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別的季節,說說分離焦慮
北師大心理學院EDP中心作為北師大心理學院的項目窗口平台,匯聚訂製培訓、應用心理專碩MAP、學院動態等信息,致力為組織、個人與家庭撥開迷霧,助力發展,以臻完美。
小編有話說這幾天,校園裡陸續有畢業生們忙著拍畢業照的身影,一股離愁別緒撲面而來。小編剛好也曾是畢業生的一員,然而還沒來得及傷感就被催稿了?(?′Д`?)?。糾結了好久選題,終於在收拾行李的時候計上心來:既然是畢業季,我們就來說說分離焦慮吧
說到分離焦慮,一些讀者大人們可能就要問了,什麼是分離焦慮呀?這是不是一種病呀?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發展心理學》上對於分離焦慮的解釋:
分離焦慮
fenlijiaolv
分離焦慮是指嬰幼兒在同依戀對象分離時表現出的恐懼和戒備反應。
之前我們已經向大家介紹過什麼是依戀了。(相關文章:媽媽,我愛你——最初的「愛」從哪裡來?)從分離焦慮的定義就可以看出,它和依戀關係密切。出現分離焦慮和陌生人焦慮(嬰幼兒在陌生人接近時表現出的恐懼和戒備反應)標誌著嬰兒已經建立起了最初的真正的依戀,是嬰幼兒認知能力和情緒發展的必然產物。
對於嬰幼兒來說,依戀對象就是他們的照料者(一般是母親)。很多家長可能有過這樣的經歷,有一段時間,家裡的寶寶變得特別粘人,總是纏著媽媽不放,每當媽媽要去上班時就會哭鬧一番,怎麼哄都不管用。這就是分離焦慮的表現。分離焦慮一般出現在6-8個月,在嬰兒14-18個月時達到頂峰,然後其頻率和強度在嬰兒期和兒童期都會逐漸下降。不過,學齡兒童甚至青少年當必須與他們所愛的人長時間分離時也許仍會表現出焦慮和抑鬱。
孩子不願意去幼兒園,也是分離焦慮的表現喲~
嬰幼兒為什麼會出現分離焦慮呢?
一種觀點認為,當照料者離開時,嬰兒的不舒適感(如飢餓、尿濕)會增多或加劇,嬰兒將這種不舒適感和照料者的不在場聯繫起來,因此當照料者離開時,就會表現出焦慮。
習性學的觀點認為,自然界中的一些信號預示著危險的來臨,通過長期的進化過程,人們能夠識別這些危險的信號並自發地表現出恐懼和迴避。當嬰兒有能力區分環境中熟悉的事物和不熟悉的事物時,他們就會本能地害怕陌生人以及與照料者分離的情景。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嬰兒的頭腦中已經形成了一些關於熟人長什麼樣、熟人可能在哪裡的圖式。當媽媽把寶寶留在客廳,自己進了廚房時,由於廚房也是孩子熟悉的場所,他的頭腦中已經有了「媽媽進廚房」的圖式,所以並不會哭鬧。但當媽媽換好衣服準備出門時,孩子不能理解媽媽要去哪裡,所以更有可能出現分離焦慮。
雖然每個孩子都會經歷分離的場景,但孩子們的反應卻不盡相同,有的無動於衷,有的哭得撕心裂肺,令家長也不忍離開。這種差異反映了嬰兒在依戀安全性上的個體差異。心理學家安斯沃斯提出的「陌生情景測驗「就設計了一個有趣而常見的情景,用於測量嬰兒的依戀安全性。
如上圖所示,「陌生情景測驗」模擬了自然情景中,有玩具時照料者與嬰兒的互動(圖一),陌生人進入(圖二),照料者離開(圖三),照料者與嬰兒重聚(圖四)的場景。通過觀察嬰兒在整個過程中對環境的探索,對陌生人的反應,在照料者離開和重聚時候的表現,研究者將嬰兒的依戀類型分為了四類:
安全型依戀媽媽在場,自由探索,陌生人也不怕
媽媽不見了,驚恐不安
媽媽回來了,溫暖回應
抗拒型依戀很少探索,緊緊靠在母親身邊,戒備生人。母親離開時相當壓抑,母親返回時會接近母親,但看起來還在生氣。
迴避型依戀
表現冷淡,與母親分離很少抑鬱
組織混亂、方向混亂型依戀混合了迴避型和抗拒型的模式,對於接近還是迴避照料者猶豫不決。
除了第一種,後面三種都是非安全依戀。大部分孩子在與家長的互動過程中能夠形成安全型依戀,這種安全性的依戀對於兒童的發展特別是社會性的發展有著重要而長遠的影響。因此,面對產生分離焦慮的寶寶,家長們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用積極的態度對待寶寶,敏感地覺察他們的需要,讓孩子形成足夠的安全感,順利度過這一成長的關鍵期。
本文參考資料:
[1]發展心理學——兒童與青少年第8版.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陳會昌. (1995).嬰兒分離焦慮與安全依戀.父母必讀(12), 4-6.
(本文最初發表在「嬰幼兒心理」公眾號上,經作者授權刊載)
作者 | 陳小白
編輯 | Iclisher
感謝關注
推薦閱讀:
※帶患友打八段錦、做葯膳的內分泌科老中醫,說說脖子上的蝴蝶結
※說說你是否具有「偏財運」
※說說長輩深度摻合的婚姻,各種鬧心
※說說實腳轉和虛腳轉
※孤單的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