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五十七、西遊記中的道觀

五十七、西遊記中的道觀 (2013-11-05 15:00:08)

轉載

標籤: 西遊記 孫悟空 唐僧 沙僧 豬八戒 分類: 西遊記

佛教見性,道教保命,儒教正倫。中國的三教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一部《西遊記》將三教文化有機的揉為一體,成為它的最大特色。但是,吳承恩對三教的並不是等同相看,從書中對道觀的描述以及所發生的故事,我們就可以看出孰輕孰重了。和尚住的是寺,道士住的是觀,儒生住的是院。

五庄觀。唐僧師徒一行到一處風景秀麗的地方,感覺這裡與眾不同,但見松坡冷淡,竹徑清幽。往來白鶴送浮雲,上下猿猴時獻果。那門前池寬樹影長,石裂苔花破。宮殿森羅紫極高,樓台縹緲丹霞墮。真箇是福地靈區,蓬萊雲洞。清虛人事少,寂靜道心生。青鳥每傳王母信,紫鸞常寄老君經。看不盡那巍巍道德之風,果然漠漠神仙之宅。原來這裡是西賀牛洲的萬壽山,山中有一座觀,名喚五庄觀,觀里有一尊仙,道號鎮元子,混名與世同君。那山門左邊有一個通碑,碑文是:萬壽山福地,五庄觀洞天。再看那二門上有一幅春聯,寫的更好:長生不老神仙府,與天同壽道人家。五庄觀的正殿是五間向南的大殿,都是上明下暗雕花格子,殿中間掛著五彩裝成的「天地」二大字,設一張朱紅雕漆的香幾,几上有一副黃金爐瓶,爐邊有便整香。就是觀里的兩個小童的打扮也別具一格:骨清神爽容顏麗,頂結丫髻短髮戟。道服自然襟繞霧,羽衣偏是袖飄風。環絛緊束龍頭結,芒履輕纏蠶口絨。丰采異常非俗輩,正是清風和明月。這清風1320歲,明月1200歲。唐僧看了殿內的擺設,感到奇怪,回頭問兩仙童:「你們五庄觀真是西方仙界,為何不供養三清、四帝、羅天諸宰,只將『天地』二字侍奉香火?」兩童子笑著說:「不瞞老師傅,三清是家師的朋友,四帝是家師的故人,九曜是家師的晚輩,元辰是家師的下賓。」可見這五庄觀的威嚴和觀內大師鎮元子的地位了。

五庄觀不僅歷史悠久,地位顯赫,而且還有一株奇樹,喚名「草還丹」,又名「人蔘果」,此樹乃是乃是混沌初分,鴻蒙始判,天地未開之際,產成這顆靈根。三千年一開花,三千年一結果,再三千年才得熟,短頭一萬年方得吃。似這萬年,只結得三十個果子。果子的模樣,就如三朝未滿的小孩相似,四肢俱全,五官咸備。人若有緣,得那果子聞了一聞,就活三百六十歲;吃一個,就活四萬七千年。鎮元仙子五百年前,與唐僧見過面,當時唐僧是如來的二徒弟金禪子,他們在「蘭盆會」上相識,金禪子對鎮元仙子尊敬有加,曾經親手送茶,所以深得鎮元子的好感。鎮元子因知道唐僧師徒近日要路過五庄觀,但又接到上清天的會議通知,要參加聽「混元道果」報告,所以走時帶了46個徒弟,留下明月、清風兩徒弟,一來護院,二來接待唐僧師徒。他還特地吩咐摘兩個人蔘果款待唐僧。那知唐僧孤陋寡聞,肉眼凡胎,從沒見過這樣的仙果,當兩仙童拿兩個人蔘果給唐僧吃,唐僧看卻是剛生下來三天的孩童,堅決不吃。那知這情景被八戒偷見了,於是便唆使悟空偷了三個。於是八戒、悟空和沙僧一人一個吃了。因偷了人蔘果,被清風,明月知曉,打罵唐僧師徒是賊,果子送給你不吃,卻偷著吃,鬧翻了臉。悟空為了掩蓋了事實真相,又將人蔘果樹推倒,結果闖了大禍。鎮元子得知後,將唐僧捆綁了起來,要悟空賠他的仙樹。那知悟空根本不是鎮元子的對手,無法救出唐僧。悟空不識鎮元仙,與世同君妙更玄。三件神兵施猛烈,一根麈尾自飄然。左遮右擋隨來往,後架前迎任轉旋。夜去朝來難脫體,淹留何日到西天!鎮元子對悟空說:「你若有神通,把那樹救活,我不僅放你師父,而且和你八拜為交,結為兄弟。」悟空無法將師父救出,只好四方求救。先後找了蓬萊的福、祿、壽星說情,請方丈仙山的東華大帝君幫忙,求瀛洲海島的九老相助,都無濟於事。最後只好求觀世音菩薩幫忙,這才救活了人蔘果樹。在觀音菩薩的調解下,鎮元子安排了素酒,在福、祿、壽三老相陪同下,與悟空結為兄弟。不打不相識,兩家合一家。唐僧師徒這才歡歡喜喜離開了五庄觀。

三清觀。車遲國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國家,這裡文武官員好道,富民長者愛賢,是敬道滅僧之國。只因這二十年前,民遭亢旱,天無點雨,地絕穀苗,不論君臣黎庶,大小人家,家家沐浴焚香,戶戶拜天求雨。國王要和尚求雨,誰知那和尚不中用,空念佛經,不濟於事。正都在倒懸捱命之處,忽然天降下三個仙長來,俯救生靈。喚雨呼風,拔濟了萬民塗炭。卻才發惱了朝廷,說那和尚無用,拆了他的山門,毀了他的佛像,追了他的度牒,不放他回鄉,御賜與道家做活,就當小廝一般。從此舉國上下推崇道教,鄙視佛教,和尚遭到歧視和欺壓。車遲國的城有一座三清觀,香火旺盛,極受百姓崇拜。但見:靈區高殿,福地真堂。靈區高殿,巍巍壯似蓬壺景;福地真堂,隱隱清如化樂宮。兩邊道士奏笙簧,正面高公擎玉簡。宣理《消災懺》,開講《道德經》。揚塵幾度盡傳符,表白一番皆俯伏。咒水發檄,燭焰飄搖衝上界;查罡布斗,香煙馥郁透清霄。案頭有供獻新鮮,桌上有齋筵豐盛。主殿門前掛一聯黃綾織錦的對句,綉著二十二個大字,云:雨順風調,願祝天尊無量法;河清海晏,祈求萬歲有餘年。觀里有三位神通廣大的老道士,即虎力、鹿力、羊力大仙。下面有七八百個散眾,更有司鼓司鍾,侍香表白,盡都侍立兩邊。

唐僧師徒來到車遲國,住在智淵寺。夜間悟空、八戒、沙僧無聊,偷偷避開師父,踏雲頭來到三清觀,訪看究竟。悟空三人闖入三清殿,八戒見案頭有很多燒果貢品,張口就啃,悟空制止。見三清殿有三座塑像,中間的是元始天尊,左邊的是靈寶道君,右邊的是太上老君,便計從心來,說:「我們三人正好可以變成這三座塑像,方可以安安穩穩的美餐一頓。」於是八戒變做太上老君,悟空變做元始天尊,沙僧變做靈寶道君,將原像推倒,八戒又將其扔進了廁所。三人這才坐下來,先吃了大饅頭,後吃簇盤、襯飯、點心、拖爐、餅錠、油楔、蒸酥,那裡管什麼冷熱,盡情受用,任情吃起。就在悟空八戒沙僧狂吃之時,卻被一個小道士來拿手鈴,聽到了殿上有動靜,慌的小道士跌跌爬爬,戰戰兢兢告訴三老道士,說聽得大殿有人呵呵大笑。三道士一同來到大殿,以為是三清爺爺聖架光臨,吃了這些貢品。便趁三仙沒走,鶴架在斯,機會難得,正好拜告天尊,懇求些聖水金丹,好敬與國王陛下,可長生不老,也顯得他們的本事。於是三老道披了法衣,齊念一卷《黃庭道德真經》。擎著玉簡,舞蹈揚塵,拜伏於地,朝上啟奏道:誠惶誠恐,稽首歸依。臣等興教,仰望清虛。滅僧鄙俚,敬道光輝。敕修寶殿,御制庭闈。廣陳供養,高掛龍旗。通宵秉燭,鎮日香菲。一誠達上,寸敬虔歸。今蒙降駕,未返仙車。望賜些金丹聖水,進與朝廷,壽比南山。悟空、八戒和沙僧心中暗笑,他們那裡有什麼聖水相送。悟空裝腔作勢道:「晚輩小仙,且休拜祝。我等自蟠桃會而來,不曾帶得金丹聖水,待改日再來垂賜。」;三老道那裡肯依,苦苦哀求,好歹求個長生聖水。悟空無法只好對三老道說:「既如此,取器皿來。」三老道歡天喜地搬來水缸、砂盆和花瓶。天機不可泄露,悟空又令三老道出殿,三老道一齊跪伏殿外,悟空等各尿了一泡尿,依舊端坐在上道:「小仙領聖水。」三老道進了殿,磕頭禮拜謝恩,歡歡喜喜抬出缸盆等,於是每人品嘗了聖水,臊氣衝天方知上當。於是那三老道和眾小道士攔住門,一齊動叉把掃帚瓦塊石頭,沒頭沒臉往裡面亂打。悟空見敗露,大叫:「道號道號,你好胡鬧!那個三清,肯降凡基?吾將真姓,說與你知。大唐僧眾,奉旨來西。良宵無事,下降宮闈。吃了供養,閑坐嬉嬉。蒙你叩拜,何以答之?那裡是什麼聖水,你們吃的都是我等一溺之尿!並帶著八戒沙僧闖出殿外,連夜趕回智淵寺。本來車遲國王想放行唐僧師徒,但三老道那裡答應,堅決要與唐僧師徒鬥法,悟空為了捍衛佛教的地位和尊嚴,幫助師父與三老道鬥法比賽,經過幾翻較量,三老道不僅敗在悟空手下,而且還丟性命,顯出了原形。正是:廣大天邊真妙法,至真了性劈旁門。

黃花觀。唐僧師徒一路西來,忽然看見一處樓閣重重,宮殿巍巍,便來到門前,見嵌立一塊石板,上有「黃花觀」三字。進了山門見二門上有一對春聯:黃芽白雪神仙府,瑤草琪花羽士家。進了二門,正殿緊閉,東廊下坐著一個道士在做藥丸。這道士見唐僧來了,丟了手中活兒,整整衣服,降階迎接道:「老師傅失迎了,請裡面坐。」唐僧隨道士進殿,見殿中有三清聖像,供桌上有爐有香,即拈香注爐,磕頭禮拜,然後又與道士行禮。道士忙喚仙童看茶。隨即兩個小童尋茶盤,洗茶盞,擦茶匙,辦茶果。就在小仙童忙活著的時候,被躲難而來的盤絲洞七個女妖看到了,七妖女見唐僧師徒來了,正是報仇的好機會,就要小童將道士叫進方丈,原來這道士與七女妖同堂學藝,七妖女是師妹。七女妖告訴師兄:她們原想縛了唐僧吃他的肉,好長生不老,不料被悟空、八戒救了,而且還受了他們的調戲和侮辱。道士聽此言,很惱火,隨變了聲色,拿出自己潛心研製多年的劇毒藥,欲將唐僧師徒毒死,為師妹雪恥洗恨。那毒藥凡人吃一厘就死,神仙吃三厘便亡,毒性十分劇烈。道士拿了毒藥到了大殿,笑說:「不瞞長老,山野之中貧道士一時不備,剛才在後院親自尋找果子,只有這12粒紅棗,做四杯棗茶奉獻。唐僧八戒沙僧毫無戒備,以為道士的盛情難卻,喝了茶霎時臉上變色,滿眼流淚,口吐白沫,暈倒在地。惟獨悟空機靈沒有吃。悟空看到這情景,大罵道士,將茶杯向道士劈臉摜去,拿出金箍棒就打。那七女妖見師兄與悟空打了起來,也一同助戰,只見七女妖敞開懷,腆著肚子,臍中作法,冒出亂絲,搭起天蓬,把悟空蓋在底下。悟空見事不好,翻身念咒,撞破天蓬逃了出來。原來七女妖是七個蜘蛛精,那道士是一條七尺長短的蜈蚣精。還是毗藍婆菩薩幫忙,用她兒子眼裡煉成的繡花針,將那妖道士制服。毗藍婆原來就個母雞,她的兒子昂日星官是只公雞,雞最能降蜈蚣了。降伏了女妖和道士後,悟空這才救活了唐僧、八戒和沙僧。

玉真觀。玉真觀座落在靈山腳下,高樓傑閣。真箇是——衝天百尺,聳漢凌空。低頭觀落日,引手摘飛星。豁達窗軒吞宇宙,嵯峨棟宇接雲屏。黃鶴信來秋樹老,彩鸞書到晚風清。此乃是靈宮寶闕,琳館珠庭。真堂談道,宇宙傳經。花向春來美,松臨雨過青。紫芝仙果年年秀,丹鳳儀翔萬感靈。觀中金頂大仙原來聽了觀音菩薩的吩咐,早在此等候唐僧了,玉真觀的後門便通向靈山的雷音寺。

書中比較詳細的描述就是這四座道觀,另外還有幾處雖然也是敘述道教有關的故事,但都是別稱,如木仙庵等。從對道觀的描述的數量看遠沒有佛教的寺廟多,《西遊記》較詳細描述寺廟的就有16之多,可見作者在宣傳佛教文化,對佛教的重視程度遠比道教要高的多。從對四座道教觀宇的描述以及所敘述的故事情節看,充滿了對道教的偏見,而且挖苦的一個比一個有一個強烈,並有一個非常明確的主線,那就是對道教的貶低、嘲諷、侮辱和誹謗。

在五庄觀的故事裡,五庄觀只拜天地,不拜其他任何偶像。鎮元子可謂是正宗的道教祖先,他在道教中地位極高,兩仙童曾經介紹:三清是家師的朋友,四帝是家師的故人,九曜是家師的晚輩,元辰是家師的下賓。可見鎮元子與道教的始祖是同等地位的。三清是道教的始祖,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並且與玉皇大帝,佛祖釋迦牟尼,孔子等都是平起平坐的,也是各自教派中至尊的偶像。三清神名始於南朝,發展至唐朝定型。即玉清境,元始天尊,在三十五天之上;上清境,靈寶天尊,在三十四天之上;太清境,太上老君,在三十三天之上。三清象徵道教「三一」思想,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包陽,沖氣以為和」。雖然作者在萬壽山大仙留故友,五庄觀行者竊人蔘;鎮元仙趕捉取經僧,孫行者大鬧五庄觀;孫悟空三島求方,觀世音甘泉活樹等故事情節里,沒有直接貶低道教,但是從悟空最後與鎮元子結拜為兄弟的情節中,我們就可以看出作者是在間接詆毀道教的地位,把道教與佛教、儒教的同等的位置上降了下來。因為唐僧是如來的徒弟,而孫悟空又是唐僧的徒弟,鎮元子應該和如來是同輩的,地位也應該是對等的,但他與悟空結為兄弟,這樣他就比如來低了兩輩,可見作者利用鎮元子與悟空結拜兄弟一事,狠狠的侮辱了一番道教。

在三清觀的故事上,車遲國出現了佛與道的對立和鬥爭,開始是道教佔了主導地位,佛教處處受排擠打壓,和尚們做牛做馬,苦不堪言,道士們呼風喚雨,揚眉吐氣。唐僧師徒來了,與三清觀的三老道鬥法,不僅將三老道斗敗,並且將其置於死地,最終佛教戰勝了道教。三老道不僅把悟空八戒沙僧的小便當作聖水喝了,而且還顯了原形死無葬身之地。這個故事把道教說成了旁門左道,與妖魔鬼怪別無二樣。這裡暗示了佛道兩家的關係在中國的縮影,作者的傾向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表露了出來。

在黃花觀的故事裡,更是把道教妖魔化,原來黃花觀的道士是一隻蜈蚣精,是害人蟲,如果說三清觀的虎力大仙、鹿力打仙,羊力大仙雖然是旁門左道,但畢竟還為車遲國黎民百姓做了20年的好事,畢竟讓車遲國風調雨順了20年。可是黃花觀的道士就沒有做過一件好事,沒有對百姓做一件有益的事情,死有餘辜是必然的下場。

通過對玉真觀的描寫,把玉真觀寫成為靈山雷音寺的看門院、傳達室、接待室,金頂大仙寫成為唐僧的帶路人。書中雖然沒有說明玉真觀和金頂大仙的地位,但已經清楚的把佛道的關係表白出來。

在《西遊記》第六十四回荊棘嶺悟能努力木仙庵三藏談詩故事裡,雖然沒有直接寫道觀,雖然這個故事的含義還有更深的指向,但是他畢竟是拿道教說事,直接貶低的還是道教,受害的首先也是道教,故事中的人物都是以道士的面目出現的,而且原來是一株大檜樹,一株老柏,一株老松,一株老竹,竹後有一株丹楓。再看崖那邊,還有一株老杏,二株臘梅,二株丹桂。十八公乃松樹,孤直公乃柏樹,凌空子乃檜樹,拂雲叟乃竹竿,赤身鬼乃楓樹,杏仙即杏樹,女童即丹桂、臘梅也。他們都被八戒不論好歹,一頓釘耙,三五長嘴,連拱帶築,全部除盡。

當然書中還有其他情節和故事,我們不可能一一敘述,僅從四個道觀的描述中,我們便可能清楚看出作者的傾向,吳承恩不僅信佛,而且對道教偏見。從全書整體看,作者雖然對道教存在很大的偏見,還沒有完全否定道教,如第一回里,他把悟空第一任師父菩提祖師描寫成一個三教合一的無所不通,無所不會的大師。說他說一會道,講一會禪,三家配合本如然。悟空也只是他第十輩小徒孫,「如」字輩是他第六輩徒孫,可見菩提祖師在西遊記諸教中的地位了。把三教合一的菩提祖師的地位說的那麼高,可見作者初衷,對道教也是充分的肯定、推崇和敬仰。只是後來漸漸改變了對道教的看法。

我的更多文章:

  • (2014-07-26 09:50:46)
  • (2014-07-25 15:20:34)
  • (2013-10-19 09:13:59)
  • (2013-10-18 08:28:41)
  • (2012-02-21 11:08:41)
  • (2012-02-17 17:00:45)
  • (2012-02-16 22:00:00)
  • (2012-01-26 20:41:39)
  • (2012-01-24 10:59:21)
  • (2012-01-06 12:49:25)
  • 分享:

    2

    喜歡

    0

    贈金筆 閱讀(84) 評論 (2) 收藏(0) 轉載(2) 喜歡 列印舉報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前一篇:五十六、西遊記中名山名洞 後一篇:五十八、唐僧為什麼要趕走孫悟空 評論 重要提示:警惕虛假中獎信息 [發評論]

  • 有若堂前

    高見!

    2013-11-5 15:50舉報分享回復(0)

  • 四川巨人文化

    1月17日16:24舉報分享回復(0)

  • 發評論 藍色的原野:

  • 分享到微博

    驗證碼: 請點擊後輸入驗證碼 收聽驗證碼

    發評論

    以上網友發言只代表其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的觀點或立場。

    <前一篇五十六、西遊記中名山名洞 後一篇>五十八、唐僧為什麼要趕走孫悟空

    新浪BLOG意見反饋留言板 不良信息反饋 電話


    推薦閱讀:

    「洪崖洞」
    東北旅行日誌(6)秋葉照片集
    脫翁遊記(22):游江南-夜半燈影寒山寺│脫苦海
    《西遊記》寫透了人世間的這4種人
    陝西歷史博物館的文明追溯

    TAG:西遊記 | 西遊 | 遊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