躍馬太行山 發動游擊戰——回憶外公朱德的抗戰往事

添加時間:2017-12-01 15:09:28 來源:陝西傳媒網-陝西日報 作者:劉建 

朱德、任弼時及第115師首長林彪、聶榮臻等在五台山地區留影。

  劉建

  朱德生平簡介

  1886年-1976年,四川儀隴人。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領導南昌起義和湘南起義。1928年4月率部上井岡山,同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會師,成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任軍長。1930年起任紅軍第一軍團總指揮、紅一方面軍總司令、紅軍總司令、中革軍委主席等職。參加了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總指揮、中央軍委副主席等職。解放戰爭時期,任中央軍委副主席、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等職。

  新中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中央紀委書記、國家副主席等職。1955年被授予元帥軍銜。是第一屆國防委員會副主席,第二、三、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第六、七、八、九、十屆中央政治局委員,第八、十屆中央政治局常委,第八屆中央委員會副主席,第七屆中央書記處書記。長期任中央軍委委員、常委、副主席。

  抗戰時期,時任八路軍總司令的朱德同志,積極倡導並維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在太行山區率領八路軍對日作戰,在延安組織開展大生產運動,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佳話。

  倡導統一戰線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加緊侵略中國的步伐。此時的國民黨政府奉行「攘外必先安內」政策,處處對紅軍進行圍剿。國難當頭,朱德以紅軍總司令的名義多次呼籲:停止內戰,一致對外。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發生。毛澤東和朱德以政治家的博大胸懷,力主事變的和平解決。朱德對康克清說:「反共親日派正在調動大軍準備向西安進攻,日本人正在巴望著我們打起全面內戰。照我看,蔣介石非但不能殺,恐怕還要放。」1937年1月,朱老總在中共中央常委會討論與國民黨聯合抗日談判問題時主張:只要於抗戰有利,就應當談判。1937年5月底,國民黨中央考察團到延安。出席第一次歡迎考察團早餐會的朱德用這樣一段發自內心的話表示歡迎,他說:「這是一個歷史性時機,從此,犧牲了千百萬中國兒女的十年內戰結束了。如果民族統一戰線能在幾年前建立起來,中國的人力和物力就可以獲得保全,我們的領土也不會丟失,我們今天就能夠以對等的立場來和日本打交道。」並且鄭重聲明:「中國現在正進入一個新紀元,紅軍和共產黨願盡一切力量來鞏固和維持統一戰線,以便進行國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戰爭。」從此,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下,以國共兩黨合作為基礎,四萬萬各族同胞,實現了空前的大團結。

  隨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發展,八路軍在敵後迅速壯大。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頑固派不願意看到以前的舊政權被根據地民眾選舉產生的新政權所代替,想把它們重新奪回來。朱老總率領八路軍始終堅持「有理、有利、有節」的政策,有效維護團結統一、共同抗日的良好局面。1940年4月初,蔣介石令衛立煌調兵向八路軍進攻。為了消除摩擦,中共中央電告朱德,希望他能和衛立煌和平協商,解決作戰區域劃分等有關問題。朱老總與衛立煌在晉城進行了友好協商,八路軍從團結抗日的大局出發,對國民黨作出主動退讓,使緊張的形勢逐漸緩和。1940年5月,朱老總與衛立煌再次在洛陽會晤,開誠布公地同衛立煌商談了制止摩擦、合作抗日問題,很快達成了劃分作戰區域的協議。最後,衛立煌高興地說:「這次與朱總司令相見,又解決這麼多問題,真令人高興啊!」朱老總答道:「是啊!消除摩擦,團結抗日,這是全國人民的共同願望,希望今後我們進一步加強合作,團結一致,儘早打敗日本帝國主義。」

  發動游擊戰爭

  抗戰時期,朱老總從1937年9月東渡黃河,開赴山西抗日前線,到1940年春離開山西返回延安,在太行山地區領導華北抗戰近三年,太行山區留下了許多朱老總生活和戰鬥的身影。

  當時,朱老總兼任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東路軍總指揮,在晉西南的國民黨軍隊統歸他指揮。一些國民黨將領對堅持敵後抗戰沒有信心,陷入彷徨與動搖之中。朱老總在東路軍將領會議上飽含激情地指出:「作為一個真正的中國人,就要為民族解放流盡最後一滴血,我們的選擇是戰略上的持久戰,戰術上的速決戰。」在朱老總的激勵下,東路軍中的國民黨軍隊與八路軍配合作戰。

  朱老總還十分注重發動和武裝民眾,派八路軍去組織地方游擊隊,人民抗日武裝和群眾性游擊戰爭如雨後春筍般在各地湧現,先後建立了晉察冀、晉冀魯豫、晉綏、山東等抗日根據地。朱老總回延安時,八路軍由三萬多人發展到四十萬人,成為華北抗擊日軍的主要力量。如今在太行山區,老百姓依然傳唱著歌頌朱老總的歌謠:「鼓兒敲,敲咚咚,朱德將軍善用兵,戰術最精通。既沉著又鮮明,中國紅軍總司令。率領八路軍,世界都聞名,哪一個不說他是抗日將領頭一名。」

  厲行勤儉節約

  抗戰初期,朱老總只有一個長征留下的舊公文箱,裡面裝著文件和幾套已經穿了四五年的舊軍裝。每套軍裝的兩膝、兩肘及肩頭上,都打了補丁。戰士們幾次提出要給他換套新的,都被他制止了。

  一次,一位後勤部門的領導同志來彙報工作,離開時對朱老總身邊的工作人員說:「小鬼,怎麼能讓總司令穿這麼破的衣服?跟我去換套新的吧。」換回來的新軍裝被總司令看到後,立刻讓退回去,並指示說:「不要給我弄新衣服,舊衣服補補還可以穿嘛!」警衛員覺得這套軍裝實在太破了,準備在原來的補丁上再補上一層。朱老總看到了就說:「補衣服不能著急,要先把舊補丁拆下來,再補新補丁。拆下來的舊補丁不要扔,要留作打袼褙納鞋底用。」

  為了節約用糧,朱老總經常把榆樹皮磨成面,摻在豆面里當糧吃;沒有榆樹皮時,將野菜摻在糧里吃。有一次,戰士們將采來的榆樹皮、榆樹花,一層層地摻在苞米面里,放在鍋里蒸熟。朱總司令表揚這頓飯做得既好吃,又省糧。他還打趣地給這種摻了樹葉子的飯,取了個好聽的名字叫「花糕」。為了防止他的伙食費超標,朱老總還經常檢查伙食賬目。

  1938年的春天,朱老總在山西省王家峪村住的時候,戰士們看他不分晝夜連續工作,擔心他累壞了身體,未經他允許,就用節省的伙食費買了一隻母雞。當警衛員端上雞肉時,朱老總問,錢是從哪裡來的?警衛員回答是伙食費中節約的。朱老總說:「這裡是新區,群眾的生活都很苦,買了老百姓的母雞吃,怎麼生蛋?」為此,朱老總特意給身邊工作人員規定了一條紀律,不準在新區買老百姓的東西,必須買時,得經他親自批准。王家峪村外有很大一塊河灘地,年年閑著不用,朱老總就帶領八路軍植樹造林。如今,那些小樹苗都早已長大成材。

  不忘人民群眾

  朱老總終生保持普通勞動者的本色,與群眾同甘苦,共患難。許多同志第一次見到他就深深為他那平凡、樸素的「庄稼人」風度所感動。有些同志稱他「老伙夫」「老頭」「同志哥」,他都親切應答。

  在武鄉縣磚壁村朱老總住房的窗後,有一盤大石碾,朱老總一有空閑,就出去幫老鄉們推碾磨糧。一邊推碾,一邊了解群眾的疾苦,宣傳黨的減租減息和改善人民生活的政策。老鄉們在碾子旁跟朱老總嘮著貼心話,聽朱老總講抗日救國的道理,許多群眾就是從這「連心碾」旁走上革命道路的。磚壁村久旱無雨,吃水困難。朱老總翻山越嶺勘察水源,最後帶領八路軍打了一口井。當地的老百姓取名為「抗日井」。磚壁村的老人們都會背這樣一首民歌:「抗日井啊抗日井,紅砂甜水清凌凌;吃水不忘八路軍呀,日夜想念朱總司令。」

  雖然身為總司令,朱老總始終以普通一兵的身份嚴格要求自己。上世紀60年代,一位義大利記者曾問朱老總:「您想在您身後留下什麼樣的名譽?」他淡淡地回答:「一個合格的老兵足矣。」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回顧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抗戰時期的革命精神和豐功偉績,對於我們堅定理想信念,確保紅色基因代代相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作者介紹

  劉建

  朱德元帥外孫(朱德女兒朱敏的長子)。1953年出生,全國政協委員,解放軍裝備學院原副院長、少將。


推薦閱讀:

一段被掩飾拋棄的歷史《泰景亨策》70
崖柏料的選擇及太行崖柏的特徵
雞母珠和國內旅遊景點賣的紅豆手鏈有何不同?
知道嗎?你們要去的下一站美成這樣!

TAG:回憶 | 游擊戰 | 往事 | 太行山 | 抗戰 | 朱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