沔陽習俗:小孩一歲興抓周
【沔陽習俗:小孩一歲興抓周】沔陽(今仙桃市)的習俗,小孩滿一周歲的生日那天興抓周,視同小孩滿月吃紅蛋一樣,家裏操辦酒席,親戚朋友趕情吃酒,慶賀小孩過周歲。小孩快滿周歲的前幾天,家裏人就要作好爲孩子抓周的准備,父親到外婆家送禮接客,告知過周歲的日期。外婆家爲外孫打銀項圈(即頸箍),買鞋、帽和衣服。過去一般都是爲孩子買禮帽、做長褂、棉靴。過周歲的那天,把小外孫穿著打扮得像狀元郎一樣。如果是外孫女,外婆則給她買紅頭繩和好看的花衣服。小孩抓周的那一天,門口貼紅對聯,過去有錢人家還掛「五彩」,家裏來的客多,鄉親看熱鬧的也多,一派其樂融融、喜氣洋洋的景象。衆多客親唯以外婆家的來客爲大,上午等他們到來才能開席吃茶(即早餐)。吃完茶,把堂屋收掃幹淨,中間擺張桌子,鋪上紅毛毯或者朱紅緞子被面,桌上放著盤子,裡面裝著文房四寶(即筆、墨、紙、硯)、書本等文人的用品;長矛、大刀、弓箭等古代兵器兒童玩具;秤、算盤、帳本等經商的用品;銀元、銅板、鈔票等貨幣;糕點、冰糖、麻餅等食品。如果是女孩抓周,還要添上針線等女工的用品。抓周開始前,大人給小孩洗手、洗臉,換上外婆家送來的新衣裳,戴上銀項圈,由父親抱著敬祖,燒香點臘,作揖磕頭。敬祖時,門外燃放鞭炮。附近的鄉親聽到鞭炮聲,知道抓周馬上就要開始了,大人、小孩跑來看熱鬧。抓周時,由父母把小孩抱到桌子上坐好,指點孩子抓周,即小孩按自己的興趣拿盤子裏的物品。抓周,是大人對小孩前途的一種預測;是父母對小孩寄以的殷切希望和美好的憧景。抓周對於一個只有一歲的小孩來說,他的腦子是一片空白,對抓東西只是好玩;對於大人,特別是小孩的父母親來說則是一件非常嚴肅而又擔心的事情,他們總想自己的小孩「抓」出好前途來。抓周在人們看來,關鍵在於第一抓,第一抓抓得好,就能決定孩子的終身,其父母親的心情在小孩開始第一抓時心裡是緊張的。抓周,如同排戲一樣,大人是導演,小孩是演員。如何把周抓好,關鍵在於大人的引誘和指導。抓周,大人要爲小孩營造歡樂的氣氛,切忌小孩哭鬧。小孩心情好,歡天喜地,就能抓出前途來。望子成龍、盼女成鳳,是天下父母的心願。「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讀書做官是天下父母對子女的希望。小孩抓周,不論男孩、女孩,其父母都希望他們把文房四寶(即筆、墨、紙、硯)和書本作爲「第一抓」的選項。抓周是沔陽人的習俗,沔陽人把名人小時抓周的應驗傳爲佳話,使抓周進一步增添了神奇的色彩。傳說陳友諒小時抓周,第一抓抓了一把玩具大刀,拿在裏玩弄了一會,突然將刀擲向小豬,把小豬給嚇跑了,後來成了統兵百萬的明末農民起義領袖;陸建瀛小時抓周,第一抓抓了文房四寶,他的父母親喜上眉稍,忙將兵器玩具指給他看,想要他再抓,將來成一個文武雙全的棟梁人才。他看了看,忙搖頭擺手,不肯再抓。陸建瀛後來中進士、入翰林,當了山東大主考,官至兩江總督,朝廷命他帶兵抗擊太平軍,他終因不會打仗而慘敗。這些經典的傳說,使沔陽人抓周的習俗一直流傳至今。現在的小孩抓周,童裝和物品隨著時代的進步而變化,過去外婆家送禮帽、長衫,現在送軍裝、西服;過去盤子裏裝算盤、古代兵器玩具;現在裝計算機和飛機、大炮、坦克等兒童玩具,雖然抓周的物品和過去有些不同,但是抓周的形式和程序仍和以前一樣。抓周,就是要爲孩子討個吉利。如果有的小孩倔強,不看大人眼色,按自己的興趣「瞎」抓,大人就要爲其解釋。如有的小孩第一抓抓了糕點糖果,這不可以視爲小孩好吃,要說這孩子福氣好,長大後有吃不完的飯等話語來爲其自圓其說,看抓周的人也爲其附和著。頭抓過後,其後的抓並不十分重要。一抓定「乾坤」,次後的就無所謂了,那不過是「補抓」,盤子裏大部分的東西都要抓到,一直抓到父母親滿意,那不過是惹人歡笑的「隨便抓」了。抓周完畢,東家在堂屋裏向看抓周的人們撒冰糖、麻餅、糖果等,把抓周的熱鬧氣氛進一步推向高潮。周歲喜宴結束,外婆家客人離去,東家要放鞭送行。抓周的習俗,看來好像是帶有一些迷信色彩,其實,它主要是父母表達對子女的心願和祝福的一種形式。
推薦閱讀:
※「慢養」二十年,四個「壞」小孩上名校
※小孩衣
※這個時候,請你一定要讓你小孩打回去!
※脾胃不好 推薦13款小孩吃的健脾養胃粥
※羊年生小孩究竟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