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曆法知識

天文曆法知識 天 文 歷 法 知 識 我國的農曆是根據什麼編製的 一.干支紀時的起源 十 天 干: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十二地支: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以十天干與十二地支順序相配,組成六十花甲子,從甲子、乙丑……癸亥。古人以六十為周期的序數,用以紀日、紀年等。 干支在中國曆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根據地下出土文物考證,早在公元前十三世紀的殷商時代甲骨中,我國就已經有以干支紀日的記載。據考證,我國從魯隱公三年(公元前722年)二月己巳日至現今,我國干支紀日從未間斷。按六十花甲子順序輪流值日,一日一個干支名號,日復一日,循環使用,從不間斷。中國的歷史雖然很長,只要順著干支往上推,歷史日期就清清楚楚。這是中國古代創用干支法的功績。在古代曆法中也使用干支法,只要求出氣、朔的干支,其餘就一目了然。干支法不但用於紀日,還用於紀年。干支紀年始於東漢建武30年(公元54年)甲寅,西漢以前的干支是後人推算加上去的。六十花甲紀年優點是周期較長,符號簡單。但歷史久遠,朝代更迭,單用干支紀年容易混淆。古人也用十二地支紀時、紀月。用六十干支紀月、紀時則在唐代以後。地支紀時就是將一日均分為十二個時段,分別以十二地支表示,子時為現在的23—1點,丑時為1—3點,等等,稱為十二時辰。地支紀月就是把冬至所在的月稱為子月,下一個稱為丑月,等等。《兩千年中西曆對照表》,有從西漢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以來兩千年間年和日的干支。 相傳公元前2697年,黃帝命大橈氏以干支紀年,定此年為黃帝元年,以甲子為始元,以冬至日子時為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時。 從文獻和考古發現來看,我國比較成熟的曆法(脫離隨時觀象修正而事先計算頒布)大約始自東周。現存最早的曆法是漢書所載公元前104年所頒布的《太初曆》(又叫《三統曆》),確定以公元前104年十一月初一日朔日夜半冬至日為始元(為計算時間起點,稱為「初始曆元」),為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時,以冬至所在之月為十一月,以正月為歲首,以沒有中氣的月份為閏月,以135個月為交食周期。 據安徽省穎上縣農民天文愛好者李式先計算,公元前2517年是我國干支紀曆的第一個甲子年,這為研究中國古代史提供了年代的座標。這一說得到我國天文學界的認可。這說明干支紀年法在我國已有使用4500多年的歷史。 當代所沿用下來的農曆是從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3年)甲子天正十一月初五日冬至(辛未)至次日(壬申)子正初刻為曆元。 以上就是我國採用干支六十花甲子紀時起源的大致情況。 二.天文曆法知識 (一)古代天文學 我國古代天義學,是在農業生產和制定曆法的需要的推動下發展起來的。我國歷代都很重視曆法,為此長期堅持進行天文觀測,積累了極其豐富的資料,發展了先進的觀測手段,形成了我國的天文學體系。 我國古代曆法大都使用陰陽曆(稱為《夏曆》)。包括年月日、節氣、日月五星位置、日月食預報等內容的曆法體系,在漢代已經形成。我國曆法起源很早,《尚書· 堯典》中已有閏的概念,戰國時有了二十四個節氣。中國古代曆法非常多,有102種。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曆法呢?這是古人盡量想使曆法更準確些,所以進行一次次的修改,使數據更為準確。如每年的天數,兩河流域定為354天,埃及定為360天,都不太準確。而中國春秋末年的「四分曆」,它的回歸年長為365.25日,比希臘伽利潑斯歷早100多年;南宋的《統天曆》回歸年長365.2425日,比歐洲早400年;明末邢雲路於1608年測得的回歸年長365. 242190日,比現在精確推算出的當時的數值只小0.00027,遠遠超出了當時歐洲的精度水平。南北朝何承天(370—447)制定的《元嘉歷》,定一個朔望月為29.530585日,與現代測值29.530588相比,精度也達到了十萬分之一。 中國古代天文學的研究基本上是為了搞曆法,是一種實用天文學,在理論上的探討是不夠的。比如天體、宇宙的結構等等這些問題一般是不研究的,中國古代天文學在理論上探討不夠這是個弱點,和古希臘比較,這個弱點就更為突出。 (二)曆法知識 1.曆法 是推算年、月、日的時間長度和它們之間的關係,制定時間序列的法則。由於生產和生活的需要,古代人就希望知道晝夜、月相和季節的變化規律,以及更長時間的計量方法。世界各文明古國很早就開始根據天象觀測來制定曆法。 定出年、月、日的長度,是制定曆法的主要環節。日的長度是根據太陽每天的視運動定出的;一年的月數和日數以及月的日數,有的按天象定出,有的是人為定出的。因按天象確定的年和月所包括的日數不是簡單的有理數,例如按季節變化確定的年(即回歸年)為365.24220……日,按月相變化確定的月(即朔望月)為29.53059……日,而制定的曆法又必須使年的月數和月的日數為整數。因此各國歷代制定的曆法,側重點各不相同。大體可分為三類:一類叫陽曆,其中年的日數平均約等於回歸年,月的日數和年的月數則人為規定,如公曆、儒略曆等;一類叫陰曆,其中月的日數平均約等於朔望月,年的月數則人為規定,如伊斯蘭教曆、希臘歷等;另一類叫陰陽曆,其中月的日數平均約等於朔望月,而年的日數又約等於回歸年,如中國現在還採用的農曆、藏曆等。 此外,確定年首、月首、節氣以及比年更長的時間單位,也是制定曆法的內容。 2.中國古代曆法 中國古代曆法絕大多數是陰陽合曆。 中國古代曆法的基本元素——日、氣、朔 中國至遲從殷商時代起就採用干支紀日。從甲子到癸亥,六十干支日名輪流循環使用。「氣」是中國古歷的陽曆成分。從冬至點開始到下一個冬至點為一年(回歸年)。一年分成二十四個「氣」,稱為二十四節氣。按時間等分的叫平氣。按一年中太陽所走的路程等分的叫定氣。從冬至開始,每隔一個氣,如:大寒、雨水、春分……等都叫「中氣」;其餘十二個,如小寒、立春、驚蜇……等都叫「節氣」。朔是中國古代曆法的陰曆成分。日、月的黃道經度相同的時刻叫「朔」。月亮繞地球轉動的速度是不均勻的,它的速度變化的周期叫一個「近月點」。太陽周年視運動的速度也是不均勻的。它的變化周期直到明末以前一直認為就是一個回歸年。由於日、月運動都不均勻,所以每年連續兩次朔之間的時間也是不相等的。不過,經過長期觀測統計,可以求得一個相對穩定的平均數,這個平均數就稱為一個「朔望月」。根據朔望月推算出來的朔,叫「平朔」。對平朔進行日、月運動不均勻性的改正,得到真實的朔,稱為「定朔」。中國古代的民用曆法根據氣、朔的變化,可分為三個時期:①從春秋戰國時代到唐初,是使用平氣、平朔時期。②從唐初到明末,是使用平氣、定朔時期。③清代以後,是使用定氣、定朔時期。

3.上元積年 古代曆法中一般都設有曆元,作為推算的起點。這個起點,習慣上是取一個理想時刻。通常取一個甲子日的夜半,而且它又是朔,又是冬至節氣。從曆元更往上推,求一個出現「日月合璧,五星聯珠」天象的時刻,即日月的經緯度正好相同,五大行星又聚集在同一個方位的時刻。這個時刻稱為「上元」。從上元到編歷年份的年數叫作「積年」,通稱「上元積年」。上元實際就是若干天文周期的共同起點。有了上元和上元積年,曆法家計算日、月、五星的運動和位置時就比較方便。中國推算上元積年的工作,首先是從西漢末年劉歆編《三統曆》開始的。 日、月、五星各有各的運動周期,並且有各自理想的起點,例如,太陽運動的冬至點,月亮運動的朔、近地點、黃白交點等等。從某一時刻測得的日、月、五星的位置離各自的起點都有一個差數。以各種周期和各相應的差數來推算上元積年,是一個整數論上的一次同餘式問題。隨著觀測越來越精密,一次同餘式的解也越來越困難,數學運算工作相當繁重,所得上元積年的數字也非常龐大。這樣,對於曆法工作就很少有實際意義,反而成了累贅,後經曹士蔿、楊忠輔等作嘗試性的改革以後,元代郭守敬在創製《授時歷》中廢除了上元積年。 4.日 日,是以地球自轉運動為基礎的時間單位。地球自轉反映為各種天體在天球上的周日視運動。根據天球上的不同的參考點計量的地球自轉運動,就有各種各樣的日。日常生活中的「日」,通常是以平太陽日的長度為基礎的。1平太陽日的長度為:24時03分。 5.月 月,是以月球繞地球公轉運動為基礎的時間單位。根據起迄點不同,有各種各樣的月。朔望月是月相變化的周期,是根據月球對於太陽的位置來確定的。1朔望月長度為:29.530589平太陽日(29日12時44分11.6秒[平太陽時]),平均值為:29.5306日(29日12時44分3秒);一年354.3672日。 公曆中每一個歷年(365或366平太陽日)分成十二個月,按照傳統習慣,月的長度有28、29、30、31平太陽日四種。 6.年 年,是以地球繞太陽公轉運動為基礎的時間單位。地球公轉運動在天球上的反映就是太陽的周年視運動。根據天球上不同參考點計量的太陽周年視運動,就有各種各樣的「年」,以適應各種需要。回歸年是太陽在天球上連續兩次通過春分點所需要的時間間隔,長度為:365.24220平太陽日。現行的公曆就是按回歸年的長度制定的,為方便起見,歷年取365或366平太陽日。 7.公曆(陽曆) 公曆,是目前全世界通用的曆法,又稱「格雷果里歷」,實質上是一種陽曆。陽曆是以地球繩太陽運動作為根據的曆法。它是羅馬教皇格雷果里(一譯格利哥里)十三世對原來的儒略曆進行修訂後於1582年頒行的。由於儒略曆的年長度是365.25日,同回歸年長度365.2422日(365天5小時48分46秒)相差0.0078日,從實施儒略曆到十六世紀後期,累差已約10天。為了消除這個差數,格雷果里十三世把儒略曆1582年10月4日(星期四)的下一天定為格雷果里歷10月15日,中間銷去10天,這樣使春分又恢復到3月21日。同時還修改了儒略曆置閏的法則,公元年數被4除盡的仍為閏年,但對世紀年(如1600、1700……),只有能被400除盡的才為閏年。這樣,在400年中只有97個閏年,比儒略曆減少3個,即歷年的平均長度為365.2425日,與回歸年長度365.2422日更為接近。 公曆先在天主教國家使用,後到新教國家,二十世紀初全世界普遍使用。中國於辛亥革命後在1912年開始採用公曆,但用中華民國紀年。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採用公曆紀年。現在,陽曆是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通用的曆法,所以又稱「公曆」。 8.陰曆 陰曆,是伊斯蘭教國家和地區採用的曆法,又稱回曆。陰曆是純粹以月亮(俗稱太陰)繞地球的運動周期為根據的曆法,它的特點就是每個月的平均長度等於或接近於「朔望月」。因此任何一天都有月相(月亮的形狀)的意義,例如逢初一必定看不到月亮。陰曆把月亮圓缺循環一次的時間,算做一個月,12 個月算一年。然而月亮圓缺循環一次——一個朔望月,是29天12小時44分3秒。為了方便,陰曆把歷月分成大月和小月兩種,逢單的月是大月30天,逢雙的月是小月29天,一年計有354天。 9.農曆(夏曆) 農曆(夏曆),是中國採用的一種傳統曆法,這種曆法中安排有二十四節氣,以指導農事活動,而且主要在廣人農村中使用,因此稱為「農曆」,又名夏曆、舊曆、中歷,民間也有稱為陰曆的。它用嚴格的朔望周期來定月,又用設置閏月的辦法使年的平均長度與回歸年相近,兼有陰曆月和陽曆年的性質,因此在實質上是一種陰陽兩歷並用的曆法。 農曆把日、月合朔(太陽和月亮的黃經相等)的日期作為月首,即初一。也是把朔望月的時間作為歷月的平均時間。在這一點上和純粹的陰曆相同,但多運用了設置閏月的辦法和二十四節氣的辦法,使歷年的平均長度等於回歸年,這樣它又具有陽曆的成分,所以它比純粹的陰曆好。 農曆的歷月是以朔望月為依據的。朔望月的時間是29.5366日(即29日12小時44分3秒),因此農曆也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農曆的大小月是經過推算決定的。農曆每個月的初一都正好是「朔」(即月亮在太陽地球中間,且以黑暗的半面對著地球的時候)。有時可能連續出現兩個大月,也可以連續出現兩個小月。由於朔望月稍大於29天半,所以在農曆的每100個歷月里,約有53個大月和47個小月。 農曆是基本上以12個月作為一年的。但12個朔望月的時間是354. 3667日,和回歸年比起來,要相差11天左右。這樣每隔3年就要多出33天,即多出1個多月。為了把多餘的日數消除,每隔3年就要加1個月,這就是農曆的閏月。 農曆平年354天或355天,閏年時為383天或384天。 下面重點介紹一下農曆是怎樣編製的? ①農曆的歷月 農曆的歷月長度是以「朔望月」為準的。它把朔望月作為歷月,但是一個朔望月包含的天數並不恰好是個整數,它的平均值是 29. 5306日。為使每一歷月的天數是個整數,在農曆中就把歷月分為大小兩種:大月為30天,小月為29天。這樣,大月和小月彼此相互彌補,使歷月的長度接近於29. 5306日。但農曆為了要固定「朔」(所謂「朔」,根據天文學上的計算,它有一個確定的時刻,也就是月亮黃經和太陽黃經相同的那個時刻,計算十分繁瑣)的日子作為每月的第一天——初一日,這樣,就有可能出現連續兩個、三個、四個大月或連續兩個、三個小月。至於哪一個月應當大月,哪一個月應當小月,都須經過嚴密的計算朔的時刻後才能決定。 ②農曆的歷年 農曆的歷年長度是以地球繞太陽的周期(回歸年)為準的。但是一回歸年是365. 2422日,這個數目比十二個朔主月的日數多,而比十三個朔望月的日數少。如果農曆固定每年都是十二個月,則一年只有354天左右,和一回歸年相比就差11天左右。古代天文學家考慮到這一點,在編製農曆時,為使一月中任何一天都含有月相的意義(如初一都是無月的夜晚,十五左右都是圓圓的月亮),就以朔望月為主,同時兼顧季節時令,採用了「十九年七閏」的方法,使和回歸年相符合。在十九年當中有十二個平年,每一平年為十二個月;有七個閏年,每一閏年為十三個月。經過推算,十九年加七個閏月較為符合實際,因為: 19個回歸年=365. 2422日 ×19=6939. 6018日; 而 19個農曆年加7個閏月後,共有235個朔望月, (19×12+7)=235×29. 5306日=6939. 6910日。 這樣兩者就差不多相符了,所以農曆的月份季節可以在長期內保持大體上一樣,不會發生寒暑顛倒的現象。 ③閏月的安插 農曆閏月的安插完全是人為的規定,歷代對閏月的安插也不盡相同。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把閏月分插在一年的各月,以後又規定不包含「中氣」的月份為前一個月的閏月,直到現在仍沿用此種規定。正確的現行農曆是「中氣置閏」法,更準確地說是「定冬至」法(定冬至所在月為十一月法)。所以農曆的平均歷年長度就是最新的回歸年數(這個數也是變化的),利用這種置閏法的好處就是能永遠與回歸年對應,而不會產生誤差。 ④二十四節氣在農曆中的地位 在推算農曆時,「冬至」是處於首要地位的,確定了冬至也就是確定了農曆的年長(是12個月還是13個月),「春分」(回歸年是以它作起點定義的)也非常重要。12中氣是農曆歷月的標誌,都是農曆置閏的重要依據。12節氣中的「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我國傳統的四季的正式起點。農曆節氣是直接以黃經度數計算的「真節氣」,其精度很高。 ⑤農曆的三要素 日(太陽日),朔(農曆中的陰曆成分),氣(農曆中的陰曆成分)。 ⑥農曆月份的名稱 按照「中氣」而定,如含「雨水」的月份叫正月,含「春分」的月份叫二月等,不含中氣的月份就定為閏月,用上個月的月份名稱稱「閏某月」。用這種辦法置閏,可以使歷月與節氣相差不致過遠。 ⑦農曆的循環規律 我們知道,陽曆是以回歸年為準的,而且每年的長短都差不多是一樣的:每年總是十二個月(365—366日),各月的大小(除2月外)也很有規則,而且年年相同。所以在陽曆里各節氣和中氣的日期大但上是固定的。但農曆就不是這樣,每年裡月份的大小很不規則,有的連續兩個、三個、四個大月或連續兩個、三個小月。年的長短也不一樣,而且差距很大,平年是353—355天,而閏年卻是383—384天。這樣一來,在農曆里各節氣和中氣分布的日期就不能年年大體上固定了。從上術情況看來,農曆似乎顯得很複雜,但是實際上並不如此,它是有一定規律的。因為在農曆19年里所包含的日數和19個回歸年差不多相等,這樣就使農曆在每隔19年里,月份和每月初一日、節氣和中氣日期、閏月的循環保持大體相同的情況。 農曆是我國古代偉大創造之一。它的特點是:①任何一日都含有月相的意義;②利用農曆日期可以推算潮汐(潮水是月亮的吸引力造成的)。幾千年來,我國農村慣用此種曆法,所以稱它為「農曆」。 現行我國農曆的版本,是明末清初的《時憲歷》,於1645年農曆乙酉年正式使用的。 10.我國古代歷算中的歲首、「三正」 歲首,即確定每年的開端,也是曆法的重要內容之一。古代有三種不同歲首的曆法,即「三正」。「正」是指正月。三正是夏正(建寅)、殷正(建丑)、周正(建子)。《史記·曆書》說:「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歲首的月建不同,四季也就隨之而不同。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以顓頊歷為基礎,以建亥之月(即夏曆十月)為歲首,但春夏秋冬和月份的搭配,完全和夏曆相同。自漢武帝起改用夏曆建寅以後,歷代沿用。所以農曆確切的名稱應稱為「夏曆」。 另一說:在歷算上有:A. 天正(農曆十一月,冬至月),是太陽光照量的「最少極點」(冬至點)月,從這個月起,白天增長; B. 地正(農曆十二月,大寒月),是氣溫的「寒極點」,從這個月起,氣候就要轉暖; C. 人正(農曆的正月,雨水月),太陽光照量達到冬至和春分的一半,是氣溫開始轉暖,標誌著春天的開始。 我國現行農曆在歷算上使用「天正」,在民用年上用「人正」。 (三)曆法是根據什麼編製的? 遠在古代,勞動人民由於農業生產上的需要,必須掌握季節時令,才能及時耕作和保證收穫,於是就仔細觀察日月星辰的運行,來定歲、時、節氣。雖然古代各國所編製的曆法不完全相同,但都是利用地球和月亮的運動周期,作為編製曆法的主要依據。我國曾推行過100餘種曆法,均為四分曆。 1.地球的運動 地球有兩種運動:一種是自身的旋轉,也就是自轉;一種是繞著太陽運轉,也就是公轉。地球的自轉產生了晝夜的交替;地球繞太陽公轉就產生了春夏秋冬四季的變化。地球公轉的軌道是一個橢圓。在一月初,地球運行到離太陽最近的一點,稱為「近日點」;地球所得到的太陽光熱比較多。到了七月初,地球運行到離太陽最遠的一點,叫「遠日點」;地球所得到的太陽光熱比較少。天氣的冷熱也就是由於太陽直射位置的變換,使南北半球發生了更替,因而產生了春夏秋冬四個季節。 太陽直射的位置是有規律的。我國所處北半球,四季分明。發生四季變化的主要原因在於地軸對地球公轉軌道面傾斜,使地球繞著太陽公轉時,太陽光線直射地球表面上的位置,便在赤道的南北移動,使地球上的受熱量發生變化。每年的春分(3月21日左右)那天,全球各地白晝與黑夜一樣長,各為12小時,氣候溫和,便是春季。到了夏至(6月22日左右)那天,為白晝最長,黑夜最短的一天,氣候炎熱,便是夏季。到了秋分(9月23日左右)那天,全球各地白晝與黑夜又是一樣長,便成了秋季。到了冬至(12月22日左右)那天,是一年中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便成了冬季。如此周而復始,便形成了一年四季的循環。 一年中春夏秋冬四季,對於北半球來說,春分是春季的標誌;夏至是夏季的標誌;秋分是秋季的標誌;冬至是冬季的標誌。夏至和冬至合稱為「二至」,春分和秋分合稱為「二分」。我國獨創的二十四節氣,一般習慣上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為四季的開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成為季的中期。 總的來說,地球上的季節變化有兩方面的原因:白晝時間的變化和太陽光線的直射和斜射的變化。前者造成太陽照射時間長短的變化,後者造成太陽光照強度的變化。 回歸年是太陽在天球上連續兩次通過春分點所需的時間間隔,其長度為365. 24220平太陽日。 必須明確的是,回歸年是個變數。南宋天文曆法學家楊忠輔於寧宗慶元五年(公元1199年)作《統天曆》時,「歲實」(冬至到次年冬至——回歸年)採用365.2425日,比格里曆早了383年,並認為回歸年古大今小,有緩慢縮短的趨勢。由於地球自轉速度減慢,在5700年里要減少一天時間。我國現代歷算學家曾次亮根據我國數千年的日月蝕資料,經過精密計算,一回歸年時間長度:在一世紀初為365.24231551日(365天5小時48分56秒);二十世紀初為365.24219879日(365天5小時48分46秒);(見曾次亮遺著《4000年氣朔交食速演算法》第195頁);2000年為365.242193日,2084年為365.2421875日。 回歸年在1900年里縮短了: 365.24231551日—365.2421日=0.00011672日(約0.53秒) 2.月亮的運動 月亮是地球的衛星。地球是繞太陽轉的,所以月亮的公轉運動有兩種:一是環繞地球的公轉;一是跟著地球繞太陽公轉。這兩種公轉都是自西向東的。月亮繞地球的軌道,叫做月亮的地心。這種軌道也是一個橢圓形的,但它的形狀比地球軌道扁些。月亮的地心軌道距地球最近的一點,叫做「近地點」;距地球最遠的一點,叫做「遠地點」。月亮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位相。地球繞太陽轉,月亮繞地球轉,在轉動過程中,地球上所看到月亮的光明部分與黑暗部分的形相,隨著地球、月亮和太陽三者相對位置不同而差異,這種因位置而不同的形相,也就是月亮有圓缺晦明的變化,這叫做月亮的位相,簡稱月相或月象。在農曆的每月十四、十五日左右,整夜可看到一輪圓整的明月,這叫做「望」,也叫「滿月」。到了每月的初一日左右,在地球上成為無月之夜,叫做「朔日」 出現相同月相所間隔的時間,叫做「朔望月」,也就是從朔到(日月相會)朔,或從望(滿月)到望的時間,它的值等於29.5306日。 3.二十四節氣 12個中氣和12個節氣的總稱,可能起源於戰國時期,是中國古代的獨特創造。它告訴人們太陽移到黃道上二十四個具有季節意義的位置的日期,幾千年來對中國農牧業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節氣、中氣、平氣、定氣 節氣的安排決定於太陽。西周和春秋時期以圭表測日影的方法定出冬至和夏至的時刻,後來,將一回歸年的長度等分成24份,從冬至開始,等間隔地相間安排各個節氣和中氣。這種方法叫平氣。按照平氣辦法,每月有一個節氣,一個中氣。例如:立春為正月節氣,雨水為正月中氣。因為兩個節氣的時間大於一個朔望月的時間,所以可能出現一個月內只有一個節氣或一個中氣的情況。西漢《太初曆》因而規定節氣可以在上月的下半月或本月的上半月出現,而中氣一定要在本月出現;如果遇到沒有中氣的月份,可以定為上月的閏月。這種置閏原則沿用了一千多年。 北齊(公元550—577年)張子信發現太陽視運動不均勻現象(地球公轉軌道是橢圓的)。隋仁壽四年(公元604年),劉焯對二十四節氣提出改革,將周天等分成24份,太陽移行到每一個分等時就是某一節氣的時刻。這樣安排的節氣的間隔是不均勻的,此法稱為定氣。定氣主要在曆法計算中使用,在日用歷譜上一直使用平氣,直到清代才開始使用定氣。 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的周年視運動,所以節氣在現行公曆中的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後不差一兩天。


推薦閱讀:

貔貅最全面的知識
智慧與知識 3
【性歡愉知識】4
八卦初級知識入門|五行03
國學知識競賽題

TAG:知識 | 曆法 | 天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