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佛教(釋教三字經)~ 悟顯法師 集解編著 (2)

釋迦佛生

證者誰。釋迦尊。

「證者誰」其實即是一切眾生。所以說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

後面就開始說法。

第二段的文字可以分作兩節。

第一節中指出證悟的人。前面曾經說過「悟則聖」。悟過什麼?那便是親證真如性體。

那麼,有誰曾經證悟過?可不可以舉出來,作一證明呢?所以經文上說「證者誰。釋迦尊。」

這就是最好的證據:證得的是誰?是我們的教主─釋迦牟尼世尊。

在無量劫以前,他就修圓滿了菩薩行,而親證真如性體,成就了萬德莊嚴的佛果。

「釋迦」翻作中文叫能仁;「牟尼」翻作中文叫寂默。能仁是「即體之用」,就是常講的「同體大悲」,寂默是「即用之體」,體用不二。南閻浮提這裡的眾生心垢非常污濁,人的壽命極短,他還願意來這裡示現成佛,所以知道佛的悲心有多重。在障礙這麼多、這惡劣的環境,他都還來這裡救度眾生,確實是不舍一人。所以當遇到佛法,要生感恩的心。

大悲願。示誕生。

這是佛門常說釋迦世尊的「八相成道」。

什麼是八相?

一、從兜率天下,二、入胎,三、出胎,四、出家,五、降魔,六、成正覺,七、轉法輪,八、般涅槃。

諸佛的示現成佛,皆要循著這成規而出現於世。

「大悲願。示誕生。」這兩句,上句是說「大悲願」是釋迦世尊誕生的原因,下句是八相成道中第一、二、三的三個相。

那麼,世尊的誕生是因為「大悲願」這三個字,真是一語道破。

因為釋迦世尊在塵點劫前早已成佛,並為「大悲心」所驅使,哀愍眾生的愚迷、無智,沉淪苦海而無由自拔,所以才發「願」到人間來。於無生而示現有生,以大悲心宣說佛法,度一切眾生,同登彼岸。

因此,示誕生的一句,包括了從兜率天下、入胎、出胎的三相。

世尊的一切動作,皆是為了我們眾生。要報答佛恩,這是大家時刻不應該忘懷的。

這裡講「誕生」的一句包括了「從兜率天下、住胎、出胎」的三相。

過去諸佛在因位上修的六度萬行,修到圓滿時,都是住在欲界第四兜率天的內院,等待因緣時節,而後下降人間。

這就是第一、從兜率天下。

「兜率」是梵語,譯成中文是「知足」。當菩薩在兜率內院的時候,他的地位是一生補處菩薩,又名護明菩薩。

護明菩薩乘六牙白象王,離了天宮降生於摩耶夫人腹中,「摩耶」翻作中文叫大幻,也代表了大願智幻法門。其實賢劫千佛都是從摩耶夫人胎里而生,不是只有釋迦牟尼佛。

這是為第二、入胎相。

摩耶夫人懷了聖胎,月分滿足時,遵循印度的俗例,是應該回到娘家去生產。

這時候,在中國是春、夏之交;而在印度是雨季快要開始的時候。摩耶夫人在回到娘家前,經過道路旁邊一座花園,名「藍毗尼園」,園中有一株既高且大的木本花,名「無憂花樹」,太子就在這時從右?而降生了!

太子生下來,就有許多不思議的瑞相:

第一、太子生下來,就能四方各行七步,而且有寶花乘足。

第二、他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第三、天空中有天人散花、奏樂、九龍吐水,為太子浴身。

這就是第三、出胎相。

因為有這許多祥瑞,所以回到迦毗羅衛國凈飯王宮以後凈飯大王為太子取了一個乳名,叫「悉達多」,譯成中文叫「頓吉」,取吉祥瑞相頓然顯現的意思。

再來是第四、出家這一相。

處王宮。求出離。

凈飯王剛生了這個兒子,他的歡喜可想而知。太子出生沒有幾天,凈飯王為了明白太子的前途,於是請來了一位善於占卜,名叫阿私陀的仙人,解決這個疑問。

阿私陀仙人鬚髮皓白,手執拐杖,進宮來,抱著太子,很仔細地看。但是等仙人放下太子,忽然淚流滿面地哭起來了,使得凈飯王很為驚愕。

仙人向凈飯王說:「太子身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長大了,應該作轉輪聖王,不然的話,就是出家、成佛。

據我的估計,太子是出家、成佛的成分多。可惜我年紀已老,來不及親聞大法,所以這麼悲傷。」

凈飯王從此心上就像有塊石頭,而無法放下,因為兒子作轉輪王,這是他最歡喜的。萬一出了家,豈不是王位無人紹繼?凈飯王眼見悉達太子一天天長大了,讀書、習藝之外,為太子增加娛樂的設施。

十七歲時為太子選鄰國的美女「耶輸陀羅」為妃。

但是太子對於這些高貴的享受,尤其是前後、左右寸步不離的妙齡女人,絲毫沒有貪著的心情。

這真把凈飯王傷透了腦筋。到太子十九歲,凈飯大王再也關他不住了。

因為太子要求去城外遊玩,凈飯王馬上勒令臣工,清除街道,凡太子所必經的道路,都把它庄飾得堂皇、嚴凈,斷絕一般平民行人。

但太子出城遊玩時,偏偏在東門逢上了駝腰曲背的老人,南門─遇上呻吟待死、骨瘦如柴的病夫。西門─逢到死屍。

太子問了他的侍者,知道了這「老、病、死」苦,凡是血肉之軀的人類,沒有一個人能倖免的。

太子對此人生因此深深地感到厭離。這時就在北門─見到了身披袈裟的沙門。沙門一手持著錫杖,一手托著缽,徐步安詳,目不斜視。

太子勒馬,和沙門交談了一會兒,知道,沙門就是出家人。出家修行,能脫離老、病、死苦。

太子本來就是乘著願力,為度眾生而來。借遊玩時的所見所聞,激發他的願心、悲心發願出家斷煩惱出生死。

這就是講「處王宮。求出離。」

夜逾城。人不知。

於是半夜喊起馬夫車匿,牽來一向所乘的白馬,悄悄地開了宮門、城門,而跑到深山裡去了。

入雪山。修苦行。

這是講出家以後的事。

上次講到悉達多太子夜半出城而去。走到雪山中。

當太子出城時,王宮裡的侍者一睡到天亮,等發覺太子走了。宮內、宮外,免不了一陣大亂與搜索。

等到車匿(王子的車夫)牽著白馬,垂頭喪氣,回宮來,才知道太子的去處。

凈飯王就派了憍陳如等五個人去侍衛王子。太子用身上所配金刀,割去鬚髮,換成獵人的鹿皮衣,向著山的深處走去。

憍陳如等五個人,只好遠遠地跟隨。

這是八相成道中的第四、出家相。

釋迦牟尼佛應世時,正是印度百家爭鳴、文化鼎盛的時候,其中尤以婆羅門教歷史最久。

婆羅門教徒,在深山裡修苦行或者習定的很多。太子很想向那些修行的前輩討教。

所以出家的生活一開始,就分別參訪「郁頭藍弗」等一班老人,探求他們所用的工夫,一方面也學習他們的苦行,一日只食麻麥。

後來覺得這些都不究竟,於是就放棄。

這就是《釋教三字經》上的「修苦行」。

六年間。習寂定。

是說:

悉達多太子不願意學習外道法,所以自己在雪山中結跏趺坐,修習「非非想」等世間禪定。

這前後花了六年的時間,在苦行林中修的,終究覺得不徹底。

後面文才又說:

從定起。出山來。

於是太子放棄了不徹底的修法,離開苦行林,走到尼連河,洗了一個澡。

但太子此時已羸瘦不堪,不是河邊樹神的救援,幾乎出不了尼連河。就在離開尼連河不遠處,太子倒卧地上,因為實在走不動了。

幸虧遇到了一位牧羊女人,供養太子乳糜,太子才稍稍恢復氣力。

坐樹下。心鏡開。

於是太子打起精神,下定了決心,選擇了古佛成佛的菩提樹下,結跏趺坐於金剛座上,發大誓願說:「我若不成佛,絕不起於此座。」就用金剛喻定的工夫,斷去了煩惱障及所知障二障,終究圓滿成佛。

這就是文上說的「坐樹下。心鏡開。」

接下來文中說:

天龍喜。魔膽落。

這是前面所說的「八相成道」中的第五、降魔,及第六、成正覺二相。

所謂「天龍喜」的天龍指的是:天、龍、干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人非人等的八部神眾,這些是護持佛法的護法神,見到太子修行,都生大歡喜。

六欲天中的他化自在天是魔王「波旬」所居住的地方。魔王波旬怕太子修行成佛脫離三界而減少了他的魔眷屬,就用眾生的弱點:恐懼、好色慾……等等,想破壞王子的修行!

所以魔變幻作獅子、虎、狼、毒蛇、猛獸,又幻作些奇形怪狀的惡神、惡鬼來一再地恐嚇太子,要使其恐懼而生退心,太子如如不動,只是閉目觀心,將一切幻境置之不理。

最後魔又派了些美麗的魔女,故意不穿衣服,在太子前現出許多吸引人的姿態。太子仍是一概不搭理。

魔王波旬計窮力盡,無法可施,只好敗退。

所以經文上說:「魔膽落。」

下一句:

睹明星。成正覺。

太子以寂定力摒退了魔王的威脅與誘惑後,加緊用功。當等到天快亮,晨光微露,東方現出魚肚白時,太子仰頭觀天,當看到天上寥落的晨星,忽然大悟。此時徹悟了實相,緣生性空的正理,也悟到了「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說了一句:「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無不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

接著講到八相成道中的第七相、轉法輪相。轉法輪相含攝了世尊五十年講經說法的範圍。

這五十年的說法,分成了五個時期。

這五個時期是:

一、華嚴時。

二、阿含時。

三、方等時。

四、般若時。

五、法華時。

先大略介紹這五時,再進入正文:

一、華嚴時

第一時說法是華嚴時。猶如太陽剛出時,只照高山,就像我們所說的須彌山。這是佛初成道三七日,為大菩薩講說的大法,說《大方廣佛華嚴經》,轉根本無上法輪,度大菩薩。

《華嚴經》是佛的稱性極談,小乘根基的人接受不了。所以,教下的大菩薩把第一時說法比喻為生的牛奶。

生的牛奶大人能吃,小孩不能吃。因為小孩的消化能力弱,喝了生牛奶要拉肚子。

雖然牛奶是寶貴的東西,能滋養人的生命,猶如佛說的法能滋養我們的慧命,但小根性人接受不了,就如小孩喝生牛奶要拉肚子一樣。

所以佛看到小根性人不能接受大乘法,由是因緣,佛在鹿野苑等處,於十二年中,為小根性人說小乘《阿含經》,這就是

二、阿含時

第二時說法是阿含時。這個時候,像太陽可以照射到比較低的山了。

這時候佛講說四諦法(也就是苦、集、滅、道)、十二因緣法(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等教理,用來度聲聞乘、緣覺乘人。

「阿含」就是中國人所說的「無比」,是「無可比擬」的意思,就是說世間上的一切法再寶貝也比不上佛法。

因為世上任何寶貝只能暫用一時,都是虛幻不實的。而佛法是無上之寶。

眾生聽到、受持後,照它修行,就能超出生死輪迴,所以佛法是無上的大寶貝。

教下菩薩把這時期的法比喻做「酪」,把小孩不能吃的生牛奶製成乳酪,小孩就能吃了,吃下去不會拉肚子。

三、方等時

第三時說法是方等時。「方」就是方便、方正、廣大,「等」就是平等、均等、等持。

意思是說:佛說法並不是真實有法給人,而是看眾生有什麼病,就開什麼葯。正是應病與葯而已,是方便手法。

所以佛說了八萬四千法門,法法皆平等,無有高下。

這是佛繼阿含時後,於八年當中,引小乘入大乘,為大乘初門菩薩講《維摩詰經》等。這時猶如太陽照到高原了,就像陽光照到較高的青康藏高原一樣。

這時說法就比之前的酪更進一步,由酪成為酥了。

但這時的酥是「生酥」,味道還不太好。接下來這一時就很重要了!也是大家熟知的

四、般若時

第四時說法是般若時。

「般若」是梵文,是古印度語。它的意思很豐富,基本上中國沒有能包含「般若」所含廣義的詞語來取代它,所以列於「尊重不翻」的範圍。

直接用音譯。字是中國字,音是梵音。

中國在翻譯經文的時候,玄奘法師訂有五種不翻之規定,因翻譯後也無法明白本意,所以就音譯。

這裡簡單說一下是哪五種不翻:

(一) 秘密不翻。如:「陀羅尼」,也就是咒語。就是總持:總一切法,持無量義。一切法都包括了,含攝無量無邊的意義。所以,一切咒語都不翻。

(二) 多義不翻。如《藥師經》的文中有「薄伽梵」,因薄伽梵有六種義,通常就曉得薄伽梵是指佛,代表佛名。

(三) 此方所無不翻。就是我們這裡沒有這個詞。如「閻浮提」、「迦陵頻伽」。迦陵頻伽就是《阿彌陀經》里所講的一種鳥,它的叫聲非常好聽。

(四)順古不翻。已經延用已久,成了習慣語。

(五) 尊重不翻。表示無上莊重的意思,如:「阿羅漢」、「菩提」……等,都是出於尊重而不翻譯。

因為「佛性」是無形無相、無法表達、不可名狀的,不能用名詞來表達、無法用形相來形容。

所以般若時的說教用二權一實,即兩種權巧、一種實法。「權」就是善巧方便。

兩種權巧:

一種是隨著眾生的根基而說義理;一種是要把佛的智慧本懷善巧地、暢所欲言地宣抒出來,就是用眾生容易理解的東西來比喻不易理解的東西,而善巧方便地說教。

「實」就是真實說法,說真實佛法,說一乘法,直指我們的佛性、真如實相、諸法空理。

華嚴時屬實法,法華涅槃時屬實法。

阿含時、方等時屬權法。

般若時是權實並用,所以般若時說法有承前啟後的作用。又因為般若為佛法之心髓、成佛之指南,因此佛在一代時教的五時說法中,都沒有離開般若,故般若法既通前又通後。

這個時候猶如太陽高升,廣照平原大地。教下比喻為「熟酥」,就是這「酥」由生轉熟了,味道更好了,這是對大菩薩說的。

接下來是

五、法華涅槃時

第五時說法是法華涅槃時。這個時候佛的法運將要圓滿,就像日落西山,佛將要圓寂涅槃了。

教下比喻作是「醍醐」。醍醐上味,是奶味中最好最好的。

為什麼比作是醍醐上味呢?因為佛在最後八年中,說《妙法蓮華經》等法,純實無權,不講權法,唯有一乘法。

佛在法華會上,為說「諸法實相」之理,會三乘歸一佛乘。不管在會的人根性如何,不問他們能否接受,稱性極談,暢宣本懷,說真實佛法。

當下就有五千小根人退席了。

法華勝會之後,佛在拘屍那城娑羅雙樹間,於一晝夜說《大般涅槃經》後,就涅槃圓寂了。

釋迦牟尼佛的法運分三期:

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

若是在這世間,有人說法、有人修行、有人證果,三種都具足就叫正法。如果只有教、有行,沒有證果,那就叫像法。若只有教,沒有人要修行,也沒有人證果,那就是末法;若連「教」都沒有,則叫滅法。

這就是世尊的五時說法。

接下來,第一時,華嚴時。文上說:

啟大教。說華嚴。

世尊出現世間,唯一的目標,是為了度眾生成佛。

所以《法華經》上說:佛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為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

因此,人天乘和聲聞、緣覺的小乘佛教,皆是不得已應機而說的方便之談。是所謂的「隨他意語」。「意」是意思。

《華嚴經》是成佛的教法。尊稱華嚴宗為「一乘圓頓」,是「隨自意語」,是世尊將自己所證的圓融不可思議境界,直暢本懷,和盤托出。

在會的聽眾,都是些圓頓大根的眾生,也就是十住位以上,已分證法身真理的菩薩。

因此,文上說它是「啟大教。說華嚴。」

《華嚴經》的名字叫《大方廣佛華嚴經》。是世尊成佛後,於三七日中演說的一乘圓頓根本法輪。

說經的處所,天上、人間,共有七處。在這七個地方,集會了九次,所以才說「七處九會,演大華嚴」。

佛滅度後,經文殊師利等諸大菩薩結集,後收藏在龍宮。

在佛滅度後,七、八百年後,有龍樹菩薩出世,他讀遍了五印度所有的典籍,想另立教門,自為教主。

經菩薩的指示,叫他前往龍宮深造,因為龍宮裡收藏了更深、更多的寶典。龍樹菩薩進入龍宮,讀熟了十萬偈的下本華嚴。

他出了龍宮後背出來,於是人世間始有華嚴這一部經。

在東晉的時候有一位沙門,叫支法領,親往印度求得三萬六千偈。

由印度高僧佛陀跋陀羅譯成六十卷、三十四品,但只有七處八會。

大周武則天雖然是一位女皇帝,但深信佛法,知道六十華嚴的處會不全,因而遣人訪求。使者在於闐國得到四萬五千偈的華嚴梵本,又請得高僧實叉難陀一同來到中國,在東都大遍空寺,譯成八十卷、三十九品、七處九會。到這時,《華嚴經》才算較為完整。

唐朝德宗皇帝貞元年間,南印度烏荼國王,因德宗的生辰,手書華嚴梵本,以充貢品。德宗詔請印度三藏般若法師,譯成四十卷。

對晉經、唐經而言,是為新經。然而這只是前二經最後一品的〈入法界品〉。

塵剎海。現寶蓮。

是講:

釋迦牟尼是化身佛,以娑婆世界─也就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為他的教化區。

《華嚴經》是融十身十佛,而以報身佛的毗盧遮那為代表而說的。

報身佛是以華嚴莊嚴世界海為一教化區。

華嚴宗著述裡面有一本薄薄的書,叫《法界安立圖》。

安立圖上面將一個佛剎微塵數的世界,縮作一個小圓圈。最下層是一個小圓圈,第二層是兩個,最上一層是二十個。

這二百一十個圓圈代表了二百一十個佛剎微塵數世界,為一世界種。

最下一層一個世界,名叫最勝光遍照,有一個佛剎微塵數世界圍繞。

最上一層,名叫妙寶焰世界,有二十個佛剎微塵數世界圍繞。統計一個世界種,有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圍繞。

統計一個世界種,有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廣大世界,皆以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為單位。

一個三千大千世界包括了一百億個須彌山、一百億個四大部洲、一百億對日月。

而且太虛空中尚有不可數計的世界種。這些無量無數的世界種,同在種種光明蕊香幢大蓮華之上。

因此,文上說:「塵剎海。現寶蓮。」

當然這個不可思議的廣大境界,唯有親證法身真理的菩薩們才能見到。

文上說:

愍凡愚。不能聽。

這幾句可算是阿含時的前奏。

「愍」是憐愍;「凡」是指一般普通人而言。「愚」是愚法二乘。「愚」是障蔽的意思。

「二乘」是指聲聞、緣覺,又稱為小乘。

小乘人雖然已能斷除「人我執」,但「法我執」依然存在。

華嚴是一乘圓頓的大教,普通的凡夫固然無分。連還被「法我執」所「障蔽」的二乘,也「不能聽到」。

所以《華嚴經》第六十卷上說:如是皆是普賢菩薩智眼境界,不與一切二乘所共。

以是因緣,諸大聲聞弟子都不能見、不能知、不能聞、不能入、不能得……,是故雖在逝多林中,不見如來諸大神變。世尊因為「憐愍」凡夫、二乘人們,對於一乘大教不能接受,所以才

隱尊特。顯劣應。

「尊特」是指報身佛而言,尊貴而特別的意思。

《華嚴經》第四十八卷的如來十身相海品中普賢菩薩說:

如來有九十七種大人相。每一相中又包含若干相,所以稱為相海。

相海品的末尾,普賢菩薩作結語說:

「佛子!毗盧遮那如來有如是等十華藏世界海微塵數大人相,一一身分,眾寶妙相,以為莊嚴。」

照這樣說,「尊特」兩個字,還尚不足以形容。

而「顯劣應」,是說如來為了「應」二乘的根機,所以「隱藏」起「尊特」的報身,而只顯現劣應身的化身佛。

化身佛具有三十二種大人相、八十種隨形妙好。

然而化身佛和報身佛,以相好來比較,報身佛是勝應身,化身佛是劣應身。

《法華經》上拿「脫珍著敝」的譬喻,就是:脫下原來珍貴的衣裳,穿上較差的衣服。來形容「隱尊特。顯劣應。」的殊勝方便,那是最好不過的了。

下文又說:

說阿含。第二時。

這段是講世尊第二時的說法。

世尊成道以後的初七日中,處自受用寂滅法樂。這時候,有位商人名叫「提謂」,他監督率領五百乘(輛)車,運載了很多的商品,從菩提樹旁不遠的地方經過。

菩提樹神唱言:「悉達多太子、凈飯王聖裔,得道來七日,無人來獻供!」悉達多太子就是世尊,凈飯王是悉達多太子的父親。聖裔是指神聖的後代。世尊成道七天,還沒人來供養!

提謂聽了,有機會可以供佛,心生歡喜,馬上用?和蜜,到菩提樹下,親自供養。

世尊為提謂說法,並且傳授他三皈教導大乘佛法。

世尊接受了提謂的供養以後。

想到:「自己應當說法利益眾生」。但是誰有這因緣聽最初的說法呢?

要知道,要能聽聞佛法,要有福報,這是一定不移的道理。

世尊想到郁頭藍弗和學仙。他們兩人雖然是外道,卻對於貪、瞋、痴三毒比較淡薄,然而他們已在佛成道七日之中,先後去世了。

繼而又想到:「自己剛出家之時,父王差遣了憍陳如為首的五個人,來侍候。他們五個人始終沒有離開。何況憍陳如尚有『如果成佛,當先得度』的宿願,波羅奈國的鹿野苑,是過去諸佛說法的處所。憍陳如等五個人恰好又都住在那兒。」

於是,世尊就前往鹿野苑,準備為那五個人說法。

這時候就有所謂的佛、法、僧三寶的出現。

在《涅槃經》中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佛初成道後,度生因緣成熟,但因當時有在修行的只有外道,所以只好方便講小乘法以破外道見,以攝入佛門。

所以當時的世尊,是為接引外道而說諸《阿含經》。目的是在令其入大乘法中。

這在《法華經》、《涅槃經》中都有說到。

四諦法。接小機。

世尊此時所說的,就是俗稱的小乘,四諦就是苦諦、集諦、滅諦、道諦。

前一次講到佛說法,第二時,是講四諦法,接引小根機的眾生。今天講

證四果。出生滅。

這裡是介紹小乘聖者修行斷證的位次,我們是修學大乘,大家聽聽就好。小乘修行人是修學:

一、五停心觀,二、別相念住,三、總相念住(這三個是資糧位),其中二跟三就是常聽說的「小乘四念處」,「別」是個別觀察,「總」是總體觀察。

四、暖法、頂法、忍法、世第一法(這是所謂的四加行)。

在世第一法以後,是修四諦十六心,斷三界八十八品見惑而證初果須陀洹(是小乘聲聞初果);進而斷欲界前六品思惑,證二果斯陀含;再斷欲界後三品思惑,證三果阿那含。最後斷上二界(也就是色界、無色界)七十二品思惑,斷盡三界見思惑而證四果阿羅漢。

既證得四果以後,就具足三明、六通、十八神變,永遠脫離生死的困擾,而獲得小乘的涅槃寂滅的快樂。

前面所說的「所作已辦」,就是該斷的煩惱都斷了,該證的果位證了;「不受後有」就是不再來三界之內,受生死。

「後有」,就是生死的別名。

文中的「證四果。出生滅。」就是指這些,但並不是最究竟的,因為沒有證得諸法無生的境界。

釋迦牟尼佛在世時,說的阿含時,到這裡已經講完。

現在許多人要學佛,以為要先學小乘,再來學大乘,殊不知,世尊之所以講小乘法只是為要破外道見,在世尊當時有九十六種外道,他的弟子多數是從外道轉來學佛,因此佛以小乘法破除他們之前的錯誤知見,今人直接學大乘佛法即可,不必繞遠路去先學小乘法。

現在講第三時:也就是「方等時」。

文上說:

演方等。破法執。

「演」是演說。不用「說」這個字,而用「演」這個字,是因為「演」有分布的意思。

就是源源本本、有條不紊地將該說的事理分別演說出來。

「方等」這個名詞,在賢首宗又叫做「方廣」。「方」是並談(並在一起談論)的意思,「等」是三根普被。

四教分為:藏、通、別、圓四教。

「方等」是部類名稱。這裡面包括了很多很多的經論,如:《維摩詰經》、《勝鬘夫人師子吼經》等。

是接引小乘人進入大乘佛法的橋樑,所以天台宗稱之為「通教」(藏通別圓四教中的通)。

像《維摩詰經》的宗旨,就是抨彈偏見、喝斥小乘,讚歎大乘褒揚圓乘。

《維摩詰經》中就是喝斥小乘,是彈偏:彈斥偏空。

斥小乘的經文中,喝斥二乘如高原陸地,不生蓮華。其中舍利弗,天花著身;迦葉尊者,也責備自己,「於佛法中無所復益」。

接著是

破法執:

小乘人對於五蘊構成的血肉之身,執以為「我」,把身外的事物當為「我所」,是為人我執。

法我執是對於五蘊(色受想行識)、十二處(六根、六塵)、十八界(六根、六塵再加上六識),世間許許多多的「法」,在二乘人的心目中,認為實有,使他們心煩意亂。

因此,小乘人就有「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冤家」的心態、永遠不能化解的觀念,這就是「法我執」。

因為有這樣的基本認知,所以就加緊修行如上面所說的五停心、別相念、總相念……等等的觀照工夫,進而證得小乘聖果。在他們份上自己以為滿足了,殊不知,人我執雖然斷去,但法我執依然存在。

以大乘佛教來看,小乘只是自了漢,並不究竟。

釋迦牟尼佛在「方等部」里的經教,多半是針對二乘人的毛病而說,重點是要鼓勵他們再進步,不要停滯於《法華經》所說的化城。

所以說:「演方等。破法執。」

文上說:

第四時。談般若。

「般若」譯成中文,叫智慧。但依譯經的五不翻原則「尊重不翻」所以仍稱「般若」。

菩薩所修的六度波羅蜜,是布施(又叫做:檀那)、持戒(又叫:屍羅)、忍辱(梵語:羼提)、精進(梵語:毗黎耶)、禪定(又稱為:禪那)、智慧(般若)。

般若有三類:

一、實相般若,二、觀照般若,三、文字般若。

實相是諸佛、眾生同具的性體。

只是眾生為無明所障覆,所以要用第二個觀照般若的功夫,直對心性而起覺照。

眾生沉迷於五欲六塵生死中,由何而知有實相,而能起觀照呢?

這就要說到第三個「文字般若」了。就是透過文字學習領悟到般若妙慧、空性之理。

另一解釋是就是在藏經中大家所能看到的,有《大品般若經》、《放光般若經》、《光贊般若經》、《道行般若經》、《小品般若經》、《勝天王問般若經》、《文殊問般若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等八部般若。然而,這都是《大般若經》的別譯。

《大般若經》有六百卷,是佛教經典中,卷冊最多的一部,是唐三藏玄奘法師在長安郊外玉華宮所譯的。

假如將般若的範圍放廣來說,則經、律、論三藏,無一不是文字般若。

就《般若經》中理論的淺深,又有所謂「共般若」、「不共般若」。

「共般若」是和聲聞、緣覺、權教菩薩等三乘人共說的。

「不共般若」是唯對圓頓大根的菩薩而說的。

但是賢首國師在《華嚴經探玄記》上引《大智度論》說:智論以大品等為共教,則指華嚴為不共教,以華嚴不與二乘共也。

因為華嚴會上,二乘修行人雖在座,卻是:「有耳不聞圓頓教,有眼不見舍那身」,「圓頓教」是指一乘。「舍那身」是指:盧舍那佛。

意思是說:小乘人的境界根本達不到華嚴會上的程度。所以雖然在會上,但他們如聾若啞。

二乘轉。教菩薩。

「二乘轉」的「二乘」是指聲聞、緣覺。

「轉」有兩重的講法:

第一個轉的意思是「說」。

釋迦牟尼佛善於運用權巧方便來提拔弟子,有時候善言誘導,有時候又用喝斥的方法。

佛講般若的時期中,為了提高二乘弟子的程度,令須菩提等四大聲聞弟子,升座宣說般若,迫使他們不得不自求進步。

如《大般若經》第四百零六卷上說:

「爾時。佛告尊者善現(就是須菩提尊者)。

汝以辯才應為菩薩摩訶薩眾宣說般若波羅蜜多相應之法。教誡教授諸菩薩摩訶薩。令於般若波羅蜜多皆得成辦。」

這是要須菩提尊者為菩薩說般若法。要聲聞弟子說菩薩法,這是老師幫助弟子進步!

轉的第二個意思是「迴轉」。

小乘法不究竟,現在令聲聞人轉學習菩薩法,所以說:「二乘轉。」

般若如大猛火,接觸到就燒起來。般若如清冷的水,可以洗滌去除塵垢。這是實相般若的作用。

因為二乘人的「人我執」雖然已斷,但是「法我執」依然存在;權教的菩薩,雖然能發菩提心,修行六度,但是仍然不能「無相」。

所以釋迦牟尼佛不但自說般若,洗除聲聞及菩薩弟子剩餘的執著,並且教聲聞弟子自己說般若法,迫使他們,直下承當自性中本具的不生不滅、不垢不凈的實相般若。

這是佛說般若以及教聲聞自說般若的深意。

下文又說:

開顯圓。法華會。

這是五時說教中的第五時:法華、涅槃時。

「法華」是《妙法蓮華經》的簡稱。就是佛門中有名的「成佛的法華」。

《法華經》有三種譯本:

第一、西晉惠帝時,竺法護尊者的譯本,名《正法華經》有十卷。

第二、後秦弘治年間,龜茲沙門鳩摩羅什譯者,七卷。

第三、隋朝大興善寺北天竺沙門闍那笈多譯者,是八卷,經名也是《妙法蓮華經》。

「會」是集會的意思。「法華時」跟「法華會」是同一個意思。

所謂「開顯圓」

《法華經》的內容是開權顯實,或開三顯一、權是「權巧」;實是「真實」。三乘是權,一乘是實。一乘就是佛乘。

釋迦牟尼佛出世本來是欲令一切眾生,皆成佛道。唯有成佛,眾生才能離一切苦,得究竟樂。

而《法華經》就是令眾生成佛的經。

然而若以一般次第法修學,成佛又豈是那麼容易!必須要經過長時期的勤苦修行,甚至對於自己的頭、目、腦、髓,都無所吝惜。這對一般心量狹小、目光短淺的凡夫而言,對菩薩只有驚嘆佩服的份了!

《法華經》方便品上,釋迦牟尼佛自己嘆息說:

「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眾生沒在苦。不能信是法。破法不信故。墜於三惡道。我寧不說法。疾入於涅槃。」又曰:「尋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我今所得道。亦應說三乘。」

讀過《法華經》中這幾句經文,就知道,釋迦牟尼佛因為眾生的愚鈍,不得已才將一乘的成佛之道,遵循過去諸佛教化眾生的方法,將一乘法分別為方便三乘的佛法。

三乘就是: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

也就是「於一佛乘。分別說三。」這裡要看清楚,三乘其中並沒有人天乘。

世尊說《法華經》的時候已經七十幾歲了。

聲聞弟子們,經過了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那許多佛法的熏習,根機已經成熟,所以在法華會上,佛明白地告訴弟子們,過去說的三乘佛法,只是權巧方便虛設的。

現在是時候應該告訴大家一乘成佛之道了。因此,《法華經》是開三乘之權、顯一乘之實的教法。

「開顯圓」的「圓」是圓滿具足的意思。

一乘成佛之教,是因圓果滿的意思,所以叫「圓」。

接著:

學無學。得授記。

的第一個「學」指:有學聲聞。

前面講過,聲聞人修行的過程,之前有講過:三資糧加上暖、頂、忍、世第一法四加行的七賢位。

小乘果位有初果須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羅漢的四聖位。阿羅漢又稱為「無學」。

在未能證到第四果阿漢果的前三位聖人,都是屬於有學聲聞的位置。

聲聞人,既證到四果阿羅漢,就叫做「無學」,接著「得授記」:「記」是記別。

釋迦牟尼佛,對於有學、無學等,根機已經成熟的聲聞弟子,分別地授與成佛之「記」。

「記」就是將他們成佛的劫數、國名、佛名、壽命……等等,一一地說出來。

接著文上又說:

涅槃經。最後說。

《涅槃經》是法華會之後、釋迦牟尼佛臨要入涅槃之前所說的,所以說是「最後說」。

顯真常。扶戒律。

《涅槃經》的內容,是「顯真常」佛性,「扶」持「戒律」,振興戒律,以奠定佛法久遠而不衰的基礎。

「涅槃」譯成中文,叫做「圓寂」。

因為應該「證」的真理已經證到了,就叫做「圓」;應該斷的惑障斷盡了,叫做寂。斷惑證真,就叫做「涅槃」。現在專指佛。

現在說菩薩、阿羅漢離開世間叫涅槃,是不太恰當的。

還有,當聲聞、緣覺修至惑業斷盡,生死已了,但還有身體及命之際,叫有餘依涅槃。

直到「灰身泯智」入滅盡定以後,叫無餘依涅槃。

「涅槃」的完整梵名,叫「摩訶般涅槃那」,翻譯成:「大圓寂入」。

順成中文的說法,就叫做「入大圓寂」。

修持至斷惑的「惑」,前面只是指「人我執」,後面則兼「我、法二執」。

所以唯有圓頓教的佛果,才能稱為「入大圓寂」。

《涅槃經》有大、小乘的不同:

小乘的《涅槃經》是:

西晉白法祖譯的《佛般泥洹經》二卷,內容是說「化身佛之釋迦牟尼佛於拘屍那城入般涅槃前所說之法。」

這是化身佛八相成道的最後一相。

至於唐若那跋陀羅所譯的《大般涅槃經》後分二卷,那是說,化身佛涅槃以後,天人哀痛,火葬佛身的經過,印度八大國王分舍利的事。

大乘佛法的《涅槃經》:

有南本、北本兩本:

第一、北涼曇無讖譯的《大般涅槃經》,四十卷,這是所謂的「北本」;第二、南朝劉宋的時候有慧嚴法師著,因為「宋齊梁陳」的宋朝開國皇帝是劉裕,所以稱劉宋,因位在南方,所以稱為南本。

因為四十卷的《涅槃經》,文言雖然不差,而「品數?簡,初學難以措懷」。

意思是說,「因為太過於簡要,初學的人無法學習、深入」,所以慧嚴法師、謝靈運居士等人,參考東晉法顯法師翻譯的《佛說大般泥洹經》,開十三品而為二十五品,縮四十卷而為三十六卷。

在大正藏里,《大般涅槃經》三十六卷下,記載有:「宋慧嚴法師等依《泥洹經》加之。」

至於「扶律」、「談常」,想要知道究竟的話,請去看四十卷的《涅槃經》,其中〈聖行品〉和〈師子吼菩薩品〉,就會知道了。

以上講的是釋迦世尊先後五個時期說教的簡單內容,至這裡已經大略介紹。

以下的文,是五時說教的結語和評析。

文上說:

五時教。如是說。

這二句是五時說教的結語。

「如是說」是講:世尊五十年的教法先後次序,就如同前面所說的那樣。

亦融通。亦分別。

這二句是對五時說教的評析。

後面講「亦融通」,「融」是融會,「通」是貫通。

意思是說:五時說教,雖然有淺深、先後的不同,假如能夠融會而貫通的話,那就在這五教當中隨一一各教,皆遍於五時當中,比如說:一切時中說「融通無盡法」,這都稱作「華嚴教」。

若是說「聲聞法」,都是屬「阿含教」;乃至說「會三歸一」之法,都屬於「法華教」。其餘就依此類推。

「亦分別」的「別」是別而言之,就是說:

佛初成道,在三七二十一天中演大華嚴,次於十二年中說阿含教,後面有八年的時間說方等經,再來有二十二年說《般若經》,最後八年說《法華經》,臨涅槃前,一日一夜說《涅槃經》。

以上三十二句合起來,是八相成道中的轉法輪相。

也是世尊五十年說法度生的經過。

文上又說:

化道圓。歸真際。

釋迦牟尼佛為了圓滿度化眾生的宿願,因為尚有有緣的眾生未得度,所以再來人間應化。

世尊不是為了富貴榮華而來,因此他在十九歲時,就捨棄了太子地位和將來要繼承的崇高國王地位,而偷跑去出家了。三十歲成道,八十歲入滅。

由釋迦牟尼佛成道至入滅,這五十年中,講經說法三百多次。所應度的眾生,皆已得度,這就是「化道圓」。

化道既然已經圓滿,於是就在拘屍那城寂然而再「歸真際」,也就是指入涅槃。

雙樹間。吉祥逝。

世尊入滅的地方,四方各有娑羅樹,所以說一「雙」,所以又稱「雙林」,一般都會說:在「雙樹林間」。

世尊是以右?而卧的姿勢而入滅的,右?而卧,又稱作「吉祥卧」。

吉祥逝的「逝」是「去而不復返」。

然而這些都是就人世間的幻見而言。

世尊的入滅,有如太陽的西沉。太陽哪裡有出沒?只是隱顯而已!

所以諸佛的十種通號中有「善逝」這一號,其中就含有這個道理在內。

以上是八相成道中的涅槃相。

闍毗後。分舍利。

「闍毗」也就是「荼毗」。是火葬的意思。

印度的習俗,人死了,有土葬、水葬、野葬、火葬的不同。

佛陀為後人作模範,交代要火葬。

世尊滅度以後,弟子們裹以白氈,加上名貴的香木、香油,以金棺入殮。

但是世間的火不能燃燒,佛陀就自發聖火,才能將遺體火化。

最後遺留下焚燒不盡的「舍利」,竟有八斛四斗之多,一斛等於十斗。

再來說明「分舍利」。

「舍利」譯成中國又叫做「骨身或靈骨」。是由戒、定、慧熏修而成,堅固而不可毀壞,因而又名「堅固子」。

有:全身舍利和碎身舍利兩種。「全身」是整個身體歷久而不壞,「碎身」是火化以後,遺留下來一粒一粒像珍珠似的東西。

碎身舍利有白色骨舍利、黑色發舍利及赤色肉舍利的不同。

據《金光明經》的〈捨身品〉說:「是舍利者。乃即是無量六波羅蜜功德所熏。」

又曰:「此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難可得最上福田。」

所謂「福田」,是天下後世信佛弟子種福之田。

世尊火化以後,留下來甚多的舍利,以便天下後世的弟子們供養種福,結果引起了八個大國的國王,因爭取捨利,幾乎動武打仗。

據經上說,印度幾個大國家的國王、民眾聽到,釋迦如來在拘屍那城的雙樹林間入般涅槃,各個調兵遣將,分別駐紮在拘屍那城的附近,準備爭取捨利,並且派遣使臣,通知主管火葬事務的人。

迦毗羅衛國的使臣說:「釋迦如來出生在我們國家,舍利應該歸我國供養,不然的話,我國有派兵來……」。

拘屍那國的使臣說:「釋迦如來入滅於我國,舍利應歸我國供養,不然的話,我國也有派兵在此……」。

像這樣各有各的爭取理由,並且都不惜生命打算兵戎相見。

看來這一場戰爭幾乎是如箭在弦上,大有一觸即發的可能。

幸虧有一位婆羅門是信佛的弟子,年高有德,眾望所歸,自告奮勇地出來排解紛爭。

他說:「大家都是受佛教化的,怎麼能為此事而爭吵?

何況佛陀也曾去過天上、龍宮,不能因為他們不講話,就忘記他們,而且佛陀的舍利很多。所以應該將佛陀的舍利平均分配,也就是:天上、龍宮、八國的國王,各得一份,各個回去,建塔供養,這樣最圓滿了。」

各國都同意了,於是這一場風波才告平息。

阿育王。變古制。

「阿育王」的「阿育」譯成中文是「無憂」的意思。

阿育王出生在佛陀滅度以後一百年左右。

阿育王即位之初,本來是非常殘暴的人。他造人間地獄,荼毒人民,因此國人都稱呼他為惡王。他的都城是華氏城。

後來有一位少年比丘,名叫子海,遊行到華氏城。因為不認識路,誤掉落到地獄裡去了。

阿育王早已有下命令,凡是到地獄裡去的人,必須置之死地。

子海比丘自然不能例外,但子海比丘要求獄官,准許他一個月時間用功,但他只得到獄官允許的七日時間,讓他修持佛法。

碎寶末。造浮圖。

子海比丘親眼見到人在一時之間,立時粉身碎骨,感到人生的無常、苦、空。所以在七日中精進修持,證得了阿羅漢果。當假期滿了以後,獄官將他置之於大鍋子之中燒,可是燒盡了燃料,煮他不死。

獄官慌了,跑去跟阿育王講。阿育王一聽,也驚奇得不得了,趕快來到地獄之中視察。

子海比丘就涌身虛空,現大神變,使阿育王佩服得五體投地。比丘因而為王宣說佛法大意,並告訴阿育王:

「大王!你是先佛所記,應當散發舍利,遍閻浮提,建造寶塔,以為眾生植福的場所。」

阿育王接受了比丘的教誨,馬上將地獄毀了,並且皈依三寶,發願盡這一生護持佛法。

阿育王就由一位暴君轉成為佛教的大功臣,佛教就因他而傳布到南洋。以上是阿育王的簡介。

役鬼神。遍閻浮。

所謂「變古制」者,阿育王將世尊滅度以後,人間八國所分得的舍利,都取出來,碎七「寶」為「末」,加上種種的裝飾,造成八萬四千座小的寶塔,一塔安一粒佛陀的舍利。同時,役使「鬼神」,普「遍」分散到南「閻浮」提各個國家去,建塔供養。這就是「變古制」的「變」。

據說,中國曾經分配到十九個塔,而浙江寧波阿育王寺的舍利,因時代變遷,現在只有阿育王寺依然存在。

至於「遍閻浮」的「閻浮」,是南閻浮提的簡稱。

佛經上有所謂「四大部洲」:東勝神洲、西牛貨洲、北具盧洲、南贍部洲。

舍利塔的「塔」印度話叫塔波,是高顯的意思。

稱寶塔是因為:

第一、古時人造塔,多用七寶裝飾。像緬甸的大金塔,它的質料,大部分是黃金。中國歷史上的北魏有位胡太后,篤信佛教,曾經以二十萬兩黃金,造七層寶塔。

第二、佛陀或三乘聖賢們的舍利,都是多生多劫,勤修戒、定、慧熏修而成,絕對不是人世間的珍珠、寶石可以比擬,故稱為寶。

塔為珍藏舍利的處所,可以使後人供養禮拜而生福生慧。

優填王。始造像。

以下講最早有佛像的開始因緣:

「優填王」是拘睒彌國的國王。優填王造像的原因是:

釋迦牟尼佛的母親摩耶夫人生了世尊以後,才七天,就往生忉利天。

佛在成道以後,就上升忉利天,為母親說法,度脫母親,成了初果須陀洹聖人,並且在忉利天宮結夏安居九十天。

因為佛在天上住久了,優填王常常去請問舍利弗和阿難,佛去哪裡?但都得不到答覆。

後來經目連尊者以天眼觀察,知道世尊在忉利天宮為母說法,並且安居,短時間內不會回到人間來。而優填王思念佛卻與日具增。

巧的是有一位智臣獻計,可以僱用精於雕刻藝術的人,采旃檀香木為材料,雕刻世尊的形像,一樣地可以朝夕瞻禮。

優填王大喜,因而懇請目連尊者,運用他的神足,攜帶巧匠們去忉利天宮,瞻仰世尊的尊容。經過三次往返,才雕刻成功。

這就是「優填王。始造像。」

令後人。修供養。

是說:

世尊在忉利天宮安居期滿,回到人間,見到了旃檀像,對歡迎的大眾說:

「我滅度之後,有人供養、禮拜此像的話,一樣地生福生慧。」

(2)


推薦閱讀:

學誠法師:法華漫話系列之三
仁煥法師:皈命念佛的原理與方法
定弘法師答問:末學習氣深重,修學不是斷斷續續,就是乾脆放棄,怎麼辦?
妄盡還源觀今說 第六講 悟顯法師 講述
海雲繼夢法師開示《准提法門〉(三)

TAG:佛教 | 認識 | 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