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祖陵的靈異傳說與風水之謎
2007-04-13 06:09:06大中小標籤:倪方六朱元璋明祖陵朱五四朱初一朱由檢盱眙風水龍脈明史
圖:位於今江蘇盱眙境內的明祖陵「南紅門)縱觀中國歷史上大大小小的帝王,幾乎沒有不迷信的。每個帝王都把自己想像成真龍天子,是祖上秘葬到了一塊風水寶地上,接上了龍脈。但如果要問哪一朝對風水最講究,迷信最嚴重?我覺得要數大明王朝的帝王們,每每國運波折便會想到祖陵的風水有恙,對祖陵的重視程度等同於國事。這大概與開國皇帝、太祖朱元璋有關。朱元璋最喜歡故作玄虛,最早就是通過風水、迷信什麼的,來建立自己皇威的,連面相都弄得怪異奇特,呈非之貌。而朱元璋從母親十月懷胎,到出世,也都被附會上了神秘色彩。朱元璋生下時滿室紅光,鄰人以為朱家失火了,這事我在前面文章中聊過,就不多說了(見前文《朱元璋少做了五年皇帝的天意之謎》)。單說朱元璋母親陳氏懷上龍種的經過。民間傳說,當年陳氏還住在屬今江蘇省淮安市的盱眙縣洪澤湖邊上。一日,陳氏路遇一位仙風道骨的神人,神人頭載黃帽子,身著大紅衣,長相怪異。神人給了陳氏一顆仙丹,陳氏回家服用後,即懷孕了(見下圖)。十個月後的天曆元年(公元1328年)九月,陳氏足月產下一男嬰,順著哥兄排名,取名重八,此即朱元璋。朱元璋出生這年這月,懷王圖帖睦爾在大都(今北京)被簽樞密院事燕帖木兒擁立為元朝新皇帝,即文宗。但此時的元朝已進入衰敗期,處尾聲,時人稱快出異姓天子了。40年後此語應驗,1368年,40歲的重八在應天(今南京)稱帝,大明開國,天下改姓朱。
圖:陳氏服丹孕龍種(圖由「北碚小豬塗畫坊」友情繪製)這個傳說,在今天看來只能是茶餘飯後的談資,當真不得,可那個時候偏偏有人信。如果陳氏真的未與丈夫朱五四同房而懷孕,那隻能說明一個問題,即陳氏有外遇。為了證明傳說不虛,當時有人又捏造出了朱家祖墳葬到風水寶地的事情,進一步神化之。本來,朱元璋與二哥抬著父親屍體前去下葬時,路遇暴雨,雨停天晴,「土裂屍陷,已成墳」,此即所謂的「天葬」,已夠玄乎了,為了證明朱元璋的真龍天子運,當皇帝是天意,又把這個故事移植到朱元璋祖父朱初一身上。今天,就從朱初一所葬的風水寶地,聊聊明祖陵近幾百年的風風雨雨與大明王朝國運飄搖之謎。
圖:明祖陵神道,兩邊有精美石刻朱元璋本是今鎮江句容「朱家巷」人氏,後朱初一帶著一家老小遷到盱眙楊家墩一帶。再後來,朱初一死後,兒子朱五四又帶著全家遷往相鄰的濠州(今安徽鳳陽)鍾離鄉,再遷太平鄉。朱家離開句容,據說也是無奈。當時朱家被元官府籍定為「淘金戶」,役稅很重。忽必烈當政的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為了逃避稅賦勞役,不得已才出走盱眙的。一日,窮得吃上頓沒有下頓的朱初一,躺在楊家墩家宅後的一個土坑裡睡懶覺。這時候過來了一老一少師徒道人,原來老道人懂堪輿認風水,對小道稱,老頭躺的地方是真龍結穴處,惹葬此不出三代即出天子。小道不相信,老道稱,這裡地氣旺,不相信你在坑裡插根枯樹枝一試,不出十天就發芽長葉。十天後果然枯木逢春······朱初一死後即葬此坑內。奇怪的事情又發生了,未及人工封土,坑口自然合上成墳。這個故事可不是民間編造出來的,是朱元璋的同宗朱貴講出來的。當年朱貴的祖上和朱元璋的祖上一起,由句容遷到盱眙。明嘉靖年間人士王文祿在《龍興寺》中,很具體地記述下了上面所說的靈異事件:「泗州有楊家墩。墩下窩,熙祖嘗卧其中。有二道士過,指卧處曰:『若葬此,出天子。』其徒曰:『何也?』曰:『此地氣暖,試以枯枝栽之,十日必生葉。』熙祖起,曰:『汝聞吾言乎?』熙祖徉聾,力以枯枝插之去,熙祖候之十日,果生葉。熙祖拔之,另以枯枝插之。二道士復來,其徒曰:『葉何不生也?』曰:『此必人拔去矣。』熙祖不能隱。道士曰:『但泄氣,非長支傳矣。』謂曰:『汝有福,段當葬此,出天子矣。』熙祖語仁祖,後果得葬,葬后土自望。其後陳後孕太祖,皆言此墩有天子氣。」
圖:明祖陵前的金水橋洪武十七(公元1384年)十月,朱初一當年下葬的地方,真的讓朱貴給找到了。明末清初藏書家孫承澤在其所著《春明夢余錄》中,記載了朱貴替朱元璋尋找祖墳一事,「即畫圖貼說,認識宗派,指出居處葬處,備陳靈異始末。」朱貴回盱眙尋找祖陵是有背景的,《明史》記載,「太祖即位,追上四世帝號」。剛當了皇帝,朱元璋依據古代帝王的慣例,給上四代封官進爵建陵。但除父親朱五四的墳墓是自己親手埋葬的,一下子就找到,祖父輩以上的地穴卻不知道在哪。之前,相信自己祖墳風水好的朱元璋,已多次派員去盱眙查找朱初一所葬的墳址,一直未能如願,領命官員只能在泗州城西潮河壩「望祭」。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朱元璋在那裡建了祖陵廟,供奉祖父以上三代牌位,即祖父朱初一,追尊熙祖裕皇帝;曾祖朱四九,追尊懿祖恆皇帝;高祖朱百六,追尊德祖皇帝。找到了祖墳,朱元璋大喜過望,心裡的一塊石頭落地。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開始(亦有稱是洪武十八年,即1385年),著手修繕盱眙祖陵。具體負責此事的,朱元璋沒敢安排別人,而是讓太子朱標親自前往。張廷玉編纂的《明史·山陵》記載了這件事情,「命皇太子往泗州修繕祖陵,葬三祖帝后冠服。」祖陵有皇城、磚城、土城內外三重城垣,欞星門、享殿、大金門、金水橋、左右廡碑亭、石像神道、玄宮等,一應具全,一個不缺,為明帝王陵寑中規制最大的一座,以後的每一座帝王陵都能逾越。當年的規模,比朱元璋的孝陵、朱棣的長陵都宏大、氣派,被稱是「明代第一陵」。陵址在「鳳陽府泗州蠙城北」。而在此之前的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鳳陽皇陵已開始營建,到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已完工。祖陵建成後,朱元璋任命朱貴為第一任祖陵署令,專門負責看護。朱初一葬到了真龍結穴處,朱元璋當上了真龍天子。但這塊風水寶地到底妙在何處,貴在哪裡?成書於崇禎年間的《鳳泗記》對此作了具體的解析,「龍脈西從汴梁而來,由宿虹至雙溝鎮,起伏萬狀,為九溝十八窪,從西轉北,亥龍入首坐癸向丁······大約五百甲之內,北戒帶河,南戒雜江,而十餘里明堂前後,復有淮、泗、汴河諸水環繞南、東、北,惟龍從西來稍高。陵左肩十里為掛劍台,又左為洪澤湖,又左為龜山,即禹鎖巫支祈處,又左為老子山。自老子山至清河縣,縣即淮、黃交會處也。陵右肩六十里為影塔湖,為九岡十八窪,又右為柳山,為朱山,即汴梁虹宿來龍千里結穴。真帝王萬年吉壤。」《鳳泗記》的作者是朱由檢的時禮部侍郎蔣德。
圖:明祖陵前精美石刻,歷六百年風雨而生氣不減明祖陵真的如蔣德所言是風水寶地,「若葬此,出天子」?那個地方我曾多次經過,緊靠洪澤湖,東西都是水,地勢極其低洼,有「九崗十八窪」惡名。過去若是陰雨天前往,爛泥能把鞋子粘掉,根本沒有辦法行走。不只不像風水寶地,連居民出行都甚覺不便,地貧人稀,是兔子不拉屎的地方,時常有人家遷走。當年朱五四帶著妻陳氏一家老小到鳳陽鍾離鄉討生計,就是這個原因。但在蔣德眼裡,祖陵所在偏偏就是妙不可言的風水寶地。實際上,這是一派謊言,我想是蔣德忽悠朱由檢的。實際上,當時的堪輿大師劉基等,就知道明祖陵所在地並不是完美的萬年吉壤。根據古代堪輿術的定義,一塊風水寶地的地勢地形地貌,要穴前有明堂,要看三奇四應,三奇即山、水、案,前、後、左、右、為四應;左右有護砂,所謂「砂」即山丘土石之物;要有羅城,羅城由山或水組成,相繞四周;遠有朝山,近有案山。以山為羅城,以形成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四種態勢為佳;如果周圍無山,一馬平川,則借水勢成龍,以澤國環抱為上。明祖陵地處蘇北,基本上屬平原地貌。四周除了一片水國,並無多少妙貴可言。所以,當年築陵時進行了大規模的地理改造,填埋窪地,補修不足,挖地成河,堆土為山,人工整出了砂、水、近案、明堂等風水要素必具的景觀,這才形成了一塊標準的風水寶地。實際上,明祖陵的所謂風水飽受了自然環境的侵害,特別到了明朝後期,明祖陵一直深受水患困擾。明英宗朱祁鎮當政時期(公元1435-1449年,當年瓦剌南侵,朱祁鎮親征敗於土木堡被俘,弟弟朱祁鈺稱帝,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復辟,再當政至1464年)起,明祖陵開始受到洪水威脅。到明晚期,水患更為嚴重,神宗朱翊鈞(見前文《明神宗朱翊鈞棺槨打開後發現的天大秘密》)當政的萬曆八年,淮河再泛大水,祖陵即被水淹。明人曾惟誠等纂修的《帝鄉記略》記載了當年的情況,「下馬橋水深八寸、舊陵嘴(傳說是朱初一實際下葬處,即老道士所說的風水寶地)水深丈余,淹枯松柏六百餘株」。雖然高築堤,疏水道,但由於祖陵所處淮水邊上、地勢低洼的天然缺陷,水患根本無法根治。終於,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黃河奪淮,黃淮兩水並漲,釀成災難。不只明祖陵消失了,整個泗州城也被淹沒了,這就是史上有名的「水漫泗州城」。此後,明祖陵躺在水下近三百年一直無人知曉,直到「文革」期間的1963年大旱,部分建築露出水面,明祖陵這才重新被發現。1976年當地文管部門進行修復,目前成了蘇北一景!此地原叫仁和集,因境內有明祖陵而出名,現在乾脆易名為明祖陵鎮。
圖:明祖陵景區內仿當年「太子祭陵」表演在今天看來,朱初一葬風水寶地和靈異傳說,無疑係無稽之談。但有一個現象,或者說謎團,也應該注意一下:在明祖陵開始遭水患之後,大明王朝確實從此進入了多事之秋。特別是北方邊境戰事吃緊,瓦剌老是前來騷擾,再到後來的李自成起義、清軍入關,似乎祖陵飽受水患的時間,與大明王朝的滅亡時間,一對曲線呈平行態勢發展,國勢亦如風雨之中的祖陵一般飄搖,這也許僅是一種巧合,但不由人不去聯想。過去人認為,甚至包括尚書級別重臣在內都憂心,大明國運受阻與明祖陵受淹一體關聯,看來此並非閑來無事之語,也非別有用心的江湖瞎話。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赴北親征的朱祁鎮竟然在土木堡被也先率領的瓦剌兵士生俘,成了中國帝王中最丟臉的一個人,真龍天子的不敗之身神話被戳破了,國運就此逆轉。《明史·英宗前紀》是這樣記述的,「······侍郎丁鉉、王永和,副都御史鄧棨等,皆死,帝北狩。」「北狩」,即北去打獵,系文人給朱祁鎮要面子的說法。但「狩」,除了打獵的意思,還有「捉住」一解。史家用此詞乃一語雙關,不可謂不妙,一代帝王竟然被「狩」,不可謂不是奇恥大辱。當時有朝臣議論,這可能與祖陵龍脈受水患威脅、風水不時受到當地人開山放炮、取土葬墳的干擾有關。為此,大明王朝多次下旨,加大對祖陵的保衛和修護力度,增出相關禁令。實際上,明朝對祖陵的看護一直非常嚴格,有非常慎密而又嚴厲的保護制度。常年派有兵士把守,多時達200人。還設有祭戶、鋪排戶、廚戶、屠戶、酒戶、窯匠戶等祖陵戶。目的就是為了保護祖陵的風水不被破壞,龍脈永存,國運永興。這個制度,從朱元璋在世就開始執行了。但後來,由於王朝威信的不斷下降、加上天災人禍,祖陵的龍脈受到嚴重威脅,山民不時去附近的地方開山採石,在「太歲頭上動土」,甚者有人慾沾王氣,在朱家龍脈範圍內葬祖墳。《英宗實錄》記載:「天順三年(公元1459年)六月,南京祠祭署祀朱鏞言:盱眙第一諸山,雖隔淮河,然朝拱祖陵。縱民伐石立窯,恐殘地脈,亦不容對山以葬。上命中都留守司究其,已對葬者,遷之;填塞其伐石立窯之處,仍命都察院揭榜禁約。」從朱鏞的話里,可以知道祖陵當時的守護出了麻煩。到最後,女真人(後來的滿人)建立的後金政權在東北興起,對大明王朝構成了直接威脅,形勢已十分糟糕。明朝廷一方面派人去破壞北京九龍山下的金祖陵,掘斷其龍脈,希望通過風水來阻止後金(大清)的發達(見前文《朱元璋子孫乾的掘大清龍脈秘聞》);另一方面加緊對孝陵、皇陵、祖陵等在南方先祖陵寑的保護,防止王氣外泄,龍脈受損。孫承澤所著的《陵園·察勘陵紀》記載,崇禎十四年(公元1641年)四月二十五日辰時,朱由檢在中極殿召見成國公朱純臣、恭順侯吳惟英、新樂侯劉文炳、駙馬都尉萬煒、鞏永固,宣平伯衛時春、禮部尚書林欲楫,侍郎王錫袞、蔣德景等,要他們彙報孝陵、皇陵、祖陵情況,重申近陵不準開窯取石、砍伐樹木的規定,決定遣派重臣勘察。朱由檢特別關心盱眙祖陵的保護,詢問龍脈有無受到損壞。禮部侍郎蔣德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到盱眙、鳳陽勘察了祖陵、皇陵,寫就了《鳳泗記》一書。但朱由檢的一切努力不起作用,最後自己弔死在後宮禁地煤山上的歪脖槐樹下。大明王朝如一盞枯油燈,國運耗盡,江山易主。明祖陵那塊風水寶地,最終沒能枯枝生葉,再顯靈異!!(
推薦閱讀:
※世上到底有沒有麒麟?
※傳說中的紅翡綠翠!
※傳說中的發物到底是什麼?
※崔之元:川普前顧問班農和傳說中的普京顧問杜金之思想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