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期:太極拳與中醫圓道運動的醫療作用

作者/張世代、王仲仁⊙編輯/張宏婉

導讀:喜歡太極拳和中醫的聯繫,喜歡彭子益和李可老先生的古中醫圓運動,所以選了本篇文章,費了些勁整理出來,希望對太極和中醫同時好的拳友們有幫助。


太極拳與中醫圓道運動的醫療作用

太極拳是武術健身的傳統體育項目,必以傳統醫學理論基礎發揮醫療作用。太極拳、中醫圓道運動均受《周易》圓道影響。圓道是天道,物道隨天道,一切事物都呈現著周期性動態循環。圓道不僅是外在形象的圓,而且更是強調內在運動是周而復始的規律。僅就太極拳的圓周運動來說,無不以圓的形式與中醫陰陽五行、內臟氣機升降運動、經絡循行、營衛循環相互聯繫、促進、發展。所以圓道是宇宙萬事萬物運動的普遍規律。圓周運動決非簡單重複,而是發展中的循環。人體內的圓運動相互之間與自然界的圓運動皆相關連,更充分證實宇宙和人體是密切聯繫的整體。太極拳的圓運動完全符合這一規律。如外形動作松靜自然;內在神意要虛靜、無為、呼吸純自然。

一、太極拳是中醫氣化圓道的體現

氣化是氣的運化生化過程,中醫氣化包括自然氣化和人體氣化。人的生理、病理及治療過程就是氣化過程。自然界氣化即天地陰陽氣的運動變化。有正常的氣候,才能正常的生化。《素問·五運行大論》說「燥以干之,暑以蒸之,風以動之,濕以潤之,寒以堅之,火以溫之……故令虛而生化。」說明沒有自然界正常氣化活動,生命不可能產生,有了正常氣化活動,人體臟腑的氣化方能進行,人體的生命活動才能維持。因此氣化包括人體內外氣活動及其相聯繫。所以人體小圓道和天地大圓道相應,兩者若有偏差人即會生病。修練太極拳其道理就是應用圓道運動進行陰陽平衡、氣血平衡等達到相對靜止而平衡。也即是生命活動的根本條件。太極拳運動特點即是「動中求靜,靜猶動」符合上述條件,也反映了動靜之間的關係。就是說平衡是動與靜之間對立統一的產物。平衡是相對的,目的在於維持相對的靜止。而平衡是動態的,發展中的,所以太極運動就是陰陽動靜變化的圓道運動。無論單人練架子和雙人推手的圓運動都是在動靜變化中求平衡和進化。中醫學是最早的「平衡醫學」。中醫學汲取《周易》的平衡思想,並應用於醫學、貫穿於中醫的理、法、方、葯中,指導著中醫的理論和實踐。太極拳所有動作均以圓道運動的理、法、勢、通來指導太極運動的理論和實踐。無論從醫療健身和技擊上均以氣化過程求得平衡與不平衡的作用。從《運動醫學》角度來說人體無論是心理的平衡、還是生理的平衡、正常的或異常平衡,都體現了平衡是生命活動的需要。生命活動是一個永恆的過程,但也離不開必要的靜止和相對的平衡。平衡總是由不平衡發展為新的平衡,新的平衡又不斷被打破,於是便獲得了新的生命,事物也就取了新的發展。

二、中醫氣機升降圓運動與太極拳運動的醫療作用

(一)心腎是升降的根本

腎是升降的啟動力,坎陽發動,腎水溫升則脾轉肝升,於是水升火降,坎離交泰。而完成左陰升、右涼降的氣化圓的運動形式。也就是在腎陽命火的發動下,中土樞軸轉動,致使肝脾溫升而心肺涼降。其中腎水本應下沉,之所以能上濟心火,是因次陽的發動;心火本性上炎,卻反下降,又是因腎水上濟,以陰陽互根之理,圓運動中的心腎水火的升降,體現了坎離交泰、水火既濟的「易」理。腎命之火乃坎中之陽、為一陽陷於二陰之中,即兩承中之「真火」,為人身「火種」,圓運動左半圓之溫升全賴此一「火種」。心陰為離中之真陰,乃一陰含於二水之中,為人體之真水,得坎水之濟,始能下蔭,圓運動右半圓之涼降,全賴於此。如腎陽虛火衰、坎陽無力發動,腎水不能溫升則肝脾失而不轉。或心陰虧耗、心火上炎,肺胃失蔭則弗能涼降,造成整個升降運動停滯。所以心腎是升降運動的根本。這在中醫臨床上左半圓升機失常的理論則因坎陽不能發動而致脾陷胃逆肝木不升、脾虛升陷、單純補脾力弱效差,若兼補腎效力倍增。如前賢所渭「補脾莫若補腎」。

太極拳能防治上述因心腎不交的心、腎、脾胃運化失調之病如神經衰弱、失眠、浮腫腹脹、腸鳴、頭昏、高血壓、肝鬱氣滯等症。以吳式太極拳的攬雀尾一式,以太極拳圓運動闡明中醫圓運動的醫療作用。

1.預備式即無極樁(樁功是氣功一種)。目的達到「氣功態」即形成心腎相交、坎離交泰的水升火降的圓運動。是氣功中的「小周天」過程。即氣機升降圓運動的過程。

2.起勢:(1)左腳橫移;(2)雙腳落平;(3)雙掌上捧;(4)雙掌下采。四個動作陰昇陽降的圓形運動圖形,又是水升火降的圓運動的過程。

3.攬雀尾:(1)左抱七星(捧手)左手弧形上行並翻轉穿心向內,右手弧形上行中指摸左肘尺澤穴,雙手合成一圓形於體前,意在會陰穴,此為坎陽發動;左手上行為脾濕溫升,肝木濡養而上升,而右中衝心火觸摸左尺澤穴是於肺燥而除涼之勢。(2)右掌打擠左掌平放,右掌擦臂摸腎、肝、心脈位,左腿前弓右腿伸直,意想夾脊穴向前移,通過脈門落向前腳湧泉穴。此動是「擠」在卦為震、五行為木、在人為肝、在竅為夾脊,而夾脊前移透過腎、肝、心脈位落在湧泉是為得腎水滋潤。此意,氣循經踏穴的圓形的運動過程,正是左肝脾上升、脾得運化的健脾養胃醫療作用。(3)右抱七星同(1);(4)左掌打擠同(2)的醫療作用。(5)左掌後捋:右掌指甲依次托天而翻掌心向下,左後坐身左手扶右手脈門後下捋至右胯側、意在左環跳穴。此動肺火胃燥土涼降、以達培土生金,金能生水以利腎水。(6)右掌上挒:右掌以食指為軸翻轉掌心向上,同時撓右腳尖,此手(勞宮穴)、腳(湧泉穴)一撓一反為水火既濟,心腎相交、肝肺二氣上下圓運動,是經絡循行交接過程。再以小指領先依次插向腹內由右向左畫圓弧(意念經過胃底側脾、胰、大腸、腎、膀胱)、經體外直指西南角,此動作為「挒」,在卦象為坤,在五行為土、在人為腹、竅穴為丹田。而運動又經過上述臟腑,此動與上動相聯的圓形已成平面上的圓形,從總體上看已成上下的螺旋運動。重要的是以腰帶動四肢手足的動轉,是氣機升降運動影響臟腑而起治療作用。對糖尿病、脾胃、肝、腎、心臟療效很大。(對高血壓、咳嗽肺逆上喘、失眠、神經管能症有治療效用)。為求治癒效果可(4) (5) (6) (7) (8)連續多做為佳。(7)右掌反採:右掌以拇指領先向西畫弧,經西北、北、至東北,掌心托天,通過中指目視遠方。開胸順氣,治神經官能症。(8)右掌前按:右掌平托以拇指領先問內轉掌,同時右腳內扣貼地面,但腳心空,此動心火下蔭、肺涼降、胃燥滋潤、腎水得養。治脾、胃、肺、腎等病。此(7) (8)又畫一半圓運動。動作以腰為驅使、轉肩旋臂、扭膝轉踝、轉掌、畫指。《太極十三勢行功解》中說「以心行氣、務令沉著、乃能收斂入腎」、「命意源頭在腰隙」。可見拳論與中醫圓道理論相關一致,都在做大小不同的圓周運動。

(二)脾胃為升降之樞軸

升降的化源全在脾胃,脾為陰土本濕,胃為陽土性燥,燥濕調停,中氣化源,中陽發動樞軸始能運轉,脾升肝才能升,胃降肺始能降,如中土失運,氣虛胃陷、或胃燥氣逆則升降失調,勢必異致四論不轉,如前人所言「中氣不運,升降反作,清陽下降,濁陰上逆,人之衰老病死,莫不由此。」因圓運動樞軸的轉動不僅賴坎陽發動,其中,中土的運行也是升降的關鍵。《十三式行動解》說「氣如車輪、腰如車軸。」說明太極拳的運動是以腰帶動四肢旋轉配合進行的。(因「四肢動則脾不困」增強脾胃之功。)是中土運健的作用。

(三)肝肺是升降的翼佐

肝為藏血,肺為藏氣,肝肺的升降實際上就是氣血的升降,肝肺一左一右猶如兩翼。肝主升發,肺主肅降,故左半圓溫升需賴肝木的濕升,右半圓的涼降必依肺金的順降,如肝肺氣機失調,必致氣血逆亂,則升降勃逆,足見肝肺在升降圓運動中的翼羽作用,如右半圓降機失常的辯證論治,即心陰暗耗,心火上炎不能下蔭,易導致胃燥上逆,胃逆則肺氣不降而呈「火炎、胃燥、金逆」病理。臨床出現心煩失眠、心情不暢,乾嘔胃脹,鼻干,胸部不適甚則乾咳逆等狀。治療原則「清心、潤土、涼金」。根源在心,所謂治胃莫如治心。

上述太極八法中的(7) (8)「反採」、「按」正是以圓運動的降心火,視野擴大去心火的根源,從而肺魄震動無悲無慮無優,自然肺火下降。以內意圓運動到肢體圓運動都合天地圓道之理,即中醫治療之理。

三、中醫經絡循行與圓道醫療作用

人體經絡循行無論十二經或奇經八脈均呈現圓的循環,各經絡的循行是陰陽相襲,首尾相貫的圓周運動。十二經絡的循行,自肺經起始經過大腸、胃、脾、心、小腸、膀胱、腎、心包、三焦、膽、肝、又復轉至肺。《靈樞經脈》即言經氣從肺經發出經肺經的循行又復經於肺,說明經絡的循行呈現著圓的往複。

經絡循行的圓道,精髓在於與天的圓道相應。如《靈樞經·五官》曰「六周二十八宿,宿三十六分,人氣行一周、千八分,日行二十八宿,人經脈上下左右、前後二十八脈,周身十六丈二尺以應二十八宿」。體現了人體與天地共脈博,與日月同呼吸的圓道關係,人體小圓道和天地大圓道相應,於人體生命科學有重要意義。

拳論說「以心行意,以意導氣、以氣運身」,即以大腦支配肢體運動完成人體小圓道的經氣循環過程。動作緩慢,用意不用力,因「過速傷氣,過力傷血。」所以太極拳動作均以氣功的調身、調意、調息進行練功。例如攬雀尾(5)(6)動作能治糖尿病。以小指(少澤穴),此一翻一繞小指(趾)正是經絡上的手太陽小腸經和足太陽的膀胱經的經氣交結過程,為四指(趾)的心經、腎經真氣相交打下基礎。經絡是真氣運行的道路,太極圓運動達到「真氣從之」的意境,使經絡疏通、氣血調暢。余者各指(趾)不需贅述。以糖尿病治療作用為證。因(5)下捋意念由丹田後移至命門,此加強腎功能作用,翻掌後插向腹內再意想清理膀胱、大腸、脾、胃、胰……。糖尿病患者就是囚上述臟腑功能失調所致。在練功過程中大腦「相應指揮區」即給予信息作用,由於生物反饋現象會增強各臟腑功能恢復正常作用。此動作依次插指並意想,「刷汽油垢」指向刷罐子的上部。這些器官如胰髒的胰島素分泌不正常,血糖升高,而患糖尿病。其屬平滑肌系的不隨意肌,一般運動不如太極運動奏效。本人幾年來曾以一單方施教治病患者達二三十人,其中糖尿病三人。王培生老師曾在北京協和醫院對百餘人糖尿病患者做過試驗,經練太極拳而治癒。如人體某部或器官有病痛則可以從其相關經絡、穴位打通經氣,使經絡通暢而治癒。這點好似拍打、按摩、針灸、導引、吐納道理相同。所以大極拳功深時每做動作均有真氣運行的感傳現象、上述充分說明太極圓運動與人體經絡循環圓運動密切相關。

當練功深入,全身皮膚毫毛孔穴能與外界氣體進行交換如「胎息」,胎息旺盛呼吸自然會深、細、勻、長,若存若無,每分鐘4-5次。這對心臟、肺臟充分休息,使患病者早日康復,身體健壯延年益壽,從而達到「陰平陽秘,精神乃治」,發揮經絡循環圓道的醫療作用。

[本文來自《大慶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94年4期,由太極禪話慧館(微信號taijihuahui)發表。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信息。本平台所發表內容的版權屬於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協商]


太極禪話慧館 丙申猴年三月初五第558期


推薦閱讀:

趙堡太極拳實戰中的摔打拿(1)
陳式太極拳基本功 教你打好陳式太極拳基本功(2)
淺說太極拳身法---曹爾曄
太極拳練習提要(附釋)
近代太極拳的先驅王宗岳

TAG:醫療 | 運動 | 中醫 | 太極拳 | 作用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