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解嚴」與兩岸關係的變化

台灣「解嚴」與兩岸關係的變化
作者:徐宗懋

上圖:1986年10月7日,蔣經國在接受美國《華盛頓郵報》的發行人凱瑟琳.格蘭姆的訪問時,表示台灣將解除「戒嚴」,來年7月15日,「戒嚴」令廢止,台灣進入多黨政治的民主時代,此為蔣經國與格蘭姆會面的歷史性照片

  1949年5月,台灣省主席陳誠頒發「戒嚴令」,限制民眾結社集會的自由。1987年7月,台灣當局宣布廢除實行了三十八年的「戒嚴令」,此舉不僅代表台灣社會的重大變化,對台海情勢的走向也深具象徵意義。  在陳誠下達「戒嚴令」時,解放軍已渡過長江,半年後即席捲東南半壁,到了1950年春,福建已集結了二野、三野約五十萬部隊,華東局並在上海訓練了三千名幹部,準備隨軍接管台灣,然而6月間朝鮮戰爭爆發,改變了中國歷史進程,當大陸與台灣問題長期化之後,國共問題也就發展成兩岸問題,從軍事作戰演變成意識形態的實踐和比較。  50年代,台灣實行白色恐怖政策,對紅色分子的思想進行清洗,禁止組黨,箝制言論自由,1960年《自由中國》停刊,雷震入獄,代表了民主化運動的重大挫敗;相對於此,大陸則歷經「肅反」、「社會主義改造」、「反右」、「大躍進」等一連串政治運動,在政權更趨於鞏固的同時,權力也更趨於集中。兩岸在持續的軍事磨擦中,社會多元均遭到壓抑。不過從1960 年代起,兩岸卻開始出現發展上的差異,台灣經過溫和的土地改革後,農村蓬勃發展,累積了建立輕工業所需要的生產與消費資金,60年代當局更建立以出口為導向的加工區,充分利用廉價勞動力的優勢,賺取外匯,迅速改善百姓的生活。由於收入增加,百姓們在滿足基本生活需求之餘,開始追求娛樂生活,諸如上舞廳、看電影、吃大餐、「追星」等等,在原本軍事化的社會中創造了較寬鬆的生活氛圍,政治領袖的個人崇拜之外,又出現對俊男靚女、成功人士、各類明星的狂熱追捧,無形間促成了社會的多樣與多變。在台灣社會開始多元的同時,大陸卻陷入了極左的漩渦,「文革」導致生產停頓、青年失學,悲劇連連,造成了史無前例的災難。  「文革」 浩劫終於喚醒了社會的反思,並且促成了改革開放政策的出台。與此同時,新中國完成中美兩國關係正常化,國際地位大幅提升。1981年,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葉劍英發表《告台灣同胞書》,歡迎台灣同胞前來大陸探親旅遊,這項政策不僅符合開放政策,也反映了中共在國共內戰中大勝所建立起來的政治自信;相對地,蔣經國對與大陸接觸在開始的時候則深懷戒心,不予回應。而此時台灣社會已經面臨關鍵的改革時機,累積了二十餘年的經濟成長,使得新一代普遍受過高等教育,隨著中產階級的壯大,政治上則出現分權的呼聲與壓力。社會上針對消費、環境保護、財產權益的各種抗議活動此起彼伏,最終催生出了越來越強大的政治反對運動。

上圖:2001年,時任台北市市長的馬英九在紀念蔣經國逝世十三周年時,以第三人稱的方式記下了當時的情形與心境,此為馬英九的手跡

  從法理上說,1947年由南京國民大會制訂的憲法,規定了一種西方式的代議政治,後因內戰關係,國民黨凍結了憲法所規定的各項民主權利。退守台灣後,國民黨人對在大陸的潰敗,仍抱著一種深深的恐懼,認為過去在大陸失敗並非因為「不夠民主」,而是「不夠專制」,因此蔣經國果真要實踐國民黨前輩民主憲政的主張,必須確認不會重蹈覆轍。此外,國民黨如果實踐民主憲政,遵循政黨政治的原理,它必須做好被輪替下台的心理準備。  台灣「戒嚴」,背景是在軍事與意識形態方面與大陸的對峙,「解嚴」則意味著當局對意識形態的認識出現了根本的改變,也代表著蔣經國相信此舉不僅符合此刻台灣社會進步的需求,也將有助於兩岸關係的改變,並在兩岸關係中獲得某種主動。因此,蔣經國的「解嚴」與開放台灣民眾赴大陸探親是差不多同步實施的。  如今,台灣解嚴已二十年,蔣經國過世也差不多有同樣的時間,國民黨由執政黨變成在野黨已有七年多;大陸則度過諸多的嚴峻考驗,明智地擱置了所謂「姓社姓資」的爭論,走上了改革開放的不歸路。這些年裡,兩岸關係儘管經歷了許多風風雨雨,但和解與合作的大方向卻始終未變。

推薦閱讀:

轉載:七政四餘論命術 講義   一    台灣:楊國正老師
台灣:最美風景是人間
台灣、亞投行與名嘴
巴拿馬早就拒絕為台灣站隊,台灣當局為什麼還蒙在鼓裡?
大陸遊客都不去台灣了,這下子蔡英文急了!

TAG:台灣 | 關係 | 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