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學名著簡介 (11)
圍 城
——現代社會的《儒林外史》
作者介紹
錢鍾書(1910——1998)原名仰先,字哲良,字默存,號槐聚,曾用筆名中書君,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文學研究家。曾為《毛澤東選集》英文版翻譯小組成員。晚年就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任副院長。書評家夏志清先生認為小說《圍城》是「中國近代文學中最有趣、最用心經營的小說,可能是最偉大的一部」。錢鍾書在文學,國故,比較文學,文化批評等領域的成就,推崇者甚至冠以「錢學」。
錢先生博學多能,兼通數國外語,學貫中西,在文學創作和學術研究兩方面均做出了卓越成績。解放前出版的著作有散文集《寫在人生邊上》,用英文撰寫的《十六、十七、十八世紀英國文學裡的中國》,短篇小說集《人.獸.鬼》,長篇小說《圍城》,文論及詩文評論《談藝錄》。其中《圍城》有獨特成就,被譯成多國文字在國外出版。《談藝錄》融中西學於一體,見解精闢獨到。解放後,錢先生出版有《宋詩選注》、《管錐編》五卷、《七綴集》、《槐聚詩存》等。錢先生還參與《毛澤東選集》的外文翻譯工作。主持過《中國文學史》唐宋部分的編寫工作。他的《宋詩選注》在詩選與注釋上都卓有高明識見,還對中外詩學中帶規律性的一些問題作了精當的闡述。
錢先生的治學特點是貫通中西、古今互見的方法,融匯多種學科知識,探幽入微,鉤玄提要,在當代學術界自成一家。因其多方面的成就,被譽為文化崑崙。60年來,錢鍾書先生致力於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淡泊名利,甘願寂寞,辛勤研究,飲譽海內外,為國家和民族做出了卓越貢獻,培養了幾代學人,是中國的寶貴財富。
名著概要
從印度洋上駛來的法國郵船白拉日隆子爵號在上海靠了岸。小說的主人公方鴻漸一踏上闊別四年的故土,就接二連三地陷入了「圍城」。
長篇小說《圍城》共分九章,大體可以劃做四個單元。由第一章至第四章是第一個單元,寫方鴻漸在上海和家鄉(江南某縣)的生活情景,以寫上海為主。在這個單元中,方鴻漸和蘇文紈的「愛情」糾葛佔了重要的分量。蘇文紈的傾心相與和方鴻漸的另有所歡,使他們演出了不少半真半假、女真男假的滑稽戲。暴露了蘇文紈官宦小姐矜持自負、自作多情、因而落得空對鏡花水月的尷尬相,也暴露了方鴻漸紈袴子弟優柔寡斷、不更世事而又玩世不恭的浮華相。圍繞著他們,作者還寫了十里洋場社交生活的各種人物,在美國人花旗洋行里做買辦、喜歡人們喚他jimmy的張吉民,外表時髦、骨子裡守舊的董斜川,「對雌雄性別,最有研究」的青年哲學家褚慎明,滿肚子不老實、自我標榜是「新古典主義」的詩人曹元朗,以及暗中把方鴻漸當做情敵、枉費了心思的趙辛楣,甚至還有生得漂亮、頭腦乖巧的唐曉芙等等,他們都在作者筆下顯示了各自的性格和色相。他們宴飲會客、談詩論文以及各種應酬交際是那樣的內心空虛、百無聊賴以及庸俗不堪,這種生活不會培植健康的愛情,更不會培植健康的理想,本身就是一個有待衝破的「圍城」。
第五章可以算作第二個單元,是「過渡性」或「銜接性」的。在這個單元中,在個人生活上分別吃了敗仗的方鴻漸和趙辛楣,從「愛情」牢籠中沖了出來,他們由假想的情敵變為真正的摯友,共同到湖南平成三閭大學謀事。作者在這一單元里,還為下一單元的鬧劇準備了新角色:未來三閭大學的訓導長李梅亭,副教授顧爾謙和青年助教孫柔嘉。他們和方、趙結伴由滬啟航南下,組成了一個臨時的「小社會」。發生在這個「小社會」里的種種矛盾困擾和嬉戲調侃,以及沿途的所見所聞,構成了小說所描繪的現實主義畫面的十分精彩的一部分。
第六、七章是第三個單元,主要描寫三閭大學裡的明爭暗鬥。我們這裡所選的第六章是這個單元之中的重場戲。上自校長、訓導長、各系主任,下至職員、學生、甚至還有家屬,都捲入了一場令人頭暈目眩的人事糾紛。職業上的排擠,情場上的競爭,堂而皇之的例行公事,見不得人的謠諑誹謗、陰謀詭計,一時間三閭大學成了競相逐鹿的舞台。一些學者文士粉墨登場,他們之中有李梅亭那樣滿口仁義道德、滿腹男盜女娼的半舊遺老,也有韓學愈那樣外形木訥、內心齷齪、偽造學歷、招搖撞騙的假洋博士;有高松年那樣道貌岸然、老奸巨猾、口稱維護教育尊嚴、其實卻是酒色之徒的偽君子,也有汪處厚那樣依附官僚、謀取職位、意在結黨自固、終於自蹈覆轍的阿木林;有陸子瀟、顧爾謙那樣一心攀龍附鳳、專事吹拍、淺薄猥瑣的勢利小人,也有范懿、汪太太那樣雖然混跡學府、卻只在情場上顯露頭角、推波助瀾的名門女士。總之,活躍在這「新儒林」里的各色人等,雖然用不著再把八股文當做敲門磚,卻都扯起一面自認為是最漂亮的旗幟,將真面目掩蓋起來,施出周身解數去追求新的晉身之階,彷彿自然界的動物蒙上保護色,追求自身的發展一樣。自然,他們之中也還有沒耗盡兩肩正氣的某些較好的人物,如雖則荒唐、孟浪,到底還有一些責任感的方鴻漸、趙辛楣,嬌弱深沉、很有心計的孫柔嘉等等。這些人物,或像方鴻漸,不失為「可造之才」,或像趙辛楣,終竟有一技之長;或像孫柔嘉,是思慮周密、深藏韜略的女中強者──他們在好的社會裡,完全有可能發展為出類拔萃的人才;但在那些烏煙瘴氣的環境里,由於缺乏明確的人生目標,倒像十九世紀俄羅斯文學中的「多餘人」那樣,讓社會的惰力抵消掉了他們的聰明才智。
第八、九章是第四個單元。方鴻漸和孫柔嘉在返回上海途中結了婚。這對雙方來說,都不能算做令人激動的結合,加以失業造成的對於前途的焦慮,使他們婚後不斷發生爭吵。這種爭吵在返滬途中還較為單純,定居上海後,由於雙方家庭和親族的介入,矛盾更複雜了;在婆媳、翁婿、妯娌、親朋、乃至主僕之間,一度曾發生了一系列齟齬和糾紛。最後,方、孫的矛盾終因前者辭去報館資料室主任而面臨再次失業時激化了。方鴻漸剛剛建立起來的新家解體,他再次衝出一個「圍城」,又來到一個「圍城」的入口──他打算投奔在重慶當官的趙辛楣謀取職業,這肯定也是一條前途未卜的坎坷不平的道路。小說在一陣老式自鳴鐘的「當、當……」聲中結束。像過去一切傑出的現實主義作品一樣,它沒有提供什麼關於社會和人生出路的明確結論,但他描寫的生活本身,「深於一切語言,一切啼笑」。
所以說,圍在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對婚姻也罷,職業也罷,人生的願望大都如此。
閱讀要點
《圍城》並不僅僅是一部愛情小說。它的內容是多方面的,它的主題和象徵是多層次的。 《圍城》從「圍城」這個比喻開始,淋漓盡致地表現了人類的「圍城」困境:不斷的追求和對所追求到的成功的隨之而來的不滿足和厭煩,兩者之間的矛盾和轉換,其間交織著的希望與失望,歡樂與痛苦,執著與動搖——這一切構成的人生萬事。「圍城」困境告訴我們人生追求的結果很可能是虛妄的,這看起來好像很有點悲觀,但骨子裡卻是個嚴肅的追求,熱忱深埋在冷靜之下,一如錢鍾書本人的一生。他揭穿了追求終極理想、終極目的的虛妄,這就有可能使追求的過程不再僅僅成為一種手段,而使它本身的重要意義得以被認識和承認,使我們明白追求與希望的無止境而義無反顧,不再墮入虛無。
《圍城》一書是錢鍾書「錙銖積累」而寫成的,小說沒有明確的故事線索,只是一些由作者瑣碎的見識和經歷」拼湊」成的瑣碎的情節.就一般而言,情節瑣碎的書必然要有絕佳的言語表達才能成為一本成功的作品.錢鍾書的《圍城》果真是把語言運用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因此,讀《圍城》不能像讀一般小說那樣只注重情節而忽視語言了,如果那樣的話(忽略其言語),《圍城》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義.《圍城》裡面的精言妙語是這部小說的最成功之處,也是最值得賞析的地方。
錢鍾書善用比喻.《圍城》中的妙喻有兩種,一是真實的寫景寫事物的形象比喻,讀來令人舒暢,感覺恰到好處.二是抽象的思維和感覺運用具體的物象來比喻,或者反行之,讀來讓人覺得新奇,玄妙.
如「一個人的缺點正像猴子的尾巴,猴子蹲在地面上的時候,尾巴是看不見的,知道他向樹上爬,就把臀部供大眾瞻仰,可是這紅臀長尾巴本來就有,並非地位爬高了的新標識。」做官,讓人聯想到腐敗,其實腐敗的真正原因是他的心裡本身就長著一棵腐敗的幼苗,只不過做官了,肥料施得好了,苗也就長的亭亭如蓋,不可抑止了!
語言犀利,諷刺尖露,詼諧幽默,妙語連篇。《圍城》裡面有很多段落章節里的幾乎每句話都可玩味,慢慢品嘗。真正想看出《圍城》內涵的,還是親身去體驗去領悟吧!金粉世家
——民國時期的《紅樓夢》
作者介紹
張恨水(1897-1967)原名心遠,恨水是筆名,取南唐李煜詞《烏夜啼》「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之意。張恨水是著名章回小說家,也是鴛鴦蝴蝶派代表作家。作品情節曲折複雜,結構布局嚴謹完整,將中國傳統的章回體小說與西洋小說的新技法融為一體。更以作品多產出名,他五十幾年的寫作生涯中,創作了一百多部通俗小說,其中絕大多數是中、長篇章回小說,總字數近兩千萬言,堪稱著作等身。
張恨水一生創作了120多部小說和大量散文、詩詞、遊記等,共近4000萬字,現代作家中無出其右者。其代表作有《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緣》、《八十一夢》等。他不僅是當時最多產的作家,而且是作品最暢銷的作家,有「中國大仲馬」、「民國第一寫手」之稱。
名著概要
金府七少爺金燕西,風流倜儻,是一個多情的種子,一次郊遊中遇上了女學生冷清秋,從此一見鍾情,為了得到清秋的愛,他不惜重金買下了清秋家隔壁的房子,並主動與清秋的舅舅宋世卿交友,愛慕虛榮的舅舅為了攀上高枝,不斷安排機會給燕西,結果反而加深了清秋的反感。當燕西得知清秋喜歡作詩後,他馬上組織起一個詩社,聘來了一大群文人墨客幫自己寫詩作畫。每天清秋放學回家,就從隔壁傳來燕西朗朗的吟詩聲,句句情深意切,脈脈含情。日復一日,終清秋於改變了對他的看法,認定燕西是個才華橫溢的風流才子。 清秋的家境貧寒,她怕遭到燕西家族的反對,因此始終沒有公開他倆的關係。此事被出身顯貴的燕西原女友白秀珠得知,她不依不饒,鬧得金公館雞犬不寧,天翻地覆,…… 金府的花車終於將清秋迎娶到豪門大宅……清秋對豪門內的種種禮節一概不知,在婚禮上被金家幾位少奶奶恥笑。金府內,各房兒孫矛盾不斷,金銓、金太太心亂如麻,不得安寧。
金銓國務總理的職務搖搖欲墜,幾個兒子又不爭氣,面對內憂外患的壓力,金銓一命嗚呼。頂樑柱倒了,金太太支撐不起這碩大的家族。不久,幾個兒子紛紛鬧著分家。玉芬嫁禍於清秋,說她首先鬧著分家的,燕西不問青紅皂白也責怪她。清秋有口難辯,真是跳到黃河也洗不清。她知道,面對金家中的勢力,她是無力反抗的。她吞下了一樁樁一件件的委屈…… 燕西與秀珠公開交往,他不顧全家各房及清秋的感受,夜不歸宿。燕西將分家的錢盡情揮霍,清秋稍一過問就與清秋吵鬧。清秋忍無可忍,欲回娘家,但又怕母親傷心,猶豫再三還是留下來了。 產期臨近,清秋順利產下一個男孩。但是,奉子成婚的謠言在金公館盛傳,清秋感到無地自容。 熱心的八妹在秀珠家找回燕西,他應付著看了看清秋,偷偷從箱子里拿錢,被清秋髮現,清秋欲制止,燕西說出絕情的話,二人大吵之後,燕西揚長而去。從此,燕西再也沒有回家,他和秀珠鬼混並策划去德國的事。
清秋在月子里受了刺激,執意要搬回娘家。被金家百般阻攔,她只好把自己軟禁在常年沒有人住的空房子內,準備與世隔絕。正值金公館四分五裂之時,一場劫難在金公館發生,舉世聞名的金粉世家被大火吞沒了…… 大火撲滅後,金公館變成一片廢墟,清秋在大火中失蹤。三姨太挾巨款逃跑。 冷太太跑到金公館要女兒。金太太無計可施,只好答應想盡一切辦法尋找清秋。 清秋帶著孩子和滿腹的心酸與潤之一起去了南方,投入到新生活的洪流中。 此刻的燕西終於覺醒過來,發現失去了自己生命中的另一半,他四處尋找清秋的下落,但毫無結果,在意冷心灰之下遠渡重洋,永遠地告別了這塊傷感的土地。 一代豪門家族——金粉世家就這樣解體了……
閱讀要點
《金粉世家》是張恨水早期新聞生涯積累的生活素材的一次噴發,以一個豪門棄婦為貫穿線索,極寫平民女子冷清秋與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的國務總理金銓的小兒子金燕西從戀愛、結婚到婚變、出走的悲劇過程。
金燕西作為金府最小的兒子,從小養尊處優。他追求自由純真的愛情,對素靜雅緻的冷清秋一見鍾情並與其結婚,但因生活的獨特環境,造成自身獨特性的缺點,最終迷失了愛的方向。而出身寒門的冷清秋,與寡母相依為命,學識功底紮實,性格外柔內剛,嚮往自立,嫁入總理府後,仍嘗試自立卻被家庭所不容。都說男人最不珍惜得到的東西,所以金燕西才放棄了,甚至忘記了當初的來之不易與山盟海誓。他就那樣頭也不回的到了富家小姐白秀珠的那一邊,錯的選擇終究只能是錯誤的結局,所以他失去了最應該深愛的那個人,所以他後半生得用一生的時間去尋找這份真愛的回來。傾城之戀
——對現代人性價值觀的叩問
作者介紹
張愛玲(1920-1995)中國現代作家,本名張瑛,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區的麥根路313號的一幢建於清末的仿西式豪宅中。張愛玲的家世顯赫,祖父張佩綸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鴻章的長女。張愛玲的性格中聚集了一大堆矛盾:她是一個享樂主義者,又是一個對生活充滿悲劇感的人;她是名門之後,卻驕傲地宣稱自己是一個自食其力的小市民;她在文章里同讀者拉家常,人情練達,但生活中卻始終與人保持著一定的距離,不讓外人窺測她的內心。這一切似乎都在預示著她後半生的凄涼結局。張愛玲一生創作大量文學作品。類型包括小說、散文、電影劇本以及文學論著,她的書信也被人們作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1973年,張愛玲定居洛杉磯,1995年9月8日,張愛玲的房東發現她逝世於加州韋斯特伍德市羅徹斯特大道的公寓,終年75歲,死因為動脈硬化心血管病。她的逝世使她的名字在文壇上再一次復甦。這位沉沒了多年的作家一夜間又浮上水面來,而且是前所未有的美。那刻的美是永恆的,因為張愛玲孤獨的一生走完了,留下的一片蒼涼與無盡嘆息化成玻璃靈柩,守護著她過去的燦爛。隔著空間和時間的玻璃牆望回去,越光輝的成就也越凄涼。
名著概要
白家小姐流蘇,嫁給一紈絝子弟。婚後不久因夫妻不和而離異,流蘇帶著首飾和錢財回娘家居住。此時,白家已經敗落,經濟拮据,流蘇所有資財,數年間被兄長花光。自此,她在家中的處境日漸困苦。
白家好友徐太太,為白家七妹寶絡做媒,介紹南洋華僑范柳原。范留學英國,後返滬經商,生活浪漫不羈。相親之日,寶絡央求流蘇作伴。不料范卻鍾情流蘇,整晚與她共舞,而將寶絡冷落一旁。寶絡婚事無望,家人怪罪於流蘇,流蘇有口難言。兩人互相傾慕,發展出一段華麗而又凄美的愛情故事;柳原因公去香港,徐大南遷時邀流蘇同行,流蘇與柳原在香港重逢,墜入愛河。風流的柳原並沒有結婚的打算,流蘇不甘妥協回到上海。柳原來電請她來港相聚,為情驅使的流蘇赴港與柳原同居。最後,太平洋戰爭爆發,香港淪陷。在漫天烽火下,柳原去不了英國,兩人遂在報上發了結婚啟事,傾城的香港繁華美夢雖盡碎,卻造就了陷落中的范、白在香港暫過平淡的同居生活。
精彩書摘
1、精神戀愛只有一個毛病:在戀愛過程中,女人往往聽不懂男人的話。
2、流蘇覺得自己就是對聯上的一個字,虛飄飄的,不落實地。白公館有這麼一點像神仙的洞府:這裡悠悠忽忽過了一天,世上已經過了一千年。可是這裡過了一千年,也同一天差不多,因為每天都是一樣的單調與無聊。流蘇交叉著骼膊,抱住她自己的頸項。七八年一眨眼就過去了。你年輕么?不要緊,過兩年就老了,這裡,青春是不希罕的。他們有的是青春--孩子一個個的被生出來,新的明亮的眼睛,新的紅嫩的嘴,新的智慧。一年又一年的磨下來,眼睛鈍了,人鈍了,下一代又生出來了。這一代便被吸到朱紅灑金的輝煌的背景里去,一點一點的淡金便是從前的人的怯怯的眼睛。
3、柳原倚著窗檯,伸出一隻手來撐在窗格子上,擋住了她的視線,只管望著她微笑。流蘇低下頭去。柳原笑道:「你知道么?你的特長是低頭。」流蘇抬頭笑道:「什麼?我不懂。」柳原道:「有的人善於說話,有的人善於管家,你是善於低頭的。」流蘇道:「我什麼都不會。我是頂無用的人。」柳原笑道:「無用的女人是最最厲害的女人。」
4、范柳原在細雨迷濛的碼頭上迎接她。他說她的綠色玻璃雨衣像一隻瓶,又注了一句:「藥瓶。」她以為他在那裡諷嘲她的孱弱,然而他又附耳加了一句:「你是醫我的葯。」她紅了臉,白了他一眼。
5、柳原嘆道:「這一炸,炸斷了多少故事的尾巴!」流蘇也愴然,半晌方道:「炸死了你,我的故事就該完了。炸死了我,你的故事還長著呢!」柳原笑道:「你打算替我守節么?」他們兩人都有點神經失常,無緣無故,齊聲大笑。而且一笑便止不住。笑完了,渾身只打顫。
6、不過是一個自私的男子,她不過是一個自私的女人。在這兵荒馬亂的時代,個人主義者是無處容身的,可是總有地方容得下一對平凡的夫妻。
7、柳原又道:「鬼使神差地,我們倒真的戀愛起來了!」流蘇道:「你早就說過你愛我。」柳原笑道:「那不算。我們那時候太忙著談戀愛了,哪裡還有工夫戀愛?」
8、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這不可理喻的世界裡,誰知道什麼是因,什麼是果?誰知道呢,也許就因為要成全她,一個大都市傾覆了。
閱讀要點
《傾城之戀》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愛情故事,它沒有纏綿悱惻,濃艷香麗的情節,這是一篇小說也是一篇傳奇,而它的傳奇色彩充分體現在白流蘇和范柳原在情場上真假莫辨,亦虛亦實的感情糾葛中。他們一個是舊式大家族中的新式女人,想要創造自己的命運;一個是現代風月場上的偶露真情的調情高手,范柳原對白流蘇有一點愛意,但這點愛意不足以讓他承擔起婚姻的責任,白流蘇只要一紙婚約,她知道愛情不能長久,而婚姻卻能提供生存所需的一切,她只是想生存,生存得好一點。在綿綿情話營造成的甜膩的氣氛中,展開的卻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他們各自設了精妙的陷阱,期待能獵獲對方,卻都不能如意。雙方既有愛的真意又有相互算計的精明,在張愛玲的筆下他們這對自私的男女終於因為戰爭這個非人力因素而走到了一起。背 影
——「五四」時代的春江花月夜
作者介紹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華,中國著名詩人,現代散文家,語文教育家,文學家,學者,民主戰士。原名自華(因為有一句話叫做「腹中有書氣自華」),號秋實,字佩弦,筆名余捷、柏香、白水、知白等。原籍浙江紹興,1898年生於江蘇東海,長期居住於揚州,1948年在北平因貧病逝世。1916年入北京大學預科,次年入哲學系,參加過五四運動,是文學研究會早期會員,還參與發起新文學史上第一個詩歌團體中國新詩社,開始發表新詩。1920年大學畢業後,在江浙一帶多所中學任教,並撰寫小說和散文。192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後來到清華大學任教因三代人定居揚州,自己又畢業於當時設在揚州的江蘇第八中學高中(今揚州中學),且在揚州做過教師,故自稱「揚州人」。他也曾在浙江省台州中學任教,親手種下紫藤花,後該花成為台州中學的校花。1925年起 ,朱自清歷任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系主任,期間曾於1931年去英國留學,並漫遊歐陸數國。抗日戰爭爆發後,到昆明西南聯大任中文系主任,從事學術研究和雜文寫作。抗戰勝利後,參與愛國民主運動,在身患重病時,仍簽名於《抗議美國扶日政策並拒絕領取美援麵粉宣言》;死於貧病交迫之中,被譽為有骨氣的愛國文化人。作品收在《朱自清全集》里。主要文章,作品有《春》、《背影》、《匆匆》、《荷塘月色》等。
《背影》原文
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親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禍不單行的日子。我從北京到徐州,打算跟著父親奔喪回家。到徐州見著父親,看見滿院狼藉的東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淚。父親說:「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
回家變賣典質,父親還了虧空;又借錢辦了喪事。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慘淡,一半因為喪事,一半因為父親賦閑。喪事完畢,父親要到南京謀事,我也要回北京念書,我們便同行。
到南京時,有朋友約去遊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須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車北去。父親因為事忙,本已說定不送我,叫旅館裡一個熟識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囑咐茶房,甚是仔細。但他終於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頗躊躇了一會。其實我那年已二十歲,北京已來往過兩三次,是沒有甚麼要緊的了。他躊躇了一會,終於決定還是自己送我去。我兩三回勸他不必去;他只說:「不要緊,他們去不好!」
我們過了江,進了車站。我買票,他忙著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腳夫行些小費,才可過去。他便又忙著和他們講價錢。我那時真是聰明過分,總覺他說話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終於講定了價錢;就送我上車。他給我揀定了靠車門的一張椅子;我將他給我做的紫毛大衣鋪好座位。他囑我路上小心,夜裡要警醒些,不要受涼,又囑託茶房好好照應我。我心裡暗笑他的迂;他們只認得錢,托他們直是白托!而且我這樣大年紀的人,難道還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現在想想,那時真是太聰明了!
我說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車外看了看說:「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我看那邊月台的柵欄外有幾個賣東西的等著顧客。走到那邊月台,須穿過鐵道,須跳下去又爬上去。父親是一個胖子,走過去自然要費事些。我本來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讓他去。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乾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我再向外看時,他已抱了朱紅的桔子往回走了。過鐵道時,他先將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這邊時,我趕緊去攙他。他和我走到車上,將桔子一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於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裡很輕鬆似的。過一會兒說:「我走了,到那邊來信!」我望著他走出去。他走了幾步,回過頭看見我,說:「進去吧,裡邊沒人。」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里,再找不著了,我便進來坐了,我的眼淚又來了。
近幾年來,父親和我都是東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謀生,獨立支持,做了許多大事。哪知老境卻如此頹唐!他觸目傷懷,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於中,自然要發之於外;家庭瑣屑便往往觸他之怒。他待我漸漸不同往日。但最近兩年不見,他終於忘卻我的不好,只是惦記著我,惦記著我的兒子。我北來後,他寫了一信給我,信中說道:「我身體平安,惟膀子疼痛厲害,舉箸提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我讀到此處,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
閱讀要點
背影原指人的背面形象,也指文學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原型或依據,在古文中也指背景。《背影》更是朱自清先生的名著。《背影》是記實散文,朱自清作,選自《朱自清散文全集》。寫於1925年10月。《背影》描述了在家庭遭變故的情況下,父親送別遠行兒子的經過。通過樸素真切的語言,表現了父親的一片愛子之心和兒子對父親的思念之情。它是中國現代散文史上的名篇。
朱自清在《背影》篇末寫道:我北來後,他(指作者的父親)寫了一信給我,信中說道:「我身體平安,惟膀子疼痛厲害,舉箸提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我讀到此處,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
推薦閱讀:
※讀《小王子》
※睡前故事——石頭
※沒網路沒手機的夜晚,古人過得其實更精彩!
※紫禁文學社社刊2017年第28期(總48期)||《九州採風》||即墨市詩詞學會作品
※紅樓夢中賈元春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