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贊VS怒懟,華為員工如何解讀小米招股書?

一個人對待競爭對手的態度,會影響他人生的高度。最近小米準備IPO,針對其招股說明書,華為員工在論壇里對此事的評論呈現出三種截然不同的態度。

5月3日,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小米)提交長達597頁的招股書,正式申請在香港上市,中信里昂證券、高盛、摩根士丹利擔任聯席保薦人。小米申請在香港上市,很有可能成為2014年以來全球最大IPO。近兩年,小米和華為兩家企業的手機位列全球第三、第四位,經常被業內人士拿來比較,此外兩家企業的競爭還是體現在交叉領域上。比如智能手機產業,智能家居等互聯網新業務方面,由於智能手機產業一直不是華為的核心產業,雖然也在開拓智能家居這一領域,但其競爭力還是不如小米。小米的產品定位主要是個人家庭用戶,通過生態化運營來提高小米自身的競爭力。而華為的產品定位則更多是面向企業商用的服務,同時也在一步一步地增加個人家庭用戶的比重。從員工層面來看,華為和小米的員工之間明裡暗裡也會相互較勁,尤其是業務相近的部門,員工之間對怒也是常有的事。一個人對待競爭對手的態度,會影響他人生的高度。如果尊重對手,努力學習對手的長處,以彼之長補己之短,就能夠互惠互利,共同發展。此次小米IPO的招股說明書也在華為論壇引起熱議,大學時叫小馬的華為員工說,雖然小米上不上市、估值多少雖然跟華為員工沒什麼關係,但給我們研究小米經營機會,本著找機會點、找差距的視角,他作為樓主深夜在論壇中發起了這一場討論,短短几個小時里跟帖評論的人非常多。小編將所有的評論整理出來,將華為員工三種截然不同的態度呈現出來。

點贊者:看好小米未來

@大學時叫小馬看好小米上市後的前景,他在帖子里指出,小米以手機性價比開路,經營用戶、挖掘用戶後續需求並變現,達到「控制整個跑道」的目的。而軟體、用戶經營是我司的絕對軟肋,感覺小米已經跟我們不在一個舞台上跳舞了。他重點勾出:手機硬體貢獻70%的收入、但只貢獻20%凈利潤;互聯網服務貢獻20%收入、但貢獻了80%的凈利潤;建成了全球最大的IOT系統和海外急劇增長三個方面,值得華為人學習。此外,他認為經營存量用戶是小米的優勢,每個用戶每年給小米大概貢獻了60塊服務收入,讓用戶心甘情願快快樂樂的掏錢是互聯網經營的本質。而且小米雜貨鋪把自己變成別人的渠道,維持客流量和店流水,總會有爆款可以賺錢。更重要的是,相比其他獲客成本較高的互聯網平台,小米通過硬體銷售獲得的用戶的過程本身是盈利的。@大大尾巴狼 實話實說,小米想要的絕不僅僅是手機,而是以手機為載體,軟體為平台,控制整個家庭生態。蘋果做生態,各種APP在上面起舞;小米的生態建成,各種智能硬體起舞……我就問你怕不怕!@河洛千機 家庭智能生態一直是一個風口,而且是實業的風口,遠比外賣單車有縱深。而現在這個生態做得最好的就是小米,雖然我沒買過任何小米的東西,但是中國的人口紅利足夠支撐小米智能生態的飛速發展。雖然很多人說小米沒核心技術,只是組裝工廠,但我覺得從無到有做成如此規模的小米,是在用規模換時間,實現彎道超車。其實細想,小米和谷歌挺像,基於主打產品形成規模聚攏客戶,然後不斷投資智能科技,從而成為智能產業的巨頭之一。我們無法按部就班地去追趕谷歌微軟蘋果,而小米找到了這個「彎道」,就已經非常成功。@請跟我讀二聲一直和別人對比,是因為小米本身還不夠牛逼。確實,目前小米沒有什麼自主研發硬體,唯一的優勢是MIUI,也不像剛開始那時候那麼強勢了。但我是米粉,我得洗一波地,不然對不起自己的身份。小米確實也在設計上努力,不只是簡單的模仿和組裝了,雖然沒有我廠這種萊卡深度合作,但在工業設計上MIX和MIX2的設計也算是給大家了解全面屏的另一種可能,也在嘗試創新。這方面,我對我廠表示失望,因為我不喜歡劉海屏,雖然我也買了P20Pro,但感覺沒有之前的MIX裝逼,因為最上面一條幾乎是用不起來,網頁顯示還有Bug與遮擋,這個體驗不太好。當然,除了這個我廠也有很多優點(這個必須要說,不然很多我廠腦殘粉要無腦噴我),比如更好的運行速度,更好的像素以及解析度,黑白攝像頭確實要點贊。

最後我想說小米不僅僅是個手機組裝廠,也是嘗試創新的手機組裝廠,也是目前智能設備生態體系最成熟(雖然其實還是不是很成熟),推廣最好的中國企業。

說他是雜貨鋪也好,百貨商場也好,但是不能否認的是,他確實有你所需要的大部分智能設備。低廉的價格,帶來的是無法和高端設備匹配的使用感受。但好就好在,大多數我這樣喜歡低端產品的盆友,發現這些東西都是能用的,基本不存在功能過剩。

小米的定位就是這樣,不僅僅是組裝廠,更是年輕人的第一台/件/個XX製造廠。

理性分析,審慎懷疑小米

@出來打醬油 1、雷軍先說五年不上市,兩年後食言,必有苦衷雷軍在2016年不景氣時講5年不上市,不見得是忽悠,其實他也是想把小米內功練好,忽起忽落的很難受。但是雷軍背後的資本勢力可不這麼想,人家投資就是要回報的。5年投資見收益,和10年才見收益,完全是天壤之別。小米2017年緩過來了,再不上市變現落袋為安,更待何時?雷軍的胳膊不細,但還是擰不過一幫大腿。2、千億市值虛高,從哪個維度都難以支撐小米本次把底交了,其實整體業務分三塊:手機業務,佔比70%左右,生態硬體,佔比20%左右,互聯網服務,佔比10%。也就是說,營收的大頭還是賣硬體。用硬體的營收是沒辦法支撐互聯網企業的市盈率的。如果把小米分成3個子公司,分別以手機廠商、互聯網廠商、智能生態廠商的市盈率來計算,然後再加起來,是比較合理的。小米的互聯網不足100億,基本屬於打雜,在各領域都沒有拿到NO1,要知道互聯網領域是贏者通吃,壟斷企業才能坐穩的。小米這種打雜性質的互聯網產業難以做大,也沒有護城河,一旦手機銷量下滑,互聯網營收也會跟著下滑。3、小米當前的反彈,並不是基於自身競爭力的大幅提升仔細分析小米的反彈,有兩個因素不可忽視。第一是樂視的崩盤,小米獲益很大,但即使如此,小米在國內手機市場,還是第四位。第二是印度市場拓展成功,佔據了很高的份額,但是印度市場的粘性很弱,既然可以很快換成小米,也就可以很快換成其他品牌,總之誰划算買誰,一旦印度市場後續競爭激烈,小米未必能保持當前的高份額。小米手機從資料顯示,均價只有不到900元,大部分是千元機。目前全球手機銷量已經下滑,再搞千元機跑量已經不現實了,抓住高端用戶才是王道。小米一直在想各種辦法突破中高端市場,但目前來看效果有限。@生態還是病態 很多人談生態,都沒有深入進去。其實生態的關鍵是粘性和規模。沒有粘性,生態就留不住人,用戶隨時都可以走,那就不是生態,向微信那樣越是離不了,生態就越好做。這就是為什麼微博的生態遠沒有微信好,因為粘性差很多。規模問題,熱帶雨林生態、草原生態、沙漠生態都是生態,但承載能力是天壤之別。不可否認,小米手機硬體、小米商城都算是生態,但是規模小,而且相對貧瘠。手機硬體生態屬於草原型生態,廣告推的太狠,羊毛薅的太厲害,羊都要跑了。電視生態不錯,算是溫帶森林生態吧,但是小米的電商、包括小米線下商城,規模都太小了,而競爭對手比比皆是。小米所謂的智能硬體生態是個偽概念,智能硬體之間是弱耦合,生態特性不明顯。除了鐵杆粉絲,其他理性用戶還是會像普通電商一樣看待你,划算就買,不划算就換一家,僅此而已。總之,我不看好小米的前景。@Tmu長遠不太看好小米,上市過後更可能一地雞毛。比如對比聯想,如果拿聯想的PC事業比較小米,各種佔比數據都不難看,規模和海外銷售都很實在,也有遍布城鄉的銷售渠道。但有這麼高的估值么?1、小米靠高通,靠低價快速增大了規模,跟上市有沒有關係?還有瘋狂控制輿論的一堆媒體,能夠hold多久?2、大賣場模式可複製門檻低,各種產品,比如插線板之類的等等,沒有長期守護的門檻。跟風的廠家會跟進很快的,資本一向嗅覺敏銳。3、MIUI等神話期已經過去,優勢沒有了,在隱私和內核的劣勢反倒不少。@勁霸88 估計豬還得飛一小會兒,但是風已經不大了。@Major在業界,上市的緊迫與激動程度,與公司的市值成反比。

怒懟者,看衰小米前景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 沒買過任何山寨米的產品,以後也絕對不會買,也絕對不會讓家裡人買@xilandi 說實話,我挺不喜歡小米的,也不知道為啥,我又沒用過小米的手機,也沒用過小米的任何一件產品,沒有任何理由討厭它,但我就是不喜歡,很奇怪!@機器人時代 小米講故事 VS 樂視講故事@獨孤浩軒 完全不看好,小米的東西在我看來,都比較垃圾@古道邊 個人感覺,樂視是上市之後,圈完錢,還要接著吹,最後吹破無人接盤。小米會吸取這個教訓,吹牛一波,大家套現,剩下的有人信就接著玩,無人信也不虧,散戶投資,他們幹活,互聯網+金融就是這個模式,他拋出一個概念,你願者上鉤@十六條軍規 小米就喜歡樓主這樣的解讀,其實就是一家做硬體的,如果按照做硬體公司來估值上市不值幾個錢,所以天天吹什麼生態,最搞笑還那手機用戶數量來算估值。 意思就是小米手機就是小米的廣告終端咯,半夜12點小米手機自動亮屏播放廣告,一對男女抱在一起「他好我也好」,呵呵小米只有這樣才能估值1000億美金,不然手機現在都進入傳統行業了,也連續3季度全球出貨量下降,參考一下格力美的市盈率看看小米值幾個錢。@4K決勝負 天天往風口上靠, 做個手機都一定要扯上互聯網!哪天小米手機下滑, 又會像2016年那樣, 老老實實做反思和調整! 如果手機不行了, 只能看它樓塌了!@周愛菊 感覺小米有可能會破發@莊稼一枝花 我廠怎麼從來不向小米收專利費呢?我覺得我們可以在它上市前夕,發一封律師函,就像當年港灣一樣,讓它暫緩上市。@愛你一萬年 1000億美元估值有點高了,1000億RMB差不多了小米的護城河是哪裡?低毛利?能支撐1000億刀的估值么?總之,無論是死忠的花粉,還是米粉,還是抱著學習態度的清醒旁觀者,每個人都有權發表自己的觀點,看了這麼多,你對小米上市的判斷是?

文 / 葉颯 圖 / 123RF

本文來源 / 世界經理人博客

推薦閱讀:

他53歲,乞討為生,街頭練出一身肌肉!每個健身的人都點贊了!
你會在意點贊數的多少嗎?

TAG:華為 | 招股書 | 點贊 | 員工 | 解讀 | 小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