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岳飛廟岳祠考!
06-04
岳飛後裔的網上家園-岳家網 www.yuejia.org >> 岳氏家族交流中心 >> 論壇主區 >> 神州覓跡 >> 全國岳飛廟岳祠考!
全國岳飛廟岳祠考! 岳增省,2010-12-17 14:54:51《一》浙江杭州岳飛墓廟: 杭州岳飛墓廟,坐落於浙江省杭州棲霞嶺南麓、西湖西北角。岳飛被害後21年,宋紹興三十二年(1162),冤案得到平反。宋廷將岳飛的遺體以禮改葬於西湖棲霞嶺下,築墓建廟,即為今日杭州岳飛墓廟。目前是國內規模最大的岳飛紀念地。1961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岳王廟建於南宋嘉定14年(1221年),西湖北山的智果觀音院改為「褒忠衍福禪寺」,用以表彰岳飛的功業。 《二》河南朱仙鎮岳飛廟: 開封朱仙鎮岳飛廟,俗稱岳王廟。在河南省開封市西南45華里的朱仙鎮西北隅,紹興十年(1140),岳飛在朱仙鎮大戰中,以五百背嵬軍擊敗金人十萬兵馬。當地人引以為豪,於鎮內為岳飛建廟,紀念岳飛的功績。建於明成化十四年(1479年),和杭州岳廟,湯陰岳廟,武昌岳廟並列為四大岳廟, 享譽中外。 《三》河南湯陰岳飛廟: 岳飛廟,原名精忠廟,後也稱「宋岳忠武王廟」,是後人為紀念南宋抗金名將、我國著名民族英雄岳飛而建。 為省級重點保護單位。 岳飛廟址位於湯陰縣城內西南街,始建年代無考,今址是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重建,以後歷代屢有增建,逐漸成為一處完整的古建築群。現有面積4000多平方米,殿宇建築近百間。座北朝南,外廊呈長方形。臨街大門為精忠坊,面西,木結構,斗拱型制九踩四昂重翹。坊之正中陽鐫明孝宗朱佑樘賜額「宋岳忠武王廟」,兩側八字牆上用青石碣分別陽刻「忠」、「孝」兩個大字。字高1.8米,遒勁端莊,格外醒目,過精忠坊為山門,座北朝南,三開間式建築,兩側扇形壁鑲嵌有滾龍戲水浮雕,門前一對石獅分踞左右。山門檐下一排巨匾,上書「精忠報國」、「浩然正氣」、「廟食千秋」,是當代書法家舒同、楚圖南、肖勞的手跡。 《四》浙江寧波東錢湖岳王廟: 位於美麗如畫的東錢湖,老百姓為紀念岳飛父子而建的。廟始建於南宋端平年間,距今已有750多年歷史。現在的岳王廟是清代重修的,是一座保存完好的江南廟堂建築 河南省內黃縣麒麟村《岳武穆廟》: 始建於明,後毀於兵災。清朝同治四年《1865年》當地人民又進行了重修。 《五》湖南省益陽縣松樹橋《岳飛廟》: 該建築原名《岳氏宗祠》系岳飛長子岳雲遷居湖南益陽的一支後裔集資修建。始建於清朝乾隆《1761年》 湖南邵陽大塘口《岳飛紀念堂》: 系岳飛第五個兒子岳霆散居在邵陽的一支後裔集資修建,始建於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 《六》浙江杭州眾安橋《岳飛精忠廟》: 地址在杭州市眾安橋河下十七號。 《七》九江《岳忠武王祠》: 宋乾道六年《1170年》建為祠宇供奉岳飛,明朝正德七年《1512年》知府李叢正重修,屏牆石刻「盡忠報國」四個大字。 《八》河南湯陰縣程崗村《岳飛廟》 在湯陰縣城東三十里菜園鄉程崗村,北宋崇寧二年《1103年》二月十五日,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就誕生在這裡。始建於明洪武九年《1376年》明太皇下詔封岳飛帝王廟,配宋太祖亨。故宅改為《岳飛廟》。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明神宗皇帝封岳飛為三界靖魔大帝,程崗村岳飛廟更加修繕一新。 《九》鄂州《岳王廟》: 廟址在武昌城大東門賓陽門外五里,始建於南宋乾道六年《1170年》二月,岳飛被害後當地人們百分之九十以上家裡都供奉岳飛畫像,岳飛冤案昭雪以後,鄂州人們首先請求為岳飛建廟。湖北轉運司趙彥博於乾道六年二月上書孝宗皇帝,呈請在鄂州為岳飛建立廟宇,乾道六年七月六日廟落成於武昌城大東門五里。孝宗皇帝賜「忠烈廟」 《十》江蘇徐州銅山縣茅村鎮大庄《岳飛廟》 年代不詳!待考! 《十一》河南安陽《岳飛廟》:原名精忠廟,後也稱「宋岳忠武王廟」,是後人為紀念南宋抗金名將、我國著名民族英雄岳飛而建。始建年代無考,在湯陰縣城西南隅。建於明初,歷經修葺,建築群面積達四千平方米。 《十二》河南平頂山《岳家廟》 (全稱為:岳忠武王廟)。此廟為河南平頂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年代不詳!,門楣上書寫了「岳忠武王廟」五個金色大字,院子里有將近10塊石碑,記載著岳飛的事迹、此廟的來歷、當地岳飛後裔的情況等。其中,一個記載此廟歷史的清代石碑,是該廟的歷史見證,十分珍貴。在大殿,供奉著岳飛的塑像,塑像上端有岳飛手書:「還我河山」。 《十三》河南武陟縣岳家廟: 始建於明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先後共建房屋二十三間,計有前大殿三間、後大殿三間,山門三間、廊房十一間、路北秦檜跪門三間。家廟南北長78米,東西寬38.6米;北院南北長30.2米,東西寬38.6米;西院南北長88.3米,東西寬39.3米。廟內原有明代岳鄂王畫像一幅、明代「精忠報國」匾一幅、岳氏十六世祖玉奶奶銅像一尊,清乾隆御賜「居官下馬」牌、清代毛昶熙題楹聯三副、岳氏宗譜、秦檜夫婦等五丑鐵制跪像等重要文物。其中,前、後大殿及廊房於1942年被日寇燒毀,五丑跪像及廟內古柏十餘棵,均於1958年大躍進時期被毀,玉奶奶銅像及「居官下馬」牌、毛昶熙題楹聯等,均在戰亂及文革中佚失或被毀。廟內後大殿三間及「岳母刺字」塑像為2008年新建,前殿岳飛及其五子香樟木雕像為2009年新建。 《十四》四川蓬溪文井鎮《精忠祠》: 文井鎮的「精忠祠」建於清道光十七年,是當地岳氏後裔奉建的眾多老祠堂之一,因其廟內建築多以雕花裝飾,故而又被稱為「花祠堂」。雖經「文革」浩劫,但其框架仍在。近年來經蓬溪地方黨政和族人多方努力,對其重新修繕,妝塑岳飛元帥像,成為岳姓族人宗親聯誼、議事的中心 《十五》泉州關岳廟: 通淮關岳廟位於泉州城區塗門街(舊稱通淮街)中段北側,原祀關羽,稱關王廟;宋·神宗(1068-1085年)敕封關羽為帝,改稱關帝廟;民國三年(1914年)增祀岳飛,改為今名關岳廟。通淮關岳廟歷來是泉州官紳祭祀武聖專廟,是泉南著名古迹和道教廟宇,馳名海內外,分靈遍及台、港、澳和東南亞。 現存廟宇為民國十六年(1927年)重修,1986年至1990年再次進行全面整修。廟座北朝南,由武成殿、崇先殿、三義廟三座並排的廟宇組成,均為三進,建築面積1300多平方米。民國三年(1914年)大規模重修時,將三義廟前殿退後同主殿的前殿並列,使三座神廟連成一體,形成結構對稱,廟形壯觀的建築群。修復後的殿宇,裝飾精美的木雕、石雕和泥塑,屋脊剪瓷龍雕,造型各異,其間配有花鳥走獸,體現閩南古建築的藝術風格。 《十六》安徽亳州岳武穆王廟: 即岳飛廟。位於花戲樓東側,創建年代不詳,是亳州人為紀念愛國將領岳飛而修建的廟祠。 現存岳武穆王廟為康熙年間建築,有山門崇樓一間,大殿三間。山門為單間二層樓建築,灰筒瓦屋面,正脊中央置一磚雕麒麟,檐口列圓形獸面瓦當。山門正面為拱券形門洞,門上鑲嵌「岳武穆王廟」磚刻大字,門階為青石踏跺及階石,門內東側有樓梯,拾梯而上進入樓層。山門東側有偏樓一間,原為廟內僧侶休息住宿的場所。山門背面為四扇落地門板。 大殿三間為岳武穆王廟主體建築,座北朝南,磚木結構,硬山式建築,高聳於台基之上。大殿分前殿、後殿兩部分,以天溝相連接,形成勾連搭頂,前後起伏,屋頂用灰筒瓦鋪就,瓦下鋪望磚。前殿為圓山卷棚式建築,五架梁結構,梁枋柱等大木構件,稍飾雕繪,不安門窗。後殿為尖山式硬山建築,五架梁結構,殿內泥塑岳飛及牛皋、張憲等名將像,供遊人拜謁。院內正中放有秦檜夫婦石雕像,面對大殿岳飛等人,常年跪於露天之中。 《十七》泰州岳飛廟: 泰州岳飛廟始建於明萬曆十年《1528年》建炎四年1130年十一月,金人侵犯泰州,岳飛抗金至此。泰州人們為紀念岳飛抗金功績,在泰州之巔建起岳飛廟。 《十八》宜豐岳王廟: 宋建炎四年(1130)至紹興三年,岳飛偕岳雲率岳家軍數度轉戰宜豐,征伐金兵將領補顏鐵木爾、馬進等,岳飛還遣岳雲從洪州運米賑濟新昌饑民。為懷念岳家父子為新昌「御災捍患」之功德,南宋時邑民在縣城立岳王廟以祀之。 岳王廟原坐落於縣城東郊、今新昌大道街心花園北側。始建於南宋,明正德三年(1508)重修,嘉靖八年(1529)夏又重修,清康熙九年(1670)再次重修。系磚木結構,前有門廳,中有廣坪,兩側有環廊,後棟6扇5間。大廳寬15米,總長39米,寬32米, 建築面積1248平方米。廟內刻有「精忠祠」字樣的石香爐1隻,明正德三年造。另有明正德三年雲南按察司僉事、邑人陳懷經所撰《新昌縣新建宋岳鄂武穆王廟之碑記》、新昌教喻姚世菜所撰《重建岳王廟上樑文》碑刻各1塊。1983年9月,岳王廟列為宜豐縣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1年,因拓建新昌大道,岳王廟拆遷。1992年,在南屏公園景區南屏山之靈峰,新落成的岳王廟向遊人開放。新廟為紅牆綠瓦仿古建築,廟門立有石獅一對,廟內有精忠祠,前置石馬2座、石人像4座,石獅、石像均為明天啟年之物。中場辟有放生池。規模較舊廟更為宏大。 《十九》靖江岳飛生祠: 靖江岳飛生祠始建於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十一月,靖江岳飛生祠在眾多岳飛廟中具有獨特地位就是因為它是岳飛生前就有的,建於岳飛在世之時。聞名遐邇的岳飛故鄉河南湯陰的岳廟、杭州西湖的岳廟,均在岳飛死後興建,因而靖江的岳廟恐是天下最早的岳廟了。 岳王廟,正中大殿名思岳殿,宋式建築,敦重莊嚴。兩邊抱柱檻聯鐫刻的是「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字體端麗秀逸。岳飛坐像置於殿中,頭戴紅纓帥盔,身著紫色蟒袍,臂露金甲,足履武靴。神態英武,表情肅穆,彷彿決戰前夕凝神苦思,又像察訪民情後憂心似焚,令人倍感親切。兩側是岳飛八稗將之立像,也都栩栩如生。後殿為思岳軒,岳飛像碑立於其中,李綱、韓世忠的詩文鑲於外壁。迴廊環抱二殿,嵌有詞碑、詩碑和岳飛手書《前出師表》之石刻等。 《二十》宜興岳飛生祠: 祠址在江蘇宜興城東珠巷內,始建於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底。 建炎四年春,岳飛在宜興抗擊金兵,應縣令錢諶請求,平定太湖水寇郭吉和巨盜戚方,解縣圍和人民苦難,宜興人民感激岳飛恩德,於建炎四年底建岳飛生祠於宜興縣城東珠巷內英烈廟中,還供有戎服岳飛肖像。宜興知縣錢諶親手刻寫了《宜興岳飛生祠》的碑文和宜興縣生祠序①。 淳熙八年郡守章沖易以袞冕。嘉定十一年(1218年),知縣戴瞻拜祭岳飛生祠,認為岳飛功豐爵貴, 不應處於周廟(東晉周處將軍廟)之下,便在英烈廟(即周孝侯廟)傍又單獨建了岳王廟。後改為《岳鄂王廟》。清同治十年,宜城岳始二十五世孫岳升泰為首組織修復岳王廟。一九三九年,廟被日機炸毀。現僅存《重建鄂忠武王宗祠碑》一塊。湯陰岳飛紀念館內展示有此碑照片。 《二十一》丹陽岳氏宗祠: 南宋寶慶年間,岳珂任丹陽縣令。為紀念祖父岳飛精忠報國和貢祖文撫孤之恩,岳珂與長兄岳琛在紫陽渡建「報本祠」,其岳家後裔於每歲農曆二月十五日祭祀。後該祠毀於戰火。 清康熙十年(1671年),在報本祠舊址附近新建宗祠,名「岳忠武祠」。該祠20世紀60年代前尚存,位於培棠村東北角,坐北朝南。共3進,每進5間,計15間。門兩旁分別有石馬,門上雕有門神將軍,門頂上懸掛著「岳氏宗祠」匾額,門內掛著「敕封岳武穆王」貼金匾牌;中進為大廳,正中懸掛岳飛畫像,兩邊掛有「精忠堂」、「盡忠報國」匾額,畫像上方掛御題「聖之忠」橫匾,院子兩邊為廡廊;後進置岳氏祖宗神位,並設祭台,上掛「青陽師範」、「耆儒碩王」兩匾,神位龕子上方雕有群龍,下方雕有二十四孝人物畫像,神位正中豎有「貢文憲之位」大牌位。 此祠於「文化大革命」中被毀,今遺存大門石馬1尊和庭院中「精忠柏」1株。1990年初,按原貌重建一進,共5間,並在四周圍牆,受到市人民政府的保護。 《二十二》岳飛養眼樓: 位於山東棗莊市嶧城區青檀寺廟北,始建於宋代,1986年重修,2002年進行整體維修,高約10米、分二層,頂層四周建垛口。此樓原是佛教僧人做法事用的。相傳南宋愛國將領岳飛抗金兵南侵時患眼疾,曾在此樓暫住治眼。後人把此樓稱為岳飛養眼樓。《嶧縣誌?山川》載:「青檀山,縣西七里,多產青檀,故名,一名雲峰。宋南渡時,岳忠武嘗駐兵其下,後人題壁識其事,歲久蘚蝕不可辨。 《二十三》河南湯陰岳飛祖塋: 岳飛祖塋在湯陰縣城東二十五里之古賢鄉周流村西南郊,位程崗村西南六里。岳飛曾祖岳成夫婦、祖父岳立夫婦及父親岳和均葬於此,三墓葬於品字形排例。墓冢高大,墓區佔地5000多平方米,有古柏9株,蒼勁挺拔,林蔭茂密。碑刻9通,均是明清以來文武官員、故鄉人士緬懷岳飛先人,重修岳飛祖塋的碑記。 明弘治間;工部尚書李燧奏請朝廷修築岳飛先塋墓界,四周有短垣,面積廣約百餘丈, 前擴三門, 額題《岳王先塋》,後有一人多高的圍牆圍成大半園圈,墓前有小屋立有岳飛牌位,為村民群眾進香祭祀處所。據記載,明代以後,時有官祭。 目前岳占洲和岳朝軍投資50萬對祖塋進行修繕一新。 《二十四》岳母墓: 南宋紹興六年(公元1136年),岳母姚太夫人在軍中逝世。岳飛即奏明朝延,請求將其母安葬廬山。宋高宗准奏,賜葬廬山,埋於株嶺。 墓坐落在株嶺東北端的「卧虎舐尾」處。墓用湖廣石塊砌成,圓形拱頂,坐東南朝石北,長9.1米,寬3.2米,高1.7米。正中框架式的墓碑上刻著《宋岳忠武王母姚太夫人墓》。墓前有拜台台和石祭器。1996年,值岳母逝世860年之際,在墓區內修復了疊翠亭、享殿、岳母祠、石翁仲、儀門等建築。進入墓區,正氣浩然,足以激奮後人。 在株嶺西北端的「飛燕投河」處,安葬著岳飛的續弦夫人李氏夫人墓。與岳母墓,遙遙相對,互成倚角,這兩墓葬與青山秀水相融,它不再是「是處青山可埋骨」的墳墓,而是一種景觀,一種慰藉,為人們所敬仰。 岳母姚氏深明大義,曾支持他抗禦外侮,收復中原的主張,被中國人民尊崇千古母教典範。公元1136年春,岳母病逝於鄂州,岳飛扶櫬順江而下,將其安葬於九江縣株嶺山東端,墓朝西北,圓形拱頂石灰石結構,長9.1米,寬3.2米,高1.7米,墓碑直刻「宋岳忠武王母姚太夫人之墓」。 在其西側2公里處還有岳飛夫人李氏之墓,均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外,在岳母墓旁有石雕馬兩具,高與長各1.5米,重約一噸,還有秦檜夫婦跪勢石俑殘塊。 《二十五》福建仙游岳氏宗祠: 仙游縣象溪鄉內的岳氏宗祠,始建於清咸豐年間,建築面積880平方米,坐落在距仙游名勝風景秀麗的菜溪岩不到八華里的象星村洋頭。 《二十六》香港銅鑼灣岳飛廟: 岳王古廟位於香港銅鑼灣東部電氣道,是香港唯一以奉祀岳飛為主神的廟宇。 《二十七》湖南武岡市的《武穆宮》:湖南武岡《武穆宮》擴建於公元1876年(光緒二年)。之前為公元1406年(明永樂四年)始建的一座興隆庵,內藏岳飛、岳雲父子和張憲的塑像。擴建後的武穆宮宮宇座西北朝東南,佔地面積655米,仿古代宮殿式磚木結構。宮殿正面有三座門。中間的大門是方形條石拱門,左右兩邊的側門是圓形拱門。大門上方寫著「武穆宮」三個字,剛勁有力。現為市文物保護單位。 據當地老人介紹,每年的農曆岳飛誕辰紀念日,四方村民便要雲集宮中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宰豬殺羊,大擺宴席,還要唱幾天戲,熱鬧非凡。到了農曆四月間,村民們又要舉行盛大的抬像遊行活動。這天,八個身強力壯的村民,抬著威風凜凜的岳飛神像,從武穆宮出發,經過附近村莊,經過田野,讓岳飛去看望百姓,察看禾苗。碰上乾旱災害年成,村民們裝扮成岳飛的士卒,從武穆宮抬出岳飛的神像轉村游壠,求神降雨。這時候,前有士卒高舉黃傘、旗號,鳴鑼開道,有的士卒舉著「迴避」、「肅靜」等牌示;後有士卒舉著刀槍耙棍等武器,搖旗吶喊,鼓樂喧天。舞獅的、踩高蹺的,吹嗩吶的以及方圓幾十里的村民也從四面八方趕來,加入隊列之中。 《二十八》台灣岳飛廟: 台灣今存的共有十一座岳飛廟。最早的一座是建於清雍正十三年(1735);也有一些岳廟還是近年興建的,其時間跨度之大,也正說明岳飛的影響源遠流長,擁有代代的信徒頂禮膜拜。這些廟宇,其中台南就佔了六座,其餘分布在宜蘭、嘉義和澎湖。宜蘭這座岳廟稱「岳王廟碧霞宮」;台南這座稱「岳王廟」,而其餘各岳廟名稱,都不再帶有「岳廟」字樣,如台南的另五座,分別稱「旌忠廟」、「元帥廟」、「英靈廟」、「太安堂」、「忠孝堂」;嘉義三座分別稱「精忠廟」、「保安宮」、「龍德宮」;澎湖一座稱「福德宮」。 《 二十九》山東省高密市方戈村「精忠岳祠: 位於山東省高密市西北向約25公里處的方戈庄村,背倚海拔40米高的筆架山,面對一望無際的平原。自十七世祖景春遷居至此,繁衍生息,已發展成近四千人龐大族系。族人在此耕種勞作,安守本分,然而誰也不會忘記自己是鄂王后裔,思祖德念宗功,弘揚「盡忠報國」精神。 康熙四十八年(1709),族人建起了岳氏先祠。祠堂座落在後山祖瑩前,佔地六畝,高大的門樓上懸著寫有「岳氏先祠」的匾額, 《三十》煙台關岳廟: 煙台關岳廟位於美麗的煙台山上,依山滂海,廟宇供奉著岳飛和關羽塑像 ,始建於清朝 《三十一》北京關岳廟: 北京關岳廟在北京西城區鼓樓西大街149號。這裡原是道光帝的第七子醇賢親王廟。醇賢親王廟於光緒十七年(1891)修建,至光緒二十五年(1899)建成。廟坐北朝南,分三進院落,其中中院又有東西跨院。中軸線依次為琉璃照壁,中門,外為八字牆,兩旁各有一座琉璃門;中院內東有焚帛爐,西有祭器亭;正殿7間,殿前有月台一座,東西配殿各5間;後寢祠5間。建築面積約3000多平方米。民國3年(1914)北洋政府在後寢祠塑關羽、岳飛像,並祀關岳,稱關岳廟。1939年恢復武成王廟,簡稱武廟 《三十二》河南省蘭考縣小李庄精忠岳廟: 該祠始建於1696年,1841年重建,1904年遭火災,後又重建,20世紀80年代重加修葺,佔地300多平方米,面闊三間,坐北朝南,祠前有廊、明柱、石柱礎,內塑有岳飛像。 《三十三》河南省清豐縣大流鄉岳庄「精忠堂」 《三十四》山東省冠縣白塔集武穆祠 ,始建年代不詳! 《三十四》獲嘉岳氏家廟一座建於岳寨村東,另一座建在縣城內,都是明代建築。獲嘉城內岳廟毀於「文革」,馮庄鄉岳寨村岳廟雖保留至今,但歷經艱險,清同治七年(1868年)太平軍經過此地把大殿和舞台焚毀,後屢建屢毀。1990年合族集資五萬餘元,在村幹部群眾大力支持下,把家廟原結構不變,地基抬高兩米,更顯得雄偉壯觀,並報請獲嘉縣政府批准作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十五》河南武涉岳馬棚岳祠,始建於民國,現錄入修譜建祠碑文。《語》云: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夫宗何以敬,建祠以祀焉;族何以收,修譜以聚焉。矧值茲競爭之世,中山先生首倡民族主義以喚起華胄。其主要觀點為:聯家族而宗族,聯宗族而國族。建祠修譜即聯家族而宗族之一端,實即實現民族主義之出發點也,豈僅敬宗收族而已哉。吾邑岳氏系出忠武王,王由湯陰隨宋南渡,居武林西湖上,第三子霖生琛,因避賈似道之難,北徙大名南樂縣,其後裔念三公始居於溫縣之坨塢村,數傳至子實公諱秀,隨伯父玉復由溫遷武,一居於城西嶽家莊,一居於城南馬棚村,迄今已三百餘年矣,氏族漸大,戶口日繁,不有以聯絡之,恐渙然如散沙。乃於民國十三年冬,合族捐資,經會首裔孫積玉等督修祠堂五楹,復於十四年春,經裔孫慶元等整理譜牒,攜赴岳家莊,與老譜讎校無訛,遂將祠堂髹圬一新,懸譜、卧譜一併修竣,爰敘顛末,壽諸貞珉。我族人及後世子孫,倘能永體尊祖敬宗之意,擴而為宗族、國族,無忝於華胄自強之精神乎。則斯石之立,乃其嚆矢也。夫並將捐款數目開列於後,為族中父老子弟敬告焉。 《三十六》山東菏澤岳飛紀念祠:始建於清朝中晚期,岳氏後人在自己老宅的基礎上進行修繕的岳王家祠。已有200多年的歷史 《三十七》桃山嶽王廟: 明萬曆年間,岳飛18丗孫岳鍾靈,曾任陝西渭南縣知縣,後因丁憂辭職回鄉守制,在桃山創建岳忠武王祠,並置祠田300畝。為報答岳氏救命之恩,葉擬議具本,奏請萬曆皇帝朱翊均准旨,由國庫支銀,擴建桃山嶽王祠,立忠孝坊,以茲旌表,以葉為欽差大臣,前往桃山監修。葉奉聖旨,在桃山驛南北通衢大道上跨路建立牌坊,命名忠孝坊,坊頂牌樓處高懸石匾,上刻「聖旨」二字,在牌坊東側,建一小型石坊,作為向東通往岳王祠的大門,大門兩旁設有上馬台、下馬台,凡是通往官員,必須「文官下轎武官下馬」以示敬意!過石門順通道向東通向岳王祠的是太湖花石路,兩側各立有幾座石碑,岳忠武王祠坐北朝南,擴建展寬二十五米徑深五十米,大門三扇,東西兩扇前牆向外各嵌有壁碑,東間是岳氏譜碑,西間是創祠擴建經過陳述。進祠內靠北牆東西兩間也嵌壁碑,東向是水晶大青石磨光照見人形的王「滿江紅」手書,西間是王手書贈紫岩張先生北伐全文和萬曆皇帝賜封祀生世襲秀才的封碑。過大門即是前院,正中是大殿,為宮式建築。大殿正中神台上是身著王冠王服的岳飛公坐像,左側有一小型周侗坐像,神台前有香案,香案兩端分立岳雲張憲的站象,再下邊是牛皋、王貴、張顯、湯懷分立兩邊的站像,神台上首高懸「忠風山響」的大木匾,兩邊抱柱上書寫乾隆皇帝賜贈的一副對聯「家傳清白貽謨遠,世篤精忠流澤長」,這是清代補換的。大殿兩邊又東西配廳,西配廳是施全坐像,東配廳是客廳,內有吸水花石,在石坐內灌水,花石可把水吸到石頂值栽的銀杏樹上。從兩側角門進入後院,後院中間有一閣樓,樓上是王夫婦坐像。過門樓到殿,正中是王曾祖父母坐像,東間是王祖父母坐像,西間是王父母坐像,東間靠山牆是王五子像,西山牆是王女兒銀瓶坐像。後殿前有四棵圍經一米四的柏柯樹高扦雲天。另外,在村北頭建有一座過街閣,狀如城門。擴建岳王祠的各工程完成後,增置祠田六百畝,加前300畝共900畝。各地頭均立有王祭母碑,祭母田批准免徵賦稅,選出奉祀生,負責管理王祠和族中大小事物,每年王誕辰日和升天日,兩次大祭,以全豬全羊為祭禮、全族人共同叩拜。 桃山嶽王祠從明萬曆年間創建,經清朝歷三百餘年,一直保存完好!直到1937年日本侵略中國,桃山淪陷,日軍派偽保長秦德勝強拉民夫,把牌坊,精忠閣、王祠的閣樓拆去修炮樓打中國人,岳王祠遭到很大破壞。解放初期,岳族人集資進行了修理。土改時農會沒收寺廟改作民校,以後糧食部門佔為糧倉,到「文革」中全部拆掉,平墳伐棟破壞一空,連岳崇武宗親保存過岳飛畫像,都被揪斗遊街隔離審查,騙其老伴從屋內夾皮牆內取出,被文化館長邵某拿走了。《桃山嶽氏家譜》載 《三十八》江蘇豐縣順河嶽飛廟: 家廟始建於光緒二十九年十一月上旬,綿延至今百餘年。一九六八年,與杭州西湖王祠同時並毀。殿堂破壞,一片瓦礫。一九八五年二月,族人獻資重建家廟。工程完善,殿堂面貌煥然一新,彭鄰繼亨獻匾祝賀「精忠千古」。 現附《岳忠武王祠重建記》岳忠武王祠重建記 岳忠武王祠始建於大清光緒歲次癸卯十一月上浣,幾經修復,綿延至今百餘年矣。王祖金身神像,歲逢佳節,朝拜瞻仰。一九六八年,國家不幸十年動亂,與杭州西湖王祠同時並毀。殿堂破壞,一片瓦礫,目不忍睹,實屬痛心。幸而國政恢復,撥亂反正。一九七九年,國家撥巨款重修杭州西湖王祠,廟堂為之一新。葉劍英元帥題匾讚揚「心昭天日」,並批示「國花百萬重修岳王廟,重在教育後代」。岳庄王祠亦需重建,一九八五年二月,族人獻資重建王祠。工程完善,殿堂面貌煥然一新,彭鄰繼亨獻匾祝賀「精忠千古」。一九九七年二月十五日,紀念聖祖誕辰之際,族眾商討,共議刻碑紀念,緬懷先烈。以忠武祖先、民族英雄之事迹教育後代。族人歡騰,鄉鄰鼓舞。簡言數語以記之。茲將獻資人名列碑後 《三十九》 河南淮陽岳飛觀 :始建於宋末,歷經修繕是顯如今保存比較好的岳飛觀祠,康王四年,金兵王善率兵圍陳,岳飛戰於清河,擒其大將孫勝、孫清,兵解陳圍。紹興六年九月,金人又南犯中原,岳飛遣部將王貴大破金軍收復陳州。紹興十年,金兀朮侵入東京,陳州失陷,岳飛遣部將血戰金兵,三複陳州。淮陽人民為表著岳飛復陳之功,在這裡建岳飛觀,並鑄鐵檜跪於階下。清道光年間,邑人趙凌雲認為,獨鑄檜不鑄諸黨惡者,豈平民憤?故而發起捐資,增鑄王氏、万俟卨、王俊、張俊四鐵像,與秦檜同跪於階下。 岳飛觀正殿門上懸「心昭日月」匾額,兩側書「不愛錢不惜命乃太平根基名將名言貪婪長跽跪,取束芻取縷麻定斬徇軍律保國保民正氣壯河山」楹聯。門內兩側明柱上書「朱鎮壯聲威想當年痛飲黃龍誓恢復河山半壁,丹心貫日月到而今名留青史應享祀俎豆千秋」楹聯。殿中央塑岳飛高大彩像,岳飛怒髮衝冠,長眉高揚,手握寶劍,威風凜凜,好像在吟壯懷激烈的《滿江紅》。岳飛像上面高懸「還我河山」匾額,兩側書「觀瞻氣象耀民魂喜今朝祠宇重開老柏千尋抬眼望,收拾河山酬壯志看此日神州奮起新程萬里駕長車」「是率英雄慷慨成仁終古綱常立民極,此地湖水芳馨可薦百年松柏見精忠」楹聯。正殿兩側的壁畫,概括了岳飛的生平 《四十》山東微山馬坡鄉岳飛宗祠:微山縣馬坡鄉西庄村岳飛宗祠,是清朝中期岳氏後人集資所建,2006年為了對村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微山縣馬坡鄉西庄村10餘位上了年歲的老人,自發組織,發動村民捐款20多萬元,將建了300多年瀕臨坍塌的岳氏宗祠翻建一新。同時將這裡定為本村「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四十一》邵陽岳飛紀念堂:岳飛紀念堂是邵陽岳氏一支的宗祠。岳飛、岳雲父子蒙冤被害230年後的明洪武三年(1371年),岳霆的後裔岳汝通自江西廬陵遷至寶慶府城東門外鐵爐巷。繁衍四百餘年以後,人丁遍及雙清區高崇山鎮、新邵縣雀塘鎮、邵東縣曲塘各地。清乾隆五十一年(1787年),添高房一支便在高崇山鎮鳥山村修建了這座宗祠。 祠堂佔地1000平米,坐北朝南,磚木結構,前後三進,深41米,寬23.2米。第一進是牌樓和戲樓。牌樓面闊五間,正中大門兩旁陰刻楷書對聯表明了宗脈源流:「派溯湯陰,共衍千秋宗脈;祀崇邵水,永振萬卷書香」。第二進是中堂,明間、次間是無間壁的大廳,供族眾公共活動。兩梢間系族長議事會客房間。第三進是神主堂,明間主龕端坐著岳飛神像,左次間坐有岳雲、岳雷、岳霖神像,右次間坐有岳震、岳霆神像,兩梢間分別設有汝通公以下歷代考妣神像。壁間、柱上懸掛著的題辭、對聯琳琅滿目,大抵都是頌揚岳飛精忠愛國精神的,如明神宗的「精忠貫日,大孝昭天」,清乾隆的「惟爾公忠,秉性智勇超倫」,葉劍英的「心昭天日」等。1992年,宗祠闢為「岳飛紀念堂」,請鄉賢、原省政協副主席徐君 虎題名懸於門額之上。2003年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 四十二》江西奉新岳納堂: 在奉新縣干洲鎮有一幢距今300餘年的古建築,它始建於清朝嘉慶二年,是一個封閉式的建築群,總佔地面積7000餘平方米。 位於江西省奉新縣干洲鎮岳家村的岳納堂是岳飛第21世孫岳士耀籌建的,始建於清朝嘉慶二年,總佔地面積7000餘平方米。 這是一個四面都是圍牆封閉的建築群。在總大門內有正屋三幢,直進連進為一體,每幢各有大廳一個。總大門口有塊平整的場地約1300平方米,場地前一口半月形的水塘,下雨天整個岳納堂的水全部排入水塘,塘邊有旗杆石10套,專供系馬升旗用,總大門上邊有「世大夫第」石匾一塊,匾下有4個「來頭」。總大門斜對正屋,正屋大門上邊有「湯諸流芳」石匾一塊,進大門後是客廳,一般人員會客用。再進二幢是官廳,上邊有「誥封」二字,兩邊擺有太師椅專供有品級的文武官員開會議事用。再進三幢是先祖廳,正廳有雕刻精美的神龕和保存完好的列祖列宗神牌位,神龕下面有一張2米長的青石雕長條桌和3張青石方桌,供後人祭奠先祖擺放點燭祭品用。每個廳堂前有一個大天井,每個天井都配有一個繪有8種圖案的緣彩太平缸(也叫花缸),用於盛水防火或遊客觀賞。 岳納堂整體建築群設計科學、奇特,正屋有大小天井48個,屋內有雙層間168間,屋栓358根,整體布局合理,條理清晰,陽光充足,工藝非常講究,建房的每塊磚上的都燒有「岳納堂」字樣。房屋的左邊有一個東邊花園,右邊有一個西邊花園,後面有一個後花園,東西兩邊花園各有一口嘉慶四年挖建的古井。屋內原有牌匾30餘塊,現保存有《世大夫第》、《翰林》、《湯諸流芳》、《四世大夫》、《文元》、《還我河山》、《精忠報國》、《寧遠堂》等11塊。 堂內保存的古物有梨木雕刻的南宋文學家、史學家岳珂《金佗粹編》原物雕板120塊,太師椅數張,鳴鑼開道的鑼架2副,懸掛在廳堂的紗燈7盞等,這些都是非常貴重的難得的古物,能保存到現在確實不易。岳納堂如此宏偉奇特的建築,在江西省乃至全國實屬罕見。 《四十三》山東成武縣九女鎮岳王祠:年代不詳!代考!
岳書鋒,2010-12-17 17:09:24增省宗親真的令人敬佩!下了這麼大的功夫,整理出這以多資料,寫的一手好文章,辛苦了!.
定香橋,2010-12-18 11:21:35如能配圖就太好了,我也有意收集全國的岳廟,整理成〈中華岳廟尋跡〉一書。
台前,2010-12-18 13:14:18增省宗親整理出這麼多資料,真的辛苦了!同時,祝3樓宗親的(中華岳廟尋跡)一書早日成功。
岳增省,2010-12-18 17:01:29
岳喜文,2010-12-19 08:54:46增省宗親真的好棒,是我們岳家後代的精英,也是宗親們學習的榜樣!
岳增省,2011-02-21 13:47:35歡迎各位宗親繼續提供各地未收錄本文的岳祠岳廟
岳建良,2011-02-22 13:55:22溫縣夏庄岳廟簡介:據該分會秘書長講,該家廟始建年代已無記載,曾大修於清,上世紀90年代又有村民集資翻建,現更名岳飛紀念館。佔地近一千平方米,正殿古建三間,供奉有飛祖坐像,另置有偏房、門房等十數間。
岳建良,2011-02-22 14:03:19溫縣夏庄岳廟。
岳遠武,2011-02-22 17:42:38宗親有時間把我們山東莘縣岳家坊的岳廟也加到裡面去吧,在岳家坊可是孕育了岳家四十分之一的子孫呀。
岳增省,2011-02-22 18:31:15遠武宗親:請你把莘縣岳廟的詳細資料發到網上來,以便加入
岳遠武,2011-02-22 18:50:14好的,等我整理一下就給宗親發過去。
97 1 2 8: 此主題共有13帖 此頁12帖 每頁12帖
推薦閱讀:
全國岳飛廟岳祠考! 岳增省,2010-12-17 14:54:51《一》浙江杭州岳飛墓廟: 杭州岳飛墓廟,坐落於浙江省杭州棲霞嶺南麓、西湖西北角。岳飛被害後21年,宋紹興三十二年(1162),冤案得到平反。宋廷將岳飛的遺體以禮改葬於西湖棲霞嶺下,築墓建廟,即為今日杭州岳飛墓廟。目前是國內規模最大的岳飛紀念地。1961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岳王廟建於南宋嘉定14年(1221年),西湖北山的智果觀音院改為「褒忠衍福禪寺」,用以表彰岳飛的功業。 《二》河南朱仙鎮岳飛廟: 開封朱仙鎮岳飛廟,俗稱岳王廟。在河南省開封市西南45華里的朱仙鎮西北隅,紹興十年(1140),岳飛在朱仙鎮大戰中,以五百背嵬軍擊敗金人十萬兵馬。當地人引以為豪,於鎮內為岳飛建廟,紀念岳飛的功績。建於明成化十四年(1479年),和杭州岳廟,湯陰岳廟,武昌岳廟並列為四大岳廟, 享譽中外。 《三》河南湯陰岳飛廟: 岳飛廟,原名精忠廟,後也稱「宋岳忠武王廟」,是後人為紀念南宋抗金名將、我國著名民族英雄岳飛而建。 為省級重點保護單位。 岳飛廟址位於湯陰縣城內西南街,始建年代無考,今址是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重建,以後歷代屢有增建,逐漸成為一處完整的古建築群。現有面積4000多平方米,殿宇建築近百間。座北朝南,外廊呈長方形。臨街大門為精忠坊,面西,木結構,斗拱型制九踩四昂重翹。坊之正中陽鐫明孝宗朱佑樘賜額「宋岳忠武王廟」,兩側八字牆上用青石碣分別陽刻「忠」、「孝」兩個大字。字高1.8米,遒勁端莊,格外醒目,過精忠坊為山門,座北朝南,三開間式建築,兩側扇形壁鑲嵌有滾龍戲水浮雕,門前一對石獅分踞左右。山門檐下一排巨匾,上書「精忠報國」、「浩然正氣」、「廟食千秋」,是當代書法家舒同、楚圖南、肖勞的手跡。 《四》浙江寧波東錢湖岳王廟: 位於美麗如畫的東錢湖,老百姓為紀念岳飛父子而建的。廟始建於南宋端平年間,距今已有750多年歷史。現在的岳王廟是清代重修的,是一座保存完好的江南廟堂建築 河南省內黃縣麒麟村《岳武穆廟》: 始建於明,後毀於兵災。清朝同治四年《1865年》當地人民又進行了重修。 《五》湖南省益陽縣松樹橋《岳飛廟》: 該建築原名《岳氏宗祠》系岳飛長子岳雲遷居湖南益陽的一支後裔集資修建。始建於清朝乾隆《1761年》 湖南邵陽大塘口《岳飛紀念堂》: 系岳飛第五個兒子岳霆散居在邵陽的一支後裔集資修建,始建於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 《六》浙江杭州眾安橋《岳飛精忠廟》: 地址在杭州市眾安橋河下十七號。 《七》九江《岳忠武王祠》: 宋乾道六年《1170年》建為祠宇供奉岳飛,明朝正德七年《1512年》知府李叢正重修,屏牆石刻「盡忠報國」四個大字。 《八》河南湯陰縣程崗村《岳飛廟》 在湯陰縣城東三十里菜園鄉程崗村,北宋崇寧二年《1103年》二月十五日,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就誕生在這裡。始建於明洪武九年《1376年》明太皇下詔封岳飛帝王廟,配宋太祖亨。故宅改為《岳飛廟》。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明神宗皇帝封岳飛為三界靖魔大帝,程崗村岳飛廟更加修繕一新。 《九》鄂州《岳王廟》: 廟址在武昌城大東門賓陽門外五里,始建於南宋乾道六年《1170年》二月,岳飛被害後當地人們百分之九十以上家裡都供奉岳飛畫像,岳飛冤案昭雪以後,鄂州人們首先請求為岳飛建廟。湖北轉運司趙彥博於乾道六年二月上書孝宗皇帝,呈請在鄂州為岳飛建立廟宇,乾道六年七月六日廟落成於武昌城大東門五里。孝宗皇帝賜「忠烈廟」 《十》江蘇徐州銅山縣茅村鎮大庄《岳飛廟》 年代不詳!待考! 《十一》河南安陽《岳飛廟》:原名精忠廟,後也稱「宋岳忠武王廟」,是後人為紀念南宋抗金名將、我國著名民族英雄岳飛而建。始建年代無考,在湯陰縣城西南隅。建於明初,歷經修葺,建築群面積達四千平方米。 《十二》河南平頂山《岳家廟》 (全稱為:岳忠武王廟)。此廟為河南平頂山市文物保護單位。 年代不詳!,門楣上書寫了「岳忠武王廟」五個金色大字,院子里有將近10塊石碑,記載著岳飛的事迹、此廟的來歷、當地岳飛後裔的情況等。其中,一個記載此廟歷史的清代石碑,是該廟的歷史見證,十分珍貴。在大殿,供奉著岳飛的塑像,塑像上端有岳飛手書:「還我河山」。 《十三》河南武陟縣岳家廟: 始建於明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先後共建房屋二十三間,計有前大殿三間、後大殿三間,山門三間、廊房十一間、路北秦檜跪門三間。家廟南北長78米,東西寬38.6米;北院南北長30.2米,東西寬38.6米;西院南北長88.3米,東西寬39.3米。廟內原有明代岳鄂王畫像一幅、明代「精忠報國」匾一幅、岳氏十六世祖玉奶奶銅像一尊,清乾隆御賜「居官下馬」牌、清代毛昶熙題楹聯三副、岳氏宗譜、秦檜夫婦等五丑鐵制跪像等重要文物。其中,前、後大殿及廊房於1942年被日寇燒毀,五丑跪像及廟內古柏十餘棵,均於1958年大躍進時期被毀,玉奶奶銅像及「居官下馬」牌、毛昶熙題楹聯等,均在戰亂及文革中佚失或被毀。廟內後大殿三間及「岳母刺字」塑像為2008年新建,前殿岳飛及其五子香樟木雕像為2009年新建。 《十四》四川蓬溪文井鎮《精忠祠》: 文井鎮的「精忠祠」建於清道光十七年,是當地岳氏後裔奉建的眾多老祠堂之一,因其廟內建築多以雕花裝飾,故而又被稱為「花祠堂」。雖經「文革」浩劫,但其框架仍在。近年來經蓬溪地方黨政和族人多方努力,對其重新修繕,妝塑岳飛元帥像,成為岳姓族人宗親聯誼、議事的中心 《十五》泉州關岳廟: 通淮關岳廟位於泉州城區塗門街(舊稱通淮街)中段北側,原祀關羽,稱關王廟;宋·神宗(1068-1085年)敕封關羽為帝,改稱關帝廟;民國三年(1914年)增祀岳飛,改為今名關岳廟。通淮關岳廟歷來是泉州官紳祭祀武聖專廟,是泉南著名古迹和道教廟宇,馳名海內外,分靈遍及台、港、澳和東南亞。 現存廟宇為民國十六年(1927年)重修,1986年至1990年再次進行全面整修。廟座北朝南,由武成殿、崇先殿、三義廟三座並排的廟宇組成,均為三進,建築面積1300多平方米。民國三年(1914年)大規模重修時,將三義廟前殿退後同主殿的前殿並列,使三座神廟連成一體,形成結構對稱,廟形壯觀的建築群。修復後的殿宇,裝飾精美的木雕、石雕和泥塑,屋脊剪瓷龍雕,造型各異,其間配有花鳥走獸,體現閩南古建築的藝術風格。 《十六》安徽亳州岳武穆王廟: 即岳飛廟。位於花戲樓東側,創建年代不詳,是亳州人為紀念愛國將領岳飛而修建的廟祠。 現存岳武穆王廟為康熙年間建築,有山門崇樓一間,大殿三間。山門為單間二層樓建築,灰筒瓦屋面,正脊中央置一磚雕麒麟,檐口列圓形獸面瓦當。山門正面為拱券形門洞,門上鑲嵌「岳武穆王廟」磚刻大字,門階為青石踏跺及階石,門內東側有樓梯,拾梯而上進入樓層。山門東側有偏樓一間,原為廟內僧侶休息住宿的場所。山門背面為四扇落地門板。 大殿三間為岳武穆王廟主體建築,座北朝南,磚木結構,硬山式建築,高聳於台基之上。大殿分前殿、後殿兩部分,以天溝相連接,形成勾連搭頂,前後起伏,屋頂用灰筒瓦鋪就,瓦下鋪望磚。前殿為圓山卷棚式建築,五架梁結構,梁枋柱等大木構件,稍飾雕繪,不安門窗。後殿為尖山式硬山建築,五架梁結構,殿內泥塑岳飛及牛皋、張憲等名將像,供遊人拜謁。院內正中放有秦檜夫婦石雕像,面對大殿岳飛等人,常年跪於露天之中。 《十七》泰州岳飛廟: 泰州岳飛廟始建於明萬曆十年《1528年》建炎四年1130年十一月,金人侵犯泰州,岳飛抗金至此。泰州人們為紀念岳飛抗金功績,在泰州之巔建起岳飛廟。 《十八》宜豐岳王廟: 宋建炎四年(1130)至紹興三年,岳飛偕岳雲率岳家軍數度轉戰宜豐,征伐金兵將領補顏鐵木爾、馬進等,岳飛還遣岳雲從洪州運米賑濟新昌饑民。為懷念岳家父子為新昌「御災捍患」之功德,南宋時邑民在縣城立岳王廟以祀之。 岳王廟原坐落於縣城東郊、今新昌大道街心花園北側。始建於南宋,明正德三年(1508)重修,嘉靖八年(1529)夏又重修,清康熙九年(1670)再次重修。系磚木結構,前有門廳,中有廣坪,兩側有環廊,後棟6扇5間。大廳寬15米,總長39米,寬32米, 建築面積1248平方米。廟內刻有「精忠祠」字樣的石香爐1隻,明正德三年造。另有明正德三年雲南按察司僉事、邑人陳懷經所撰《新昌縣新建宋岳鄂武穆王廟之碑記》、新昌教喻姚世菜所撰《重建岳王廟上樑文》碑刻各1塊。1983年9月,岳王廟列為宜豐縣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1年,因拓建新昌大道,岳王廟拆遷。1992年,在南屏公園景區南屏山之靈峰,新落成的岳王廟向遊人開放。新廟為紅牆綠瓦仿古建築,廟門立有石獅一對,廟內有精忠祠,前置石馬2座、石人像4座,石獅、石像均為明天啟年之物。中場辟有放生池。規模較舊廟更為宏大。 《十九》靖江岳飛生祠: 靖江岳飛生祠始建於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十一月,靖江岳飛生祠在眾多岳飛廟中具有獨特地位就是因為它是岳飛生前就有的,建於岳飛在世之時。聞名遐邇的岳飛故鄉河南湯陰的岳廟、杭州西湖的岳廟,均在岳飛死後興建,因而靖江的岳廟恐是天下最早的岳廟了。 岳王廟,正中大殿名思岳殿,宋式建築,敦重莊嚴。兩邊抱柱檻聯鐫刻的是「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字體端麗秀逸。岳飛坐像置於殿中,頭戴紅纓帥盔,身著紫色蟒袍,臂露金甲,足履武靴。神態英武,表情肅穆,彷彿決戰前夕凝神苦思,又像察訪民情後憂心似焚,令人倍感親切。兩側是岳飛八稗將之立像,也都栩栩如生。後殿為思岳軒,岳飛像碑立於其中,李綱、韓世忠的詩文鑲於外壁。迴廊環抱二殿,嵌有詞碑、詩碑和岳飛手書《前出師表》之石刻等。 《二十》宜興岳飛生祠: 祠址在江蘇宜興城東珠巷內,始建於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底。 建炎四年春,岳飛在宜興抗擊金兵,應縣令錢諶請求,平定太湖水寇郭吉和巨盜戚方,解縣圍和人民苦難,宜興人民感激岳飛恩德,於建炎四年底建岳飛生祠於宜興縣城東珠巷內英烈廟中,還供有戎服岳飛肖像。宜興知縣錢諶親手刻寫了《宜興岳飛生祠》的碑文和宜興縣生祠序①。 淳熙八年郡守章沖易以袞冕。嘉定十一年(1218年),知縣戴瞻拜祭岳飛生祠,認為岳飛功豐爵貴, 不應處於周廟(東晉周處將軍廟)之下,便在英烈廟(即周孝侯廟)傍又單獨建了岳王廟。後改為《岳鄂王廟》。清同治十年,宜城岳始二十五世孫岳升泰為首組織修復岳王廟。一九三九年,廟被日機炸毀。現僅存《重建鄂忠武王宗祠碑》一塊。湯陰岳飛紀念館內展示有此碑照片。 《二十一》丹陽岳氏宗祠: 南宋寶慶年間,岳珂任丹陽縣令。為紀念祖父岳飛精忠報國和貢祖文撫孤之恩,岳珂與長兄岳琛在紫陽渡建「報本祠」,其岳家後裔於每歲農曆二月十五日祭祀。後該祠毀於戰火。 清康熙十年(1671年),在報本祠舊址附近新建宗祠,名「岳忠武祠」。該祠20世紀60年代前尚存,位於培棠村東北角,坐北朝南。共3進,每進5間,計15間。門兩旁分別有石馬,門上雕有門神將軍,門頂上懸掛著「岳氏宗祠」匾額,門內掛著「敕封岳武穆王」貼金匾牌;中進為大廳,正中懸掛岳飛畫像,兩邊掛有「精忠堂」、「盡忠報國」匾額,畫像上方掛御題「聖之忠」橫匾,院子兩邊為廡廊;後進置岳氏祖宗神位,並設祭台,上掛「青陽師範」、「耆儒碩王」兩匾,神位龕子上方雕有群龍,下方雕有二十四孝人物畫像,神位正中豎有「貢文憲之位」大牌位。 此祠於「文化大革命」中被毀,今遺存大門石馬1尊和庭院中「精忠柏」1株。1990年初,按原貌重建一進,共5間,並在四周圍牆,受到市人民政府的保護。 《二十二》岳飛養眼樓: 位於山東棗莊市嶧城區青檀寺廟北,始建於宋代,1986年重修,2002年進行整體維修,高約10米、分二層,頂層四周建垛口。此樓原是佛教僧人做法事用的。相傳南宋愛國將領岳飛抗金兵南侵時患眼疾,曾在此樓暫住治眼。後人把此樓稱為岳飛養眼樓。《嶧縣誌?山川》載:「青檀山,縣西七里,多產青檀,故名,一名雲峰。宋南渡時,岳忠武嘗駐兵其下,後人題壁識其事,歲久蘚蝕不可辨。 《二十三》河南湯陰岳飛祖塋: 岳飛祖塋在湯陰縣城東二十五里之古賢鄉周流村西南郊,位程崗村西南六里。岳飛曾祖岳成夫婦、祖父岳立夫婦及父親岳和均葬於此,三墓葬於品字形排例。墓冢高大,墓區佔地5000多平方米,有古柏9株,蒼勁挺拔,林蔭茂密。碑刻9通,均是明清以來文武官員、故鄉人士緬懷岳飛先人,重修岳飛祖塋的碑記。 明弘治間;工部尚書李燧奏請朝廷修築岳飛先塋墓界,四周有短垣,面積廣約百餘丈, 前擴三門, 額題《岳王先塋》,後有一人多高的圍牆圍成大半園圈,墓前有小屋立有岳飛牌位,為村民群眾進香祭祀處所。據記載,明代以後,時有官祭。 目前岳占洲和岳朝軍投資50萬對祖塋進行修繕一新。 《二十四》岳母墓: 南宋紹興六年(公元1136年),岳母姚太夫人在軍中逝世。岳飛即奏明朝延,請求將其母安葬廬山。宋高宗准奏,賜葬廬山,埋於株嶺。 墓坐落在株嶺東北端的「卧虎舐尾」處。墓用湖廣石塊砌成,圓形拱頂,坐東南朝石北,長9.1米,寬3.2米,高1.7米。正中框架式的墓碑上刻著《宋岳忠武王母姚太夫人墓》。墓前有拜台台和石祭器。1996年,值岳母逝世860年之際,在墓區內修復了疊翠亭、享殿、岳母祠、石翁仲、儀門等建築。進入墓區,正氣浩然,足以激奮後人。 在株嶺西北端的「飛燕投河」處,安葬著岳飛的續弦夫人李氏夫人墓。與岳母墓,遙遙相對,互成倚角,這兩墓葬與青山秀水相融,它不再是「是處青山可埋骨」的墳墓,而是一種景觀,一種慰藉,為人們所敬仰。 岳母姚氏深明大義,曾支持他抗禦外侮,收復中原的主張,被中國人民尊崇千古母教典範。公元1136年春,岳母病逝於鄂州,岳飛扶櫬順江而下,將其安葬於九江縣株嶺山東端,墓朝西北,圓形拱頂石灰石結構,長9.1米,寬3.2米,高1.7米,墓碑直刻「宋岳忠武王母姚太夫人之墓」。 在其西側2公里處還有岳飛夫人李氏之墓,均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外,在岳母墓旁有石雕馬兩具,高與長各1.5米,重約一噸,還有秦檜夫婦跪勢石俑殘塊。 《二十五》福建仙游岳氏宗祠: 仙游縣象溪鄉內的岳氏宗祠,始建於清咸豐年間,建築面積880平方米,坐落在距仙游名勝風景秀麗的菜溪岩不到八華里的象星村洋頭。 《二十六》香港銅鑼灣岳飛廟: 岳王古廟位於香港銅鑼灣東部電氣道,是香港唯一以奉祀岳飛為主神的廟宇。 《二十七》湖南武岡市的《武穆宮》:湖南武岡《武穆宮》擴建於公元1876年(光緒二年)。之前為公元1406年(明永樂四年)始建的一座興隆庵,內藏岳飛、岳雲父子和張憲的塑像。擴建後的武穆宮宮宇座西北朝東南,佔地面積655米,仿古代宮殿式磚木結構。宮殿正面有三座門。中間的大門是方形條石拱門,左右兩邊的側門是圓形拱門。大門上方寫著「武穆宮」三個字,剛勁有力。現為市文物保護單位。 據當地老人介紹,每年的農曆岳飛誕辰紀念日,四方村民便要雲集宮中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宰豬殺羊,大擺宴席,還要唱幾天戲,熱鬧非凡。到了農曆四月間,村民們又要舉行盛大的抬像遊行活動。這天,八個身強力壯的村民,抬著威風凜凜的岳飛神像,從武穆宮出發,經過附近村莊,經過田野,讓岳飛去看望百姓,察看禾苗。碰上乾旱災害年成,村民們裝扮成岳飛的士卒,從武穆宮抬出岳飛的神像轉村游壠,求神降雨。這時候,前有士卒高舉黃傘、旗號,鳴鑼開道,有的士卒舉著「迴避」、「肅靜」等牌示;後有士卒舉著刀槍耙棍等武器,搖旗吶喊,鼓樂喧天。舞獅的、踩高蹺的,吹嗩吶的以及方圓幾十里的村民也從四面八方趕來,加入隊列之中。 《二十八》台灣岳飛廟: 台灣今存的共有十一座岳飛廟。最早的一座是建於清雍正十三年(1735);也有一些岳廟還是近年興建的,其時間跨度之大,也正說明岳飛的影響源遠流長,擁有代代的信徒頂禮膜拜。這些廟宇,其中台南就佔了六座,其餘分布在宜蘭、嘉義和澎湖。宜蘭這座岳廟稱「岳王廟碧霞宮」;台南這座稱「岳王廟」,而其餘各岳廟名稱,都不再帶有「岳廟」字樣,如台南的另五座,分別稱「旌忠廟」、「元帥廟」、「英靈廟」、「太安堂」、「忠孝堂」;嘉義三座分別稱「精忠廟」、「保安宮」、「龍德宮」;澎湖一座稱「福德宮」。 《 二十九》山東省高密市方戈村「精忠岳祠: 位於山東省高密市西北向約25公里處的方戈庄村,背倚海拔40米高的筆架山,面對一望無際的平原。自十七世祖景春遷居至此,繁衍生息,已發展成近四千人龐大族系。族人在此耕種勞作,安守本分,然而誰也不會忘記自己是鄂王后裔,思祖德念宗功,弘揚「盡忠報國」精神。 康熙四十八年(1709),族人建起了岳氏先祠。祠堂座落在後山祖瑩前,佔地六畝,高大的門樓上懸著寫有「岳氏先祠」的匾額, 《三十》煙台關岳廟: 煙台關岳廟位於美麗的煙台山上,依山滂海,廟宇供奉著岳飛和關羽塑像 ,始建於清朝 《三十一》北京關岳廟: 北京關岳廟在北京西城區鼓樓西大街149號。這裡原是道光帝的第七子醇賢親王廟。醇賢親王廟於光緒十七年(1891)修建,至光緒二十五年(1899)建成。廟坐北朝南,分三進院落,其中中院又有東西跨院。中軸線依次為琉璃照壁,中門,外為八字牆,兩旁各有一座琉璃門;中院內東有焚帛爐,西有祭器亭;正殿7間,殿前有月台一座,東西配殿各5間;後寢祠5間。建築面積約3000多平方米。民國3年(1914)北洋政府在後寢祠塑關羽、岳飛像,並祀關岳,稱關岳廟。1939年恢復武成王廟,簡稱武廟 《三十二》河南省蘭考縣小李庄精忠岳廟: 該祠始建於1696年,1841年重建,1904年遭火災,後又重建,20世紀80年代重加修葺,佔地300多平方米,面闊三間,坐北朝南,祠前有廊、明柱、石柱礎,內塑有岳飛像。 《三十三》河南省清豐縣大流鄉岳庄「精忠堂」 《三十四》山東省冠縣白塔集武穆祠 ,始建年代不詳! 《三十四》獲嘉岳氏家廟一座建於岳寨村東,另一座建在縣城內,都是明代建築。獲嘉城內岳廟毀於「文革」,馮庄鄉岳寨村岳廟雖保留至今,但歷經艱險,清同治七年(1868年)太平軍經過此地把大殿和舞台焚毀,後屢建屢毀。1990年合族集資五萬餘元,在村幹部群眾大力支持下,把家廟原結構不變,地基抬高兩米,更顯得雄偉壯觀,並報請獲嘉縣政府批准作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十五》河南武涉岳馬棚岳祠,始建於民國,現錄入修譜建祠碑文。《語》云: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夫宗何以敬,建祠以祀焉;族何以收,修譜以聚焉。矧值茲競爭之世,中山先生首倡民族主義以喚起華胄。其主要觀點為:聯家族而宗族,聯宗族而國族。建祠修譜即聯家族而宗族之一端,實即實現民族主義之出發點也,豈僅敬宗收族而已哉。吾邑岳氏系出忠武王,王由湯陰隨宋南渡,居武林西湖上,第三子霖生琛,因避賈似道之難,北徙大名南樂縣,其後裔念三公始居於溫縣之坨塢村,數傳至子實公諱秀,隨伯父玉復由溫遷武,一居於城西嶽家莊,一居於城南馬棚村,迄今已三百餘年矣,氏族漸大,戶口日繁,不有以聯絡之,恐渙然如散沙。乃於民國十三年冬,合族捐資,經會首裔孫積玉等督修祠堂五楹,復於十四年春,經裔孫慶元等整理譜牒,攜赴岳家莊,與老譜讎校無訛,遂將祠堂髹圬一新,懸譜、卧譜一併修竣,爰敘顛末,壽諸貞珉。我族人及後世子孫,倘能永體尊祖敬宗之意,擴而為宗族、國族,無忝於華胄自強之精神乎。則斯石之立,乃其嚆矢也。夫並將捐款數目開列於後,為族中父老子弟敬告焉。 《三十六》山東菏澤岳飛紀念祠:始建於清朝中晚期,岳氏後人在自己老宅的基礎上進行修繕的岳王家祠。已有200多年的歷史 《三十七》桃山嶽王廟: 明萬曆年間,岳飛18丗孫岳鍾靈,曾任陝西渭南縣知縣,後因丁憂辭職回鄉守制,在桃山創建岳忠武王祠,並置祠田300畝。為報答岳氏救命之恩,葉擬議具本,奏請萬曆皇帝朱翊均准旨,由國庫支銀,擴建桃山嶽王祠,立忠孝坊,以茲旌表,以葉為欽差大臣,前往桃山監修。葉奉聖旨,在桃山驛南北通衢大道上跨路建立牌坊,命名忠孝坊,坊頂牌樓處高懸石匾,上刻「聖旨」二字,在牌坊東側,建一小型石坊,作為向東通往岳王祠的大門,大門兩旁設有上馬台、下馬台,凡是通往官員,必須「文官下轎武官下馬」以示敬意!過石門順通道向東通向岳王祠的是太湖花石路,兩側各立有幾座石碑,岳忠武王祠坐北朝南,擴建展寬二十五米徑深五十米,大門三扇,東西兩扇前牆向外各嵌有壁碑,東間是岳氏譜碑,西間是創祠擴建經過陳述。進祠內靠北牆東西兩間也嵌壁碑,東向是水晶大青石磨光照見人形的王「滿江紅」手書,西間是王手書贈紫岩張先生北伐全文和萬曆皇帝賜封祀生世襲秀才的封碑。過大門即是前院,正中是大殿,為宮式建築。大殿正中神台上是身著王冠王服的岳飛公坐像,左側有一小型周侗坐像,神台前有香案,香案兩端分立岳雲張憲的站象,再下邊是牛皋、王貴、張顯、湯懷分立兩邊的站像,神台上首高懸「忠風山響」的大木匾,兩邊抱柱上書寫乾隆皇帝賜贈的一副對聯「家傳清白貽謨遠,世篤精忠流澤長」,這是清代補換的。大殿兩邊又東西配廳,西配廳是施全坐像,東配廳是客廳,內有吸水花石,在石坐內灌水,花石可把水吸到石頂值栽的銀杏樹上。從兩側角門進入後院,後院中間有一閣樓,樓上是王夫婦坐像。過門樓到殿,正中是王曾祖父母坐像,東間是王祖父母坐像,西間是王父母坐像,東間靠山牆是王五子像,西山牆是王女兒銀瓶坐像。後殿前有四棵圍經一米四的柏柯樹高扦雲天。另外,在村北頭建有一座過街閣,狀如城門。擴建岳王祠的各工程完成後,增置祠田六百畝,加前300畝共900畝。各地頭均立有王祭母碑,祭母田批准免徵賦稅,選出奉祀生,負責管理王祠和族中大小事物,每年王誕辰日和升天日,兩次大祭,以全豬全羊為祭禮、全族人共同叩拜。 桃山嶽王祠從明萬曆年間創建,經清朝歷三百餘年,一直保存完好!直到1937年日本侵略中國,桃山淪陷,日軍派偽保長秦德勝強拉民夫,把牌坊,精忠閣、王祠的閣樓拆去修炮樓打中國人,岳王祠遭到很大破壞。解放初期,岳族人集資進行了修理。土改時農會沒收寺廟改作民校,以後糧食部門佔為糧倉,到「文革」中全部拆掉,平墳伐棟破壞一空,連岳崇武宗親保存過岳飛畫像,都被揪斗遊街隔離審查,騙其老伴從屋內夾皮牆內取出,被文化館長邵某拿走了。《桃山嶽氏家譜》載 《三十八》江蘇豐縣順河嶽飛廟: 家廟始建於光緒二十九年十一月上旬,綿延至今百餘年。一九六八年,與杭州西湖王祠同時並毀。殿堂破壞,一片瓦礫。一九八五年二月,族人獻資重建家廟。工程完善,殿堂面貌煥然一新,彭鄰繼亨獻匾祝賀「精忠千古」。 現附《岳忠武王祠重建記》岳忠武王祠重建記 岳忠武王祠始建於大清光緒歲次癸卯十一月上浣,幾經修復,綿延至今百餘年矣。王祖金身神像,歲逢佳節,朝拜瞻仰。一九六八年,國家不幸十年動亂,與杭州西湖王祠同時並毀。殿堂破壞,一片瓦礫,目不忍睹,實屬痛心。幸而國政恢復,撥亂反正。一九七九年,國家撥巨款重修杭州西湖王祠,廟堂為之一新。葉劍英元帥題匾讚揚「心昭天日」,並批示「國花百萬重修岳王廟,重在教育後代」。岳庄王祠亦需重建,一九八五年二月,族人獻資重建王祠。工程完善,殿堂面貌煥然一新,彭鄰繼亨獻匾祝賀「精忠千古」。一九九七年二月十五日,紀念聖祖誕辰之際,族眾商討,共議刻碑紀念,緬懷先烈。以忠武祖先、民族英雄之事迹教育後代。族人歡騰,鄉鄰鼓舞。簡言數語以記之。茲將獻資人名列碑後 《三十九》 河南淮陽岳飛觀 :始建於宋末,歷經修繕是顯如今保存比較好的岳飛觀祠,康王四年,金兵王善率兵圍陳,岳飛戰於清河,擒其大將孫勝、孫清,兵解陳圍。紹興六年九月,金人又南犯中原,岳飛遣部將王貴大破金軍收復陳州。紹興十年,金兀朮侵入東京,陳州失陷,岳飛遣部將血戰金兵,三複陳州。淮陽人民為表著岳飛復陳之功,在這裡建岳飛觀,並鑄鐵檜跪於階下。清道光年間,邑人趙凌雲認為,獨鑄檜不鑄諸黨惡者,豈平民憤?故而發起捐資,增鑄王氏、万俟卨、王俊、張俊四鐵像,與秦檜同跪於階下。 岳飛觀正殿門上懸「心昭日月」匾額,兩側書「不愛錢不惜命乃太平根基名將名言貪婪長跽跪,取束芻取縷麻定斬徇軍律保國保民正氣壯河山」楹聯。門內兩側明柱上書「朱鎮壯聲威想當年痛飲黃龍誓恢復河山半壁,丹心貫日月到而今名留青史應享祀俎豆千秋」楹聯。殿中央塑岳飛高大彩像,岳飛怒髮衝冠,長眉高揚,手握寶劍,威風凜凜,好像在吟壯懷激烈的《滿江紅》。岳飛像上面高懸「還我河山」匾額,兩側書「觀瞻氣象耀民魂喜今朝祠宇重開老柏千尋抬眼望,收拾河山酬壯志看此日神州奮起新程萬里駕長車」「是率英雄慷慨成仁終古綱常立民極,此地湖水芳馨可薦百年松柏見精忠」楹聯。正殿兩側的壁畫,概括了岳飛的生平 《四十》山東微山馬坡鄉岳飛宗祠:微山縣馬坡鄉西庄村岳飛宗祠,是清朝中期岳氏後人集資所建,2006年為了對村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微山縣馬坡鄉西庄村10餘位上了年歲的老人,自發組織,發動村民捐款20多萬元,將建了300多年瀕臨坍塌的岳氏宗祠翻建一新。同時將這裡定為本村「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四十一》邵陽岳飛紀念堂:岳飛紀念堂是邵陽岳氏一支的宗祠。岳飛、岳雲父子蒙冤被害230年後的明洪武三年(1371年),岳霆的後裔岳汝通自江西廬陵遷至寶慶府城東門外鐵爐巷。繁衍四百餘年以後,人丁遍及雙清區高崇山鎮、新邵縣雀塘鎮、邵東縣曲塘各地。清乾隆五十一年(1787年),添高房一支便在高崇山鎮鳥山村修建了這座宗祠。 祠堂佔地1000平米,坐北朝南,磚木結構,前後三進,深41米,寬23.2米。第一進是牌樓和戲樓。牌樓面闊五間,正中大門兩旁陰刻楷書對聯表明了宗脈源流:「派溯湯陰,共衍千秋宗脈;祀崇邵水,永振萬卷書香」。第二進是中堂,明間、次間是無間壁的大廳,供族眾公共活動。兩梢間系族長議事會客房間。第三進是神主堂,明間主龕端坐著岳飛神像,左次間坐有岳雲、岳雷、岳霖神像,右次間坐有岳震、岳霆神像,兩梢間分別設有汝通公以下歷代考妣神像。壁間、柱上懸掛著的題辭、對聯琳琅滿目,大抵都是頌揚岳飛精忠愛國精神的,如明神宗的「精忠貫日,大孝昭天」,清乾隆的「惟爾公忠,秉性智勇超倫」,葉劍英的「心昭天日」等。1992年,宗祠闢為「岳飛紀念堂」,請鄉賢、原省政協副主席徐君 虎題名懸於門額之上。2003年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 四十二》江西奉新岳納堂: 在奉新縣干洲鎮有一幢距今300餘年的古建築,它始建於清朝嘉慶二年,是一個封閉式的建築群,總佔地面積7000餘平方米。 位於江西省奉新縣干洲鎮岳家村的岳納堂是岳飛第21世孫岳士耀籌建的,始建於清朝嘉慶二年,總佔地面積7000餘平方米。 這是一個四面都是圍牆封閉的建築群。在總大門內有正屋三幢,直進連進為一體,每幢各有大廳一個。總大門口有塊平整的場地約1300平方米,場地前一口半月形的水塘,下雨天整個岳納堂的水全部排入水塘,塘邊有旗杆石10套,專供系馬升旗用,總大門上邊有「世大夫第」石匾一塊,匾下有4個「來頭」。總大門斜對正屋,正屋大門上邊有「湯諸流芳」石匾一塊,進大門後是客廳,一般人員會客用。再進二幢是官廳,上邊有「誥封」二字,兩邊擺有太師椅專供有品級的文武官員開會議事用。再進三幢是先祖廳,正廳有雕刻精美的神龕和保存完好的列祖列宗神牌位,神龕下面有一張2米長的青石雕長條桌和3張青石方桌,供後人祭奠先祖擺放點燭祭品用。每個廳堂前有一個大天井,每個天井都配有一個繪有8種圖案的緣彩太平缸(也叫花缸),用於盛水防火或遊客觀賞。 岳納堂整體建築群設計科學、奇特,正屋有大小天井48個,屋內有雙層間168間,屋栓358根,整體布局合理,條理清晰,陽光充足,工藝非常講究,建房的每塊磚上的都燒有「岳納堂」字樣。房屋的左邊有一個東邊花園,右邊有一個西邊花園,後面有一個後花園,東西兩邊花園各有一口嘉慶四年挖建的古井。屋內原有牌匾30餘塊,現保存有《世大夫第》、《翰林》、《湯諸流芳》、《四世大夫》、《文元》、《還我河山》、《精忠報國》、《寧遠堂》等11塊。 堂內保存的古物有梨木雕刻的南宋文學家、史學家岳珂《金佗粹編》原物雕板120塊,太師椅數張,鳴鑼開道的鑼架2副,懸掛在廳堂的紗燈7盞等,這些都是非常貴重的難得的古物,能保存到現在確實不易。岳納堂如此宏偉奇特的建築,在江西省乃至全國實屬罕見。 《四十三》山東成武縣九女鎮岳王祠:年代不詳!代考!
四十四》青島嶗山關岳祠:青島海韻仙山嶗山關岳祠大殿門聯,精忠貫日月,義氣滿乾坤。關岳祠內供奉的是三國名將關羽和宋代名將岳飛。自古以來,炎黃子孫就崇尚「時危見臣節,世亂識忠良」。道教殿堂為什麼供奉關、岳二將?關、岳兩人本是相隔幾個朝代的人物,又為何同廟供奉?原因有兩個:一是道教本是我國漢代產生的宗教,是中華民族文化孕育的宗教,與我國傳統文化有著密切的聯繫,道教的命運與祖國的命運聯繫在一起,具有其鮮明的民族性,因此必然要吸取一些高尚的民族精神和優良傳統。崇尚「忠義」歷來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而關羽和岳飛自古以來就是民間優秀的「忠義」代表。二是道家認為「道」是無所不包的,神也是如此,包括天上的日月星辰、風雨雷電,地上的萬物,人間的聖賢豪傑,都能成為神,關羽和岳飛都是一代豪傑,把他們奉為神,尊崇「忠義」也無可非議。所以,關岳祠也稱「忠義祠」。 《四十五》 桂林全州大西江鎮錦塘村精忠祠:精忠祠位於大西江鎮錦塘村委四板橋自然村,建於清朝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佔地面積1200平方米,為祭祀民族英雄岳飛所建,祠內供奉岳飛、岳雲、張憲像。祠堂前還建有戲台,柱樑雕飾奇花異草、鳥獸蟲魚,刀法嫻熟,栩栩如生。為廣西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對象。名列《中國戲曲志》。精忠寺花戲樓有較高的建築藝術研究價值。 |
四十六: 嘉祥孟姑集岳樓岳王廟:建於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建有岳武穆王古祠,座落在岳樓村南門裡南北大街路東,座北朝南,佔地4200多平方米,四進院落的古建築。大殿前有兩通大型石碑分立兩邊,一通為誥碑,是康熙九年五月初一日,康熙皇帝為加封岳峰秀之父親崇功賜撰的碑文(康熙五十九年十月初一日立),另一通記述岳武穆王古祠奉祀官岳硯田的德澤碑。東廂房走廊南端,有一通康熙三十三年立的王祠「創建碑」,是記載當年集資和創建人名單的原始石碑,數百年來保存完好。孟姑集岳樓岳武穆王古祠,現為濟寧市文物保護單位。 其中嶽廟是山東省愛國教育基地,為紀念岳飛文化,專門配備建設有岳樓文化廣場,各種娛樂設施齊全 四十七:天津市靜海縣王口鎮大瓦頭村岳氏宗祠:建於年代不詳,1983年重建,內有光緒七年「精忠報國」的牌匾和岳飛的畫像及岳氏族譜 四十八:保定關岳廟:關岳廟位於保定市天威中路路北力高豪園內,是民國年間曹錕任直魯豫巡閱使時在關帝廟的基礎上改建的。該廟座北朝南,由影壁、山門、戲樓、正殿、後殿組成。進入山門,迎面為戲樓,俗稱「曹錕戲樓」。戲樓為兩層磚木結構建築,通寬七間,進深九間,內部雕琢精美,富麗堂皇。台口與關公廟相對,中間為池座,其餘二面為上下兩層的廊座,廟和戲樓兩側原有走廊,廊內有壁畫,其內容是關公、岳飛征戰的故事,是曹錕為鼓舞軍心士氣而設計的,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正殿面闊五問,進深三問,內有天花彩繪,前為卷棚抱廈,殿前是漢白玉圍砌的月台。後殿 (曹錕添建)專事供奉岳飛。1993年2月,該廟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為大門、禮堂、正殿、後殿及東、西廂房,東、西距牆體各3米,南至環城南路,北至府學后街。2003年,保定市政府實施舊城改造時,由香港力高集團投資維修關岳廟 四十九:內黃麒麟村岳飛廟:岳飛生在湯陰,長在內黃,《說岳》中有「岳母刺字」、「周侗授徒」、「瀝泉洞得槍」、「試箭中魁」等膾炙人口的故事均發生在內黃。境內因「玉麒麟」岳飛而得名的麒麟村有岳飛廟、「五子殿」,村東有曾拯救岳飛的琉璃井,村東南有周侗墓、系馬槐碑記。因乘座石瓮漂泊岳飛母子而得名的石瓮村有岳母祠、岳飛河和漂泊岳飛母子的石瓮,內黃縣城東關有跑馬場、演武廳諸遺址。明代中期為岳飛修祠建廟,樹碑立傳,以示奉祭。岳廟大殿5 間,雕樑畫棟。廟內塑有岳飛座像,四壁彩畫。廟門外台階前有秦檜夫婦跪像。清代重修,現有「重修岳飛廟碑」一通,系清同治四年(公元1 8 6 5 年)立。20世紀80年代以來,群眾捐資,市、縣財政補助,先後修葺大殿並建「五子殿」。千百年來,內黃人民一直以此作為追念民族英雄岳飛的重要場所。 |
本文收集錄入:岳增省
岳書鋒,2010-12-17 17:09:24增省宗親真的令人敬佩!下了這麼大的功夫,整理出這以多資料,寫的一手好文章,辛苦了!.
定香橋,2010-12-18 11:21:35如能配圖就太好了,我也有意收集全國的岳廟,整理成〈中華岳廟尋跡〉一書。
台前,2010-12-18 13:14:18增省宗親整理出這麼多資料,真的辛苦了!同時,祝3樓宗親的(中華岳廟尋跡)一書早日成功。
岳增省,2010-12-18 17:01:29
下面引用由定香橋發表的內容: 如能配圖就太好了,我也有意收集全國的岳廟,整理成〈中華岳廟尋跡〉一書。 |
<岳飛思想研究會>即將出版的《中華岳氏統譜》對全國的岳廟好像已經全部錄入統譜了
岳喜文,2010-12-19 08:54:46增省宗親真的好棒,是我們岳家後代的精英,也是宗親們學習的榜樣!
岳增省,2011-02-21 13:47:35歡迎各位宗親繼續提供各地未收錄本文的岳祠岳廟
岳建良,2011-02-22 13:55:22溫縣夏庄岳廟簡介:據該分會秘書長講,該家廟始建年代已無記載,曾大修於清,上世紀90年代又有村民集資翻建,現更名岳飛紀念館。佔地近一千平方米,正殿古建三間,供奉有飛祖坐像,另置有偏房、門房等十數間。
岳建良,2011-02-22 14:03:19溫縣夏庄岳廟。
岳遠武,2011-02-22 17:42:38宗親有時間把我們山東莘縣岳家坊的岳廟也加到裡面去吧,在岳家坊可是孕育了岳家四十分之一的子孫呀。
岳增省,2011-02-22 18:31:15遠武宗親:請你把莘縣岳廟的詳細資料發到網上來,以便加入
岳遠武,2011-02-22 18:50:14好的,等我整理一下就給宗親發過去。
97 1 2 8: 此主題共有13帖 此頁12帖 每頁12帖
[查看完整模式]
LeadBBS 5.0 耗時46.9毫秒 請求2次
推薦閱讀:
※圖說宋朝三百年:岳飛背上刺的是「精忠報國」嗎?(圖)
※眾說岳飛死因
※《紀念岳飛的詩詞錦集》
※精忠報國,死而後已—岳飛(4)
※《岳飛的盲區》--摘自本糊塗小書《有味的傳統文化課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