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周刊》究竟畫了什麼招致殺身之禍?
法國雜誌《查理周刊》巴黎總部昨日遭襲,大巴黎地區響起了50年一遇的最高警報。法新社消息稱,至少2名襲擊者攜帶衝鋒槍和火箭彈發射器行兇,已有包括2名警察在內的11人死亡。
火箭彈都用上了,究竟是什麼樣的深仇大恨?《查理周刊》究竟畫了什麼導致殺身之禍?紐約左派政治漫畫家Scott Bateman用以下圖表展示,漫畫是恐怖分子最痛恨的事物。2006年以來,《查理周刊》多次刊發諷刺伊斯蘭教先知的漫畫,引起穆斯林憤怒,其辦公室2011年就曾遭到燃燒彈襲擊。而昨日恐怖分子的襲擊也主要原因是為先知報仇。恐怖分子開槍前還問清了編輯和漫畫家的名字,確保沒有殺錯。微信公眾號「大象藝術」用以下長微博內容介紹了《查理周刊》那些招來仇恨和血腥報復的諷刺畫。
《查理周刊》從1970年創刊以來就是自由和諷刺媒體的象徵。通過具有諷刺、挑戰色彩的漫畫對政治人物,以及包括宗教領袖在內的「明星」進行嘲諷。
據《查理周刊》律師Richard Malka介紹,自從刊登了穆罕默德的漫畫後,8年來,周刊就經常受到威脅,雖然受到警方保護,但是今天面對手持「卡拉什尼科夫」自動步槍的「野蠻人」,一點辦法都沒有。他說,《查理周刊》所做的就是捍衛言論自由,捍衛所有人的自由。但不幸的是,今天,一些記者和漫畫作者為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這幅題目名為《如果默罕默德回來》的封面,先知跪在地上被自己的信徒拿刀威逼著,先知說道:「傻瓜,我是先知!」恐怖分子答道:「閉嘴,你這個靠不住的!」今天的《訊息報》專題欄目諷刺了《查理周刊》,欄目的副標題為:「如果默罕默德回來?查理周刊恐怖事件11人死亡!」
《無法觸及》這部近些年來法國最偉大的電影,講述一個法國權貴因極限運動致殘,機緣巧合招了一個沒有任何護理常識,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的黑人作為私人護理,最終二人跨階級跨種族的友誼成為一段佳話。該電影是改編自發生在巴黎的真實故事。
《查理周刊》借用《無法觸及》的劇情,一個猶太人推著一個穆斯林,題目為:《無法觸及2》。《查理周刊》此舉不僅重新挑起了穆斯林和猶太名族的仇恨,還把無辜的法國人也牽連進來了,因為他們大部分的編輯就是法國人。
當時法國政府就嚴重警告了《查理周刊》,此舉也引發了巴黎大規模示威遊行。2011年11月,儘管持續受到壓力,但《查理周刊》堅持出版了一期名為《伊斯蘭教法周刊》(Charia Hebdo)的特刊,頭版就是一張穆罕默德的諷刺漫畫,這份特刊大受歡迎,共售出40萬份。而就在特刊出版當天,《查理周刊》總部被燒毀。當時,法國政府指責「激進伊斯蘭分子」涉嫌製造了這起「恐怖襲擊」事件。《查理周刊》的網站隨後也多次遭到黑客襲擊。今天死於恐怖襲擊周刊總編Charb因受到死亡威脅,一直處於警方保護中。
《查理周刊》的封面廣告,大意為:「笑不死你!」這個封面是《查理周刊》最著名的廣告,也曾多次被法國其他媒體譴責。
本周上市的最後一期就主要聚焦今天上市的法國著名作家米歇爾 ?胡艾勒貝克(Michel Houellebecq)的新作《屈服》(Soumission),作者在書中想像了2022年被伊斯蘭化的法國。《查理周刊》頭版刊登的是胡艾勒貝克的漫畫頭像,畫中人物說「2015年,我開始掉牙,2022年,我就要過伊斯蘭齋月」,在另一幅漫畫上,這位作家說「2036年,伊斯蘭國組織將進入歐洲」。
不過《查理周刊》不光諷刺穆斯林,他也諷刺自己人。比如薩科齊和奧朗德。該封面是諷刺薩科齊在政治上的無為,薩科齊為自己辯解:「我是無辜的。」記者回答:「演技一流!」
薩科齊落選之時:「玩笑開夠了,謝謝!」
圖中海里的國民都要淹死了,奧朗德坐在海灘上輕輕說道:「我是不會動的。」
最後來看看《查理周刊》今早在FaceBook 的最後一條更新吧。
這是恐怖襲擊前一個小時《查理周刊》在FaceBook上的更新。襲擊前最後一次更新也是諷刺穆斯林的,結果下一個小時,全副武裝的恐怖分子就到達了《查理周刊》的辦公室。
逝者安息
華爾街見聞
推薦閱讀:
※ELSE 技術周刊(2018.03.19期)
※他躺著也要中槍——答《南方人物周刊》胡魯問
※南懷瑾感論儒家與政治(《瞭望東方周刊》文章)
※SecWiki周刊(第167期)
※如何評價vocaloid周刊新的計分方式?
TAG: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