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史【23P】
06-04
香港電影史【23P】當法國的總體票房銷售量在2005年較前一年下降11%;當美國2005年全年票房收入連續第三年下滑,且比前一年下降了6%,觀眾人次減少9%;當全球電影似乎都不約而同地陷入重圍的時候,香港電影業也依然被陷入十面埋伏之中,各類電影公司面對著進退兩難的局面,頓時手足無措,心灰意冷。 踏著夜色,行進在彌敦道上,曾經歌舞昇平的場面不再,過去摩肩接踵的感覺不再,空剩一色計程車停靠兩旁,冷清蕭條的凄涼景緻,實在讓人懷念當初的香港,想必這情景和電影現狀大概解脫不了干係。香港的電影人素來力挺本土電影,為了重新喚起人們對香港電影的記憶,尋回香港電影過去的繁華,即使背負著盛宴無大餐,杯酒無佳肴的罵名,一年一度的電影金像獎卻依然轟轟烈烈的拉開了帷幕。 金像獎當然要頒,星光大道也自然要走,可處在如此尷尬的境地,卻來個25年輝煌的總結,卻更加顯得時下香港電影的相形見絀。 我不知道組委會如何思考這個問題,或許是掩耳盜鈴的心理過分嚴重了些,不過也好,就讓我們借著金像獎的璀璨光芒,來審視一番香港電影的現狀,究竟這「光芒」是怎樣一步步灼痛了自己。 第25屆香港金像獎在可憐巴巴的51部影片中,硬是選出了某些質地並不怎樣的五部影片作為最佳,分別是《七劍》、《如果.愛》、《神話》、《頭文字D》、《黑社會》。 《七劍》出品公司:北京慈文影視製作有限公司(中)、寶藍電影製作有限公司(韓)、華映電影製作有限公司(合資)、美林正大投資集團(中)。 《如果.愛》出品公司:星美傳媒集團(中)、摩根.陳影業有限公司(合)、上海電影集團公司(中)。 《神話》出品公司:成龍英皇影業有限公司(港)、中國電影集團(中)。 《頭文字D》出品公司:寰亞電影有限公司(港)、銀都娛樂發展有限公司(中)。 《黑社會》出品公司:中國星電影有限公司(港)、銀河映像(港)。 就本篇文章討論的主題,我們可以從這些片子中輕鬆的發現一個問題:沒有一部大片是單獨一個電影公司投資的(嚴格意義上說,《黑社會》應該算是獨資,杜棋峰的銀河映像一般都是掛名),中港合資佔四部,國際合資佔兩部,且每部最佳都是大投資影片,相應的演員也是國際化配合。 再轉過來看看其餘提名的影片:《長恨歌》、《情顛大聖》、《蟲不知》、《童夢奇緣》等,其餘諸如《阿嫂》、《情義我心知》、《殺破浪》、《早熟》,都有一個特點:多個出品公司,且大投資、大演員(除了《早熟》外,都在一千萬以上)。 了解這些信息興許並不足以發現某些問題,回歸到香港電影的源頭,「從前世看今生」,深入眾多公司的興衰史,恰能找到目前香港本土電影必然的發展趨勢及其軟肋。 香港電影製作公司的【前世】: 如果把香港電影史按照公司變遷來簡單劃分的話,它可以籠統的分為六個時代,其分別為1、黎氏兄弟時代(其中邵氏兄弟崛起);2、永華公司時代(大光明、長城公司並立);3、邵氏公司與電懋公司兩雄鼎立(中聯電影公司並立,長城、鳳凰、新聯公司並存);4、嘉禾與邵氏公司的鼎立;5、嘉禾、德寶、新藝城三勢鼎立(銀都機構崛起);6、後百花齊放的電影公司時代(以及九十年代後諸多公司劇烈萎縮時代)。 1、黎民偉、黎北海開山闢地的電影時代:(二十世紀十年代至三十年代) 自1909年中國第一間電影製作公司上海的[亞細亞影戲公司]在香港拍攝第一部故事短篇《偷燒鴨》以來,作為香港人的黎北海便迷上了電影這一行業。三年後,[亞細亞]公司的創始人「傑門布拉斯」經營失敗,經香港到美國,偶然間遇到了黎北海的弟弟——黎民偉(其孫女為現香港著名女星黎姿),兩人志氣相同,便合作成立了香港第一間製片公司[華美影片公司],拍攝了第一部戲曲短篇《莊子試妻》(黎北海飾演莊子),可惜的是因為社會、科技原因,[華美]出品第一部片之後便宣告結束。 1915年,法國[百代公司]在港設立分公司,普及了電影放映以及器材的出租、出售,大型電影循環院開始建立在尖沙咀,於是1923年5月14日,黎民偉兄弟再次募股成立了[香港民新製造影畫有限公司],也是第一所由香港本地人成立的電影製片公司,初期因為迎合社會與民眾需求,主要拍攝新聞紀錄片,這也使得黎民偉,後來成為了中國的紀錄片之父。 1924年,[民新]在廣州開辦了香港第一間演員訓練機構[民新演員養成所](訓練班系列今後單獨撰文),專門培養電影人才,這個創舉也使得後人廣為模仿(從六十年代的[南國演員訓練班]至七十年代著名的[無線演員訓練班]都是受此啟發)。接著由黎北海編導拍攝了第一部劇情長片《胭脂》,首創香港電影最高賣座紀錄,開始了其正軌之路。當時的作為彈丸之地的香港,電影發行主要依靠海外市場,由此奠定了它獨一無二的發展特性——海外市場為本位。 此間成立了諸多的電影製片公司(單獨拍攝製作影片的公司),發行主要依靠後來盧根所創辦的[明達公司]和[振業公司](盧根是當時上海著名的中國電影大王,擁有為數最多的電影院線),前者主要代理歐美影片發行,後者主要代理歐美電影器材銷售,從這以後,香港的發行業和製片業相輔而行,蓬勃發展。 1925年6月由於時局動蕩,香港爆發大罷工(電影工業總是被政治環境所影響),所有電影院線停放,拍攝停止,[民新]遷往當時中國電影中心上海,剛萌芽的電影事業嚴重受挫。 此前,香港電影的製作規模並不大,題材多是一些移風易俗或宣傳抗日戰爭的片子。 1930年黎北海成立[香港影片公司],大罷工之後,他發現民眾需要娛樂,於是他積蓄了4年的力量,頓時勃發,回應當時局勢,拍攝了第一部諷刺局勢的大製作《左慈戲曹》,重新開始了香港電影的製作。 同年10月,黎民偉看到了[民新]專長於製作而弱於發行的弊端,結合羅明佑在香港建立著名的[聯華影業公司](羅明佑,1919年開始經營北京最大的影戲院,後建立華北電影公司,壟斷了華北五省電影發行與放映業,與黎民偉建立[聯華]後拍攝了著名的《三個摩登女性》、《小玩意》、《大路》、《神女》、《八千里路雲和月》等,後因為經濟原因退出聯華,病逝於香港)。[聯華影業公司] 是中國第一個集製片、發行、放映於一體的電影企業,比前者單獨製片或者發行公司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電影大公司後來的發展方向),後因為局勢,黎民偉把其遷往上海,在香港只成立了「聯華港廠」,並附設「聯華演員養成所」。其與當時的[明星]、[天一](邵氏初始)形成了三足鼎立的製片格局。需要補充的有兩點:一、聯華最著名的影人就是阮玲玉;二、黎民偉也是第一個出去香港到內地取景拍攝的電影人。 此時香港均播映默片,一般除了音樂之外,外加解畫人構講。 黎北海在1933年創立[中華製造聲默影片有限公司],結合西方最新科技,設置了香港第一部有聲電影《傻仔洞房》,開創了有聲時代的到來。 1933年還開啟了一個新的局面,粵劇名伶薛覺先編導主演了《白金龍》,由他和上海邵氏的[天一公司]聯合出品,由於此前從未出現過粵語題材的影片,因南洋和廣州基本以粵語為主,所以一經出現,立刻引起轟動,也因此替邵氏賺了大錢,為[天一]在海外開拓市場打下了紮實的基礎,邵醉翁乘勝於1934年在香港成立[天一港廠],專門拍攝粵語片,供應南洋和香港市場,創立了方言性[粵語片]來臨的時代。 1937年中國抗日戰爭開始,香港為英國殖民地,暫時免除了戰爭,上海的很多電影人南遷到香港,拍攝了第一部國語片《貂蟬》,正式開始了國語和粵語雙語製片並存的體制時代。 2、永華電影公司在艱難環境中的興起(二十世紀四十年代) 1941年12月香港被日軍攻陷,電影工作者一致停止拍攝(兩次停拍都是政治原因),因此電影製片歷史上第二次全面停頓(其間只拍攝過一部劇情片和一些新聞紀錄片)。直至1945年8月戰爭結束後,廢墟中的香港才重新開始了製片業務, 1946年建立了[大中華影片公司],其後「大光明」、「永華」、「長城」等具有影響力的電影公司相繼在港成立,拍攝了諸多國語片,不但使國語片在香港迅速成長茁壯,在中國大陸各地公映亦廣受歡迎,因此吸引了不少知名影人南來香港拍片,奠定了香港電影業的興盛基礎。 邵氏公司的[天一港廠]改組成為[南洋影片公司],繼續製片。 其中,李祖永創辦的「永華影片公司」,更可以說是香港第一間大規模、現代化的電影製片機構(缺少發行與電影院線,因此生命力不持久)。李祖永與張善琨都從上海轉移而來,在香港成立了[永華],從內地延攬大批編、導、演人材,並斥巨資建影棚及購置先進器材,有力推動了香港影業的發展。拍攝了著名的國語片《國魂》、《清宮秘史》。 3、邵氏公司與電懋公司在繁榮期的對峙(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 1949年之後,大批上海電影人到達香港,開啟了國語片的第二個頂峰,僅50年代就拍攝了452部,自此,香港取代了上海,成為了中國電影的中心地帶,至今未變。 重點要談的是在三十年代建立的[天一港廠],在此時已經改組成為了[南洋影片公司],並於1950年以[邵氏父子公司]名義在港拍攝國語片,屬下的「南洋片場」改為「邵氏製片廠」,負責人為邵氏兄弟中的邵村人和他的幾個兒子。「邵氏父子公司」一開始對製片事業的興趣不大,反而將發展焦點放在電影院,先後購下「北河」、「油地」、「中華」(翻修後改為「麗都」)三家戲院,並自建「新華」戲院。組成了「邵氏父子院線」,這些遺址如今在香港尚可以找到,從此成為電影發行業和映演業的重鎮。 1953年,星馬「國泰機構」的娛樂業巨子陸運濤的子公司登陸香港,簡稱「國際」。1955年是陸氏影業王國的轉折點,因為[永華]因財務不繼而衰落,陸運濤接管了上海商人李祖永建立的「永華」後,便開始招攬「食客」和「智囊團」,比如成立了由張愛玲、宋淇、姚克組成的「劇本編審委員會」。1956年,陸氏把「永華」和「國際」合併,改組為[電影懋業公司](簡稱電懋),以「巨片標誌、榮譽之徵」作為口號。由於陸氏在西方受過教育,於是執行好萊塢的管理模式,並打造明星制度。創業片子為林黛主演的《金蓮花》,公映後廣受歡迎,成為後來居上的國語製片界霸主。 邵逸夫見[電懋]形勢大好,親赴香港,收回香港「邵氏父子」的製片權,於1957年成立「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接收了在清水灣新建的「邵氏影城」製片廠,自行拍攝影片。 於是,香港的國語製片界首次出現了「電懋」與「邵氏」兩雄對峙的競爭局面。 不過電懋和邵氏雖然經營模式類似,但出產的影片大不相同。[電懋]受好萊塢影響,以中產階級為目標,出產的電影90%以上都是時裝片、歌舞片、都市喜劇等。[邵氏]的影片則很多都是源自上海的創作路線,以中國為主題,出產大量歷史片、武俠片,或者是反映香港低下階層生活的片子。在激烈的競爭下,香港國語片的攝製水準突飛猛進,成為亞洲各國唯一可以跟日本競爭的地方。(值得一提的是,五十年代香港人興趣更偏向於國語片) 另一個影響香港電影業發展的重要事件,是「自由電影界」的出現(立場左右派的出現)。 [長城]、[鳳凰]、[新聯]由於政治原因,被排擠在台灣和香港之外,遂開始和大陸進行合作,拍攝一系列的商業影片。(這三家公司在大陸影響很深遠,直至後來改組為[銀都機構]) 1960年,「邵氏」出品了香港第一部彩色寬銀幕國語電影《千嬌百媚》(林黛主演),公映後創下當年最高賣座紀錄。同年,粵語電影界也出品了第一部彩色寬銀幕電影《大富之家》,也是當年的粵語片賣座冠軍。此後,香港電影走向彩色片攝製的豪華製作路線。 在這一年,堪稱香港電影史上的繁榮期巔峰(電影年產量首次突破了300部大關)。在製作上,50年代曾經一度蔚為電影主流的家庭倫理片及社會問題片逐沒落,品類傾向娛樂性濃厚的商業片,以迎合戰後出生的年輕一代觀眾(香港娛樂片發展於此)。武俠片和喜劇片兩大類型躍升成為香港電影製作主流,並將這種趨勢一直延續至八九十年代。 雙雄對峙的「邵氏」的「電懋」公司,在60年代初期的競爭進入白熱化。[邵氏]因為兩部影片佔領國語黃梅調市場(《武則天》、《梁山伯與祝英台》,皆與[電懋]撞車的題材),電懋戰敗。 更出人意料的是「電懋」首腦陸運濤,在1964年赴台灣參加亞洲影展期間竟因飛機失事意外去世,對「電懋」的業務進行了致命的打擊。 1965年,「電懋」改組為「國泰機構(香港)有限公司」,仍維持國語片的製作,但在市場競爭上已不是「邵氏」的對手,正式結束了兩雄並爭的階段。 [邵氏]與[電懋]的競爭,同樣也是受環境影響下,大公司的應變手段,值得後人借鑒。 其後,邵逸夫起用原為宣傳部主任的鄒文懷(後脫離[邵氏]建立[嘉禾])主持製片重任,又積極培養新演員,開設「南國演員訓練班」,從中挑選優秀人才參加電影演出。(其中有鄭佩佩) 沒過多久,觀眾厭倦了黃梅調,「邵氏」的此類電影走下坡路,於是又全力開闢「新派武俠片」,促成了動作片男演員的崛起,並逐漸反過來成為支配國語影壇的主要力量。編劇出身的張徹開啟了一個新武俠時代,也陸續捧出新人:姜大衛、狄龍、羅烈,成為最受矚目的一股武俠片創作力量。 至於粵語電影界的發展,明顯可見受到「戰後嬰兒潮」和「社會轉型」的影響,載負傳統道德觀念主題的影片日益減少,而強調年輕人享受青春及時行樂的娛樂片增多,有不少影片在故事內容和編導手法上可以看出鮮明的歐美電影色彩。陳寶珠和蕭芳芳成為60年代當紅的明星偶像,她們都主演了不少洋溢青春氣息的歌舞片(例如:《含歡歌舞慶華年》、《我的愛人就是你》等)。 好景不長,「越南戰爭」突然爆發,中南半島政治局勢動蕩,香港粵語片失去了主要的海外市場。更嚴峻的是香港的第一家無線電視台「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又在1967年開播,基本上取代了粵語片在香港平民百姓生活中原有的「主要娛樂」地位(震蕩不亞於網路的出現)。不少粵語片演員被吸收進入「電視」這個新興媒體,粵語片的發展很快便從繁榮轉向衰落。(1968年87部,1969年71部,比繁榮期的產量減少了三分之二)。部份粵語片為挽回市場頹勢,嘗試拍攝色情片(香港色情片的開始),但因當年香港電檢尺度仍相當嚴格,社會道德風氣亦比較保守,所以並沒有得到觀眾的熱烈反應。 4、嘉禾公司與邵氏公司在新時期的雙雄對峙(二十世紀七十年代) 七十年代,是香港電影轉型的一個新時期,由於電視新媒體的衝擊,粵語片的拍攝逐年下降,甚至在1971年時被迫停產,當時所有的香港電影都以國語發音(呵呵,目前看來,無法想像當時的影院氣氛該是怎樣?)。 粵語片的轉折點,應該是[邵氏]的火眼金睛點中楚原這批千里馬,大膽的讓他拍攝一部反映香港社會問題的諷刺喜劇《七十二家房客》,其影響深遠至今,大家可以從當今的很多港片中發現這部片子的影子(近期有周星馳的《功夫》),也成為了港人心中永遠的經典。這部片一經上映,立即引起了觀眾的巨大共鳴,成為當年最賣座的電影。[邵氏]和其它電影公司乘勝追擊,大量拍攝粵語題材的影片,輸往海外放映時再按需配上國語發音,形成了至今未變的「粵語版本」與「國語版本」雙發音的制度。(本地國語片由於受眾原因開始衰落) 電影公司方面也發生了一件大事,即[邵氏]副總經理皺文懷脫離[邵氏],另闢蹊徑,於1970年率眾(大多是[邵氏]工作人員)成立日後影響巨大的[嘉禾電影公司]。這一做法的影響不亞於現在環球董事長斯泰西.斯奈德轉投派拉蒙公司,對環球公司的業務發展無論如何都有一定影響。[嘉禾]初期還是慘淡經營,直至第二年皺文懷遇上了自美國發展回來的英雄式人物「李小龍」後,局面徹底發生了變化,李小龍憑藉《精武門》和《猛龍過江》成為香港第一功夫巨星,美國華納邀其拍攝《龍爭虎鬥》之後,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功夫明星,並引起了功夫片熱潮的回歸。 自此,[嘉禾]公司迅速發展,取代了1970年[電懋]改組的[國泰],再次和東家[邵氏]開始兩雄鼎立的局面。 另一方面,再次衝擊[邵氏]的事情發生在演員身上,[邵氏]舊將導演李翰祥,此年從台灣經營[國聯電影公司]失敗歸來,重新投奔[邵氏],發掘了一代喜劇明星許冠文,拍攝了《大軍閥》,一炮打響。而許冠文因個人發展因素,於1974年投轉[嘉禾],自任導演,並扶助弟弟許冠傑,編導了反映香港人好賭心態的喜劇《鬼馬雙星》,再次震驚港島,自此許氏在[嘉禾]發展順利,拍攝了一系列的喜劇,不但推動[嘉禾]再次走上一個頂峰,他們的電影也成為了當時香港文化的象徵。 李小龍的猝死,令[嘉禾]損失慘重,皺文懷立即調整策略,任用武術指導出生的劉家良、袁和平、洪金寶、成龍等人,其中成龍結合港人素來中意的喜劇,自創幽默派動作片,重新開創了功夫片的一類門派,自1978年主演《蛇形刁手》、《醉拳》成名一來,順利接下李小龍的班,成為[嘉禾]的頂樑柱。 此時,[邵氏]的力量明顯下降,[嘉禾]與[邵氏]的分庭抗禮之爭自此分出結果,[嘉禾]成為了香港新一代的電影製片王國。 值得注意的是一批國外電影學院畢業回港發展並從事電視編導工作的年輕人,結合本土意識,大膽學習西方電影手法,開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香港電影「新浪潮」運動,徐克、許鞍華、譚家明、于仁泰都在此刻崛起。 電視台從此也加入了電影製片的圈子,並舉辦選美和唱歌比賽,發掘新一代的人才,促成了往後香港[明星制度]的興盛。 需要補充的一點,至今存在下來的[長城]、[鳳凰]、[新聯]公司仍然掙扎在和大陸合作的邊緣,[長城]開始拍攝動作片;[鳳凰]開始拍攝武俠片,戲劇的是,現在港片的頂樑柱杜棋峰當年導演的第一部影片《碧水寒山奪命金》還開啟了港片赴大陸拍攝的風潮(據說杜棋峰最心動的片子還是這第一部武俠片);[新聯]則暫停了拍攝。 5、嘉禾、德寶、新藝城在八十年代的三雄鼎立(二十世紀八十年代) 八十年代初,香港推出了一個至今還「振臂一呼、應者雲集」的系列片子《最佳拍檔》,並一舉創下香港電影歷史最賣座紀錄。而推出這個系列的公司,則是叱吒影壇的三驕子:黃百鳴、麥嘉、石天,他們於1980年創立[新藝城電影公司],結合了許氏兄弟的他們,實力大增,甚至在台灣也得到了擁護,隨即又在寶島建立了[新藝城台灣分公司],投資台灣電影。 於是一個巨大的實力派[新藝城]在香港電影界緩緩升起。 此時的[邵氏]製片業務大量萎縮,邵逸夫作出了一個決定,轉移主業務,由電影向電視台發展,並在1985年暫停製片,將整個戲院院線租給了成立不久的[德寶電影公司],[德寶]擁有了放映優勢,實力大增。 而經過十年發展的[嘉禾],野心勃勃,不滿足香港本土的發展,決定壯大成為一間國際性跨組織的電影公司,除了不斷拍攝傳統國語片、粵語片之外,看準英語市場,自八十年代開始拍攝英語發音的國際娛樂片,將成龍和許冠文有計劃、有目的的逐步推向國際。《炮彈飛車》在國際上引起了劇烈的反響,為[嘉禾]賺取了一億港幣以上的純利潤,自此開始了國際化發展路線。 這樣,在八十年代中期,香港的三大勢力開始出現,即[嘉禾]、[新藝城]、[德寶]。 另外必須要提的是香港的社會因素,1982年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前往中國談判,決定香港九七回歸,這個消息一出,港人普遍引起焦慮與迷惘,逃避主義的風潮開始影響電影界,「警匪片」與「黑社會」的片子大肆出現,吳宇森憑藉《英雄本色》殺入影壇巔峰,許鞍華拍攝的《投奔怒海》也反映了這個問題,因此,政治因素佔據了八十年代電影發展的主要原因。 大陸影響此時也開始深入人心,「長城」、「鳳凰」、「新聯」左派電影公司適應局勢,於1982年全權融合中資,成立[銀都機構有限公司],所有上層都有國內委派,迎合香港本土市場拍攝影片,並拉攏自由電影界人士,掀起赴大陸拍攝或者合拍片的潮流。 其餘電影公司也爭相建立,在新局面的電影界爭奪一分美羹。 6、「後百花齊放」的電影公司時代(二十世紀九十年代) 香港電影歷史上出現過幾個百花爭艷的時代,不但指電影類型和電影語種五花八門,而且大小各異的電影製作公司也爭相建立,彼此依存,爭奪票房。 而九十年代的百花齊放在特定的環境下,則賦予了某種新的含義,它們延續了八十年代的輝煌,又逐漸趨向於下坡路,各類電影公司正向建立,可又沒有完全獨立製片的能力,要依附一些大電影公司的扶植,「後百花齊放的年代」(九七年前)應該說是低谷前的迴光返照,臨死前的垂死掙扎,彷彿無厘頭喜劇的流行,社會的焦躁不安,政治的動蕩不定,金融界的資金漸隱漸現,大致趨於外流,一切都處在未知因素當中,觀眾的喜好也變得參差不齊,網路、盜版的出現像當年電視這種新媒體第一次顯露頭腳一般,強烈衝擊著電影………… 周潤發在1989年出演《賭神》風靡港島,票房打破歷史紀錄以來,港片的賣價也水漲船高,各位大明星的片酬也相應大幅度增加,各個公司都面臨著新的選擇。 1990年8月,周星馳因劉鎮偉力邀,主演〈賭聖〉一片(劉鎮偉當時的目的想和王晶在台灣的賭片形成對峙),成為90年代首席喜劇巨星,連續4年以《賭聖》、《逃學威龍》、《審死官》、《唐伯虎點秋香》佔據香港最賣座電影的首位,在影壇上掀起了一股「無厘頭電影」的新風潮。 此時,[新藝城]和[德藝]由於經濟原因,陸續暫停製片。1987年,由社團出生的向華勝建立[永盛電影公司]後,看中社會動蕩不安的人心與賭片以及喜劇的風靡,力圖在[新藝城]和[德藝]之間填補縫隙,1992年,向華勝弟弟向華強另闢蹊徑,建立[中國星電影公司],招攬周星馳、杜棋峰、王晶、徐克等人,開拍了一系列迎合市場的賣座影片,穩固了一定的公司地位。 與此同時,香港影壇跟中國大陸和台灣電影界的合作日益密切,兩地或三地合作生產的影片越來越多,導演、演員、工作人員與資金的互動性空前增強,其中以1993年初在港推出公映的《霸王別姬》最具代表性。此片榮獲法國嘎納影展金棕櫚大獎,在兩岸三地的中國市場上映時均大受歡迎,並成功打入國際市場創下賣座佳績,開始反映出香港電影必須結合海峽兩岸電影界力量才有生路。 此外,香港電影公司與大陸各製片廠合作作「合拍片」,自1992年大陸電影政策放鬆之後也日漸增多,「合拍片」在大陸和港台電影市場連續幾年成為賣座電影的主流。 一些九十年代崛起的大導演也紛紛建立自己的電影公司,諸如王家衛、劉鎮偉、爾東升、王晶等,但這些公司一般自己不投資電影,要依附大公司的資金進行製片,存在一定的限制性。97後,諸多公司劇烈萎縮,那些勉強支撐下來的,為了應變香港明顯低迷的市場,有些小公司索性轉變思路,投資一些反映社會現狀或人性的小成本藝術片,例如爾東升1993年的《新不了情》,名利雙收,於是各公司應變市場,被迫大肆拍攝低成本的商業或藝術電影(很多為了顧及資金,拍攝質量頗低)。 從香港電影公司的盛衰,再來看看如今的「東方好萊塢」,真乃「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電影史上最偉大的10部電影
※12-埃德加·愛倫·坡-讓·愛潑斯坦
※武俠電影史上的十個經典打鬥
※13-讓·愛潑斯坦-路易斯·布努埃爾
※1892 可憐的比埃洛Poor Pierr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