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泉泉群
06-04
珍珠泉泉群,位於舊城中心的曲水亭街、芙蓉街、東更道街、院前街之間,有泉池21處(含失迷泉池2處),形成家家泉水,戶戶垂楊的景觀。該泉群中屬金代《名泉碑》著錄的泉池10個:珍珠泉(北珍珠泉)、溪亭泉、散水泉、硃砂泉、芙蓉泉、濯纓泉(王府池)、知魚泉、雲樓泉(白雲泉)、灰泉、劉氏泉。明代晏璧《七十二泉詩》著錄的1個:魚池泉。清代郝植恭《七十二泉記》著錄的2個:泉、騰蛟泉。其它為:小王府池、南芙蓉泉、太乙泉、平泉、沃泉、玉枕泉、神庭泉、起鳳泉。諸泉匯流成溪,然後分別注入濯纓湖、百花洲、大明湖,經小清河入渤海。 該泉群是城區四大泉群中涌水量最小的一個。據1973~1977年測量,泉水準均流量每日為1.26萬立方米,最大為1.98萬立方米,最小0.55萬立方米。北魏時,此地溪流縱橫,依照古代風俗,每逢陰曆三月上旬巳日,為消災去憂,人們常在環曲的水渠旁流觴取飲,故隋唐以前,稱流杯池。《水經注》記載說:「歷祠下,泉源競發,其水北流,經歷城東,又北引水為流杯池,州僚賓宴,公私多萃其上。」宋朝曾鞏之別墅也曾在此,內建「名士軒」,以杜甫「濟南名士多」詩句取名。(一說曾鞏「名士軒」建於今西公界雪泉處)元代,為山東行尚書兼兵馬都元帥張榮的府第。明代,英宗的次子朱見被封為德王,在這裡建德王府。清代,設駐為山東巡撫衙門。民國後,又為省督軍、督辦公署和省政府駐所。現為山東省人大常委會機關駐地,俗稱「珍珠泉大院」。 珍珠泉 坐落在院前街山東省人大常委會大院內西側,略成長方形,面積1240餘平方米,深廣清澈。因舊城東南隅護城河中有南珍珠泉,所以該泉又稱北珍珠泉。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詩》、清《七十二泉記》均著錄。泉池溢水標高26.28米。池中泉眼甚多,串串銀色水泡自水底翻湧而上,日光相映,如瀉萬斛珠璣。正如清代人王昶在《游珍珠泉記》中所述:「依欄矚之,泉從沙際出,忽聚忽散,忽斷忽續,忽急忽緩。日映之,大者為珠,小者為璣,皆自底以達於面。瑟瑟然,累累然。」珍珠泉氣勢頗大,清人王運在《珍珠泉銘序》中描述說:「瀠泓沖融,清瀾百步,旁流帶垣,通舟二里,魚鳥荇藻,怡怡悅性。」珍珠泉泉水由玉帶河北流進濯纓湖,經百花洲注入大明湖。根據鑽探得知,珍珠泉一帶的地質情況是:最上面為11米厚的第四系粘土礫石層,其下為40米厚的閃長岩,閃長岩下面為奧陶紀白雲質石灰岩,這泉水即從白雲質石灰岩中湧出。珍珠泉自古以來頗負盛名,歷代多有文人題詠。金朝的雷淵,明朝的晏璧、邊貢、李攀龍,清朝的蒲松齡等文人,都留下了膾炙人口的詩文。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陰曆正月十六日,清聖祖玄燁南巡經過濟南,御覽珍珠泉後,也賦《觀珍珠泉》詩一首,並題「作霖」二字(已失傳)。乾隆十三年(1748年)三月四日,清高宗弘曆題《珍珠泉》詩一首,刻碑立於泉北岸,至今尚存。1980年,對泉池進行整修。池岸以青石砌壘,四周鐵護欄改飾以漢白玉雕刻石欄。池內水中偏東立石碑一方,上刻泉名「珍珠泉」,字塗硃紅色,為中共山東省委書記高啟雲1980年書。南岸,1983年建一水榭,造型優美,如展翅大鵬。榭內懸匾額「浮璣」,為山東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予昂1983年題書。池內荇藻浮動,錦鱗戲游;泉周植以花木,妖嬈多姿。 泉 在珍珠泉東約30米處,呈方形,長寬各1.45米,深2.5米,由塊石砌壘。清道光《濟南府志》有載,郝植恭列入《七十二泉記》。該泉出現於清朝。康熙七年(1668年),於巡撫大堂西北側掘土,深至二尺時,有泉水湧出,復鑿二尺,其水增大數倍。之後砌岸,蓄濯纓泉(1983年)養錦魚百尾之多。山東巡撫劉芳躅(字增美)見狀,歡喜異常,便請著名詩人朱彝尊命名。朱以《爾雅·釋水》中「水自河出為,濟為」之意,起名為泉」。過去認為濟南泉水為濟水的潛流,故其名含有濟水溢出之泉的意思。1951年秋,該泉重新修葺,並建以石欄。泉壁篆體「泉」二字,為山東辛亥革命領導人之一、書法家王訥(字墨仙)書寫。 濯纓泉(王府池) 在王府池子街中段路西。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詩》、清《七十二泉記》均著錄。取《孟子·離婁上》「清斯濯纓,濁斯濯足矣」之意命名。清道光《濟南府志·卷六·山水二》載:「濯纓泉稱湖,前在德王宮內,今在院署西牆外百餘步,俗稱王府池,圍圓四十餘丈,由地溝北流,穿民居,出起鳳橋下,至院後會珍珠泉水,經百花、鵲華兩橋入大明湖。」昔日,池中有一沙渚,當地人多於此撈魚蝦,故名「撈蝦渚」。清初山東巡撫李樹德於沙渚中央建亭,人稱「王府池新亭」。其亭造型玲瓏,彩繪秀美,欄杆精雕,多飾「亞」字圖樣。亭周繞以迴廊,廊接虹橋,景象萬千。由於這裡景色秀麗,世人以唐朝詩人王維的「輞川別業」喻稱之。解放前亭廢,水面亦縮小。現泉池長30米,寬19米,池岸石砌。盛水期水勢甚佳,色潔如璧,水涌似珠,紛紛揚揚,撒滿泉池。東西池岸民居錯落,南北岸邊楊柳婆娑。樹叢之間,藤架遮蔭,下設石桌石凳,暑天,附近居民常於此乘涼、品茗。 芙蓉泉 在芙蓉街69號院內。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詩》、清《七十二泉記》均著錄。泉池長方形,青石疊砌。水的流向分為兩支:一支流入原府文廟泮池,再折東匯入百花洲;另一支於文廟西流,經原貢院內華筆池、鳳翥池注入大明湖。金、元時,附近建有「姜家亭」。明中期後,右史許邦才建瞻太樓。清前期,芙蓉泉在韓觀察宅內,韓家於此建「芙蓉館」。清詩人董芸曾寄跡於此,並賦《芙蓉泉寓舍》詩:「老屋蒼苔半畝居,石樑浮動上游魚。一池新綠芙蓉水,矮几花陰坐著書。」明末清初,從芙蓉泉到泮池一段溪流,經疏浚稱「梯雲溪」。溪上架橋,顏額「青雲」。又建牌坊,額題「騰蛟起鳳」。「梯雲」、「青雲」、「騰蛟起鳳」,都是為府學秀才們命名的,以寓 其前程騰達。清康熙初年,景色漸衰,梯雲溪改為暗溝,上鋪青石,橋坊皆毀,僅存泉池。現水勢尚佳。 散水泉 在珍珠泉東,清巡撫院署大堂東南側。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詩》著錄。呈方形,長寬各1.6米,深2米,水清。1981年重新修建,上建石欄,南石壁外刻有「散水泉」三字,為李予昂題。 溪亭泉 又名王氏溪亭泉。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詩》、清《七十二泉記》均著錄。在珍珠泉東8米處的假山下,呈長方形,以自然石砌岸。因附近溪水潺、亭閣翼然的園林景物而得名。1980年重建,山石上刻書法家王訥所題「溪亭泉」三字。 灰 泉 位於濯纓泉(王府池)西北隅。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詩》著錄。為方形水池,水盛時尚涌流。因盛水季節湮於王府池中,故有人亦稱之為王府池或濯纓湖。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載:「濯纓湖,在城內倚北,合珍珠泉、散水泉、濯纓泉、硃砂泉匯為湖,周廣數畝。本曰灰泉,元人改今名(濯纓湖)。」 知魚泉 名列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詩》亦著錄,稱「知魚池泉」。位於王府池子街6號院內。原為官宦府邸中的泉子。《續修歷城縣誌》中李圖《知魚泉》詩稱:「舊聞開府邸,中有知魚泉。不見眾生處,赤過百年。」 硃砂泉 金《名泉碑》、清《七十二泉記》著錄。位於芙蓉街94號院內。泉池長方形,由塊石砌壘,盛水季節水清,注入王府池中。1994年被覆於水泥地下。 劉氏泉 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詩》著錄。位於曲水亭街南頭,西更道街北端路西。已覆於河東岸石壁下,雨季尚有細流自石壁隙中滲出。 雲樓泉(白雲泉) 名列金《名泉碑》,稱「雲樓泉」。明劉敕《歷乘》稱「白雲泉」。清郝植恭以「白雲」之名列入《七十二泉記》。位於劉氏泉南,西更道街4號院內。泉池井形,水清。 騰蛟泉 在王府池子街北端路東。清《七十二泉記》著錄。泉池呈長方形,盛水期有水。東牆嵌清道光八年(1828年)舉人、歷城人李齏於丁卯年(1867年?)題寫的「騰蛟泉」刻石。 小王府池 又稱老王府池子,位於王府池子街37號門前。池呈長方形,以碎石砌岸。 南芙蓉泉 位於芙蓉街132號院內。呈方井形,池壁磚砌,原有磚刻泉名。常年不涸,水位不受季節影響,人稱「神泉」。 太乙泉 位於小王府池東側。民國《歷城縣鄉土調查錄》有載。泉池以磚砌成圓形,直徑0.8米,深1米,水旺盛,原為群眾飲用水。後將泉池覆蓋,於上建小房。 平 泉 位於平泉衚衕(金菊巷1號旁門內),水清,常年不幹。 神庭泉 在王府池子街41號院內,方井形。原無名,1994年市建委組織泉水調查時擬名。 玉枕泉 在王府池子街39號院內,長方池形。原無名,1994年市建委調查時擬名。 起鳳泉 在起鳳橋街9號院內,長方池形。原無名,1994年市建委調查時擬名。 沃 泉 在珍珠泉北。民國《濟南名勝古迹輯略》有載。已失迷。 魚池泉 明晏璧《七十二泉詩》著錄,稱其在「姜家亭畔」,因池中蓄養大量錦魚而得名。據元於欽《齊乘》載,姜家亭在城內芙蓉泉附近。另,清道光《濟南府志》載:「魚池泉,在汪家亭內。」歲月遷延,物名多變,如今,魚池泉址在何處,或即為今何泉,已不詳。
[2005-07-24] 〖你正在瀏覽《老百曉在線》提供的文章〗
推薦閱讀:
※哪些款式的珍珠項鏈適合20歲左右的女孩子佩戴?
※珍珠鮑魚的做法
※有一種美麗是建立在它的痛苦之上
※祖國風光(1416)濟南珍珠泉
※淺談珍珠的熒光性和添加熒光增白劑的珍珠
TAG:珍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