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點:武周山南麓 雲岡石窟與敦煌千佛洞、洛陽龍門石窟並稱為中國三大石窟藝術寶庫。北魏著名地理學家酈道元在《水經注》中,記錄 了當年雲岡石窟的壯景:「鑿石開山,因岩結構,真容巨壯,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煙寺相望,林淵錦鏡,綴目所眺」。現存的雲岡石窟群, 是1961年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2001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2007年5月8日,大同市雲岡石窟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 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雲岡石窟位於山西省大同市城西16公里處的武周山南麓,武周川從山前婉蜒流過。石窟始鑿於北魏興安二年 (公元453年),大部分完成於北魏遷都洛陽之前(公元494年),造像工程則一直延續到正光年間(公元520~525年)。北魏經歷了「太武滅佛」、 「文成復法」。文成帝和平年間(460—465)開始大規模營造,到孝明帝正光五年( 524)建成,前後計60多年。初由著名的高僧曇曜主持, 「於京城西武州塞,鑿山石壁,開窟五所」,即現第16至20窟就是「曇曜五窟」。現存洞窟大部分鑿於太和十八年( 494)遷洛前。石窟依山 而鑿,東西綿亘約1公里,氣勢恢弘,內容豐富。現存主要洞窟53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餘軀,最大者達17米,最小者僅幾厘米。 窟中菩薩、力士、飛天形象生動活潑,塔柱上的雕刻精緻細膩,上承秦漢(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現實主義藝術的精華,下開隋唐(公元581 ~907年)浪漫主義色彩之先河。 整個石窟分為東、中、西三部分。東部四個窟(1至4窟),中部九個窟(5至13窟),西部四十個窟(14至 53窟)。此外,尚有許多小窟。東部的石窟多以造塔為主,故又稱塔洞;中部石窟每個都分前後兩室,主佛居中,洞壁及洞頂布滿浮雕;西部石 窟以中小窟和補刻的小龕為最多,修建的時代略晚,大多是北魏遷都洛陽後的作品。整座石窟氣魄宏大,外觀莊嚴,雕工細膩,主題突出。石 窟雕塑的各種宗教人物形象神態各異。在雕造技法上,繼承和發展了我國秦漢時期藝術的優良傳統,又吸收了犍陀羅藝術的有益成分,創建出 雲岡獨特的藝術風格,對研究雕刻、建築、音樂及宗教都是極為珍貴的寶貴資料。 雲岡石窟(英文名稱: The Yungang Grottoes )於2001年8月根據世界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I)(III)(IV)入選《世界遺產名錄》(編號:200-016)。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位於山西省大同市的雲岡石窟,有窟龕252個,造像51000餘尊,代表了公元5世紀至6世紀時中國傑出的佛教石窟藝術。其中的曇曜五窟,布局設計嚴謹統一,是中國佛教藝術第一個巔峰時期的經典傑作。 (2012-01-07 重新編輯 李萌 )
全景攝影:楊德華(2004年6月3日); 作品像素:6000*3000
位置:石窟中部 精華洞窟「塔廟窟」——第五、六窟
第五、六窟外觀 進入雲岡石窟山門,仰面可見一巍峨高聳的木構樓閣,翹然於石壁之上。這座五間四層重檐歇山頂木樓閣,朱紅的柱欄,金色的琉璃瓦頂,在褐黃色的山崖襯托下,十分壯觀。閣內即是第六窟,它和第五窟木構樓閣並聯。第五窟與六窟位於雲岡石窟中部,為一組雙窟。現存建築是清順治八年(1651年)駐軍總兵佟養量募集官資重建的,後來又以五、六窟樓閣為中心增建配殿、過殿、山門等,建為石佛古寺。 中部窟群的第5至13窟,位於雲岡石窟中部,開鑿於北魏孝文帝執政時期。此期石窟造像民族化色彩濃厚,雕刻手法日臻純熟。窟內的雕刻、繪畫、造像多以「因果報應」、「轉世輪迴」為主題。它們是雲岡石窟中期藝術的代表作,除第1、2窟外,都集中在東、西谷間。木構樓閣內是第5、6窟,其左有屋頂覆蓋的是第7、8窟,有幾根柱子近似古希臘神廟的是第9、10窟。 |
第五窟後室三世佛 第五窟是雲岡石窟中期開鑿的一個比較成熟的洞窟,現存大小造像2300餘尊,雕飾精美,為雲岡石窟保存較好的洞窟之一。大約開鑿於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間(公元470至494),屬皇家投資開鑿,所以洞窟空間規模、佛像造像都特別大。 整體洞窟平面呈橢圓形,頂部為穹隆頂,主尊釋迦牟尼像以17米之高,是雲岡石窟的萬佛之冠,膝上可站100餘人,中指長2.3,兩膝之間距離為14.3米,佛像雕刻細膩傳神,極富藝術魅力,肉髻高聳,眉眼細長,鼻樑挺直,嘴角微微上翹,整個身軀向前傾斜作俯視狀,表情深沉含蓄,神態自然端莊。正如元代詩人王度所寫「聳峰危閣與天齊,俯瞰塵寰處處低」。大像的兩側有立脅侍菩薩四軀,兩大兩小。此窟的這種布局極顯主佛的尊榮與莊嚴。
|
第六窟 進入第六窟,就像走進了一座富麗堂皇的藝術宮殿。它是雲岡石窟雕刻最精美、內容最豐富的一個洞窟。它規模宏偉,雕飾富麗,技法精鍊,是雲岡石窟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個。 第六窟被認為是在統一構想下、有計劃地開鑿的一個洞窟。其中中心柱所配置的如來立像屬同一類型,而周壁的造像呈兩種類型交互配置,東壁與西壁相對的造像卻又屬於同一類型,看得出營造之際是經過了周全計劃的。另為,背光火焰紋、背光頭光的化佛以及相鄰造像之間的圖案變化都有一定的規律,反映了整個洞窟是在一定的計劃基礎上營造的。 |
第六窟 南側佛龕 整個第六窟雕刻內容極其豐富,除了佛像、菩薩像,還有衣帶飄舞伎樂人、護法、力士、夜叉等 等,豪華別緻,讓人眼花繚亂。塔柱四面大龕兩側和窟東、南、西三壁以及明窗兩側,窟頂外圍雕一周飛天,內設方格 ,雕出三十三諸天仆乘。那33幅描寫釋迦牟尼佛傳故事浮雕雕飾華麗。 按佛教傳說,釋迦牟尼的前世是印度的悉達多王子。他的母親懷胎十月,準備回娘家生產,經過花園休息的時候太子卻 神奇地從母親腋下突然出生。太子的提前出世,讓途中的4位侍從忙得不亦樂乎。太子出生,他的父親非常高興,騎著大象接太子回宮。畫面中 ,國王雙手高舉太子,仔細端詳,前面有伎樂,後面有侍從,表現了迎接太子的喜悅場景。一幅太子射藝圖生動有趣。圖中太子引腿提臀,搭 弓射箭,箭出,正好射中對面用立竽支撐起來的圓鼓。後來,太子見到人世間的疾苦,萌生了出家的念頭。國王為此心神不寧,還煞費苦心地 為太子娶妻納妃。但是,太子不戀榮華富貴,在諸神的幫助下,騎馬離宮。太子經過多方尋求,苦行實踐,最終成佛。 |
第六窟內景 窟形為平頂近方形,平面呈回字狀,中央是一個連接窟頂的兩層方形塔柱,佔據窟內大部分空間,柱高約15米,分上下兩層,下層約高10米,上層約高5米,比例勻稱。 塔柱下層叫層大龕,南面雕坐佛像,西面雕倚坐佛像,北面雕釋迎多寶對坐像,東面雕交腳彌勒像。塔柱四面大龕兩側和窟東、南、兩三壁以及明窗兩側,雕出33幅描寫釋迦牟尼從誕生到成道的佛傳故事浮雕。塔的上層是四方佛像,皆為「褒衣博帶」之盛裝立像,雕刻非常精美。佛周圍的華蓋、完飾、門桅無一不精,輝映的整個洞窟富麗堂皇。 |
第六窟中心塔柱 此窟中心柱塔的本體,也是揉合了許多塔的形式混合而成。下層的四個面分成四個明顯的獨立區,而上層則混為一體,使塔的結構形成一種新式樣。中心塔柱上層四角各雕一座九層樓閣式塔柱,每層雕成屋形,四面開寶,內雕三坐佛。坐佛面相豐圓,雙耳垂肩,長眉秀目,慈藹可親。佛裝寬大合體,瀟洒流暢。通身飾以舟形背卉光。脅侍菩薩侍立於四角塔柱內側。四周雕火焰紋,內雕坐佛與飛天,精美華麗。每層四角雕一小萬柱,第一層四角雕覆蓋缽式小塔,極富裝飾性。塔柱雕於須彌山上,由巨象承馱。中心塔柱頂部雕為寶蓋式,四面設格,內雕鳥獸,下垂三角紋帳幕。佛像設計巧麗,雕琢精細,造型宏偉。 |
第六窟「兩佛對坐」 第六窟是孝文帝為祖母馮太后所鑿,後成為鮮卑皇室為各代母后祈福的洞窟。第六窟後室中心塔柱下層北側正中的「二佛對坐」像,是規模最大的一處。 「兩佛對坐」是雲岡石窟中期造像中常見的一種形式格局。雲岡中期造像中為什麼會出現如此多的兩佛對坐呢?這與當時太后臨朝主政有關。說透了內佛對坐就是太后正名、正位,說明了當時的朝政已是「兩重天」的格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