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把孩子補成鈣片?
sam出生時從娘胎裡帶出一頭濃密的黑髮,滿二個月我們請專業高手來把這頭髮剃光,做了兩隻胎生毛筆。再長出來的頭髮就變成淺棕色的了,而且在腦後漸漸形成一條無發地帶,俗稱「枕禿」。帶他出去,被有經驗者看見,驚呼「這孩子缺鈣!還不快去買些鈣片來補補!」 再看看周圍的中國媽媽,無一不是在熱火朝天地給孩子補鈣。 於是我在sam滿三個月帶他去協和醫院打預防針時諮詢了一下兒科大夫。大夫說「枕禿」本身並不意味著缺鈣,那是孩子睡覺時出汗,又在枕頭上蹭來蹭去,把頭髮蹭掉了。缺鈣的孩子還有許多其他癥狀,如夜間嚴重盜汗、驚醒驚哭、情緒不安、肋骨外翻等等。我說這些癥狀他都沒有。他吃得多睡得足,從兩個半月開始就每夜睡八九個小時不起來,不像是缺鈣。大夫說,我給你開些鈣劑和魚肝油吧,補一補也無妨。孩子長身體時需要大量的鈣,你的孩子長得又快,容易缺鈣,還是預防一下吧。 醫院給了我幾盒納米鈣、幾盒因可欣魚肝油。納米鈣是粉紅色的小顆粒,要衝到水裡餵給孩子。sam是純母乳餵養,跟奶瓶毫無關聯,我只好把鈣粉衝到小勺里試試。看著那色澤鮮艷的液體,我心裡疑團重重。sam哭叫著不肯吃這粉末,一掙扎都灑到小手絹上。我去洗手絹,發現那粉色根本洗不掉。這麼頑固的色素,給孩子吃下去,能有好嗎?再嘗嘗那粉末,齁甜齁甜,不知道加了多少糖在裡邊!粉紅色顆粒全部請進了垃圾箱。不吃鈣,吃點兒魚肝油吧,補補維生素D,促進對鈣的吸收。因可欣是膠囊,我每天消毒一下特備的嬰兒剪子,剪開膠囊尖,把裡邊的油滴到sam嘴裡。小人兒十分厭煩這個東西,每次都憤然反抗。我聞了聞膠囊,腥氣撲鼻,煞是難聞,怪不得孩子不愛吃! 給sam熱補一星期後,我自己先堅持不住了,給丹丹打電話時問她給不給hugh補鈣。 「補鈣?補什麼鈣?」丹丹問。 「你不給hugh補嗎?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得補嗎?」 「去他的吧!」丹丹的嗓門從女中音變成了女高音。「這些大夫不過是想把醫院裡滯銷的鈣劑賣出去而已!根本用不著補鈣!也就是中國人在這兒瞎補,在加拿大根本都沒聽說過要給嬰兒補鈣。我爸爸就是兒科大夫,他說你只要每天把孩子帶出門曬20分鐘太陽,他就絕對不會缺鈣!對鈣的吸收是在太陽底下活動出來的,不是濫吃什麼鈣劑補出來的!」 「那魚肝油呢?」我又問。 「不過是給孩子增加不必要的脂肪而已!別給孩子瞎吃東西,你的奶裡邊什麼營養都有了。別瞎信那些人的!你們家sam缺鈣嗎?」 「不缺。」sam肯定不缺鈣。他雖然長得比同齡嬰兒快,但沒有顯露出任何缺鈣的跡象。恰恰相反,摻跡象都表明,他體內的鈣十分豐足:出生剛剛三天,頭就開始直立;兩個月左右,扶著他,就能站在我們膝蓋上,雙腿十分結實有力;不到三個月,我拉他練習從躺到坐,他一使勁兒,居然站起來了!最重要的是,他兩個半月就開始長牙,而一般來說,這是到六個月以後才會開始的過程。 「不缺鈣還補什麼?現在市售的鈣劑成分亂得很,誰知道裡邊都有什麼?不是總有報道說哪家的鈣製劑含鉛里過高,哪家的鈣片不合格嗎?不分青紅皂白亂給孩子吃,吃壞了怎麼辦?」 我再也沒給sam補過任何鈣
下一次的國際母乳會活動,我就這個問題求教兩位諮詢員。Serena說母乳餵養的孩子不應該有缺鈣問題,因為母乳中的鈣量雖然少,但對於嬰兒的需求來說正合好,而且容易吸收。只要母親自己攝取的鈣量足夠,母子每天都適時曬太陽,就不會缺鈣,也不必補鈣。 「除非你生活在極北部寒冷地區,或者你生活在山洞裡,見不到陽光,」Serena說,「那你有可能缺鈣。」至於枕禿現象,不光中國孩子有,外國孩子也有。參加母乳會活動的外國孩子們全都腦後一條禿帶,但沒有任何一位媽媽給孩子補鈣,她們甚至都沒聽說過枕禿與缺鈣之間的關聯。 有些補鈣的堅決支持者說中國孩子需要補鈣,因為中國人的包含結構與西方人不同,以穀類為主,所以缺鈣。Erica說,「母乳會就此問題做過專門研究,調查了世界各地不同民族的飲食,發現無論以肉類乳類為主的飲食,還是以穀類蔬菜類為主的飲食,其中所含的鈣量都足夠人體的需求,都不需要特別額外地補充鈣。」 參加母乳會活動的其他中國媽媽們問,「那為什麼中國大夫那麼主張補鈣、中國人那麼熱衷於補鈣?」 「我也不知道。」Erica一臉迷惑。「我不明白,在化學鈣製劑出現之前,我們的祖先是怎麼生存下來的?沒聽說他們都缺鈣啊?」 那一段時間,有關補鈣的爭議天天出現在我生活中。我也查了一些書籍和資料。很多人都說,西方人飲食以奶製品為主,他們當然不缺鈣;中國人吃米飯炒菜,比不上人家,就是得補鈣。這種說法在兩方面站不住腳: 其一,並非所有西方人都能吃奶製品,有不少人對乳糖過敏,還有一些人完全吃素,連雞蛋都不吃。奶製品遠非鈣的唯一源泉,許多蔬菜、乾果、豆類都富含鈣,這其中就有中國人盤中常見的菠菜、蓋菜、芥藍等等,尤其是中國國粹豆腐。不以奶製品為主的飲食仍然能夠滿足人體對鈣的需求。 其二,單純大量攝入奶製品並非有助於補鈣。20世紀初葉,隨著人口流入城市、人工餵養製品替代母乳餵養,佝僂病在美國十分猖獗,一時間大街上跑著眾多羅圈腿兒童。這種現象引起科學家的警覺,經過研究發現,雖然牛奶里鈣量豐盛,但嬰兒血液中過盛的鈣卻無濟於事,因為缺乏維生素D,鈣不被吸收。由此維生素D被加進市售奶粉,佝僂病漸漸消失。而所有的研究都指出,凡是母乳餵養的嬰兒,只要母親營養均衡並適量見到陽光,就不會出現佝僂病。 另外,牛奶里含的鈣多,是因為小牛犢生下來就自己走路,它需要那麼多的鈣。無端給人類嬰兒體內添加不必要的鈣,只會給孩子並未發育成熟的腎增加負荷。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缺鈣」實際上是缺維生素D,而對於一個健康足月的嬰兒來說,缺乏維生素D則實際上是缺乏陽光(缺乏陽光並非維生素D缺乏症的唯一原因,早產、肝臟、腎臟的疾病都會導致維生素D缺乏症)。維生素D並非維生素,它實際上是一種類固醇激素,在1922年被錯誤地劃分為維生素。這種激素靠人體皮膚接觸紫外線照射而產生,在食物中極其罕見。它的主要功用是刺激小腸對鈣和磷的吸收,維持血液中鈣和磷的正常含量,促進骨骼礦化。 母乳中的維生素D含量略少於4歲以下嬰幼兒每日應該攝取的200-400國際單位。然而,對於一個母乳餵養的嬰兒來說,他的維生素D主要來源有兩個:一是出生前的存儲,二是日光照射。只要母親在孕期沒有患維生素D缺乏症,正常的足月兒體內的存儲足以保障小寶寶在出生後兩個月內即使缺乏日光照射也不會患上維生素D缺乏症(即我們所理解的「缺鈣」)。人工餵養的嬰兒則需要強化維生素D的代乳品以及日光照射,才能保障得到充足的維生素D。 美國兒科學會以及世界衛生組織都推薦不要將6個月以下的嬰兒直接暴露在強烈的陽光下。幸運的是,人類皮膚產生維生素D的能力極其強大,一個成年人赤身裸體在紫外線下曝晒一會兒(到了皮膚開始略微發紅的地步)就相當於服用了10,000到25,000國際單位的維生素D。研究還發現,即使嬰兒僅僅曬過幾個小時的夏日陽光,他的體內就能儲存今後數月內所需要的維生素D。因此,讓寶寶的臉、手、腳或者其他身體部位每天接觸5-15分鐘的陽光,就足以保障他不會患上維生素D缺乏症,即他不會缺鈣。
中國有沒有缺鈣的孩子?當然有。除了病理的原因之外,在國際母乳會列出的常原因之中,我挑選了幾項符合中國國情的原因: *母親孕期缺乏維生素D; *白天局限於戶內活動; *某些地區緯度過高,冬季無法獲得充足日照; *居住在高樓林立的城市,陽光受阻; *環境污染嚴重,紫外線受阻; *寶寶全身被衣物裹得嚴嚴實實,沒有任何皮膚曝露在外; *過早添加輔食,取代母乳(很多固體食物缺乏鈣,或影響鈣的吸收); *鉛中毒。 的確,不少缺鈣的孩子是因為父母過於嬌慣寶寶,不敢帶孩子出門曬太陽,導致維生素D缺乏。還有一些母親,在生產後急於恢復體型,節食減肥,結果不僅孩子缺鈣,自己也缺鈣。我見到過幾位這樣的糊塗媽媽,有的掉了門牙,有的抽筋兒,還有的甚至在餵奶過程中昏過去。有些孩子天生缺鈣,是因為母親在孕期缺乏戶外運動,缺乏對鈣和維生素D的攝取而造成的。運動有助於身體將鈣質貯存於骨骼中,反之卧床過久,骨骼中的鈣質就會大量流失。 盲目聽從不實的藥品廣告,以藥物方式來強行補充鈣反而有害。世界上並沒有單一的「神奇營養素」可以健身長高,所有的營養素皆需要與其他食物(營養素)互助,才能充分被身體吸收運用。 最近幾年興起的全民補鈣熱潮,與商家為推銷鈣劑產品而進行的炒作有很大關係,確實蒙蔽了不少養兒心切的媽媽。甚至弄得有些媽媽們把鈣片推崇為萬能神葯,無論孩子出現什麼問題都首先聯想到缺鈣: 孩子愛哭,是不是缺鈣? 孩子不愛洗澡,是不是缺鈣? 孩子不好好吃奶,是不是缺鈣? 孩子愛出汗,是不是缺鈣? 而後一切問題都用補鈣來解決。真是鈣劑漫天漂灑,無數小人兒都快給補成小鈣片兒了。 怎麼不想想,孩子哭有可能是什麼事情讓他不高興了?不愛洗澡是因為水溫室溫不合適?不好好吃奶是因為肚子脹氣不舒服?愛出汗是因為穿的衣服或蓋的被子太多太厚? 更何況,我們的寶寶從生下來就會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不是光會吃奶睡覺弄髒尿片。我們與寶寶的心靈交流從懷胎就開始了,孩子生下來後更要細心耐心地觀察與交流。別看孩子不會說話,他其實能夠理解我們成年人的很多言行,體察到我們未經言說的情緒,他也會通過不同方式來表示自己的困惑和不安。 一般來說,5個月以後的孩子視覺、聽覺較初生更加靈敏,對外界的感應也比以前更加敏銳,情緒很容易受影響。孩子哭鬧不一定是身體里生理上缺什麼,很有可能是情感方面心理方面有什麼需要沒有得到滿足,或者父母情緒的波動影響到他的心情。 有的媽媽又問了:「我家寶寶肋骨外翻,肯定是缺鈣吧?那還不該補鈣嗎?」 有一次由於sam一連幾天過於頻繁「支援農業」,我帶他去和睦家醫院看醫生,這是我們第一次接觸到非常有名的崔玉濤大夫。看病結果是沒病,大概是長牙的反應。但是在崔大夫為他解衣觸摸時,問他是否偏愛左側睡,因為他左側肋骨有些外翻。崔大夫很明確地說這不是缺鈣,而且看得出來是睡覺所致,因此讓我注意要他多睡右側。 崔大夫是明白人。有多少醫生像他這樣會看呢?有多少孩子被不會看的醫生誤診為缺鈣呢? 又有多少父母被鈣片蒙住了雙眼,忽視了對孩子情感需求的觀察與滿足呢?每一個小嬰兒都是一本複雜深奧的小書,需要做父母的耐心去解讀。每一個小嬰兒都是一個有獨立思維、獨特性格的人,需要做父母的在溫飽之外,特別關愛他們的情緒和思想。 怎能一「鈣」而論呢?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