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靠他撐起了漢人的氣節,卻沒能挽救滅亡的命運
任何一個國家都不缺有氣節的人,在我們國家更不例外!
縱觀二十四史,只有兩個朝代是少數民族統治,那就是元朝和清朝,當然並不是要拉仇恨,我們說歷史,總要站在當時的角度去看,現在我們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所以才說我們國家的二十四史是包含元朝和清朝的。
也就是在這兩個朝代的初期,有氣節的漢人就出了兩個,而且非常著名,說出來大家都知道,文天祥和史可法。
文天祥
文天祥率領南宋軍民對抗元朝,於五坡嶺兵敗被俘,寧死不降。至元十九年(1282年)十二月初九,在柴市從容就義。而他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卻永遠流傳世上。
而到了元朝之後明朝,由於靖難之役,朱棣因為皇位正統問題,殺了方孝孺,嘉靖皇帝因為大禮儀和權力廷杖大臣,殺盡了忠臣,打斷了文人的氣節。李自成攻入北京時,大臣們紛紛投降李自成,李自成兵敗以後,又紛紛投降清朝。原因就出自朱棣和嘉靖皇帝身上。
但是史可法是個例外,就連他的出生都透露這傳奇的色彩,《明史》記載,其母親「夢文天祥入其舍,生可法。」預示著史可法不平凡的一生。
史可法
史可法在崇禎在位時並沒有做出很出色的成就,反而因為長時間沒有平定叛亂而獲罪,朝廷令他戴罪立功。而後的史可法像小宇宙爆發了一樣。史書記載:
可法短小精悍,面黑,目爍爍有光。廉信,與下均勞苦。軍行,士不飽不先食,未授衣不先御,以故得士死力。連敗賊英山、六合,順天王乞降。
不過史可法的勝利無法挽救明末的 危局,1644年,李自成攻進北京城,崇禎皇帝自殺,史可法聽說後,向北痛哭失聲,以頭撞柱,血流到腳上。
崇禎皇帝
但是對於這麼多的藩王,史可法也有自己的主張,他認為應該立潞王朱常淓為皇帝,因為他賢良而又聰明。但是史可法因為忠孝而顯露出來的弱點在這裡表現出來了,也導致了南明走向了滅亡的道路,首先作為一個文人,而且是個帶兵的文人,沒有當機立斷,反而被馬士英等人搶了先,導致定策之功被馬士英等人搶先,大權旁落,南明的弘光王朝再也無法團結成為一個整體。
弘光王朝成立以後,內部黨爭不斷,對於眼前的危局沒有重視,而在這個時候,史可法也沒有站出來主持大局,當然因為沒有定策之功也無法成為主持大局的人,因此他離開朝廷,去了抗清的前線。
內部武將的爭權奪利,導致局勢一發不可收拾,而清軍趁機南下,好的時機都錯過,最後只得退守揚州,而史可法提拔的武將多數都投降清朝,清朝多爾袞也一再勸史可法投降,史可法致《復多爾袞書》拒絕投降。
爾後,清軍動用了紅衣大炮攻城,入夜揚州城破,史可法自刎不死,眾人擁下城樓,大呼曰:「我史督師也﹗」,多鐸勸降,可法表示: 「城亡與亡,我意已決,即碎屍萬段,甘之如飴,但揚城百萬生靈不可殺戮﹗」,於4月14日(清順治二年三月十九日)被殺害。
清軍佔領揚州以後,多鐸以不聽招降為由,下令屠殺揚州百姓。屠殺延續了十天,死亡逾八十萬人,史稱「揚州十日」。屍骨堆積如山,史可法遺體難以辨認,不知下落,一年後,其義子史德威以袍笏招魂,將其衣冠葬於揚州城天甯門外梅花嶺。
史可法的就義,可以說撐起了明朝的氣節,也撐起了漢人的氣節,在宣揚民族團結的當代,史可法的行為值得讚頌嗎?
當然值得讚頌!本文開頭說了,歷史要站在當時的立場去看,當時就是外族入侵,明朝就是要滅亡,史可法為國捐軀在任何時候都是值得稱讚的。即使現在稱讚他也是不影響團結的!
他的行為不但得到了明朝的認可,也得到了清朝的認可,史可法殉國後,南明贈謚「忠靖」。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清廷贈史可法謚「忠正」。
史可法用生命詮釋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原創內容,轉載請註明作者信息***
歷史百家爭鳴原創矩陣:速言(speedsay)專註職場;歷史百家爭鳴(ihxory)專註文史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