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真氣運行法日記

這是我在真法官網【lishaobo.com】里寫的練功日記--《蟀哥小強漫步周天記》,其中紫紅色文字基本上是賈國宗老師對我指導的批註與回帖,謝謝賈老師。

練功日記:

第一步功:呼氣注意心窩部

方法:做好練功準備,放鬆身心,集中思想,精神內守,在呼氣的同時,意念隨呼氣注意或內視心窩部。賈老師的指導帖:http://www.zqyxf.com/zfbbs/dispbbs.asp?boardID=113&ID=4819&page=1

我是從2008年2月25日開始練功,比較懶,一直沒有寫日記,憑著記憶整理一下這個過程。

2008年2月25-29日(5天):站式每天三遍 每遍20分左右

頭幾天呼吸有些不自然,但也沒什麼異常現象,心窩也有熱感,腋窩偶爾有脹痛,站完之後雙腿有些酸。

2008年3月1-2日(第6、7天):站式 每天三遍 每遍20分左右

早上,心窩有熱感,其他正常。

中午、晚上,心窩有熱感,同時壇中穴周圍也有些熱感,很微小的麻感。

2008年3月3日(第8天):站式 三遍 每遍20分左右

早上,心窩有熱感,其他正常。

中午、晚上,覺得呼吸自然(進入狀態比較快),但是襢中穴右側核桃大小的區域(檀中穴右邊2-3寸,以下稱檀中右區好了,呵呵),有點脹(熱感已消失)。

2008年3月4日(第9天):站式 四遍 每遍20分左右

早上,心窩有熱感,其他正常。自認為,早上氣感會弱些。

中午、晚上,練功時,檀中右區,有些脹痛,對應的背部區域也發緊。

功後,那區域還有點壓抑,心想再試一下,於是又去練,發現:

檀中右區,開始脹痛,不知不覺中,這種感覺移到了壇中穴附近,脹痛感也逐漸消失,繼而發現這裡有圍棋子大小的東西在一下一下跳動(象一個小心臟),有微疼,從壇中跳著延任脈往上移到璇璣穴附近,停在這裡好跳了好幾分鐘,又向右移動,再向下移到右乳頭的右邊位置(大概是天溪穴這個區域),同時右腋窩,也有跳動,雙肩有沉重感,右邊明顯些;後來腋窩沒反應,結束收功時候,天溪穴區域的跳動感慢慢消失。

2008年3月5日(第10天):站式 三遍 每遍20分左右

早上,心窩有熱感,其他正常。

中午、晚上,呼吸自然後,檀中右區在左邊對應的區域,姑且稱檀中左區好了,開始發脹,繼而跳動,跳動感向右上方斜向上移動,到了任脈,又向上移到璇璣穴,停留幾分鐘,又向右移動到俞府穴(大概位置),在這跳了幾分鐘,慢慢減弱,直到沒有,收功。

這幾天,肩部都比較脹,好像肩部中點位置有點痛。

2008年3月6日(第11天):站式 三遍 每遍20分左右

胸口沒有脹痛了,右邊腋窩下邊些(天溪一帶),有跳動的氣感,好像要往肺里鑽,帶有痛感,一段時間後,跳動感減弱了,直到沒有,後來就收功了。

這天,口水不多,偏少,但是有點甜,咽下去的時候,覺得有點甘草的味道,特別是喝水的時候,甜感很明顯。

2008年3月7日(第12天):站式 一遍20分左右

早上,心窩有熱感,其他正常。

這天,有些事,比較忙,中午沒練,奔波了整個下午。

晚上,同學請客,盡量推辭,還是喝了一瓶多啤酒,沒練功。

2008年3月8日(第13天):站式 四遍 每遍20分左右

早上,昨天玩累了,沒能早起。

中午,練功時就沒什麼氣感了,前胸穴位不跳了,口水也不甜了,意守心窩的,不知怎麼覺得印堂發熱發癢,後來跳動起來,越守著心窩,印堂的反應越來越劇烈,不得不終止練習。

下午1點左右,練了一次,開始時印堂有反應,用手擦了幾下臉與額頭,恢復正常,氣望心窩送時,印堂又開始發熱,中止了一會兒,找了個光線比較弱的地方,放輕意念與呼吸,後來不知不覺地,印堂就恢復正常了。

下午4點左右,又練了一次,情況差不多。

晚上,練的時候,左邊的額頭開始有反應,慢慢變熱,睜開眼,原來燈光就在我左邊上頭,轉了個身,排除干擾,順利起來了,但是還是沒什麼氣感,心口有一點溫感。 

2008年3月9-12日(第14-17天):站式 每天三或四遍 平均每遍35分鐘左右

這幾天情況差不多,早上大概30分,中午晚上40分左右。

這幾天肚子空空的,呼氣注意心窩時,可感到一些不明顯的熱流,開始後幾分鐘,呼吸變得很自然,有些綿長,感覺起來有點愜意,好像站在一葉扁舟,於大海中起伏。偶爾也痛的點出現,慢慢會消失,也不很痛。前胸穴位不跳了,氣感好象比以前弱了些。

有一次做完之後,走路的時候,不自覺深吸了一口氣,覺得心窩裡像有個充滿氣的皮球一樣,要浮出來,呼氣時,慢慢縮回去。又試了幾下,這種感覺,漸漸的沒了。後來幾次練功後,又試了幾下,沒有這種感覺了,真是可遇不可求啊,呵呵。

練功第1天開始到現在,已經有16天了,在頭幾天一直以來,心窩都有發熱,但是沒有書上所說的沉重感,反而心窩上面前胸區和肩背有發脹感以及部分學位跳動,所以沒有進入第二步功法的練習。

2008年3月13日(第18天):站式 三遍 每遍30分左右

總覺得早上的氣感會弱一些,除了肩背有酸痛,雙腿有些累外,只有心窩有些溫熱。

中午,站了20分左右,右肩比較脹,突然心窩發脹跳動,接著跳到了檀中穴區,一股氣像一注溫泉一樣沿任脈上行,期間有個別穴位有跳動,大概到了天突穴,停了一會兒,一部分頂在天突,一部分斜向右上方移去,到了肩部的中間,又停在這裡,幾分鐘,突然,右肩一下子鬆了,不脹了,很輕鬆舒服,這是這股氣感也消失了,等了會兒,沒其他反應就收功了。這次練了30分鐘。

晚上,氣行到天突右邊地方,慢慢消失了,雙肩有些酸脹,並沒有松下來。看來比中午的,要差些。

2008年3月14日(第19天) :站式、坐式 三遍 每遍30分左右

早上,站式,跟以前差不多。下午沒課所以坐車回家了。

中午,坐勢,開始不久,心窩裡好像有個鼓風箱,呼吸一次,就開合一次,把氣鼓出來,接著前胸好像氣滿起來,一直頂到天突穴,兩腋窩也很脹,心窩之上與頸部一下像是浸在水裡一樣,胸內像充滿氣體,頂著雙肩與脖頸,繃緊感。後來收功,充氣的感覺很快就沒了。

晚上,坐式,出現同樣的功態,20分左右,憋著難受了,就站起來練,氣還是鼓著,就用第二步功的方法,呼氣向丹田趨,用意念往下引,一會兒,滿在前胸的氣好像少了些,慢慢下降,同時,會陰開始有反應,而且跳動,心窩好像有東西一波一波往下移。一會兒,整個身體就輕鬆了,會陰也平靜了,收功。

2008年3月15日(第20天):坐式 三遍 每遍30分左右

早上,對由於昨晚的功態比較滿意,所以氣往上鼓也沒在意,一會兒就出現氣滿全胸的狀態,於是想要用意念往丹田引,引不下,站起來,很久才引下一些,還有些氣在前胸。

中午,放鬆意念與呼吸,不去求鼓風箱的感覺,但是其還是滿上來,頂著腋窩、肩部、脖子,不舒服,像是縴夫在拉縴,有繩子勒在脖子和腋窩一樣。站起來也引不下,意守丹田也不行,後來就收功,隨後氣感消失。

整個下午,有點鬱悶,是不是哪裡錯了,別人氣從心窩往下走,我怎麼往上沖?

晚上,鬱悶歸鬱悶,功還是要練,很快氣上來了,好像有繩子勒住了左脖子根和右邊腋窩,往後拽,整個一拉縴的。拉了一會兒,檀中右側有拳頭大的範圍脹起來,不斷上移頂到右肩前,好像一段圓頭的木樁頂過來一樣,像是要穿肩而過,同時,肩背區有米粒大小的東西在做圓周運動,直徑大概10公分,過了好幾分鐘就沒了,前面的氣感還在。後來沒什麼變化,就收功了。

2008年3月16日(第21天):坐式 三遍 平均30分左右

早上,與昨晚差不多,只是背後沒氣感了。

中午,差不多。

晚上,開始後,右乳區有點熱脹,好像氣在這裡,乳頭周圍很明顯,有氣沿乳中穴轉圈。後來沒了,收功。晚上只有20分鐘左右。

前胸的氣感比較明顯,自己認為可能是氣沖病灶,所以遲遲沒有正式開始第二步功的練習.

想問老師,我先開始第二步呢,還是等病灶沒反應了再接第二步?請老師明示.

小強:您好!

您是,我到論壇來兩年多的時間裡,看到(一氣看完;看的很認真;有的看了兩遍,比如吸氣的事情,我很敏感!)的練功日記寫的最好的之一!

說您的日記好,理由有四:一是練功動機為了健康正確;二是條理清晰,文字準確;三是生理反應描述確切;四是基本沒有出現心理干擾練功生理活動的情況。

一步功已經很到位了,可以正式轉入第二功的練習!「丹田趨」的速度和力度儘可能的舒緩些!http://www.zqyxf.com/zfbbs/dispbbs.asp?boardid=113&id=4904&star=1#54573

特別提醒:

1、習練真學,任何時候都不要體會吸氣的事情。

2、不要超前學理論!我認為:用會查字典的語文水平,來理解正在練習的這一步功「7個字」要領的含義,去操作練習就足夠了,在通督前「理論越多越反動」、越糟糕!

祝願您練功順利!取得好成績!

謝謝老師的鼓勵與誇獎!我會繼續努力的.

今天中午飯後,在教室里上了下網,看到了老師的回帖,很高興,感謝了,呵呵.

在老師的指導下,中午已經轉入第二步功的練習了,第一次練,感覺還不錯,練習40分鐘,具體的過程與體會已寫到本子上,找時間儘快連同昨天的日記一起輸入傳上來.

在學校里,上網不方便,日記上傳有些慢,以下是前天的日記。

2008年3月17日(第22天): 坐式 三遍 總共1小時50分鐘

6:05-6:35 坐式,剛開始,心窩處很快有感覺,有點開合的意思,檀中穴有脹感。這幾天10來息之後,都有這樣的情況,呼氣注意心窩部,有微熱感,漸漸地呼吸變長,感覺吸氣的時候比較急促些,可能時呼氣時有些刻意拉長了吧,一定要改(自然而然,呼氣時稍微想一下心窩)。前胸有局部地方(右邊多些)稍微有點脹,也沒在意。在將要結束的那段時間,心窩那開合的感覺擴大,每吸一下氣,整個背部好像隱約被吸進了一點,呼氣時又恢復,這樣持續到最後收功。

12:30-13:05 坐式,回校了,找個報告廳,坐著練,不過空氣不大流通。一開始與早上的情況差不多,後來就覺得左腰有一塊地方有些脹痛,直到練功結束,收功後沒這種感覺了。整個過程中,上嘴唇偶有不自主地觸動,有一次,覺得絲狀氣感沿右鼻孔內側,往鼻根爬過,感覺起來很爽。

17:30-18:15 坐式,開始十幾息,還沒靜下來,心窩沒反應,接著加重意念就有了,又有心窩開合的感覺,而且會上行到檀中穴。呼氣注意心窩的意念加重,心窩更熱了點,像熱的微風一樣吹下來。突然覺得,有東西沿著肚皮向下流,能感覺到肚皮上的毛孔,有點「蟻行」的味道,但是毛孔的感覺沒有移動,好像什麼東西流過觸動了毛孔一樣,方向是向下的。接著,時前胸的毛孔,最後是背後的,呼氣時,背上的體毛好像被微風吹向兩旁,「麥浪」似的,但很快,一吹即停,緊接著第二波又來,從上到下,沿著脊椎一陣陣地,直到這次呼氣結束。在最後階段,呼吸細長,心窩又開始有開合的感覺,接著形成氣團,吸氣時,氣團好像被向上的力抽成帶狀往上行,吸氣結束時,又撞成一團;呼氣,同樣的方式網下落,好像有慣性。整個過程,左腰也是有塊脹痛,結束後消失,背部有酸脹,上嘴唇偶有不自主觸動,右鼻孔也有中午的感覺。

今天的氣感很豐富,特別是晚上,可能入靜比較好,這些氣感與往日的痛、脹、跳動等有所不同,感覺起來,挺舒服的。

2008年3月18日(第23天): 站式、坐式 三遍 總共2小時10分鐘

6:23-7:13 站式,有股氣聚在檀中附近,隨呼吸一張一縮,心窩有溫熱,挺平靜的,能站50分鐘了,破紀錄,呵呵。肩背也沒有酸脹,比較輕鬆,自我感覺比以前有進步,以前站著,雙肩都脹著綳著,背心都有酸痛,功夫真是練出來的啊,哈哈。異樣的地方是,後陰有比米粒還小的跳動感,然後鑽進直腸,又好像有蠕動,功後,7:40上廁所,肚子有點泄了。

在最後階段,檀中穴有跳動,跳到前胸突骨時結束。

第二步:意息相隨丹田趨

方法。每次呼氣都從心窩部開始,以意領氣或意隨氣行,即意息相隨也;呼氣結束時也到了下丹田。起點是心窩部,止點是下丹田,方向是從心窩部到下丹田,時間是從呼氣開始到呼氣結束;吸氣任其自然,當然是不去管他啦!

指導帖http://www.zqyxf.com/zfbbs/dispbbs.asp?boardid=113&id=4904&star=1#54573

13:10-13:50 坐式,中午,看到了<ST1 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賈">賈</ST1 ersonName>老師的回帖,心裡很高興,按照老師的指示,進入第二步功的練習,仔細看了「意息相隨丹田趨」的指導帖,呼氣從心窩開始到下丹田結束,一會兒就進入功態,有熱感從心窩流入丹田,雖然不是很明顯,但是很真切,會陰有跳動,漸漸地熱感明顯起來,人很放鬆。

突然覺得額頭有些發熱,而且吸氣時,有一個氣團上升,呼氣下降,自我檢視了一下,原來,呼氣時太刻意往下送了,這時想起<ST1 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賈">賈</ST1 ersonName>老師在回帖里的話「丹田趨,速度與力度儘可能舒緩些」,想著這話,調整一會兒,額頭的熱感慢慢消失,心窩的氣好像慢慢下降。突然頭上大概是前庭穴有跳動,跳動感向後移動,後來消失。

接下去的功態,又有些不一樣,會陰停止跳了,不覺中,腹部、心窩,還有檀中區域(也就是身軀的下面3/4部分)好像混沌一片,裡面好像漫著氣,吸氣時,潮水一樣湧向身體,呼氣時,會退去,意識會隨之而動,常常會忘了「丹田趨」的意念,每次都要將意識拉回。這種狀態下,把氣從心窩往丹田送,熱感不是很明顯,但能感到它的存在。一段時間後,每呼出一口氣,覺得內氣就從心窩瀉下,肚子里的氣好像被撞散了一樣,又馬上聚攏的感覺,甚至會被擠出體外,但又聚回體內,真有種「真氣鼓盪」的感覺(不知道,真正的真氣鼓盪是怎樣的?),整個過程很舒緩,有慣性似的。期間,上嘴唇偶有不自主觸動,右鼻孔也有昨天中午與晚上的那種感覺。

功後,按摩雙耳,右耳背痛感比較明顯,以前也有,不過最近又強烈些了。記得初中的時候,玩鞭炮,不小心炸得右耳嗡嗡響,印象中從此就有耳鳴了,可能是體虛,一直沒有修復。按摩了一會兒,直到痛感消失(每次結束都要按摩)。

17:10-17:50 晚上有課,一吃完就馬上開工了,剛開始沒有熱感,慢慢地才進入狀態。呼吸漸漸變長,覺得體內的氣在腔內回蕩起來,檀中、天突偶爾有跳動,有時覺得內氣從上軀體漲出,接著又縮回,過程舒緩蕩漾,直到收功,沒其他特殊反應。

氣從心窩推向丹田的感覺沒中午明顯,熱感也少些。這可能與飯後馬上練習有關。

想問老師,是不是呼氣時,把意識(以意領氣或意隨氣行)從心窩移向丹田就行了,有沒有熱感等其他反應,不必刻意追求(對,不追求,更不要刻意;是什麼寫什麼)?

今天的日記沒弄好,找機會再傳。

早上與中午,練的時候,覺得氣是從任脈右側下去的,左側不明顯,這樣正常嗎,要不要糾正呢(不必強迫糾正,到時候她回自動回歸!)?請老師指點。

老師特別提醒:「習練真學,任何時候都不要體會吸氣的事情。」

在練習的時候,又不自覺地去體會吸氣了,該打了,力戒力戒!!!

感謝老師提醒的早,呵呵。

2008年3月19日(第24天) 站式、坐式 三遍 總共2小時

6:40-7:30 站式,基本功態與昨天差不多,很輕鬆。呼吸輕微,吸進的氣好像能直接進入腹部,呼吸蕩漾,覺得熱感從任脈右側下降。「丹田趨」的體會是,呼氣剛開始覺得心窩有熱,緩緩下去,到了丹田之後,又熱了一下。到了後階段,印堂跳了會兒。

13:00-13:30 坐式,很平淡,氣感沒昨天多。自我感覺起來,心好像沒昨天靜些,呼氣時,先有熱感下流,後來覺得有東西(應該是氣)一步步向下移,正常呼吸下,基本上分5步,拉長呼氣,可達7步。熱感從任脈右側下降。

17:23-18:03 站式,整體感覺還是比較好的,天氣原因,身體比較熱,呼氣開始時,注意心窩,有熱感,往下推,到丹田停下,又有熱感,有時候並不明顯。一段時間後,心靜下來,周身也不覺得熱了,檀中有脹痛,津液很多。

接著有一痛點,從檀中分離出來,沿任脈左側滑下來,進入丹田。後來,氣泡一樣的東西從心窩(還有腋窩、前胸等地方)滑進丹田,剛進丹田「氣泡」就融化了似的。

有時侯,呼氣已盡,而「氣泡」還沒完全落進丹田(或者是一個落進,另一個還在半途),就拉長呼氣助它,漸漸地覺得背後緊脹,呼氣結束時還有點痛,就深吸(任何時候都不要體會吸氣的事情,切記!)一口氣,呼出之後,這些「氣泡」就自動滑下去了,也有大塊的氣橫著下去的,好像不用意念推。一高興,就拉長了呼吸,氣下得很快,也覺得較多,好像吸進空氣,通過肺部變成氣泡直接呼入丹田。

這樣進行了段較長的時間,突然發覺,口中津液很少,咽下後,覺得口乾,應該是「火壯食氣」吧?但是並不覺得熱。於是調整呼吸,不特意拉長,津液開始有回升。檀中一直有脹,收功後消失。這次收功後,按摩耳背,居然沒有痛感了,奇怪。

2008年3月20日(第25天) 站式、坐式 四遍 總共3小時

6:30-7:10 站式,吸取昨晚的教訓,呼吸意念盡量放舒緩,雖然氣感不強,但下行的情況還是比較順的。剛開始是溫熱感,後來是塊狀的氣流下去(不是很清晰)。前胸還有點脹,右腰處有個痛點,脹了幾下後消失,左乳中穴上面也有個點脹痛幾下後消失。在最後階段,有點著涼了,打了幾個噴嚏,鼻孔痒痒的,氣有點散。

11:50-12:30 坐式,練到10分鐘左右,被人打擾了一下,後來,慢慢恢復平靜。「丹田趨」還不熟練,氣感時有時無。前胸產生「氣泡」落入丹田,心窩也有。這幾天,剛開始用坐式,肩背還有點脹,相信會慢慢習慣的。

17:20-18:00 坐式,站式。先坐了20分鐘,又被人干擾了,換了地方再站20分鐘。坐的時候,肩背比較脹,前胸比較重,幾乎每呼出一氣,都能感到有氣從心窩進入丹田,自我覺得挺輕微了,還是感到津液比較少。站時,基本差不多,有段時間感到「氣泡」從前胸落下。後來,前胸越來越脹,覺得氣頂到了脖子根天突穴附近,收功後消退。

18:50-19:50 站式。中午、下午兩次都被人打攪了,自己覺得今天用功還不到位,決定再去站個20來分鐘。開始的時候,用很細微的呼吸,氣從心窩下去的也挺細微,自認為這樣挺好,細水長流嘛。後來漸漸地,前胸又脹起來,看來,呼吸再微小也會脹了,那就不管了,用正常的呼吸,不一會兒,上半個身軀發緊,好像只有心窩那裡能動了。但是,氣下丹田是很順的(主要是熱感),也就不理他脹不脹了。到30分鐘時,腳有些酸麻,活動一下,想繼續站會兒。沒想到,在收功時,已經站了1小時了。

今天,兩次坐式(地方所限)都被人干擾了,另外覺得站式方便一些,找個沒幹擾的地方也容易些。想問一下老師,五步功,能用站式一練到底嗎?如果不行的話,再找辦法。

2008年3月21日(第26天) 坐式、站式 四遍 總共2小時45分鐘

5:13-5:53 坐式,4:50醒來,個人認為躺著練會讓人變得懶惰,而且效果不好,所以起來,按坐式練了。這次只有檀中穴附近有點脹痛,氣下丹田,比較輕微,有時覺得熱感,若有若無,偶爾也有熱感停在心窩,好像送不下去,幾息後才下去。整體感覺比較平靜,肩背不覺得發緊。

6:15-7:15 站式,比較輕鬆,偶爾有無關的雜念出現,後階段前胸比較緊些,感覺比較好,氣下得比前面這次稍明顯,呼氣丹田趨的過程,還不大熟練,一走神就會亂掉,要調整一兩息才恢復,要努力。

12:50-13:20 站式,下午要回家,也很想早點回家輸完這幾天的日記,但是為了養成練功的習慣,決定先練再回,所以心裡有點矛盾,因此總覺得心裡有些浮躁,氣下去有些熱(可能是微燙)。有意識減弱呼吸意念,熱少些,但是沒這意識控制的話,又會熱起來。所以總體上還是比較熱的。練功時間,自然是多多益善,但是前提是有效,不然強行練了也沒用,正如這次一樣,有事在心裡擱著,心靜不下來,效果應該不好,這是我個人看法,呵呵。

17:26-18:06 坐式,氣下得比較好,肚子心窩連成一片,常出現氣在鼓盪的感覺,呼氣時,氣沉下去,吸氣時,會自然上浮,不知道這是不是犯了「注意吸氣」的弊病?請老師明示。

1、看到我的這個帖子時,可以轉如三步功了http://www.zqyxf.com/zfbbs/dispbbs.asp?BoardID=1&ID=8645&replyID=&skin=1;

2、任何時候都不要體會吸氣的事情;

3、如果方便,儘可能用垂腿坐最好;立姿次之!

2008年3月22日(第27天) 坐式

5:32-6:42 坐式。身上沒多大反應,熱感若有若無。這兩天覺得雜念比前兩天多些,但是呼吸比以前自然多了,可能是這個原因,放鬆了對呼吸的控制,而讓雜念有機可乘了。

練功到現在,對雜念有一點小小的體會。古人說雜念是野馬。我剛開始練一步功的時候,雜念像剛捕獲的野馬,太難馴了,告誡自己不要想著某事,卻老要出現,就像讓這時候的野馬安靜下來,越馴越野,什麼都不管,反而在不知不覺中,它待一邊去了;現在,這野馬已經野性大有所減,但是並不老實,偶爾還發發脾氣,但是一被人發覺,它就很快不吵了,呵呵;到哪天,修心到一定程度,胸懷大寬,對野馬的佔有,看得平淡時,放馬回歸大自然,那時候還真的清靜了,哈哈。

11:35-11:55 坐式。早上看到老師的回帖,先學習了第三步功的指導帖,後來有朋友叫我出去逛廟會,沒辦法,先去散下心吧。在路上,想著「調息凝神守丹田」,呼出氣試了下,覺得氣先流到心窩,發熱,再從心窩流入丹田,也發熱。回來後,開始練第三步功,呼吸還算自然,感到丹田處發熱,周身也熱(今天陰天),脫掉外套繼續。後來,左臉微發熱,丹田的熱感在其左側,覺得前胸的氣在舒緩地回蕩。大概十幾分鐘左右,丹田的一團熱感,突然往上竄,後停在心窩,就覺得心窩與前胸有些沉重(並不脹),還是繼續意守丹田,覺得丹田開始恢復一些熱感,同時覺得心窩還有氣感。是不是我第二步功沒練到家呢?「幾乎每呼出一氣,都能感到有氣從心窩進入丹田」,這是在狀態較好的情況下出現的,怪我沒說清楚(請見諒),有時候腹中空空,好幾息後才能入丹田。接下去夯實第二步,還是接下第三步呢?請老師指點。

今天的其他內容,待續……

第三步:調息凝神守丹田

方法。當第二步功做到丹田有了明顯感覺,就可以把呼氣有意無意地止於丹田。不要過分注意呼氣往下送,以免造成發熱太過,耗傷陰液,犯「壯火食氣」之弊。呼吸放自然,只將意念守在丹田部位,用文火溫養,「少火生氣」正是此義。老師的指導帖:http://www.zqyxf.com/zfbbs/dispbbs.asp?boardid=113&id=4905&star=1#4905

賈老師對「調息凝神守丹田」解釋

1、調息,即調整注意呼氣的力度和守下丹田的程度,寧輕勿重;

2、調息是凝神的方法,凝神是調息的結果,就是儘可能的除了調息的事情,其他的、之外的什麼也不去想啦;

3、調息凝神是守丹田的方法、標準和狀態,守丹田是調息凝神的目的。

15:00-15:20 站式。前胸有些脹,基本上能守住丹田,有微熱,但是「不注意吸氣」做的還有些不自然,總會覺得氣會從鼻孔流入,肚子的氣往上盪一下,可能是過於關注了。一些時間後,發覺腳底發熱,湧泉跳動,後來腳跟上有點在跳動,右側明顯。

21:00-22:00 坐式。原先是前胸脹,雙肩及手臂也有脹感,好像量血壓時,用布包起來,往氣袋裡打氣後的那種感覺。後來,前胸脹感慢慢融化了一樣,一點點鬆開(雙臂沒有變化),氣在腔內鼓盪起來,一搖一晃的,好像重心在來回,鼓動的節奏比呼吸的慢,而且呼吸要調整到鼓動的節奏,才不致亂掉,如果不和調的話,有時呼氣時,丹田就沒感覺了。這樣持續了一段時間。後來,腳底有熱感,湧泉也有反應了幾下,小腳趾端有跳動,沿外側好像要往後走,右側明顯,原先是一直在跳,後來是呼氣時跳動,進行一段時間消失。

這兩天,對「不注意吸氣」有些困擾,吸氣時就不自覺地注意上,會覺得其從鼻孔進來,身體有些起伏。下午學習了不少帖子,又拜讀了李老1986年版的原著,知道了呼氣的重要性與必要性,人一生下來先是有呼氣再有吸氣的,難怪叫「呼吸」,「呼」字在先,呼為君吸為臣,如下是李老答功友的對話:「練功注意呼氣,感覺吸氣困難,胸悶,長吸一口氣才舒服些,是何原因?答:注意呼氣,是胸脅向里收合橫隔膜上升的一個生理活動。必須待這個收合的生理活動自然緩解了,才可以自然的達成吸氣運動。這個吸氣運動,是大氣的壓力自然向肺內輸送空氣時而形成,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所以書中交代吸氣任其自然,如果呼氣未完,或者剛完,肋間肌和橫隔膜還沒有緩解其收縮力量時,便加了吸氣的意識,也就是吸的早了,就會吸不進氣,感到胸悶氣短,吸氣困難。必須用力長吸一口氣,才感舒服,這個問題的糾正,一是呼氣不要太重,二是吸氣任其自然,不要注意。」於是,先呼後吸,氣呼盡後,吸氣自然被帶動起來,呼氣主動,吸氣被動,這樣一來,主觀上就減少了對吸氣的關注。

------------------------------------------------------------今天總共2小時50分鐘

2008年3月23日(第28天)

6:30-7:00 坐式。早上有點感冒了,打噴嚏流鼻水。由於清晨的氣感弱些(個人體驗),體內的氣沒鼓盪,所以呼吸較自然,整體上是比較平靜的,先呼後吸,呼出時丹田熱,吸氣也自然了些。

吸氣的事情任其自然,不要用意識有意安排和體會他;也就是學會忘掉吸氣的事,只適當關注呼氣的事情!

11:30-12:30 坐式。有氣鼓盪,熱感比較明顯,呼吸基本上正常,腳上第四趾端有跳動,湧泉穴有隱約跳動,心不夠靜,覺得1小時挺長的。

16:45-17:45 坐式。與中午的情況基本差不多,丹田有熱,所以意守丹田,不管呼吸(沒有注意呼氣),這樣一來,雜念特多,後半段時間,注意呼氣,心稍靜了些,雜念有些減少,最後一段時間,丹田有核桃大的東西在跳動。

-------------------------------------------------------------------------------(總共2小時30分鐘)

吸氣的事情任其自然,不要用意識有意安排和體會他;也就是學會忘掉吸氣的事,只適當關注呼氣的事情!

看到老師的帖子了,<ST1 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謝謝">謝謝</ST1 ersonName>老師及時提醒,不然我就老是在吸氣上糾纏下去了,感謝!

2008年3月24日(第29天)周一

4:30-6:00(時間:1小時30分鐘) 坐式70分鐘、站式20分鐘。昨天學習了部分帖子,說丹田在小腹內,膀胱後直腸前,這兩天我意守的好像在體表上,也只有肚皮上發熱,這次守的時候,特意將位置靠裡面一些,幾乎沒有熱感,把意念向前些就有熱感(在皮膚上的)。在後階段,肚臍有跳動,一段時間後消失。

一、二步功的時候,都把感覺放在體表了,不知是否有影響,另外自我覺得第二步功做的還不夠紮實,除了呼吸上的事情外,接下去應該注意哪些方面呢?請老師明示。

不追求熱感,在熱與不熱之間最好!

15:15-16:15(1小時)坐式 下午比早上感覺好些,意守在小腹內部一些,剛開始沒反應,後來感覺有個氣團在蠕動,這階段呼吸比較快,呼氣有些重了,總體感覺並不差,就是津液少,接下去放緩呼吸,感覺丹田沒蠕動了,呼吸較自然,最後階段,呼吸很綿長,輕微,伴有氣在小腹里鼓動,這時候整體覺得很平靜,一直到最後。

17:45-19:00(1小時15分鐘)坐式 一開始呼吸就進入綿長輕微的狀態,但是不均勻,偶爾有幾息比較急促。後來,不管呼吸只守丹田時,呼吸是比較自然的,整個過程津液很少,雜念時有出現。有米粒大小的跳動感,繞過會陰到後陰,並往直腸里跳,跟3月18日早上的那次差不多。

21:20-21:55(35分鐘)站式 丹田部皮膚上有溫感,呼氣引氣入丹田後,不管呼吸,只守丹田,常常有雜念出現。要努力了。

------------------------------------------------------------(總共4小時20分鐘)

在熱與不熱之間最好!是不是有點溫溫的感覺?

2008年3月25日(30天) 周二

早上:5:30-7:00(1小時30分鐘)坐式

中午:13:20-14:10(50分鐘)坐式

這兩次基本差不多,有時覺得,肚臍周圍有氣在左右晃動,雜念較多,心比較浮躁,難靜下來。

總結這兩天的感覺,發現一個矛盾(困境):

如果注意呼氣,不知覺中會加大力度,呼吸變得不自然(有時候還會注意吸氣),口乾;

如果不管呼吸,只守丹田,呼吸雖然自然些,但是雜念很多,心很難靜下來。

剛進入第三步功,漫漫長征剛邁開第一腳,以後還會碰到更多的難題,要努力了。

寧輕勿重!

16:50-17:45(55分鐘) 坐式。老師說的「不追求熱感,在熱與不熱之間最好!」,我的理解是,有點溫溫的感覺存在,但是不能明顯的判定這感覺就是熱感,不知這樣理解是否正確(沒錯!)?

這次剛開始,小腹上先有一點點感覺,然後有跳動,持續一段時間後消失,後覺得肚臍周圍(包括小腹)有氣在前後鼓盪。右腳底有氣感,從湧泉穴往後走,鑽進後腳跟,左腋窩稍微有痛感,會陰輕跳過幾下,整體感覺比頭兩次輕鬆。

21:50-22;30(40分鐘) 站式。今晚有大風,剛開始呼吸有點用力了,慢慢舒緩自然起來,對吸氣關注少了,雜念不多。小腹先有熱感,後跳動,有氣鼓盪。後來,氣在整個前身都有小幅鼓盪。有絲狀的氣,鑽進左鼻根,鼻子很通爽,每次有這樣的氣感出現,行功都是比較輕鬆的,這次也這樣,很想繼續站下去。

-------------------------------------------------------------(總共3小時55分鐘)

寧輕勿重!記住了。

2008年3月26日(第31天) 周三

6:15-7:15(1小時) 站式。昨晚練功時有大風(請參考注意http://www.zqyxf.com/works_4_5.asp。)可能受了風寒,早上常流涕。小腹溫溫的,也不像熱感,整個過程一直是這樣,中間被感冒癥狀打斷幾次。整體感覺還好,比較平靜。

13:20-14:20(1小時)坐式。剛一開始,小腹就熱起來,局部的點上甚至有點燙,於是就把意守的位置從小腹皮表上轉移到小腹裡面一些,熱度消失了,意守部位稍有點脹,不過這樣不容易守,常有雜念出現,其他方面沒出現異常。

17:20-18:00(1小時)坐式。剛開始,呼吸較粗。後來放鬆呼吸,小腹上就沒什麼感覺了,一直到最後。雜念較多,沒昨天后兩次輕鬆。腳背上有幾次微弱的氣在游過。

21:26-22:16(50分鐘)站式。與上面這次差不多,不再表述,(腳背上沒氣感)。

-------------------------------------------------------------(總共3小時50分鐘)

以前對外部環境的重要性,認識不深,受教訓了,呵呵

2008年3月27日(第32天) 周四

5:20-7:10(1小時50分鐘) 坐式、站式。先坐,小腹基本上沒感覺,其他的沒反應。站時,腳背偶有氣感。注意呼氣,吸氣時,默念「暖」字並意守丹田(覺得這樣減少了對吸氣的關注)。老師說,吸氣的事情任其自然,不要用意識有意安排和體會他;也就是學會忘掉吸氣的事,只適當關注呼氣的事情!不過,我操作起來,無意識下,總會注意上吸氣,看來功力太淺了,努力。

12:10-12:40(30分鐘)坐式。小腹的感覺幾乎沒有,心也靜不下來。這幾次以來,覺得腹中的氣越來越少了,小腹上的熱感很不明顯(加強呼吸意念也不明顯),這是不是與剛開始第三步功有關呢?

17:10-18:10(1小時)坐式。自覺的氣越來越少了,所以一開始,呼吸有些加重,小腹慢慢熱起來之後,放輕呼吸,熱感變成了跳動感,然後有開合的感覺,只是覺得氣開了之後,很久才合上,不能跟呼吸配合,後來就沒了。腳背上有氣走動了一會兒。

夜裡有大風,不敢再練。

-------------------------------------------------------------(總共3小時20分鐘)

2008年3月28日(第33天) 周五

6:15-7:15(1小時) 站式。呼氣輕輕想一下丹田,吸氣不管(或任然把意識停留在丹田)。一會兒,丹田有溫感,後來有開合的感覺,不過幾下就沒了,是不是真氣還不夠呢?總體感覺較輕鬆。

14:12-14:52(40分鐘)坐式。開始一會兒後,左耳上邊頭皮麻起來,並向前後擴散開,大概20秒左右後消失。其他的基本上與早上的差不多,先有溫感,後來丹田開合(像一個大皮球,在向上轉一下,又復原,這樣來回),吸氣開,呼氣合,合上的時間會越來越長,最後就合不上了,開合感就消失了,此後,其他的氣感也沒了。一段時間裡都是這樣,就收功了。

現在的問題是,開合感來了之後,該如何意守呢,照原來的,還是注意開合感?開合感消失後,其他的感覺也沒了,是繼續坐下去,還是先休息一下再練?請老師解惑。

1、注意理解和體會「有欲觀竅,無欲觀妙」。丹田開合是一種較低層次的「妙」,是相對無欲(雜念)的時刻。

2、如果可能,請增加練功的次數和每次練功的時間!

18:20-19:50(1小時就30分鐘) 坐式為主。呼氣輕輕想一下丹田。剛坐下不久後就出現小腹開合的感覺,一直持續了30分鐘左右後消失,也不在意,呼氣輕想丹田,一會兒丹田又開始開合起來,一直這樣反覆到最後。其間有次鼻根處有絲狀氣感鑽進,這次比較強些,弄得鼻子一酸,打了兩個噴嚏。快到1小時的時候,陰囊、會陰gan、後陰這一片,有些麻癢感,怕後陰會「漏氣」,所以就提肛了幾次,仍然麻癢,就站起來,麻癢消失後,繼續坐練,這種情況在收功時候又出現一次,再站了下。腳上上的反應比較明顯,覺得有氣從大趾甲上通過,腳底也有些觸動,腳跟及上面一些地方有絲狀氣感,兩腿有氣竄過,這些反應都是快速來快速去,一動而逝的感覺。整體感覺很好,在30分鐘左右,開合感消失後,覺得很平靜,夏天雨後的那種感覺,一直到最後。

請問老師,後陰、陰囊有麻癢會「漏氣」嗎?還有提肛,是一直提著,還是一提一放呢?

---------------------------------------------(總共3小時10分)

2008年3月29日(第34天) 周六

5:30-7:00(1小時30分鐘) 坐式。氣感不是很明顯,丹田一直是那種似熱非熱的感覺,偶爾也有開合感,1個半小時下來不覺得累,很平靜。

13:30-15:00(1小時30分鐘) 坐式為主。基本上與昨天晚上的差不多。很快就有開合感,後來大概1小時左右,一下子,會陰與後陰有麻癢,會陰猛跳了幾下,後陰有一小點在快速跳動,體內的真氣也一下子變熱起來,就站起來練了,消失後坐下繼續,收功前一段時間又出現這種狀況,側重在後陰,有小點跳動,並往直腸上行,站起來也沒消失,收功後,坐在椅子上,仍然有細微快速跳了幾分鐘,不能準確判定是否有氣體從後陰出來,好像有點涼,覺得有些濕潤。這是修復腸道(功前上廁所,肚瀉),還是「漏氣」呢?又要麻煩老師指導了。

1、肚瀉並不是「漏氣」。不過吃東西儘可能注意些,以不瀉肚為好!

2、現在可以不考慮提肛的事情,原則上還是「輕、淡」守丹田。

3、練功當中會有很多一生中從未有過的生理反應,不必大驚小怪,坦然處置。

19:20-20-:40(1小時20分鐘) 坐式、站式。今天一直坐著,有點累,坐式1小時後另站了20分鐘,其他的與中午這次差不多,後陰也有同樣的反應。

丹田沒開合的時候,想像丹田裡有個太陽,從百會上懸下來一樣,一想到百會,覺得頭頂有氣壓著,在丹田上加重意念,頭頂好像還有沉重感。收功後,覺得感頭頂仍然還有些壓感。這次犯錯誤了。

--------------------------------------------------------------(總共4小時20分鐘)

「輕、淡」守丹田。

2008年3月30日(第35天) 周日

5:30-7:00(1小時30分鐘) 坐式。丹田有微溫,好像頭頂有點壓著的感覺,會有起伏,盡量不去想著頭頂,但有時還會感覺到頭頂。後來前額有點脹感,這時心裡放鬆些了,因為前額脹感以前也發生過(在第一步功),頭頂偶爾還有感覺。

15:30-16:30(1小時)坐式。丹田先有微溫,然後開合感,開合感總是打擾微溫的感覺,頭上還有反應,心靜不下來,坐了1小時,就坐不住了。

18:30-19:30(1小時)坐式。丹田很快有開合感,頭頂好像有一潭水一樣在晃,注意開合感,頭頂感覺漸少,小腹有點脹,好像被氣撐開了一樣,會凸出,像氣球,用點力才能縮回,這樣直到30分鐘左右結束,這段時間幾乎感覺不到,頭頂的沉重感與麻脹感。小腹撐脹感消失後,頭頂又有感覺了,呼氣注意丹田,不自覺地會想到頭頂,麻重。用數息法,並想像數字在丹田,很快丹田又有脹感了,接著有痛感,拉肚子肚痛的那種感覺,頭上沒反應,這樣持續了一段時間後消失。最後,小腹有跳動,伴有頭頂麻感。

請問老師,氣停在頭頂(人為導致的,當時想了一下百會,就上來了),一直下不去,該怎麼辦呢?

輕淡守下丹田,不管其他!

2008年3月31日(第36天) 周一

6:00-7:00(1小時) 坐式。小腹一直是微溫的感覺,偶然有點微弱的開合感,有時覺得小腹里像海平面一樣有起伏感,頭上有時還有感覺。

12:45-13:45(1小時)坐式。前20分鐘丹田有開合感,這種感覺結束之後,頭頂像有水一樣在晃,輕淡守丹田,保持丹田有一點點溫感,後來腹部、前胸好像連成了一片,整個鼓盪起來,前胸上有局部脹點,漸漸地覺得這片區域有重壓感,一會兒消失,這段時間頭上反應不明顯了。

17:30-21:00(3小時30分鐘) 坐式、站式。今晚時間較多,累了就兩個姿勢更換,沒想到已經有3小時30分鐘左右了,頭1小時內,丹田像是海水一樣起伏,人像站在舟上飄蕩似的,消失後,頭頂有壓感。後2個多小時,小腹區溫熱,注意力集中在腹內,覺得右腰肋(肋骨以下的右側腰部,按下去軟軟的地方),有痛感,站式明顯些,坐式微弱些,直到最後。

---------------------------------------------------------------(總共5小時30分鐘)

輕淡守下丹田,不管其他!記住了。

2008年4月1日(第37天) 周二

5:45-7:00(1小時15分鐘) 站式。腹內微溫,頭頂偶有反應,較平靜。

12:30-13:30(1小時)坐式。保持小腹上有細微的溫感,頭上基本上沒反應。有帖子上說,丹田在小腹內,膀胱後直腸前的空腔里,我是先守肚皮上,太熱了就往裡面轉移,這樣可以嗎?請老師明示。

20:00-21:50(1小時50分鐘) 坐式、站式。不加想像了,保持細微的呼吸,呼氣注意小腹,微溫,消退掉後再注意一下。不過這樣氣感少,容易走神,雜念就多起來了。絕大部分時間內,心難靜下來,最後幾分鐘,好像整個人充滿了氣,全身毛孔張開,有點恍惚。

-------------------------------------------------------------(總共4小時5分鐘)

2008年4月2日(第38天)周三

6:00-7:00(1小時10分鐘) 站式。呼氣守丹田,其他的一律不管,始終維持,小腹(肚皮上)溫溫的感覺,其他氣感沒有,時常走神,所以雜念較多,頭頂基本沒反應。

下丹田=膀胱後直腸前的空腔,有氣則開,無氣則闔;

下丹田≠肚皮。

12:05-13:10(1小時5分鐘) 坐式。剛開始頭頂、額頭有些感覺,守丹田,呼吸微弱時沒感覺,加大力度,有微溫感,漸漸地頭上的感覺消失,這種狀態一直到最後。期間雜念很多,心難靜下來,浮躁起來,很想放棄,其實這時候才是修心的最佳時刻,只有按方法堅持下去,才能砥礪意志,取得成果,克服雜念的過程就是進步的過程,想到這裡,就繼續堅持下去了。

19:50-21:50(1小時50分鐘) 坐式。前30分鐘內,丹田有開合,接下去幾分鐘,沒什麼反應,後來肚子慢慢痛起來(那種拉肚子的痛,練功前沒這感覺,而且早上、中午已上過兩次廁所),放了不少屁,痛感少些,然後又痛,咬牙過了一陣子消退些,一段時間後,又痛起來,這次更痛了,挺過最痛的時候,去上了趟廁所(花了10分鐘,泥狀,不是很泄的那種),回來後,再練了50分鐘左右,小肚溫溫感,有段時間溫感往右腰肋走,後階段雜念較多。

-------------------------------------------------------------(總共4小時5分鐘)

2008年4月3日(第39天)周四

6:30-7:30(1小時) 站式。呼氣注意腹內丹田,有點脹,整個腹部中有微溫。

12:20-13:15(55分鐘) 坐式。先是頭部有感覺,漸漸丹田開合,直到最後。好像有股力量往外撐,收腹時,需要用點力。呼吸有點大了,口乾。

19:50-21:50(2小時) 坐式。丹田開合,可以用呼吸及肌肉控制丹田部開合。覺得右腳心有癢感(不是那種明顯的癢),右腳、右小腿很不舒服,又說不出怎麼不舒服,覺得空空的,輕輕的,很撓心的那種,很想拿拳頭重重地捶幾下,站起來狠狠地跺幾腳的感覺,一直忍著,堅持到2小時結束,後半期,基本上沒什麼效果,但是能鍛煉點忍耐力吧,呵呵。

---------------------------------------------------------------(總共3小時55分鐘)

2008年4月4日(第40天) 周五

8:45-9:30(1小時45分鐘) 坐式。丹田開合。後期頭部反應明顯。呼吸配合腹部肌肉,可以控制丹田部的開合感,請問老師,要不要特意控制開合(注意力能集中些),還是輕守丹田就行了?

14:25-15:25(1小時)坐式、站式。先坐,頭30分鐘丹田開合,後來頭頂反應強烈,重壓感比以前大些,意守丹田還克服不了,就站起來練了,熱感較明顯,覺得有氣從右側額頭、臉頰下來,又坐下來,保持狀態,右腳心有跳動的氣感,直到消失後收功。

18:45-20:45(2小時)坐式。這次自我感覺還好,丹田開合,有時有溫感,腳底有時發熱,有時像浸在開水裡有種沸騰的感覺。頭頂有好幾次反應,有時是重重的,有時頭髮被往上拉的感覺。這幾天常覺得,整個身軀像被氣往上托一樣。

----------------------------------------------------------------(總共4小時45分鐘)

2008年4月5日(第41天) 周六

5:55-7:25(1小時30分鐘) 坐式。丹田溫感,時有時無,腳心有時跳動,頭頂偶有反應。最近對丹田開合有些困惑,意守丹田後,只要放鬆腹部,就有股力量把肚皮往外撐,這時會自然地吸氣,而呼氣時要花點力收腹,丹田才會合上,所以注意力都在這上了,不知不覺地會加強腹肌的運動。呼吸細微的時候,開合感少些,有時沒有,不過雜念較多。

不要用意識控制呼吸,不要追求丹田開合,不要管呼吸的事情了;任其呼吸自然!輕、淡守丹田即可。

謝謝老師及時糾正,不然我又要原地繞圈了,呵呵。

12:50-13:50(1小時)坐式。不管呼吸,輕淡守丹田,丹田有跳動,像沸騰,一直到40分鐘左右慢慢平靜下去,後來,肛門口上有點脹,有氣點在跳動,收功前消失。整體上較輕鬆,雜念較以前少些。

18:00-20:05(2小時5分鐘) 坐式。丹田強烈跳動,像「沸騰」,持續到40分鐘左右,接下去幾分鐘,一直是斷斷續續的「沸騰」,大概最後30-40分鐘時,完全消失。這時候,頭部反應明顯,頭頂重壓、臉耳微麻、穴位跳動、後腦勺偶有脹感,都有。以前擔心出偏,所以很警惕頭上的反應,現在不管了,反正要來的自然會來,早晚都一樣。最後階段,腹部好像空空的,覺得無處可意守了,是不是覺得自己在意守丹田就行了呢?會陰偶爾脹過一兩下,放了幾個響P,任其自然沒控制,功後,也放了不少。這次功,整體上還是比較輕鬆的,主要收穫是對頭頂氣感的的處理上,不像以前那樣提防了,放下了個包袱,呵呵,真是庸人自擾啊。

---------------------------------------------------------------(總共4小時35分鐘)

2008年4月6日(第42天) 周日

6:00-6:30、6:43-7:43(1小時30分鐘) 坐式。頭30分鐘後,去了趟廁所。整個過程,丹田沒什麼大的感覺,偶爾有跳動,有時覺得氣鼓著,頭上覺得有層氣包著,有時會陰會脹,斷斷續續放了不少P,無聲的小的那種,明顯地感覺到有氣體從後陰出來,這樣會不會漏氣呢?請老師解惑。

這個階段里,練功的時候應該儘可能控制少放P!

謝謝老師及時提醒!

12:50-13:50(1小時) 坐式。小解後開練,開始丹田有些脹,背上隱約有點壓感,接著有小點在會陰跳動,又跳到後陰,停滯在這不能上行了,在這跳了段時間消失,差不多同時,尿意很強,陰囊微麻,前陰端(gui tou)有氣在跳,覺得很敏感,站起來練,平靜後坐下。又去小解了一次。後來慢慢地,會陰又有點脹,前陰更加敏感了(尿意很強,沒有勃起,gui tou有氣點在跳),咬牙、握固、緊閉雙眼,提起肛門不放鬆,覺得會陰猛脹了兩下,放下之後,覺得平靜些,接下去,一直有尿意,尿道有壓迫感,會陰偶爾有跳動,堅持到1小時結束。這次好像沒有放P,尿意很重,氣是否跑到前陰去了呢?這種情況該如何處理呢?請老師明示,謝謝。

18:20-19:35(1小時15分鐘) 坐式。功前小解,身體熱,腹部很脹,覺得充滿了氣,會陰、丹田偶爾有跳動,後來覺得有氣抵住尾椎,就是上不去,剛坐15分鐘,尿意就很強了,不得不去解手一下,會來,平靜些。很快腹部又脹起來,氣又抵尾椎,又沒過去,這樣20分鐘左右,受不了,再去小解,可能是腹部氣比較多壓到膀胱了吧?坐下守丹田,覺得頭上、後腦勺、後頸發緊,而且有往後拉的力量。後來,有個跳動的點,跳到尾椎上,一步一步往上跳,很清晰,大概上去5厘米左右,突然往右邊過去了,趕緊想了下命門,就覺得命門發痛、發跳,氣很不穩定,速度開始快起來,一上一下來回往背上跳動,速度很快,我擔心犯「助」的毛病,上去時,總希望能夠停下來,後來,快到背上的時候,向右邊划了個弧線,跳到右側腰上去了,一直在這線上來回跳,回不到督脈了,不敢繼續練,先收功了,功後常放P。為什麼會走彎掉呢,這種情況該如何處理呢?請老師指點。

2008年4月7日(第43天) 周一

5:50-6:30(40分鐘)坐式。輕守丹田,腰上右腎區有點疼。15分鐘左右,尾椎有氣跳動,上去又下來,在下面的時候跳動感明顯清晰,好像被小鎚子敲一樣,能感覺到骨頭,上去後跳動感就弱掉了,到命門左右基本上就沒反應了,這樣持續一段時間消失,一直平靜到最後,後陰好像有氣體流出。要加把勁了。

12:40-13:55(1小時5分鐘) 坐式。早上沒練功時,頭上常出現反應,有時頂著一碗水一樣,有時重壓,有時頭髮被上拔感,氣到尾椎後就上不去了,心有點亂,急功近利了。還是老老實實第三步功再練一周吧。

19:50-20:50(1小時)坐式。守丹田時,尾椎有氣感,「勿忘」把注意放些到這裡時,氣慢慢上行一小段就消失了。這是丹田也沒多大感覺了,每次守丹田,都被這樣打斷。所以,內心煩躁起來,難入靜。

今早凌晨2點多醒來,拉肚子,之後一直沒睡著,又坐了2小時車,其間又要渡輪,所以,今天挺累的。可能這原因,氣感弱。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應該是,尾椎有反應,就急著希望上去,導致心急難以入靜,雜念多。

-------------------------------------------------------------------(2小時45分鐘)

2008年4月8日(第44天) 周二

6:10-7:15(1小時5分鐘) 站式。守丹田,我覺得,對於初學者來說,丹田的概念與位置都很模糊,不能準確地去死守,所以不穩定,若有若無,這可能有助於「似守非守」的方式,這樣理解對嗎?我是瞎想的,呵呵。

早上雜念少些,首先,尾椎那一塊有點脹,微熱,感覺微弱不明顯,慢慢往上延伸,過命門,快到背心時停住了,漸漸消失,其間尾椎有一個點跳動並上行,不穩定,跳幾下就沒了,從尾椎重新開始跳,這樣反覆,有時候,命門也有跳感,總體感覺不怎麼明顯。

12:25-14:15(1小時50分鐘) 坐式。頭1個半小時基本沒什麼氣感,傻坐著。守丹田,沒什麼反應,一會兒就走神,雜念多,靜不下,每次煩起來時,就停一下再練。練功以來,每到一個新的階段,總有幾天是沒什麼感覺的。後20分鐘,覺得有點涼,穿了件外衣,皮帶繫緊點,丹田開始有點熱脹感,會陰有反應,接著氣感過後陰,稍提下肛,到尾椎,跳動,往上跳一點就消失,反覆這樣至沒有,收功。

19:50-20:30(1小時40分鐘) 坐式。守丹田,一段時間後,覺得會陰脹(有時是跳動感),並向後移,稍提肛,尾椎部有脹熱感,往上延伸,到背上,頭上發緊發重。熱感是比較分散的,寬度大概在10公分左右,沒出現汞柱之類的現象。這樣的上沖,比較持續的,明顯些的,有三次。第一次,偏行到左肩上去了;第二次,基本是沿督脈上行的,期間背上有三個穴位,從下到上依次脹跳了一下;第三次,依然偏左肩了,左邊的脖子、臉、耳朵麻脹,耳內有重壓感。氣在上沖的時候,有意拉長了呼氣,用武火了,口乾。

---------------------------------------------------------------------(總共4小時35分鐘)

2008年4月9日(第45天) 周三

6:10-7:10(1小時) 站式。氣感較弱,也出現上沖現象,不明顯。

12:20-13:30(1小時10分鐘) 坐式。基本上是沿督脈上行的,熱感不集中,跟昨晚差不多,力量不大,速度挺快的,過了尾椎就竄到背上,沖了二三次,頭髮緊。基本上是用文火溫養的。繼續努力中。

19:35-21:50(2小時15分鐘) 坐式。先守丹田,一段時間後,會陰有跳動,稍提肛,覺得背部有重壓感,漸漸地越來越重,負著一塊大石頭一樣,很緩慢地往上移動,轉到雙肩,好象所有的力量都壓在雙肩上似的,酸脹,脖子根發緊,後來覺得雙肩的肌肉被捏住並往上拉,過些時候氣感消退。後面1小時里,覺得雙肩肌肉一直被這樣往上拉著,直到最後收功。

---------------------------------------------------------------------(總共4小時25分鐘)

2008年4月10日(第46天) 周四

6:00-7:20(1小時20分鐘) 站式。守丹田,會陰、腰背部偶爾有氣感,不明顯。

請問下老師,玉枕關在哪呢,氣到時會有什麼反應?

2008年4月11日(第47天) 周五

總共5小時40分鐘,守丹田,氣上前胸,背後頭部都無反應(印堂沒熱,頭頂沒壓感,圈狀紮緊消失了,頸部後腦也無發緊感),好象以前滯留在頭頂的氣差不多都沒了一樣.

2008年4月12日(第48天) 周六

總共5小時50分鐘,前胸有氣,背上先有重壓感,上行到脖子根處, 脖子根,雙肩緊脹,重壓感慢慢消失,下午這次最後階段右肩突然鬆了,右臂感覺暢通舒服,左肩一直脹著到收功.脖子以上到頭部的反應幾乎沒有了,擔心是退步了,以前還討厭頭頂滯氣,現在都求之而不得了

2008年4月13日(第49天) 周日

12:30-14:00(1小時30分鐘) 坐式.現在的想法是,反正都是守丹田,管他第幾步呢,輕淡守丹田就行了,其他的反應也隨他反應去,督脈上的反應稍微關注下.下午這次功,可分兩個階段,很明顯.

第一階段:守丹田加數息法,小腹很快熱起來,且有點燙,去掉數息,不管呼吸,漸漸調整過來,溫溫感.不一會兒,丹田在燒開水一樣」沸騰」,又象是蠕動,持續20幾分鐘就減弱些,經過一數息加強火力,又」沸騰」起來了,後來會陰部也有.

第二階段:沸騰幾十分鐘後,丹田一下子突然平息了,氣呼出後,就覺得吸(不要體會吸氣的事情,應該順其自然呼吸,不管為好!)不回來,於是延長(不要有意識的延長呼吸)了呼吸,覺得變綿長了,後來慢慢地調整回(前者是功中要深度入靜的自然呼吸;後者是有意識破壞後的平常的自然呼吸)自然呼吸,覺得很平靜直到最後.

今天,頭上沒幾天前那種強烈的反應,頭上有時覺得涼涼的,舒服,偶爾有水珠一樣的氣感滑下來到臉上.左肩周圍有些點脹痛,右邊沒有.

1、不要體會吸氣的事情,應該順其自然呼吸,不管為好!

2、不要有意識的延長呼吸;

3、前者是功中進入深度入靜前的自然呼吸;後者是有意識破壞後的平常的自然呼吸。

4、建議不要加強火力。輕淡、耐心守丹田,不要追求特定部位自己認為應該有的某種反應,那就是過了。

謝謝老師及時糾正,老師說的前者是不管呼吸後,自然進入的狀態,後者是人為調控出來的狀態吧?還有就是,呼吸中有時侯會出現快慢長短不一的情況,也任意由著它去,不理它,對嗎?

理解的完全正確!

20:20-21:50(1小時30分鐘) 坐式。這兩天更加體會到放鬆對入靜的重要性了,每次練功前,先放鬆,從頭到腳,每放鬆到(注意)一個部位,就覺得此處有點微弱的氣感。

今晚,坐得比較理想,除了守丹田外,其他的基本上都任其自然(覺得呼吸是自發的,沒用意識去干涉)。頭頂有氣竄動,有時涼感,偶爾毛毛雨一樣落到臉或鼻樑上,但是有時注意力不由自主地被引到上去,這時睜開眼睛,打斷一下,再合眼守丹田。前階段,丹田氣感強些,有蠕動感,而且快慢強弱不一,隨它。後階段,較平靜。左臂連在肩部的位置較脹,口乾,可能用意還是有點重,可能是感冒的原因。

-------------------------------------------------------------------(總共3小時)

2008年4月14日(第50天) 周一

13:25-14:55(1小時30分鐘) 坐式。一坐下來就是那種靜與不靜間的狀態。一方面,雜念不斷,另一方面,雖然雜念多,但是不會影響平靜的心境,沒有以前那種坐不下去的感覺(或是煩躁)。

其他的,就是頭頂上有氣竄動(那種重壓感、印堂脹熱、匝緊感等強烈的反應已經沒了)。丹田反應不大。口乾,覺得與感冒有一定的關係,鼻孔也覺得乾乾的,呼出的氣有點熱。

19:00-20:30(1小時30分鐘) 坐式。雜念還是不斷出現,保持丹田微溫,頭上的反應比較明顯些,有一次注意被引上去下不來,就停止練功,先摩臉再把皮帶解開,讓肚皮露到空氣中,氣感一下子明顯起來,覺得肚子慢慢大起來,越來越大,大概持續了30-40秒時停止,再往回縮,這樣持續了17分鐘左右,頻率漸漸變高,後變成跳動感,就消失了。有一段時間裡,鼻樑上有一點輕輕的麻感,痒痒的,忍了一會兒,用手輕撫了一下。最後十幾分鐘,覺得有氣進入耳朵,壓在耳膜上,有時會震動。晚上,口乾的情況有緩解。

-------------------------------------------------------------------(總共3小時)

2008年4月15日(第51天) 周二

6:00-7:00(1小時) 站式。雜念還是比較多,會陰有跳動,丹田有微微的開合感,有時是跳動感。

12:40-13:00(1小時)坐式。前20分鐘,丹田、頭頂基本上沒什麼反應。後來不知覺中,開始那種「沸騰」,經過幾分鐘後消失。最後10分鐘左右,可能是進一步放鬆了吧,呼吸越來越自動自發,變長,肚子變大,主觀上不加一點力氣,任它變化,直到結束。其間有兩股氣,先後擦心臟而下,心裡慌慌的感覺。

18:00-20:05(1小時35分鐘) 坐式。有蚊子,常被咬。丹田反應不大,頭頂較明顯,前胸有氣,最後有點朦朧的感覺。

---------------------------------------------------------------(總共3小時35分鐘)

2008年4月16日(第52天) 周三

6:20-7:20(1小時) 站式。丹田沒大反應,前胸有氣,中丹田有微脹感。

13:20-14:20(1小時)坐式。氣感幾乎沒有(包括頭頂),在最後十幾分鐘有點恍惚的感覺。前胸有氣,檀中有些脹痛。

18:30-20:00(1小時30分鐘) 坐式。與中午差不多。

-------------------------------------------------------------(總共3小時30分鐘)

2008年4月17日(第53天) 周四

10:00-11:00(1小時)坐式。情況比昨天好些,檀中有時還有脹痛感,丹田頭頂反應不大。

12:20-13:15(55分鐘)坐式。丹田沒什麼反應,頭頂較明顯,覺得腔內有氣微脹,檀中有時反應,好像有股力量把身體往上托,整個綿綿的感覺。總體感覺比昨天好。

18:25-20;00(1小時35分鐘)坐式。前30分鐘,前胸有氣,其他無多反應。後1小時覺得體腔內空的一樣,真氣瀰漫,前胸與背上有幾個脹痛點。

------------------------------------------------------------(總共3小時30分鐘)

2008年4月18日(第54天) 周五

8:00-9;00(1小時) 坐式。前段時間,檀中有脹痛感,後真氣瀰漫,頭頂或涼、或緊、或有拔髮感,比較活躍。

2008年4月19日(第55天) 周六

1小時,情況與昨天差不多,不再重述。

這兩天,才練了兩小時,雖然有客觀的原因,但是還是自己主觀上不努力,沒去擠時間。

昨天坐車,覺得背上有一塊地方一鼓一鼓地在推我,公交靠背是硬塑料的,不可能是後面的乘客碰到我,後來一想才知道是氣在動,有意思,接著座椅的部位也有氣動,可能是這兩部位被壓住了,所以要發牢騷了,呵呵。

今晚,人躺在床上,靜下後,好像浮在海面上一樣,腳上、大腿、背上都有氣在滾動,兩手相合時,手上氣感很強。

2008年4月20日(第56天) 周日

9:00-10:00(1小時)坐式。覺得氣比較柔和,像棉花,不像以前那種或脹或痛的感覺。先是下、中丹田,有比較明顯氣感,後來,下丹田、上丹田有點互相往內擠又有往外張的感覺,一會兒消失。呼氣時,下丹田裡有局部位置會一燙而過,不舒服(口水分泌正常),不管呼吸也不行,看來做的還不到家,燙起來時,注意足底湧泉,調整一下,不知這樣是否可行?(不可以!)另外是,最近考試、考證多起來,學習上需要多些時間,練功的時間受到影響,可能平均每天只有2-3小時了,就我的情況,這樣的功時充足嗎,合理嗎?請老師指示(足夠了!)。

2008年4月21日(第57天)周一

這兩天每天2小時,雜念比較多,氣感是那種軟綿綿的,大塊的,但是感覺不出形狀,有時氣到兩耳塞再兩耳膜上,力度不是很大。

2008年4月22日(第58天)周二

下午坐了1小時,出現的情況與前兩天差不多。可能是天氣突然熱起來,下午這次,大腦迷糊起來後,頭突然往下垂,好像頸部肌肉突然鬆掉,頭部失去支撐一樣,自己認為是打瞌睡,不知大家有沒出現這樣的情況?有一次迷糊後,兩嘴唇變涼快起來,一會兒消失。

1、再次提醒習練真學,不要摻和其他功法的理論、觀點和方法。比如您的「注意足底湧泉」;

2、 要堅持您的「反正是守丹田 不管它通不通呢」!

3、實際您已經通督了,只是不想早告訴您,原因是想讓您基礎要領理解和操作部分打得更牢固一些;

4、集中考證過後,有了時間的時候,請您試著反思總結一下是在那一天通督的,對一至四步功要領理解還有那些不太正確和不太牢靠地方。

兩條的理解大體正確!但是,要指導幾點:

1、「任督環流」是結果、是一種感受,而不是方法,更不是唯一的目的;「輕守丹田」,絕對的說還是以守下丹田為主;您說的復練一步功等內容,只是通督後(準確的說,應該是各種觸動、反應平復後的一種方法)練功方法的一種而已,決不是為了達到「任督環流」目的唯一和有效的方法。

2、任何時候都不要體會「吸氣」的問題,「一吸氣入腦海」還是說的結果,而不是方法。不要追求書里、或某一帖子里說的結果,更不能把結果當成方法來使用,去追求。追求就是相當嚴重的「欲」,強調守下丹田這個「竅」,就是對多個「欲」而來的。

3、您已經到了「無為」和修心的修鍊階段,不要去追求什麼理論方面的什麼方法,老老實實守著自己的下丹田,就是現階段唯一最好的方法,其他的反應順其自然。或者叫「以守為成」方法,成什麼算什麼!有兩點是可以肯定的:成就健康;成就平復(指各種觸動反應)!

少去用心讀理論書籍找方法;

多去專心守下丹田以守為成。

第五步,「元神蓄力育生機」對於自學、初學者還是提倡在下丹田「蓄力」,儘可能不做「無欲觀妙」以及其他的探討和提示為好。

真氣會自動走,勿忘勿助.!把功夫用在下丹田。

無論通督與否,儘可能的多守下丹田!

http://www.zqyxf.com/zfbbs/dispbbs.asp?boardid=113&id=4326

-----------------------------------------------------------------------以上是賈老師答部分功友的帖子,貼過來與各位功友共勉!

2008年4月21日-25日(第57-61天)

這5天,基本上是平均每天2小時,情況大致相同,所以一起傳上來,只守丹田,有時意念太輕,雜念多,有時太重,口乾,看來還是火候掌握不好。常有打瞌睡又驚醒的感覺,有時偶爾手腳會自己觸動一下。

以下這次是22日的一次日記,感覺多些,特記下來:

20:30-21:50(1小時20分鐘) 坐式。練前先放鬆,再暗示自己「入靜」,然後才開始守丹田,不知是湊巧還是暗示的作用,覺得雜念慢慢減少,後背腰上有反應,意守命門,氣很快上頭頂,感受著頭頂的氣感,漸漸地氣感前移,後來,前額鼻樑涼涼的感覺,注意這裡,一會兒突然心窩一熱,意守丹田無反應,不管它。繼續守丹田,這時發現口乾,放掉意念,過會兒再守,總體上還是口乾。坐到迷糊處,腰突然往下一塌,驚醒。右手,右腳,都自發地動了一下,幅度比以前大些。

首先,當時練功在操作上存在錯誤,跟著感覺走了,第二天老師及時提醒,現在改過來了。其次,打瞌睡又驚醒,手腳自動的情況比較明顯,所以特發上來。

2008年4月26-27日(第62-63天)

周末兩日,與前幾日相差無多,自己覺得,守丹田沒以前那樣死板了,意守下丹田,頭上滿滿的有氣,比以前明顯些,氣在頭部時,好像意識會被弱化掉,迷糊些。口中津液分泌正常些。

2008年4月28日-5月1日(第64-67天)

這幾日,沒多大變化,守丹田,有時氣延任脈上前胸,到喉部;有時氣延督脈過背部上頭頂,不過在前胸的情況居多,檀中有脹感。有一次睡覺,覺得有氣在喉嚨上下來回,其他部位也有觸動。

口乾的問題有些改善,以前舌抵上齶,有些重了,不自然而且帶動附近肌肉緊張,這幾日改為,舌頭與上齶有接觸就行了,不管在哪個位置,有時感到舌根兩側有動靜。

捻指通經法---------李少波真氣運行法輔助功法

因<真氣運行學>一書中沒有收錄此法,其屬輔助功法,用時短,方便易行,能起到保健作用,現將此法登出.以食各位道友!!!

捻指通經法

---------李少波真氣運行法輔助功法

人體十二經絡是聯繫內外上下,溝通五臟六腑,運行真氣的通路.健康的身體首先是真氣的充足,其次還要求真氣在經絡中任何經絡,任何部位的礙滯都會導致身體的不適或人體的疾病,給健康和長壽帶來莫大的影響.捻指通經法旨在通過雙手十指的自然捻摩,對經絡起止端部穴位的刺激,激發.調動氣機活動,促進真氣在體內經絡的運行,以達到強身健體,防病治病.養生長壽的目的.

操作方法:冥目靜坐,兩足平行著地(或兩足背相疊如混元坐).兩手自然置於兩腿上(或自然放置於椅子兩邊的扶手上),含胸拔背,沉肩垂肘,閉口,舌抵上齶,自然呼吸,注意呼氣.先以拇指捻摩食指端螺面前緣(右手順時針方向,左手逆時針方向),不快不慢,捻速適中,自然而然,以知為度;變拇指捻摩小指端螺面前緣,方向.速度如前;再變拇指捻摩中指,無名指端紋面前源;最後再變拇指捻摩另四指端.以體驗真氣在十二經絡中順暢運行,氤氳全體,酥酥融融,妙不可言.捻指暫停,兩手互搓,浴面數遍後收功起坐活動.

在精華區發現如上文章,請問老師,我可以練嗎?因為我覺得在有雜念或者雜念多的時候,練一下,可以排除一些。另「最後再變拇指捻摩另四指端」這話無法理解,是不是這四指併攏,拇指在指端(食指到小指)來回捻摩呢?請老師指點。

可以練的!

「最後再變拇指捻摩另四指端」,除了您的理解外;我個人理解,一個有序的捻摩過程後,還可以有選擇的練某一經絡,也就是對應的某一指端。

謝謝老師,

還有問題剛發現:這個功法,是獨立的操作,還是練五步功的時候附加的操作,獨立練此功可以代替五步功嗎(通督後)? 意念注意手指,還是丹田呢?如果在練第5步功時,插進練此功,裡面說要注意呼氣,這時應照第5步功不注意呼吸,還是注意呼氣呢?

我想了一下,是否可以進行以下操作:把此功作為五步功的插曲,當雜念出現或心靜不下時,用此法靜心,但仍然意守丹田不管呼吸,如果火過旺時,注意指端以平火。

還是把它作為五步功之外的附加、獨立操作吧!

專心練好五步靜功,不必要、也不可以多方聯想、多方結合,會把自己搞亂的。

2008年5月2-5日(第68-71天)

最近的氣感像是水在晃,有時口稍干,下午這次打瞌睡了,驚醒幾次。

昨晚,半夜醒來,覺得手心、足心氣在跳,而且身體隨之顫動,沒在意,很快又睡著了。

哈哈,每個人的情況不同,進度應該不同,不急不急,

我輕抱丹田自逍遙,不知日月經天,呵呵

2008年5月9-12日(第74-77天)

這幾天,入靜較好。

不過,氣漫在前胸,檀中有脹,兩腋窩有時微痛一下。

哈哈,謝謝二位關心

最近學習忙起來了,大概7月初才告一段落,上網機會少了,練功還是堅持每天2小時.

這兩天,氣沿任脈上升,有時到舌根,不知是否正常?

今天,火炬傳到溫州了,我們5點多上車,到起點時,人山人海,人滿為患,根本沒位置看,路線沿途里外三層,包個水泄不通,忙活了一個早上,才看到了十幾秒的火炬,呵呵,不過畢竟參加到了現場,感覺自然不一樣.剛一到,我有同學手機被人偷了,之前有人被偷了4千多,之後又有人發現皮包拉鏈被人拉開,幸好沒被偷,這是我身邊我所知道的事,今天還不知道有多少人被偷,羅嗦了很多,提醒各位功友:小心被偷,哈哈

2008年5月13-20日(第78-85天)

這段時間,氣沿任脈往上行,自覺得是意念過重了,今天基本上不放意念,氣沒上行的情況,或者很少吧.但是空守時,常有雜念,請問老師:聽息,是注意氣從鼻孔進出嗎?具體該如何操作呢?謝謝

2008年5月21-22日(第86-87天)

這兩日,棄意守,聽息,氣上逆現象很少,右眼皮上偶有氣跳動。

2008年5月23-27日(第88-92天)

這段時間,聽息守空,頭兩天,聽息沒幾下就溜掉,這幾日,漸漸好些了.

2008年5月28日(第93天)

昨天,利用課間10分鐘上了下網,太匆忙,有些忘了寫了,

這些天,空守聽息,常常覺得脖子有些緊,兩耳好像被氣塞住了一樣,平時,心靜下來時,兩耳有時也是塞氣,不過專註於其他事時,會消去。

還有就是,練功時,覺得腳背癢,腳趾背最甚。

2008年5月29-30日(94-95天)

這兩天,氣感很少,傻坐著,呵呵

2008年6月4日(第100天)

今天是練功100天,真是個特殊的日子,發帖紀念一下,哈哈。

在這些日子裡,要感謝最多的當然是賈老師。原先自己覺得,沒老師指導,練功沒底,後來看到賈老師在論壇里,誨人不倦地指導功友們的日記時,心裡才踏實了,決心寫日記,這樣才一步一步地堅持下來。一直以來,賈老師都是孜孜不倦地指導著我練功,在關鍵的地方總能及時糾正我的錯誤,讓我少走了很多彎路,在我多次犯同樣的錯誤的時候,總是耐心地指出給予更正。賈老師謝謝你,謝謝你給了我練功的決心,謝謝你長久以來的教誨!

當然,還有很多很多功友前輩們(太多了,名字就不一一例出了,呵呵),常來鼓勵我支持我,感謝大家!

最後向大家彙報一下今日的情況,今天,呼氣輕守丹田,一會兒呼吸細微,似有似無,體內的氣象棉花糖一樣,柔柔的,輕輕的,或膨脹,或收縮,飄來盪去,好像在船上,感覺不錯。兩耳微有氣塞。今日得一位前輩提醒,呼氣輕守丹田,效果不錯。

2008年6月10日(第106天)

今天,先是呼氣輕守丹田,很輕,腦中一想到丹田就把意識盪開,之後慢慢靜下,放棄意念,空守。其間,突然有光球一樣的東西,基本是白的,外面好像有點綠,在視野的左邊,像探照燈一樣照來,正想要去看清時,就消失了,整個過程很快,2秒差不多的感覺。不知是幻覺,還是見光了。口中津液較多,微甘,功後如故。

前幾天在舊書店裡淘得《真氣運行法》(79年第1版)一書,大喜。

2008年7月15日(第141天)

今天早上,3點多醒來陽舉,猜想可能是「活子時」,遂起靜坐。平時一般是6點多醒來,近日特早。對「活子時」,不大了解,有經驗的朋友可以指點一下嗎?謝謝

2008年7月18日(第144天)

昨晚先盤坐一會兒,發現氣感很強,下肢包括下腹好像被包在氣團里,有股氣直衝後腦上頭頂,所以覺得盤坐比直腿坐氣感強些,不知其他人是如何情況。雙盤上不去,用單盤,沒多久麻了,遂用直腿。

2008年7月24日(第150天)

這兩天,看新聞聯播的時候,順便擺個高樁站馬步,10來分鐘後,有熱流沿脊椎一浪浪上來倒頭部,好像以前通督時的情景。


推薦閱讀:

練真氣運行法第一步功
周易是描述宇宙天體運行規律的一本奇書
滬港通「通車」一周年:運行平穩重於成交活躍
真氣運行五步法
氣功知識 真氣運行法 練習要領

TAG:日記 | 運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