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技術創新的知識管理流程研究
http://www.xinfengit.com/201002/25104684.html
進入21世紀以來,越來越多的企業逐漸認識到知識已經成為一種戰略性的資產,是企業創造競爭優勢的主要來源。技術創新是由技術的新構想.經過研究開發或技術組合,到獲得實際應用,併產生經濟、社會效益的商業化全過程的活動。技術創新的進行。表面上體現為一個又一個活動的集合,其實仔細分析就會發現,它的每一個活動實質上都伴隨著知識的流動,因為技術的本質就是知識。技術創新就是對相關技術知識的獲取、創造、整理、交流以及應用的過程。因此,企業技術創新活動的每一個環節,都涉及到了知識管理的內容。
1 知識管理在企業技術創新活動中的作用
(1)知識管理形成了對創新知識的有效獲取與共享機制。加快了企業技術創新速度在當今知識經濟時代。企業可獲得的知識數量空前增大,知識管理通過對知識的整理和分類,建立了一個有效獲取、整理、應用和交流知識的機制,使創新人員及時地獲取創新知識,快速而準確地做出判斷,從而使技術創新各個階段緊密有序、通順流暢,提高了創新員工的工作效率和創新能力。
(2)知識管理對技術創新成果起到了保護作用企業在進行技術創新活動時.必然會產生知識形態的技術創新成果,這些都是形成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因素。如果企業不對這些技術創新成果加以保護。那麼很可能會被競爭對手所模仿,從而使自己的創新產品失去了競爭力。知識管理在技術創新活動中形成了對技術知識的保護作用,例如通過知識產權制度、專利戰略、知識管理體系、激勵和監控制度等來保護現有的知識。使企業保持持續的競爭力。
(3)知識管理降低了企業的技術創新風險技術創新是一種風險活動,企業在形成創新構思之前。需要廣泛獲取市場信息和知識,在此基礎上。充分分析創新的可能性和風險性;通過知識的傳播與收集。通過企業與客戶的溝通,企業可以從市場得到更多的信息。從而減少技術創新方案中的風險;在技術創新的產品商業化階段.企業也必須充分掌握相關客戶資源,才能有效地銷售產品,同時也可通過知識管理建立積極的信息反饋機制.及時調整創新方案。
2 企業技術創新活動中知識管理的流程分析
2.1技術知識的獲取
企業在形成技術創新方案之前.必須從市場中廣泛收集與創新有關的信息與知識,與此同時,結合企業原有的知識基礎。形成技術創新方案。在知識以非指數增長的今天,企業要想在紛繁複雜的大量信息知識中獲取與識別對創新有用的知識.必須通過知識管理的知識獲取階段。從過程來看,知識的獲取主要包括兩個階段:其一是知識的識別,即企業基於自身發展的需要。對企業內部和外部知識進行了解、評估、篩選,確定出可利用知識的種類和數量,了解所需知識的來源和可獲得性;其二是知識的收集。企業通過無償或有償方式.將內部或外部知識引入到組織內供個體和組織使用的過程。
2.2技術知識的創造
知識創造是指人們對新知識的研究和開發.是指在原有知識基礎之上,新知識革新性地出現。當創新團隊不能利用自己掌握的內外部知識來滿足客戶現實和潛在的需求時,就要啟動知識創造過程。
日本著名學者野中郁次郎認為,知識分為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SECI知識螺旋模型。按照他的觀點。一般的知識創造可分為社會化、外在化、組合化、和內在化四個部分。(1)「社會化」:從隱性知識到隱性識,是個體交流共享隱性知識、從而使隱性知識增值的過程。用「社會化」一詞,主要是強調隱性知識的交流是通過社會或團體成員的共同活動來進行的。(2)「外在化」:從隱性知識到顯性知識.指個體用顯性化的概念和語言在一定程度上將隱性知識轉化為顯性知識的過程。外在化是知識創造的關鍵。因為知識的發展過程正是隱性知識不斷向顯性知識轉化和新的顯性知識不斷生成的過程。(3)「組合化」:從顯性知識到顯性知識,是一種把概念綜合成知識系統的過程。它是一個通過各種媒體產生的語言或數字元號,將各種顯性概念組合化和系統化的過程。(4)「內在化」:從顯性知識到隱性知識.是指經外在化的顯性知識在個人及組織範圍內向隱性知識的轉化。它主要通過個體的實踐活動實現這種轉化。
2.3技術知識的整理
知識的整理就是指企業對獲取的知識進行分類、組織、提煉和轉化,使之成為組織成員可以利用的形式。知識的整理是確定知識的最終存在形式.也是知識交流和應用的基礎。知識整理的目標.是將企業從外部獲取的知識和內部創造的知識進行保存和安全管理。同時為知識的交流和應用創造系統、及時、高效的環境。知識的整理包括三個環節:知識的分類:在技術創新活動的初級階段。企業所獲取、掌握和佔有的創新知識是多種多樣的,必須對其進行分析、辨別、去粗取精,並按照知識的性質或應用途徑進行分類,以保證知識的正確性和條理性。知識的儲存:知識在經過分類後。下一步就是進行存儲。知識倉庫和知識地圖是知識存儲的兩種方式。其中對於可編碼化的信息知識可以以知識倉庫的形式存儲.不可編碼的隱性知識是以知識地圖的形式存儲的。知識的更新:知識更新是指組織隨著所面f臨的外部環境和內部變化,對原有的知識進行實時地更新和升級,用新知識代替舊知識。用更先進的知識代替過時的知識.始終保持組織的知識與所面I臨的環境相適應。知識更新的內容包括,新知識對原有知識的替換,新種類知識的引進和實時添加。
2.4技術知識的交流
知識的交流和共享是知識管理的重要環節.知識只有在組織內得到分享,才能發揮其作用。為組織所使用、成為組織的知識。APQC認為。知識管理就在「適當的時間.將適當的知識傳遞給適當的人」。要達到這個目標。就需要知識的交流:一方面促進企業內知識共享的發生:另一方面提高知識共享的效益。只有實現最大範圍的知識交流與共享.才能保證企業技術創新活動的順利進行。
(1)知識交流與共享的機制
達文波特將知識的交流與共享分為兩種機制:即正式機制與非正式機制。正式的知識共享機制包括:正式的知識共享網路,師徒制。知識庫的建立,知識展覽會與知識論壇等。非正式機制包括:非正式網路。是指員工之間通過私下關係進行知識交換的網路。如溝通網路、諮詢網路和信任網路;知識社區,是指組織內由那些興趣、專長相同的員工以自發或半自發的方式組成的知識共享的群體;非正式場所,如談話室、員工休息室等。
(2)隱性知識交流的方法
企業保持競爭優勢的關鍵就是技術創新。技術創新過程本身是一個知識的轉化過程。尤其是隱性知識在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隱性知識的交流是知識管理的重要環節。隱性知識只有通過互動交流為組織的其他成員分享.才能發揮其作用,實現知識的增值。隱性知識的共享方法包括:學習歷史文獻,事後的回顧,實踐社群,遠景化以及隱喻等。(3)知識的轉移知識的轉移是知識交流的一種方式,但是它和知識共享是有區別的。知識的共享主要發生在組織的內部,雙方的關係比較平等;知識的轉移更為正式,而且就知識流動的方向而言,知識的提供者較接受者處於知識的優勢地位,知識傳播的方向往往是單向的。
知識轉移的機制和策略主要包括:最佳實踐的轉移,是指一個組織在產品質量、經營手段、售後服務、員工激勵等方面做的非常成功的實踐。並可成為榜樣而被模仿和參照;內部知識轉移.企業內部的知識轉移主要是通過企業內部的知識市場,以知識交易的形式進行的;組織知識轉移系統的建立,其系統的類型有連續轉移、近轉移、遠轉移、戰略轉移和專家轉移。
2.5技術知識的應用
知識的應用管理就是在知識獲取、創造、整理的基礎上,藉助知識交流實現知識價值的過程,知識經過應用管理後,轉變成企業技術創新產品、人員素質和生產力等。在技術創新活動中.知識應用是運用已有的知識形成創新構思、進而轉變成創新產品的階段。知識的獲取和整理都不會直接形成技術創新成果。只有當分布在組織各處的知識可以全面地在組織中流通並應用於解決實際問題時。才能使知識產生價值。形成創新成果,實現技術創新。知識應用是知識管理的最終目標。其他知識管理活動都應該圍繞這一目標來進行。知識應用是一個動態循環的過程,新知識的應用必然要與組織原有知識進行整合。進而變為組織掌握的知識,進人下一個知識應用的動態循環過程中。知識整合是知識應用的關鍵步驟之一。知識整合是指將員工個人持有的知識轉化為特定環境中的系統知識。知識尤其是隱性知識通常僅存儲在個人的頭腦中,只能通過行動表現出來。個人知識和組織知識的價值依賴於它的應用,也就是我們稱之為知識管理的關鍵所在。知識整合必須依靠系統化工具、指導手冊、人員溝通、組織間橫向和縱向的連接。才能提高整合的效率。
3 結論
知識管理作為一種促進企業技術創新成功、提高企業績效的手段和工具,貫穿於企業技術創新活動的始終。技術創新活動中的各個階段都涉及到了知識管理的內容,包括技術知識的獲取、創造、整理、交流與應用。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