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經意的小習慣,會影響孩子一生!建議都看看

點擊題目下方教子有方,關注中國頂尖教育雜誌

一大家子人外出聚餐,小女兒上來就點了一份糖醋鯉魚。當魚端上桌的時候,感覺整個房間里都瀰漫開了酸甜開胃的氣息,大家都高興地舉起筷子,準備品嘗。

「媽媽,慢點吃,小心刺兒!」「媽媽,慢點吃,小心刺兒!」兩句一模一樣的話,幾乎在同時說出。只不過,一句是我對孩子姥姥說的,另一句,是女兒對我說的。如此默契的一幕,讓一桌子人愣了幾秒鐘,隨後都愉快地笑起來……因為孩子姥姥年紀大了,牙口不好,吃東西都是在嘴裡抿抿就咽了,所以每次吃魚的時候,我都提醒她慢點吃,仔細挑挑刺兒。沒想到,女兒竟然也耳濡目染,學會關心自己的媽媽了。

孩子永遠是父母審視自己的一面鏡子。當我們責備自己孩子不如別人家孩子乖的時候,孩子心裡其實也在犯嘀咕:「我的媽媽怎麼不如別人媽媽好呢?」

孩子靠模仿父母來成長,往往對父母不經意的小動作產生極大興趣,從而不斷模仿,比如媽媽撩頭髮的動作、爸爸彈煙灰的動作,再比如下面這幾類「不良嗜好」:

1.用髒話開玩笑

有次帶小優在小區散步,小優跑到鄰居奶奶跟前,說了句:「你有病啊!」鄰居奶奶一臉茫然,轉過臉來看看我,問:「孩子什麼意思呀?」我當時難堪得臉刷一下就紅了,一把拉過小優,嚴肅地說:「你剛才怎麼跟奶奶說話呢?怎麼一點禮貌都沒有!」

小優呢,跟個沒事兒人似的:「哎呀,奶奶應該說,你有葯啊!」天啊,我這才明白過來孩子什麼意思,趕緊給奶奶道歉解釋了一通!這其實是郭德綱相聲裡面的一段話,平時我跟優爸慪氣的時候,下意識地會罵他一句:「你有病啊?」優爸為了哄我開心,會嬉皮笑臉地回一句:「你有葯啊?」

沒想到,竟然讓孩子當做好玩的遊戲學會了。但是那位奶奶沒聽過郭德綱相聲啊,突然被人問一句「你有病啊」,不生氣才怪。那次以後,我們在小優面前再也沒說過類似的段子。畢竟孩子沒有分辨能力,一些粗俗的話,只要孩子覺得好玩,他就會不分場合地亂學、亂說,難免會給別稱造成粗俗、不禮貌的印象。

2.把手機當成唯一消遣

優媽5歲的小外甥,愛玩手機上的「消消樂」遊戲。那嫻熟的手法、專註的神情、優異的「戰績」,讓優媽自愧不如。這孩子為什麼愛玩手機,其實看看一家人的飯後娛樂就知道了:爸爸、媽媽、姥姥、姥爺、小舅,一人抱個手機,集體玩「消消樂」遊戲……

我們常常因孩子無節制地玩手機而憤怒:「咋就這麼不聽話呢?傷眼睛不知道嗎?」而孩子給我們最多的回應,就是:「憑什麼你能玩我不能玩?」所以,讓孩子放下手機的事最好辦法,就是父母先放下手機。一個每天都有固定的時間來讀書、彈琴、打球的爸爸,很少會有一個沉迷手機電腦的孩子。

3.再等一會兒

讓孩子養成勤勞、規律的習慣不容易,而偷懶、磨蹭這樣的壞習慣,一學一個準!

有段時間,優爸工作比較累,下班就一屁股蹲沙發上,一邊吃零食一邊看電視,到了吃飯的點兒,喊都喊不過來,只會滿口答應著:「這就來,再等會兒,再等會兒……」後來,小優也學會了,寫完作業就縮到沙發里看動畫片,吃飯、洗腳什麼的根本喊不動,「媽媽再等會兒,再等會兒……」後來,當著小優的面把優爸收拾了一頓,這爺倆現在一到飯點都勤快著呢……

生活中,我們總能聽到別人說:這孩子跟他爸真像,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其實,相似的除了相貌,還有親子間的習慣、修養。孩子身上的每一個毛病,幾乎都能在父母身上找到根源;孩子每一個好習慣的養成,也離不開父母的督促。

教子有方(ID:jiaoziyoufang)原創作品

轉載請標明出處

否則必追究到底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幼兒園作業「刁難爸媽」:給孩子做手工熬通宵」呢?
女朋友比我大十一歲,還有一個五歲的孩子,我該怎麼讓父母答應?
家中三個小孩,為什麼老二總是受委屈最多的一個?
為什麼要宣傳「母愛無私」或「父愛如山」之類的思想???
站在鏡頭前我才發現,談論父母是一件如此艱難的事情|簡單TV

TAG:孩子 | 父母 | 習慣 | 建議 | 影響 | 一生 | 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