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慎明:實踐已證明十月革命道路的正確與偉大

本公眾號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文化安全與意識形態建設研究中心、中國歷史唯物主義學會和北京習風堂聯合打造的「凝聚正能量、傳播好思想」官微,以弘揚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宣傳國家主流價值觀、維護國家安全為己任,致力於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貢獻力量!

十月革命有著科學的理論基礎

通過造謠攻擊列寧進而否定十月革命同樣站不住腳

二戰結束,冷戰開始。美國中央情報局慷慨資助有關研究機構設計了一個專門打掉蘇聯人民長期以來在實踐中形成的對列寧、也包括斯大林情結的「哈佛方案」。

赫魯曉夫領導集團上台後,首先遭到攻擊的是斯大林;到了戈爾巴喬夫集團執政後期,列寧也成了國內外敵對勢力攻擊的目標。他們捏造出很多謊言,所謂「列寧是德國間諜」就是其中之一。他們說:十月革命「是一個巨大的陰謀,是在西歐一小撮陰謀家和冒險家的情報機關幫助下,由『德國姦細』列寧和『英美』特務托洛茨基密謀組織、挑唆完成的一次『政變』」([俄]《莫斯科新聞》,2007年6月1日)。

讓我們來看看歷史的真相。

首先,列寧回國根本不是德國政府的「指示」,而是俄共(布)中央的決定。在蘇聯國家政治書籍出版社1957年版的《列寧回憶錄》中,記載了列寧夫人克魯普斯卡婭的回憶:1917年3月底,「中央局經過加涅茨基轉來了一封電報,內稱:『烏里揚諾夫(列寧)應當立即出發!』」這就是鐵證。

再有,列寧回國前確實也答應了德國政府的某些條件,但這完全不等於是充當德國的間諜。當時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而德國與俄國是交戰國。德國政府允許列寧一行40餘人途經德國回國時,曾設立了這樣兩個條件:一是回國者必須在俄國展開「反戰鼓動」,二是歸國者要爭取俄國釋放與其同等數目的奧地利或德國戰俘(克魯普斯卡婭著,哲夫譯:《列寧回憶錄》,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21頁)。

關於「反戰鼓動」:反對參加一戰一直都是布爾什維克黨的戰略策略。列寧和黨組織早就認為,當前的戰爭是帝國主義國家之間進行爭霸的非正義戰爭,這樣的交戰只能給俄國和德國人民帶來痛苦。因此,布爾什維克黨與德國政府的「反戰鼓動」出發點和目的也截然不同。

關於「爭取釋放戰俘」:雙方的協定里只是註明「爭取釋放」,並非必須做到,而返回國內的40多名俄國人絕大多數都是布爾什維克黨的領袖人物和骨幹力量。

因此,從策略上考慮,上述兩個條件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精心拋出的謊言往往有相關所謂的「證據」支撐。那麼,「列寧是德國的間諜」之說的所謂證據何在呢?

十月革命前夕,俄國臨時政府不僅逮捕了布爾什維克黨的一些重要領導人,又以偽造的所謂的「西遜文件」作為「布爾什維克被德國黃金收買」的支柱性論據,以「德國間諜」的罪名通緝列寧。一些追隨臨時政府的報刊大加渲染。這也就成了「列寧是德國間諜」之謊言的由來。對此,列寧十分氣憤,一度曾堅持要親自出庭以揭露敵人的誹謗。但為了保護領袖,布爾什維克黨中央斷然決定不讓列寧出庭,並安排他匿居芬蘭邊境指導十月革命。就是在此時此地,列寧寫出了著名的《國家與革命》一書。

後來,蘇聯國內外一些著名的歷史學家對「西遜文件」作了大量詳盡的研究。其中包括俄羅斯著名歷史學家索博列夫、斯塔爾采夫,甚至連著名反蘇、反共的美國外交家喬治·凱南都認定,這份文件從頭到尾都是偽造的,比如,一些本應來自德國間諜機構的關鍵性文件,卻是出自俄國舊式打字機,是來自俄國本土的偽造([俄]《選擇》雜誌,2006年第2期)。

俄國2009年和2012年先後出版的官方歷史教材——俄國歷史教師參考書《俄羅斯歷史1900—1945》,全面批駁了「列寧是德國間諜」這一謊言,明確指出:「上述謊言不過是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和一些反動報刊散布的虛構神話」,「列寧並沒有做任何敗壞其名譽的事情」(參見吳恩遠:《蘇聯歷史的幾個爭論焦點的真相》,社科文獻出版社2013年版,第1~4頁)。

俄羅斯各界近年的反思也有力地證明著十月革命的正確

自1999年起,俄羅斯社會輿論中心連續多年在列寧誕辰前夕(4月22日)就俄羅斯民眾對列寧的歷史作用評價作跟蹤調查,結果顯示,俄羅斯社會對列寧的評價穩中有升。

2011年,蘇聯解體20周年的前後,《俄羅斯報》隨機調查了254位各界民眾。問卷共有五個題目,其中第一個題目是:「今天,說到蘇聯能使您聯想到什麼?當你看到縮寫詞CCCP(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俄文的縮寫)的時候,首先想到的是什麼?」90%以上的答案是頌揚和懷念。2016年3月,俄羅斯人以執政前後國家的總體情況、人口數量、居民生活水平、國家經濟實力、軍事實力以及包括意識形態在內的全球影響力等十項標準,評價20世紀以來俄羅斯的十位領導人的功過,包括末代皇帝尼古拉二世、臨時政府總理克倫斯基、列寧、斯大林、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戈爾巴喬夫、葉利欽、梅德韋傑夫、普京。結果顯示,列寧、斯大林、普京的上述得分均為正面,並列第一。而戈爾巴喬夫和葉利欽有9項評價均為負面而位居最後。

對於蘇聯的解體,普京總統用「災難」來形容。他明確反對在蘇聯問題上的歷史虛無主義態度,表示:否定歷史會使整個民族「數典忘祖」。就在2016年1月25日,普京向來訪者透露,他至今仍然保存著自己的蘇聯共產黨黨員的黨證,並且非常喜歡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思想。

而戈爾巴喬夫自己也曾有所「懺悔」。2016年5月22日,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網站報道:戈爾巴喬夫說,「我很感到遺憾,一個擁有無限可能和豐富資源的國家不復存在了。俄羅斯人大多像我一樣……對於這個國家的解體也深感惋惜。」

筆者曾與剛剛去世不久的俄羅斯科學院院士季塔連科作過幾次深入長談。他深切地對筆者說:「把蘇聯送入停屍間的不是別人,而是我們蘇聯人自己。我們俄羅斯人以我們自己的災難為慘痛代價,向世人和歷史宣告:蘇聯的『民主化』『私有化』完全是一條絕路、死路。某些西方大國絕對沒有安好心,其他國家民族千萬不要重蹈我們的覆轍。」斯言十分中肯。

我們黨的幾代領導集體多次反覆強調反面教員的獨特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在多次講話和談話中引用「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馬克思列寧主義」,又多次提醒全黨要認真汲取蘇聯亡黨亡國這一慘痛歷史教訓。在紀念蘇聯十月革命即將滿100周年之時,深刻認識十月革命的重大意義,深刻汲取蘇聯亡黨亡國的歷史教訓,對加強我們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對於我們堅持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來源:光明日報;作者:李慎明,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


推薦閱讀:

隱姓埋名40年,悄悄合上功勞簿,隱瞞了累累戰功
解放戰爭時期共產黨是如何做到清廉和團結的?
《西班牙革命與內戰》第十五章 蘇聯援助與國際縱隊
從「革命的」到「中國的」:路有多遠?
如何看待賀龍的這張照片?

TAG:道路 | 證明 | 革命 | 實踐 | 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