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心經》禪說

《心經》禪說 作者:宋智明 講述:凈明山人 記錄:慧如 般若的心經是一部概括了佛教的觀照智慧的經典。在六百卷般若經裡面,它是核心。 首先我們介紹一下題目:《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的含意是智慧。這個「智慧」不同於世間的智慧,不同於小乘的智慧,也不是一般的菩薩的那種共同的智慧。它指的是我們心的體性,我們本性的本有的一種清凈體性的體現,它稱為「般若」。般若是我們智慧的光明,它非常清澈明朗,它顯現萬物。 「波羅蜜」,梵語里是到彼岸的意思,就是用。在印度,一個事情成功了,人們會說:「噢,波羅蜜,到彼岸,圓滿成功了」。我們從被生死所困的凡人,到超越一切、解脫自在的聖人,這其中的每一步,每一個過程,都是要經過的。使我們超越,使我們到彼岸的,就是本性的智慧,本性的朗照。 所以說「波羅蜜」就是用,就是體上的用。如果只有體沒有用,是不究竟的,只有體用不二,才叫一如境界。這也是禪宗要達到的境界,叫一如不二之境。 「心」,就是核心、中心。它是佛教所有智慧裡面最本質、最玄妙的智慧。它不是思想,不是概念,不是一種通常所講的創造性。它是人的本質的回歸的體現。心經體現了般若所有經典當中的核心精神,讓你回歸自性,讓你體悟自己,讓你發揮我們本性的一種微妙的作用,讓你超越,讓你達到一個最究竟最圓滿的境地,就是佛教核心的精神。 「經」,佛教講,它是一種證道,它是一種不變的真理,它是一個路徑,修行的通道、路徑,它也是一枚鏡子,讓你看看自己,照照自己,所以經不是研究的,經應該是讓你觀照,讓你應證,讓你體會自己,找到自己的門徑,找到自己的人生路的,這叫「經典」。 有的解說:契經,契機契理為之經,即合真理,又合當事人的根基,如果你沒有這樣的需要,沒有這樣的根基,你去研究這部經,就是過失,就是錯誤,就是染污!因為你執著了名相,及和你不相關的道理。它們進入你的心靈世界,成了你的負擔。 所以真正的經典是有時機有因緣的。它的內容和你的心靈產生了感應,呼喚你走出你的困惑、走出你的執著、走出你的染污,喚醒了你的智慧,擦亮了你的眼睛,發現了你該走的路,這樣的才叫做經。所以說真正的經是沒有文字的,叫無字真經。文字的經只是一種描述、一種說明,讓你明白,通過文字找到自己,這是「經」的意思。 以上是《般若波羅密多心經》題目的解釋。它是唐三藏法師玄奘翻譯的,這裡我們不做解釋。 下面看正文 一、 五蘊皆空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觀自在菩薩」,分為兩方面,一方面是指觀世音菩薩,一方面也是我們的本性,修道人的體悟。一個修道的人,以他的智慧,以他的領悟力,圓、照、空、有。 世界由兩大構成,一個是空,一個是有。「有」是一切的存在,一切的現象。有的世界非常豐富,變化性很大,有很大的差別性。「空」是不存在潛在的本質。空是空間,空是未來,空是一切,一切萬物都是由空而顯現的,象虛空一樣。 真實的智慧必須同時圓照空有,即空即有地圓照。然後再以玄妙的體悟,既能「空」也能「有」,既能夠進入空的世界,又能夠表現為有的世界。一個人能在起用上顯現有,又能在實相上體現空,體現空的同時又體現有,他就是一個自在的人!他不受空的束縛,在空他不空;不受有的影響,在有他不有,不受有的困惑,不受有的限制,這樣就叫自在,所以叫「觀自在」。 這個觀,就是般若智慧的觀,就是本性能夠同時體現空有的本態,是本有狀態的顯現,這才叫「觀」!所以說真的觀是不觀之觀。觀,沒有能觀,沒有所觀,觀中沒有作意,觀中沒有分別,觀中沒有取捨。真觀者是無觀之觀,沒有觀照的觀照。這叫真觀,所以觀自在。 「菩薩」,印度叫菩提薩埵,我們簡稱菩薩。以上面所說的智慧,去觀照人生,觀照實相的人,就是菩薩。這個菩薩是一個假名,是一個名稱而已。因為能夠這樣地觀照,他就體現了菩薩的道,體現了菩薩的修證的一種方法,修證的境界。如果通過觀照達到了人生的實相,達到了自在的境界,那才是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行」就是修行。觀照,就是行。怎樣才是「深」般若? 透澈萬物,證入了它的法性,它的源頭,它的本質。不是在名相、事物、境界上去尋找,不是在「空」、「有」的概念上去探索,他要找空的源頭,找有的源頭。它們的源頭是共同的,它們的源頭是唯一的,這叫深。 佛教有兩大般若,一個是叫「深般若」,一個叫「廣般若」。「深般若」就是法性,就是本質,就是實相。是佛的源頭,是道的源頭。「廣般若」就是萬事萬物,一切現相,一切規律,一切緣起,無量的差別,叫廣般若。兩大般若。那麼這位菩薩他因為觀照的是本性的智慧,觀照的是空有的源態,本來的實在,本來的實相,所以說他行的是深般若,不是廣般若。行深般若波羅蜜的時候,他以這個甚深的般若觀照的時候,他超越了現象,超越了有為,超越了相對,空和有的相對,超越了人我,超越了煩惱性,超越了執著性,所以他到達了彼岸。 這個「彼岸」就是菩提的道,就是究竟的地方。他證悟到了般若波羅蜜多的時候,這個時候體現出來的是什麼樣的一種情形呢?就是「照見五蘊皆空」。 「照見五蘊皆空」,這個五蘊是我們客觀的存在,物質的和精神的。「色蘊」就是一切物質的現象,包括人的四大和外在的山河大地。人們往往會認為它們是實在的,是一種存在,是實有的、有相的、能作用的,有它們實在的成份,等等。 菩薩在觀照般若的時候,知道這一切所謂的「色」,所謂的「現象」、「成份」等,都是空的,都是不真實的,只是本性的法而的顯現。所以他不會建立一個對立面,不會去執著物質的真實性,因為物質始終是變化的,它不可以主宰自己,保持自己的原態。 任何事物在剎那剎那之間,佛教叫「當處出生當處滅盡」,它出生的時候就滅盡了。現代科學家也發現,粒子是無法確定的,宇宙的法則,建立在無常的基礎上,任何事物當你說它出現的時候,那被你判定的一刻就已經過去了,已經滅亡了。它只是一個能量的動,能量發生了動,在動的過程中顯現了物質。但是人會停留在事物的表面,停留在現象上,他沒有發現它的本質的生滅相,和它的無常性。眾生的五蘊只能相對於粗的世界,眾生看不到,看不到微細的世界。 ***而菩薩在照見五蘊皆空的時候,照見了事物的本質,它的種子,那些微細的地方,知道它都是空的,都不真實。這樣,他對事的迷惑,對現象的迷惑就沒有了。知道不可住,知道不可留,知道一切都是虛妄的。 「受想行識」也是這樣。 「受」,是我們的受用、感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都是受。 「想」,是我們取予境界後的反映,***看到山,我們心裏面就有了山的形象;看到水,就有水的形象,這就是「想」。取外相成為思想,成為某一種或抽象或具體的想像。 「行」,就是動機了。我們心念的造作,念念不停留,我們一直在造作,在不停留當中,不斷地流動著,***不斷地隨著外境的變化而變化著。這就是我們所謂的行,是遷流。 「識」,就是了別事物的差別。了別目前的境界,了別心中的思想,了別自己的狀態,了別自己的感受,都是識。 識是心王,前面四個只是心所,心所表現的內容。總體來講,它們都是虛妄的妄心的作用。 所以菩薩通過行深般若波羅蜜,照見了五蘊皆「空」:ok ok ok----- ok 色空了,都是不可住,不可留的; ok 受也不落於有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都不落在受上,就超越了受。超越了受就是一個比較自在的人了; ok 然後再超越想,想是存在的,但是只是不住在想上。禪宗並沒有把想破掉,不去想,但是不會拈著,不會住在。我們看山,山也顯現,看水,水也顯現。只是不執著于山,也不執著於水,不把自己的情感,不把自己的執著投射進去。它是本然的,它原本怎麼樣就顯現怎麼樣,禪宗說:不斷百思想。六祖大師說,百思想不要斷啊,讓它想啊,讓它顯現,但是你不要覺得我在想,不要覺得:噢,太美了,太好了。*** 加了一個概念,加了一種情感,加了一種執著性進去。這樣想還有什麼關係呢,它成為了我們的妙用。 ok 還有行,行就是機,動機。念念不停留,「急水中打球子,」念念不停留,讓它顯現,讓它動;讓它動,讓它變化。但這個動不是被動的動,不是有為的動,不是執著的動,*** 它在這裡面有一個體性,如如不動的智慧照著它,能夠空能夠有,能夠變化能夠動,但是他始終不動,為什麼?因為他的心態沒有動,他的情感沒有動,他的執著性沒有動。是沒有煩惱的動,很清靜地動,就象水,特別地澄清,讓它流動,那又有什麼關係呢。所以說行可以傳為妙機的作用——妙動,不動的妙動。 ok 識呢,就是成為大智慧,大照,圓照法界,圓照事物。就象鏡子一樣,圓照一切。本來識是分別,了別情形有對立,在色裡面有染污,有自我的識,有執著性。*** 那麼當你有般若智慧的時候,你這個識,受想行識的識,變成了智慧,變成了不動體上的觀照,變成了明朗的顯現,別人一反映你馬上反映,馬上知道。事物的變化,它的規律,你馬上知道,它是當下的,它是直接的,它沒有座標,沒有對立,他不是通過概念和經驗來使你認識對象的。一般人對紅或黃的了別,是因為之前有這個經驗,有這個概念,噢,這是紅,這是黃,這個好這個不好。* 但是變成智慧的時候呢,它沒有一個背景作為座標,它自然顯現,紅就是紅,白就是白,然後也不會產生紅的好,白的不好的概念,不會產生好和不好的這種對立的分別概念。 ok 這就是識轉智的過程。五蘊轉為五智:色轉為「法界體性智」,法界的體性;受變成了現量的平等顯現;想,變成了妙觀察的智慧;行,變成了作用,變成了成所作智的作用;識,變成了大圓鏡智,大圓鏡智的朗照萬物。五識都可以改變,因為有了般若智慧的觀照。 所以說能夠「度一切苦厄」,這一切苦厄,包括凡夫的,包括小乘的,偏空偏有的,一切的苦,三苦、八苦。無量的苦,都能夠度脫。因為他不再執著於外境,不再執著於感受,他的思想是無住的,不執著的,他的行是自然的,他的識是沒有自我的朗照,所以說他能度一切苦厄。 二、 色空不二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這個時候,佛就對舍利子講,舍利子是智慧第一的: 「色不異空」。色,現象的存在,這裡也包括了受想行識,它和空不是兩個東西,*** 不是說離開了物質以外有一個空,離開了現象以外有一個實體的存在,不是這樣,它是不異的。它不是對立的,不是矛盾的,不是兩個概念,但是我們表達它的時候,必須說這是色,這是空。其實它不是兩個東西,不是兩個概念。 「空不異色」,空也不異色,空沒有相對於色的另外一個空,也就是空就是色。 所以下面佛就講,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也就是空,空也就是色,他們之間的關係,是一個整體,是絕對的整體。但是,它不是通過概念來理解的,它是法爾的,它是本來就是這個樣子的,一個整體。就是不二,色與空不二,萬法在這裡是不二的,它是一個絕對,絕對之性。 這樣我們稱為實相,也就是實際:空色不二的境界,就是實相的境界,就是中道的境界。這就是一種實相的存在,本來的存在。所以我們常常講「全然」、「全體」,就是它們彼此的不二,就是全體。你不可分割它們,一分割你就會有障礙,就有對立面出現。所以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也是如此。受就是空,空就是受,彼此沒有區別。*** 這是很玄妙的,要通過悟性,才能通達。不可能通過名相、通過道理,通過現象界來了解,這是心靈的一種悟,心靈的一種透澈,一種智慧的明朗。 ok 然後你對空也不執著,對有也不執著。再進一步,你能夠顯現空,也能夠顯現有。在顯現空的時候,就是有;顯現有的時候,就是空。*** 在你的心靈世界裡面,彼此是絕對地平等。絕對地平等,就是悟的境界了。 三、 不生不滅 ok ok ok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 這個時候,就講到了真空的道理。一個修道的人,他通過甚深的觀照,脫落了外部世界,脫落了身體執著,脫落了心念上的種種分別和感受。這個時候,他就切入了諸法的空相。 ok ok ok「諸法空相」就是什麼法都空了,一切性、相,空、有,事和理,因和果,所有所有存在的萬物,在這裡都消失了,都空掉了。** 他徹底地進入了一種無的境界,什麼都不存在,但是他自己存在,他的覺性存在,他在明朗當中。在這裡面的同時,他並不依附於任何的東西。古人講:情不附物。六祖大師講:本來無一物。** 情不附物,它沒有東西,他知道一切諸法都是空的,這就是般若觀照所契入的地方。 ok 當你契入了一切諸法空性的時候,修行開悟的人都有這個體會的,真空之相,這個時候什麼都沒有,什麼都沒有! ** 但是什麼都沒有的時候你存在,你真實地了悟,真實地了知,真實地明白,真實地透徹。** 透徹什麼呢?這個時候,「不生不滅」沒有生也沒有滅,沒有生滅相。「不垢不凈」沒有垢也沒有凈,沒有什麼煩惱、業障,也沒有什麼清凈、光明,都沒有。「不增不減」沒有增,沒有減,不會增加什麼,也沒有減少什麼。 每一個開悟的人,他會發現:啊,我原來就是佛呀。我原本就是佛 ! 我很冤枉,這一生多麼辛苦啊,在追求佛、在信佛、在修行,其實都是冤枉的。這是他第一次的發現:哈,我原來都是白白冤枉地修了,我本來就是佛,甚至還會哭。哭過以後笑,會笑:終於我回來了,終於我回家了,我找到了自己的寶貝,找到了自己的主人,我把自己的白牛騎回家裡去了。所以說沒有增加,因為他無所得。他也沒有減少什麼,過去無論作了什麼,他覺得都沒有損失。所以說「不增也不減」。 通過這樣的觀照,在這個緣起的世間裡面,再去體現,那又是怎麼一會事呢? 四、 空中無色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是故」,因此之故,他契入了真空的境界,什麼都沒有,只有自己的本體存在。這個時候再去觀照,慢慢地,噢,又有身體了,又有世界了。但這個身體是真的嗎?這個世界是真的存在嗎? 「是故空中」在真空之中,在顯現這些事物的時候, 「無色無受想行識」,沒有色,沒有四大物質。沒有受,沒有想,沒有行,沒有識,*** 他都沒有,這是一種顯現的觀照。那個時候是體內的觀照,氣脈的觀照,是不一樣的。 所以禪宗人進入了體性的時候,是潔白地,一片片地純凈,世界悄然地消失了。一遍純凈,什麼都沒有,就是覺性在。這些我們都體會過的,然後呢,不可能永遠停留在這裡啊,他要現起世界,現起作用,這個時候他要觀照,再去照。照身體,在嗎?他看看肉體,是空的,象夢一樣,夢的存在,不真實。看看自己的感受,苦、樂,有嗎?沒有。就是這樣子,空中沒有色受想行識, ok 也沒有「眼耳鼻舌身意」,我有眼睛嗎?耳朵是我的嗎?去觀照的時候,都不是我的。它只是存在而已,被我所用的工具而已。我的覺性,顯現在眼睛裡,就是看;顯現在耳朵里,就是聽;顯現在鼻子里,就是嗅。它顯現在哪裡,就有哪裡的作用而已。但是它在嗎?它真實的嗎?它不是!它不存在的,它不真實。 ok 「無色聲香味觸法」,外部的世界:色、聲、香、昧、觸、法,叫六塵,它真實嗎?也是如夢如幻的。*** 除了這個唯一的本性在顯現它們以外,還有什麼是真實的?它不真實,它不存在。它無常地變化,它沒有自己的本態本相。只是因為人的執著不同,表現不同。 ok ok ok 當你無心於萬物的時候,萬物在你的顯現里不再是萬物,它只是一個影子,是一層煙,一陣風吹過了,對你的本性絲毫沒有影響。在你的本性裡面,它是絕對地純凈,就象水。*** 如果很清的水,映出了山,映出了天空的雲,對水來講,有嗎?對水來講沒有,沒有山也沒有雲,不可得。ok 顯現的萬物都不是真實的,都是虛妄的。所以說它是「無」。*** 這個「無」,不是說它不存在,不是說它消失了。這個「無」,它是顯現當中的無,鏡子里映出來的無,不執著的無,不受影響、不受困惑的無,不構成對立面的無。不是說它就叫沒有了,山河大地就不要了。 ok *** 那沒有的,只是一個狀態,某一個過程進入的時候,是什麼都沒有,但是以後,他常常會顯現,一切都具備,一切都有,而且不再希望一定要進入無才行,進入那種什麼都沒有才行。但是有時候,他又會進入什麼都沒有的境界,到後來,到自在的時候,要有就有,要沒有就沒有,那叫自在。要空就空,什麼都沒有;要有就有,現起就有。什麼微妙的境界,什麼光明,什麼彩虹,都有 !什麼神通變化都有。這叫自在的境界,叫成就,叫成就相。 所以說「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沒有眼界,十八界呀,不論眼界,十八界都不可得。十八界就是所有的萬物,所有的存在。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是十二因緣。沒有無明,什麼叫無明?昏迷本性就是無明。無明之後就是行,無明緣行,行就是一種業行,過去世帶來的業行。行以後緣識、名色,就是有精神物質的結合。結合以後,出生的時候就有觸,前五根對六塵的接觸。觸後有受,有感覺,有種種的受。受了後有愛,愛了有取,取就有「有」,有就是存在,有業了。業以後有老、生、老死,這就叫十二因緣。 十二因緣的過程,由過去的兩支、現在的五支和未來的五支構成。***在覺性當中,無明也沒有,因為沒有昏迷,沒有無明,乃至於「無無明盡」,連「無」——沒有無明盡也沒有,他沒有建立這個概念,連無明沒有了的那個概念也沒有,那種境界也沒有。比如一個人開悟了,他說:我連開悟的概念都沒有。一個人很清凈,他說:我清凈的境界都沒有,清凈的感受都沒有。這時,他徹底地超越了十二因緣。 十二因緣有流轉和還滅。流轉是順著走,還滅是通過觀照來破。這時候他不需要也不會有流轉,也不需要用還滅來破斥、打破十二因緣的鏈。業力的鏈也不需要打破。 禪宗為什麼不講因果? 為什麼不提倡這些? 就是因為這個關係。他沒有迷失的流轉,也不需要破斥的過程,說明的過程。他本來就沒有,當你已經是本來就沒有的時候,這些就不需要去對治,也不需要去修鍊,不需要去說明。因為你已經沒有了這些東西存在。 「無苦集滅道」,這是四諦,小乘、聲聞修的四諦。 「苦」就是果,果報,人世上都有苦難。 「集」,就是煩惱的積集,貪嗔痴各種各樣煩惱很多的成份。 「滅」,就是還滅,進入了無的境界,把苦難滅掉,把煩惱滅掉的境界。 「道」,就是方法,八正道的方法。 ok 在本性當中,在智慧的觀照當中,苦集滅道都沒有!不需要認識苦,也不需要去對治煩惱,不需要達到一個沒有煩惱的境界。因為本性本來就沒有煩惱呀。 很多人說:噢,我要達到沒有煩惱的境界。但在智慧的圓照當中,不需要這樣。本來就沒有煩惱,不需要達到什麼。 道,它不需要方法,本性中不需要方法,本來清凈啊!為什麼要八正道呢? 為什麼要修鍊呢? 在本性的智慧觀照當中,連八正道都是沒有的,都是不可得的。都是對不明白的人,不得已而說的,對小乘根機說的。 「無智亦無得」,沒有智慧。什麼叫智慧? 知道一切萬法皆空。啊? 一切萬法是空的? 我有這個智慧嗎? 沒有! 知道萬法皆空的智慧都沒有。得?有這樣的真理嗎? 有這樣至高無上的真理嗎? 沒有!沒有得到真理,我沒有得到至高的理性,沒有玄妙,無智也無得。沒有覺得有智慧,沒有得到真理,沒有開悟到什麼。這就是無智也無得。這是真正的超越,真正對自我的一種否定。 宇宙最高的地方,就是智慧和真理。人類一直追求智慧,追求真理,做一個智者,做一個超越的人。但是你到了這裡,連智慧也沒有了,連真理也沒有了,連覺得自己很超越也沒有了。連超越也沒有,所以連無也無了。 禪宗最高的地方就是連無也無了。無也沒有了,這是最高的地方。 然後他就自在了。 五、 心無掛礙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以無所得故」,正因為無所得,沒有得到什麼,那就是「菩提薩埵」,就是真正的覺悟,真正的菩薩。無得就是得到。大家要注意,沒有得,才是真正的得到。 「以般若波羅密多故,心無掛礙。」因為以般若波羅密多的觀照的關係,沒有掛礙了。你得到了「沒有掛礙」,不是得到嗎? 人類總是有掛礙的,有很多恐懼、很多的不明白,心頭總有一塊塊的東西。但是因為你無所得的關係,因為你智慧的觀照的關係,打破了我們人類建立起來的所有的框框,所有的執著。連最高的真理也打破了。這樣你還有什麼掛礙呢? 別人來誹謗佛,來歪曲真理,來說一些顛倒的話,對你來說有掛礙嗎? 罵佛、打佛、殺佛都沒有掛礙了。把自己最神聖的東西都破壞掉了,你也沒有掛礙。因為神聖的東西不是外在的,不是語言,不是道理。它是原本的。真正的神聖東西不再是神聖,因為他沒有感受到神聖。不覺得神聖,這才是真正的神聖。 ok如果覺得神聖了,就有了掛礙了。比如說,別人給一個染污的東西給你,你就不神聖了。有的人修行很持戒,或者很清高,結果遇上一些無賴,故意破壞他的戒,說一些無賴的話、低級趣味的話,他就會覺得:把耳朵塞起來吧,我不能聽,一聽就染污了。那就是掛礙。因為他想保持清凈,結果染污來了,他就不清凈了。這樣的人還不能算清凈。 ok ok ok 「無掛礙故,無有恐怖」,沒有掛礙了,就不會再有恐怖了。恐怖是人性中最最潛在的一種弱點。為什麼要修行? 因為恐怖,怕死了以後到哪裡去;為什麼要求佛? 因為我不安穩,我沒有依靠;為什麼要要錢? 沒有錢我會做乞丐,所以拚命地賺錢;為什麼我們要面子? 怕被人看不起;為什麼要地位? 因為在別人面前說話別人會尊重你......很多很多,為什麼要知識、要學問等等,都是因為恐怖。當你一但不具備這些的時候,人就會感到恐怖。 恐怖潛藏在人的內心深處。只有般若的智慧觀照,才能超越這一切。任何時候他都是接受的,接受他的飢餓,接受被人污辱,接受死亡,接受任何面臨的一切。這樣他就不用再恐怖了。因為他沒有掛礙,沒有構成他掛礙的東西,也就沒有什麼可以恐怖的了。 ok ok ok 所以說,般若無所得而得到了沒有恐怖的境界。一個人沒有恐怖就是大丈夫境界,真大丈夫,他就很勇敢,什麼都不怕。沒什麼讓他懼怕的東西,他就活得非常自在。 「遠離顛倒夢想」,因為沒有恐怖,所以遠離顛倒夢想。顛倒夢想就是無明,就是無知。因為般若的觀照,顛倒夢想都沒有了。顛倒夢想沒有了,生死就沒有了。他得到了什麼?得到了大智,得到了沒有顛倒夢想的境界。沒有顛倒夢想,非常清朗,任何時候都是清朗的。所以說無得當中才是真正的得到! 「究竟涅槃」,涅槃是什麼境界? 涅槃是沒有任何煩惱,回到最真實的、最究竟的地方,就是涅槃。涅槃就是圓寂, 「圓」就是本性圓滿,本性恢復了; 「寂」,就是消失了一切煩惱,一切對立。就是本性圓明了。 所以涅槃不從外得,不從佛那裡得,不從修證得。涅槃就是本性本有的,本來的狀態,就是涅槃。所以佛經才會講:你就是佛,你本身就是佛,你為什麼要做凡夫啊? 你為什麼那麼顛倒啊? 你本來就是佛! 六、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前面講菩薩的觀照,無得中有真正的得,最終得到究竟涅槃。不但菩薩們如此,三世的諸佛,過去、現在、未來都是。因為依「般若波羅密多」的關係,得到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的正等正覺,究竟圓滿的人生境界,最極的境界。在無得當中就這樣得到了,因為般若波羅密的關係。 佛教絕對不是迷信,絕對不是有為的執著,不是孤立,不是個人的追求。它讓你發現你自己最原本、最真實的道,最真實的面目。讓你回歸,讓你恢復。恢復到象佛一樣的圓滿。這就是智慧,佛教的智慧。 前面是顯說,明顯地說了。說出了我們的煩惱障,說出我們的所知障,所有的人生不明白的地方,通過這樣的說明,都知道了:噢,原來佛教的原本的真實是這樣,很明白。 那麼下面呢,就是密說。通過密咒的說,除我們罪孽的障。因為密咒,是佛道上流露出來的文字語言的音聲,它內含著佛的功德,它就是智慧。但是它沒有道理,它不是一個道理,它裡面代表了智慧,體現了智慧,和佛的體性是一樣的。而且不但咒的體性是一樣的,一個茶杯,一條河的水,它們也都是佛的本性。 所以說色空不二,一切都有佛的密語,都是佛的本性。五智所體現的五佛,就在山河大地、一切萬物之中體現。 故知般若波羅密多,就是「大神咒」,為什麼能夠除一切魔障? 魔障有什麼:煩惱魔、五陰魔、天魔、鬼神魔......,有很多魔。大神咒,能破一切魔障,所以是大神咒。 什麼叫「無上咒」? 能夠使人通過觀照超越一切,能夠恢復到自己的本性,證入甚深的實相境界,道的境界,「是無上咒」。 「是無等等咒」,沒有辦法相等。無等就是沒有辦法相等,沒有任何一個事物相等,沒有任何一個境界相等。但是又是可以等,你學了般若,你有了智慧觀照,你就等同於佛,你就和佛相應了,你就成佛了,這叫「等」。就是不二,你就達到了。所以說能夠除一切苦。一切的苦難,一切的執著性,一切的煩惱都能夠化解,都能夠消除,是真實不虛的。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這個「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就是咒語。有很多種念法,現在我念的是清定上師當時傳的口音的念法。不同的傳承有不同的念法。 《心經》不是文字,它是我們的本體!是我們的智慧!是我們人生觀照的現實。當你把心中的智慧融化了,你就知到它就是禪。禪就是以智慧為本的,禪傳了佛的心,而《心經》就是佛的心的流露,是佛心智慧的流露,就是佛的心。 我們修行,就是要成佛的心,而不一定要成佛的相。佛的相是一種因緣的顯現,不是真實的。佛的心是真實的。所以說《心經》體現了禪的智慧,體現了佛的心。體現了道是怎麼走過來、怎麼圓滿的一個過程。 這樣從頭到尾,從顯到密,就是一部心經的內容。 (全文完)
推薦閱讀:

太上玄靈斗姆大聖元君本命延生心經
《心經》中的禪 18
心經抉隱
《佛心經》第二講
《心經》心靜,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

TAG:心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