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打太極拳如何放鬆 - whgdxwcbj@yeah的日誌 - 網易博客

淺談打太極拳如何放鬆

太極拳 2010-08-16 17:25:45 閱讀106 評論0 字型大小:大中小訂閱

淺談打太極拳如何放鬆

打太極拳放鬆可以消除疲勞,增進新陳代謝的技能,暢通經絡,減緩衰老過程,達到祛病延年的目的,還可提高技擊水平。   第一,動作要正確。打拳時,有很多部位緊張是因為姿勢歪斜造成的。「中正」是「安舒」的必要條件。第二,套路要熟練。套路不熟時,邊想邊做,精神必然緊張,也就放鬆不了。第三,端引。通過端引能將各個關節對拉拔長,達到高質量的放鬆。端引就是用稍把根引導出去。例如摟膝拗步,一般的練法為:出手是由肩到肘到腕到手指把手推出去;上步是由胯到膝到腳腕到腳趾把腳邁出去,即由根到稍。端引則是把這個過程倒過來,象穿針引線,出手時用手指尖把胳臂引導出去;上步時用腳趾尖把腿引導出去。提頂將脊柱關節拔長要貫徹套路始終。五指則按季節和太極五行原理行功。食指為春屬木;中指為夏屬火;無名指為秋屬金;小指為冬屬水;拇指為四季土,運用於四季與四指配合。練拳時先以季節指尖為主並逐漸將意念轉換到以拇指尖為主引導出手。通過端引放鬆可使內力透出體外即所謂「功夫出手」。另外,要注意區分松和懈。松,關節是開啟的,肌肉軟組織是舒展的,精神是安逸的,動作是含有內勁的。懈,關節是閉合的,肌肉軟組織是萎縮的,精神是萎靡不振的,動作是軟弱無力的。松而不懈是練好太極拳的關鍵。放鬆是打好太極拳的必由之路。 

太極拳的剛與柔

剛與柔是太極拳中的一個對立關係,是相對矛盾又統一的,並能相互轉化。衡量剛柔以什麼為標準呢?拳論講:「純陰無陽是軟手,純陽無陰]是硬手,一陰九陽根頭棍;二陰八陽是散手,三陰七陽尤覺硬,四陰六陽類好手,唯有五陰並五陽,陰陽無偏稱妙手。」因此說不能偏於柔或偏於剛。

一、去僵求柔積柔成剛

拳論講:「極柔軟,方能夠極堅剛。」所以,在初習拳時要做到柔,這樣就去掉人本身的僵勁,強調是愈松愈好,越松得開越能把僵勁儘快去掉。不能錯誤理解成練拳就只能柔軟才是太極拳,應知道鬆柔不是最終的目的。它是為了達到堅剛所做的一種手段。這裡說的堅剛並不是那種硬剛。要多練一下發力,也即是從柔中產生的發力,這就符合太極拳松活彈抖的原則。 二、剛柔相濟、運化八方

放鬆的目的是為更好的爆發。拳論講:「用剛不可無柔,無柔則環繞不速;用柔不可無剛 ,無剛則催迫不捷。」這就是要做到剛中有柔,柔中有剛,剛柔相濟才能夠運化八方。剛與柔從整套拳架來分運勁走式都為柔,發勁動作皆為剛,從一個拳式來分,走勁過程為柔,勁走到了落點為剛。這就是所謂的「柔運勁、剛落點。」 三、以柔克剛,以剛制柔 太極拳強調「以靜制動,後發制人」這也正是太極拳以柔克剛的前提,所以 說以柔克剛的技術多是在防守中運用。 太極拳雖不提倡「以剛制柔」,但如仔細想來,自己要先發制人,主動進攻時或在自己主動發勁攻人時,都要搶在對方沒有作出反應之前。這些豈不是「以剛制柔」嗎? 所以,練習太極拳技擊要必須具備「以剛制柔」的能力、才能談得上「以柔克剛」。

練拳中注意的幾個問題

第一:練拳時絕不可用拙力。太極拳是內功拳術,若用拙力,則周身血脈不能通順,筋骨不能舒展,致全身拘謹四肢不活。身為拙氣所滯,滯於何處,何處成病,當時不覺,必於後發。在推手中若用拙力,必為能手所乘,以致傾跌。若雙方均用拙力,必發生頂抗的毛病,不能體現太極拳的沾、連、粘、隨。 第二:練拳亦不可努。努則力剛易折,且氣易阻隔於胸,肺被排擠,久之必得胸憋肺炸之病。 第三:練拳不可挺胸、收腹、突臀。如是則氣逆行而上,氣不能歸丹田,雙足似萍草無根,心腎不交,陰陽不和而萬法不至。 第四:練拳不可心存打人之念,以求速成。如此必為神氣所拘,好勇鬥狠而失心和;更有每日苦下痛功練數十遍拳者,亦不知變運動為勞動,變養中長為疲而傷,久之五勞七傷與身俱存,稍有病痛則齊發而至,是為大害,學者尤須牢記!若氣順力和,虛心實腹,則道心自生,久久功至,瓜熟蒂落水到而渠成。

太極拳的要領

(一)虛靈頂勁 :就是頭向上頂,意識上頂百會穴,神貫於頂,項部直立松豎。具體練法:頭頂天,項松豎,眼睛平視,後脖頸貼衣領。

(二) 沉肩垂肘 :是指肩要鬆開下沉,肘要鬆開下垂,但做起來就不那麼容易了。肩若不能沉,氣也沉不下去;肘要翹起,肩也會隨之聳起來,就同內家拳相悖了。

(三) 含胸拔背 :含胸,是 要平正;拔背,是氣貼於背。具體練法:在上述"沉肩垂肘"的基礎上,脊柱松豎,軀幹正直,胸肌和背肌同時放鬆,前後均要平正、不凹不凸,這時,就有氣下沉丹田和上貼於背的感覺。

(四) 氣沉丹田:「含胸拔背」、「沉肩垂肘」能夠做到位,氣自然就沉到丹田了。加上「虛領頂勁」,上下之勢得以相稱,沉氣就更加充分了。

《拳 經》

千變萬化,難繪其形。氣不離理,一言可罄。開合虛實,即為拳經。用力日久,豁然貫通……。

註:罄(qing)---盡,說盡,說明白。

纏 絲 勁

所謂逆纏,即為動分,是離心力。丹田勁運至四梢的程序是肩催肘,肘催手;胯催膝,膝催足,呼氣並發勁。所謂順纏,即為靜合,是向心力。四梢勁收歸丹田的程序是肩帶肘,肘領手,胯帶膝,膝牽足,吸氣並蓄勢。

雲手的實用

雲手既然是母式,當然包含拳法的攻防含義,雲手劃圈的過程,就是理想的攻防一體模式。手臂部三節和軀幹部、下肢部三節的開合一體運轉,就是最佳的人體攻防動態構架。每一個隨意的點都應是處於太極狀態中的,要化打合一、開合一體。

例如:正雲手的第一動「收肘纏手」,對方雙手擠按我右腕、肘處,我松沉右肩肘,同時向里收肘,右掌指向右外下側劃弧,即肘與手的收中放的動勢在同一時問完成。掌指部的纏轉是梢節的緊放,肘部的收轉是中節的隨化,對方立即處於「落空」和「即…」的兩難境地,非高手則即刻出局。

當然,理想的太極狀態是相對的,我們不可忽視自己的技術錘鍊和心態修養。實際上,只要理念對頭,打任何拳都可達太極狀態。反過來說,就是打太極,不明理法,也是盲拳,只能虛妄地陶醉自己,沒有實際功用。所以,我們應從雲手訓練著手,舉一反三。只有經過持久的正確鍛煉,方可達「全身無處不太極」的狀態,才能在推手和實戰中,處處得機得勢。

太極總論

一舉功,周身俱要輕靈,尤須貫串。氣宜鼓盪,神宜內斂,無使有缺陷處,無使有凸凹處,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須完整一氣,前進退後,乃能得機得勢。有不得機得勢處,身便散亂,其病必於腰腿求之。上下前後,有左有即有右,斯其根自斷,乃壞之速成而無疑。虛實宜分清楚,一處自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此一虛實,周身節節貫串,無令線毫間斷耳。

太極八法秘訣

掤勁命門找環跳,

捋勁食指劃眉梢。

擠勁脊背找前腳,

按勁憑欄樓下瞧。

采勁玄關肩井合,

挒勁意在蹬後腳。

肘勁勞宮找肩井,

靠勁玉枕扛大包。

註:①命門:背部與肚臍相對位置; ②環跳:胯部,臀大肌外側,股骨頭處③玄關:即為印堂,在兩眉之間略下處;④肩井:斜方肌中間內側部位;⑤勞宮:手心與中指垂直處;⑥玉枕:後腦正中偏右側處;⑦大包:在側 ,腋中線上,當第6肋間隙處。

治 學 篇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靜無以成學。蹈慢則不能研精,險躁則不能理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拈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

淺談太極拳的放鬆拔長

——陳氏太極拳二十代傳人 郭俊國

練習太極拳必須要放鬆拔長,這是人所共知的。但是怎樣放鬆?松到什麼程度?長到什麼程度才算合適?太極拳是意氣神形的運動,即練意又練氣,即練神又練形。以意行氣,以氣運身,形成了太極拳獨特的練功方法。練太極拳必須有放鬆,放鬆的同時要有意識的把身肢放長,以加強全身的彈性鍛煉,有了彈性,進而成為抨勁。也就是說抨勁生於彈性,彈性生於身肢的放鬆拔長。如何使用身肢放鬆拔長?且看下列分述:

1、 虛靈領勁和氣沉會陰

虛靈領勁、領勁者頭容正直,神貫於頂,不可用力,百會穴須有虛靈自然之意,氣沉會陰是在松肩、塌胸、松腰、松胯、屈膝、虛實園襠分清的同時,把氣自然傳到會陰,兩腿的內側有著向相反的方向拉開,這就是使周身放長的感覺。

2、 松肩墜肘

沉肩的主要作用是將臂部與肩部因下塌而接牢,臂肩接牢,才能使臂生根。同時,由於墜肘,使肩部與肘之間達到放鬆拔長。當手臂進行螺旋式纏絲運動時,是以墜肘作中心的。同時,墜肘和坐腕又可以使肘與腕之間放長。因此,沉肩墜肘和坐腕是整個手臂的放鬆拔長。

3、塌胸松腰

4、 松腰圓襠、開胯屈膝的旋轉

這是腿部的放長。腿是站在地面支撐著全身的重量,要想放長就比較困難。因此對腿步提出了松腰圓襠、開胯屈膝的要求。要求在這種特定姿勢下「圓襠」,用螺旋式的運動來更換虛實,這主要表現在膝頭的旋轉上。這樣當腿步向外旋轉時,使外側處於放長內側為收縮。這種腿的旋轉配合著手、臂、身的左旋右轉成為全身的旋轉,兩手上升,身法下降,就可以達到其跟在腳,勁發於腿,主宰於腰而形於手指的完整一體的勁。

虛靈領勁和氣沉會陰是身軀放長;塌胸松腰是以前胸作支柱把後背放長;松肩墜肘是手臂放長;松腰圓襠,開胯屈膝,並使腿部得以松活旋轉,是腿部在這種特定姿勢下放長的結果。「由松入柔、運柔成剛」。松、柔是使身肢放鬆,拔長的關鍵所在,初學者不可不細心揣摩。

學拳須知:

學太極拳不可不敬,不敬則外慢師友,內慢身體,心不斂束,何能學藝.

學太極拳不可狂,狂則生事非.不但手不可狂,言亦不可狂,外面形跡必帶儒雅風氣,不然狂於外,必失於中.

學太極拳不可滿,滿則招損.俗語云:"天外還有天."能謙則虛必受教,人豈不樂告之以善哉,積眾以為人善,善斯大矣.

學太極拳著著當細心揣摩,一著不揣摩,則此勢機智情理終於茫昧,即承上啟下處,尤當留心,此處不留心,則來脈不真,轉關不靈,動一著自成一著,不能自始自終一氣貫通,則與太和元氣終難問津.

學太極拳先學讀書,書理明白,學拳自然容易.

練習太極拳的基本要領

立身中正、虛靈領勁、目視前方、松肩、塌胸、松腰、松胯、屈膝、虛實圓襠為拳式。 1:拳掌,五指併攏,大指和小指為微微相合之意,如瓦掌。 2:勾手,五指合攏,中指外露,如塌腕,不要用力。 3:拳法,四手指內卷,大指壓在中指和四指上方,握拳不要用力為空心拳。 4:步法, ①:收腿為90度,小腿內合,上步腳跟內側著地45度蹬出,右為7、左為3,松胯圓襠,如斜行。 ②:收腿為90度,小腿內合,腳跟著地,上前方45度為小步,左為2 、右為8,松胯圓襠,如坳步。 ③:收腿為90度,小腿內合,退步腳跟內側著地45度,左為7、右為3,松胯圓襠,如倒卷肱。 ④:收腿為90度,小腿內合,側面步腳跟內側蹬出如履薄冰,輕而不浮,左為7、右為3,松胯圓襠,如單鞭。 內外三合心法 外三合:肩與胯合、肘與膝合、手與腳和、如平面合。 右肩與左胯合、右肘與左膝合、右手與左足合、也如外三合。一 內三合:心與意合、氣與力合、筋與骨合。 內三合的行氣是:以意行氣、以氣運身、虛靈領頸、上下相隨、塌胸松腰、松胯虛實圓襠、氣沉會陰、松活彈抖、四兩打千斤。塌胸,要求胸不可突出,胸突出則橫氣填胸;胸前下凹,容易駝背。松腰,是指腰勁向下自然松沉。塌胸松腰是在松胯屈膝的同時 下塌,心氣下降,兩肋下松,腰勁自然松沉,是以前胸作支柱把後背放鬆拔長的動作。 淺談太極推手與搏擊推手

太極推手是我國太極拳界極有影響的一種演練技擊的交手方法,也是太極拳界所獨有。從陳王廷始創太極拳種和太極推手至今也在不斷改革和創新。以抨、捋、擠、按、采、挒、肘、靠、沾、連、悠、隨、活、定、騰閃折空、摔打擒拿、松活彈抖等方面。

太極推手分為三個部分:一種是在公園常見的抨捋擠按,抨捋擠按是兩人站在不動的情況下用腳手來虛實運動,這種推手方法是虛實運動"轉手、轉腰、轉腿,"這三種轉的太多了整體就沒有抨勁,這就是初期推手;進入中期推手就進入搏擊自然推手,自然交手周身要達到放鬆而且要有力量,靈活性要上中下協調一致,要用松活彈抖包括摔打擒拿,粘住就來;再進入高級推手,理論中所講太極十三個字的用法。推手有三手:出手不見手、見手不能走、五陰五陽成妙手。拳論中講:把練拳的東西結合到推手當中去,把推手的東西運用到散手中來。既能增強體質又能增長功力和加強友誼團結的樂趣。

太極推手訓練分為三個部分:拳架為本;散手為用;而推手介於其間;拳架為知己功夫,推手為知人功夫,散手為合而為一的實戰功夫。

談論點推手,請大家做以參考,互相交流才可以進步。

郭俊國名師全套DVD有售,如有喜好者請於電話聯繫。聯繫人:郭俊國 陳 夢

推薦閱讀:

洪均生老師和他的陳式太極拳
自然是太極拳的根本
楊氏85式太極拳口令及記憶規律
太極拳三十六散手實用剖析
第702期:談太極拳之整體勁

TAG:網易 | 博客 | 太極拳 | 放鬆 | 太極 | yeah | 網易博客 | 日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