在哪方面表現出一點屬於自己的東西,更談不上創造性。歷史真如大浪淘沙。經過大浪淘洗後能夠留下來的東西,才是真正有價值的。讀死書,不過像一隻機械的口袋,用來盛裝別人的東西,不管裝進去的是些什麼貨色,也不管是否能為自己消化之後變作創造力的能源。如果這也值得炫耀的話,那麼在另一隻巨大無比的現代化「口袋」——電腦面前,讀死書的人是不是會覺得有點無地自容呢?

良冶之子(1)——循序漸進才匝得下根【原文】良冶之子,必學為裘(2)。良弓之子,比學為箕(3)。始駕者反之(4),車在馬前(5)。君子察於此三者,可以有志於學矣。【注釋](1)本節選自《學記》。(2)冶:冶鑄金屬的工匠。裘:皮衣。(3)弓:這裡指造弓的匠人。箕:簸箕。(4)始駕:開始訓練小馬駕車。(5)車在馬前:意思是說小馬跟在車後,習慣之後才到前面開始駕車。【譯文】優秀冶匠的兒子,必須先學習製作皮衣。優秀弓匠的兒子,必須先學習製作簸箕。剛開始訓練小馬在車後,車在它前面。君子懂得了這三件事中的道理,就可以立定求學的志向了。【讀解】心急吃不了熱湯圓,一口吃不成大胖子,欲速則不達。這些俗語說的道理都是做事情必須循序漸進,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進,直至達到目的。這個道理適用於一切事情,學習自然也不能例外。就算是天才,有些必須經過的階段也不可能超越,充其量只不過比一般的人走得快一些,遇到的障礙少一些而已。也許有的人會舉出集中突擊獲得成就的例子。是的,確實存在這種情形。但是。集中突出所掌握的東西,來得快。去得也快,不可能牢固地在心中紮下根。如同陣雨雖然細小,卻無孔不入,及至滲透到最深處。

古之學者(1)——於平易中見深刻【原文】古之學者,比物醜類(2)。鼓無當於無聲(3),五聲弗得不知;水無當於五色(4),五聲弗得不章;學無當於五官(5),五聲弗得不治;師無當於五服(6),五服弗得不親。【注釋](1)本節選自《學記》。(2)丑:比。比物醜類:比較同類事物,以做到觸類旁通。(3)當:比得上。聲:指古代音樂中的宮、商、角、微、羽五大音階。(4)五色:青、黃、赤、白、黑五中顏色。(5)五官:指人體的耳、目、鼻、口、心五種器官。(6)五服:斬衰(cui)、齊(zi)衰、大功、小功、緦(si)麻五種喪服。它們分別用以表示血緣關係的親疏遠近。【譯文】古代的學者,能夠比較同類事物,從而觸類旁通。比如,鼓的聲音雖然比不上五聲,但是五聲沒有鼓聲的配合,就不會和諧;水的顏色雖然不上五色,但是五色沒有水來調和,就無法顯現出來;學習雖然比不上五官,但是五官比經過訓練,就發揮不了作用;教師雖然比不上五服之內的親屬,但是沒有教師的教誨,五服內的親屬就不會親密起來。【讀解】儒家學者們很善於用淺顯明白的事例來說明較為抽象的大道理,比如這一節的事例被用來說明通過對比而觸類旁通的道理。這種看法,很有點接近現代系統論的基本觀點。兩個部分相加的和大於這兩個部分。通過比較得到的結果,可以成為一種具有激發力的誘因,使人把似乎不相關聯的事物和知識聯繫起來,把分散的各個點,全部網路其倆。從這一點來看,儒家學者中的確不乏充滿智慧的聰明者,能夠通過實踐把一些深奧的道理想個透徹,用平易的語言表達得滴水不漏,還能具有現代意識。這真的很不容易。

大德不官(1)——立足根本才可隨心所欲【原文】君子曰:大德不官,大德不器,大信不約,大時不齊(2)。察於此四者,可以有志於本矣(3)。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後海,或源也,或委也(4),此之謂務本。【注釋](1)本節選自《學記》。(2)大時:天時。(3)本:根本。(4)委:眾水彙集之處。【譯文】君子說:道行最高的人不限於擔任一種官職;懂得大道理的人不局限於一定的用處;最講誠信的人不必靠立約來約束;天有四時而不只有一季。能懂得這四種道理,就能立志於根本。夏商周三代君王祭祀山河而後祭海,因為河是水的來源,海是河的彙集處。這就叫做致力於根本。【讀解】有句話叫做「天馬行空」,是說可以為所欲為地任來任往,不受任何阻礙。這是一種很高的境界。只有超越了「技」的局限,達到了「神」的高度,才可以隨心所欲。如何超越?只有抓住根本,立足根本,才有可能。正象俗話說的餓:「挽弓當挽強,擒賊先擒王」,也像毛澤東在《矛盾論》中所說,只有抓住主要矛盾,其他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所謂「大德」、「大道」、「大信」、「大時」等等,正是抓住了根本、主要矛盾,才上升到「大」的境界的,才可以無所阻礙,所向披靡。天馬行空的境界並非人人都可能達到。它需要有非凡的悟性、氣質、遠見卓識。但它也不是可望不可及,憑悟性可達到,憑勤奮同樣也可以達到。

凡音之起(1)——音樂以情感為中心【原文】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聲相應,故生變,變成方(2),謂之音。比而樂之(3),及干戚羽旄(4)。謂之樂。【注釋](1)本節選自《樂記·樂本篇》。《樂記》是中國古代有關音樂和文藝理論的專著,其中討論了音樂和文藝的起源、效果、作用等重要問題。據傳,《樂記》原本有二十三篇,現在流傳下來的只有十一篇。(2)方:道這裡指條理次序。(3)比:組合。樂:這裡指演奏樂曲。本。(4)干:盾牌。戚:一種斧子。羽:野雞羽毛。旄:牛尾。這些東西都是跳舞時用的道具。【譯文】一切音樂的產生,都源於人的內心。人們的內心的活動,是受到外物影響的結果。人心受到外物的影響而激動起來,因而通過聲音表現出來。各種聲音相互應和,由此產生變化,由變化產生條理次序,就叫做音。將音組合起來進行演奏和歌唱,配上道具舞蹈,就叫做樂。【讀解】這一節著重說明音樂(其實也包括其他藝術)的起源,指出了兩個重要因素導致藝術的產生:外在的事物和內在的心靈。外在事物是最縣的誘因。我們今天在理解時,往往把這方面擴大成人們的社會生活。風花雪月、日出月落、花草蟲魚等是外物,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等活動也是外物進行選擇。外物通過心靈折射出外物就已經不是它本來的面目了。如果我們把這裡的說法同西方人的觀點作一個比較,就會發現我們的先聖實際上很看心理在藝術產生過程中的作用。它在次序上後於外物,但在重要性上卻不遜於外物。西方傳統中講「模仿」,注重的是外物本來的、真實的面目。咱們的傳統觀點似乎不大強調外物本來的真實性,而在愛心靈的感動,強調將這種感動表達出倆,也就是我們今天常說的情感。因此,音樂這種心靈的藝術,是以情感為中心的。

樂者,音之所由生也(1)——音樂表現情感而不是形象【原文】樂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於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聲噍以殺(2);其樂心感者,其聲嘽以緩(3);其喜心感者,其聲發以散(4);其怒心感者,其聲粗以厲;其敬心感者,其聲直以廉(5);其愛心感者,其聲和以柔。六者非性也,感於物而後動。【注釋](1)本節選自《樂記.樂本》。(2)噍(jiao)以殺(shai):急迫短促。(3)嘽(chan)以緩:舒展和緩。(4)發:振奮。散:奔放。(5)廉:端正方直。【譯文】樂是由聲音生成的,它產生的本源在於人心受到外物的感動。所以心中產生悲哀的感情,則發出的聲音就急促而低沉;心裡產生快樂的感情,則發出的聲音就振奮而奔放;心裡產生憤怒的情感,則發出的聲音就粗纊而激越;心裡產生崇敬的情感,則發出的聲音就莊重而正直;心裡產生愛戀的情感,則發出的聲音就和順而溫柔。這六種情感並非出自人的天性,而是受到外物的激發才產生。【讀解】音樂表現情感,不同的音樂是不同情感的表現形式,音樂的動人力量來自它所表現的情感。儒家學者的這一看法,既是質樸的切合實際的,同時也抓住了音樂最主要的特點。迄今為止不少人還在喋喋不朽地爭論音樂是否有形象,是否具有描述性和形象性。這種毫無實際意義的爭論,在儒家先哲的看法面前,馬上就顯出了貧血的蒼白。音樂表達情感,音符在時間過程中按情感的波動起伏而發展。這是一個線形的發展過程。聽到音樂後,在音樂的刺激下產生出想像和聯想,想像出事物的刑貌,則是另一回事。音樂不能告訴我們一個人長得什麼樣,一朵花的顏色如何,一個物品是什麼樣子,一件事情的來龍去脈前因後果。它只表達對事物的一種內心感受或內心狀態,它通過情感這個中介,把作者與聽者、作品和聽者、聽者與生活聯繫了起來。這個道理其實並不深奧。

禮以道其志(1)——音樂是治國安邦的工具【原文】禮以道其志(2),樂以和起聲(3),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4)。禮、樂、政,其極一也(5),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6)。【注釋](1)本節選自《樂記.樂本》。(2)道:同「導」,誘導。。(3)和其聲:意思是說調節人們的情感。(4)奸:邪惡。(5)極:最終目的。(6)出:實現。智到2:智國平天下的的道理。【譯文】禮儀是用來誘導人心的。音樂是用來調和人的情感的,政令是用來同意人的行為的,刑罰是容來防止邪惡行為的。禮儀、音樂、刑罰和政令,它們的最終目的相同,都是用來統一民心,實現治國平天下的道理。【讀解】這一節將音樂的作用,把它同禮儀、政令、刑罰相併列,可見儒家對音樂的抬舉。在眾多的藝術門類之中,儒家何以獨獨偏愛音樂,並把它抬舉到治國安幫的高度?這很可能與周代以來的情形有關。使用音樂的場合,總是在廟堂之中,用於祭祀和禮儀等重大事務之中,很少有純粹為了怡情悅性的音樂。因此,音樂總是被嚴肅地對待,被拿來同統治民眾緊緊聯繫在一起,這樣才被抬舉的很高。實際上音樂的作用遠遠沒有這麼大。它無法解決人們衣食住行等實際問題,更不可能決定國家的興亡,僅僅是表達作者對生活的感受而已。儒家對音樂的看重,可以使我們發現他們文藝思想的一個重要特點:十分強調文藝的社會功利作用和目的,不贊成為藝術而藝術。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1)——音樂可以察知世事人心【原文】凡人者,生人心者也。情動於中,故形於聲。聲成文(2),謂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樂(3),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4);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聲音之道,與政通矣。【注釋](1)本節選自《樂記.樂本》。(2)文:這裡指條理。(3)治世:太平盛世。(4)乖:違背。【譯文】一切音樂都產生於人的內心。情感在心中激蕩,便通過聲音表現出來。聲音組合成條理,就叫做音樂。所以太平盛世的音樂安詳而快樂,這是政治寬和的表現;亂離時代的音樂哀怨而憤怒,這是人民困苦的表現。音樂的的道理,與政治是相同的。【讀解】音樂的確可以表現世事人心的變化,這一點肯定無疑的。反過來,從聽音樂當中,可以覺察出世事人心的變化。但是我們必須明白的是,先秦儒家是站在特定的角度來討論音樂的,即政治的角度,實用功利的角度。如果不考慮到這種特殊的歷史的狀況,不把這些觀點放到它所產生的「語境」中去考察,只是把他它們從語境中抽出來,當作關於音樂的普遍原理的概括,那麼對它們的評價就將走如誤區。實際上音樂作為一種藝術,並不只能用於官方的廟堂之中。它作為人類表達情感的獨特方式,可以用於任何場合。在更多的時候,它是非常個人化的,它的表達方式和感受方式都是非常個人化的,非常具有個性特點的。再進一步說,真正有生命力的,並非充滿政治意味、被公式化了的廟堂音樂,而是表達心靈對存在的獨特感受的音樂。如果這樣來看問題,儒家文藝觀的局限性,便一目了然的了。

樂者,通倫理者也(1)——文藝是一種工具【原文】凡音者,生於人心者也。樂者,通倫理者也(2)。是故知聲而不知音者,禽獸是也。知音而不知樂者,眾庶是也。唯君子為能知樂。是故審聲以指引,審音以知樂,審樂以知道政,而治道備矣(3)。是故不知聲者,不可與言音。不知音者,不可與言樂。知樂則幾於禮矣(4)。禮樂皆得,謂只有德,德者,得也。是故樂只隆,非極音也(5)。食饗之禮(6),非致味也(7)。清廟之瑟(8),朱弦而疏遠(9),一倡而三嘆(10),大饗之禮,尚玄酒而俎腥魚(12),大羹不和(13),有遺味者矣。是故先王之制禮樂也,非以極口腹耳目之欲也,將以教民平好惡(14),而反人道之正也。【注釋](1)本節選自《樂記.樂本》。(2)倫理:事物的條理。(3)治道:治國的方法。(4)幾:接近。(5)極:達到頂點。(6)食饗(sixiang):古代合祭祖先的禮儀。(7)致:達到極點。(8)清廟:宗廟。(9)朱弦:硃紅色熟絲作的弦,發音沉濁。疏:疏朗。越:瑟底部的孔。(10)倡:同「唱」。(11)遺:遺棄。(12)尚:崇尚。玄酒:水。上古祭祀時用水。(13)大羹:祭祀時用的肉汁。不和:不調味。(14)平:節制。【譯文】一切音樂都產生於人的內心。樂與事物的倫理相同。所以,只懂得聲音不懂得音樂的,是禽獸。只懂得音樂而不懂得樂理的,是普通百姓。只有君子才懂得樂理。因此。從分辨而懂得音樂,從分辨音樂而懂得樂理,從分辨樂理而懂得政治的道理,這就具備了治理國家的方法。所以不懂得聲音的人,不可與他討論音樂。不懂得音樂的人,不可與他討論樂理。懂得了樂理,就接近懂得禮儀了。禮儀和樂理都懂,就叫做有德。德的意思就是得到。所以音樂的隆盛,並不是好聽到極點的音樂。合祭祖先的禮儀,不一定要用味道極其鮮美的祭品。宗廟中彈奏的瑟,用音色沉濁的朱弦和底部有稀疏孔眼的,一個人唱歌,三個人應和,聲音沒有達到豐富多彩的完美的境界。合祭的禮儀,崇尚玄酒,盤中盛的是生魚,肉汁也不調味,食物的味道也沒有達到完美。所以,先王制禮作樂,目的不是為了盡量滿足人們口腹耳目的慾望,而是用禮樂來教導民眾,使好惡只情得到節制,從而回歸到人生的征途上來。【讀解】儒家的文藝充滿了強烈的理性色彩。它雖然不反對情感的宣洩,但卻反對放縱,要求把情感納入理性的軌道,即使之受到節制,又使之為政治、道德、禮儀服務。這樣一來,像音樂一類的藝術,本身並不是目的,而只是一種表達某種特定意義的工具和手段。離開了特定的意義,工具和手段就成了空殼,就沒有存在的必要。因此,供怡情悅性、供精神享受、表達個人情緒的藝術,都將遭禁止和反對。用這樣的尺度來要求藝術,實際上是帶有反藝術的色彩的。因為唯一被認可的藝術,是為統治者的政治服務的,只能用於特定的場合,只能表達規定的內容,只能遵循一定的規範。總而言之,種種的認為規範和限定,使藝術被異化成了服務於統治者意志的木偶。從這一立場來看,儒家的文藝思想並不像人們宣揚的那麼光彩,它那帶著濃厚理性和功利氣息的鮮明印跡,總讓人覺得窒息和壓抑,總覺得人的無限豐富的情感和內心世界,被簡單化的強制要求扼殺了。兩千多年來,儒家的文藝思想一直占這著統治地位,受到歷代統治者的青睞,因為它說到統治者們心坎里去了,它不允許有個性化,不允許離經背道,只能像沒有生命的器物供人使用。

樂由中出(1)——以禮約取代兵刑【原文】樂由中出,禮自外作。樂由中出故靜(2),禮自外作故文(3)。大樂必易,大禮必簡。樂至則無怨(4),禮至則不在爭。揖讓而治天下者(5),禮樂之謂也。暴民不作,諸侯賓服(6),兵革不試(7),五刑不用(8),百姓無患,天子不怒,如此則樂達矣。合父子之親,明長幼之序,以敬四海之內,天子如此廠則禮行矣。【注釋](1)本節選自《樂記.樂論》。(2)靜:安靜。這裡指潛移默化的影響。(3)文:指禮儀制度。(4)至:通達。(5)揖讓:禮讓。(6)賓服:服從,歸順。(7)試:使用。(8)五刑:指墨、劓、剕宮、大辟五種刑罰。【譯文】樂由內心產生,禮體現於外表。樂由內心產生所以能夠潛移默化;禮體現於外表,所以形成禮儀制度。最好的樂必定平易,最好的禮必定簡樸。樂通達內心則民眾沒有怨恨,禮儀通行則民眾沒有衝突。以禮治理天下,就是指實行禮樂。暴民不起來作亂,諸侯都來歸順,不必使用武力,不動用多種刑罰,百姓沒有憂患,天子不動怒,這就表明樂普遍實行了。父子相互親睦,長幼之間次序明確,四海之內的日恩都相互尊敬,這就表明禮普遍實行了。【讀解】樂被納入了儒家的政治理想之中,成為治國安邦的根本之一,同「禮」相輔相成。這種政治理想是很獨特的:以問代武,以禮樂代兵刑,以感化代專制。之所以說這是一種理想,是從實際出發的。也就是說,以感化、說服、規勸來代替必要的強制措施,在現實當中是難以行的通的,歷史上大概很少有過不依靠法律、軍隊來維持統治的政權。不以強制手段和強力來維護統治當然是好事,而美好的願望總會受到無情的現實的挑戰。因此,過分誇大「樂」的作用,只可能造成負面影響,更多的時候,它經常成為統治者用來掩蓋專制和暴力的偽裝,成為蒙蔽人們的煙幕。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儒家思想有非常現實、非常功利的一面,同時也有非常理想化、非常不切合實際的一面。這兩個方面時常交織在一起,對歷代統治集團和民眾百姓產生著深刻的影響。對次我們有足夠清醒的認識,從而決定我們應當來採取的態度。

樂者,異文合愛者也(1)——禮樂當隨時代而變化【原文】禮者,殊事合敬者也(2)。樂者,異文合愛者也(3)。禮樂之情同故明王以相沿也。故事與時並(4),名與功偕(5)。故鍾、鼓、管、磬、羽、蘥、干、戚(6),樂之器也;屈、伸、俯、仰、綴、兆、舒、疾(7) ,樂之文也。簠、簋、俎、豆、制度、文章(8),禮之器也;升降、上下、周還、裼、襲(9),禮之文也。故知禮樂之情者能作,識禮樂之文者能述(10)。作者之謂聖,述者之謂明。明聖者,述作之謂也。【注釋](1)本節選自《樂記.樂論》。(2)殊事:規定高低貴賤的差別。合敬:使人們相互警重。(3)異文:用不同藝術形式影響人心。合愛:使人們相互親近。(4)事:指制禮作樂。並:相合。(5)名:指為禮樂命名。偕:相符。(6)鍾、鼓、管、磬:都是古代的樂器。羽、蘥(yue)、干、戚:都是古代舞蹈時的道具。(7)屈、伸、俯、仰:指舞蹈的各種姿勢。綴:指舞蹈的行列。兆:指舞者活動的區域。舒、疾:指舞蹈節奏的舒緩、疾速。(8)簠、簋、俎、豆:都是古代祭祀或宴飲時盛事物的器皿。制度、文章:指各種禮儀的規定。(9)周還(xuan):同「周旋」,指迴旋的動作。裼(xi):袒開上衣。襲:掩住上衣。(10)述:傳承。【譯文】禮用來規定人的高低貴賤的差別,使人們相互敬重。樂用不同形式來影響人心,使人們相互親近。禮和樂的本質相同,因此歷代英明的君王都以禮樂相沿襲。他們制禮作樂都依據時代的變化,為禮樂命名都要與建功立業相吻合。因此,鍾、鼓、管、磬、羽、蘥、干、戚這些樂器和舞具,都是樂的用具:屈、伸、俯、仰等舞姿,排列聚散和舒緩疾速的動作,都是樂的表現情狀。簠、簋、俎、豆等器具和各種規格規定,都是禮的工具;升降、上下、迴旋、袒衣掩衣,都是禮的表現形式。所以,凡是懂得禮樂性質的人就能制禮制樂,不只要懂得禮和樂的表現形式的人則能傳承禮樂。制禮制樂的人叫做「聖」,傳承禮樂的人叫做「明」和「聖」,就是傳承和創製的意思。【讀解】要作統治者,起碼的條件是要懂得禮和樂,不只要懂得禮和樂的表現形式,而且要懂得禮和樂的基本原理。這個要求同今天要求作幹部的人要有大專以上的文憑——即具備相當的知識和文憑水平——相類似。換句話說,必須具備一定的資格,才能擔當相應的職務。懂得形式是比較容易的事,道聽途說、現場觀察或耳濡目染都容易懂得,只要不是太笨,似乎的需要特殊的訓練。要懂得原理就不那麼容易了,即不光要知道怎樣做,還要知道為什麼遮掩做。大概歷來能夠做到在原理(根本)上懂得人並不多(這要求有相當的修養和悟性)所以才會成稱為「聖」,也就是最高層次了。做統治者做到這層次,往往比較開明,不會像只懂得皮毛的人那麼機械和頑固,能夠隨著情況的變化,只要保持基本原則和精神森不變,就可以不拘泥於外在的表現形式。制度,規則的生命,應當隨時代的變化而變化,否則將會變成僵死的桎梏。儒家學者在這個問題上保持了情形的頭腦,這大概與他們在那個「」禮崩樂壞「的時代頻頻碰壁有關。

樂者,天地之和也(1)——以禮樂維護秩序與和諧【原文】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別。樂由天作,禮以地制。過制則亂,過作則暴(2)。明於天地,然後能興禮樂也。論倫無患(3),樂之情也;欣喜歡愛,樂之官也(4)。中正無邪,禮之質也;莊敬恭順,禮之制也(5)。若夫禮樂之施於金石(6),越於聲音(7),用於宗廟社稷,事乎山川鬼神,則此所與民同也。【注釋](1)本節選自《樂記.樂論》。(2)暴:越出正道。。(3)論倫無患:意思是和諧而不亂。(4)官:功能。(5)制:指職能。(6)金石:鍾、磬一類的東西。(7越:傳播。【譯文】樂所表現的是田地間的和諧;禮所表現的是田地間的秩序。因為和諧,萬物能化育生長;因為秩序,萬物能顯現出差別。樂依天道而鑿,禮按地理而制。制禮超過分寸會造成混亂,作樂超過分寸會越出正軌。明白田地的道理,然後才能制禮作樂。和諧而不混亂,是樂內在的精神;讓人欣喜歡愛,是樂有的功能。中正無邪,是禮的本質;莊重恭順,是禮的職能。至於運用樂器來表現禮樂,聲音使禮樂得到傳播,用於宗廟社稷的祭祀活動,祭祀山川鬼神,統治者與民眾都要共同這樣做。【讀解】對於統治者來說,秩序與和諧是維護統治的重要前提。沒有秩序,就會陷入混亂;沒有和諧,人心就會渙散,這樣,統治將無法維持下去。因此,秩序與和諧的確十分的重要。禮和樂成為儒家治國安幫的支柱,他們反覆申說這個道理,總讓人迷惑不解。難道他們就沒有想到過別的辦法?看看歷史就知道,春秋戰國時代不僅「禮崩樂壞」,也是一個諸子百家爭鳴的時代,那時的法家,便主張用強制的手段(刑罰)來維護統治,與儒家的思想針鋒相對。如果儒家學者真的是現實主義者,他們大概應當知道以禮和樂來維護統治是軟弱無力的,遠遠達不到秩序與和諧的目標。另一方面,施行禮樂還要適度,不偏不倚,恰到好處。這就更加難了。適度很難有客觀標準,現實情況也千變萬化,這就給施行者提出了高難度的課題。儒家思想在春秋戰國時代不大受歡迎,恐怕並不是偶然的。

昔者舜作五弦之琴(1)——樂是論功行賞的獎品【原文】昔者舜作五弦之琴(2),以歌《南風》(3)。夔駛制樂(4),以賞諸侯,故天子之為樂也,以賞諸侯有德者也。德盛而教尊,五穀時熟,然後賞之以樂。故觀其治民勞者,舞行綴遠(5);其治民逸者,其舞行綴短。故觀其舞知其行也。【注釋](1)本節選自《樂記.樂施》。(2)五弦之琴:相傳為舜製作的樂器,琴有宮、商、角、微、羽五根弦。。(3)南風:遠古詩歌的名稱。(4)夔(kui):人名,相傳為舜樂官,後世把他尊為樂祖。(5)行綴:歌舞行列中人所處的位置。【譯文】從前,舜創製了五弦琴,用來伴唱《南方》詩。夔最初創製樂,用來賞賜給諸侯。因此,天子創製樂的目的,是用來賞賜給有德行的諸侯的。德行盛大,尊崇教化,五穀按時成熟,然後才會得到樂的賞賜。所以,諸侯治理民眾不好,使他們勞苦,賞賜的歌舞行列就稀疏;諸侯治理民眾好,使他們安閑,賞賜的歌舞行列就稠密。因此,觀察舞蹈行列,就會知道諸侯的德行,聽到賞賜的謚號,就會知道諸侯生前的行為。【讀解】原來,樂還可以作為「獎品」來賞賜諸侯的功績!論功行賞,以區別功績大小,遠近親疏。樂的這一功能,體現了它是維護等級制度的一種工具。如今我們是「欣賞」音樂,把這種活動當作一種精神享受,幾乎與政治統治沒有多大關係,更與「獎品」無緣,反倒是好的音樂會得到獎賞,也有一些「音樂人」靠了演出音樂之類發家致富的。此一時也,彼一時也。音樂的功能發生了如此天翻地覆的變化,簡直是匪夷所思,不可言說。不過,那時的音樂與如今的音樂在性質上已完全不同。了解那時的情形,是不是也會讓我們「發思古之幽情」呢?

天地之道(1)——教化如同春風化雨【原文】天地之道,寒暑不時則疾(2),風雨不節則飢。教者,民之寒暑也,教不時則傷世。事者(3),民之風雨也,事不節則無功。然則先王之為樂也,以法治也,善則行象德也(4)。【注釋](1)本節選自《樂記.樂施》。(2)疾:指災禍。(3)事:指制度。(4)象:吻合,符合。【譯文】依照天地運行的規律,天氣的冷熱不按時交替,就會發生災禍;風雨不調和就會出現饑荒。教化對於民眾就像風雨的變化一樣,不及時施教就會危害社會。制度對於民眾就像風雨的調和一樣,沒有節度就難見功效。因此,從前的君王創製樂,是當作治理民眾的一種方法,恰當地適用,就會使民眾的行為與道德相吻合。【讀解】統治者運用樂來教化百姓大眾,就像給莊稼施肥;施肥不及時,莊稼就會因缺乏營養長不好。那麼誰來為統治者「施肥」呢?恐怕誰都不敢,這樣做就叫「犯上做亂」。這套理論真是妙不可言。它事先把人分成不同的等級,加以定位:有人是「農夫」,有人是「莊稼」;有人是栽培者,有人是被栽培的禾苗。得到了「農夫」的關照,是福氣,還得對「農夫」感恩戴德,感謝陽光雨露的普照沐裕 樂也者,聖人之所樂也 (1)——音樂能凈化人的心靈【原文】樂也者,聖人之所樂也(2)而叮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風民俗。故先王著其教焉(3)。【注釋]①本節選自《樂記·樂施》。②樂:喜愛,愛好。③著:設立,建立。【譯文】樂是聖人所喜歡的。它可以使民心向善,深刻地感動人心,使民風習俗改變。因此,從前的君王設立了專門機構來實施樂教。【讀解】聖人們喜歡音樂,是因為它有助於統治。百姓們喜歡音樂,大無是因為它通過表達喜怒哀樂的情感而打動人心。這兩種喜歡有著內在質的差別。撇開這些不說,音樂確能凈化人的心靈,將人的精神提升到高尚的境界。無論是抒發自己的情感,還是表達複雜微妙的內心體驗,都是其它藝術所無法替代的。平民百姓在演奏或傾聽音樂時,恐怕難以產生治國安邦一類的念頭。他們所看重的,應是音樂同生活的聯繫。

夫民有血氣心知之性(1)——音樂隨情感的變化而變化【原文】夫民有血氣心知之性(2),而無哀樂喜怒之常。應感起物而動然後心術形焉③。是故志微、瞧殺之音作(4),而民思憂;啤諧、慢易、繁文、簡節之音作(5),而民康樂;粗厲、猛起、奮末、廣賁之音作(6),而民剛毅;廉直、勁正、庄誠之音作(7),而民肅敬;寬裕、肉好、順成、和動之音作(8),而民慈愛;流辟、邪散、狄成、滌濫之音作(9),而民淫亂。【注釋]①本節選自《樂記·樂言》。②血氣:指性格、氣質。知:同「智」。③心術:指喜怒哀樂等情感。(4)瞧殺(jiao shai):急促。⑤啤(shan)諧:和諧。慢易:緩慢輕鬆。繁文:文采華美。簡節:節奏寬簡。【譯文】雖然人人都有性格、氣質、心智這些本性,但哀、樂、喜、怒等情感變化並沒有規律。人心受到外物的刺激而產生反應,然後才表現為一定的情感。因此,細微、急速的音樂出現時,表現了人們心中的憂慮;和諧舒展、輕鬆和緩、音色華美、節奏寬簡的音樂出現時,表現了人心安詳樂觀;粗獷激越、豪邁奔放、昂揚振奮、宏大憤激的音樂出現時,表現人們的剛毅之情;清明正直、剛正有力、莊重真誠的音樂出現時,表現了人們心中的肅然之情;寬暢從容、圓潤洪亮、流利活潑、平和順暢的音樂出現時,表現了人們心中的慈愛之情;放蕩、散亂、輕佻、淫穢的音樂出現時,表現了人們心中的淫亂之情。【讀解】音樂既然是表現情感的,那麼就能從音樂的音色、節奏、調性、旋律的變化中,體察到人們的內心情感的變化。這裡所列舉的幾類情緒以及表達它們的音樂特點,恰好說明了這個問題。人們內心情感的產生,離不開對生活的感受和體驗。離開了生活,情感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毛澤東說過,「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喜怒哀樂,一定有其產生的基矗白毛女、楊白勞對黃世仁的恨,是由他們之間的壓迫、剝削和被壓迫被剝削的關係產生的。大觀園中的焦大不可能愛上林妹妹,是由於他們的出身、成長的背景完全不同,兩人不在同一生活層面上。從音樂當中的確可以體察到世事人心人情的變化,了解到民心民意,從而為統治者的決策提供依據。但是,一定要說音樂能救過救民,將百姓大眾從水深火熱之中拯救出來,便近乎於天方夜譚。

土敝則草木不長(1)——淫樂如洪水猛獸【原文】土敝則草木不長(2),水煩則魚鱉不大(3),氣衰則生物不遂(4),世亂則禮慝而樂淫(5)。是故其聲衰而不庄,樂而不安,慢易以犯節,流湎以忘本(6)。廣則容奸(7),狄則思欲(8)。感條暢之氣(9),而滅平和之德,是以君子賤之也。【注釋](1)本節選自《樂記·樂言》。②土敝:土地貧瘠。(3)煩:動蕩不寧。(4)遂:生長。(5)慝(te):敗壞。淫:放縱無度。(6)流湎:沉溺。忘本:喪失法度。(7)廣:指節奏緩慢。(8)狹:指節奏急促。(9)條暢:同「滌盪」。逆亂。【譯文】土地貧瘠,草木就不能生長;水動不寧,魚鱉就長不大;元氣衰竭,萬物就不能生長;世道昆亂,禮就衰敗,樂就淫佚。所以,樂的聲音悲哀卻不莊重,喜悅卻不安詳,散漫而不合節拍,放縱而喪失法度。緩慢的節奏中包藏著邪惡,急促的節奏則刺激慾念。感受亂逆的氣息,滅除平和的德性,因此君子輕賤這樣的音樂。【讀解】淫佚的音樂,如洪水猛獸,所到之處,會敗壞社會風氣和污染人們心靈。從這種觀念出發、自然會極力強調文藝對社會風氣和人們心靈的正面影響,強調文藝對塑造人類靈魂的作用。即使是在今天來看,這一觀念依然有它存在的價值,因為文藝雖然不能救國數民於水火之中,但它確能對社會風氣和人們心靈發揮潛移默化的影響和作用。人們唱什麼,聽什麼,可以反映出其心態、理想和追求。比如,倘若士體人民都在吟唱風花雪月、男歡女愛、哥啊妹呀,鴛鴦蝴蝶滿街跑滿天飛,這樣的社會多半是沒有什麼希望的。從統治者的角度看,統治者提倡什麼、反對什麼,或多或少要對社會的全體成員發生影響。對於淫飲邪惡的東西,雖然嚴禁不是最好的辦法,但必要時必須以某種措施加以嚴禁、最要緊的是營造出一種健康向上的社會風氣。風氣可能自然產生,也可以人為引導和營造,放任自流往往會帶來消極的影響。

德者,性之端也(1)——不可盡信「樂為心聲」【原文】德者,性之端也(2);樂者,德之華也(3);金、石、絲、竹,樂之器也。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舞,動其容也。三者本於心,然後樂氣從之(4)。足故情深而文明,氣盛而化神,和順積中,而英華髮外(5)。唯樂不可以為偽。【注釋](1)本節選自《樂記·樂象》。②端:正。(3)華:光華。(4)氣:同「器」。(5)英華:光華。這裡指美好的神采。【譯文】德是人性之正,樂是德之光華,金、石、絲、竹是樂的工具詩抒發內心志意,歌吟唱心中聲音,舞表演內心姿態、侍、歌、舞都源本於內心,然後用樂器來伴隨。所以,情感深厚就會文彩鮮明,氣度宏大就會變化神奇,和順的情感聚積在心中,就會有美好的神采表現在外表。只有樂才不可能偽裝出來。【讀解】表現在表面上的東西,有可能是內在根源的真買反映,也有可能是虛假的掩飾。這是我們在生活中十分熟悉的現象。比如言語,完全可以不表達內心的真實想法,可以花言巧語,言東指西言不由衷,故作姿態,也可以沉默不語,言行不一,所以古人說「言為心聲」,這話是不可盡信的。比較謹慎的態度是聽話聽音,鑼鼓聽聲。自己多一個心眼兒,不要被表面的東西所迷惑。音樂與內心有著直接的聯繫,或者說,音樂就是內心的鏡子內心的迴音壁。音樂所表達出來的喜怒哀樂不大可能偽裝出來。一般來說是這樣。但是,是不是同言語一樣,也有不表達內心的時候呢?其實「為賦新曲強作愁」的情形也確有發生。在所謂的「流行音樂」中太多了。明明活得有滋有味.偏要做出一副飽經滄桑的愁容;明明是昨日黃花的豐老徐娘,偏要做出天真少女模樣;明明是拚命追名逐利之徒,偏偏要貼上滿不在乎的瀟洒標籤。所以,現在聽樂,也得多一個心眼兒。

鐘聲鏗,鏗以立號①——君子聽音與眾不同【原文】鐘聲鏗,鏗以立號,號以立橫(3),橫以立武。君子聽鐘聲,則思武臣。石聲磬(4),磬以立辨⑤,辨以致死(6)。君子聽磬聲,則思死封疆之臣(7)。絲聲哀,哀以立廉,廉以立志。君子聽琴瑟之聲,則思志義之臣。竹聲濫(8),濫以立會(9),會以聚眾。君於聽竿、笙、蕭、管之聲,則思畜聚之臣(10)。鼓鼙之聲讙(11),讙以立動,動以進眾。君子聽鼓磬之聲,則思將帥之臣。君子之聽音,非聽其鏗鏘而已也(12),彼亦有所合之也。【注釋]①本節選自《樂記·魏文侯》。②鏗(keng):鐘的聲響。③橫:指氣勢充沛。(4)磬:同「硜」(keng),擊石的聲音。(5)辨:指節義分明。(6)致死:獻身。(7)封疆:邊疆。(8)濫:聚合。(9)會:彙集。(10)畜聚:聚集。(11)鼙(pi):小鼓。讙(huan):喧鬧。(12)鏗鏘:這裡指樂器的聲音。【譯文】鐘聲響起聲鏗鏗,鏗鏗聲可以表示號令,對令產可以使人氣勢勃發,氣勢可以激起勇氣。君子聽到鐘聲,會想起武將。石磬響起聲硜硜,硜硜聲可以表示節義分明,節義分明可以使人獻身君子聽到琴瑟聲音,會想起為保衛疆土獻身的臣下。絲弦聲響起聲悲哀,悲哀之聲可以使人正直,正直可以使人充滿志氣。君子聽到琴瑟的聲音,會想起有志氣的巨下。竹管樂可以發出多種聲音多種聲音可以表示聚合,聚合則能使眾人集聚、君子聽到竿、笙、蕭、管的聲音,會想起能集聚民眾的下臣。鼓鼙聲響起很喧騰,喧鼙的聲音年可以使人激動,激動可以促使民眾前進。君子聽到鼓欽的;會想起統率民眾的臣下。君子聽音樂,不止是聽音樂的鏗鏘之聲,而是要從其中生髮出聯想和共鳴。【讀解】看來君子大人和小民百姓聽音樂也會有所不同。小民百姓心裡想著的是油鹽柴米,聽音樂就是聽個高興,聽到什麼就是什麼,樂聲停止也就停止了。君子大人就不同了,他們心裡裝著國家大事和治國平天下的理想,時時刻刻想著做一個高尚的人,所以聽到音樂就會與統治、政治、道德聯繫起來,從中體會到治國平天下的道理。革命導師馬克思曾經說過,對於不懂音樂的耳朵,再美的音樂也沒有意義。這個說法不錯,聽音樂的確需要有修養,有訓練有素的耳朵和大腦。君子大人們和小民百姓的差別,也體現在這一點上。君子有機會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熏陶,而百姓卻沒有。所以,對君子有意義的音樂,對百姓卻顯示不出意義來。再有一層,能從音樂中聽出什麼來,還取決於聽者的生活經歷、閱歷和所思所想。君子們同百姓相比,可以讀書識理,可以周遊列國,可以出入朝廷,經歷、閱歷和所思所想自然比小民百姓豐富得多,從音樂中聽出的東西也要多得多。這個道理不僅適用於音樂欣賞,同樣也適用於其它藝術的欣賞。欣賞者是站在自己的專業修養水平和生活閱歷的起點上來進行欣賞活動的,而且要受這個起點的局限,使欣賞帶上個人色彩。

禮樂不可斯須去身①——君子以禮樂安身立命【原文】君子曰:禮樂不可斯須去身②。致樂以治心(3),則易、直、子、諒之心油然生矣(4)。易、直、子、諒之心生則樂,樂由安,安則久,久則天,天則神。天則不失而信,神則不怒而威。致樂以治心者也。致禮以治躬則莊敬,莊敬則嚴威。心中斯須不和不樂,而鄙許之心入之矣;外貌斯須不庄不敬,而易慢之心入之矣(5)。故樂也者,動於內者也;禮也者,動於外者也。樂極和,禮極順。內和而外順,則民瞻其顏色而弗與爭也,望其容貌而民不生易慢焉。故德輝動於內,而民莫不承聽;理髮諸外,而民莫不承順。故曰:致禮樂之逍,舉而錯之天下(6),無難矣。【注釋]①本節選自《樂記·樂化》。②斯須:片刻,須臾。③致:詳審。①子:同「慈」,慈愛、諒:誠信。⑤易慢:輕優怠慢。(6)錯:同「措」。【譯文】君子說;禮樂片刻都不能離開身心。詳細審視樂的作用以加強內心修養,那麼平易、正直、慈愛、誠信之心就會油然而生。具有平易、正直、慈愛和誠信之心,就會感到快樂,快樂就會安寧,天雖然安寧就能持久,持久則能成自然,自然就可達到神的境界。天亘然不言不語,卻可使人相信;神雖然不怒不慍,卻讓人感到威嚴。詳細審視樂的作用是為了加強內心修養。詳細審視禮的作用是為了端正儀錶舉止,使人莊重恭敬,莊重恭敬就會有威嚴。如果心中有片刻不平和與不快樂,那麼卑鄙奸詐的念頭就會進入;如果外表有片刻不莊重與不恭敬,那麼輕佻怠慢的念頭就會進入。所以,樂是影響人的內心的,禮是端正人的外表的。樂使人極其平和,禮使人極其恭順。內心平和而外表恭順,那麼人們看到這樣的氣色表情就不會同他爭鬥,看到這樣的儀錶舉止就不會產生輕佻怠慢的念頭。因此,德性的光輝萌動於內心,人們就不會不順從;行為的準則表現在外,人們也不會不順從。所以說,詳審禮和樂的道理,再把它們付諸行動,天下就沒有難事了。【讀解】君子在一般人面前,應當起到表率作用,這樣才會使人信用也就是說,他做人要做得堂堂正正,從內心到外表都光明磊落,有所規範,並且一致,而不能把自己混同於一個普通老百姓。能做到這樣,就是一個高尚的人。這樣的君子越多越好,越多國家就越有希望。這樣的君子也叫「正人君子」:心底端正,從不產生邪念惡念,時刻想到自己的使命,富有獻身精神,儀錶舉止端正,從不會衣冠不振邋裡邋遢,舉手投足表情動作都有規範,言必行,行必果,從不搞陰謀詭計。傳說中的「君子國」便是一個禮儀之邦,其中個個是正人君子大家都風度翩翩,禮讓謙和,從不爭吵。成語P也有一些說法,比如「君子一言」,是說君子講信用,說了話要算數,決不反悔。還有『君子之交」,是說君子們的交往絕不俗氣地言利言油鹽柴米之類,而是以道義為交往的紐帶,所以其淡如水。與「正人君子」相反的是「偽君子」。外表衣冠楚龍人使人樣,C里卻懷著鬼胎,不講信用,陰一套陽一套,尤其是肚子里裝著壞水,人格卑下,沒有德行,只要為了權、錢、名、欲什麼都可以做出來。所以,偽君子在實質上是小人,只是在外表上裝出正人君子的模樣。做正人君子的重要條件之一,就是片刻都不能離開禮和樂。換句話說,禮和樂是正人君子安身立命的基矗禮用以端正外表,樂用以端正內心。前者自不必說,而說樂可以正心,這得要有高度的自覺性。音樂可以陶冶情操.但這隻對知音者才有效,要知音,光靠音樂恐怕還不夠,還得要有其它的修養和陶冶。所以樂可以正心也不是個簡單的問題。

夫樂者樂也(1)——中正和諧是樂的準則【原文】夫樂者樂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樂必發於聲音,形於動靜(2),人之道也(3)。聲音動靜,性術之變(4),盡於此類。故人不耐無樂(5),樂不耐無形,形而不為道,不耐無亂。先王恥其亂,故制「雅頌」之聲以道之。使其不足樂而不流,使其文足論而不息(6),使其曲、直、繁、瘠、廉、肉、節奏足以感動人之善心而已矣(7),不使放心邪氣得接焉。是先王立樂之方也。是故樂在宗廟之中,君臣上下同聽之,則莫不和敬;在族長鄉里之中(8),長幼同聽之,則莫不和順;在閨門之內(9),父子兄弟同聽之,則莫不和親。故樂者,審一以定和(10),比物以飾節(11),節奏合以成文,所以合和父子君臣,附余萬民也。是先王立樂之方也。故聽其「雅頌」之聲,志意得廣焉;執其干戚,習其俯、仰、詘、伸(12),容貌得庄焉;行其綴兆(13),要其節奏(14),行列得正焉,進退得齊焉(15)。故樂者,天地之齊,中和之紀(16),人情之所不能免也。【注釋]①本節選自《樂記·樂化》。(2)動靜:動作,這甲指舞蹈(3)道:指情理。(4)性術:內在的思想情感。(5)耐:同「能」。(6)息:泯滅(7)瘠:少,簡單。廉:細校肉:洪亮。(8)族、長、鄉、里:古代行政區劃單位。族為百家,長為二百五十家,鄉為一萬二千五百家,里為二十五家。(9)閨門:家門。(10)審:確定。一:指五音的起點宮音。(11)物;這裡指樂器。(12)詘(qv):同「屈」。(13)綴兆:舞蹈的行列和活動區域。(14)要(yao):配合。(15)齊;協調統一。(16)中和:不偏不倚.和諧適度。【譯文】樂的意思是歡樂,是人的性情之中不可缺少的。歡樂必然要借聲音來表達,借動作來表現,這是人之常情。聲音和動作表現人們內心思想情感的變化,全部表現無遺。所以,人不能沒有歡樂,歡樂不能不表現出來,表現得不合規範,就不能不混亂。先前的君王憎惡邪亂,所以創製了《雅》和《頌》的樂歌來加以引導。使樂歌足以令人快樂而不放縱,使樂歌的文辭足以明晰而不隱晦,使樂歌的曲折、平直、繁雜、簡潔、細微、洪亮和節奏足以激發人們的向善之心,不讓放縱邪惡的念頭來影響人心。這就是前代君主作樂的宗旨。因此,在宗廟裡演奏先王之樂,君臣上下一同聆聽、沒有誰不附和恭敬;在族長鄉里演奏音樂、年長的和年幼的人一同聆聽,沒有誰不和諧順從;在家門之內演奏首樂,父子兄弟一同聆聽、沒有誰不和睦親近。所以,作樂要先確定基調宮音以協凋眾音,用各種樂器演奏以表現節奏,節奏和諧而形成整個樂章,用它來協調君臣父子的關係,使民眾相親相隨。這就是前代君王作樂的宗旨。所以,聽到《雅》、《頌》的樂歌,會使人心胸開闊;拿著盾戚等舞具,學習俯、仰、屈、伸等舞蹈動作,會使人儀態變得莊重;按一定的行列和區域行動,配合著音樂的節妻。行列就會整齊了,進退也協調統一。所以,樂表現了天地間的協同一致,是中正諧和的綱紀,是人的性情必不可少的。【讀解】「中和」是儒家的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它要求在事物的各個方、各個向度中採取中間態度,不要走極端,不偏不倚,恰倒好處。這樣,就能趨於和諧適度。比如音樂,它可以表達內心情感,但是又不能放縱的發泄,要有所節制,合乎規範,才可以起到調節內心情感的作用。音樂舞蹈等藝術也好,社會生活中的人際關係也好,天地萬物運行的法則也好,在懦家看來都依循著「和諧」的規則。事物得以成立、運動、變化的根本,是矛盾對立的各個方面消除對立,走向統一。一中有多,多中有一。人們之間有高低貴賤之分,但他們又都向善,各自安於各自的地位,盡到自己的職責,天下就太平了。音樂由各種聲音組成,而其中必須有一個統一的基調,不能各唱各的音,各奏各的調,才能構成一個和諧的整體。對秩序的強調是「中和」的一個重要方面,沒有秩序便會混亂一團。首先是各個成分有固定的位置,然後有一個主導因素將各部分貫穿在一起,使各個部分服從主導因素。在一個國家中,國君是主導因素,臣民在國君領導下各司其職。在一部音樂中。基調是主導因素,各種表現手段都要服從基調。秩序是人為的,甚至有時是強制性的,這與老莊所主張的自然無為相對立。自然無為主張自然而然,自自然然,反對人為地設置等級、界線、規則、制度等等,合乎自然便是合乎天地宇宙之道,是最高的和諧。很難說主張秩序與追求自然有什麼是非之別,這是兩種不同的宇宙觀、社會和人生理想。也許,這兩者的中和還是一種理想晚界呢既有人為的秩序,又追求自然的旨趣;既強調規則,又在一定程度上無為而治;既遵守禮儀制度,又不完全受它約束。二者之間真可以進行對話


推薦閱讀:

《禮記》講義
禮記·月令
周:《禮記?內則》(節選)
禮記   學記

TAG:禮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