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人文通史]漢服的種類

常被漢服復興者們穿著的漢服款式有:曲裾、直裾、高腰襦裙、襦裙、圓領袍衫、褙子、朱子深衣、玄端等。□ 曲裾流行於秦漢時期,到隋唐基本絕跡,到明朝已屬於「古裝」。□ 直裾流行於秦漢時期,後來衍生出多種款式,如直裰、直身等。日本和服很大程度上學習於此款。□ 襦裙作為女子服裝,她幾乎在各個朝代都是基本款式。□ 褙子宋明時期的流行時裝,宋朝流行大袖褙子,接縫處基本鑲花邊,明朝流行小袖褙子。□ 玄端中國式燕尾服,傳統大禮服。□ 高腰襦裙隋唐女子流行時裝,同期流行的貴族釵鈿大禮衣,就是現在日本和服十二單的鼻祖。同時,高腰襦裙的款式,對韓國朝鮮服飾也有深遠的影響。□ 圓領袍衫自唐起,基本成為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才有資格穿著的款式,宋明官服基本都是圓領的。並且明朝時期,韓國李氏王朝的朝服幾乎就是照搬明朝。□ 朱子深衣將傳統的上衣下裳分開剪裁,但縫合成一個整體名為深衣。朱子深衣一般為學者所服。上古服裝最早的服裝應該是在勞動中起源的。相傳,古時炎帝神農氏的形象是:身著紅色襦 ,臂膊上戴有形似臂箍的東西,小腿著綁腿,頭戴鳥羽帽,足踏皮製鞋,手執農具,儼然是一幅農人的畫像。而傳說中老百姓民頭上戴的不是羽毛帽,而是戴尖帽或圓筒高帽。傳說中的形象描繪可能是出自對出土文物中某些形象的分析;可是史前毫無記錄,確實難以置信,所以也可能是出於後人的揣度。在古代的黃帝、堯舜時期開始有了衣裳,結束了史前那種圍披狀態。人們穿著這種式樣的衣裳,拜祭祖先和天地。人們從經驗中得知,早晨天未亮時,天空是黑色(稱玄),上衣如天,所以用玄色;而大地為黃色,下裳如地,服色即用黃色,以此表達對天和地的崇拜。遠古時期,以上衣下裳代表服式,又有上衣下裳相連的深衣制,這種深衣形式在那時男女沒區別」「魏晉服裝魏晉服裝服飾雖然保留了漢代的基本形式,但在風格特徵上,卻有獨到突出的地方,這與當時的藝術品和工藝品的創作思路有密切關係,其風格的同一性比較明顯。公元六世紀波斯圖案花紋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國,對當時的紡織、服裝以及其他裝飾物,都產生了不小的影響。這一點在敦煌壁畫上多有反映。魏晉時期規定宮中朝服用紅色,常服用紫色。白色為平民百姓服色。這時的服式仍以襦、裙為主,裘是非正式衣服。婦女裝飾比較考究,有金環、銀約指和繞腕的跳脫等。在質地上宮中與宮外仍有很大區別。魏晉的鎧甲最普遍的形式是兩襠鎧,長至膝上,腰部以上是胸背甲有的用小甲片編綴而成,有的用整塊大甲片,甲身分前後兩片,肩部及兩側用帶系束。胸前和背後有圓護。因大多以銅鐵等金屬製成,並且打磨的得極光,頗似鏡子。在戰場上穿明光鎧,由於太陽的照射,會發出耀眼的明光,所以這樣稱呼。這種鎧甲的樣式很多,而且繁簡不一,有的只是在 襠的基礎上前後各加兩塊圓護,有的則裝有護肩、護膝,複雜的還有重護肩。身甲大多長至臀部,腰間用皮帶系束。南北朝服裝南朝服式以襦裙為主,婦女尤其以著裙為正統,不穿裙而露褲的人,被看做是沒禮貌的行為。當時女子頭上包白綸巾(是一種配有青絲帶的頭巾,傳說在三國時諸葛亮平時戴此頭巾),衣袖長而且窄並加以縷雕花紋。跳舞者穿長衫,並在身上披掛很長的帶子,頭上束紈巾。南北朝服式還有袍和衫,衫在晉時已是必著衣的一種。裘在此時極為珍貴,以貂裘為最。 是少年喜愛的衣物,浮薄少年更喜愛有色之 、襦、帔、鶴氅,這些都是此時普及的衣裝。南朝服式基本上繼承魏晉,由於戰亂和國度的頻繁更替,反映在著裝方面也有變化。江南衣式比北方短小,但當時卻流行戴小帽穿大衣的風氣,有時將一隻袖分成兩隻,一條裙截成兩裙,有的款式大領大帶,有的衣窄袖小,有的裙長曳地,有的衣長蔽腳。 南朝的朝服仍是玄衣。服飾用料有規定,三品官以下的不得穿用雜色綺做的衣服,六品官以下者只能穿七彩綺,不可使用羅綃。南朝的藝術品與服飾風格一脈相承,許多出土的陶俑形象,向我們展示了細腰圓臉型的女子,面目神情十分娟秀,尤其出自江南的俑塑特點更突出,這與服飾的拖地長裙和寬衣披帶均十分協調一致。北朝的服式,官宦正式場合穿著硃色單衣,便服和軍服以 為主。穿紅色袍就佩帶金帶,穿小袖長身袍則用金玉帶。平民婦女以襦襖為常服,這與南朝並無兩樣。北朝時期著裝衣料中綾錦最為華貴。南北朝的卷草花紋是在漢代的雲紋圖案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敦煌造井(單獨適合紋樣)、三角形花(適合紋樣)和條狀花(二方連續)、飛天、雲紋等動態形象巧妙地結合起來,既古樸、秀麗,又含蓄柔和。當時的毛織毯、麻布和絲綢都是盛行的產品。西周服裝西周的建立,使社會生產力大大發展和提高了,物質明顯豐富起來,社會秩序也走向條理化,並有了規章制度。服飾形制也由於尊卑等級的存在、禮儀的需要而進一步規範化,被納入禮治範圍,尊卑貴賤,各有分別。這時候服飾的專用界限等級標誌開始清晰,品種類別也相應地增加,像宮室中拜天地、敬鬼神時專有祭禮服,上朝大典時有朝會服,軍事之中專有從戎服,婚嫁之儀專用婚禮服,弔喪時又有喪服。衣裳雖然還是採用上衣玄下裳黃,但在官職服飾中增加了裳前襟的大帶(大帶是用絲織或緙製成,寬四寸)、玉 (以玉為原料,以絲帶連繫在腰間的掛飾)。另外在服色上也開始有了等級差別。西周的服式除寬衣長帶的特有風格以外,還吸收了北方鮮卑族(今錫伯族)以帶鉤束腰的服飾花色(在絲帶的接頭處,以金、銀、銅或鐵等金屬製成的精細的勾或扣)。秦代服裝秦漢時期由於國家統一,服裝風格也趨於一致。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幅員廣大、民族眾多的封建統一國家。秦王政當上始皇帝之後,立即著手推行一系列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如統一度量衡、刑律條令等,其中也包括衣冠服飾制度。不過,由於秦始皇當政時間太短,服飾制度僅屬初創,還不完備,只在服裝的顏色上做了統一。秦始皇深受陰陽五行學說影響,相信秦克周,應當是水克火,因為周朝是火氣勝金,色尚赤,那麼秦勝周就是水德,顏色崇尚黑色。這樣,在秦朝,黑色為尊貴的顏色,衣飾也以黑色為時尚顏色了。秦代鎧甲戰服我們從出土文物中可以看見。在陝西臨潼出土的陶俑所著鎧甲應是秦兵俑中最為常見的鎧甲樣式,是普通戰士的裝束,這類鎧甲有如下特點:胸部的甲片都是上片壓下片,腹部的甲片,都是下片壓上片,以便於活動。從胸腹正中的中線來看,所有甲片都由中間向兩側疊壓,肩部甲片的組合與腹部相同。在肩部、腹部和頸下周圍的甲片都用連甲帶連接,所有甲片上都有甲釘,其數或二或三或四不等,最多不超過六枚。甲衣的長度,前後相等,下擺一般多為圓形。漢代服裝中國完整的服裝服飾制度在漢朝確立的。漢代染織工藝、剌綉工藝和金屬工藝發展較快,推動了服裝裝飾的變化。西漢建立時基本上沿用秦朝的服制。東漢時期穿黑色衣服必配紫色絲織的裝飾物。祭祀大典上通用的是長冠服。皇后的祭祀服是:上衣用紺色,下裳用皂色。皇后的蠶服,上衣用青色,下裳用縹色(淺黃色)。漢文帝當政時比較儉樸,自己穿黑色絲織衣、皮鞋。一般官員要穿禪衣,又名祗服。在西漢時期二百年之中,服飾實行深衣制,它的特點是象蟬一樣的頭冠(帽子)、紅色的衣服、象田字狀的領子、戴玉 、紅色的鞋。深衣形制是上衣下裳相連接縫在一起,做祭服的中衣,要緣黑色邊,作為朝服的中衣,需緣紅色邊,當時男女服用極為普遍。服飾總稱禪衣。禪衣是單層的外衣。禪衣裡面有中衣、深衣,其形與禪衣無大區別,只是袖形有變化,都屬於單層布帛衣裳。官員在上朝時都要穿黑色禪衣。漢衣款式以衣襟分類,可以劃分兩種:一為曲裾禪衣,即開襟是從領曲斜至腋下;一為直裾禪衣,是開襟從領向下垂直,此種禪衣又稱 。曲裾,即為戰國時期流行的深衣。漢代仍然沿用,到東漢,男子穿深衣的已經不多了,一般為直裾衣,但並不能作為正式禮服。這種服式既長又寬,從款式上官民服用基本沒有差別,但從原料和顏色上,卻可明顯顯示等級的不同。漢代朝服的服色有具體規定,一年四季按五時著服,即春季用青色;夏季用紅色;季夏用黃色;秋季用白色;冬季用黑色。漢代著衣有七個特點:穿外衣時,由於領大而且彎曲,穿衣時必需暴露中衣的領型;穿衣必用白色面料做里;袖寬為一尺二寸;衫無袖;穿皮毛服裝時裘毛朝外;腰帶極為考究,所用帶鉤以金製成各種獸形,如螳螂形或琵琶形。形象十分生動有趣。一般長度在一寸半至六寸之間,是衣裳中間顯要的裝飾物。漢帶鉤從形、色和工藝上都達到了極高的水平,較比西周和戰國時期,在設計和製作方面都要精美得多。因此頗受男人們的喜愛,佩戴者很多;男子保持佩刀習俗,但所佩之刀有形無刃,因此失去了實際價值,主要是顯示儀容。漢代祭服延用大制度,遵從古禮穿冕服佩綬、佩玉。皇帝、公卿、諸侯均用大,只是在所系玉石的串珠或絲繩的質地上加以區別。皇太后、太后、公卿夫人等的祭服(謁廟服)、親蠶服、朝見服和婚禮服的形式都採用深衣制。漢時勞動女子總是上穿短襦,下穿長裙,膝上裝飾長長垂下的腰帶。勞動男子常服是上身穿襦,下身穿犢鼻褲,並在衣外圍罩布裙;這種裝束不分工奴、農奴、商賈、士人都一樣。春秋戰國服裝由於連年戰爭,戰國時期各種禮儀逐漸廢除不用。戰國七雄齊、楚、燕、韓、趙、魏、秦各諸侯國的服飾,由於風土所限,相應地產生一些變化。從近年來湖南長沙出土的戰國楚墓中的彩繪木俑身上,可以看到當時很有代表性的服飾特點。這時候的服飾以沿寬邊的下身纏繞式的肥大衣服。其纏繞是將前襟向後身圍裹,即採取橫線與斜線的空間互補,獲得靜中有動和動中有靜的裝飾效果。因為衣料比較輕薄,為了防止薄衣纏身,所以採用平挺的錦類織物鑲邊,邊上再裝飾雲紋圖案,即衣作綉,錦為沿,將實用與審美巧妙地結合。這些構思與製作方法都充分體現了古人設計的智慧與聰敏。 戰國時期男子著裝,衣長不過膝,以連續矩紋和條紋作裝飾,此種圖案與當時的漆器器皿邊飾十分相似。男裝以交叉領、窄袖、腰間束帶為基本樣式。戰國時期的帶鉤質地多為金、銀、銅、鐵、玉,在帶鉤上刻有花紋,有時也鑲上綠松石,顯示尊貴富有。還有一種金銀錯的手工工藝,對金石進行加工後,其外觀更加精緻華貴。戰國時期的冶鐵業比較興旺,可以製做男人身上懸掛的銅刀;工藝也屬上乘,如一種二十五公分長的小彎刀,刀背上雕刻有各式花紋,當時廣為人們喜愛和佩帶,名為容刀。這時的掛刀,已不完全為實用,很大程度上裝飾取代了實用。商代服裝中國古代的殷商時期開始有了文字,那時的文字絕大多數是象形字,甚至是圖畫。從甲骨文中我們可以見到衣、履、黃裳、帶、袂等反映服飾著裝的字樣。從出土的人物形象中,看到的玉佩、玉環、耳墜、項飾、笄、梳,以及絲綢、麻布和銅飾,分辨出精美的飾物和考究的衣物,但這些均為貴族所有。說明服裝與服飾體系正進一步完善。衣、裳、冠、履、帽、襪等服飾形制的不斷出現,表明人們對服裝的理解也日益提高,逐漸從單純的實用功能,向裝飾點綴方向發展,從而使古代服飾趨向完整和統一。唐代服裝唐朝還流行女子穿胡服。胡服就是西域人的服裝。腰帶形式也深受胡服影響。在此以前,人們的腰飾是以金銀銅鐵,這時候流行系蹀躞帶,帶上有金飾,並扣有短而小的小帶以作系物之用。這種腰帶服用最盛是在唐代,以後延用一直至北宋年代。盛唐以後,胡服的影響逐漸減弱,女服的樣式日趨寬大。到了中晚唐時期,這種特點更加明顯,一般婦女服裝,袖寬往往四尺以上。中晚唐的貴族禮服,一般多在重要場合穿著,穿著這種禮服,發上還簪有金翠花鈿,所以又稱鈿釵禮衣。唐高宗以後,以紫色為三品官的服色;淺緋色為五品官服色,深綠色為六品官服色,淺綠色為七品官服色,深青色為八品官服色,淺青色為九品官服色,黃色為宮外之人及庶民服色。唐裝還對鄰國有很大的影響。比如日本和服從色彩上大大吸取了唐裝的精華,朝鮮服也從形式上承繼了唐裝的長處。唐裝襦裙線條柔長,十分優美自如,用料主要是絲織品,因此它的衣物以軟和飄柔著稱。唐裝本身品類多,善變化,從外形到裝飾均大膽吸收外來服飾特點,多以中亞、印度、伊朗、波斯及北方和西域外族服飾為參考,充實唐代服飾文化,使得唐代服飾豐富多采富麗堂皇,風格獨特奇異多姿,成為中國歷史服飾中的一朵奇葩,世人矚目。宋代服裝宋朝歷史以平民化為主要趨勢,服裝也質樸平實,反映時代傾向。宋代女子服裝分三種:一為自皇后、貴妃至各級命婦所用的公服,一為平民百姓所用的吉凶服稱禮服;一為日常所用的常服。宋裝繼承唐裝,女服仍以衫、襦、襖、背子、裙、袍、褂、深衣為主。絕大部分是直領對襟式,無帶無扣,頸部外緣縫製著護領。服式採用衣袖相連的裁剪方式。有的限於面料的幅寬,因而在衣片的背部或袖椿部分採用接縫和貼邊裝飾。單夾衣有前身短後身長的式樣,也有無袖的大背心式樣。出土的衣服都在領邊、袖邊、大襟邊、腰部和下擺部位分別鑲邊或綉有裝飾圖案,採用印金、刺繡和彩繪工藝,飾以牡丹、山茶、梅花和百合等花卉。宋代品官制度基本上沿襲前代,因此宮中的官服也與前代相仿,分為朝服、祭服、公服、戎服、喪服和時服。朝服是紅衣紅裳,內穿白色羅質中單,外系羅料大帶,並有緋色羅料蔽膝,身掛錦綬、玉 、玉釧,下著白綾襪黑皮履。除這種朝服是統一樣式外,官職的高低是以搭配的不同來區別的。主要是在有無禪衣(中單)和錦綬上的圖案上作級別變化。穿朝服時必戴進賢冠(一種塗漆的梁冠帽),貂蟬冠(又名籠巾,是以藤絲編成形,上面塗漆的冠帽),獬豸冠(屬進賢冠一類)。公服即常服,又名從省服,以曲領大袖,腰間束革帶為主要形式,另有窄袖式樣也。這種服式以用色區別等級。如九品官以上用青色;七品官以上用綠色;五品官以上用硃色;三品官以上用紫色。到宋元豐年間用色稍有更改,四品以上用紫色;六品以上用緋色;九品以上用綠色。按當時的規定,服用紫色和緋色(硃色)衣者,都要配掛金銀裝飾的魚袋,高低職位以此物加以明顯的區別。時服是按季節賜發給官臣的衣物。上至將相皇帝大將下至侍衛步軍,賜發的品種有袍、襖、衫、袍肚、褲等。所賜之服大部分是織有鳥獸的錦紋。宋代男子除在朝的官服以外,平日的常服也是很有特色的,常服也叫私服。宋官與平民百姓的燕居服形式上沒有太大區別。只是在用色上有較為明顯的規定和限制。宋時常服有如下幾種:袍有寬袖廣身和窄袖窄身兩種類型,有官職的是錦袍,無官職的是白布袍。襦、襖為平民日常穿用的必備之服。短褐是一種既短又粗的布衣,為貧苦人服。衫,這是一種裳下擺接一橫 的男人長衫。裳,沿襲上衣下裳的古制。是冕服、朝服或私居服的式樣。宋時也有上衣下裳的穿法。男子也穿用對領鑲黑邊飾的長上衣配黃裳。居家時不束帶,待客時束帶。直裰是一種比較寬大的長衣。由於下擺無衩而背部卻有中縫而稱直裰。鶴氅,寬長曳地,是一種用鶴毛與其他鳥毛合捻成絨織成的裘衣,十分貴重。此外宋代男式衣著,還有布衫和羅衫。內用的叫汗衫,有交領和頜領形式。質料很考究,多用綢緞、紗、羅。顏色有白、青、皂(黑)、杏黃、茶褐等。襖的質料有布、綢、羅、錦、 絲和皮。襖的用色有青、紅、棗紅、墨綠、鵝黃等幾種。貴族褲子的質地也十分講究,多以紗、羅、絹、綢、綺、綾,並有平素紋、大提花、小提花等圖案裝飾,褲色以駝黃、棕、褐為主色。元代服裝元代是中國歷史上民族融合的時代,服裝服飾也充分體現了這一特點。元太祖成吉思汗自1206年建都,滅西夏、金之後,民族組成主要以蒙古族為主。元代由於民族矛盾比較尖銳,長期處於戰亂狀態,紡織業、手工業遭到很大破壞。宮中服制長期延用宋式。直到l321年元英宗時期才參照古制,制定了天子和百官的上衣連下裳上緊下短,並在腰間加襞積,肩背掛大珠的質孫服制,漢人稱一色衣或質孫服。這是承襲漢族又兼有蒙古民族特點的服制。質孫服服用面很廣,大臣在內宮大宴中可以穿著,樂工和衛士也同樣服用。這種服式上、下級的區別體現在質地粗細的不同上。天子的有十五個等級(以質分級層次〉。每級所用的原料和選色完全統一,衣服和帽子一致,整體效果十分出色。比如衣服若是金錦剪茸,其帽也必然是金錦暖帽;若衣服用白色粉皮,其帽必定是白金答子暖帽。天子夏服也有十五等級,與冬裝類同。百官的冬服有九個等級,夏季有十四個等級,同樣也是以質地和色澤區分。比肩、比甲也是常服。比肩是一種有里有面的較馬褂稍長的皮衣,元代蒙人稱之為襻子答忽。比甲則是便於騎射的衣裳,無領無袖,前短後長,以襻相連的便服。 元代男子的公服多隨漢族習俗,常服的外面,罩一件短袖衫子,婦女也有這種習俗(稱為襦裙半臂)。元代女服分貴族和平民兩種樣式。貴族多為蒙人,以皮衣皮帽為民族裝,貂鼠和羊皮製衣較為廣泛,式樣多為寬大的袍式、袖口窄小、袖身寬肥,由於衣長曳地,貴夫人外出行樂時,必須有女奴牽拉。這種袍式在肩部做有一雲肩,即所謂金綉雲肩翠玉纓,十分華美。作為禮服的袍,面料質地十分考究,採用大紅色織金、錦、蒙茸和很長的氈類織物。當時最流行的服用色彩以紅、黃、綠、褐、玫紅、紫、金等為主。 元代平民婦女穿漢族的襦裙,半臂也頗為通行,漢裝的樣子常在宮中的舞蹈伴奏人身上出現,唐代的窄袖衫和帽式也有保存。此外受鄰國高麗的影響,都城的貴族后妃們也有模仿高麗女裝的習俗。明代服裝到明代服裝出現了許多新的變化,最突出的特點是以前襟的紐扣代替了幾千年來的帶結。但是紐扣並非始於明代,從元代的辮線襖子腰圍部分曾經見到過釘紐扣的形式。紐扣的使用也是一種變革,體現著時代的進步。另外理學盛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服裝風格。明裝與唐裝相比,在於衣裙比例的明顯倒置,由上衣短下裳長,逐漸拉長上裝,縮短露裙的長度。衣領也從宋代的對領蛻變成以圓領為主。明代女裝上衣是三領窄袖,身長三尺,露裙二、三寸。當時揚州流行一種新式樣:女衫長二尺八寸,袖子寬一尺二寸,外護袖鑲錦繡,冬季鑲貂狐皮。裙裝在明代初年用色偏向淺淡。裙褶十分盛行,有細密褶紋,也有大褶紋。褶紋裝飾十分講究。有一種名為彩條裙,每條選用一種顏色緞,每條色緞上綉出花鳥紋飾,帶邊鑲以金線可成為獨立的條帶,將數條這樣的各種彩條拼合在腰帶上,就成為彩條飄舞的裙子,因此取名鳳尾裙。有的還將整塊緞料用手工做成細褶紋,取名百褶裙,一種二十四褶裙取名玉裙。 明代還有一種特殊式樣的帔子,由於其形美如彩霞,故得名霞帔。這種帔子出現在南北朝時期,隋唐時期得此名。到宋代將它列入禮服行列之中。明代服用此式較為普遍,它的形狀宛如一條長長的彩色掛帶,每條霞帔寬三寸二分,長五尺七寸,服用時繞過脖頸,披掛在胸前,由於下端垂有金或玉石的墜子,因此越發顯得高貴。有一種出自元代的無領對襟馬甲,又稱比甲,是宮廷中皇后的專用服式。後來逐漸傳入民間,擴大了服用範圍。比甲盛行於明代中期,主要受青年婦女的偏愛。從形式上看與隋唐時期的半臂有淵源關係,後來清代出現的馬甲,就是這種比甲的變形。明式服裝的另一個特色是襟上佩佳飾物,並且十分醒目。都是些金、珠、玉等材料做成的各種飾物。其中垂掛在胸前的叫墜領;系在前襟的叫七事;走起路來有響聲的叫禁步,這些佩飾統稱雜佩。另有一種特別的佩飾,是在一條金鏈上,以環相連掛著四件小物件:即鑷子、牙籤、耳挖子和小刀,是些婦女的生活實用品。明代男裝以方巾圓領為代表形式,儒生所著 衫與當今舞台上京劇書生的服飾極為相似。其特點是寬袖、皂(黑)色緣邊,青圓領、皂絛軟巾垂帶。官服是雲緞圓領袍,另有外加雲緞外套的穿法。這種袍長離地一寸,袖長過手,袖椿(指袖身)寬一尺,袖口寬九寸。水田衣是明代一般婦女服飾,是一種以各色零碎錦料拼合縫製成的服裝,形似僧人所穿的袈裟,因整件服裝織料色彩互相交錯形如水田而得名。它具有其它服飾所無法具備的特殊效果,簡單而別緻,所以在明、清婦女中間贏得普遍喜愛。據說在唐代就有人用這種方法拼制衣服。漢服的特點「漢服作為一種獨立服飾體系,在歷史的傳承與發展中,形成了獨特的文化背景和民族風貌,即已形成了鮮明的風格特色,並且明顯區別於我國其它民族,及世界任何一個民族的傳統服裝,更與現代服飾在制式風格上有著質的不同。漢族服飾博大精深。因為其歷史悠久,應用地域廣泛,並在不斷的創新與融合中發展演變,使得對中國服飾研究較少的人難以把握,而作為一個大的服飾體系,不能僅以表象和簡單的制式來界定漢服,而應以其主導風格為界定標準。所以漢服的界定標準可以用以下文字進行表述:「上溯炎黃,下至宋明,漢(先秦時期則為華夏)族人民所穿著的服飾為基礎,並在此基礎上自然發展演變而形成的一種明顯具有獨特風格的一系列服飾的集合。」如此界定漢服—漢民族的傳統服飾,主要基於以下三點性質的考慮:第一:漢服的民族性,即漢服是漢民族的服飾。而中國古代胡人所穿的服裝不能稱為漢服。民族是個整體的概念,所以一個漢族人所穿的胡人的服裝,也不能稱其為漢族的傳統服飾。第二:漢服發展的傳統性,而傳統又必須分為兩方面,即傳承性與統一性。漢服的傳承性表現在:漢服的源流可以追溯到中國上古黃帝時期,並一直保留風格傳承而不斷的發展演化。漢服的統一性表現在從黃帝時期到宋明,在中國廣袤的土地上,在歷時近五千年的時間跨度,和數百萬平方公里的空間廣度上,所有漢族人的服飾在其主流中擁有的共同特點。即以右衽、大袖、深衣為典型代表。第三:漢服發展的自然性,即非外力強制下,漢人自覺自愿的情況下,通常不易被人們明顯覺察到的自然的發展,這也是一般事物或文化發展的常規規律。而漢服發展的自然性,更是一個民族傳統服裝的傳承性的基礎,即某一事物或文化,在其自身正常的發展軌跡之下的正當發展演變的方向。其方向,可以通過一般的規律,向前追溯其源頭,也可以向後預測其發展方向。

回答者:紫影菲-初學弟子 一級4-24 17:06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4949459.html?si=1#

漢服 即中國漢族的傳統民族服飾,又稱為漢裝、華服,主要是指約公元前21世紀在至公元17世紀中葉(明末清初)近4000年中,以華夏(漢後又稱漢民族)民族文化為基礎,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華夏民族文化風貌性格,區別於其它民族的傳統服裝的裝飾體系;或者說:「漢民族傳統服飾(漢服)」是從夏商周時期到明朝,華夏(漢)民族所著的、具有濃郁華夏(漢)民族風格的一系列華夏(漢)民族服飾的總體集合。漢服的歷史和發展非實物時期在有現有考古實物支持的年代之前,一些古籍的觀點認為,漢族(及其先民)已有獨特的服裝體系了。例如,《史記》認為「華夏衣裳為黃帝所制」。「黃帝之前,未有衣裳屋宇。及黃帝造屋宇,制衣服,營殯葬,萬民故免存亡之難。」(《史記》卷一 五帝本紀 第一)有人認為(註:無充分的考古資料支援):約五千年前,中國在新石器時代的仰紹文化時期,就產生了原始的農業和紡織業,開始用織成的麻布來做衣服,後又發明了飼蠶和絲紡,人們的衣冠服飾日臻完備。黃帝時代冕冠出現,服飾制度逐漸形成。夏商以後,冠服制度初步建立,西周時,逐漸完備。周代後期,由於政治、經濟、思想文化都發生了急劇的變化,特別是百家學說對服飾的完善有著一定的影響,諸侯國間的衣冠服飾及風俗習慣上都開始有著明顯的不同。並創造深衣。冠服制被納入了「禮治」的範圍,成了禮儀的表現形式,從此中國的衣冠服制更加詳備。實物時期漢族的這一服飾制度自周代至明代,三千年來漢人服裝的基本特徵是沒有大的該變。一直三百多年的清初,這一服飾制度才崩潰。1644年明朝滅亡後,清在與南明的戰爭中,清朝統治者為了達到削弱漢人的民族認同感,以達到統一中國的目的,而大力推行滿族髮型和滿族服裝,禁止人民穿戴漢族服飾,史稱「剃髮易服」(「剃髮」也作 「剃髮」)。這使得漢服逐漸消亡。當時孔子的後裔衍聖公孔聞謤上書多爾袞,請求保存孔府家服飾,說:「先聖為典禮之宗……定禮之大要莫於冠服……惟臣家衣冠,三千年來未曾變易……」,遭到多爾袞拒絕。今天的旗袍、長衫、馬褂都是以滿族為主體的民族服飾的改良和發展而來。辛亥革命推翻滿洲貴族的統治之後,人們的思想趨於西化,改穿西式服裝,沒有恢復漢服。但在21世紀初,隨著中國國力的發展,人們開始審視自己傳統文化中的優秀部分。一些人又重新宣導恢復傳統漢服並身著漢服進行推廣。漢服的特點和樣式漢服的主要特點是交領、右衽,不用扣子,而用繩帶繫結,給人洒脫飄逸的印象。這些特點都明顯有別於其他民族的服飾。漢服有禮服和常服之分。從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縫連起來)、「襦裙」制(襦,即短衣)等類型。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禮服;袍服(深衣)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則為婦女喜愛的穿著。普通勞動人民一般上身著短衣,下穿長褲。配飾頭飾是漢族服飾的重要部分之一。古代漢族男女成年之後都把頭髮綰成髮髻盤在頭上,以笄固定。男子常常戴冠、巾、帽等,形制多樣。女子髮髻也可梳成各種式樣,並在髮髻上佩帶珠花、步搖等各種飾物。鬢髮兩側飾博鬢,也有戴帷帽、蓋頭的。漢服對中國周邊其他民族服飾的影響北魏孝文帝禁止穿鮮卑服裝,一律改著漢服495年1月13日(太和十八年十二月初二日)。北魏孝文帝大力推行了一系列漢化政策,主要內容有:1. 禁止穿鮮卑服裝,一律改著漢服。2. 禁止說鮮卑話,以漢語為唯一通行語言。3. 凡遷到洛陽的鮮卑人,一律以洛陽為籍貫,死後葬在洛陽,不準歸葬平城。4. 改鮮卑姓為漢姓。首先從皇室做起,把拓跋氏改為元氏,「其餘所改,不可勝紀(記)」。還規定鮮卑族的八個大姓與漢人頭等貴族崔、盧、李、鄭四姓門第相當,鮮卑八個大姓以外的貴族也規定了品級。使鮮卑貴族也和漢族一樣實行門閥制度。5. 禁止鮮卑族同姓通婚,鼓勵鮮卑族按門第與漢人結婚。孝文帝還率先做起,納漢族大姓的女子做后妃 並為他的五個皇弟娶漢族大姓的女子作正妻,同時把公主們嫁給漢族大姓。儘管遭到一部分鮮卑貴族的阻撓和反對。孝文帝的改革最終得以成功,極大的促進了民族融合,此後僅經過數十年時間,中原的鮮卑等各少數民族就基本上和漢族人民融為一體了。日本和服在日本的奈良時代,也即中國的盛唐時期,日本派出大量遣唐使到中國學習中國的文化藝術、律令制度,這其中也包括衣冠制度。當時他們還模仿唐制頒布了「衣服令」。至今日本仍把刺繡等紡織品稱為「吳服」,意為從中國的吳地(今江浙一帶)傳來的。初期和服為唐服翻版,之後的盛裝十二單的外套華服也被稱為「唐衣」(李氏朝鮮禮服外套也稱為唐衣,雖然兩者已經有了更多的民族特色)。和服雖由漢服發展而來,但經過漫長的歷史時期,已經發展岀自己的民族特色。如男服的褲子,江戶時期之後女服腰帶逐漸增寬到比較大的尺度,腰帶鼓節移到後背並發展出種種樣式,也是區別和服與漢服的主要標誌。和服衣料上的紋飾等往往也具有鮮明的日本民族特色。朝鮮半島傳統服飾 韓國稱??(韓服),朝鮮(指北朝鮮)稱???唐代時,新羅與唐朝交往甚密,服飾特點幾乎與唐朝無異,李氏朝鮮中期之後韓服特別是女服朝高腰襦裙發展,同漢服區別逐漸增大,但官服,朝服,宮廷重要禮服仍一直保留較多漢服制度,並隨漢服變化而變化,如唐朝時官員的烏紗襆頭的後系帶為下垂帶樣式,新羅官員襆頭同為此樣式,而明代之後改為展角樣式,李朝也改為短展角;如李朝國王、王妃、文武官服飾即用明制(冕服、朝、祭服、補服等雖有變化,但大體保持明制,尤其冕服與文武官朝、祭服到朝鮮滅亡還大致還保留了明嘉靖八年服飾改制前的明朝樣式)。而現代韓服和漢服的主要不同之處:漢服一般是交領右衽,也有對襟的(V字領),而朝鮮服裝(以交領類舉例)的交領發展為小v領;女服裙子束的特別高,而且下擺十分寬大、蓬鬆。長衣帶也是其明顯特徵。近年有改良韓服(又稱生活韓服),一般以男服居多,在現今韓國比較常見,其與漢服距離更遠。漢服和網上文化近年有許多年輕網友在網上結識,然後約定著漢服在公共場合見面。近年來,以一部青年為主體,以網際網路為載體,出現了「恢復漢服」運動。並一起了很大反響和爭議。正以主要集中在以下一些問題:漢民族服裝儘管受到其他民族服飾的影響,但其基本民族特徵則並未改變,只有各朝流行時尚花色品種習慣穿法的不同。各民族的民族傳統服裝都是從古代發展過來的,這正是民族性與傳統性的體現。漢服是漢族的傳統民族服裝,是民族傳統、民族文化的代表。漢族服裝又是漢族的文化的載體,在現代社會中,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傳統文化對社會的和諧發展所起到的作用。推行漢服,有利於漢族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有利於提高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在現代恢復漢服十分必要。可在有民族特色的節日、盛大慶典、婚禮、壽辰、喪禮以及休閑時穿著漢服的禮服和常服。馬褂、旗袍是滿裝的改良及其延續,跟漢族傳統民族服裝差別較大,無法代表漢族傳統文化。馬褂、旗袍和漢服都是中國的民族服裝,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多彩。漢服運動嚴格遵守國家法律禁止出現辱罵、貶低其他兄弟民族的言語和行動,漢服是56個民族服飾大家庭中的一員。交領右衽為主流,間或有盤領、翻領、對領、對襟款式。上衣下裳,深衣制。隱扣系帶,很少使用明裝的扣子,基本都是以帶子來固定的,即使有扣子,或藏於不可見處,或藏於較少被人看到的地方。漢服中,純黑、純白有特殊含義,不可隨便以全黑或全白裝束示人。
推薦閱讀:

漢文化小科普——你了解漢服嗎
京劇的四大名角都有誰?
漢服復興是一種歷史的趨勢
我們不過Halloween 我們過漢服節喔!
寫於2017歷代帝王廟祭祀之後

TAG:人文 | 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