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10-24 18:57:37 |
中文名稱: 梁啟超 又名: 號任公字卓如 飲冰室主人 性別: 男 所屬年代: 清代 民族: 漢族 生卒年: 1873—1929 相關事件: 公車上書 國會請願運動 戊戌變法 戊戌政變 相關人物: 光緒 康有為 生平簡介 梁啟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戊戌維新運動(見戊戌變法領袖之一。字卓如,號任公,別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梁啟超自幼在家中接受傳統教育,1889年中舉。1890年赴京會試,不中。回粵路經上海,看到介紹世界地理的《瀛環志略》和上海機器局所譯西書,眼界大開。同年結識康有為,投其門下。1891年就讀於萬木草堂,接受康有為的思想學說並由此走上改良維新的道路,時人合稱「康梁」。 1895年春再次赴京會試,協助康有為,發動在京應試舉人聯名請願的「公車上書」。維新運動期間,梁啟超表現活躍,曾主北京《萬國公報》(後改名《中外紀聞》)和上海《時務報》筆政,又赴澳門籌辦《知新報》。他的許多政論在社會上有很大影響。1897年,任長沙時務學堂總教習,在湖南宣傳變法思想。1898年回京,積极參加「百日維新」。7月3日(五月十五),受光緒帝召見,奉命進呈所著《變法通議》,賞六品銜,負責辦理京師大學堂譯書局事務。9月,政變發生,梁啟超逃亡日本,一度與孫中山為首的革命派有過接觸。在日期間,先後創辦《清議報》和《新民叢報》,鼓吹改良,反對革命。同時也大量介紹西方社會政治學說,在當時的知識分子中影響很大。1905~1907年,改良派與革命派的論戰達到高潮,梁啟超作為改良派的主將,遭到革命派的反對。 1906年,清政府宣布「預備仿行憲政」,梁啟超立即表示支持。1907年10月,在東京建立「政聞社」,期望推動清政府實行君主立憲。由於清政府並不真心實行憲政,政聞社也因受到查禁而宣告解散。武昌起義爆發後,他一度宣揚「虛君共和」,企圖使革命派與清政府妥協。民國初年又支持袁世凱,並承袁意,將民主黨與共和黨、統一黨合併,改建進步黨,與國民黨爭奪政治權力。1913年,進步黨「人才內閣」成立,梁啟超出任司法總長。袁世凱帝制自為的野心日益暴露,梁啟超反對袁氏稱帝,1915年8月,發表《異哉所謂國體問題者》一文進行猛烈抨擊,旋與蔡鍔策劃武力反袁。1915年底,護國戰爭在雲南爆發。1916年,梁啟超赴兩廣地區,積极參加反袁鬥爭,為護國運動的興起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袁世凱死後,梁啟超依附段祺瑞。他拉攏一些政客,組建憲政研究會,與支持黎元洪的憲政商榷會對抗。1917年7月,段祺瑞掌握北洋政府大權。梁啟超擁段有功,出任財政總長兼鹽務總署督辦。9月,孫中山發動護法戰爭。11月,段內閣被迫下台,梁啟超也隨之辭職,從此退出政壇。1918年底,梁啟超赴歐,親身了解到西方社會的許多問題和弊端。回國之後,即宣揚西方文明已經破產,主張光大傳統文化,用東方的「固有文明」來「拯救世界」。梁啟超也是一位著名學者。他興趣廣泛,學識淵博,在文學、史學、哲學、佛學等諸多領域,都有較深的造詣。1901至1902年,先後撰寫了《中國史敘論》和《新史學》,批判封建史學,發動「史學革命」。歐遊歸來之後,以主要精力從事文化教育和學術研究活動,寫下了《清代學術概論》、《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國歷史研究法》、《中國文化史》等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的著作。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遺《飲冰室合集》計148卷,1000餘萬字。 梁啟超的教育思想 出處:《中國教育史》 (一)生平和教育活動 梁啟超(1873—1929),廣東新會人,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出身於「且耕且讀」之家,祖父為秀才,父親以布衣教授於鄉里。梁啟超自幼聰慧,熟讀經史典籍,12歲中秀才,17歲中舉人。18歲(1890年)入京會試,落第回鄉,途經上海,購《瀛環志略》,知有五大洲各國,始接觸西學,這年秋天,經學海堂同學陳千秋介紹,拜康有為為師。1891年至1894年在「萬木草堂」學習,並一度擔任學長,承擔部分教學工作。在此期間,協助康有為編撰《新學偽經考》、《孔子改制考》,深受康有為維新變法思想的影響。 1895年春入京參加會試,代表廣東190名舉人上書清廷,陳述對時局的意見,並隨同康有為發起「公車上書」。秋後,與康有為一起創辦《萬國公報》,旋改《中外紀聞》,組織強學會。從此,「康梁」就成為一面奪目的維新旗幟。 1896年擔任上海《時務報》主筆,發表《變法通議》、《論君政民政相嬗之理》等重要政論文章。 1897年秋,赴長沙擔任湖南時務學堂中文總教習,制定《湖南時務學堂學約》,在課內課外講維新變法,倡導民權學說。 1898年「百日維新」期間,力助康有為倡行新法新政,受到光緒皇帝的召見。幫助康有為組織保國會,草擬《京師大學堂章程》,以六品銜主持京師大學堂譯書局。 戊戌政變後,梁啟超逃亡日本,繼又遠遊美澳印度。他先後在日本創辦東京高等大同學校(1898年10月)、《清議報》(1898年)、《新民叢報》(1902年2月),撰寫了一系列介紹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的文章,堪稱一代資產階級思想啟蒙的大師,但同時也禮讚改良。 1905年後,資產階級改良派以《新民叢報》為陣地,與資產階級革命派進行激烈論爭,梁啟超成為資產階級改良派的首席理論辯手。辛亥革命後回國,20年代後,在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和南京東南大學講學,並任清華研究院導師。 1929年病逝於北京。 梁啟超一生著述宏富,有《飲冰室合集》傳世。教育代表作有《變法通議》、《湖南時務學堂學約》、《教育政策私議》、《論教育當定宗旨》等。 (二)論教育作用和宗旨 梁啟超認為國勢強弱隨人民的教育程度為轉移,梁啟超思想的突出之點是在維新變法期間,即明確地將「開民智」與「興民權」聯繫起來,為「興民權」而「開民智」。他認為權生於智,「有一分之智,即有一分之權;有六七分之智,即有六七分之權」,「權之與智相倚者也,昔之欲抑民權,必以塞民智為第一義。今之欲伸民權,必以廣民智為第一義」。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專制與愚民、民主與科學的內在聯繫。他的「開民智」實具有科學與民主啟蒙的內涵。 戊戌政變後,梁啟超覺察到「民智」和「民權」並不能劃等號,教育可以培養一個人的「權利」意識,也可以培養一個人的奴隸性。正是由這一點出發,他提出教育應當確定宗旨,並在1902年發表了《論教育當定宗旨》,對這一問題進行集中闡述。他指出:「夫培養漢奸之才,亦何嘗非人才;開奴隸之智,亦何嘗非民智。」教育是一項「收效純在於將來」的長遠事業,也是國家用以「製造國民」的宏大事業,「決非可以東塗西抹,今日學一種語言,明日設一門學科,苟且敷衍,亂雜無章而遂可以收其功也。」 然而中國國民教育究竟應確立何樣的宗旨?梁啟超認為:它應建立在對民族文化的優點和缺點有所分析抉擇,並廣泛汲取世界各國文明的優秀成果的基礎上;應包括德育、智育、體育,即「品行智識體力」三種基本要素;務使受教育者能「備有資格,享有人權」,具有自動、自主、自治、自立的品質,融民族性、現代性、開放性於一體(「為本國之民」、「為現今之民」、「為世界之民」)。在同時期寫成的《新民說》中,他稱這種理想的國民為「新民」。「新民」必須具有新道德、新思想、新精神、新的特性和品質,諸如國家思想,權利思想、政治能力、冒險精神以及公德、私德、自由、自治、自尊、尚武、合群、生利、民氣、毅力等。顯然,這種「新民」,正是具有資產階級政治信仰、思想觀念、道德修養和適應資本主義社會生活的知識技能的新國民。 他所列舉的「新民」品質明顯側重德育方面,這也是他以往思想的繼續。早在1897年,他就提出「以政學為主義,以藝學為附庸」的主張,1899年他又提出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關係問題,認為「文明者,有形質焉,有精神焉;求形質之文明易,求精神之文明難。精神既具,則形質自生;精神不存,則形質無附。」反映梁啟超希望沿著「政學」、精神文明、品德這條路線,儘快培養具有資產階級意識的維新人才,普遍轉變人民的思想觀念,推動政治改革的迫切願望。 梁啟超在清廷聲稱實行「新政」之初,即拋出教育宗旨和「新民」一說,顯然有引導新政教育發展的用心。 (三)維新運動時期的教育改革主張 維新運動時期,梁啟超不僅著文對教育改革發表評論,還以維新先鋒的身份呈奏教育改革建議、草擬教育改革新章。其內容雖不外變科舉、興學校、譯西書、重女學等維新時論,但有不少他人所未發、梁氏所獨到的論述。 1.變科舉、興學校 甲午戰爭後不久,梁啟超即提出了變科舉、興學校的系統主張,指出:「興學校、養人才,以強中國,惟變科舉為第一義。大變則大效,小變則小效。」並設計了上策、中策和下策三種方案以供採擇,其中上策是將科舉合併於學校,具體做法是「自京師以訖州縣,以次立大學小學,聚天下之才,教而後用之。入小學者比諸生,入大學者比舉人,大學學成比進士;選其尤異者出洋學習,比庶吉士。……庶吉士出洋三年,學成而歸者,授職比編檢。」這實際上是一套廢,科舉興學校的方案,除保留科舉的各級科名外,科舉實體已不復存在。 但由於守舊勢力的阻撓,科舉不可能驟停,因此,他在百日維新前集中批判了八股和楷法取士的危害,指出由此所選取之士,學非所用,用非所學,於「內政外交、治兵理財,無一能舉者」。更為可悲的是,千千萬萬接受八股教育、不知專門之學的生童,散為人師,謬種流傳,導致農不知植物,工不知製造,商不知萬國物產,兵不知測繪算數,婦女無以助其夫;少數八股楷法的佼佼者,「不通古今中外之故,政治專門之業」,被尊為王公之師,何從開入學識?因此他奏請立即「停止八股試帖,推行經濟六科,以育人才而御外侮」。戊戌政變後,梁啟超更為痛切地指出:「八股取士,為中國錮蔽文明之一大根源,行之千年,使學者墜聰塞明不識古今,不知五洲,其蔽皆由此。」更關鍵的是不變科舉,難以形成激勵人才進入新學堂的機制,導致「士大夫之家聰穎子弟皆以入學為恥,……如是則有學堂如無學堂。」 2.師範學校,群學之基 1896年梁啟超於《時務報》上發表《變法通議·論師範》,在中國近代教育史上首次專文論述師範教育問題。文章對新、舊學堂教師狀況進行了分析,指出當時府州縣學、書院和蒙館等傳統學校的教師都是一些不通六藝、不讀四史的人,更不了解西學的最基本常識,讓他們做學校的教習,「是欲開民智而適以愚之,欲使民強而適以弱之也」。而新式學堂中聘請的外國教習,又存在諸種弊端,如言語不通,轉譯費時,效率低下;聘金昂貴;學問粗陋,濫竽充數。他認為中國急需普遍設立中、西學兼習的新式學堂,但不能依靠上述兩類人,根本的解決辦法是設立師範學校,培養符合時代要求的教師,「夫師也者,學子之根核也」,「故師範學校立,而群學之基悉定。」 至於師範學堂的具體設置方法和課程安排,他主張參照日本並結合中國的國情。應在辦理大學堂之前,自京師以及各省府州縣,同時設立小學和師範學堂,師範學堂的學生同時兼任小學堂的教習,以後逐步提高師範生的程度,以至於可以擔任中學堂和大學堂的教習。師範學堂的課程應包括「六經」大義、歷朝掌故、文字源流、列國情狀、格致專門、諸國文字等基礎學科。另外,他認為有關「誨人之術」和「為教之道」的微言妙義,已略具於中國古代的《學記》,應加以發掘利用。 梁啟超倡導師範教育,不僅是從教師職業的特殊性出發,強調對教師進行專門培養,更重要的目的是希望通過廣設師範學校,統一課程設置,培養一批在知識結構和思想觀念上都符合維新要求的新教師,推動維新教育活動的全面開展。 |
|
|
推薦閱讀:
※文章大家梁啟超
※梁啟超對近代中國的影響
※梁啟超年譜
※抨擊學術抄襲等於鑄廢錢,這位思想界大拿憑什麼讓梁啟超最敬慕?
※王陽明知行合一之教——梁啟超
TAG:梁啟超 | 簡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