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理學總結】氨基糖苷類抗生素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
分類
天然來源
來自鏈黴菌:鏈黴素,卡那黴素,妥布黴素,
來自小單胞菌:慶大黴素,西索米星。
半合成
阿米卡星,奈替米星,異帕米星,卡那黴素B
抗菌譜
對需氧G-桿菌(包括銅綠假單胞菌),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敏感 對沙雷菌屬,嗜血桿菌屬,痢疾桿菌,沙門桿菌、結核分支杆菌有良好的作用對淋球菌,腦膜炎球菌等G-球菌,腸球菌,厭氧菌,鏈球菌不敏感
抗生素後效應(PAE)
細菌與一定濃度的抗生素接觸後,當抗生素濃度下降至低於MIC或消失時,其對細菌生長仍有持續性抑制效應意義:氨基苷類對G-桿菌和G 球菌有明顯的PAE,臨床給藥方案設計時應加以考慮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共性
抗菌機制
抑制細菌核糖體循環中的多個環節,抑制蛋白質的合成,達到殺菌效果。通過離子吸附作用附著於細菌表面造成胞膜缺損,通透性增加,胞內重要物質外漏而導致細菌死亡
作用機制
抑制蛋白質合成環節:
耐葯機制
產生鈍化酶(乙醯化酶,腺苷醯化酶,磷酸化酶)。主要機制細菌細胞壁通透性改變及胞內轉運功能異常 修飾抗生素靶位蛋白(腸球菌、結核桿菌)
臨床應用
敏感需氧G-桿菌所致的全身感染;嚴重感染需與β-內醯胺類和氟喹諾酮類;聯合應用
不良反應:
1、耳毒性
前庭功能障礙:眩暈、噁心、嘔吐、眼球震顫、平衡障礙。聽神經損傷:耳鳴,聽力減退,永久性耳聾。機制:藥物阻礙毛細胞糖代謝和能量利用,使細胞膜Na -K -ATP酶功能障礙,毛細胞受損。耳毒性防治經常詢問患者是否有耳鳴、眩暈等早期癥狀,進行聽力監測 「亞臨床耳毒性」 避免合用其他耳毒性藥物避免與掩蓋耳毒性藥物合用,抗組胺葯 給藥劑量,監測血葯濃度,血葯峰濃度不超過12 mg/L,谷濃度不高於2 mg/L
2、腎毒性
葯源性腎臟衰竭。表現:蛋白尿、管形尿、血尿、氮質血症和腎功能減退。
機制
經腎排泄並在腎皮質內蓄積,損害近曲小管上皮細胞。防治:避免合用增加腎毒性藥物
3、神經肌肉阻滯作用
表現
心肌抑制,血壓下降,肢體癱瘓,呼吸衰竭與劑量及給葯途徑(腹膜內或胸膜內)有關。
機制
阻滯Ca2 引發的ACh釋放,阻斷神經肌肉接頭處傳遞。防治:葡萄糖酸鈣、新斯的明不宜靜脈給葯;腎功能減退,血鈣過低,重症肌無力,合用肌松劑、全麻藥易發生
4、變態反應
偶可見過敏性休克,尤其是鏈黴素。其他反應:周圍神經炎,肝功能損害,造血系統損害
1、鏈黴素(Streptomycin)
抗菌譜廣,對結核分支杆菌,多數G-菌敏感
臨床應用
①合用四環素。鼠疫(首選),布氏桿菌病
②兔熱病
③合用青黴素,感染性心內膜炎
④合用氨苄西林。預防呼吸、胃腸及泌尿系統、術後敏感菌感染
⑤合用異煙肼、利福平,結核病的初治階段
不良反應
前庭功能損害,過敏性休克,皮試腎毒性
2、慶大黴素(gentamicin)
抗菌譜
對G-桿菌,金葡菌敏感。氨基苷類中治療G-桿菌感染首選葯
不良反應
前庭功能損害>聽神經損害>腎毒性>神經肌肉阻滯。
配伍禁忌
兩性黴素B、肝素鈉、紅霉素、β-內醯胺類
3、妥布黴素(tobramycin)
抗菌作用與慶大黴素相似,但抗銅綠假單胞菌作用較慶大黴素強2-5倍,且對慶大黴素耐葯菌有效。用於各種嚴重G-桿菌感染,一般不作為首選葯,對銅綠假單胞菌感染或需較長時間用藥者,宜用妥布黴素
4、阿米卡星(amikacin, 丁氨卡那黴素)
抗菌譜最廣的氨基苷類,對腸道G-菌和銅綠假單胞菌產生的鈍化酶穩定。耐常用氨基苷類的G-菌,銅綠假單胞菌感染的首選藥物。與羧苄西林或頭孢噻吩合用,治療中性粒細胞減少或其他免疫缺陷者感染
推薦閱讀:
※越來越差
※銀行卡更新,LCL
※蹲牆總結(王靜紅)二
※[轉載]《子平母法總則》總結(二)
※2011年各國移民情況總結盤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