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的出路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在封建社會,所有的讀書人都想獨佔鰲頭,踏入仕途,但是文人們只有這一條路嗎?並不是,古代文人的出路其實還有很多很多,下面我就簡單列舉其中的三個,以供參考。

第一:歸隱山林

縱觀中國歷史,很多文人墨客的人生經歷上都會有「歸隱」「隱居」「退隱」等字樣,不信?那我們來看幾個實例。

陶弘景:於齊永明十年(492),上表辭官,掛朝服於神武門,退隱江蘇句容句曲山(茅山),不與世交。梁武帝蕭衍即位(502)後,屢請不出。但念其舊功,「恩禮愈篤,書問不絕」。 永明十年(492年)正式歸隱茅山

陳摶:後晉天福十二年(947年),陳摶同麻衣道者隱居華山雲台觀。常遊歷於華山、武當山之間。

張養浩:一生經歷了世祖、成宗、武宗、英宗、泰定帝和文宗數朝。少有才學,被薦為東平學正。歷仕禮部、御史台掾屬、太子文學、監察御史、官翰林侍讀、右司都事、禮部侍郎、禮部尚書、中書省參知政事等。後辭官歸隱,朝廷七聘不出。

……

那麼,歷朝歷代如此多的文人墨客為何都辭官歸隱呢?依我看,分以下幾類:

第一種:為性格而隱

這種人其實真的是不多的,但還真有,誰呢?他就是讓我們中學生又愛又恨的陶淵明閣下。從我們學的很多課文中可以看出,他的性格驅使他走上隱居山林的道路,「性本愛丘山」嘛!

第二種:因落第而隱

這種人其實也不多,古人讀書的最初目的幾乎都是為了治國安民、光宗耀祖.但朝廷能夠為讀書人提供的官職畢竟有限,所以大多數的讀書人不得了不懷抱著「滿腹經綸」、遺憾萬分地踅進山林去當了隱士.這一部分人的心情是相當憋屈的.

 比如說,唐末有一位詩人叫任蕃,他家住江東,曾步行數千里赴長安應試,結果卻名落孫山,其痛苦絕望之情見於他落榜後對主考官講的一段話中:  仆本寒鄉之人,不遠萬里,手遮赤日,步來長安,取一第榮父母不得.  聞江東一任蕃,家貧吟苦,忍令其去如來日也?敢從此辭,彈琴自娛,學道自樂耳. 任蕃這番話翻譯成現代文就是:我不辭辛苦千里迢迢來到京城,想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可你們這群腐敗分子卻從中舞弊,讓我雙手空空而來兩手空空而去,我也只好從此離開,彈琴自娛,為興趣而學了。

這話明擺著告訴考官:我從此不考,歸隱山林!

這就是因落第而隱。

第三種:怕受災而隱

這種人其實不少,舉個大家都知道的人,張養浩,聽說過吧,他就是這種人。在他的《雙調沉醉東風·班定遠飄零》中,他把這種因懼怕被官場鬥爭捲入而無法頤養天年的懼怕寫得很清楚。他在這首曲子中一連舉了六個歷史事例:班超武功蓋世,屈原忠誠無比,李斯功居第一,陸機名聞天下,張柬之老謀深算,蘇東坡天才絕倫.然而由於他們都曾涉足官場,結果有的飄流四方,有的臨刑長嘆,一個個搞得灰溜溜地難以安享天年.既然如此,有吃有喝的何必進官場去冒風險!

這些文人不是不想手拿黃金印,帽插瓊林花,只是感到大大小小的官員一個個都好像鍋中的游魚、網中的小兔一樣,隨時隨地都有可能被別人吃掉.他們擔心踏入仕途後,終有一天會陷入政治糾紛,脫身不得.這些隱居之人是帶著什麼樣的心情來看待那些達官貴人呢? 這些隱士是帶著一種看達官貴人笑話的心情躺在深山老林之中的,他們的這種心理未必符合中國的傳統道德標準,卻不失為一種很好的平衡心理的方法.第四種:因厭惡官場而隱

官場黑暗,自古已然.看不慣黑暗的官場,是士人隱居的另一個原因. 如元代的蜜蘭沙,就屬於這一類的人.明初葉子奇在他的《草木子》卷四《談藪篇》中說,蜜蘭沙在元代至順年間任福建廉訪使時,曾寫了這樣一首《遊仙詩》:  刀筆相從四十年,非非是是萬千千.一家富貴千家怨,半世功名百世愆.牙笏紫  袍今已矣,芒鞋竹杖任悠然.有人問我蓬萊事,雲在青山月在天.  這是一位老官僚對自己官宦生涯的沉痛追悔,他認為一家的富貴是建立在千萬家的怨恨之上,自己的半生功名實際上是半生的罪孽,於是他要放下牙笏,脫去紫袍,進山去當隱士了.當然,像這樣因內疚而棄官歸隱的人是非常少見的.

最後一種:為陞官而隱

用現在的話來說,這種人就是不折不扣的機會主義者,權利慾那是相當的大,他們的隱退,要麼是投皇帝之所好,要麼就是「名為養病,實為蓄勢」,為下一步做好布局,再重出官場。比如說盧藏用,他一個一心進取,但仕途不利.為了博得更大的名聲,取得更高的官位,於是他就隱居起來.終南山接近都城長安,少室山接近東都洛陽,於是他就把自己隱居的地點選擇在終南山和少室山,所以當時的人戲稱他為「隨駕隱士」.後來,盧藏用通過這條「終南捷徑」,也真的進入了朝廷,累居要職.  另一位通過「終南捷徑」進入仕徒的是宋代著名道士种放.种放是河南洛陽人,父親和幾位兄長都當過低級官職,而种放卻與母親隱居於終南山.後來,「隱」出了名,得到了錢若水、王禹偁的舉薦,受到朝廷的重視.他多次奉召入朝,宋真宗也多次贈詩以示寵幸。

但不是所有人都有那麼好的運氣的,也有人「偷雞不成反蝕把米」,在這條捷徑上栽了跟頭。比如說唐代有個叫杜淹的,他「材辯多聞,有美名」。. 但是他幹了一件錯事,據新唐書記載,隋開皇中,與其友韋福嗣謀曰:「上好用隱民,蘇威以隱者召,得美官.」乃共入太白山,為不仕者.文帝惡之,謫戍江南。

這位杜淹同志.就是因為沒能藏好自己的小尾巴,讓隋文帝起了疑心,陞官不成反被貶。所以說,為官而隱有風險,走此路者須謹慎!

第二種:走入官場

其實,這條路才是讀書人心目中的正路,十年寒窗不就為了能夠步入官場,「貨與帝王家」嘛,於是,每到科舉開始時,就會有一群一群的讀書人蜂擁而至,爭取那僅有三百人的名額,有些人甚至會不惜一切做小抄或者找人替考……當然,到了現代就變成了高考作弊以及一次一次的「河南替考事件」「山東替考事件」……

這部分人很多我們都蠻熟悉,比如說紀昀(字曉嵐),劉鏞(字冠軍)等等,科舉在讀書人的眼裡比天還高,那麼中舉的就是學神了!「學而優則仕」嘛。所以,就會有些人在聽說中舉後變成了《儒林外史》中范進的樣子。值得一提的是,儒林外史的作者吳敬梓是個落第秀才。

既然中舉的都是老爺,碰不得打不得,那麼這條路人人都愛就是必然的了吧,難怪會有像任蕃那樣因科舉落第而自願歸隱山林的隱士們。

第三種:做私塾先生

科舉落第以後,除了隱居,還有另一種辦法:去當鄉村教師……哦不對,是私塾先生。

歷代塾師大部分來自那些讀書不多、沒有條件參加科舉,或參加科舉屢遭失敗的讀書人。他們用所獲知識謀生,叫「舌耕」,被社會公認是一種清白而崇高的職業。另一部分是獲得一定功名,但未能進入官場,或已做官而被革、被罷,或自行退出官場,或退休回鄉的讀書人。他們或因生活無著落,自食其力;或以推廣教化、誘掖後進為己任;其他還有潔身自好,不圖仕進的人;因改朝換代,入元、入清不仕的人;以傳授學術思想,延綿道統為己任的人等等。

從總體上說,塾師是當時一群命運不濟或仕途無望的沒落文人。著名文學家蒲松齡懷才不遇,一生大多數時間都在舌耕,以養家糊口。他就是塾師的典型代表。做塾師是當時文人,尤其是失業文人的最重要職業選擇。

中華民族的教育史上,最偉大的塾師,就是被世人尊稱為孔子的孔丘先生。這位生於春秋時期的教育家,只是個塾師的身份,可他對中國教育的貢獻,恐怕不是一本書兩本書能說得完的。孔子被後世尊為「萬世師表」,其影響,早就超越了國界。而因為塾師在教育中的幾乎不可或缺,所以,千百年來,一直很紅火,即使眼下,各類家教的生意也很不錯,還有各類培訓班的老師,其實也是在做塾師的。

以上就是我整理總結的中國文人的三大出路,如有不全,請多指教!


推薦閱讀:

范公賽艇之往事
孟浩然是「酒鬼」 喝醉後吟詩得罪唐玄宗丟官
古代文人墨客的不慕名利,安貧樂道等等精神,在當今經濟社會有什麼意義?
古代的文人雅客、世家公子休閑娛樂的方式有哪些?
什麼叫做文人的氣節?

TAG:古代 | 文人 | 古代文人 | 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