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第一節《老子》

《老子》又名《道德經》,書名是後人加的。《老子》盛行於世是在孔子 之後約兩百年。見之於流行的時間,顯然不能就等同於著作的時間。由 於古代文化傳承受物質條件的限制,傳播速度很慢。而且,從《老子》一書 所體現的超脫世外、不求顯達的態度來看,這本書的傳播者們也並未刻意 去張揚。《老子》成書於此前是無需懷疑的。學術界多數人肯定老子比孔 子年長約20—30歲。墨子、叔向、魏武侯等均為與孔子同時或稍晚的人, 他們均已引用過《老子》中的話。與孔子同時或稍晚者已看到了《老子》並

引用了其中的話,說明《老子》的成書必然 是戰國初年之前,有可能是春秋晚期。因 此,我們認為,《老子》足以代表春秋時期老 聃的思想,其成書時間應該是戰國(前481 年開始)初年以前。

論定《老子》的成書時間,就聯繫著對 其作者的認定。關於作者,前人提及的有 老聃、老萊子、太史儋、太公任、詹何、伯陽、

太上老君、道德天尊等等。對此.《史記》已 清楚地斷言,《老子》的作者是老子,即老 聃,又名李耳,楚國苦縣人。但由於《史記》同時記錄了其他不同觀點,遂 引起後人的種種懷疑和推論。但這些懷疑和推論均無充分的證據支持, 不足採信。此外,諸多資料說明孔子曾向老子問學,他們之間存在師生 關係。

一、形而上的玄道

「道」在《老子》書中出現了 69次,頻率很高,是《老子》思想的核心范 疇。「道」的本義是道路,即《說文》說的「所行道也」,《爾雅·釋名》所說的 「一達謂之道」。後來引申出了規律、規範的意味。春秋時期,人們已用它 表示自然天象的運行規律,以及社會人類的行動準則,如「天道」、「人道」 等。但老子的「道」.既來源於道路的本義及其引申義,又作了很高層次的 抽象。在中國哲學史上,《老子》第一次把「道」作為哲學的最高範疇,把 「道」看成是世界萬物的總根源並給予系統的哲學論證。那麼,《老子》中 「道」的涵義是什麼呢?它說:「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博之 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嗷,其下不昧。繩 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老子·第十四章》,以下只注章數)在《老子》 的「道」的內涵中,一方面提到「其中有象」,「其中有物其中有精,其精 甚真」(《第二十一章》),說明它是存在於一般的物中的,它看不見,聽不 到,摸不著。這種既存在又不存在的東西,人們難以找到合適的名詞來指 稱它,也難以言說,正所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就蘊涵 了對道的遮與詮的兩個方面。人們只能通過對常道的詮儘可能多地去破 除對非常道的遮,使得非常道儘可能多地向人們開顯出來。

這裡,就常道作一些詮釋。首先來看道的角色,也就是它發揮什麼

功能。

首先,道是萬物的本源。如果說人所見到的是「有」的話,那麼,這個 萬事萬物的共同源頭就只能是「無」。《老子》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 於無。」(《第四十章》)「無」,結合「有無相生」(《第二章》)來看,顯然並非虛 無,因為絕對的、純粹的虛無是不可能產生萬物的。作為本源,它只能是 無形、無聲、無嗅的存在物,不具有萬物所具有的任一特性,卻能產生萬物 特性的東西,是潛在的大全。這樣,它只能是道。《老子》明確把道視為萬 物的本源,它提出了一個宇宙萬物生成的模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第四十二章》)「道」是這個 生成鏈條中最早的存在,理所當然就是萬物最初的源頭。這其中雖然還 有氣在起作用,不過那是次要的。

第二,道是萬物的本體。有從無產生,有當然要受無的制約。作為無 的道在萬物中的存在是無所不在的。「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 之宗。」(《第四章》)道的存在並不顯山露水,是躲在萬物運動變化的幕後 的那一隻看不見的手,主宰、控制著萬物。但這不是說道是有意志的人格 神道法自然」,道是自然而然的自在,不受任何外界事物的干預和影響, 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

就思維途徑來說,《老子》試圖從具體實物(器、萬物)的多樣性及其變 化的複雜性,抽象出統一的「道」,如說:「道常無名朴」(《第三十二章》), 「朴散則為器」(《第二十八章》),其出發點是客觀的天道自然,承認了 「道」 的實有性。像孔子所敬畏的「天命」和墨子所宣揚的「天志」,這種帶有人 格神屬性的「天」,在《老子》中是不多見的。對上帝鬼神,《老子》也不承認 它們的主宰地位,更不是什麼創世主。與道相比較,《老子》提出「以道蒞 天下,其鬼不神」(《第六十章》),把「道」形容為「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第四章》)。這樣,在「道」的面前,上帝、鬼神也沒有什麼權威。《老子》 雖然也談到「道」的主宰作用,卻和人格化了的天、上帝畢竟有所不同。而 且,道對宇宙中的萬物和人所起的作用都是一視同仁,無所偏私,完全同 等的。

「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第六十二 章》) ·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 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欲,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 為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第三十四章》)

這裡,「道者,萬物之奧」,馬王堆出土的《老子》甲、乙本中「奧」均作 「注」,與「主」相通。王弼註:「奧,猶暖也,可得而庇蔭之辭」,也有主宰的 意思。這是認為「道」是萬物的主宰,善人和惡人都離不開它。但「道」在 天地之間雖然無時無處不存在,萬物都依靠著它生長,卻不干預和宰制萬 物,不誇耀自己的成功和偉大,這才是「道」所以成功和偉大的地方。《老 子》的道論,堅持了理性主義的立場。

第三,從萬物運動變化的角度來看,它是萬物運動變化的規律。這也 是從縱向過程的角度看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獨立而不 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在任何一物 及其發展的每一階段,道都發揮著駕馭、規範、控制的作用,成為萬物運動 變化的規律。道的存在還有它自己的規律:道能夠擴大,「大曰逝,逝曰 遠,遠曰反」(《第二十五章》).鋪展括衍之後,道就向反方向不斷地回歸, 「反者道之動」(《第四十章》)。由於道具有這一規律,所以,自然界和人類 社會中都存在著大量的矛盾。這些矛盾的兩個方面相互依存,相反相成。 《老子》在解釋「難易相成」時又說:「多易必多難。」(《第六十三章》)做事情 圖容易,勢必遭到困難。這是把「難」與「易」看成是統一事物中矛盾著的 兩個方面。事物的運動發展遵循道的規律。

第四,道是宇宙的大全,天、地、人的總體。這是從橫向廣延的角度看 的。「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 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道把天、地、人貫通串聯起來 了。這樣勾連起來的宇宙大全,其間雖然存在著人、地、天、道層層取法的 關係,但都是自然而然的存在。

綜上所述,道具有一些特性。一是自然,其存在是客觀的,不受他物 的干擾。二是虛,正因為虛,所以無形,能成為一切實的根源,能容括一切 實的萬物。三是靜,正因為靜,所以能成為一切動的根源。這個靜,不能 等同於形而下的與動相對的那個靜,而是專就描述形而上的本體而言的。 四是無為,「道恆無為而無不為」(《第三十七章》)。無為就是因循自然,順 應物性。正是因為無為,所以能夠無所不為,在任一時空表現出自己的存 在,發揮出自己的作用。

道的呈露.都離不開德的存在。談論道,還必須研究德,研究道與德 的關係。「德」字在《老子》書中出現了 33次,出現頻率僅次於「道」字,道 與德是《老子》的核心範疇,《老子》在漢代以後也因此被稱為《道德經》。 對德的解釋,有的認為是「道之功也」(韓非語),有的認為是「道之用也」 (陸德明語),有的認為是「道之見也」(蘇轍語),有的認為「是道的體現」或 「道的形式」(陳鼓應,《老子註譯及評介》)。對於道與德的關係,《老子》 說:「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遵道而貴德。」(《第 五十一章》)道化生萬物,德給予萬物本性,道與德共同成就萬物。就具體 的物而言,「含德之厚,比於赤子」(《第二十五章》),德是稟道而來的真常 本性。物的活動必須遵循這種與道相一致的德,並最大限度地保養它而 不使之喪失,這樣物才具有無限生機。

道落實到人,就有天道與人道之分。但由於人道來源於天道,所以天 道與人道是相一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第四十二 章》)作為「萬物」之一,人同樣受道的規範和制約。德賦予了萬物以本性, 當然也賦予了人以人性。對人而言,德就是本真的人性。如此看來,道與 德同樣構成了人的意義和價值的源泉。道與德落實到人,就是要使人返 朴歸真。

二、玄道之術的幵啟

由形而上的玄道貫徹到形而下,《老子》也為人類活動的各個領域開 出了尊道稟德的原則。這些原則及其運用,就是與道相一致的術。

(一)君人南面之術

《老子》建議君主「無為」,並不是什麼事也不幹,而是「好靜」、「無事」、 「無欲」,「因任自然」,實際上是以百姓心為心,順民之性,因民之情,「治大 國若烹小鮮」,簡政安民,垂拱而治,這樣才能無所不為。無為只是對君主 而言的,對一般臣民,《老子》還是要求有為的。君主的無為,只是一種駕 馭臣民的手段。「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戰爭並不是一件好事. 只能在不得已時而用。治理國家,要絕聖棄智,因為「智慧出,有大偽」 (《第十八章》)。「偽」的表現之一就是「民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 物滋起」(《第五十七章》)。「偽」會搞亂人們的思想,挑逗起人們的慾望。 治理國家,要使老百姓虛心實腹,即讓老百姓無思無慮,滿足他們基本的 生活需求,安於本分,自適自得。在《老子》看來,最理想的社會就是「小國 寡民」。「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車, 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 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第八十 章》)這是《老子》所幻想的桃花源式的烏托邦,但其本意並非復古倒退到 人人平等的原始社會。它的真實用意是看到物慾縱橫時代社會秩序的混 亂對人性的戕害,以此說明統治者對人民只實行高壓政策是行不通的。 所以他宣揚「柔弱」、「退守」,提倡「謙下」、「不爭」,做到「以其不爭,故天下 莫能與之爭」(《第六十六章》),才可以成為「社稷主」、「天下王」。因此《老 子》所謂「為無為,則無不治」(《第三章》),實際上是一種政治權術,後來班 固評論道家,說它「秉要執本,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人君南面之術 也」(《漢書·藝文志》)。這是一針見血地說透了《老子》這一套統治謀略 之術的妙用。

(二) 倫理教化之術

這是基於對社會秩序的規範。《老子》認為,利他與為己相一致,因為 利他的同時可以成就自己博大的人格。這樣,反對強暴和掠奪自在不言 中。偉大的人格有博愛之心,善救人、物而不棄,平等待人,對物也不毀 傷,「物或損之有益,或益之而損。」(《第四十二章》)。《老子》認為,修德應 該由近及遠:「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余。修之於鄉,其 德乃長。修之於邦,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第五十四章》) 用道充實自我之後,德澤自然可以流布親人、鄉鄰和天下人。

(三) 混世之術

這是針對一般老百姓而言的。《老子》主張柔弱,順任自然而不逞強, 因為「物壯則老」(《第五十五章》),「兵強則滅,木強必折」(《第七十六 章》)。老子強調「弱者道之用」(《第四十章》),認為「天下之至柔,馳騁天 下之至剛」(《第四十三章》),處於柔弱的地位,就預示著必然轉化為剛強。 何況,柔能克剛,弱能勝強。《老子》還認為,「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 所伏」(《第五十八章》)。禍患來臨,用不著絕望,要相信祥福就在後頭。 福氣充溢之時,要警惕災禍的出現。要居安思危,達觀處世。在人世間生 活,要能善用「三寶慈」,即慈愛;「儉」,即節儉;「不敢為天下先」,即要 謙和,不要凸顯在高處而成為眾人攻擊的目標。

(四) 養生之術

《老子》尊重生命價值,反對戰爭對人的生命的殘害,主張維護身心健 康。形神抱一是養生之術的基本原則。就心而言,要通過心的歷練,使人 的性情質樸渾厚,保持嬰兒般的天真。為此,要去甚去奢去泰,因為「甚愛 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第四十四章》)。以嗇養生,平淡樸素。就身而言, 《老子》主張在堅持少情寡慾,不沉迷於聲色犬馬之樂,不自益其生的前提 下,通過專氣致柔的鍊氣功夫以保養精氣。養生要達到的目標是返本歸 初,死而不亡。也即從對道的「觀其復」中通過「挫銳」、「解紛」、「和光」、 「同塵」的功夫,「歸根」、「復命」而達到「知常」(《第十六章》)、「玄同」(《第 五十六章》)的境界。人要體道而行,就應該主靜,因為常道處於靜的狀 態。這樣與道同在,生命方可長久。總之,《老子》以無為注重個體心性修 養達到養生目的。這是一條雖不同於一般仁德知識的修養卻需要更深刻 智慧和道德的修鍊之路。

三、《老子》對後世的影響

《老子》的思想在後世傳承中形成了三個支派。一是《莊子》學派,把 《老子》思想引向主體心靈哲學,發展了老子對宗法刑政的批判精神。二 是申不害、慎到學派,把老子思想引向法家,至韓非子而集大成。三是稷 下道家,把老子思想引向與陰陽五行、儒家思想相結合的道路,逐步成為 一種綜合性的治國之術。《呂氏春秋》、《黃老帛書》、《淮南子》是其思想的 繼承。黃老道家是對稷下道家的改造和發展。黃老道家又是漢代道教初 興時主要的直接思想來源之一。到魏晉時期,何晏、王弼等人綜合了老莊 的思想,與《周易》相結合,又產生了魏晉玄學。

關於《老子》的注釋,最早的有韓非《解老》、《喻老》兩篇。漢魏以後直 至近代,注釋《老子》之多,僅亞於《論語》。國外也有多種譯本流傳。

《老子》可謂流彩溢芳,光照千古。這裡重點講《老子》與道教的關係。

這首先表現為老子被神化。老子是道教教主和三清神之一。老子從 哲人到天神的轉變有一個逐漸發展的過程。《莊子·天下》已經稱老子為 「古之博大真人」。戰國中期之後出現的黃老學派,把老子與中華民族始 祖黃帝並列,老子的地位得到很大提高。《呂氏春秋·不二》把老子排在 孔子之前作為天下十大豪士之一。漢初黃老之學在政治上的成功,使老 子名聲大震。黃帝是虛名,老子是實有,故老子對社會上下具有實際的影 響力。而且老子是隱者,帶有很多的神秘色彩。孔子稱老子為龍,意思是 神通變化而不可及。司馬遷寫《老子列傳》時,說老子活了 160歲,或200 歲。道教的思想與老子的思想有相承關係,老子便順理成章地成了道教 的教主。東漢前期,佛教傳入中國,明帝(58—75)之弟楚王英「誦黃老之 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此時老子已接近於變成宗教的神。王充《論衡·道 虛》中提及老子被當成「壽命長而不死」的神仙,「逾百度世,為真人矣」。 東漢明帝時益州太守王阜在《老子聖母碑》中說:「老子者,道也,乃生於無 形之先,起於太初之前,行於太素之元,浮游六虛,出人幽冥,觀混合之未 別,窺清濁之未分。」這是把老子看作道的化身。事實上,道教此後雖然把 老子作為人格神的道德天尊頂禮膜拜,但其實質內涵仍然是道。早期的 民間道教也是在此氛圍中把老子奉為本教神靈和把《道德經》改造成道教 經典的。邊韶《老子銘》說,世上好道的人「以老子離合於混沌之氣,與三 光為始終」,「道成身化,蟬蛻渡世,自羲農以來,世為聖者作師」。接著, 《老子想爾注》首先把老子稱為太上老君,說:「太上老君,姓李名耳,字伯 陽,一名重耳;生而白首,故號老子;耳有三漏,又號老聃。」「一者道也…… 一散形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一即是道,道散形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 後來道教所說的「一氣化三清」可能由此受到啟發。老子在道教初創之時 曾是最高神。之後,老子又被稱為道德天尊,與元始天尊、靈寶天尊並為 三洞教主。其地位雖列第三,但因其分身救世、世為聖王師的特殊身份, 是真正有影響的尊神、教主祖師。張陵雖被道教視為天師,但他受命於太 上老君,地位低於老子。道士多託言太上老君造作道書。

老子之所以被神化,不僅是因為老子的身世撲朔迷離,給後人留下了 無限遐想的餘地,還因為《老子》言簡意賅,宏博淵深,哲理蘊味強。《老 子》的形而上的玄道為道教的道和術都奠定了基礎。道教典籍中的「道」, 也稱為「常道」、「真常之道」、「大道」、「無上正真之道」等,被視為萬事萬物 的「本根」、「總系」、「導首」,天地萬物的本源和本體,具有「玄」、「虛」、 「靜」、「無」、「有」、「一」、「遍」、「常」、「通」等性質。這是在《老子》「道」論的 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大道具有無限的生命力,人經過修鍊達到生道合一, 從而獲得生命的永恆。道教的術也深受老子的術的影響。《老子》所提出 的「致虛」、「守靜」、「營魄抱一」、「專氣致柔」、「玄鑒」、「玄同」、養生重「嗇」 等等思想,此後都為道教的養生術和神仙術所吸收。道教煉養術雖豐富 多彩,歸根到底在於清靜守一。老子的人生態度深刻影響了道教人士仙 風道骨的品格,使其形成與世無爭、淡泊名利,博愛濟眾的主流風格。《老 子》哲學是崇尚生命的哲學,道教的煉養則是這種生命哲學在宗教上的實 踐化。神仙家吸收了《老子》的養生論,神仙說變成了道教的核心信仰。 當然神仙思想不僅僅停留在《老子》所講的修心養性,它還需要長生。不 過,道教中的全真道,貶抑神仙黃白朮,強調性命雙修,追求精神境界的提 升,使道教重新把更多目光轉向道家。《老子》五千言成為道教理論取之 不盡、用之不竭的思想源泉。總之,道教雖然不同於《老子》,卻離不開《老 子》,無《老子》便無道教。


推薦閱讀:

老子四字聖典
詩說老子
第六講老子智慧與現代愛情婚姻
老子《德道經》完整釋義  72
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乙本釋文

TAG:老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