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做好翻譯就是積德

When you have a WHY you can bear anyHOW

有了奮鬥理由,自可忍受一切艱辛

--讀周兆祥的<<翻譯與人生>>有感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改善社會令眾生全面受惠,是公德無量的工作.

在廣外高級翻譯學院學習口筆譯研究生課程已快一年了,也閱讀和了解了近百本國內外有關翻譯的書籍,自認為對翻譯這個行業有了比較全面的認識,但直到我看了周兆祥的<<翻譯與人生>>,我才真正從內心深處尊敬和喜歡翻譯這個職業.

周兆祥是香港人,畢業於香港大學中文系,英國愛丁堡大學博士.自1989年參與香港浸會大學翻譯系的創建和教學,致力提倡各種配合時代需要和社會發展的翻譯方法.從1984年至1998年,共出版了五十多種單行本,其中不少都是跟社會運動配合的,例如提倡環境保護,反對事物添加劑,提倡素食,提倡生態農業等,全都是致力結合國際間的最新思潮與東方的傳統文化,促使社會在疾激轉變之中,朝向更安全,更健康的方向前進,造福後代.

1997年6月30日深夜,香港海灘上空璀璨的煙花與暴雨爭鋒頭,周兆祥坐在CNN(美國有線新聞網)電視台香港支部大本營的播音室里,負責同聲傳譯江澤民主席,李鵬總理等人的發言,而全世界在這個歷史時刻都在傾聽著.

作者以豐富的人生經歷鼓勵翻譯同仁,他多角度本質論證翻譯的工作是偉大的,翻譯改善社會令眾生全面受惠,是公德無量的工作,做好翻譯就是積公德.請看具體細節:

1)真正改變一個社會,一個文明的,其實不一定是轟轟烈烈的武力革命,也不是什麼戲劇化的,物質層面的變動,而是社會集體意識的轉變,尤其是深層的觀念改變.毛主席曾說過:他的任務就是要改變中國老百姓的觀念,教育百姓,造福百姓.翻譯工作是文化引進的事業,可以成為救國救民的濟世工程,推動文明向前邁進.

人類文明的每一次大轉變,各地文化的每一次高潮,都是由新的哲學思潮帶動的.新的哲學思潮,卻往往是由全新的知識與智慧導致的新的觀念與方法論帶來的.知識變成了重大的力量,最寶貴的產業,最厲害的武器.作者的名言就是:以後寫每一個字,都是為地球上四分之一的人而寫的.周兆祥認為他的作用就是讓香港成為"南風窗",引進現代世界,幫助祖國發展,令十三億同胞生活改善,結束這個民族幾百年的蹇運.

2)大家最需要得到知識,總是無法傳播;大家最不可少,賴以求存的智慧,始終難以流傳,更別奢望普及.(劉偉感言:這話講的太精闢了,中國五千年的智慧,更別說國外的智慧了,普通老百姓真的知道太少,我自己也是,感覺要學的智慧還非常多.......)資訊成為了社會上最強力的武器,最重要的資產.現代的翻譯工作者往往得天獨厚游弋於時代最尖端的知識,技術,思想中間.他們成了資訊發布的樞紐,一方面個人有機會掌握寶貴的資源,活得精彩,不斷看到自己傳播的資訊在改造社會,開花結果,得到無比的滿足;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處處影響地球這膄太空船上全體乘客的命運.

3)翻譯工作有什麼意義?

如果一個人不反省自己工作的貢獻在哪裡,了解這種工作的真正本質,到了離開塵世那一刻也許會發覺一事無成,說不出自己做了什麼值得一生去奮鬥的事,將會十分可憐.

翻譯是以語言運作的服務性工程,所以首先要明白語言的本質.

現代語言研究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就是把語言當作一種工具----人類所使用的工具----來理解,我們許多人誤解語言的本質,翻譯研究問題時離題萬里,不知所云,正是上述的大錯所致.語言不單只是一種工具,工具是給使用者控制的東西,使用時拿出來,用完丟開.但語言是丟不開的.我們不論理解什麼,都非透過語言不可,我們活在世上,其實就是活在語言之內-----給自己的語言徹底包圍著,一分鐘也不可以離開.語言不是工具,而是與人類的存在形影不離的一種條件,一個狀況.以上的了解,是認識語言本質的開始.

現代大多數語言研究和翻譯研究事倍功半,得出來的理論應用起來(例如語言教學,翻譯訓練)成績極不理想,正是因為大家對語言的基本認識大錯特錯.

一般人以為人先接觸了世界,認識了世界,然後利用語言來形容自己對世界的認識(按照這種邏輯,翻譯就是改用另一種媒介,另一套符號來形容描述"同一種認識"),這種想法很容易引人入勝,卻完全不符事實.

事實是怎樣呢?原來人對世界的認識,從來離不開語言------我們時時處處都要用語言來理解,認識世界,按照語言的規限,利用某種語言的條件,來"看"四周的事物.甚至可以這樣說,我們所生活的世界,無非就是我們所使用的那種語言給予自己的世界;我們從來沒有機會越出語言之外去知道任何事情,語言與人所接觸的事實是分不開的,二而一的,人理解的限度正是他所使用那種語言的限度.換句話說,語言說不出來的東西,人都無法理解.(劉偉感言:比如現在我和美國總統布希一起到廣州參觀,我所看到的廣州和布希看到的廣州肯定是不一樣的,他想的廣度和深度,機會肯定與我不同.因為我倆的思維不同,語言也不同,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就絕對不同).

一般人對語言最嚴重的誤解,大概就是以為語言是一種工具(例如刀,鎚子)-----外在的,有待人去掌握的東西,或是一種設備(例如電話,衣服)----可以選擇隨時拿來用,不用時丟開.

於是大家學外語時以為要去掌握另一種工具或技能,用來描述一個自己早已認識了的世界,表達早已存在了的心意.大家要求翻譯工作用另一套符號表達出"同一個<意思>".結果,學外語和做翻譯工作方向都錯誤,事倍功半.

上述那種誤解的主要問題,在於把語言與人生的世界分開來看,假定先有了思想主意,人先認識了世界,再找語言來描述表達.大家以為思想是一些獨立於語言之外的"東西",才會要求翻譯工作用另一種語言(不同形式的工具)來表達,傳送,代表.如果我們用什麼"信""達"之類的標準來衡量翻譯工作的成敗,馬上墮進了上述語言工具觀的陷阱,從此繼續在陷阱里兜圈子,不知所云.

相反,我們一旦明白了語言那種不自覺地本質,眼界截然改觀.人類與語言並沒有工具使用者和工具的關係,人類從來沒有創造過語言,而是自小開始懂事,已經給語言控制著.語言一直是"做人"的一部分形式,為人呈現世界.

語言這種呈現世界的作用不是近年哲學家的什麼新發現,十九世紀初,德國哲學家,現代語言哲學之父洪堡(HUMBOLDT)早已指出過:字與意念是相互依賴的,語言並非代表一種早已為人所知的真相的媒介,而是發現先前未知的事實的媒介.各種各樣語言的區別不在於聲音符號,而在於對世界的看法.當然洪堡把語言當做媒介,是不對的,忽略了語言在人生之中的真正重要角色.

150年後,另一位德國哲學家加達馬(GADAMER)提出了一整套語言理論,反駁洪堡的說法,指出它太著重語言的形式與結構,忽略了語言的真正存在方式----以對話為主的傳意過程.在對話里,我們絕少關心到語言本身,而是不自覺透過語言談論,描述世界,語言其實是一種非常不自覺的事情.

人生有限,限制不但來自於時間,空間,體能,還來自人的語言.因為我們的語言決定了我們怎樣認識世界,了解事物.語言對人的控制說起來可怕,除了因為這種控制緊密,極難擺脫之外,還更因為這種控制不著痕迹----我們平日根本感覺不到.

這種使用時不自覺的情況,正是人類語言一個主要特色.我們的母語講得流利,但絕少會留意到母語的語法和句法的結構(有多少中國人講得出最基本的漢語語法?).我們每次開口說話,總先把語法丟到十萬八千里外.學外語我們總覺得練習示範句不自然,跟真正語言使用格格不入,原因正在這裡.語言就是這樣不自覺的一回事,它的本質在於我們怎樣依靠說話與人溝通,呈現世界,並活在其中.

除了使用時極度不自覺外,語言的第二個特色是----"無我"狀態.語言是用來跟別人溝通的,天下沒有"個人私用語言",話是要說出來讓別人拿來看自己的.從這個角度看,語言正是把人與人連起來的最重要"精神體現".沒有語言的社會就不是人類社會.

除了使用時極度不自覺,完全"無我"之外,人類語言的另一種特點是"無所不在".語言包含一切,凡是人認識到了了解到的事物,語言都可以表達.

由於語言把人的思想知識意念完全包攏起來,人每次說話,與人對話時,總是說了有限的話,留下無限待說,可以說的話未說,我們了解每一段話,都是以這種未說的話為"空間"為背景的.照理論說,人每次說話時,總可以連續不斷永遠講下去,把可以講的東西逐一講,直到永遠,然而我們講了一會兒,說話就停止了,如果聽者不知道有什麼話可以講而未講,不熟悉那段話存在的"空間",對那段話的了解始終是不全面的.

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才可以深入一點認識翻譯工作.用另外一種語言寫出來的譯文時常比原文平板獃滯,反映不出原文的生氣和豐富層面,正是由於譯文失去了上述那種空間----另一個語言世界的讀者,不會知道原文世界裡有什麼話未講出來.

譯文通常比原文易懂,這是普遍的錯覺,大家以為譯文較易看得明白,只不過因為譯文只代表了原文的單一層面,讀者無法透過譯文看到原文每一個詞的多層含義,詞與詞的組合製造的特別效果,句與句拼砌起來的特別效果.

這種語言"空間"的差別,在口譯工作時特別明顯,每一個稱職的傳譯都知道,凡有兩個不懂對方語言的人交談,要替他們傳譯時,如果只是逐字逐句複述雙方的談話,效果必然不理想,甚至可能令兩人一頭霧水,誤會重重.

口譯時我們譯的不是雙方真正說了什麼話,而是(照譯者的判斷)雙方想說什麼,又未說什麼.

我們到此為止基本明白了語言的本質,那我們再來談談翻譯.

人有條件和能力去學慣用另一個方式看世界,用另一種方式呈現自己的存在,講外語和翻譯其實正是這樣,不是掌握另一套符號去表達同一個意思,而是把自己投進另外一個社區的意義里,正如有些人說的"採用另一種心態過活".每一個語言所呈現的世界都自有與別不同的關係結構,與別不同的一套真理.我們學了外語,並不等於說理性分裂成幾份,相反,正因為我們個人存在是有限的,而語言幫助我們了解無限的世界,我們多了幾個觀點,幾套呈現的方式,反而更易與人溝通,認識存在的真諦.

正因為語言是人之為人的基本條件,人主要存在的狀態,人認識世界與人溝通的主要能力,正因為語言解脫了人所受時間,空間,體能的束縛,讓人得到超越,正因為人分分秒秒活在語言里,語言工作的意義無可比擬,不可能比天下任何一種別的活動低微.人要靠語言來呈現自己的存在,誰做翻譯工作,其實就是在擴充另外一個人的真正存在----幫他活在另一時另一地,若非有人做這次翻譯工作,作者少了這個機會.

翻譯工作不是製造出另一種語言的版本來取代原文,而是翻新原文的另一次努力.透過譯者的了解,感應,重新呈現,原文得到了又一次生命.我想不出天下間還有什麼比幫助別人超越更偉大的事.

4)如果沒有生命存在意義的工作,只會吸引到沒有理想的人,行屍走肉去做,長期自怨自艾,強化這個行業沒出息的共識.

首先談談權力的轉移.過去幾十萬年人類的歷史,是MIGHTISRIGHT(強權就是真理)的時代,誰武藝高強,誰抓了軍權,誰就控制大局.曹操,拿破崙都是這樣.

今天真正掌握控制權的,是經濟力量----白宮的主人是由最有力的財團操縱.

但是,現在另一場革命正在進行,資訊決定一切.誰掌握最多,最快,最合適的資訊,誰就最有勢力,誰就主宰世情.

人類社會已經進入了資訊主導時代,幾乎所有佔據具有影響力的人,都或多或少是翻譯工作者,他們無可避免不斷由各方面的來源吸收資訊,經過自己的理解,消化,判斷,重組,用自己的方式再向預先選擇的對象,按照預先設計的策略再發放,希望收到預期效果.

翻譯工作者引進外地最新的數據,理論,思想,風氣,用最有效的方式發布,讓社會各階層接收,間接產生難以估量的文明轉化效應.於是,翻譯工作變成了新時代的一種"布施".人家布施出錢,翻譯工作者付出勞力,發揚智慧,可以致力改善社會,把地獄變成天堂.

玄奘法師,馬丁路德,嚴復等前輩先賢,早已獻出了畢生的功德,改變了文明的路向,為自己的民族以至間接為本全世界帶來難以形容的福祉.

如果有更多譯者象他們那樣用心翻譯,我們肯定可以迎接幸福得多的新天地.

-----------

以上內容來源於周兆祥的<<翻譯與人生>>,很薄的一本書,書價9.8元,但寫得真是太經典了,在現階段,說心理話,我也很躁,對外在財富的追求遠遠大於對知識和智慧的渴望,做為男人,好像財富的多少絕對是衡量一個成功與否的標準之一.看了他的書,我的思考更遠,更全面,我再次記得EBAY總裁在接受楊瀾採訪時曾說:權力就是幫助別人成功.翻譯的原理也同樣是.

相關閱讀:

廣外高級翻譯學院研究生班的翻譯課程安排

翻譯界頂級人物對話(二):曾文雄教授對話澳門大學張美芳教授

翻譯界頂級人物對話(一):曾文雄教授對話仲偉合教授

口譯背景資料分享(3):世界貿易組織簡介

口譯背景資料分享(2):歐盟小檔案

口譯背景資料分享(1):What is the ECOFINCouncil?

口譯聖經:《口譯訓練指南》(最完整的口譯訓練系統)

如何翻譯溫家寶總理記者招待會古文

如果要我給陳冠希做現場翻譯,我該怎麼辦?

2007年期末學期論文 -口譯記憶原理綜述及訓練模式

2007期末最後的連續傳譯課- MOCKCONFERENCE

讀劉紹龍老師的<<翻譯心理學>>有感

近兩個多月的工作和學習總結

推薦閱讀:

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and to comfort always
芙蓉樓送辛漸原文、翻譯及賞析_王昌齡古詩_古詩文網
憶梅原文、翻譯及賞析
0512翻譯:珍珠鳥(馮驥才)
國際化中的文化差異

TAG: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