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童話是怎麼編出來的 | 推敲迷

本文來自站內主題#黑暗百科#

陳小蒙主編

編者按:這篇文章是昨天那篇的延伸,前面一小部分略有重疊,後面關於七宗罪的論述很精彩,看完試試:

「王子與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是深受小朋友們喜歡的童話故事的常見結尾,最著名的就有《白雪公主》和《睡美人》。但其實狗血的情節還在後面。

睡美人受到詛咒,長睡不醒,直到有一天來了一個王子,他見到睡美人如此貌美,忍不住親吻她,並趁她熟睡與她滾了床單,之後王子便離開了公主。然後公主懷孕了,並生下一對龍鳳胎。其中一個孩子出生後將公主被紡綞刺傷的手指當成乳頭吸吮,使睡美人從沉睡中醒來。而此時王子已經成為國王,並將睡美人遺忘,另娶了新歡。睡美人帶著兩個孩子去找王子,卻被王子的妻子百般刁難,在最危機的關頭,王子及時趕回救了他們,並懲罰了那個惡毒的女人。王子這才與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這不是我編的,而是《睡美人》這個故事較早的一個版本,它出自義大利人古姆巴地斯達.巴西耳所著的那不勒斯童話集《五日談》,我們如今耳熟能詳的許多故事也都出自這個作品集,比如《灰姑娘》。《睡美人》的故事流傳至今至少有幾十個版本,日本作家川端康成還借用「睡美人"的標題寫了本經典作品。但這個故事的源頭只有三個比較著名的版本,除了巴西耳的這個之外,還有收錄在法國作家夏爾.佩羅所著的《鵝媽媽的故事》中的《林中睡美人》,以及格林兄弟的《玫瑰公主》。在巴爾耳的版本中,故事的名字叫《太陽、月亮和塔麗婭》,睡美人名叫塔麗婭,她生的兩個孩子分別叫太陽和月亮。在佩羅的版本中,睡美人只被叫作公主,她生的兩個孩子分別叫晨曦和陽光。在這個故事中,後來迫害公主和兩個孩子的不是王子後來娶的妻子,而是王子的惡毒母親(出於對兒子強烈的佔用欲)。但在格林兄弟的版本中,公主醒了故事就進入尾聲了,沒有性,沒有孩子,沒有狠毒的妻子或母親。

誰改變了最初的童話

從《睡美人》的這三個版本中可以看到,經典童話故事是如何由充斥著濃郁色情味道的奇聞怪談一步步演變成只有愛不談性的兒童文學的。不僅《睡美人》的故事如此,《小紅帽》也經歷了類似的演化,在早期版本中,小紅帽不僅要與狼共枕,在這之前還要跳一段脫衣舞。《青蛙王子》倒有些不同,早期版本是公主親吻青蛙,後來被格林兄弟修改為公主把青蛙狠狠地摔在牆上,青蛙才變成王子——簡直是太暴力了。現在的版本又改成了公主親吻青蛙。到底是暴力更不好還是色情更不好呢?這個故事變來變去顯得好糾結。

為什麼會如此呢?因為童話最早不是給兒童看的,直到18世紀,在巴黎會員獨享的沙龍中,童話故事依舊被視為文化精英的消遣活動,故事情節添油加醋,極盡聳動之能事,與小朋友沒有半點關係。到19世紀,一些小販把民間流傳的故事改編後印在名叫「便宜書」的小冊子沿街販賣,吸引了許多小讀者。到19世紀初期,威廉.格林與雅各布.格林出版了著名的《兒童與家庭童話集》,從此將童話的受眾完全定義為兒童。這本書里沒有一個故事是格林兄弟寫的,而改編自歐洲流傳數世紀的故事。所以,格林兄弟的許多故事與佩羅的故事十分相似,只是格林兄弟會刪除涉及性的部分,將它修改得更適合兒童閱讀。

童話故事通常被認為是很有教育意義的,《小紅帽》的故事是勸告小讀者要聽媽媽的話,不要隨便陌生人說話。《睡美人》被用來警告小孩子不要到不該去的地方。後世之所以相信童話故事有教育意義,部分可以追溯到佩羅的做法,因為他在他寫的12個故事後面都加上了頗有趣味的格言。

為什麼童話會吸引孩子

童話吸引人的原因主要有兩個。顯而易見的原因是,童話故事提供了無與倫比的冒險經歷。像《傑克與魔豆》、《白雪公主》、《綠野仙蹤》……幾乎每一個童話故事都充滿了跌宕起伏的情節。首先男主角或女主角要跨進一個陌生的地方,開始冒險;然後遭遇各種奇怪的事件;接著是征服邪惡;最後歡慶勝利。主角經歷這個過程象徵著正面力量的獲勝和自我的成長。這種構築故事的手法不僅出現在童話中,也是成人熱愛閱讀的小說的永恆情節,很多講小說寫作的書甚至歸納出幾十種寫作模式供作者選擇。

從心理角度來說,每個重要的童話故事其實都在處理一項獨特的個性缺陷與不良特質。在「很久很久以前」之後,我們將會看到童話故事處理的正是虛榮、貪吃、嫉妒、欺騙、色慾、貪婪和懶惰,這「童年七宗罪」,雖然某一個童話故事可以處理不止一項「罪」,但其中總有一項佔主要地位。

七宗罪所隱含更深層的意義是,它們會激起童年時期最大的恐懼:被拋棄。被拋下,是童年時代最大的恐懼,而且這種恐懼可能延續到成年。所以父母念童話故事給孩子聽,會對他們起很大的安慰效果。在童話故事裡,不乖巧的孩子會受到懲罰,聰明善良的孩子會得到好心仙子的幫助。在兒童尚未成熟的大腦中,絕對的好人與絕對的壞人有助於幫助他們理解,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不可以做的。在無數的童話故事,女巫都代表所有孩子努力抗拒的某種天性。父母如果細心地研究故事中描寫的罪惡,尤其是在講故事時,與孩子互動,一起探討傑克為什麼要偷豎琴?白雪公主為什麼要讓老婆婆進房子里?女巫為什麼會死?可以讓孩子更有收穫。

童話故事裡的「七宗罪」

《白雪公主》是一個關於虛榮的故事。惡毒的王后對美貌的執迷使她一次次去陷害白雪公主,而白雪公主也出於對自己美貌的陶醉,試用了王后拿過來的緞帶,結果被勒得喘不上氣來,倒在地上。

《大拇指》是一個關於貪吃的故事。《小紅帽》里也有關於「吃」的情節。食物與進食是生命最初傳達關愛的管道。嬰兒時代最強烈的情感體驗,許多都是在母親的胸口發生的,其中包含撫觸與飽足。嬰兒只有如此才能感覺到安全。因此,食物與進食在童話中佔據了重要的地位。

《灰姑娘》是一個關於嫉妒的故事。《灰姑娘》有幾百個版本,最早的版式之一叫《貓咪辛德瑞拉》,故事開頭為「嫉妒是怨恨的海洋」。繼母帶來的兩個姐姐嫉妒灰姑娘,最終為此付出了代價。

《牧鵝姑娘》是一個關於欺騙的故事。女僕代替公主嫁給了王子,欺騙了所有人。會說謊的邪惡角色,一定要受到應有的懲罰。

《長發公主》是一個關於色慾的故事。成人之間的成熟愛情並不等於性慾的衝動,這就是童話故事中所要強調的性的主題。罪惡的不是性本身,而是過早的性慾望。

《會生金蛋的鵝》是一個關於貪婪的故事。它也是《伊索寓言》中最知名的一個。這個故事不但說明人對財富的慾望永遠無法被滿足,也警告人太過貪婪可能導致悲慘的結果。

《木偶奇遇記》是一個關於懶惰的故事。它具備了童話故事中許多常見的元素,故事主角旅行穿過了一個有許多神奇角色的世界,遭遇許多邪惡力量的威脅,最後收穫圓滿的結局,將這種種元素結合在一起的驅動力卻是匹諾曹的懶惰。

比童話更豐富的故事在哪裡

以上列舉了幾個經典童話說明它們所蘊含的意義。其實童話流傳至今,許多父母在給孩子講它們時,只知道孩子理所當然喜歡讀童話,而很少去深究童話的意義。雖然這些所謂的意義,也不過是世人後來慢慢加進去的,上文提到,佩羅就給他寫的每個故事加了一段「點評」。但是,如果你不去多一想想它的意義,可能童話傳達到孩子那裡的,就會變成另外一層含義。比如有的小女孩讀了《白雪公主》之後反而更加註重自己的外表,幻想因此遇到一位王子。當然,這也可能是因為現在太多的成人影視劇童話化對孩子產生了不良影響。

如果真的打算通過故事讓孩子接受某個道理,父母發揮想像力,根據日常生活里發生的事來編個故事,其中融入你想表達的某個道理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經典童話畢竟已經時代久遠,它們更像是故事的模板,可以用來點撥我們講述自己的故事。所以,比童話更豐富的故事,在父母的心裡。與其聽別人編故事,不如自己講故事,孩子體會到的代入感才最強。

註:本文的主要觀點來自《女巫一定得死:童話如何塑造性格》一書

文/ 嬋嬋

拒絕煽情的死理性派,關注兒童教養的媽媽一枚。半路出家愛上教育,時不時整點心理分析和書評……

*關於十五言

原創寫作者的聯盟,腦洞流派者的聚集地。時而討論驚世駭俗的東西,宗教傳說,超自然,邪典藝術,犯罪學,陰謀論,荒誕史,異人錄…… 時而又溫和論及喜劇、繪卷、廚房經驗錄,文房具之愛,理性指向腦科學,心理學……這兒,是推敲控考據迷的歡場。

感興趣的可以翻翻文中提到的童話故事原版,晚安……


推薦閱讀:

小米盒子怎麼連接電視
女人怎麼能一眼辨認男人的小弟弟長短?
四化飛星,到底是怎麼飛的???
玩樂匯 | 南瓜怎麼做才好吃!
滿清八旗是怎麼分類的?

TAG:童話 | 怎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