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超越思考範疇的心靈--NLP與領導第236講

作者:張修哲 | 文章出處:總裁學苑  我那位對「心靈疆界」抱持既質疑又好奇的顧問界朋友(他姓李,以下就以「李兄」稱之)與我另一位篤信佛教多年的顧問界林姓朋友(以下就以「林兄」稱之)談過「『冷靜、智慧、創意』是『禪定』的副產品」之後,他問:「如果,『冷靜、智慧、創意』只是『禪定』的副產品,那『禪定』的主要目的是什麼?」

  林兄說:「所有佛教宗派的修行,最終、最高目的都是『成佛』。」

  李兄問:「以『禪宗』來說,『禪定』有什麼特別的目的嗎?」

  林兄說:「那就是追求『開悟』。」

  李兄問:「『開悟』是什麼?」

  林兄說:「就是見到自己的本性、佛性啊。」

  李兄問:「如何斷定是否已經見到自己的本性、佛性?」

  林兄說:「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我實在不知道怎麼說。」

  李兄問:「禪宗不是有很多這方面的記載嗎?像神秀作了一首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五祖弘忍大師說他『尚未見本性』;六祖慧能大師另提一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五祖弘忍大師就認可他。這是什麼道理?」

  林兄說:「關於這個問題,我只能以一般世俗的見解推論,神秀大師說:『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從這句話來看,之所以要『勤拂拭』,就是還會『惹塵埃』,自己還是自己,菩提樹還是菩提樹,明鏡台還是明鏡台,自己還要『勤拂拭』,『心』才會『不惹塵埃』,換句話說,還不究竟,還在追求的過程當中。」

  李兄說:「哦,我懂了,六祖慧能大師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句話表示,他已經見識到了他的『佛性』,不是『樹』,也不是『台』,而是『無一物』,『塵埃』根本沾染不了,所以,六祖慧能大師的境界比較高?」

  林兄說:「我也是這樣的看法。」

  李兄說:「換句話說,聽一個人講話,就知道他『開悟』了沒?」

  林兄說:「話也不能這麼說,『禪宗』的『開悟』,遠超過語言、文字所能表達的範疇,一般人很難光靠語言、文字作判斷是否已經『開悟』。」

  我接過話來請教林兄:「談到『超越語言、文字表達範疇』,我在進行『心靈疆界』演練時,要進入『自性』以上層次,有一個『關鍵』必須突破,那就是『不再思考』,所有的『訊息』、『答案』,不管是聲音、圖面、感覺或文字,都是『不經思索』自然浮現,都是直接出現,西方人說,這是進入『潛意識』領域,這種『進入潛意識』的狀態,和『禪宗』所說『超越語言、文字』的『開悟』,不知有沒有什麼關聯?」

  林兄說:「你能不能先告訴我,你所說的『潛意識』是什麼?」

  我說:「簡單說,『潛意識』就是在正常情況下,我們不能清楚意識到的心靈部分。」

  林兄說:「聽你這麼解釋,說實在,我還是無法了解,你不妨研究研究『唯識宗』,說不定對你很有幫助。」

  我問林兄:「是不是把我們的『心理活動』分為八種的『唯識宗』?」

  林兄說:「對,就是唐朝玄奘大師到印度遊學十七年回國後所創,他翻譯了『成唯識論』,因為強調『心外沒有獨立的境』,所以叫『唯識宗』,也因主張剖析『法(所有事物)』的『相(相對真實)』和『性(絕對真實)』,所以也叫『法相宗』。」摘自:總裁學苑


推薦閱讀:

無法超越的愛
超越死亡·第八章、超越自我——無我即解脫之前提
鄧麗君還無人能超越?
《諜影重重5》經典難超越,盛況不再來。
李連杰5部巔峰之作,《精武英雄》位居榜眼,最後一部無人能超越

TAG:思考 | 超越 | 探索 | 心靈 | 領導 | 範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