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知道這八大法寶,驚呼:再也不用擔心中藥難記了

??點擊標題下「中國中藥雜誌」可快速關注導讀

中藥記憶困難,這是初學中醫藥者常遇到的實際問題。為了便於記憶,歷代醫家編寫了《藥性賦》、《藥性歌括四百味》等,雖然有益,但對初學者來說,往往需要死記硬背,感到枯燥乏味。我們參考學習了《神農本草經百種》中「凡葯之用,或取其味,或取其色,或取其形,或取其質,成取其情,或取其所生之時,或取其所成之地,各其所偏勝而即資之療疾,故能補偏救弊,調和五臟六腑」之說,從實踐中摸索總結出中藥記憶的八種方法,對初學中醫藥者記憶、定的幫助。

1五行配屬法

雖然尚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但理解中藥藥性有一五行配屬法,是按照五行配屬關係(五色五味人五勝五體,如色赤味苦入心入血脈),將五行學說具體應用在中藥學中。

舉例如下:

1. 色:五色入五臟治五臟之病。

色白入肺(氣),多治肺經疾患。如咳嗽多痰,肺虛氣弱,寒邪束肺等證。如:白友、白前、白芥子、桑白皮、白果、石膏、貝母、桔梗、杏仁、百合、蓬白、海浮石、白芷、蔥白等均色白人肺,能療肺經之病證。

色青人肝(筋),具有清泄肝火,平肝潛陽,疏肝利膽等功效,多治肝經疾患。如,青黛、青皮、青篙、青朦石、青箱子、柴胡、青梅、茵陳、橘葉等均色青入肝,能療肝經之病證。

色赤入心(血),多治心經疾患。如心悸怔忡,夜寐不寧,血虛,血熱、血疲、出血等證。如:紅花、丹參,赤芍、硃砂、雞血藤、丹皮,蘇木、生山植、血竭等均色赤入心,能療心經之病證。

色黃入脾(肌肉),多治脾經疾患。如脾虛失運,脾氣下陷,中氣不足等證。如:黃精、黃茂、陳皮、妙谷芽、雞內金、妙白朮、伏龍肝、熟玉竹均色黃入脾,能療脾經之病證。

色黑入腎(骨髓),多治腎經疾患。如腎虛氣喘,腎虛腰痛,陽萎,遺泄,女子宮寒不育等證。如:熟地、玄參、黑芝麻、女貞子、山芙肉、阿膠、首烏、血餘、五味子等均色黑人腎,能療腎經之病證。

2.味:五味人五臟治五臟之病。

辛入肺,主治肺衛表證。如解表葯中麻黃、桂枝、荊芥、防風、羌活、白芷、細辛、生薑、薄荷,石胡姿等均有發散解表之功。

酸入肝,主治肝腎病變及滑泄之證。如白芍、木瓜、山英肉、五味子、復盆子等均味酸收澀能澀精止遺。

甘入脾,主治脾胃之病變。如甘草、大棗、治糖、党參、黃茂、黃精、玉竹、蜂蜜、谷芽、麥芽等均為味甘補中之品。

苦入心,主抬心經病變。如黃連、蓮心、牛黃、焦山桅、黃琴等均有苦寒瀉火之功。

咸入腎,主治腎經病變。如咸從蓉、鹽水炒杜仲、昆布、海藻等。

2異部拉長法

異部拉長法,就是根據藥用部分所特有的功效來記憶藥性。

如藥用植物的根、莖、葉、花、籽、仁,動物的內臟器官等都具有其不同功效。在《本草詩解藥性注》中說:「質輕上行入心肺,質重下行入肝腎,中空發汗內攻實,枝達四肢皮行皮,為心為干走臟腑,枯燥人衛潤入營,上下內外以此分,氣血亦以類相從。」說明藥用部位不同,其功效亦異。

舉例如下:

  1. 中空發汗:麻黃、木賊、紫蘇梗、荷梗、蔥白、蟬衣、茬梗、升麻等。

  2. 以枝達肢(以尖達尖):桂枝、桑枝、筍尖、桂枝尖、甘草梢。

  3. 以皮行皮:大腹皮、桑白皮、地骨皮、獲芬皮、姜皮、黃茂皮、冬瓜皮等均能行肌表之水氣。

  4. 以心清心:蓮子心、連翹心、竹葉心、麥冬心等有清心瀉火,寧心安神之功。

  5. 以仁潤腸:柏子仁、火麻仁、郁李仁、瓜萎仁、松子仁、桃仁、杏仁、振子仁等。

  6. 以膝通絡.海風藤、絡右藤、雞血藤、夭仙藤、常青藤、忍冬藤等。

  7. 以子明目:決明子、青箱子、覆盆子、構祀子、車前子、冤絲子、女貞子等。

  8. 梗能理氣,蘇梗、荷梗、薄荷梗、霍香梗、青篙梗、香蒲梗等。

  9. 葉能發散:蘇葉、桑葉、荷葉、荊芥、薄荷葉、霍香葉、香需等。

  10. 以臟補臟(以腑補腑):雞肝、羊肝能養肝明目,豬腸合黃連製成臟連丸治腸風下血,豬腰合杜仲抬腎虛腰痛,狗胃治胃寒等。

3顧名思義法

顧名思義法,是通過藥名來記憶藥性的方法。

古人和近人往往為了便於記憶而多以功效命名。如《本草備要》說:「葯有以能名者,何首烏、骨碎補之類是也。」因此有部分藥物知其藥名,即可明其藥性。

舉例如下:

1辛芙:辛能散入肺,肺開竅於鼻;「芙」,古之「淡`』,即鼻涕,故辛黃主宣通鼻竅。

2.木賊:《醫宗必讀》說:「木賊多服傷肝」,肝屬木,木賊久服多服可劫傷肝陰。

3.覓菜:《潛齋醫話》說:「`覓』即`見』之義,故冶目盲、目赤之證,用之有效。」

4.威靈仙:李士材雲:「威者言其猛烈,靈者言其效驗」,故威靈仙善治急性喉痹、痛風痹證。

5.續斷:筋骨斷而能續。肝主筋,腎主骨,故補肝腎、強筋骨,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有斷而不續之義,婦人胎漏,用此安胎止漏則血斷胎安。

6.骨碎補:骨碎能補,腎主骨,故能補腎強骨、活血祛風。

7.夜交藤:夜則陽交於陰而寐,夜交則安眠之義,故有養心安神之功。

8.月月紅(月季花):婦人月經按月而至,月月見紅,故有調經活血之功。

9.淫羊藿:羊吃此草,性慾旺盛,可知有補腎壯陽之功,故善治陽萎不舉,精冷不育之證。

10.益母草:婦人經產多用,故有益母之義。其他如首烏、黃痘草、腹水草、接骨木、接骨仙桃草、落得打等,每有與其名相應的作用。

4音同(近)義通法

音同(近)義通法,是以藥名的同音或近音字代之,從而以同音、近音字來記憶藥性的方法。

因為中藥有幾千年歷史,古文中音同義通的情況比較多。如「庄」、「府」通「臟」、「腑」。在《神農本草經》中也存在著音同義通現象,如「鞠華」通「菊花」。

舉例如下:

  1. 莫本:通「高本」,人之高本在巔頂。故善治巔頂之頭痛。

  2. 澤瀉:通「擇瀉」,具有選擇性瀉邪的作用,故瀉濁而不瀉清,利水而不傷陰。

  3. 磁石:通「滋石」,「石」五行屬水,與腎配屬,故有「滋腎」之功、主治腎虛之耳鳴。

  4. 椒目:通`交目」,即水腫貌。故善能利水消腫。

  5. 草解:通「痹解」,即能解除風濕之痹痛。

5形態象徵法

形態象徵法,沈是根據藥物實際形態,用比類取象的方法來記憶藥性。

如《本草備要》中說:「葯有以形名者,人蔘、狗脊之類是也」,這種比類取象的方法,主要是取藥物形態與人體形態及病證相似,.達到記憶藥性的目的。

舉例如下:

1人蔘:人蔘,其形象人,人以元氣為本,故人蔘大補元氣。

2.荔枝核:李時珍說:「以其形似翠丸,故治一切痛疾之因於寒者。」故為治廟要葯。

3.葫蘆:形似大腹水脹,故善能行水消腫。

4.鉤藤:形似四肢抽搐,故善平肝熄風。

5.狗脊:形似脊推,善補骨壯腎。

6因地取效法

因地取效法,是根據藥物因產地或所生環境不同而有其共同性能進行記憶的方法。《本草備要》說:「藥品稍近遐僻者,必詳共地道形色」,說明了知其所產之地,所生之處,即能明了其功效。

舉例如下:

1.長於陰寒背陽之地,具有清熱解毒,養陰生津功效。如黃連、鳳尾草、七葉一枝花、龍膽草、石解、平地木、白毛夏枯草等。

2.長於水澤湖沼之地,具有利水滲濕功效。如車前草、澤瀉、浮萍、菱白、蘆根、瞿麥、篇蓄等。

3.長於海濱大洋之中,具有軟堅散結功效。如牡物、海帶、蛤殼、昆布、海藻、海浮石等。

7因時取效法

因時取效法,是根據氣候季節的不同而有不同藥物,這些藥物有其共性,掌握這個共性來記憶藥性的方法。

舉例如下:

1.夏令暑熱之時,多祛暑化濕之品。如西瓜、荷葉、青篙、扁豆、百合、著香、綠豆,佩蘭等。

2.秋冬收藏之時,多寒涼滋補之品。如冬桑葉、菊花、女貞子、黃精、玉竹、構祀子、生地、首烏等。

8因質取效法

因質取效法,是根據藥物質地,掌握其同質藥物的共性,來記憶藥性的方法。

舉例如下:

  1. 質重多降,主降逆下墜。如代豬石、青嶸石、磁石、真珠母、牡蝠、硃砂、水銀、金箔等。

  2. 質輕多升,主升浮發散。如馬勃、薄荷、桑葉、荊芥、蘇葉、升麻、蟬衣、木賊、代代花、豆趁殼、六梅花等。

  3. 諸子多降,主泄降下氣。如蘇子、白芥子、菜蔽子、萃苗子、冬葵子等。4.蟲類之品,多能搜剔風邪,解痙止搐。如蝗蛤、全蠍、僵蠶、地龍、薪蛇、烏梢蛇、地鱉蟲等。

知道這中藥記憶八大法寶後,要知常達變,才不至於顧此失彼。從此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記不住中藥名啦!

歡迎分享您對中醫藥生活的點滴感悟(哪怕是吐槽呢),有了您的參與,咱們微信平台才會越來越有(gao)意(bi)義(ge), 回復 「微信投稿」,等待您的參與。 微信平台合作及文章版權等事宜請聯繫 cjcmm2006@188.com;QQ:2317950338 ; 258224115


推薦閱讀:

乾貨丨護照過期了,簽證還有效怎麼辦?
乾貨:我了解的國際業務(四)
【乾貨碼頭】| 「易」神探:家中養魚的12條禁忌!
【機器學習乾貨放送】5GB的機器學習資料等你領取
羊肉的部點陣圖與做法攻略

TAG:中藥 | 乾貨 | 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