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當紅女明星如何引發官場大案

據說慈禧太后私下問過李蓮英:「這個小妮子有這樣大的魔力能撼動朝局嗎?」可惜當時沒有人膽敢拿楊翠喜的小影給老佛爺看,否則她見了也會說「我見猶憐」呢。

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歲次丁未,在晚清朝廷中發生史家所稱的「丁未政潮」。那是以袁世凱、奕劻、端方等人為一夥的「袁黨」,及以瞿鴻禨、岑春煊、林紹年等人為首的「瞿黨」,兩黨為了爭權固寵,進行了明槍暗箭、勢不兩立的政治鬥爭。結果身為協辦大學士、軍機大臣、外務部尚書的瞿鴻禨被逐出朝廷,袁世凱、張之洞入值軍機,農工商部尚書載振被迫辭職,牽連到尚未上任的兩廣總督岑春煊也被免職。

「丁未政潮」的起因,其導火線卻是出在一歌伶楊翠喜身上。

楊翠喜京津享盛名

據《菊影錄》云:「楊翠喜者直隸通州人,幼以貧婁,鬻於陳姓,輾轉之津門,遂墜樂籍,其假母曰楊李氏。翠喜善淫靡哀艷之曲,出其技,在侯家後協盛茶園演劇。嘗一至哈爾濱,俄軍官某梳櫳之,時翠喜年十六矣。繼返津,構香巢於河北,受大觀園、天仙園之聘,聲價重一時。」楊翠喜在天津、北京享盛名之時,約為光緒三十一二年之際,到了光緒三十三年因載振案而「上達天聽」,據說慈禧太后私下問過李蓮英:「這個小妮子有這樣大的魔力能撼動朝局嗎?」可惜當時沒有人膽敢拿楊翠喜的小影給老佛爺看,否則她見了也會說「我見猶憐」呢。

而已經成了當紅明星的楊翠喜,更加受人追捧,身邊自然不乏大把的追求者,年輕時的李叔同就是其中之一。李叔同的朋友姜丹書在《弘一法師小傳》中就不諱言地說年少的李叔同「一腔牢騷憂憤,盡寄託於風情瀟洒間,亦曾走馬章台,斯磨金粉,與坤伶楊翠喜,葛郎金娃娃,名妓謝秋雲以藝事相往還」。李叔同工詩、善畫、善歌唱、懂音律,對於傳統戲劇的改良,曾經付出過不少心力。他每天晚上都到楊翠喜唱戲的「天仙園」為楊翠喜捧場,散戲後便提著燈籠陪著楊翠喜回家。不只是為楊翠喜解說戲曲歷史背景,更指導楊翠喜唱戲的身段和唱腔。對楊翠喜而言,李叔同是她亦師亦友的至交,李叔同也以為兩人可以締結鴛盟,共度一生。但後來他因奉母南遷上海,雖偶而北返,但為時甚暫。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他在上海因思念楊翠喜,還填了兩闋《菩薩蠻》,可見李叔同的一往情深。

段芝貴獻歌伶獲進身

但當李叔同由上海回到天津後,換來的卻是失望的悲涼,因為「佳人已屬沙叱利,從此蕭郎是路人」了。這時的楊翠喜早已經被段芝貴量珠聘去,送到北京孝敬載振小王爺去了。《菊影錄》說楊翠喜,「後為富商王益孫、道員段芝貴所賞。會貝子載振奉節東省歸,道出津沽,置酒高會,一見翠喜,顛倒不置。段方有求於貝子,乃托王益孫名,以萬金購翠喜為使女,即車送之京,進之貝子,翠喜則年十九矣。」

在光緒三十二年九月,朝廷命慶親王奕劻之子、農工商部尚書載振與巡警部尚書徐世昌,赴東北查勘邊務。歸途路過天津,直隸總督袁世凱留二人暫住,以商議東三省設官事宜。慶親王奕劻自光緒二十七年留守北京與李鴻章為和議大臣後,慈禧太后漸漸寵任他。榮祿去世後,奕劻繼為軍機領袖,大權在握,袁世凱則大為巴結他。奕劻為人庸劣而貪婪,袁世凱任直隸總督後,依時向他進獻,出手很闊,奕劻大悅,袁世凱又和載振結為兄弟,從此關係更為密切。日俄戰後,清廷鑒於東三省重要,於是有設東三省總督,下設奉天、吉林、黑龍江三巡撫之議。袁世凱曾向奕劻說:「王爺府中日用,大部分由直隸一省供應,王爺用世凱在直隸,就像王爺自己做總督。將來東三省改制,由王爺與世凱選派自己人去充當督撫,從此四省都在我們掌握中,王爺不怕財源枯竭了。」奕劻貪財,袁世凱投其所好,奕劻大喜,遂奉袁世凱為謀主,穩操朝政。

當載振一行人至天津時,袁世凱特派段芝貴熱誠款待,段芝貴善於交際趨奉,得袁世凱賞識,時以候補道任天津北段巡警總辦,為袁之心腹。段芝貴對載振百般奉迎,招待唯恐不周。一日飲宴後,召梨園演戲,由楊翠喜唱《翠屏山》。翠喜登台之際,施展手段,倍極妖冶,博得滿堂喝彩。載振本是倜儻風流的紈絝貴冑,見此佳麗,不禁意亂神迷,口為之伴唱,手為之拍板,全失欽差大臣的體統。劇終,段芝貴詢問戲演得如何?載振卻答非所問地說:「楊翠喜甚好!」段芝貴見狀心領神會,即刻召楊翠喜進屋侍候。當時東三省正有改行省之議,將添設要員,段芝貴正苦無路鑽營,見此天賜良機,遂不惜花一萬二千金(一說萬金)為楊翠喜脫籍,並獻之於載振,又向天津商會會長王竹林處借銀十萬兩作為慶親王奕劻的壽禮,以此作為進身之階。載振對段芝貴感激萬分,袁世凱就在此時把東三省督撫名單擬妥,交載振帶回給他父親慶親王,慶親王言聽計從,名單如袁世凱所擬:以徐世昌為首任東三省總督,以唐紹儀授奉天巡撫(唐紹儀在朝鮮與袁世凱已互相結納),以朱家寶授吉林巡撫,以段芝貴署黑龍江巡撫。

御史彈劾引朝廷徹查

其中唐紹儀以郵傳部左侍郎授奉天巡撫,資歷相當。朱家寶原是江蘇布政使,授吉林巡撫,也沒有人說躐等。至於段芝貴不過是個直隸候補道台(正四品),居然能賞布政使銜(從二品)署黑龍江巡撫,人們就大感詫異了。因為論官銜品級,從正四品的道員,到從二品的巡撫一職,等於跳級升遷,這種陞官法,只有皇帝親自特授,所謂「恩出自上」的拔擢,才有可能。《京報》首先以《特別賄賂之駭聞》為題披露以楊翠喜買官那回事,舉國嘩然,但又礙於奕劻的威嚴和袁世凱的權重,群臣只敢在私下議論。

光緒三十三年三月二十五日(1907年5月7日),素來剛直不阿、直言敢諫的御史趙啟霖不畏權貴遂冒死參了他們一本:「(段芝貴)以一萬二千金於天津大觀園戲館買歌妓楊翠喜,獻之載振……復從天津商會王竹林措十萬金,以為慶親王奕劻壽禮,人言藉藉,道路宣傳,奕劻、載振等因為之蒙蔽朝廷,遂得以署理黑龍江巡撫。」疏上,舉朝皆驚。慈禧太后覽折大怒,適奕劻在旁,太后遂謂:「東三省不得已而改置督撫,我破格用人,原為富國強兵,不意汝等如此狼心欺我!」言畢甚至泣下。太后原擬將載振嚴議示懲,幸有軍機大臣世續、林紹年二人從中轉圜,奏稱:「事之有無,未可確定,遽加嚴譴,恐非所以體恤親貴之道。」太后聞之,顏色稍霽。其實慶親王父子聲名狼藉,太后久已知聞,三年前載振在天津與妓女謝珊珊胡鬧,被御史張元奇奏劾,清廷為清議所逼,勉強下詔把載振薄責一番,飭令其閉門思過。沒想到現在故態復萌,且比前次還要嚴重得多,於是不得不若有其事地命醇親王載澧與大學士孫家鼐查辦此事,「務期水落石出,據實覆奏」。

巧妙的「彌縫」,含糊的「查辦」

此時奕劻父子見禍事臨頭,驚慌失措,連忙向袁世凱求援。載振甚至抵津問計,袁世凱思忖再三說:「唯今之計,一定要令楊翠喜出京,否則我也沒辦法。」載振追問何以故?袁世凱說:「令其出京,暫避他人耳目,等朝廷派人查辦時,已無確實證據,且無論派何人查辦,到天津必先見我,我從中調停,一定可以避重就輕。」載振點頭而去。袁世凱馬上召心腹楊以德,令其一晝夜間攜楊翠喜來津。楊以德素有幹才,至京後,以騾車挾翠喜出城,是夜行百里,至黃村,乘次日京奉車至天津。袁世凱又使人威脅利誘天津富商王益孫,令其自認買楊翠喜為使女。此外,袁世凱又囑商會會長王竹林,要他斷不可承認與段芝貴有金錢往來。在查訪大員尚未出京之時,袁世凱早已一切安排妥當了。

載澧與孫家鼐奉旨後,也不敢得罪慶親王,決計敷衍了結,免樹政敵。他們並沒有親力親為,又派了恩志、潤昌二員往天津查訪。恩志等二人到津後,傳楊翠喜到案,楊翠喜說她早在今年三月已為王益孫買為使女,有身契可證,而王益孫亦是如此說的,口供相符。而王竹林則根本不承認有借錢給段芝貴之事,如此一來贓證俱銷,載澧與孫家鼐以「楊翠喜案」雖有風聞,查無實據覆奏。四月五日,頒下上諭,以御史趙啟霖「於親貴重臣名節所關,並不詳加查訪,輒以毫無根據之詞率行入奏,任意污衊,實屬咎有應得。著即行革職,以示懲儆」。但慈禧也看出段芝貴只是一個未補道缺的候補人員,沒有任何特殊功績,忽然賞給布政使銜署理巡撫,其中大有蹊蹺,不待明言,於是下詔撤銷段芝貴的任命。

「楊翠喜案」再起波瀾

段芝貴買官之事本屬實事,只因袁世凱之巧於彌縫,而奉旨查覆之醇王、孫家鼐二人又復顢頇瞻顧,苟且了事,所以趙啟霖最後反得到一個「污衊親藩」的罪名,被革掉御史。

上諭發布後,朝廷輿論再次大嘩。都御史陸寶忠、御史趙炳霖先後上奏,為趙啟霖申辯。全體御史連日開會,策劃聯名上奏,為趙啟霖辯白。風波之大,前所未有。其中鐵面御史江春霖更上了一道奏摺,就載澧、孫家鼐之「徹查」疑竇及供詞之支離恍惚,指出其中有六點可疑:「買獻歌妓之說起於天津報紙,王益孫是天津富商,楊翠喜是天津名妓,如果是二月初即買為使女,如此大事,近在咫尺的天津報館何至於誤登?這是疑點一。天津購買使女的身價,只有數十金,至百金已極少見,而王益孫用三千五百圓買一使女,比常價高出幾十倍,愚不至此,不合情理,可疑者二。楊翠喜乃天津當紅名妓,正在走紅賺大錢,如何肯屈身當使女?可疑者三。據王益孫稱,他購買的楊翠喜只是普通人家的養女,而楊翠喜則自稱在天仙茶園唱戲,二人供詞互相矛盾,不知信誰,可疑者四。名妓楊翠喜脂粉不去手,羅綺不去身,根本不適合做家事,可是王益孫卻稱將其買回家服役,不知所役何事?可疑者五。坐中有妓,心中無妓,這等境界豈是一個鹽商富豪能夠達到的?而曰買為使女,人可欺,天可欺乎?可疑者六。」這六點純就王益孫、楊翠喜之供詞矛盾及不合情理處,逐一攻破。儘管有袁世凱的巧為彌縫及載、孫二人的掩護開脫,但迫於強大的輿論壓力,奕劻還是引咎自責,保證今後更要謹慎從事;而載振則奏請開去御前大臣、農工商部尚書及各項差使,並云:「不可為子,不可為人。再四思維,唯有仰懇天恩,開去一切差缺。願此後閉門思過,得長享光天化日之優容……」如此一來,歷時十天的大參案方告一段落。但奕劻與袁世凱則從趙啟霖的參劾中體會到政敵的攻擊力量。朝廷內部「袁黨」、「瞿黨」兩大敵對集團,至此更形同水火,也導致「丁未政潮」的引爆。

當時有人這樣評論說:「以翠喜一身,時而台榭,時而官府,時而姬,時而伶,時而妾,時而婢,極卻曲迷離之況……以一女優,而於一代興亡史上居然佔有位置,而牽動一時之政局者,當數楊翠喜矣。」「丁未政潮」讓楊翠喜迅速名聞全國。鄧之誠先生在《書楊翠喜案》一文中也說:「楊翠喜尋常里巷中人,非有傾國之貌;因緣時會,亦得掛彈章,騰萬口。衰世乏才,乘時擅權者,率不能高於此輩,良可慨也。」


推薦閱讀:

官場情婦潛規則:乾爹淪陷 表妹出場
一個真實的故事(轉載)
微服私訪──網上流行官場段子
晚清官場怪狀:一件小事看透這個圈子

TAG:明星 | 女明星 | 官場 | 晚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