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惱和業是怎麼樣推動生死的呢?
煩惱和業是怎麼樣推動生死的呢?
佛教將生死的運做過程歸納成了十二緣起支。它們是一、無明 二、行 三、識 四、名色 五、六處 六、觸 七、受 八、愛 九、取 十、有 十一、生 十二、老死
十二緣起支中。十二支的每一支以及以前前引生後後的生起次第我們相續中本來就具有,自然應當結合自相續來思惟,而不是脫離自相續去另學一種知識。例如,學習「受緣生愛」這一條,就要觀察自己身心上是不是按這種方式生起。比如,物質世界的規律,並不是物理學家發現之後才存在,而是本來就蘊含在物質世界中,但人們不去思惟,也就不能了解。同樣,生死流轉的規律始終運轉在凡夫人的身心中,而且是無數次發生過,但我們從來不在身心上如理如量地觀察,因此都不認識。現在佛陀開示了這個流轉公式,關鍵在於自己能否通過思惟認識到,只有以這種方式才能真正認識佛法。
第一支,如大黑暗般的無明,《俱舍論》中以比喻如是描述「無明」:無明如同非親或非實等,「非親」是指怨敵,「非實」是指虛誑。
以下具體解釋這個比喻。
所謂「怨敵」,是指親友的對立法,並不是遮除親友之後的余法,也不是與親友不同的法,比如,陌生人是親友之外的法,但不是怨敵。「虛誑語」也是指真實語的正對治品,而不是真實語之外的語言,因為真實語之外的綺語、柔軟語、粗惡語等並不是虛誑語。
以下宣說意義。
如是無明也不是只遮除了能對治的明以及排除明後所剩餘的法,而是與明直接相違的所對治品,因此應當這樣定義:所謂無明,即明的違品或對立法,而不是明之外的法。
明是指了達無我義,在明之外還有一類法,比如布施、了達暇滿、粗無常的智慧等,既不是無明也不是明。因此,「明」是指了達無我義,而「無明」是指不了達或倒執無我義,這二者猶如光明與黑暗般,是無法並存相剋的關係。
另外須知,無明的釋詞:「無」不是指沒有分別心而是指沒有它的能對治,「明」也不是指明分而是指智慧的明,即無明不是指沒有分別心的明分,而是指沒有能對治——智慧的明。
第二支行,能感召後世身心的因就是行。行就是業。
所謂「業」指人的思想行為,當人的思想和行為帶有正面色彩的時候,比如慈愛和給予,這個被稱為善業,那麼他能感召幸福和快樂的結果。如果帶有負面的色彩,如嫉妒,怒火中燒時的攻擊,這個被稱為惡業,他將招致不幸和痛苦的果報。
現在重點觀察無明與行的關係。造作的起因就是無明。我們每天在無明推動下,動很多念頭、說很多話、作種種行為,這些造作的根源確實是無明。比如,由於對業果愚昧,認為這樣做沒有關係而造下惡業,再觀察這個世界,人們的行為都是被業果愚推動。比如,都市人每天的工作就是以三門製造種種非福業,這樣大量、猛利、加速度造作的動力源頭就是業果愚。
從反面觀察也完全成立,一旦對業果生起勝解信,就會遮止非福業。比如,只要發現自己為了名利造業的結果唯一是墮入惡趣,自然就不願意再依此方式毀壞自己。因此,只要人們能深信業果,這個世界無數的行業就會自然關閉。破了業果愚,自然就遮止了非福業。
總的須認識一條緣起:以無明為緣產生行,
這同時也說明,無明若是滅了,則行也會滅,那麼整個輪迴就徹底瓦解。上文成立前後世的時候也說過,在沒有對治無明的情況下,輪迴才會流轉下去,若是有真實的智慧照破無明,就會切斷這個輪迴,而獲得解脫。
第三支識是了知別別境的心,主要指第六意識。
識分為因位識和果位識:因位造業之後第二剎那熏於識田中的種子識是因位識;習氣成熟而受生時的識是果位識。因位識在種子位,果位識在來世位。
此處是按無明生行、行生識的生起次第來解釋。「無明」就是對「從不善業生起苦苦果報的道理」愚昧,由此業果愚自然會造作增長不善業,在造業的第二剎那,業的習氣留存在識田中,這個以業習氣所熏的現法識稱為因位識。
由此因位識的功能成熟,來世在惡趣結生時的識稱為果位識。
例如,自己受賄時不知道以公謀私會引生惡趣苦果,這是業果愚。雖然收下賄賂後,業在第二剎那就息滅,但黑業習氣留存在心中,法爾具有引發苦果的能力,當時以業習氣所熏的識,稱為因位識。死後現前中有,又見有人送禮,趕緊收取,由神識受拘礙而生嗔,從而墮入餓鬼胎中,當時結生的識就是果位識。實際上,造下黑業的第二剎那,因位識上已經具有變現餓鬼根身器界的功能,在果位以識的功能力將會無法遮止地顯現餓鬼的身體、受用、器世界等。
以上宣說了受生惡趣的因位識和果位識,以下再講受生善趣的兩種識,也是要認識如何由無明而生起行,再以行如何熏於識,這是緣起鏈,有前前必定會引生後後。
緣起圖上,識是以猴子表示,我們的心識如猴子般無法靜止,永不停息地帶著各種業因在六道中輾轉,故以猴子表示識。
第四支名色,名是指受、想、行、識非物質的四蘊,為了表示名色,在緣起圖中畫了一條船,船上有很多人,船是代表色蘊,即物質的部分,眾多乘客代表受、想、行、識四蘊。此圖還表示了名和色的關係:船無人不能行,人不依船也不能進,二者缺一不可,互相起作用。同樣,單有神識而不依精血,也只是中有身,無法轉成取蘊身;而沒有神識參與,父精母血只是一種色法,不會形成具足眼耳等六根的生命。當心識與精血結合成名色時,名和色彼此成為助緣,一方面由於阿賴耶識的功能力,精血會逐步發育成胎中五位,另一方面隨著色蘊的演變,名也會相繼出現受想行三者。
第五支六處(六入),六處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一顆種子看似微小,然而有了水土、陽光各種俱有緣的配合,會逐漸長出根莖枝葉花果。內緣起也是如此,父母精血與識和合,這是新生命的最初位,隨著時間和各方面因緣的變化,會逐漸成長。在最初結生後的第二剎那,已經具足身根和意根,但此時只是名色,不叫六處,等到經過了胎藏五位,胎兒的眼、耳、鼻、舌四根成形之時,才叫六處。
第六支觸,就是以根境識三者和合而分判境界,境界包括可意境、非可意境、中庸境三種。
《本地分》說:「眼觸云何,謂三和所生,能取境界凈妙等義。」(所謂眼觸,就是以根境識三者和合所生,由此能取凈妙等境界之義。)比如一朵花顯現,我的眼根沒有損壞,又具足眼識,三者聚合立即就會判別顏色、形狀等,這叫眼觸。其他耳觸乃至意觸,應當隨各自的境界來了解。
在緣起圖當中,觸是以男女交合來表示。
經中說「以六處為緣生觸」,這是省略的說法,完整地說,應該是以根境識和合為因緣產生觸。我們可以觀察:一、境不現前不能生觸,比如,沒有喝龍井茶,就不會有舌觸;二、根有損壞也不能生觸,比如,盲人觀看球賽,不會產生分別球場競賽場面的眼觸;三、識不現行也不能生觸,比如,進入夢鄉後,五根識暫時不現行,即使在睡者的耳邊響起音樂聲,也不會生起耳觸。
第七支受,就是以根境識和合分別三種境為因緣,隨即相應生起苦樂舍三種感受。以觸生受無法避免,如果觸之後不生受,緣起就不能成立。緣起是此有則彼有,取境之後,受便隨之而來,而且取了可意境,就生起樂受,取非可意境生起苦受,取中庸境現前舍受,絲毫不會錯亂。
比如,高度近視者觀看電影,沒有戴眼鏡,看不清銀幕上光影,這時以觸會產生苦受,如果戴上眼鏡,能夠清楚地分別精彩的表演,樂受就會隨之生起。因此,當境現前時,由分判了別,隨即就會引發受,而且分判何種境,分判得是否清楚,直接決定了受的狀態。比如,藏族人聽漢人說話,雖然根境識和合了,但他無法判別話義,以這個觸會生起不苦不樂的舍受,如果判別得知這是罵他的粗語,苦受就隨之生起。再比如,品嘗一道好菜,鼻根、識與菜的香氣和合能分別香,嘗在口裡能分別味,這時樂受就會生起,如果患重感冒,對味香不敏感,樂受就不強烈。以上宣說了「以觸緣生受」的緣起規律。
以前世的煩惱和業,我們的身心天天會有很多感受,饑寒引生苦受,生活舒適就起樂受。比如,有人白天流浪街頭,晚上睡在漏風的房屋中,這些不悅意境界以他的自業所顯現,心識了別之後,苦受就生起。這都是過去無明緣行熏發了種子,以種子力而自然引發起來,沒有那種無明、行和因位識,想顯現也不可能。比如,忽然胃病發作,身根、身識和體內的境界一和合,就生起疼痛的苦受,而這份苦受,別人根本無法代替,這就是緣起而受。
緣起圖當中,受是用箭刺入眼球表示。眼睛很敏感,箭刺入眼球的苦受特彆強烈,以此顯示受的行相。
以下總結從識到受五支緣起:以三世因果而言,識、名色、六入、觸、受這五支是以前世的因所感召的現世果報。投胎時,果位識攜帶了過去種子的功能力,以此推動,不斷地現前身、受用等果報。名色是身的自體,六入是身的差別,觸是境界受用,苦樂舍受是異熟受用,以身與受用包括了一切果報內容。身有高矮、美醜,根有明利、遲鈍、健康、殘缺等;受用方面,如果過去造善業多,則生活圓滿、身心快樂,如果惡業多,則會有很多身心苦受。像這些都是以過去的無明、行、因位識造成今身果報的差別。俗話說:一娘生九子,九子皆不同。同一父母所生的孩子,他們的受用、相貌、性格、能力等都不相同。這些差別如果不是因為過去造業熏發的種子不同所引起,以其他道理根本無法解釋。而由十二緣起,就能知道前世因緣和今世果報有必然的關係。
第八支愛有兩種相,一般而言,以樂受為緣會引起不離愛,以苦惱為緣會引起乖離愛。
《本地分》說:「以受力故,於相似境,或求和合,或求乖離。」由於受的力量,領納現前的境界時,如果生起樂受,就會對此境生起不離愛,希求將來再享受這樣的樂受;如果生起苦受,則會對境界生起乖離愛,希求將來不受這種苦受。以這個道理,經中說「以受為緣生愛」。再反觀自心,在樂受生起之後,不離愛是否隨之而來?相反,如果沒有快樂感受,心裡會不會貪戀?比如,在寒冬臘月時,有兩間房屋供你選擇,一間燒著鋼爐,特別暖和,而另一間很冷,你是否就不願離開溫暖的房間,而在寒冷的房間中一刻也呆不住。這說明隨著受,就會立即生起愛。人與人接觸也是如此,如果某人能帶給你快樂,就樂意與他接觸,如果有人讓你難受,就不想見到他。
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比如,欣賞一部精彩的電視連續劇,一集播完後,還戀戀不捨。為什麼會產生這種貪愛呢?原因是有過樂受的經驗,就會產生希求不舍的心理。假如表演拙劣,令人痛苦,你一看到,立即就會轉檯,這些心理的產生決非偶然,都是受緣起規律的支配。因此,應當看清楚內心的緣起規律,即何處有樂受,內心必定不想舍離,何處有痛苦,必定不願接受。這就是以「受緣生愛」。
如果深入體會由觸而受、由受而愛的過程,就會發現愛並不真實,只是一種緣起而生的虛妄分別。凡夫首先是以無明力不自在地執取外境實有,然後對此產生感受,又由不同的感受產生不同的情緒。按一般人的邏輯,能帶給我樂受就是好,我就喜歡;能讓我痛苦的就是壞,我就排斥抗拒。我們的顛倒就在此處,完全是以主觀評判好壞而引起貪嗔,始終不知這是以自己的執著而生起的煩惱。愛是迷亂的情緒,並不是清凈之法,當愛生起時,要清楚它只是緣起法,不能信以為真,一旦順從了愛,後面的取有就會隨之而來。
所謂由受緣生愛,是指從無明和合的以觸緣所生的受能夠產生愛,如果只有受而沒有和無明結合,愛畢竟不能生起。
從愛這一支開始,我們可以有主動權,由受生不生愛,所生之愛是強是弱,都要觀待無明。如果受的同時,非理作意強,則愛也會強烈生起。相反,如理作意得力,在愛生起的同時,就能遮止它的增長,進一步如果具有空性智慧,即使以習氣力我愛現行,也能象強力制服羸劣一樣進行遮止。
《入行論·智慧品》中說:「何時無受者,彼時受亦無,彼時見此已,云何愛不退?」因此,以無明和合觸所生的受,才會生起染污愛。相反,能安住受者空或受空的境界,即使感受強烈的苦樂,也不會引起貪嗔等。
觸是境界受用,受是生受用或者異熟受用,觸與受這兩者圓滿,就是受用圓滿。「觸」是根境識和合而分別種種境界,所以是境界受用,「受」是由觸引生的內心種種感受,是真正的異熟受用。
其實真正的受用是異熟受用,比如,一位富人雖然能享受到超級的五欲境界,但只有這種境界受用並不算是真正的安樂受用。真正的樂受要觀待內心感受,如果內心愁苦,即使住在天宮中,還是感受痛苦;相反,有人雖然吃白菜,穿布衣,但只要內心安樂,也是安樂受用。因此,生受才是了義的真正受用。我們應當尋求的唯一是內心的快樂。
緣起圖中,愛是以酒鬼表示。喝酒到一定量有了感受時,就會對酒希求。凡夫如同酒鬼,遇到好的境界,有些享受,心就粘在境界上,這就是貪愛的狀態。從酒鬼之相廣而推之,有種類繁多的貪愛迷,比如球迷、歌迷、飲食迷、衣服迷、名聲迷、汽車迷、洋房迷等,三界到處充滿著貪愛。
第九支取,是指取後有。取的體性是對四種境生起四種欲求貪執。
以愛為緣生取,緣起圖中是以猴子想摘取果實,表示由貪愛產生了求取的心理。比如,小孩子每次和母親逛超市,見到玩具,都會愛不釋手,以這個愛的加強,最後要求母親一定要買,如果母親不答應,就會撒嬌哭鬧,不肯離開,這樣一種想要得到、佔有之心就是「取」。吸毒也是如此,當吸到生起快感時,就會生起愛,然後生起取,在毒癮強烈發作時,不惜傾家蕩產、賣身求取毒品,這就是取。
第十支有,往昔造種種業,在識田中熏發了業的習氣,這是因位識,只具引發後有的功能,還沒有現前果報,此後經過愛取的潤發,對引生後有具有強大的勢力,這時就是有。《瑜伽師地論》說:「由此愛取和合滋潤,令前引因轉名為有,即是後有生因所攝。」
以比喻而言,以行在識上熏發習氣,如同稻種播在大地上;業習氣經過愛取的滋潤,已具有必定感召後有的勢力,就象稻種經過水土的潤發,到了非生不可的地步。比如,造了地獄之業,讓它作而增長,一旦經過愛取的潤發,使勢力強大到無法遮止的時候,那就必墮無疑。很多人造惡之後,一直不知道懺悔回頭,等業習勢力加強到「有」支時,誰也無能為力。比如,癌症初期還能設法遮止,一旦癌細胞擴散到了晚期,則就無藥可救,只有等死而已。
「有」是指因位之法,還是果位之法?是指因位之法,以因的勢力已經強大到必然要感生後有,所以對因假立果的名稱,叫做有。
緣起圖上,是以孕婦表示有,孕婦雖然尚未生產,但是已經具有了生子的勢力。
以取為緣會轉成有,好比種子經過水土的潤發,必然會到「果實非生不可」的階段。《本地分》說:「由取力故,即令彼業於彼彼生處能引識名色等果。」
第十一支生,就是胎卵濕化四生中,識最初結生的剎那,也就是四有當中的生有。以胎生來說,中有眾生見到父母行房生起愛取,隨著「有」的勢力趣入精血而結生的剎那,稱為生。當然菩薩以願力或三摩地受生、諸佛示現化身等,不屬於此處的生緣起支。
緣起圖中,生是以婦女分娩表示,由於有的勢力,時辰一到,立即開始分娩,絲毫也不會耽擱,這是緣起的規律所致。
第十二支老死,從廣義來說,老是隨時的,直至死亡。結生之後,隨著業力的推動,五取蘊剎那剎那都在成熟,轉變成其他相,此即「老」的涵義。從狹義來說,老是指身心衰變,如《本地分》所說:「依止變壞、鬚髮變壞、充悅變壞、火力變壞、無病變壞、色相變壞、威儀變壞、無色諸根變壞、有色諸根變壞,時分已過,壽量將盡。」
死是老的終點,一期生命走到盡頭,再也無法住持,就會棄捨同分諸蘊。
「同分諸蘊」:指五蘊。色身剎那剎那在相續,心也如此,因此稱為身相續和心相續。臨終時,心相續仍然繼續,身體則被捨棄在此世,這就是死亡。
緣起圖中,是以背屍體的老人來表達老死的意義。
以結生為因緣,必定無法逃出衰老與最終的死亡。這是鐵定的規律。《無常集》說:「住於何處死不入,如是方所定非有,空中非有海中無,亦非可住諸山間。」
總結:《瑜伽師地論·本地分》中這樣解釋緣起次第:「諸愚痴者要先愚於所應知事,次即於彼發起邪行;由邪行故,令心顛倒;心顛倒故,結生相續。生相續故,諸根圓滿。根圓滿故,二受用境。受用境故,若耽著,若希求。由希求故,於方覓時煩惱滋長。煩惱滋長故,發起後有愛非愛業。由所起業滋長力故,發起後有愛非愛業。由所起業滋長力故,於主趣生死中苦果生。若果生已,有老死等苦。謂內身變異所引老死苦,及境界變異所引憂嘆苦、熱惱之苦。」(愚痴的眾生首先對所知愚蒙,然後對它生起邪行;以邪行,使心識顛倒;以心識顛倒,導致結生相續;以結生相續,諸根圓滿;根一旦圓滿,現前觸和受兩種受用境界;由於受用境界,生起耽著希求;因為希求,在正追求之時,將使煩惱滋長;再以煩惱滋長,將生起能生後有的愛非愛業;由於所生起業的滋長力,在五趣生死之中出生苦果;以苦果出生,必定有衰老、死亡等痛苦來臨。)
如此一輪緣起結束後,又再來一輪,仍然是從無明到老死,這就是輪迴,凡夫月月年年都在這十二支中輪轉,這就是凡夫生命存在的狀態。
以上以理成立了凡夫生命流轉之相。
推薦閱讀:
※但願相見便相知,免教生死作相思
※為什麼《雍正王朝》中血戰沙場,見慣生死的年羹堯被賜死時痛苦流涕?
※有一種愛,無論何時,即使燈火,依然可以生死相依!
※(331)【劉素雲老師最新分享】慈舟普渡(之二)千念萬念生死苦輪 阿彌陀佛極樂蓮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