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般若研習報告(第七頁)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
(第七頁)
凈空法師 主講
第六一、六二卷 新加坡居士林
『相即性體之用,有體必有用。性相一如,相何可滅。則知欲見本性,必應離名絕相,破其我見。我見不除,便生分別心,而起念即著相矣。』 這幾句說得很簡單,可是義理有相當的深度。我們必須清楚道理,然後修行才有著力之處;一般講,功夫才用得上力。 性與相是一樁事,是一體的。「性」是體,「相」就是作用,有「體」一定有「用」。古人說至此處,唯恐聽眾不能體會,所以就用比喻說明。「以金作器,器器皆金」,賢首大師的「經、史、子、章」,就是這樣的比喻,以「金」比喻「性」,以「器」比喻相;相是可以變化的。 十法界:佛相、菩薩相、緣覺相、聲聞相、天相、修羅相、人相、畜生相、餓鬼相、地獄相。譬如,這些相都是用黃金造的,黃金是一樣的。黃金是體,用黃金造一尊佛像,若不喜歡佛,喜歡觀音菩薩,就將佛像融掉,再鑄一尊觀音菩薩的像,還是黃金。金沒有變,相變了。「相」就是「體」的起用。「用」會變,「體」不會變,所以「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我們用黃金做器皿,何止千萬種花樣,可是金的體只有一個。明白人知道「金就是器,器就是金」,沒有兩樣。無論用黃金做成什麼樣的器皿,器都是金,無二無別。因此,它的作用是不會消滅的,也就是說,相是不會滅的。若不要佛像,可造一尊菩薩像。若不要菩薩像,什麼都不要時,則黃金是一塊的相,它總有個相。沒有相,也就沒有金;只要有金,一定有相,這個道理一定要懂。 我們將黃金比作「真如本性」。真如本性會現相,現的是十法界依正莊嚴的現象。「金」與「器」隨著我們的「意識」而變化,我們想要什麼,就將它鑄成什麼像。十法界這些依報、正報的現象是怎麼來的,是誰主宰的?隨著眾生的妄想、執著而變化。有妄想就現出十法界;有執著就變現六道輪迴。由此可知,十法界、六道輪迴是我們妄想、執著變現的。如果離一切妄想執著,我們真性所現的相是什麼?佛在經上告訴我們是「一真法界」。 「一真法界」在《華嚴經》上稱為「不思議境界」,這「不思議」用得太好,《普賢行願品》即四十華嚴。四十華嚴的題目比較詳細:《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境界普賢菩薩行願品》。「華嚴」的四分,末後一分,信、解、行、證。「入法界品」是「證」,「入」就是「證入」,《八十華嚴》里省略「入法界」。什麼法界?《四十華嚴》上講得詳細,「入不思議解脫境界」。不思議解脫境界就是「一真法界」。如果有思有議就不能「入」。有思有議就掉到「十法界」了。十法界是本經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十法界也是虛妄,可見一定要離「思議」。 「思」就是妄想;「議」就是執著。離一切妄想、執著,「一真法界」就現前。這才是恢復性德,真心本性完全顯露。所以,「相」不會滅,而會轉變。因為相會轉變,所以佛才教我們深信。雖然現相,這個相決定了不可得,當體即空,所以佛教導我們一定要「無住」。由此可知,無住生心、生心無住,與法性的現象完全相應。這樣才是「隨順法性,稱性起修」,宗門稱之為「明心見性」,就是這樣的境界。因此,令我們生無條件為一切眾生服務的心。 世尊在本經教我們「應無所住,而行布施」。「布施」就是為眾生服務。「無住布施」就是無條件的為眾生服務,就與「性相」的事實相應,其中義理甚深,而且極其微細。如果有住生心,就是住相生心,就造六道輪迴業。無住要是不生心,就「著空」,「著空」不能出三界,四禪有「無想天」,就到那個地方去受生。功夫更高一點的,就升到「四空天」,這就是「無住不生心」,落得這樣的果報。「生心而有住」就落在「色界」、「欲界」里輪迴。所以,佛教導我們「無住生心,生心無住」,超越六道輪迴。 「必應離名絕相」。「必」是必須、應該,不這樣做不行。「離名」不是不要名字,否則無法與別人溝通往來。「名相」是與一切眾生溝通的一種方法,沒有這個方法不能溝通。所以,要名相,佛經里多少專門名詞、術語,不能不要。「離名」是心裡不執著。心裡執著就錯了,它只是與一切眾生溝通的工具而已。這種工具是假設的,並不是真的。我們知道這個性質,心裡對於「名字相」就不執著。不但名字相不執著,「言說相」也不執著。言語還是與眾生溝通的工具,也是因緣所生,所以不應當執著,我們應當要用它,不要執著它,這就對了。「離」就是「不執著」。 「絕相」。「相」是指形相。人有人的形相;畜生有畜生的形相。在生活環境里,住的房屋有其形相,桌椅板凳各有其形相,可見形相也是性體的起用。無論是動物的相、植物的相、礦物的相,全是性體的作用,相也是隨著分別執著變化的。這些相,我們可以用,但是不能執著。「絕」就是斷絕心中對於一切形相的執著,離名字,離言說,離一切形相。 「破其我見」。「我見」是對於自身的執著;對於所有一切形相的執著也是「我見」。此處的「我」是廣義的,凡是執著一個形體真的存在,就是「我見」。佛在經上說得好,「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是告訴我們,雖然有「相」,它的「性質」就像夢幻泡影一樣,不是真的存在,是假有,是幻有,是暫時的存在。說「暫時」也不很妥當,說真話,它根本就不存在。講真話,我們不懂,無法體會;說暫有,暫時有,我們還能勉強同意。其實根本就沒有,「當體即空,了不可得」才是真相。 真正明了真相,才不執著,心裡妄想執著真的放下了。然後就能隨緣,如佛與大菩薩「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可見普賢菩薩十大願的這兩願,不容易做到。若沒有徹底了解,怎麼會做到!「恆順眾生」,要真正看破才能做到。「隨喜功德」,要真的放下才能隨喜。成就自利利他的無量功德,才能破除我見。我見破除了,《金剛經》上講的「四相、四見」皆破除,才是真正的菩薩。菩薩就是覺悟的人;真正的菩薩是真正覺悟之人。 如果還有絲毫我見未除,就還有分別,還是會起心動念;只要起心動念就著相。著什麼相?《金剛經》上說的「四相具足」,「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四相具足就不是菩薩。佛在經上講得很好,「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為我們說明何以要離相,如何離法。這裡講得很清楚、很透徹。 『「我見」是無始病根,必應依佛所說法,返觀內照,息攀緣妄想。遵依儀軌、持戒、懺悔、布施等,求消業障,開發本智。令信心增長,解行成就。』 這一小段對我們修行來說,非常重要。要想真正發心修行,這幾句話要記住。佛在大經上告訴我們,我們本來是佛,一切眾生本來成佛,又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能德相;可見我們本來與十方如來無二無別。何以今天落到這種地步,佛也用一句話將我們的病根道破,「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這是世尊在《華嚴出現品》里說的,與本經講的語句不同,但意義沒有兩樣。 本經講四相、四見,「我見」是無始病根也就是妄想、執著。修行修什麼?除「我見」而已。為什麼不說「我相」?「我相」與「我見」是一個意思。「相」講得比較粗,「見」講得比較微細。「我相」是從「我見」而生的。「我見」除了,「四相」就都沒有了。所以,它不但是六道輪迴的病根,也是十法界的病根。病根除了之後,「一真法界」就現前。如何除法,必應依佛所說法。「必」是必須、必定。此字非常肯定,絲毫猶豫疑惑都沒有,一定要這樣做,不這樣做不行。 「返觀內照」,與前文講的必須「離相返照」是一個意思。如何返法?從「相」觀其「性」,從「事」觀其「理」,這是「反照」;即是觀世音菩薩用功的方法,「返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第一句是講方法,第二句是講效果。成就無上菩提,功夫都在「返聞聞自性」,就教人從相上見性,也就是從「有」上見空,從現象上觀察它的「體性」,這是「返聞」、「返照」。一定要懂,如果不懂,就會逐相牽流,那就錯了,你的心就被外境所轉。《楞嚴經》上說,「若轉境,則同如來」,可見諸佛菩薩不隨外境轉。他為什麼不轉?境界一現前,他就觀到「性」,觀到「理」,觀到「空」,而不隨外面境界轉。這與諸佛菩薩就相同,懂得「返觀內照」。「內」就是指「自性」。 「息攀緣妄想」。「攀緣」是執著,「妄想」是分別。分別、執著真的很不容易斷,我們無始劫以來,分別執著從未斷過。怎麼知道沒斷過?因為一斷就超越三界,我們今天還在六道輪迴,可見還沒斷。 念佛人往生,在臨命終這一剎那之間(一念的時間)他斷了分別執著,佛就接引他去了。佛真慈悲,念佛人臨終,佛為什麼不來接引?不是佛不來接引,是他的妄念還是不斷。這就沒有辦法,佛對他無可奈何,所以古德常講,「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一念相應」就是妄想、分別斷了,與佛相應,一念就行了。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第十八願「臨命終時,一念十念都能往生」,此一念十念,必須「息攀緣妄想」。攀緣妄想不斷,沒有辦法,這的確是我們這一生關鍵的大問題。我們是要六道輪迴,還是要出離三界?要出離三界,息攀緣妄想就非常重要。實在講,我們這一生中,沒有任何一樁事比這件事更重要。必須真在此處下功夫,真正看破、放下才行;絲毫放不下,我們這一生必然是功虧一簣,不能成就,依舊六道輪迴,真可惜。 確實有不少同修真正想修行,想了生死出三界,就是放不下。因為無始劫來的煩惱、習氣,他對於事實真相併沒有搞清楚,怎麼能放下?事實真相搞清楚又談何容易!縱然有一等的聰明智能,還得要有善緣;沒有善緣幫助,依舊有困難;遇到善緣了,要真正肯做。 「遵依儀軌」。一定要遵守、要依靠。「儀軌」就是修行的方法。在修行方法里最簡單的、最普遍的,當然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朝暮二課,一定要很認真的做。朝暮二課不是佛規定的。佛當年只為大家講經說法,至於怎麼修行是自己的事。所以古代都是個人自己修行,沒有在一起共修的。在一起共修是以後的事。當年佛陀在世,大家在一起只是聽經、研究討論。修行則個人用個人的功夫。人人都知道精進,都抓到綱領、原則,所以個個用功都得力。佛滅度之後,佛法傳下來,時間愈久,慢慢就變質,就不純了。 佛法傳到中國,中國祖師提倡共修,共修就要訂課誦本。馬祖、百丈這兩位大師正式提倡共修,馬祖建叢林,百丈立清規。叢林制度是中國佛教的特色,印度沒有。「叢林」是將佛法制度化,等於是佛教大學。有了制度,中下根性的人都能成就。所以,方東美先生曾經說過,佛教要真正能復興,一定要恢復叢林制度。「清規」是修學方法的中國化,以現代話說,就是「本土化」與「現代化」。修行的方法要遵守釋迦牟尼佛講的原理原則,但是一定要適合中國人生活的環境適合我們的文化背景,我們學起來才容易。 馬祖、百丈兩位長者,距離現代一千三百多年,當中就沒有出現第二個百丈、馬祖。特別是近代,二次大戰之後至今五十年,由於科技的發達,交通便捷、信息發達,將整個世界連成一體。今天世界任何地方點點滴滴的事,我們從電視傳播立刻就知道。交通發達,地球變小了。在過去,從新加坡到中國,坐船需十幾天,現在坐飛機只需六個小時;還不斷的改進,將來可能兩個小時就到。美國科學家告訴我們,從美國飛到中國,兩個小時。世界是愈來愈小,人際關係愈來愈密切。所以,我們的意識型態起了很大的變化,我們的生活環境和文化背景有很大的衝突,使我們措手不及,不知如何應付。現代社會紛亂的現象是這麼來的,來得太突然。因此,古大德訂的早晚課誦必須修訂;如果不修訂,派不上用場。 我們明了儀軌精神之所在,它是幫助我們達到戒定慧的,「因戒生定,因定開慧」。早課的用意是教我們親近佛菩薩,聽佛菩薩的教誨。今天一天生活、工作、處世待人接物不違背佛菩薩的教訓。晚課的用意是教我們認真反省、檢討,我們今天在生活、工作,處人之中,有沒有過失,有沒有遵照佛陀教訓做。如果有過失,立刻改過自新;改過就是懺悔。 遵依佛菩薩教訓就是持戒,這個「戒」是廣義的「教誡」。持戒的「戒」字旁邊加個「言」字,是教誡之「誡」。古時候訂的課誦本是為當時農業社會。許多生長在農村的人民,他們的活動空間很小,甚至隔壁村莊一生都沒有去過,真的是老死不相往來,所以古德訂的課誦本有用處,讓他們的心定下來。當時的課誦本現在不適用了,現在是滿腦子的天下大事,什麼都知道,亂七八糟的,所以這課誦本不能不重新修訂。 凈宗學會成立之後,對於課誦本,我作了修訂本。我們早課念《無量壽經》四十八願,完全遵照《無量壽經》修行。早晨念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目的是轉自己的心。我們的心是輪迴心,輪迴的念頭,將此念頭轉成阿彌陀佛的心愿。我們以四十八願天天熏習,依照阿彌陀佛的願,我們也發這個願,將阿彌陀佛的願變成自己的本願,與阿彌陀佛同心同願,早課的目的就達到了。以四十八願指導我們生活、工作、指導我們處世、待人、接物。 讀經,早課取《無量壽經》的第六品,晚課取《無量壽經》三十二至三十七品。這一大段經文,全部內容可用「持戒念佛」概括。 凡夫愚痴,一天當中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不知道檢點、反省,所以光陰虛度,空過了。菩薩與我們不一樣,菩薩天天反省自己的過失,改過,他就進步。「改進」,「改」是改過,「進」是進步。菩薩的功夫天天往上提升。我們的功夫不但沒有提升,保都保不住,天天往下墮落,原因是不知道改進。 《無量壽經》這六品經文,實在是如來徹底的悲心,將凡夫的通病指出,幾乎都是大家共同的毛病習氣。所以,要天天念這段經文,警惕自己,想想自己有沒有這些毛病,有毛病就要改。其實明天又犯,後天還犯,但是知道比不知道好。以前不知道,天天犯;現在天天還犯過,但自己知道做錯了,這就很有進步。做錯了,為什麼還繼續再做?我們熏習的善根力量不夠。但是不要害怕,假以時日,每天讀,每天熏習,三年五載,十年八年,不知不覺的改過來了。換句話說,功夫不能間斷,間斷不行。只要功夫不間斷,十年、二十年,效果能見到的,這就很難得。 若是勇猛精進的人,就認真的改,自己有那些毛病,首先就照經典去做。古人改過自新比我們認真,如明朝一般讀書人,用「功過格」的方法來改過。《了凡四訓》中袁了凡用「功過格」來改造命運。其實用這個方法的人很多,不只了凡先生一個人,只是了凡先生將自己的經歷寫出來,我們才曉得,別人沒寫出來。效果比了凡先生好的人太多了。出家人也用這個方法,我們從蓮池大師的「自知錄」里看見的。「自知錄」就是功過格,是蓮池大師為出家人編的,可見當時的人修行真的很認真。每天檢點自己的毛病、過失,知道自己的毛病,就覺悟。 一般人知道佛門裡講「開悟」,執著此名相,以為「開悟」莫測高深,很玄很妙。什麼是真正開悟?每天將自己的毛病找到就開悟了,這是真的開悟。找出自己的毛病,再將毛病改過來,這種人真有功夫。一天能改一個毛病,三年以後,此人就是真菩薩。若一天能改一個毛病、過錯,則求生凈土不只是想去就去,而是來去自由。自己一天一個毛病都沒有找出來,這一天就空過了,毫無進步。並非每天讀多少遍經,念多少聲佛號,那沒有用處,即是古人講的「喉嚨喊破也徒然」。重要的是從讀經發現自己的過失。經也有鏡子的意思,早晚照鏡子,洗洗臉,那裡髒了,洗乾淨;讀經也是照鏡子。我們心裡有沒有骯臟,有沒有污染,讀經能將自己心性里的污染找出來,再將它洗刷乾淨。如此就沒有白讀經,這才是真正的持戒懺悔。 布施就是放下一切妄想、分別、執著,全心全力為大眾服務。「布施」二字包括圓滿的菩薩行。大乘經上,佛講菩薩行,所謂「六度萬行」。「六度」是綱領。綱領一展開,無量無邊的細行。這無量無邊的細行;歸納不外乎此六大類「六度」;這六大類還可以歸納,到最後就是一個「布施」。「布施」分為三大類: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財施」包括內財、外財,所以用我們的智能、勞力為一切眾生服務,內財、外財皆包括了。 「持戒」、「忍辱」是屬於「無畏布施」;「精進」、「禪定」、「般若」屬於「法布施」。所以,一個布施,六度全都包括了,六度包括萬行。《金剛經》上,世尊教我們要行布施。布施的意義非常廣大,不是到寺院捐幾個錢就是布施,換句話說,布施包括我們整個生活。 「求消業障,開發本智」。「本智」是我們心性本具的般若智能。這個智能為什麼不能現前?業障障礙住了。業障消掉,我們自性本具的般若智能就現前,就透露出來,就起作用。要想消業障,就要「息攀緣妄想」。攀緣妄想就是業障,也就是說,分別、執著就是業障。 「令信心增長,解行成就」。「解」是「慧成就」,智能成就;「行」是「定成就」。戒、定成就,信心必定更堅固、更清凈,菩提道上當然是一帆風順。「菩提道」是我們一生中最幸福美滿的生活。人生最高的享受,即是「菩提道」,這個範圍深廣無際。 『體會一念心性,與諸眾生本是一體,且體本空寂。然後感應神速,成就自易。』 此段文說明如何求得三寶加持,如何得到諸佛護念,如何得到諸天善神擁護。前面一段所說的是靠自力,自己肯用功、肯努力、肯斷惡修善、肯轉煩惱為菩提,一定得到佛菩薩加持、保佑;但是每個人得佛菩薩加持、保佑的狀況不一樣。明顯的加持、顯著的保佑,我們能求得,求感應道交,眾生有感、三寶就有應。何以會感應道交,道理就是我們自己這「一念心性」。 以最簡單的話說,「一念心性」就是「真心離念」。真誠心、清凈心、平等心、慈悲心,這就是「一念心性」。真誠、清凈、平等、慈悲,雖說四個,其實是一個。我們的真心就是「真誠、清凈、平等、慈悲」,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處世待人接物要培養真心、培養真誠,別人真不真誠,根本就不要理會,不要分別執著。我對人、對事、對物是不是真誠,反過來問自己。別人誠不誠,與我不相干,要緊的是自己。這世間還有些人聽了佛法之後問:「法師,人家明明欺騙我,我還要誠心誠意對他,我不變成傻瓜?」若不甘心、不情願,他騙你,你也要騙他,報復的心太強烈。我就告訴他:「他下地獄,你也和著下去?」「他到地獄去,你不去不行,那你不是傻瓜!」 理與事都要清楚。他們用的是虛妄心,欺騙眾生,搞三途;我們今天要成佛,成菩薩,佛菩薩是用「真心」成就的。《金剛經》教我們「而生其心」,生成佛之心,就對了。真心與一切眾生是一體的,與六道眾生,與阿鼻地獄眾生也是一體。眾生為什麼搞輪迴,為什麼有三途?迷!迷失了自性,也就是迷失了「一念心性」。「一念」就是「真」;「二念」就是「妄」。有「我、人」就是二念,有「自、他」也是二念。二念不是「心性」、不是「真心」,不是「本性」。大乘經上常說,「真心離念」,真心沒有妄念。 《六祖壇經》中,六祖在廣東,即現在的光孝寺,遇到印宗講《涅盤經》。外面的幡被風吹動,有人在爭論到底是「風動」,還是「幡動」。他看到兩邊爭論不休,就打個岔,「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仁者心動」。這一句話被印宗聽到了,印宗知道這不是平常人,請他上座。再問他的來歷,知道他是在黃梅得法的六祖,對他非常尊敬,向他請教,「你在黃梅時,五祖對於禪定、解脫怎麼講法?」能大師說,「禪定、解脫是二法,二法不是佛法」。落到「二」即不是「一念心性」。「一念心性」中沒有這些妄念。禪定、解脫、菩提、涅盤,五祖常常講,能大師會聽。怎樣是「會聽」?離名字相、離言說相,會歸自性。 常言說得好,會聽的人聞法,消歸自性。理與事都明白,回到自性,都融成清凈平等。起作用時就是後得智,無量的差別智;不起作用時,完全融在心裡,一片清凈平等。那麼多人聽講,只有惠能大師一個人聽進去,消歸自性。別人聽的都落在意識里,都在虛妄分別。印宗還想聽五祖忍和尚怎樣講解脫、怎樣講禪定,可見他的分別執著沒有舍離。六祖回答他,則是融成一片,完全融到自性里,境界完全不一樣。高下在此處就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從心性上說,佛與眾生是一體,「體本空寂」,性體里一法不立。惠能大師說,「本來無一物」,就是「寂」與「空」。「寂」是寂靜,如如不動的意思。「本來無一物」、「如如不動」,此心盡虛空遍法界,沒有一點障礙。所以,上與諸佛是一體,下與六道眾生也是一體。 「然後感應神速」。感應之快,不可思議!凡夫學佛,現代中國、外國,絕大多數人天天拜佛、供佛,求佛菩薩保佑,求感應。怎麼求都沒求到,原因是違背求感應的理論與方法。感應的理是「一念心性」,與一切眾生本來是一體,這是「理」。感應的方法是心要「空寂」,才能得感應。心不空,心不寂,那來的感應?我們心不空也不寂,妄念很多,妄想很多,煩惱很重,忽然佛菩薩來感應,這種感應時常發生在現代社會。這不是佛,而是妖魔鬼怪。感應一來,你一歡喜,上了當,這一生就被魔王控制住了。 《楞嚴經》末後,佛為我們講五十種陰魔。過去只是從經上聽說而已,事實上很少見。現在這五十種陰魔,冷靜觀察,幾乎都在社會的每個角落上,真的出現。我們不能不知道。佛很慈悲,教我們如何避免這些麻煩。佛教導我們一個原則,這種境界現前,根本不要理會,就什麼事也沒有,見如不見。境界現前,現佛也好,現菩薩也好,我們記住《金剛經》上兩句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生歡喜心,也不生排斥心。你現你的,與我毫不相干,就沒事了;那個相不久就消失,以後就不會再見到了。最怕境界相一現前,就生歡喜心,自認修行有功夫,你們不如我,我看到佛、看到蓮花,你們都沒看到。諸如此類,這就完了! 如果你心清凈、心空寂,佛菩薩示現在面前,證明你所證得的境界是真實不虛,所修行的完全如法。佛菩薩偶爾展現此境界讓人看見,如凈宗初祖遠公大師,他在生時三次見到西方極樂世界,從未對人提及此事。他並不炫耀自己,亦不誇張,還是老實念佛,臨終往生那天才說出,西方極樂世界又現前了,他告訴大家,「我要走了,這個境界,過去我已經看過三次了」。 諸位同修也有念佛念得很不錯的,念了幾千遍《無量壽經》,沒有見到境界,常來問我,「法師,是不是我們念得不靈,為什麼別人都有境界,我沒有?」我常說,「恭喜你,你很好。有,就不得了了!」為什麼佛不現境界給你看,因為你功夫不到家,沒有定力,佛一現境界,你就發狂,自以為不得了,這就完了。若有遠公大師的定力,佛一定現境界給你看,這就是好境界。現在我們定力不夠,小小一點境界就疑神疑鬼,到外面誇張自己很了不起。佛菩薩大慈大悲,不害你;現在現相給你,害慘了你,你受不了。若真的有定力,真的明白事實真相了,則沒有問題。由此可知,諸佛菩薩現相與不現相都是大慈大悲。現相是大慈大悲,不現相也是大慈大悲,心不清凈,看到一些異相,不是好事情,這是總原則、總綱領。佛在《楞嚴》上一再囑咐我們,「見如不見,不作聖解,就是好境界」。 『持此義以為人,則能胸襟曠達,不惹煩惱,而得自在。亦知謹言慎行,不錯因果,而無罣礙矣。』 「持此義」,我們這一生作人,守住《金剛經》講的原理、原則,當然胸襟大,心量大。「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這種心量多麼大!心量一大,就沒有煩惱了。煩惱從妄想、執著生的。放下妄想、執著,心地清凈廣大,就與虛空一樣,真自在,真快樂。這個方法好,煩惱不要斷,自然就沒有了。這是高級的修行方法,也就是方東美先生講的「人生最高的享受」,這是自己真實的受用。 我們還沒有往生,這個身體在人間,還要與迷惑顛倒的人打成一片,過日子用什麼態度?「謹言慎行」。「謹言慎行」就「恆順眾生」。言語謹慎,行為是起心動念、一切造作,都要謹慎。謹慎就是守規矩、守法,絕不犯法、絕不違規。國家的憲法、地方很多單行的法規,乃至地區的風俗習慣、道德觀念等等,我們自然都遵守、都尊重,所以與這個社會就能和睦相處。 雖然恆順眾生,但是「不錯因果」,這是智能。沒有智能就會將因果搞錯;有智能,決定不錯因果。自己的心善、行善,幫助一切眾生斷惡修善,就不錯因果。這樣生活就沒有罣礙。「無罣礙」就是身心自在、快樂幸福。在《金剛經》上得一點消息,就能在一生中得到受用。由此可知,佛經不是隨便說的,不是談玄說妙;而是很實用的,它確實可以落實在實際生活中。你懂得《金剛經》,就會作人。 『持此義以處世,則知萬事皆空,任他風浪起,與我何干。亦知人情世態,紛紜往複,安危苦樂,隨遇而安。』 這是講「處世」,以現代話說,適合於現代環境的生活。我們要用《金剛經》的原理原則處世。經上告訴我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些話要牢牢記住,並應用在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上。怎樣是用上,怎樣是沒用上?下面幾句話就是用上的樣子,用佛門的術語講即「功夫得力」。功夫得力就是知道「萬法皆空」。知道萬法皆空,就不會在一切法里起分別執著。別人執著,我不執著;別人分別、我不分別。我在這個社會上,自在得很!你執著,我隨順你執著;你分別,我隨順你分別,這是恆順眾生。雖然隨順,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亦即「不錯因果」,清楚明了,決定不迷惑、不染著。 境界轉不過來,原因是眾生迷得太深,他這種想法、看法、做法,後來的果報會帶來很多苦難。你勸告他,他不聽;向他解釋,他說你憂慮太多,不能接受。這時你怎麼辦?「任他風浪起,與我何干!」修行人要超越。我常講「照」,我們在此世間,要作個看戲的人,不要作演戲的人。演戲很辛苦,看戲很自在,不辛苦。那些人演戲?有分別執著的人。他們的日子有苦有樂,看戲的人很自在。所以,不要去演戲。他演他的戲,我看我的戲,這就自在。 看戲,就是佛菩薩在這個世間遊戲神通,清楚明白。中國俗話常講,「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因為他沒有利害得失,所以因果看得很清楚。當局者有利害關係,所以他常想的、看的,皆有錯誤,有偏差。唯有局外人清楚,我們學佛要作局外人。這個「局」是指六道輪迴。我們必須有能力身在六道,而心超越六道。在世間而超越世間,這才自在!有沒有辦法?有。用什麼辦法?金剛般若波羅蜜,幫助我們在世間而超越世間,得大自在。 「亦知人情世態,紛紜往複」。這個世間,因因果果,一目了然,清清楚楚。「安危苦樂」是眾生相。菩薩隨順,隨遇而安,因為他不著相。眾生在苦中,真有苦受,真受苦;菩薩在境界里不受苦,不覺得苦。眾生在順境里有樂受,菩薩在順境里,沒有感覺得快樂。菩薩的心永遠清凈,永遠平等。苦樂憂喜舍,起伏波浪不平等,那是眾生心,所以佛菩薩心是平等的。 平常自己家裡供養佛,寺院、道場里供養佛,供養具很多、很莊嚴,是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的。如果自己修行,用不著這麼多的供養具、香花。佛菩薩不看,不需要這些;它們是接引眾生的。我們曉得佛菩薩不看,在家裡供的,是給自己看的。供養具里最重要的是供一杯清水,水代表清凈心、平等心。水清凈、平等,看到這杯水,我的心要像水一樣清凈,一樣平等,表這個意思。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不要忘了修清凈心,修平等心。在極不清凈的環境里修清凈心;極不平等里修平等心,才是功夫,才是修行。菩薩「隨遇而安」,道理在此。 『持此義以當大任、做大事,以不著相故,事來即應。心神泰然,不為所動,條理秩然,頭頭是道』。到此是一小段。世間人由於過去生中積德修善,這一生當中得大福報。得大福報的人在世間,多半是領袖人物,統理大眾的,指揮很多人。大則如總統,管理一個國家的國民;小則是公司的老闆,員工幾百人、幾千人。無論大事業、小事業,總而言之,皆是領袖人物。不僅為自己一人,而為此團體中每一分子的生活、前途著想,這個責任重大,即是「當大任、做大事」。 如果能應用《金剛經》講的原理原則,一定是非常成功的領袖,會做得很成功,會得到群眾的擁護與愛戴,建功立業。因為『以不著相故』,則心清凈。真誠、清凈、平等、慈悲,用這種心統理大眾,確實能令眾生心服口服,聽從指導,而自己身心自在。事來了,你有智能,會應付得恰到好處;事情過去了,身心泰然。 我們見到現在一些當領袖的人,苦不堪言!事業愈大愈苦,一天到晚都操心,想這些、想那些,如何應付、如何求發展,怎樣安排,妄念不停,煩惱無邊。他們不懂金剛般若波羅蜜;要是懂金剛般若波羅蜜就好了,他就快樂自在,真的享福。大事業,要不要去想?不要。想是妄想,妄想中設計出來的,免不了有錯誤,免不了有損害;智能里所生的,決定沒有錯誤。所以,做大事的人,領袖人物不需要想;替他辦事的秘書、參謀去想。想好之後拿給他一看,就知道那裡錯了,那裡對了;錯了該怎麼改,別人拿去改,自己沒事。他一看就曉得對不對,因為心清凈,有智能。想的人用心意識,而他不用心意識,不操心。唯有不操心的人才看得清楚明了,所以當領袖的人不能操心。看看人家擬出一個方案,能用智能判斷是非、利害得失,指導他就行,這一定要清凈心。 「不為所動」。不管怎樣煩亂的事,心清凈,絕不為它所動;反而「條理秩然,頭頭是道」。再累、再亂的事,到他面前都清清楚楚,有條不紊,這是金剛般若用在辦事上。無論大事、小事,人只要有金剛般若,就快樂自在。 『世出世法,一切盡攝』。我們從這一段經文里細心體會,確實世間法作人處世,當大任、做大事,離不開般若波羅蜜。出世間法,從小乘須陀洹至一切大乘圓教,至如來果位,也離不開金剛般若波羅蜜。一切盡攝! 『事事奉持,時時皆修』。金剛般若波羅蜜在穿衣、吃飯、工作、處世、待人、接物,沒有一樁事不是。世尊在開經時為我們顯示「入舍衛大城乞食」,即是出家人每天的工作;「著衣持缽」是生活,點點滴滴顯示圓滿的金剛般若波羅蜜。佛不僅會講,實際上,他的生活就是他的心行。佛不欺騙人。金剛般若就是真如本性,就是性德自然的流露。凡夫迷失了自性,障礙了性德,所表現的是無量劫來的煩惱習氣,也真的在生活上、工作上、處世、待人、接物上,表現無遺,痛苦無奈。我們過的是這種日子,恰恰與金剛般若相反,所以要知道「一切盡攝,事事奉持」,事事皆顯示圓滿的般若波羅蜜;「時時皆修」,一分一秒都沒有離開。 『在在受用,處處皆是佛法也』。佛法在那裡?佛法就在一切時、一切處;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無有一法不是佛法。如果迷了,就無有一法是佛法;覺悟了,無有一法不是佛法。問題就在迷與覺之間。「無住生心」,這是覺悟的樣子,覺悟的相。「妄想執著」,這是迷的相。我們在這個總綱領、總原則上,時時刻刻檢討,我怎麼又起分別執著! 一個人常知道自己迷,他就不迷了。迷的人不知道自己迷。知道自己迷的人就快要開悟,就有回頭的可能。我們今天不求別的,就求時常覺得自己迷,知道迷在那裡,就是開始覺悟了。由此可知,金剛般若不能不學,金剛般若對於我們這一生,關係太大太大了。即使不學佛,不求往生,我們也希望過幸福快樂美滿的一生。若想達此目標,這一部經的確幫得上忙,而且很容易讓人滿願。如果用這部經幫助我們念佛求生凈土,沒有一個不往生的;不但往生,而且品位很高。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 第六三、六四卷 新加坡居士林
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 尊者為大眾請示經題,便於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修行的綱領。世尊非常慈悲,有求必應,將此經題為我們宣說出來,經名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題的大意前面已經說過,此處省略,不再重複。 世尊用下文兩句話囑咐我們,『以是名字,汝當奉持』。 『此是令人,顧名思義,因名會體。要知經義,皆是「應無所住」。所以急當斷除我見,則煩惱障除。而業障、報障、亦隨之而皆除矣。三障消除,則法、報、應,三身圓現。』 這一段是解釋世尊對我們的教誡,教我們由經題聯想本經所說的義理,這是初步的功夫。「受持讀誦」,這是最低限度的功夫。 如果不能從經題聯想經中所說的義理,所開導的教訓,縱然讀誦,也得不到利益。假使是功夫深一點的人,就「因名會體」,這是受持深者。正如襌宗六祖惠能大師聽五祖講《金剛經》,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從經文說,大概只講到四分之一,他就開悟,明心見性了。 「因名會體」,惠能大師做到了。為什麼他能做到?三學、三慧,圓融成一體,就能入此境界。我們聽經,若能做到「顧名思義」,就不錯了,還能想到經典里的教訓,發願依教奉行。 本經最重要的開示,就是「應無所住」。這一句話在本經,可以說是徹始徹終最要緊的一句經文。我們明白這樁事,一定能聯想到《金剛般若》是六百卷《大般若》的中心。「無住」既然是金剛般若的核心,當然也是六百卷般若的中心。由此可知,「無住」二字的重要性,我們要認真去做。「無住」就是不執著,不執著法相,不執著非法相,空、有兩邊都不住,這就是金剛般若波羅蜜。能有一分二分不住,就能得一分二分的利益。煩惱輕,智能長,這就是真實的利益。 為什麼惠能大師能明心見性?他聽了之後,明白了,空有兩邊皆放下,這就高明。真正放得下,一聞就開悟,一悟就放下。一放下就證果,所以「急當斷除我見」。我們要將「斷我見」看作最重要的一樁事情,決不能稍有耽誤。以經文來說,斷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在此下功夫。 我見我相要是斷了,四相四見都斷了。煩惱障除了,不但見思煩惱沒有,塵沙煩惱也斷了,無明煩惱一定也能破幾分。四十一品無明,能破一分二分,所以業障消了,報障也消了。業障是見思煩惱,報障是六道輪迴的果報。報障斷除了,就已經超越六道輪迴,不在輪迴之中,已經了生死出三界了。身體雖然在,不妨礙,並非證得此境界,人立刻就要死了,而是生死沒有了,六道輪迴沒有了。 我們身體還在此世界,是菩薩身,俗話講搖身一變,就從凡夫變成菩薩。菩薩乘願再來,在此世間住世長久或短暫,隨意自在。想多住幾年,不礙事;想立刻走,就走得了。因此,住世的久暫,不為別的,久暫在緣,在眾生那一邊,他對世間毫無留戀。眾生有感,他就多住幾天;緣盡了,眾生對他不相信,不願意和他學,他就到他方世界去了。此時他的生活空間拓開了,盡虛空遍法界是他生活的空間。那一個世界緣成熟了,就現身在那個世界,如《普門品》里說的,「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不只現一個身。若有很多的世界眾生機緣皆成熟,他就現很多身,隨心應量。如《梵網經》里說的「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一入此境界,就能千百億化身。凡夫無法現第二個身,因為凡夫執著此身是我,另外一個身就不是我,所以永遠死在這個身上。真可憐! 破了四相,無我相、我見,「無我」,這個我就能現無量無邊身,道理在此,這是真正消業障。因此《金剛經》消業障特別有效,問題是要真的去做,不是把「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念幾遍就消除了。消除就得大自在。 「三障消除」,「三身」就現前,就「圓現」。一即是三,三即是一,這就是圓。只要四相、四見一破,此身還在世間,就如同六祖惠能一樣。能大師開悟,見性是在二十四歲,《壇經》上記載,他在黃梅得法之後,就是「三身圓現」。我們現在的身是業報身,覺悟之後,身見沒有,我見、我相破了,就轉業報身為圓滿的三身。此身是「自受用報身」,也是「他受用報身」,對一切眾生而言是「應化身」,對其本體來說就是「清凈法身」。一即是三,三即是一,其利益殊勝,真正不可思議。 惠能大師之後,不是沒有見性的,而是沒有像惠能大師那麼痛快、那麼快速、那麼殊勝,的確沒有。但在其修學過程中,假以時日,每個朝代,都有幾個見性的,真正是難能可貴,這其中的道理就是我們常講的「看破、放下」。金剛般若徹始徹終就是教我們看破放下。 『必須將「不住六塵生心」,放在心中,時時觀照起心動念。倘於六塵少有觸著,便當機立斷,堅持不懈。至誠懇切,求三寶哀憐攝受,放光加被,助我之力。念佛不得力,亦全由未在此中用功也。』 這一段將「汝當奉持」的具體辦法簡單說明,即「不住六塵生心」。不住六塵,而生其心就是「應無所住」,講得具體,就是「不住六塵」。「六塵」是色、聲、香、味、觸、法。時時觀照我們起心動念有沒有住在六塵境界上,實際上,我們一定會住。不住就成菩薩,成佛了。凡夫很苦惱,住而不能覺察。真正修行用功的人知道自己住,他比我們高明多了。我們先要覺悟,知道自己著相,住相了,就是開始覺悟了。 在起心動念處,「倘於六塵少有觸著」。我們不是少有觸著,而是觸著太多,真是無量無邊,深厚的習氣。因此,要曉得當機立斷,不能等待,當下就要斷除。如何斷法?能當機立斷就成功了。假使斷不了,也不曉得如何當機立斷,但有念佛方法。才覺得心裡有住,念頭立即轉到「阿彌陀佛」,讓我們的心不要住在六塵的塵境上,將它轉成佛號,就對了。這比襌宗容易太多,宗門的修行方法是要斷念頭。 我們將念頭轉成阿彌陀佛,還是有住,住在阿彌陀佛上。這有何好處?好處很大,因為念頭轉到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不在六道,也不在娑婆世界,而在娑婆世界的西方過十萬億佛國土,那裡有個極樂世界。所以,我們念頭一轉,就從娑婆世界轉到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此法妙且不難,人人都可以做到,能如此修行,這一生中不斷見思煩惱,不離四相,也能出三界,永脫輪迴。 到了西方極樂世界,正如古大德所說,「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我們把破四見、破四相、斷煩惱,明心見性這些事留到西方極樂世界再辦。見到阿彌陀佛,再辦這些事就很容易。在此世界非常難辦成,所以先求往生極樂世界,立刻就入金剛般若的境界。 宗門大德常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念起,就是住六塵境界,即著相。不怕念起,要覺得快、轉得快,第一念是五欲六塵,第二念就轉成阿彌陀佛,這是真正會用功的念佛人。雖然如此,我們還是要至誠懇切求三寶加持。念頭轉得快,就是至誠懇切;念頭轉慢了,就沒有誠意,也沒有懇切。念頭轉得快,阿彌陀佛與十方一切諸佛如來一定照顧你,能感得諸佛護念,放光加被,這樣我們得的助力就大。 佛的加持有顯加、冥加。「冥加」是冥冥中加持,自己不覺得。功夫得力時,自己很明顯會感覺到佛力加持。佛時時刻刻都在身邊。用一句宗教術語,「上帝與我同在」,諸佛菩薩確實與我同在。念佛功夫不得力,追究其原因,就是《金剛經》上講的「著相」。沒有真正看破放下,心還住在六塵,念阿彌陀佛不可能得力,不可能有感應。若念佛功夫不得力,仔細研讀《金剛經》,希望借著金剛般若波羅蜜,幫助我們無住,幫助我們看破放下,老實念佛,這是念佛人學《金剛經》的目的。 『吾人修行,必須於一切染緣,所謂六塵者,依此經能斷』。羅什大師譯經是用意譯的。本經玄奘大師亦有譯本,經題是《金剛能斷般若波羅蜜多》,梵文的原文上有「能斷」二字。「金剛」比喻堅固、鋒利,能斷一切物;一切物不能破壞金剛。以金剛比喻般若智能。我們要依金剛般若智能斷一切染緣。 『奉持二義,當機立斷,堅持不懈,降伏習氣』。經題中之「能斷」,世尊囑咐我們「汝當奉持」,要把能斷、奉持二義記住,這是佛對我們的教誨。「當機立斷」是信心清凈,絲毫疑惑都沒有。「堅持不懈」是功夫,就是凈宗講的「凈念相繼」,這是功夫。「降伏習氣」是效果、成績,見思煩惱的習氣,雖沒有滅斷,但是伏住,不起作用,這就是成就甚深的襌定功夫。 『庶幾有一心不亂之可能』。我們以此法念佛,才有可能得一心不亂。事一心不亂是相當深的襌定;理一心不亂是明心見性,功夫更深。如果得事一心不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方便有餘土。得理一心不亂,生西方極樂世界是實報莊嚴土,品位都非常高,所以『而往生極樂,徑登不退,不難也』。 縱然我們無法達一心不亂,能將煩惱習氣伏住,心得清凈,念到功夫成片,一切時、一切處,心裡只有一句阿彌陀佛,除這一句阿彌陀佛之外,所有一切妄想、牽掛、憂慮都放下了。能念到如此功夫,就決定得生凡聖同居土。上乘的功夫,我們未必有把握得到,事實上,功夫成片人人皆可得到,只要真的肯放下。世尊在本經說的事實真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假使我們真的肯定,承認一切都是假的,那有放不下的道理。只要肯放下,功夫成片不難。 古德所謂「萬修萬人去」,此話一點都不假。念佛不能往生,就是放不下,還有牽腸掛肚的事不肯放下,那就沒法子。帶業往生,功夫成片的人見思煩惱沒斷,塵沙煩惱沒斷,無明煩惱沒斷,都帶著往生。事一心不亂,見思煩惱斷了,塵沙煩惱、無明煩惱沒斷,帶業往生。念到理一心不亂,見思、塵沙都斷了,無明有四十一品,才破幾品,還得帶幾品,還是帶業往生。《華嚴經》上,華藏世界文殊、普賢,發願求生西方凈土,他們也帶業。他們是等覺菩薩,帶最後一品生相無明到西方極樂世界往生。所以諸位要知道,凡是生西方極樂世界,沒有一位不帶業的。等覺菩薩帶一品生相無明,還是帶業。 過去有人說,帶業不能往生,一定要消業才能往生,把念佛人搞得迷迷糊糊,人心惶惶。那時正好我在美國洛杉機弘法,周宣德老居士在機場迎接我,一見面很悲哀的對我說,「法師,現在有人講帶業不能往生,一定要消業才行,我這幾十年不就白念了?」我聽了之後笑笑,對他說,「老居士,帶業不能往生,就算了,不要去了!」他聽了很奇怪,眼睛瞪著看我,何以我說得如此輕鬆。我就告訴他,「假如帶業不能往生,西方世界只有阿彌陀佛孤家寡人一個,你去幹什麼?」他還沒聽懂,最後我說,「文殊、普賢是華藏世界毘盧遮那佛的等覺菩薩,他們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還帶一品生相無明,是不是帶業?」他想想,不錯,是帶業,西方世界只有阿彌陀佛不帶業。除阿彌陀佛之外,每個人都帶業,只是帶得多,帶得少而已。怎麼可以說帶業不能往生,那有這種道理。 所以者何。 這一科只有這一句經文。我們仔細看江居士的分科,真的很有道理。其它古今批註里沒有這樣分法,也就是說,沒有看得這麼透徹詳細的。『詳明所以』這一句是總標。 『「所以者何」四字,標詞使人注意也』,此句是提醒聽眾注意,提醒讀者注意以下幾段經文。『下(六四-- 六九節)經文』,此段經文非常重要,『皆是開示修持之法。皆是說明,「以是名字,汝當奉持」之所以然』。 何以一定要遵守金剛般若波羅蜜的方法修行,道理在那裡,如果不依此法修不行嗎?說實在話,不依此法真的不行,念佛人若不依此法,將無法得到功夫成片,不能往生。可見金剛般若的指導原則涵蓋一切法門。過去以為這是大乘教,怎曉得連小乘教都包含在內。小乘雖然沒讀過金剛般若,也沒聽過金剛般若,小乘人證果還是要無住。若有住,就不能證果。 初果須陀洹不著證果之相;如果須陀洹著相,就不能成為須陀洹。這才使我們恍然大悟,從小乘初果,到大乘等覺菩薩,就是無住生心而已。程度最高的是大乘等覺,程度剛達到標準的是小乘初果。若問他們修什麼,無住生心而已。這就說明金剛般若統攝一切法門。 『此一句中含三義』。不是很細心的人,看不出來。江味農居士不愧是在本經下了四十年的功夫,他比一般人看得的確仔細,一般人看不出來的,他為我們說出來。若仔細觀察,他講得很有道理,確實符合經義。這三個意思:第一、『如何而斷』,第二、『從何斷起』。第三、『因何須斷』。 『「如何而斷」。斷者,斷我見也。我見是妄想之別名。妄想原是真心所變,本不能斷。所謂斷者,破之而已。』 這是第一個意思。世尊入滅之前,最後的遺教有「四依法」,後學之人決定不能忘記。四依法之一的「依義不依語」,說明意義要正確,言語、文字不要緊。 十法界依正莊嚴是自性變現的相分。「性」永遠不生不滅,所以「相」是不會斷的。但它會變。因為相會變,所以佛教導我們要「生心」。因為相剎那不住,剎那不停的變,而不是永遠存在的,所以佛教導我們「無住」。「無住生心」是因為相是剎那不住的變化。佛教導我們修行的綱領,與事實真相完全相應。諸位同修必須清楚,這是「斷我見」。我見確實是妄想;妄想就是無明。一切眾生不起念則已,一起念,第一念一定是我。起念里沒有我,沒此道理,所以「我」是根本的妄念,根本無明。 每個人皆有作夢的經驗,作夢時,夢中一定有我;沒有我,也就沒有夢。沒有我,什麼麻煩都沒有;所有一切麻煩皆因「我」而生,這就是根本無明。無始的妄想是真心變現的,它的相雖然是妄的,它的體是真的。體是永遠不變的,相則千變萬化,剎那不住的變。我們今天看的現象是這個樣子,昨天也是這個樣子,好象沒有什麼變化,其實不曉得經過多少變化。我們看的樣子好象沒變,其實是前面那個相的相續相,與此很相似,但決不是一個相。相不能存在,當體即空,了不可得,才是真相。由此可知,相會變,但不會滅。所以,佛教導我們「無住生心」。 經上講的斷,實際上是轉變。煩惱是迷,是執著,轉煩惱為菩提。菩提是覺,是不迷。對原來那邊而言是斷了,其實是轉過來了。轉生死為涅盤,轉凡成聖。真正的意思是轉變,不是真的斷,決定斷不了。此處講「破之而已」是破妄想,破執著,皆是轉的意思。 『云何能破』。「破」與「轉」是一個意思,講「轉」大家好懂,講「破」與「斷」,很難懂。如何轉法?『開解而已』。一定要明了事實真相,念頭就轉了。為什麼一般人轉不過來?因不了解事實真相,所以轉不過來。 一般人對於世間的五欲六塵貪戀,情執放不下。為什麼不肯放下?他以為身是真的,真的能得到。若身心一切萬物是真實的,你在這裡面起貪心,釋迦牟尼佛也會承認那真有,你真得到。如果真相完全是一場空,卻在這裡起貪得的心,佛看了搖頭,因為你根本沒有得到,完全是妄想。所以,本經中講「三心不可得」,用意很深。 一切法皆是緣生,「緣生」就是一切法是假的,了不可得。由此可知,能得與所得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若清楚明白此事,當然放下,再也不打妄想了。放下,不難;清楚真相,難。「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真的不難;清楚事實真相,難。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為我們講經說法,就是把事實真相講清楚,讓我們了解、明白,自然就放下。一放下,就是菩薩佛。 『斷我見,並無別法,唯在徹底明理。亦即徹底開解,而見到宇宙人生之事實真相而已』。佛門的經典非常豐富。古人讀書,有所謂一部《二十四史》不知道從何讀起。一部《二十四史》,分量並不是很大,與佛家的《大藏經》一比,是小巫見大巫。佛法浩如煙海,因此學佛人最重要的就是必須掌握綱領。這一部《大藏經》,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內容究竟是什麼,我們要掌握綱領,一句話就能說明。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無非是宇宙人生真相而已。這樣我們對於整個佛法就明白了。般若經里,世尊說的「諸法實相」,「諸法」是指宇宙人生,「實相」就是真相,佛所講的是「宇宙人生的真相」而已。 『眾生處處執著,由其不知四大五蘊,以及一切法皆是緣生,如幻如化。云何可執,執之何益。』 般若經上,不厭其煩多次重複說明這樁事實。遍數說多了,使我們注意到,這是教學方法的善巧。 《華嚴經入法界品》即《四十華嚴》,將四十卷從頭到尾看一遍,其它的經文句子記不得,但對於善財童子請教善知識的那段話,一定記得很清楚。因為五十三參中,善財每參訪一位就重複說一遍,重複了五十三遍。他見到善知識一定先頂禮三拜,右繞三匝,然後合掌白言,「我已經發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知道怎樣修菩薩道,不知道怎樣修菩薩行」。因為句子重複幾十遍,使人立刻就記得很清楚。 「無住生心」在《大般若》里不曉得重複多少遍,重複幾百遍,就是讓人有很深刻的印象,在日常生活中就時常會想起。想起就是「觀照」,提起警覺,不必再執著假的,不要再認真。 「四大五蘊」包括一切萬法。動物包括兩部分,一是物質,一是精神。物質的部分就是色法。五蘊:色、受、想、行、識。色身是指物質。精神就是心的作用,有受、想、行、識,包括一切有情眾生。無情的植物與礦物沒有受、想、行、識,只有色。色就是四大。由此可知,一切萬法皆不出「四大五蘊」的範圍,所以四大五蘊就是一切法。 「一切法皆是緣生」,世尊在《華嚴經》上說「無量因緣」。既然是緣生,就沒有自體。「緣」就是條件。無量因緣,就是無量的條件,非常複雜。如果稍有體驗,我們的身體以及心意識、念頭,與外面大宇宙,盡虛空遍法界,依正莊嚴的複雜程度,剛好成正比例。宇宙多麼複雜,我們身心就多麼複雜。我們的複雜程度不比它們少,它們的複雜程度不比我們多,恰恰好。所以此身、此妄念,與大宇宙無二無別,皆是緣生的。 「緣生之法,當體即空,了不可得」,所以如幻如化,不是真的。一樣都不真實,何必執著?凡是有堅固執著的,對於事實真相一無所知。了解事實真相,則生活快樂。順境快樂,逆境也快樂;在西方極樂世界快樂,在阿鼻地獄也快樂。地藏菩薩在阿鼻地獄度眾生,一點都不辛苦,快樂得很,這是真的。因為菩薩曉得一切法皆是緣生,當體即空,了不可得。眾生的執著愈重,墮落愈下,所以地獄眾生的執著是最堅固,最難破的。執著稍微輕一點,就升一級到餓鬼道;再輕一點,就變成畜生道;再輕一點,就可以到人道來。六道就是執著的淺深而已。 『若能於一切法不執,則我見自化,此真破見惑之金剛也。故曰,「以是名字,汝當奉持」。』 如何受持金剛般若?顧名思義,就要想到世尊所講的道理,所教的修行原理原則,立刻要應用在生活上,應用在工作上,應用在處世待人方面,全都用上,這是「奉持」,真正的「依教奉行」。知道一切法的真相,就不會執著,所以「我見自化」,自然就不執著,自然就沒有我見、我相。《金剛經》說理透徹,言詞簡單明了,便於受持。 第二個意思是『「從何斷起」應知其則非,而離名字相。知其無所說,而離言說相』。從那裡斷起?從離名字相,離言說相,離心緣相。馬鳴菩薩在《起信論》里說的,與《金剛經》完全相應。 《金剛經》中「則非、是名」句子很多,因此我們應該明了,「則非」皆是從性體上說的。性體上原來無有一物,所以不應住相,不可住相。有名字,不著就對了,不要把名字放在心上,心是清凈的,心裡本來無一物。放一個名字在心裡,心就不清凈,心就被污染了。有現象,也不能執著。現象剎那生滅,我們見的是相續相,實際上剎那生滅,真正了不可得。所以,不可以有,這是我所有的念頭,這是妄想、迷惑。覺悟的人沒有此念頭,知道無有一法是我所有的。不但沒有「我所」,也沒有「我」。沒有「我」,那來「我所有」!我相、我見破除,病根即徹底拔除。 佛不但無有定法可說,佛無有法可說。知其無所說,而離言說相。佛法也是緣生的,因緣生法,當體即空。佛教導我們應如何運用佛法,就像過渡用的竹筏一樣。佛說法就像筏喻一樣,過了河之後,就不要筏了,所以說「法尚應舍,何況非法」,也不能執著佛法。我們要用佛法,但不能執著。正如世間所有一切法,我們可以用,而不能執著。 我時常勉勵同修,在此世間,於所有一切法,我們只要使用權,不要所有權。所有權是別人的,使用權是自己的,多麼自在快樂。譬如這個大講堂,他們蓋得這麼好,我們今天在這裡兩個小時,就有兩小時的使用權。此地那裡壞了,破了,是所有權人的事,與我們不相干。若能以這樣的觀念過日子,那有不快樂的事?日子過得比誰都舒服自在,心裡一點牽掛、憂慮、煩惱都沒有,因為我們什麼都沒有。只要有所有的,就有煩惱、憂慮、牽掛,就有生死輪迴。在家、出家都要保持這樣的心態,將念頭轉過來。 觀念轉變,得失沒有了,煩惱至少去掉八成。世間人患得患失,無得亦無失,多麼自在。隨緣度日,隨緣就自在,就快樂。所以,法也要舍,「知其無所說,而離言說相」。 『大千世界,為佛教化之境』。一尊佛教化的範圍是一個大千世界。『三十二相,為佛所現之身。皆不可執,其餘可知矣』。所以,本經佛說「大身非大身」,「大身」是指如來果地所現的報身。他不執著所現的一切境界,不放在心上,若無其事,這是「即相離相」,可見離、斷並不是相消滅了。心裡不執著,若無其事,一切時,一切處,心裡乾乾淨淨,一塵不染,即是斷。斷、離皆是從心上說的,不是從境上講的,境上不能斷,境隨著心變。《唯識經論》上說得好,「一切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心變了,外面境界就變。我們今天是輪迴心,所以外面境界是輪迴的境界。如果我們是清凈心,一塵不染,都放下了,外面境界立刻就變成一真法界。 一心就變一真法界,二心、三心就變十法界,所以「境隨心轉」。明白此理,曉得修行是心重要,境不重要。禪宗的祖師大德們都知道從根本修,根本是「心」,就是念頭。把惡的念頭轉變為善的念頭,惡境界就變成善境界,轉三惡道變成三善道。把染的念頭轉變成凈的念頭,就是把六凡法界轉變成四聖法界。六凡是染,四聖是凈,從心上轉。心轉,外面境界就轉。 現在此世界環境污染太嚴重了。不但地球表面嚴重的污染,海洋嚴重的污染,連天空臭氧層都破了個大洞,面積幾乎等於歐洲。全世界的人都講求環保,加強環保意識,加強環保工作,說實在話,沒有效果。因為他們不知道從根本修,不知道環境污染是因人心污染了。如何真的改善環保,讓環境恢復正常,必須人心離開三毒煩惱,恢復至正常,境界就轉變。依報隨著正報轉,境隨心轉。 現代世界上,人心嚴重的被貪、瞋、痴三毒污染,這是根本,所以環境才污染。我們斷除三毒,恢復清凈心,世界所有環境的污染就自然會變好。但是科學家不相信,怎麼說,他們都不能接受,那就無可奈何,共業所感,沒法子。 從前讀書人相信,執政的帝王相信,只要一有大自然的災害,他們就有警覺心,就知道齋戒沐浴,回家反省,斷惡修善,這有道理。現在一般人認為自然災害與我們沒有關係。 佛教化三千大千世界不執著,不著相。佛所現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這種身相,他也不著相,也不以為然,也不在意。這是我們應當學習的。如來在果地上不著相才成佛。菩薩因為不著相成為菩薩。聲聞、緣覺不著相,所以成辟之佛、證須陀洹果。由此可知,「住相」是大病,決定是凡夫,連凈土都不能往生。 我們今天能在此地聚會,此緣分不是偶然的,而是無量劫的緣分。《金剛經》上有,《無量壽經》上也有,在末法時期聽到大乘經,能生歡喜心的,都是過去生中無量劫來,曾經供養無量無數諸佛如來。有這樣深厚的善根,聽到大乘經才生歡喜心。既然我們過去生中曾經供養那麼多諸佛如來,修那麼多的善根,何以不能成就,還落到今天這個樣子;原因是以為世間五欲六塵是真的,貪戀而不肯放下。雖然累積無量無數的善根,這一生要是不成就,來生的環境大概比這一生還不如,還苦。這是事實,自己回家冷靜想想就曉得,我們起心動念,幾個念頭是覺悟的,幾個念頭是迷惑顛倒的。迷的念頭比覺的念頭多,就往下墜,不會往上升。這事實非常可怕,也非常嚴肅,所以一定要放下。佛菩薩表現給我們看的,沒有別的,徹底放下而已。 『自己所修之法』,這是指自己以什麼方法修行用功。『所為之事』是指自己的生活、工作。『以及依報,正報等等』。「依報」是我們的生活環境,「正報」是我們的身體。『皆當奉此義以為觀照』。「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無所住,而行布施」,遵行此意思,就是「金剛般若波羅蜜」。 一切不住,一切放下,又能盡心儘力為一切眾生服務。在為一切眾生服務之中最重要的一樁事,幫助一切眾生覺悟,這就是菩薩。自己作榜樣給他們看,不執著、看得破、放得下,這就是「而行布施」。心地清凈,一塵不染,真做到「無住」。對自己、對別人、對工作、對一切萬物都要遵守此原則。「金剛般若波羅蜜」的意思就是「無住生心」。 一般人講的,社會推崇的、尊敬的犧牲奉獻,這是有住,還有我在犧牲。「無住」沒有我,誰犧牲?沒有犧牲的,「無我」,比有我高明太多。由此可知,犧牲奉獻是世間的善法,不能超越六道輪迴;「無住生心」不但超越六道,且超越十法界。 第三個意思是『「因何須斷」。倘不如是觀照,斷除我見,便不能明心見性。』 這就是說明何以必須「無住生心」,為的是「明心見性」。「明心見性」就是真正見到宇宙人生的真相。對於宇宙人生真相徹底明了,就成佛。佛是大覺。就不迷,覺了才真正得大自在,此時福慧圓滿。世間人求福求慧,求得一點點痴福。我們為的是究竟圓滿的福德;究竟圓滿的智能。若不用《金剛經》的方法與原理原則破四相四見,我們修學佛法的目的就達不到。 下面經文正是解釋這三個意思。 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則非般若波羅蜜。 這一小段經文告訴我們「應離名字相持」。它的總題目是『示會歸性體』。會歸性體要從離名字相下手,所以經里有「則非」、「是名」。 『「則非」,令離相』。意思是要我們離相。『所以會性也』。離相就見性,就融會到自性里。著相就與自性相違背。由此可知,著相是違背自性,離相是隨順自性。隨順自性是佛菩薩,違背自性是凡夫。 『成佛由於修般若』。智能圓滿,就現報身,所以報身是智能之身。圓滿報身是圓滿智能所現的,所以成佛是由於修般若。 『而不知實由修「般若則非般若」也』。這又深一層說明,他修的是「般若則非般若」,真的般若,離了般若相。著相修般若,實在與般若毫不相干,般若智能沒有現前。如果不搞清楚明白,雖然我們學佛,會走錯路,會迷失方向。因為假使把般若經典當作般若,那就壞了,著了般若經的相。佛要是看到我們這種學法,搖頭嘆氣喊冤枉! 古德常講,「依文解義,三世佛冤」。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看到都喊冤枉。佛不是這個意思,你卻把佛的意思完全錯解,冤枉了。所以,馬鳴菩薩一開頭就教我們「離言說、離名字、離心緣」。這句警語太好了,要離相,與《金剛經》講的「無住生心」完全相應。佛菩薩修行「般若非般若」才能成功。 『使修般若而未離名字相,則為四相具足之凡夫也』。四相具足,著了修般若相,就壞了,這是凡夫,不能成就。如果換成念佛法門,可以著相,我念阿彌陀佛,著阿彌陀佛的相,著阿彌陀佛的名,能成就,生凡聖同居土。無量無邊法門,只有念佛法門可以著相。其它的法門著相,連小乘須陀洹都不能證得。我們是業障深重的凡夫,離相真正不容易,著相能成功,我們就真的有把握。凈宗法門是著相,著相生凡聖同居土、生方便有餘土。如果不著相,生實報莊嚴土、生常寂光凈土,品位就高了。 凈土特別殊勝。著相雖然生凡聖同居土,乃至於下下品往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就把我們變成「阿惟越致菩薩」。凡夫一下就提升至七地菩薩,所以凈土法門是難信之法。一般菩薩聽了不相信,但是這是事實,一切諸佛決定沒有妄語。我們一定要牢牢抓住「阿彌陀佛」,這一輩子才有救,才能出輪迴,出三界。若不靠「阿彌陀佛」,只照《金剛經》的原理原則修行,則稍有執著,就是四相具足的凡夫。換句話說,決定不能超越六道輪迴,決定是在三惡道的時間多,三善道的時間少。三惡道是老家,三善道是出來觀光旅遊,逛一下就回去了。何以證明?我們一天到晚起心動念,是惡念多,還是善念多,自己就知道了。惡念是自私自利;善念是為別人著想,為社會為大眾著想。一天中多少念頭都是自私自利的,決定墮落,所以三惡道是老家。《地藏經》上說的話是真的,一點也不錯。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 第六五、六六卷 新加坡居士林
『「佛」之一稱,乃性相全彰之名。非同「如來」,但屬性德之稱。今曰「佛說」者,乃指般若則非般若。即名字以離名字也。明其雖不壞相,仍應會歸於性。』 這一節是解釋經文『佛說般若波羅蜜,則非般若波羅蜜』。為什麼用「佛說」,而不用「如來說」?其中意義差別很大,這是學般若讀《金剛經》的人,不可以不知道的。佛這個名稱,有時候相上說(如此處),因為下文接著「般若波羅蜜,則非般若波羅蜜」,有「則非」這個名字,就把性相都包括在其中。「般若波羅蜜」是相;「則非般若波羅蜜」是性。所以,看下文,上文佛說的意思就明白了。如果說「如來說」,是專講自性。這種句子在《金剛經》里很多。此處的意思指「說般若即非般若」,這個意義很深。 下文告訴我們,般若是名字,即名字而離名字相,就真的會聽。不會聽的人著了名字相,就不解如來真實義。如來所說的一切經,所說一切法,最大的目的,希望眾生能從言說里見性。我們聽佛說法,或者讀佛經,讀到見性了,這才是佛對我們真正的期望。怎麼會聽經就見性,讀經就開悟?大澈大悟與明心見性是一個境界,即教下所謂的「大開圓解」。關鍵就在不著相;不著相就是會歸自性。 唐朝時,禪宗惠能大師聽人念《金剛經》,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惠能大師就開悟了,而念經的人沒開悟。為什麼念經的人不開悟?念經人著相!著了「應無所住」的相;而生其心,著了而生其心的相。著相,怎麼念也不開悟。我們今天念這兩句,念上一千遍、一萬遍都開不了悟,原因是著相。他聽了為什麼開悟?他不著相,即相離相,就開悟了。關鍵在此,真所謂「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就那麼一點點,就是迷悟的關鍵。一法不著相,法法皆不著相,才是真的。 佛說般若波羅蜜,我們不著佛說般若波羅蜜的相,然而我們穿衣著穿衣的相,吃飯著吃飯的相,這不行,不著「佛說般若波羅蜜」,還是著了相。真正悟,是一悟一切悟;不可能只悟這一邊,那一邊沒悟。一迷一切迷!《印光大師文鈔》里說了一樁事,我印象頗為深刻。他說,有一位參禪的大德,是位在家居士,生平也相當自負,他在五燈會元上用功夫。宗門所講的千七百條公案,就是五燈會元里的。他寫了一封信告訴印光大師,一千七百多條公案,差不多他都參透了,只剩幾條還不清楚。印光老法師回了他一封信,一千七百則公案,如果有一條參透,就全都參透了;還有一條沒參透,可見你完全沒有參透。這位老居士也很難得,收到印祖這封信的教訓,不參禪了,回頭老實念佛。知道這個道理的人不多,以為自己功夫了不起,須遇到真正的行家指點你,才知道自己全盤錯了。此處我們要留意,如果我們這個地方不執著了,別的地方還放不下,就都沒有放下,一樣也沒有放下。一樁事放下,樁樁事都放下、都看破,這才是真的般若波羅蜜,就不只是名字。 相在不在?在!《金剛經》擺在我們前面,是文字相。會的人,即名字會歸自性;即色聲香味觸法會歸自性,無有一法不會歸自性。這就是真正見性,明心見性,真正得大自在!這是修行用功最重要的一樁事,懂得會歸自性。般若里說「會歸自性」,就是法相所講的「轉識成智」。「智」就是自性;「轉」就是會歸。所以,我們將念頭轉過來,就會歸了。怎麼轉法?我們很想轉,就是轉不過來。你說這話,我相信是真的,不是假的,不曉得怎樣轉法。常常讀經,將世緣天天看淡,就會轉了。世間五欲六塵、親情眷屬常常掛在心上,怎麼轉得了!世間人都把這些以為是一生中的大事,沒有比這事更大的,將它放在心上,就是生生世世搞六道輪迴。生生世世跟這些眾生搞報怨、報恩、討債、還債,沒完沒了!所以佛說「可憐愍者」。因為是假的,不是真的。如果真有其事,真有五欲六塵,真有家親眷屬,我們要這樣執著,這樣迷戀,佛也點頭說不錯,很難得。 眾生不曉得事實真相是剎那九百生滅,業因果報是生命的幻象而已。我用這句話把真相說出,根本沒有事實,根本沒有存在。這個相續現象為什麼相續?人的妄想相續。相從心想生的,佛在大經里常講,「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中國文字好,充滿智能。「心」上動了念頭,就有個「相」;「想」就是心裡有個相。佛教我們離相,相離開,只剩下心,真心就現前。所以,離相不是離外面的相,而是離心裡的那個相。「心」上加個「相」,真心就顯不出來,變成「想」,就是妄想。妄想生起幻象,想得久,這個相就好象連續很久;什麼時候不想,它就斷了。所以,永嘉大師講得好,「覺後空空無大千」。覺了之後就不想了;沒有妄想,大千世界就沒有了。大千世界就是六道輪迴。沒有六道,其餘的,最低限度是四聖法界。契入更高,則是一真法界,這才是事實真相,才是真正的會歸自性。 懂得會歸自性的人,那一法不是自性?法法皆是,無有一法不是。穿衣吃飯、工作、待人接物,頭頭是道!什麼是「道」?心性是道。左右逢源,什麼是「源」?心性是源。頭頭、左右都是明心見性。那種生活就是一真法界的生活。一真法界沒有離開現實生活,怎麼是一真法界?《華嚴經》上講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外境是無障礙法界。障礙在那裡?在妄想、執著。佛在大經上告訴我們,佛與大菩薩們住一真法界,住不思議解脫境界。三千年前,釋迦牟尼佛示現在世間,為我們講經說法三百餘會,試問,他是不是住一真法界?是的,確實住一真法界。當時這些人跟釋迦牟尼佛住在一起,面對面,手牽手,佛住一真法界,牽手的人住六道輪迴,不一樣,這就說明事事無礙。 諸位都曉得地藏菩薩了不起,他的學生成佛的很多。《地藏菩薩本願經》一開端,十方諸佛都來集會,那些諸佛全是地藏菩薩的學生。菩薩弘願太深,「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所以他永遠作菩薩,而學生已成佛了。他是諸佛的老師,他還是菩薩,不願意成佛。他若想成佛,隨時就成佛了。他在地獄度眾生,是住一真法界,還是住阿鼻地獄?地藏菩薩實在是住一真法界,不是住地獄。他在地獄裡,地獄相併沒有改變,在地獄裡受罪的是地獄眾生,菩薩在一真法界。 這就體會得「會」,會十法界,歸一真法界;會一切事理,歸一真法界。「會」是融會。怎樣「融」,怎樣「會」?心地清凈,一塵不染。心上還有一物,就沒有辦法。這是惠能大師說的「本來無一物」。無一物就「會」;有一物就不「會」,關鍵在此。清凈心是自己的真心,有一物在,就變成妄心。妄心就現妄境界;真心就現一真法界。宗門稱之為「參」。用現代話說,「參」是細心體會的意思。 『般若無上之法,尚應離名字相,何況其它一切法。』 佛在此教我們離名字相受持,重要的是「受持」。經上常常勸我們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受持,不說別的名相,說「般若波羅蜜」。為什麼特別舉這個名字?大家把這個名字看得很重,因為菩薩證得般若波羅蜜就成佛。般若波羅蜜尊貴,譯經的大師,對這個名字尊重,用原文音譯,尊重不翻。如果翻成中文,「究竟圓滿的智能」。「般若」是智能,「波羅蜜」是究竟圓滿。不這麼翻譯,是因「尊重不翻」。這是如來果地上所證得的,與「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樣,也是屬於尊重不翻。翻譯成中文是「無上正等正覺」。我們要明白譯經大師用意所在,這是無上大法,我們不執著,也不放在心上,離名字相。無上大法的名相也要離,何況其它的,更不容易。 在此你有沒有學會受持?如果沒學會,《金剛經》就白念了。怎麼受持?離名字相。我們活在世間,不能離開人群、不能離開社會,與一切大眾溝通,名字很重要,時時刻刻沒有辦法離名字相。問你住在那裡?我住在某街;貴姓大名?又是名字,樣樣都是名字。有沒有名字?有,有用處,不能執著。對於所有一切名字相都不執著,是真的受持《金剛般若波羅蜜》。有很多人誤會,每天將經文恭恭敬敬念一遍,即受持《金剛經》。說自己受持《金剛經》,其實是執著《金剛經》,那裡是受持?受持是要離名字相,所有一切名字相,在日常生活中都不執著。名是假名,這假名有用處,決定不執著它。心地清凈,不為名相所染著,這是受持。是不是圓滿的受持?不是,只受持三分之一。還有言說相、心緣相,都是日常生活中不能避免的。 『不取法相,以修持一切法,則法法莫非般若。乃為「般若波羅蜜」』 「不取法相」就是不著相。修布施,不著布施的相。布施是廣義的,不是狹義的。若聽到布施,誤認為是到寺院捐一點錢,就把布施看得太小,就是著相,不懂得布施的意義。犧牲奉獻還不是布施的意義。布施的真正意義,連犧牲也沒有,就是奉獻。有什麼好犧牲的?犧牲,就是著相。無我相、無人相,犧牲什麼?沒犧牲。所謂犧牲,可見還有我相、人相,四相具足。你覺得犧牲了,是我相。沒有我相,誰犧牲?沒有犧牲,只有奉獻,這是布施。也就是說,我們盡心儘力為一切眾生服務、造福,這是布施。布施波羅蜜,即盡心儘力為一切眾生服務,而不著相。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著相,就是「布施波羅蜜」。 持戒也是廣義的,持戒是守法。大乘法心量大,境界廣,不僅五戒、十戒,這範圍太小了。大乘法的持戒,就是守法。佛教導我們的,要遵守;除佛之外,在世間,國有國法,也要遵守。每個地方皆有法規,如美國每一州有州法;每個城市也有自己的法律,都要遵守。乃至於佛堂、居士林,有組織章程,也有辦事的規矩,我們都要遵守。風俗習慣、道德觀念,不成文的,但是為這個地方大眾所崇尚的,我們還是要遵守,養成守法的習慣。守法而不著相,就是「持戒波羅蜜」。 不執著、不在意,自自然然就守法,如孔夫子說的「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不踰矩」就是守法、守規矩。「從心所欲」,絕對不犯過失,就是持戒波羅蜜。孔夫子一生守法、守規矩,真的是我們大家的榜樣、模範。後人尊他為萬世師表,不是沒有道理,不是隨便恭維的,他的確為我們作好榜樣,這是持戒。持戒得波羅蜜,是夫子自己說的,七十歲才得持戒波羅蜜;七十歲以前只有持戒,沒有波羅蜜。 其它的不必舉例,總得舉一反三,曉得應當怎樣受持。不取相,就是不著相;不著相就是四相不著。四相總括一切法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世出世間所有法相都包括其中。不取是對法相不執著,不放在心上。一切惡法要斷,一切善法要修。什麼是惡法?自私自利的是惡法;利益眾生的是善法。善惡的標準,大家要記住! 世間學佛之人,往往把善惡搞顛倒了。為什麼有益於自己的都是惡法?其中的意義很深。佛說這兩句話沒有矛盾,是一個意思。一個自私自利的人念念想到「我」,即四相里的「我相」。念念增長四相、增長四見,則是六道凡夫,決定不能超越六道輪迴。過去我們總以為只有大乘菩薩破四相,因為念《金剛經》的人很多,大都曉得「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認為菩薩才要破四相。其實,小乘初果須陀洹也要破四相,這是《金剛經》上說的。初果須陀洹也不著相,也不著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才證得須陀洹果。四相都破了,才是真正自利。 佛法講「自利」,不是自私自利,若錯會了意思,罪過就很重,因為一切諸佛都被你冤枉。四相、四見破了,就是自利。怎樣才能破四相?大乘的方法妙極了!佛教我們起心動念都想一切眾生,不想自己。念念想如何利益一切眾生,念念都想幫助一切眾生,把自己忘掉。我見不破,久而久之沒有了;我相不破,久而久之也沒有了,此法稱為大而化之,心量放大,不想自己,一切眾生就是自己。 我們生在這個世間,為誰?一般人為兒孫;學佛人為一切眾生,這心量大。為兒、為女很可憐,兒女不孝順,你不是氣死了。現代有幾個兒女孝順的?太稀少。我走了許多地方,看到真正孝順的兒女,大概不超過十人,非常希有。所以,當今孝順的兒女反常,不孝順的才正常。你要是聰明的父母,看待兒女如朋友,就少煩惱。出家人也一樣,師父對徒弟,不能當徒弟看待,看成朋友。你若將他當徒弟看,煩惱就來了,這個不敬、那個失禮節;朋友就無所謂。這樣子,四見、四相容易破。決定不能執著,心量要大,大而化之,這個方法妙極了。若能入此境界,無論修什麼法,一修即修持一切法。 這一切法是什麼?穿衣是一法,吃飯是一法,散步也是一法,逛街也是一法,甚至在家裡躺著看電視也是一法,法法都是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在生活當中,這才真正開智能,心開意解。心地清凈,就放光明,日子過得很愜意、很自在。現在很苦、很難過,因為你迷了才難過。地藏菩薩在阿鼻地獄也過得很自在、很快樂。境隨心轉,心自在,境就自在。從此處就明了,般若波羅蜜真正了不起,是至高無上之法。你要是得到一點,這一生快樂無比。佛法常講破迷開悟、離苦得樂,沒有般若波羅蜜做不到。能做到這裡,才受持三分之一。 下文『示應離言說相持』。這個意思好!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 『有所說法否,意謂心中存有所說之般若波羅蜜法相否?』 「有所」是佛說般若波羅蜜,是不是在心裡存個「般若波羅蜜」?須菩提答得很好,我們要仔細看,《金剛經》上每一字都不可輕易看過,他答的是『如來無所說』。「如來」是從真心本性說的。真心本性里無有一法。如果你會受持,就自在、快樂。你每天聽這個人說話、那個人說話,好煩、好惱,尤其聽到不如意的話,這是你不會受持《金剛經》。若會受持《金剛經》,他無所說,真如本性里清清凈凈,無有一法可說,你就很自在。他清凈,我也清凈;他心裡無有一法,我心裡也無有一法。這是受持《金剛經》,真得受用,真學到東西,生活上立即用得著。 有很多人說,佛法不合現實;說這話的人,其實對佛法一無所知。據我所知,佛法是最現實不過的,世間沒有一法比得上佛法的現實,立刻就得用處,就收效果,真現實!所以一問一答之中其味無窮,若能領會,而應用在生活上,怎會不自在!聽到甜甜蜜蜜的話,你也不笑,因為心中無所說。聽到煩惱的話、罵你的話、侮辱你的話,也笑笑。如來無有法可說,所以我們決定不要被假相迷住,而要見性。性是清凈的。一切眾生與諸佛如來是一個性,一樣的清凈,從來不染。從這個小注,我將大意向諸位說明,你們才曉得這部經的味道無窮。「汝應奉持」,才曉得怎麼奉持金剛般若波羅蜜。後面教我們這三小段經文,世尊真是慈悲到極處。 『「如來」是性德之稱。性體空寂,豈有所說之法相耶。不曰「佛說」而曰「如來說」,意在明此』。佛所問的話,須菩提尊者所領會的,回答的話,其中的義理,無限深廣。 『「無所說」者,無其所說也,非謂無說』。「說」是相;「無所說」是性。真心裡無所說。凡夫是從妄心裡說出來的。如來為我們說法,是真心,還是妄心?如果是真心,「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一個字也不能說,也說不出來。如果是妄心,如來豈不變成凡夫?在此就得用般若波羅蜜解釋,諸佛菩薩示現在六道,「隨眾生心應所知量」,「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佛現的相,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不是佛有意來現相?若佛有意現,就是凡夫;佛決定沒有意。沒有意,怎麼會現相?眾生有感,佛就有應,所以這個相是感應道交所現的。 也許你覺得不可思議,很奇怪,眾生有感,他又沒有意思,怎麼會現相?如果想不通,敲敲看下面放的磬,一敲,它就響。它是不是有意思響?它沒有意思,敲得重,它響的大;敲得輕,就響的小,自自然然感應,確實沒有心。如果有心,不會感應,你敲,它就不響;你不敲,它也響。這就曉得與諸佛菩薩要怎樣才真的得感應。沒有心,心清凈就得感應。心愈清凈,感應愈快、愈明顯。凡夫與佛菩薩為什麼沒有感應道交?心裡雜亂,妄想、雜念太多。心空才靈;心不空,裝滿垃圾,所以不靈。 心不靈,有時也感應佛菩薩現前。你要曉得,心不清凈,忽然看見佛,看到菩薩,這是妖魔鬼怪來了。妖魔鬼怪的心不清凈,他看你喜歡奇怪,喜歡神通,喜歡感應,他就變現佛菩薩來騙你,來捉弄你,你就上當。現在世間,這樣上當的人很多。所以你要是問,你見的佛菩薩到底是真、是假,不要問別人,問自己的心。清凈心所感應的,就是佛菩薩,決定沒有問題。不清凈的心所感應的,就有問題。那裡需要去問人,由此可知,眾生有感,佛就有應。 應身佛能說法,眾生有疑難向佛請教,佛立刻就回答,為眾生說法。應身佛是有心說的,還是無心說的?他是無所說而說,無說而說,說而無說。無所說,怎麼會說?會!如果你真的有感應,上講台講經時是無所說而說。你們將來真正發心上講台,會有這種感應。講台上講得頭頭是道,大家聽了很歡喜;下了講台,人家來問你剛才說些什麼,不知道!是真不知道,不是假不知道。我們沒有法子,只好說,這是佛菩薩加持的。佛菩薩加持是有條件的,心要清凈、心要真誠、心要慈悲;心不清凈、不真誠,不慈悲,得不到感應。這是真的。 我初學佛時,看到諦閑老法師在《圓覺經親聞記》序文里說的,老法師講經,自己寫講義,即《圓覺經講義》,可見他講經很認真、很負責任。但是在講台上他的講義,有時用不著,滔滔不絕就發揮。台下聽經的大德居士作筆記,江味農居士就是其中之一。第二天將抄錄的筆記送給老法師看;法師看了問他,這是我講的嗎?我怎麼會講得這麼好?自己不知道,這是真的。李炳南老居士講經很認真,講經那一天,整天不見客,自己關在小房間里預備,所預備的資料在講台上常常用不著,這是他老人家告訴我們的。 真心就有感應,妄心就沒有感應。妄心有感應,不是好事;要真心,真誠為利益一切眾生。應化身講經,確實是無意的、無心的。唯有無心,才是自性流露,從真如本性流露。如果有心,是從心意識流出來的。心意識流露的是凡夫之見;真如本性流露的是佛知佛見。我們一定要清楚事實真相,才知道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離言說相,受持金剛般若。所以,「無所說」是無其所說,心裡沒有說的意念存在,不是沒有說。 世尊經教是從真如本性自然流露的。一切眾生的言語是從心意識流出的。心意識是三心二意,是妄心;妄心的本體是真心。由此可知,所有一切眾生的言語、言論,在他的真心裡也沒有,與佛沒有兩樣。佛是直接流出,眾生是透過心意識流出的,又何必當真,何必計較!懂得這個道理,我們跟一切大眾相處,聽一切眾生的言論,我們的心清涼自在,不但不為言語所轉,反而能轉境界。 《楞嚴經》說得很好,「若能轉境,則同如來」。怎樣轉境?受持金剛般若波羅蜜,離言說相就轉境。人家說東說西,你就被人牽,不會轉境,真可憐!一句、半句都記在心裡放不下,一天到晚生煩惱,多麼苦!苦從那兒來?自找的,沒人給你。如果覺悟都不放在心上,毫不在意,境界就轉過來,成就智能。別人講的那些東西的事實真相,你完全了解,就生智能,不生煩惱。凡夫在境界生煩惱,佛菩薩在境界生智能。 『「無所行」、「無所得」等句』。《金剛經》上,這些句子不少。『意同此』。與此地講「無所說」的意思一樣,都是從真心本性說的。 『性體自證,名為如來。如來即是證得平等性體,理智一如,能所一如』。 江居士的注子,的確很詳細、很透徹。讀《金剛經講義》的人不少,但是讀了得受用的人不多。因此,要透徹的講解這部講義;不講解,還是看不出意義。怎樣修法,如何應用在日常生活上,還是抓不到頭緒。這就是不能不詳細講解的道理。性體要自證,任何人都幫不上,諸佛如來大慈大悲也幫不上,一定要自己親證。證得,就是「如來」。《金剛經》上解釋,「如來者,即諸法如義」。什麼是「諸法如義」?「理智一如,能所一如」,就是「如義」,意義很深,要親證。自己不親證,別人說出來反而發生誤會,迷惑顛倒,莫知所云。所以,此事不能細述,點到為止。 在大經上,我們常常聽到,生佛一如(眾生與佛)、性相一如、理事一如。展開來無有一法不如,那就恭喜你,你已經成如來了。在此講的「一如」,就是宗門講的「萬法歸一」。一就如,二就不如,問題嚴重。一,平等性體現前,也就是說,轉末那為平等性智。末那轉了,第六意識一定轉;第六意識轉,末那未必轉。好象我們上樓,到第三層樓,第二層樓一定上過;上到第二層樓,未必到第三層。前五識是第一層;第六意識是第二層;第七識是第三層。所以,轉末那一定轉第六識,平等性智、妙觀察智都現前,見到萬法一如。「證得」就是見到的意思;見到當然就證得了,知道法法平等,無有高下,無有差別。 『如來所說,皆是真如自性中自在流出。初未起心動念』。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四十九年,從沒有一天中斷,確實沒有意思。無說而說,決定沒有起心動念。『雖終日說、熾然說、剎說、塵說,實無言說之相』,這是真的,不但言說之相沒有,根本沒有起心動念。「熾」比喻火燒得很猛,意即不斷的。「塵」比喻如塵剎那樣多。 如來恆常住在大寂滅定中,那有說?七地菩薩已經證無生法忍。證無生法忍,就無言說,何況如來在寂滅忍地,『尚無說相,安有所說之法相耶。故曰「如來無所說」』這句話是真的。如來是清凈心,是真如本性,意即六道凡夫,業障深重的眾生,從真心本性上看,與如來一樣,都無所說。在經上世尊常常教導我們,不要著言說相。因為清凈心中實在沒有言說相。若執著,則是自找苦吃,迷惑顛倒。實在沒有,不可以自尋煩惱,不要自找麻煩。如來無所說,我們清凈心中也無所說,所以此地不說「佛無所說」。若說「佛」,與眾生就有差別;說「如來」,是從自性上講的,生佛沒有差別。這個意義很深! 『須知此兩節經文義趣,世尊實令奉持者離念也』。「義」是道理;「趣」是歸趣。前文教我們不要執著「名字相」,此段教我們不要執著「言說相」。不執著名字、不執著言說,就是離念。「念」就是妄念。『念不離,則名言之相終不能離』。我們現在知道學般若難。我講《金剛經》,講得很詳細;過去聽我的老師講《金剛經》,沒講這麼詳細。雖然說得這麼詳細,你們會不會受持?還是不會!道理在你現在只是聽說而已,沒見到事實真相,只聽我這麼講,不錯,是要放下;出了講堂,還是放不下。若見到事實真相,你就真放下了。一放下,你的舉止、容貌就變了。從前過的日子很苦,現在所有一切憂慮牽掛都沒有,顯現的是真快樂、真自在的相,絲毫執著也沒有。這兩段經文的大意是教我們離妄念、離妄想。 『《起信論》雲』。馬鳴菩薩著的《大乘起信論》,實在是非常好的論典,其中的事理簡要詳明,通一切大乘經,所以古大德注經常常引用。這裡引用《起信論》中的一段話,『若離心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最近有同修問我,為什麼古大德批註佛經,有的本子稱「疏」,有的稱「鈔」,有的又稱「講義」,也有的稱「論」,好多不同的名字是什麼意思。這些都是批註的名字,為什麼分這麼多名字?因為批註的分量不同。如果用「論」字,意思就是告訴大眾,我的批註絕對正確,沒有錯誤,都是佛的意思,佛也可以為我印證,就稱作「論」。 批註有兩種方式,一是依據經文一句一句批註,稱作「論典」,如《大智度論》就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的批註。這種論是依經文一句一句批註的,稱為「釋經論」。馬鳴菩薩作的《起信論》,不是注一部經的,而是發揮大乘經里的道理,不出大乘經的範圍,都是佛說的義理,他為我們詳細講解。這種論稱為「宗經論」,是依據經的,但它不是一句一句批註的。論有這兩種,所以批註有這兩種性質,一是解釋經、一是依據經發揮的。如《瑜伽師地論》屬於宗經論,《大智度論》屬於釋經論。 後來的祖師大德不敢說自己注得沒有錯誤,故說「疏」。「疏」是疏通,可能內容還有不妥當的地方,請人指教。「論」,沒有這麼客氣,我講的絕對正確,沒有討論的餘地。疏、鈔這些注子是可以討論,可以研究的。祖師大德客氣,所批註的,不敢保證百分之百正確,可能還有錯誤,有謙虛之意。用疏、用鈔、用注,不敢用論,差別在此。近代,連疏、鈔都不敢講,我們那有這種資格。我們今天用講義、講話,只能這樣說,姿態愈降愈低。所以,在名稱上,近代這些大德寫的批註都稱為「講義」,如江味農居士的《金剛經講義》。 中國古書也是這樣,所以最古,正確的批註稱為「傳」,最著名的《春秋三傳》:左丘明的《左傳》、《公羊傳》、《穀梁傳》,皆是批註《春秋》的。《春秋》是孔夫子作的,有三人作批註,他們認為自己的批註非常正確,決定沒有錯誤,可以永傳後世。所以「傳」的分量與佛經中的「論」,地位是平等的。但是後人為古書作批註,沒有人敢稱傳,都用注、用疏,用其它名稱。這是文學的常識,以後我們看到就曉得。 「若離心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這句話與《華嚴經》說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意思是一樣的。佛在許多大乘經上說,「一切法從心想生」。「心想」就是念。有念就有相,無念就無相。永嘉大師《證道歌》上說,「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夢」是迷,有念。(「覺」是無念。一切境界相從那來的?念頭生起來的。 佛法還沒到中國之前,中國古聖先賢的智能觀察很了不起。「想」字不是佛經傳至中國以後才有的;佛經沒有來,中國古老的文字里就有「思想」。「思」是心裡有分別;分別是劃界限,心裡有界限就是思。本來心裡沒有界限,一有分別、界限,就已經出毛病,再嚴重就現相。不但有界限,從界限里現相就是「想」。這就曉得相是心想生的。中國古聖先賢沒有說出這句話,但是從所造的文字元號,「思想」,就把佛講的意義,全都顯示了。中國文字很了不起,世界上任何國家民族都沒有。這是智能的符號,看字就開智能,就有啟發。每個字里含很深意義。 『又云: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乃至唯是一心,故名真如』。世尊在本經教我們受持,就是受持金剛般若波羅蜜,不著名字相、不著言說相、不著境界相,與《起信論》上講的完全相同。《起信論》說,「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馬鳴菩薩的《起信論》確實是宗經論,他講的這三句話是根據《金剛經》上,世尊教我們如何受持金剛般若波羅蜜。什麼是「心緣相」?「緣」是攀緣。執著、攀緣是煩惱,就是業障。 業障如何消法?拜拜佛、念念經,就消業障了嗎?拜《梁皇懺》、打個水陸,消業障?福報比以前消了不少,障卻沒消。離心緣相,不攀緣、不執著,業障就消除,則心清凈自在。若心裡還有憂慮、牽掛、煩惱,都是業障,就是心緣相。這些東西要離,因為是假的。清凈心中沒有這些東西,真心本性里沒有。佛教我們離的,都是真心本性本來沒有的;有的,佛不教我們離。智能、德能、相好、莊嚴、無量光、無量壽,這些是清凈心裡有的,佛教我們的都得到。煩惱、憂慮、牽掛是空的。佛教我們的句句都是好話,都是真實話,沒有一句騙我們。 學佛不明理不行。明理一定要讀經,要看批註。經與注看不懂、看不明白就沒有辦法,得聽講。那一種人可以不聽經?一種是一切通達,覺悟,就是心清凈,也就是言說相、名字相、心緣相,都離了,可以不必聽經。無論修學那個法門,這一生中決定能證果。另一種人可以不要聽經,老實人,雖然什麼都不懂,教他念一句阿彌陀佛,他就一天到晚「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他腦子裡什麼都沒有。這種人將來會站著往生、坐著往生,真的成功。心不清凈,又不老實,沒辦法,這是多數人,得好好的努力學,否則無法成就。由此可知,老實不容易,老實是上上根。不要小看有些鄉下老太婆,不認識字,就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他是上上根人,這一生中決定往生,而且往生的品位很高。 這三樁事離了,畢竟平等,就萬法平等。不但十法界平等,六道平等,無有一法不平等。不平等從那裡生的?從分別、妄想生的。有分別就不平等,有執著更不平等。離開一切分別執著,萬法一如,萬法平等,乃至唯是一心。凈宗念佛求的是「一心不亂」。「一心」就是真如本性。一心現前就是禪宗講的「明心見性」,就是教下講的「大開圓解」。說法不一樣,意義完全相同,同一個境界,故名「真如」。所現的一切萬法,十法界依正莊嚴,相如其性,性如其相。性是真的,性相一如;真如是這個意思。 『離心緣相,即是離念。「緣」指攀緣。心緣,即是起心動念。心若動念,必有所攀緣,便落於名字相矣。』 真的離心緣相,此人在一切法中,與諸佛如來沒有兩樣,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有沒有境界相?有,照樣穿衣吃飯、工作、迎賓接客,沒有分別執著、沒有起心動念,這樣的人才是受持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上一再講「受持、讀誦、為人演說」。「演」是表演,作樣子給人看。「說」是將道理、事實真相為人說清楚。如釋迦牟尼佛在本經一開端,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是表演給我們看,多自在。如果在一切法中還是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就四相具足,決定是凡夫,決定繼續搞生死輪迴,逃不出三界。這不能不知道,不能不警惕。由此可知,禪也好,密也好,教也好,自己有沒有能力成就? 禪、教、密都要遵守這個原則。也就是說,在一切法里還起心動念,都是假的。禪,雖然沒能斷煩惱,禪定的功夫伏住煩惱。真正得禪定的人,心裡沒有財、色、名、食、睡的念頭。能不起心、不動念,是用定功將它伏住,並不是真的沒有。定功很深,這些念頭不起現行,這樣的功夫有沒有成就?沒成就,將來往生,不過初禪天、二禪天而已,仍在三界之內,沒出三界。這功夫多難!我們能做得到嗎?財色名食睡在面前,能不動心嗎?才知道其它的法門難修。 現代我們能得救,唯有靠阿彌陀佛,佛力加持,帶業往生。起心動念、分別執著,照樣可以往生。念佛法門殊勝,就在此。往生的條件:信、願、行,三資糧。真正相信、真正發願,要生極樂世界,要見阿彌陀佛。行就是念佛,當作一生中唯一的大事,二六時中,無論何時,心裡有佛,其它的東西放下了。其它的法門,心裡有佛都不行,都是障礙。念佛法門,心裡可以有阿彌陀佛,就容易多了。心裡什麼都沒有,太難!心裡有一樣東西取代一切妄念,這容易多了。凈土法門萬修萬人去,道理在此。 『《起信論》又云:「當知染法凈法,皆悉相待,無有自相可說』。「相待」就是相對的。染凈是相對的,大小也是相對的。所有一切法都是相對的,科學家早已發現相對論。凡夫確實生活在相對的世界。但相對不是真的,離開這邊,那邊就沒有;離開那邊,這邊也沒有,是相對建立的。不但六道,十法界都是相對建立的,所以虛幻不實,唯有一真法界是真實的。 『是故一切法,從本以來,非色非心』。「本」是根本。我們以為有物質、有精神。馬鳴菩薩告訴我們,沒這回事,物質、精神都是妄想,絕非事實「非色非心」。『非智非識』。色、心是所變的;智、識是能變的。所變的境界,沒有色心。佛在《金剛經》上說得很多,所變的一切法,都是因緣所生,當體即空,了不可得,非色非心。如果諸位學一點法相唯識,就很容易明了。《百法》里將心識都列在有為法。有為法包括心法、心所法,皆屬於心。色法屬於色。心法、色法、不相應行法都是有為法。《金剛經》上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說明「非色非心」;全是從妄想變現出來的,不是事實。智與識是能變,就是妄想;色與心是所變。 『非有非無』。「非有」,絕對沒有這個事實,當體即空。「非無」,有剎那的幻象。我們現在看到的現象,不能說「無」;但是這些相當體即空,了不可得,不能說「有」。「非有非無」,說明事實真相。『畢竟不可說相』。這是講真話。「相」既然不能說,更不能執著。『而有言說者』。釋迦牟尼佛不能說,而為我們說了四十九年;不能講,卻講了三百餘會。『當知如來善巧方便,假以言說,引導眾生』。所以,佛在本經說,「如來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我們須體會如來說法的真實義,開經偈說,「願解如來真實義」。真實義在此,『其旨趣者,皆為離念,歸於真如』。這是千經萬論,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乃至一切諸佛如來所說無量無邊的佛法,都是一個宗旨,一個方向,一個目標,教一切眾生離念而已。「離念」就會歸自性,歸於真如。 『以念一切法,令心生滅,不入實智故』。「實智」就是般若,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能。因為心裡念著一切法,有牽掛,放不下,所以心就變質,變成生滅心。自性本具的般若智能不能現前,可惜!『此節論文,正此處之註腳也』。江味農居士采《起信論》這一段話,正好是《金剛經》這一段的批註,注得好,講得實在透徹、明了。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 第六七、六八卷 新加坡居士林
『「非識、非有、非無」,此三句,總謂一切諸法,不過彼此對待相形,雖似有而實無,當體即空。』 此段文還是解釋。《大乘起信論》說,「一切法從本以來,非色非心、非智非識、非有非無」,將一切法的真相為我們說破,也就是「諸法實相」。「總謂一切諸法」,這不僅說世間一切法,出世間的一切法也不例外。世出世間合起來講,就是佛法常講的「十法界依正莊嚴」。「六凡」是世間,「四聖」是出世間,一切法的實相確實是「彼此對待相形」。對待就是相對的,從見相對起,因為有見分這一邊,就產生相分的那一邊。假如對於事實真相還無法體會,可以用更淺的比喻說明。如想像,想是「見分」;一想就有相,就是「相分」。我們想一個人,心裡就現那個人的相,是對待相形建立的。我們想一個地方,那個地方的相就現形。 想是「見」這一邊;「相」是另外一邊。因為人有想,就有相。有定功的人,世間人講,有天眼通的人,你打妄想,他知道。因為你妄想時現相,他能看到。你在想什麼,他都見到;你在夢裡幹什麼事,他也看到,因為夢中有相,夢也是妄想變現的。我們有身體,周邊的生活環境,森羅萬象,這些現象也是從妄想變現的。離開妄想,就沒有一切法。這個道理很深,事很複雜。 《華嚴經》說,無量因緣,不是很單純的;但是總原則都是相對建立的。表面看好象存在,事實確實不存在,所以當體即空。我們看到這些相明明存在,而沒有看到當體即空,因為粗心大意,心裡的妄想執著,從來沒有間斷過。一個念頭生,一個念頭滅,沒間斷過,於是幻象就呈現在眼前。如果念頭斷了,現象就沒有了,如永嘉大師說的「覺後空空無大千」。什麼是「覺」?迷的念頭斷了。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妄想變現的,妄想是迷執;迷執沒有,現象就沒有。 由此可知,只要有現象,自己就要知道,我的迷沒有斷,無明妄想沒斷。怎知沒斷?相現前,就沒斷;斷了,相就沒有了。自己有沒有破無明,有沒有斷妄想,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當知般若,亦是與彼諸法相形。名為般若耳,安可執著名字相。』 「般若」是佛家的名詞,也是與一切諸法相對而建立的。佛法既是因緣生法,無不是當體即空,了不可得。因此,佛所說的名相,不能執著,一執著就錯;體會它的意思,就可以了。學佛,重要的是明心見性,破迷開悟,才是真實的目標。這是說明為什麼不可以執著名字相。名字相是相對建立的。因為眾生愚痴,佛才說般若。般若是從愚痴相對而建立的。 『前雲明了無有定法,是清我見之源。今雲破除攀緣妄想,是截我見之流。』 源流像泉水一樣,源頭在那裡,比喻妄想、執著的根源。這是無始無明。前面經文說「無有定法」,是清除我見的源頭。此處講「破除攀緣妄想」,源頭就不起作用。由此可知,正因為妄想、執著,無明才擴張。愈擴張愈大,愈擴張愈深,無明是如此起作用的。 『一切眾生,從本以來,不了達十法界理事,唯一真如,同體平等』。這是把源流的樣子說出,也就是根本無明的現象。根本無明是什麼樣?此處說的就是。一切眾生就是迷,無明不斷的增長,不斷的擴張,這是講現前的眾生相。為什麼有此現象?「從本以來」,有些地方講「無始以來」,意義完全相同。「不了達」,「了」是明了,「達」是通達,不明了、不通達十法界的道理與事實真相。十法界的理與事是什麼?「唯一真如」。理是真如;事也是真如。一如無二如,「同體平等」。體是真如,怎不平等! 相雖然無量無邊,森羅萬象;體是一個。古德比喻說,「以金作器,器器皆金」。金的器皿有無量種,各個不一樣,但是體質都是黃金,沒有兩樣。從體上看是平等的,從相上看也是平等的。相都是金,不管變成什麼樣子,都是黃金的相。一般人講,體平等,可以接受,相如何平等?著相,就不平等;在相上起分別執著,就不平等。不著相,則相平等。金手鐲是金的相;金耳環也是金的相,都是金的相,怎麼不平等!如果起分別執著,手鐲不是耳環,耳環決不是手鐲,即是著了相分。不著相分,皆是金之相,平等的;體是黃金,還是平等的。體、相平等,理、事也平等。 我們現在迷了,在這裡起妄想執著,而且妄想執著『念念相續』。雖然妄想執著的念很短暫,前念滅,後念生,念頭生滅不停。生滅不住,不能斷除,此事麻煩!『未曾離念』。前念滅,後念即生,沒離念,『謂之無始無明』。此段文非常之好,第十二段、十三段將無始無明的相狀、來源,為我們說出。文字不多,講得很清楚、很明白。 初學佛的,對於「無始無明」,很不容易搞清楚,很難了解這個事實。難得此小注說得這麼詳細、明白,用字不多。如果沒達到這個境界,這話說不出來。 『今欲返本還源』。我們學佛為的就是返本還源、明心見性,就是找回自己。宗門常講,「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我們學佛就是為這樁事,找到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即是自己本人。意即明心見性,找回自性,就成佛,這是「返本還源」。 『故必須從根本解決』。這是最直捷、最聰明、最為第一的,不從枝葉,從根本。我們現在曉得根本就是妄念,要直截從根本下手,『以斷其念』。破除妄想執著,即斷妄念。知道這個方法的人很多,不但宗門知道,教下的人也知道。『難哉、難哉』。真難!說的是很清楚,然而斷得了嗎?不但斷不了,愈斷愈多。不斷妄念,似乎還沒有妄念;一想斷,妄念不知那來的那麼多。 『因其難也,故佛為說種種方便法門,令其隨順得入』。因為太難,所以佛說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這些法門都是斷妄想雜念的。諸位必須知道這個原則,否則不會用功,往往用錯。 無論在家、出家,一入佛門,就教持戒第一,將持戒當作第一門功課,因為它重要。因戒生定,不持戒就不能得定。因定開慧,就開始悟入心性;不得定就不能開智能。大家很認真持戒,戒律非常精嚴,能不能得定呢?不能,因為觀念錯誤,分別戒律、執著戒律;須將分別、執著破除才行。用分別、執著持戒,戒律再好,得的是人天有漏福報。雖很善良,不造惡業,但不能得定。 為什麼不能得定?《六祖壇經》中六祖說得很好,「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一般人把持戒的意義弄錯了,不知道是自己持戒,沒有叫別人持戒;自己守規矩,沒有叫別人守規矩。自己持戒,看這人不持戒,那人破戒,心還能定下來嗎?不能得定,自己修得不錯,而起心動念都不善,心還是被境界轉,不受好境界轉,被壞境界轉,根本就不懂什麼是持戒。佛講持戒沒錯,三世佛見了都搖頭-- 把我的意思搞錯了。戒是清涼,自己得清涼。小乘戒是在相上,論事不論心,比較容易持,完全著相。大乘修行相當困難,大乘戒在心地,論心不論事,要心地清凈,所以容易成就定慧。與小乘比較,大乘是修行的徑路。 佛為什麼說這麼多法門?因為眾生的根性不同,只要是適合的法門,所謂契機,就很容易成就。修學不契機的法門,就非常困難。這種例子在大小乘經上說得很多。所以,法要對機,若不對機,很難得效果。那一種法門能讓我們隨順而入? 『《起信論》云:當知一切法不可說不可念故,名為真如』。真的說不出來,真的是一。一無法說,二才可以說。說,也是對待相形的;沒有對待相形,就說不出。因此,不可執著言說相,離言說相,道理在此。 『問曰,若如是義,諸眾生等,云何隨順而能得入』。不能說,怎能令一切眾生隨順而得入。 『答曰,若知一切法,雖說,無有能說可說。雖念,無有能念可念,是名隨順』。這是《起信論》上的,須牢牢記住,因為我們將「隨順」的意思搞錯了,變成隨便。用這個標準來看,我們從來不曾隨順過。「雖說,無有能說可說」,心裡決定不分別有能說、所說。雖念,也不分別有能念、所念。 我們念「阿彌陀佛」,一天到晚佛號確實沒有停過,一句接著一句念,心裡乾乾淨淨,一塵不染,從來沒有一個念頭是我能念,阿彌陀佛是我所念的,這是隨順。若能這樣隨順,則念佛功夫是離念。離念得的是理一心不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實報莊嚴土。這是了不起的功夫!「雖念,無有能念可念」,「可念」就是「所念」。無有能念、無有所念,這樣修行功夫就得力。 普賢菩薩說,「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這種成就比念佛難。因為我們念阿彌陀佛,確實我是能念,阿彌陀佛是我所念,一天念幾千聲、幾萬聲佛號,確實有能、有所。有能、有所,其它法門不行,還是凡夫,不能見性,不能超越三界。念佛法門有能念、有所念,照樣帶業往生。 能所不斷而能成就,只有凈土一門;除此之外,找不到第二門。這一門真救了我們;離開這一門,我們沒救。其它法門,一定要達到能所雙忘,才有希望。只要有能、有所,就沒希望,這一生還得繼續六道輪迴。 『若離於念,名為得入』。由此可知,隨順實在即是離念;離念才隨順。馬鳴菩薩在《起信論》里,將「隨順」二字的定義說出。他的境界實在高! 『心雖無法』。真心確實無法,一法不立。佛門有句話,「佛事門中,一法不立」,就是清凈心中一法不立。『而法從心生』。十法界森羅萬象是從心生的。心是體,十法界依正莊嚴是相。從體起相,相從心生。雖然相無量無邊,體是一個。『因諸法一如,故不可說』。一就不可說。『因真心無念,故不可念。名為真如也』。有念就是妄念,必須念無能所,就是無念。念而無念,念與無念是一,不是二。性與相是一,不是二。金與器是一,不是二。 知道金與器是一,不是二,性與相就不二。無念是性,念是相,無念與有念是一,不是二。這個道理比較深,若細心體會得,就受用無窮,才真正得自在,在日常生活中得受用。經論上講,「恆順、隨喜」,我們懂了,可以做到,就過佛菩薩的生活;要是不懂、不明了,則過的是凡夫的生活。凡夫的日子不好過;佛菩薩的日子得大自在。 念與無念是一,不是二,這就是真理,就是自性。宗門講「明心見性」,是什麼樣的境界,是怎麼回事,很少人聽說,也很少人講清楚。我們的機緣不錯,在此處見到明心見性的境界、明心見性的樣子。總結說「萬法一如」,所有一切相對的,都圓融,都會歸自性。 真妄一如,真妄不二。真是體,妄是相;真是理,妄是事,因為體相不二,理事不二,真妄就不二。從理事不二之中,又顯現一個事實真相,即事事皆不二。《華嚴經》上講,「事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是一真法界的現象。從事事無礙我們明了,是非不二、邪正不二。「不二」也可以稱為「一如」。是非一如、邪正一如,就看得更微細、更透徹。心裡決定沒有絲毫妄想分別執著,才一如,才不二。稍有一點執著、分別,則善決定不是惡,惡決定不是善;邪決定不是正,正決定不是邪。因為有分別、執著就是二,萬法不一。心清凈平等,萬法不二;不二就是不一。若能在這上參透,則有受用。如果不會,就老實念「阿彌陀佛」。 『念是業識,性體並無是事』。「念」是起心動念。無論動什麼念頭,只要有念,就是「業識」,即阿賴耶識三細相之一,「無明業相」。法相宗說,「一念不覺,而有無明」,這個「念」就是不覺,就是無明,是阿賴耶識里的無明業相。性體之中確實沒有,真如本性里沒有起心動念。由此可知,起心動念與真心本性沒有關係。比如陰天雲彩很多、很濃厚,把太陽遮住,使我們看不到太陽。這個很厚的雲層就像意識。太陽本身確實沒有雲層;雲彩與太陽不相干,就是這個道理。 『此明雖業識紛動,而性凈自若』。這是說明,無論意識怎麼起、怎麼動,與真心、本性都沒有關係。 『能大師云:何期自性,本自清凈』,這是禪宗六祖惠能大師開悟時,向他的老師提出報告,說出他的見地。他真的見到了,清凈心(本性)原來就是清凈的,從來沒有染污。五祖忍和尚同意他這句話,我們的真心本性是清凈的,從來沒有染過。如太陽一樣,從來沒有被雲彩遮住過。我們的心性不能現前,被無明煩惱障礙住。無明煩惱是虛妄不實的,就是一個妄念。這個妄念如果繼續不斷,就起作用,障礙本性。本性的作用不能現前。我們看無明、妄想;無明意識、或者講一念無明,究竟是什麼?這一樁事,世尊在《楞嚴經》上講得很透徹。但是《楞嚴經》的文字深,這個地方淺。這一段寫得是真好!我們沒辦法不佩服。《楞嚴》那一段看不懂,看這個懂。 『當知念之為物,當處起,當處滅,剎那不停』。這是一念無明的真相,即《楞嚴經》說的「當處出生,當處滅盡」。「當處」,實在是極短暫的時間,短暫到我們無法想像,無法思惟。這部經上,凡是比喻,只能比喻個大概,無法比得恰好。世尊比喻的,我們已無法想像。佛說,一彈指有六十剎那,一剎那有九百生滅。我們平常彈指彈快,一秒鐘可以彈四次。四乘六十,再乘九百,正好是二個十萬八千。一秒鐘有兩個十萬八千次的生滅,這是無明,這是妄想。所以,不要搞錯了,以為一天到晚胡思亂想即是「妄想」。佛講的不是這個,這種妄想太粗了。佛講的是一剎那九百生滅,當處生,當處滅,剎那不停。這是它的現象,是它的樣子。 『病在前念滅,後念又起,念念相續』。十法界六道輪迴是這樣變現的,妄念不停,當處出生,當處滅盡,前念滅盡,後念又起,剎那九百生滅。為什麼有十法界不同的相?十法界是講大的,細說,每個眾生都不同,每個現象都不同,就是因為念頭變化。要是不變,生與滅皆同。它會變,一變就不同,就是世尊在大經上講的「無量因緣」。因為無量因緣,現無量的相。現的相不同,沒有見到兩個人的面貌相同,因為念不相同。念要是相同,兩個人的面貌一定相同。 佛的面貌相同,因為佛沒有念,所以現的相都一樣的。菩薩的相很接近,但還是不同,因為等覺菩薩還有一念生相無名沒斷。這一念生相,彼此也有差別,所以菩薩的相大同小異。羅漢的相就各個不同,因為羅漢沒破無明,所以他們的念差別很大。羅漢的相貌各個不同,何況凡夫!道理在「念念相續」。若把這句話講清楚、講明白,就是剎那九百生滅,業因果報的相續相(連續相)。我們眼前的現象,就是「剎那九百生滅業因果報的相續相」,真的是「當體即空,了不可得」。要是認為真有,就錯了。《金剛經》教人「受持、讀誦、為人演說」,我們應如何做,現在總算明白了。 不著名字相,不著言說相,不著心緣相,心裡乾乾淨淨,一法不著,這是「受持」。自己受持,作榜樣給大家看,這是「演」。別人來問,就為他說明,稱為「說」。受持、演說,就是真正修般若,真正修金剛般若波羅密。 教你不執著名字相,不是沒有名字;教你不執著言說相,不是沒有言說;教你不執著心緣相,不是沒有森羅萬象,必須在境界里明了不二。經上常講,懂得會歸自性,才是真正修般若行,這是大乘。我們不明了真相,佛教我們這個方法,我們懷疑,不知道佛為什麼教我們這樣做。譬如一天到晚「阿彌陀佛」不斷,手上掐珠不斷,心裡決定沒有能念、所念的念頭,能、所兩邊都離。「阿彌陀佛」句句不停,不著非法相。非法相就是空相。念佛不著空相;心裡又若無其事,能念、所念都沒有,不著法相。法相是有,非法相是空。一天到晚念阿彌陀佛,空有兩邊不住,這是真會念佛,即是理念,往生實報莊嚴土。著相念,有能念、所念,信心堅固,願心懇切,生凡聖同居土。 『隨滅隨起,並無實物,猶之空花,幻有實無』。這不僅是講理,理之中有事,就是眼前的現象。說得親切一點,即我們的身相,日常生活周邊環境的現象。環境不外乎人事環境,跟我們往來的人;物質環境,就是我們衣食住行的受用。這些就是念念相續,隨滅隨起,沒有東西,猶如空花。佛在經中常常用「空花」比喻,空中確實沒有花,什麼時候看到空中有花?眼睛害病就看到空花,害過眼疾的人就有此經驗,見到空中有花,見到燈上有圓影,這就說明是假的,看錯了,是自己的幻覺。 「幻有實無」。幻覺似乎是有,實在沒有。不但沒有這個身,也沒有這個心。我們起心動念的心根本沒有;起心動念的心是八識五十一心所。八識五十一心所不是真的,都是有為法。《金剛經》末後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所以不但身沒有,能思惟想像、起心動念的心也沒有,這是事實真相。眾生現在生活得這麼痛苦,這麼可憐,原因是把幻有不實的東西當作真有,無量無邊的苦惱就此而生。本來沒有的事,天天打妄想,天天過苦日子,若豁然明白,就得大自在,才曉得事實真相。然後我們在這個世間天天玩耍,遊戲神通,快快樂樂,永遠沒有苦。因為我們過的是一如不二的日子。「一如不二」是諸佛與大菩薩的生活。提升自己過佛菩薩的日子,不再搞六道輪迴。 『故曰:不怕念起,只怕覺遲』。知道念與無念是一不是二,就覺了。所以,有念不怕,只怕不覺。覺了就是佛菩薩,不覺即是生死凡夫。眾生與佛的差別,就在一念之間。 『歸源無二路,方便有多門』。「歸源」就是明心見性,就是徹底明了事實真相。只有一條路,確實沒有二路。這一條路是離念而已。因為離念太難了!所以佛為我們開八萬四千法門,開無量法門。在無量法門裡,『念佛一法,尤為斷念方便之方便』。一切諸佛讚歎念佛法門,不是沒有道理,不是隨便讚歎的。諸佛如來的智能已經究竟圓滿,所說的話決定真實,這才曉得念佛是所有一切法門中的第一法門。尤其是斷念方便之方便,是究竟方便,徹底方便。『不念他念而念佛』。即是方便之方便。『亦是轉換一個念頭』。並沒有斷念,是將念頭轉了,一切念頭都不念,只念佛。 經上常講,「一切法從心想生」,念什麼就現什麼相,念佛就作佛;念菩薩就作菩薩。十法界是相的變化,無量相的變化。變化的因,就是念頭。因為念頭不同,所以形象不同。專念佛,就變成佛相;念菩薩,就變成菩薩相;念慳貪,就變餓鬼相;念瞋恚、嫉妒,就是地獄相;念愚痴,就是畜生相。念佛,將念頭轉為第一殊勝,就變佛。『而念佛更視作觀親切』。宗門教下,法門無量,總而言之,不外止觀的原則。 念佛比修止觀還親切,因為『蓋作觀,可說是智念』。禪定是般若,中國禪宗修的是般若波羅密,而不是六度里的禪定。六祖大師在《壇經》一開端就說出宗旨,「總修般若波羅密多」。中國禪宗修般若,以《金剛經》印心,依《金剛經》的理論、方法修行。所以,止觀是「智念」,把念頭轉成智能。一切言說相、名字相、境界相都不著;不著是智能,所以是智念。『念佛則是凈念』。念佛不是智念,而是凈念,是『換一個清凈念,以治向來染濁之念』。我們過去的念頭是污染的、不清凈的,用這句佛號把一切雜念、染念換過來,變成凈念。所以,念佛法門稱為「凈」。 『一心念之』。念佛的秘訣就是一心稱念。怎樣得「一心」?第一、不懷疑;第二、不夾雜;第三、不間斷。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就是凈念。大勢至菩薩教我們「凈念相繼」。「凈」就是不疑、不雜;「相繼」就是不間斷。『又是以純一之念,治向來雜亂之念』。「治」是對治。把從前雜亂的念頭改過來,改成純一之念,所以它親切、殊勝。 『佛者覺也,阿彌陀佛,是無量覺』。從字面上翻譯,「阿」翻作無,「彌陀」翻作量,「佛」翻作覺,阿彌陀佛即翻成「無量覺」。 『念念是佛,即念念是覺』。無有一法不覺。『覺者,覺其本性本來無念也』。覺悟到本性本來無念,本來不染,本無分別執著,就真的覺了。若還有分別執著,就沒覺,還迷。幾時在一切法里都沒有分別執著,真的放下了,身心世界一切放下;放下就是不再分別,不再執著,就覺了。 『故曰,更親切』。至此,我們才真正體會念佛確實比智念親切。也就是說,比修止觀、修禪來得親切、高明。法門如是殊勝,多少人當面錯過,因為不識貨。金剛寶石在眼前,卻當作碎玻璃,沒看在眼裡,不知道是無價之寶,真是非常可惜。 『念佛功夫,雖未能做到念而無念。但能行願真切,仗彌陀悲願力,接引往生,便同阿鞞跋致,即是圓初住地位』。這是念佛法門無比殊勝之處,十方一切諸佛如來同聲讚歎,道理在此。無論修其它任何法門,一定要達到「念而無念」才得受用,才算是成就。「念」與「無念」還是二,不是一,就不得成就,得不到受用。還是過生死凡夫的日子,而不是佛菩薩的生活。 如果真的做到念而無念,念與無念是一不是二,則過的是佛菩薩的生活。這在凡夫真難,起心動念都是妄念,都是分別、執著,理在面前,卻做不到。念佛法門,即使沒到這個功夫,可以帶業。只要信、願、行,這三個條件具足,真正相信娑婆世界的西方,過十萬億佛國土,有極樂世界,真正有阿彌陀佛,有許多念佛人都往生到那裡。真正相信,一點也不懷疑,信具足。願意去,願意捨棄現前的六道輪迴,願意捨棄現前的十法界,要有這個願。 有很多人學禪,要明心見性;有些人學密,要即身成佛,而十法界放不下,則明心見性、即身成佛都在十法界。凈宗的眼光遠大、志氣宏偉,作佛、作菩薩,都放棄,不希罕!我要到極樂世界見阿彌陀佛。六道十法界全都放下,世間還有什麼放不下的?財富算什麼,跟大梵天王比,差得太遠!經雲,大梵天王以大千世界七寶布施。我們有多少七寶?銀行保險箱裝一箱就不得了;大梵天王的七寶,大千世界來裝也放得下,我們那麼一點點,太可憐!一定要放下。全放下,就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接引往生。若不肯放下,佛力想加持,你有障礙,佛力加不上。若功夫好,想什麼時候往生都可以,不一定要等命終,隨時能去。 帶業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雖沒有念而無念的功夫,沒能融成一體;到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就把我們提升至阿惟越致菩薩,即此處講的阿鞞跋致。「阿鞞跋致」是圓教初住地位,「圓教初住」就是別教初地。江味農居士這個講法,我並不贊成。因為他講的地位太低了。圓教初住、別教初地還有退轉。阿鞞跋致是不退轉,應該是八地菩薩。八地稱為不動地,永遠不退轉。所以,阿惟越致就是阿鞞跋致。阿鞞跋致是《彌陀經》說的;阿惟越致是《無量壽經》說的,意思一樣,翻譯不同。 凈宗許多祖師大德告訴我們的是「七地以上」,此講法很有道理,不過分。如果不是七地以上,諸佛菩薩那樣的讚歎,好象有點過分。七地菩薩,讚歎沒有話說。我們從十方一切諸佛如來的讚歎,應當肯定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是七地以上的境界。這話不是我們推想的,因為我們在《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看到,十方世界眾生到了西方極樂世界,相貌跟佛相同。西方世界是平等世界,體質與佛相同,皆是紫磨真金身色,相貌相同,一切受用相同,智能、神通、道力相同。初地菩薩與佛差太多;七地、八地與佛差不多。 世尊滅度之前,為我們說出「四依法」,其中有「依法不依人」。我們依據《無量壽經》四十八願。《無量壽經》是法,根據經典所說,不像是圓初住,而像是圓教八地菩薩,一切與佛差不多,實在不可思議。帶業往生,即使下下品往生,到了西方極樂世界都是這樣。我在講堂上多次宣講,決定不是自己的能力,而是享阿彌陀佛的福。阿彌陀佛把我們提拔去享福。因為西方極樂世界是大乘圓教,最低的地位是初信位菩薩。如果不得阿彌陀佛神力加持,憑自己功夫往生的,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是圓教初信位菩薩。雖是初信位,阿彌陀佛將我們提升至八地菩薩,所以到西方世界是阿惟越致,這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加持的。這便宜佔大了,真正不可思議。十方世界,無量法門都沒有,查《大藏經》也查不到;唯獨念佛法門無比殊勝,得一切諸佛讚歎。 我們遇到念佛法門,相信念佛法門、發願修學這個法門,的確是無量劫來的善根、福德、因緣今天成就;如其不然,決定不能信受。凡是信受,這一生中往生的,都是無量劫的善根福德因緣成就。 『如修他法,至此地位,須經久遠劫數』。這是真的。修其它法門,要修到圓教初住、別教初地的地位,須經歷三大阿僧祇劫。「三大阿僧祇劫」是從證得小乘須陀洹果那一天算起,沒有證須陀洹果以前所修的都不算。如果加上以前所修的,則是久遠劫數,不只三大阿僧祇劫。也就是說,修別的法門要到這個地步,太難了!而修念佛法門,一生成就。『今一生辦到,其為方便之方便,更何待言』。 諸位如果真的把大乘佛法都看了,就有比較。門門看到之後,才會死心塌地念阿彌陀佛。不但身心世界放下,連佛法也徹底放下。過去蓮池大師明白了,所以他老人家說,「三藏十二部,讓給別人悟」,他把經教放下了;「八萬四千行,饒與別人行」,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都放下。經教法門全放下,他老人家最後依一部《彌陀經》,一句「阿彌陀佛」。這是徹底覺悟的人,究竟覺悟的人才肯干。不是真正究竟徹底覺悟的,放不下!這部經還不錯,那個法門也很好。雖然念佛,又懷疑、又夾雜。懷疑《彌陀經》不如《華嚴》,不如《楞嚴》;懷疑念佛不如參禪,不如念咒。這是疑心病,夾雜許多,結果一樣也沒成功。自古以來,世出世法的成就都在「專精」,想成就,如果不依此二字,就難了;依照去做,就不難,要專、要精。 『我等幸聞此法,豈可蹉跎,交臂失之』。江居士苦口婆心勸導我們,我們能聞此法門,實在是大幸。梅光羲居士在《無量壽經》序文引用彭際清的話,「無量劫來,希有難逢之一日」,不能不珍惜。「幸聞此法」,無量劫來希有難逢,我們今天逢到,怎可蹉跎!「蹉跎」是猶豫不決,不能肯定、不能斬釘斷鐵的直取。 『然行願真切,必須一心在念佛求生上,方能謂之真切』。「真切」要有行動表現。行動就是一心念佛,求生凈土。除此一念之外,別無二念。若有別念,都是打閑岔,是業障,是魔障。用什麼方法消除業障與魔障?專念一句「阿彌陀佛」就消除,不專就被魔障礙。 『所以念佛人,於斷念一層,縱令未易辦到』。「斷念」與修其它法門一樣,是圓滿的成就。因為我們的念沒斷,『而「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這兩句務必要做到』。這是真的,若做不到,則不能往生。一定要做到! 蘇醫生同修非常難得,前幾天幫助一位老太太念佛往生,這位老太太九十歲,孤苦伶仃,她在病危時,念念捨不得她的一棟房子,蘇居士勸她放下,一放下,不到十分鐘就往生了。所以,對這個世間絲毫貪戀都不行,有絲毫貪戀就不能往生。房子要放下,不要交待給什麼人,否則就糟了。管他什麼人,不要理會;「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誰拿去都好。若想交待那個人,這一生就完了,還是放不下,還在打妄想。什麼都不要想,要徹底放下,一放下感應就現前。她見到西方三聖,真正不可思議!這位老太太一生沒有聞過佛法,臨終才聞到,與第十八願講的完全相應-- 臨命終時,一念、十念往生。臨終遇善知識開導,她就覺悟、就接受、就念佛,西方三聖立刻現前,證明第十八願千真萬確。 「色、聲、香、味、觸、法」是指六根所接觸的對象。六根所緣的對象都要放下,這樣的心才專,才精。有一樣放不下,則是生死凡夫。雖然樣子像學佛,其實沒有學佛,還是生死凡夫,還在學六道輪迴。這兩句話是《金剛經》上的。《金剛經》教我們大原則,「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住」就是不住色聲香味觸法,心裡不染著六塵,乾乾淨淨;「而生其心」就是生念佛之心,生專念阿彌陀佛之心,就能成功。「這兩句務必要做到」,江居士的語氣非常懇切,使我們感動。 『念佛真實功夫,真實受用,如是、如是』。念佛的功夫得力不得力,有沒有得受用,就在這兩句。若還是著相、放不下,一天念十萬聲佛號,也不得受用。念佛的好處,念佛的快樂,念佛的自在,你沒得到。真正得受用,則法喜充滿、自在快樂、智能充滿。 『妄想是眾生無始來之病根,萬不可強制。如其強制,反傷元氣』。修行人不能不知道,參禪的方法不恰當,不但不能得定,反而發生障礙,就是我們一般講的「著魔」。為什麼會著魔?勉強斷煩惱。說實在話,著魔都是真用功的人,否則絕對不會著魔。他真想斷煩惱,真想成就,但不曉得道理,不懂方法,盲修瞎練。煩惱是無始劫來的病根,不是一下子就能斷的;要懂得道理,要用方法調和,逐漸的減少。如果勉強,就壞了,一定出事。 『因妄想是本心之作用,不過錯用了,所以成病』。妄想是念;念從心起。我們常講,「錯用了心」,錯在分別執著。若離開一切分別執著,心就用對了。心用對了,即理事不二。理不是事;事不是理,有分別執著,就用錯了。性相不二,是用對了。性不是相;相不是性,是用錯了。用宗門的話說,錯在不知道會歸自性。一如不二就是會歸自性;能這樣用,會這樣用,是佛菩薩。佛菩薩就是用這個心。不會用的,於一切法中起分別執著,是凡夫的用法,用錯了。 「錯用了,所以成病」。參禪,得了禪病;念佛,也有著魔的。一般念佛著魔比較少,但不能說沒有。李老師曾告訴我,他曾經在台中辦過幾次精進佛七。精進佛七的人數不能超過十個人,否則主七師父的精神、能力照顧不到。所以,是小班制的,每個人用功的情形都要照顧、要觀察到學員功夫得力不得力,到什麼程度,主七師都曉得。其中有兩個人用功不如法而著魔,就是此處講的強制斷煩惱,搞出毛病。李老師慢慢為他調整,差不多一年才恢復正常。以後不敢再辦精進佛七了。不用功的人不會,真正用功會出毛病的,是用功不如法。即使老師在旁指導,稍稍有偏差都會出事。我們現在打佛七,絕對不會出毛病。佛七法會熱熱鬧鬧、歡歡喜喜的,一面念佛,一面亂七八糟胡思亂想,不會出毛病。真正用功念佛不一樣,念佛堂情形不同。總而言之,自己決定不要勉強,不要刻意壓伏煩惱,這樣不好。 『只要依照佛法,將其轉換過來』。將雜念、妄想轉過來就好。若想斷它,麻煩就來了。一轉,什麼事都沒有。『歸到智念或凈念上』。「智念」是用參禪、持咒、止觀的方法,轉成智念。念佛是轉成「凈念」。無論什麼念頭起來,轉念阿彌陀佛就好;不要去斷那個妄念。根本不理妄念,第二句就換成阿彌陀佛,這樣穩穩噹噹,不會出事。 『久久自然無念』。有很多人念佛很著急,念了三四年就說,「法師,我怎麼還不得一心?」我告訴他,你這一輩子都不會得一心,別指望了!因為你老是念「要得一心」,這個妄念存在心裡。想要得一心不亂,又夾雜一個「我什麼時候得一心」,一心怎能得到?真正想得一心,沒有得一心的念頭,念久了,自自然然得一心。所以,決不能夾雜求一心的念頭。 「久久自然無念」,這個「無念」是妄念沒有,分別執著的念頭也沒有。『便是平等性智,妙觀察智矣』。這時就真的功夫得力,真的功夫成就,轉識成智、轉煩惱成菩提、轉凡成聖。不但功夫成就,可以說達到圓滿。這樣念佛往生,是生實報莊嚴土,不是凡聖同居土。如此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是阿彌陀佛加持的;真的變成阿惟越致菩薩,是自己功夫真的成就了,這就是明心見性的境界,最低限度是真正的圓初住。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 第六九、七十卷 新加坡居士林
『今曰斷除,是除其病,非除其法。斷妄歸真,便恍然大覺,了達萬法一如,本是一真法界。本無人我差別,則萬念冰消。』 佛在大乘經上,常常勸導我們斷除煩惱、習氣、妄念。這些開示非常多,究竟怎樣斷除,斷除什麼,我們必須先搞清楚、明白。此處說得清楚,「斷除是除其病,非除其法」。「法」是指法相。法相不能斷除,法相是自性變現的,怎能除!病在妄想、執著,故斷除是除我們心裡的妄想、執著,不是除外面的境界相。 「斷妄歸真」,只要自己心裡的妄想、分別、執著斷除,外面的境界相樣樣都真實,就是歸真;並不是離開境界別有真實。所以,諸佛菩薩與我們在一起,住的是一真法界,我們住的是六道輪迴。一真法界就是六道輪迴;六道輪迴就是一真法界。離開妄想、執著的人,在六道輪迴里也住一真法界;在心念上起妄想、分別、執著,在一真法界里變成六道輪迴。這是事實真相,一定要清楚明白,斷妄是斷心裡的妄想、分別、執著。心原本清凈,原本離念,沒有妄念。千經萬論,無量法門,殊途同歸就是歸到無念,歸到清凈心。前文一再說明,智念不如凈念親切。 只要歸真就覺悟,因為覺悟也是本來有的。馬鳴菩薩說得好,「本覺本有,不覺本無」。本有,當然可以證得,可以現前;本無,當然可以斷除。所以只要一斷除妄想、執著的病,本有的般若智能現前,就「恍然大覺」,自然就現前。覺悟的樣子是「了達萬法一如」「了」是明了;「達」是通達。明了、通達沒有障礙,至萬法一如的境界,就真正證得如來。大乘經上常講「清凈法身」,即證得清凈法身;清凈法身現前,就是如來。《金剛經》說,「如來者,即諸法如義」,證得諸法如義,即是如來。諸法如義即是萬法一如,如其性。法是相,相如其性,事如其理,這是「一如」。 「本是一真法界」,六道、十界本是一真法界,「本無人我差別」。因此,只要有人我的念頭,一真法界不見,諸法不如,把一真法界變成十法界,變成六道輪迴;因為有人我。《金剛經》上說得好,若有我見、我相,則與我相相對的是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全都起來。我、人、眾、壽是妄想,不是真的。所以,菩薩還有我、人、眾、壽,《金剛經》上講,「即非菩薩」。菩薩決定沒有四相。不但菩薩沒有四相,本經告訴我們,小乘初果須陀洹也不著我相;若著我相,他就證不到須陀洹果。我們在《金剛經》上才真正恍然大悟,原來小乘初果也得離四相。 小乘四果,大乘菩薩五十一個果位,功夫都是離四相、離四見。菩薩有這麼多等級,就是離相的功夫有淺深不同;離相功夫淺,地位就低,離相功夫深,地位就高。一個方法、一個原理、一個原則;縱然修行的方法不一樣,原理、原則是一個。無論念佛、參禪、持咒,無論修什麼法門,方法不要緊,原理、原則都是離相、離念而已。如果不是在離相、離念上用功夫,無論那個法門,修得再好,也出不了六道輪迴;所修的變成世間有漏福報,決定不能明心見性,決定達不到萬法一如的境界。 佛與大聖大賢的境界里,沒有是非、人我,沒有妄想、差別,所以他們才能證果。這是從經上得到的消息,不是我們自己的境界。如果我們真正相信佛菩薩,就得依此原理原則修行。在日常生活處世待人接物之中,學習離四相、離四見。如何離法?事實真相是本無四相、本無四見。果然肯定,深信不疑,則「萬念冰消」,妄想、雜念自然就沒有。若還有妄想、雜念,則四相、四念還存在,還起作用。 『必須多讀大乘,親近善知識,指示修學門徑』。此段文不太容易理解。「必須多讀大乘」,是不是將所有大乘經都搬出來讀?如果我們這樣體會就錯了。多讀大乘是多讀一部大乘經,我奉勸諸位同修念《無量壽經》,三年中一定要念滿三千遍,這是「多讀」。如果叫你什麼經都讀,就讀亂了。讀一部經,一門深入,才能契入。我們修行的目的在那裡,原理、原則在那裡?在離相、離念,得清凈心。試想,念一部經,心容易清凈,還是念幾百部、幾千部,心會清凈?這一比,就曉得了。 「親近善知識」,親近一位善知識,心容易清凈,還是清凈很多善知識,心容易清凈?一位善知識,教你走一條路;兩位善知識,就有意見;三位善知識,更有問題;四位善知識,將你擺在十字街頭,無所適從。諸位一定要懂得,讀誦大乘是在大乘經里選一種,一門深入;親近一位善知識,決不可多,多就糟了。 現代人比起古人,環境的確有勝劣不同。現在科技發達,得經書方便,都是現成的,《大藏經》也不難得到。從前人得一部藏經是天大的大事,是皇帝頒贈的。此處有大道場,有得道的高僧與真正修行的人,法緣很勝,報到皇帝那裡,皇帝批准,頒贈一套《大藏經》,是這個地方無上的榮耀。經本是每個人頂在頭上,頂戴接受歡迎。一個省只有一兩套《大藏經》。 現代台灣環境,幾乎每位學佛人,家裡都可以有一套《大藏經》,請回家供養,沒人看。從前得來不容易,希有至寶,看的人很多。若想擁有一部經典,就自己抄,不抄就得不到,所以自己到寺院的藏經樓借經本抄。一般藏經樓的經不可以出門,要在藏經樓里抄,每天在裡面幾個鐘點抄經。這方面我們的緣勝過古人;可是在修學與親近善知識,我們就遠遠不如古人。 古人親近一位老師,沒有第二位老師。世法、佛法,自古以來皆講師承,真正拜一位老師,就永遠聽這位老師的話;現在沒有了。我算是非常幸運,沾了一點邊。真正遇到善知識,是跟他有緣,他也很喜歡教你,你也願意接受他教導。 老師對學生有三條戒律。第一、只准聽他一人的,除他之外,任何法師、大德、居士講經說法,一律不準聽。第二、沒有經過他許可的任何書籍,包括佛經,不準看。第三、你從前所學的,我不承認。 我在親近李老師以前,只親近過章嘉大師三年。李老師對章嘉大師非常佩服,說他是一位真正有修行的人,不曉得他是什麼境界,但是他身心清涼自在,是決定可以肯定的。我跟章嘉大師三年,再去拜李炳南作老師,他將那三年都否定,說道,你要作我的學生,今天從頭學起;這三個條件,你仔細想想,能接受,我就收你作學生;如果不能接受,外面善知識很多,你隨便親近一位。我想想,還是完全接受。接受之後,老師後面還有話,我教你五年,五年之內,要決定遵守;五年之後,可以去參學。 參學是什麼人講經都可以聽,什麼樣的書都可以看,就是完全開放。這五年決定不開放,聽他一個人。諸位想想,道理是培養清凈心,沒有別的原因。只聽兩個人,兩條路;聽三個人,三條路,自己沒有主宰。自己沒有能力辨別是非、邪正、真假,所以必須完全聽老師指導。五年以後,身心清凈,煩惱輕、智能長,就有這個能力。有此能力時,老師如果不開放參學,就有罪過,對不起學生。參學成就「後得智」。在老師會下五年,老師的責任是幫助學生成就「根本智」。根本智即是般若經所說的「般若無知」。所以,老師教導五年,是要成就我們的無知,也就是無念、無相。我們的根本智、無知成就了,老師讓我們去參學,成就後得智,無所不知。般若無知,無所不知。無所不知是參學得來的。 《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善財的老師是文殊師利菩薩,他在文殊菩薩會中成就根本智,也就是成就無知,成就清凈心。得清凈心之後,文殊菩薩就勸他出去參學,即是五十三參。第一位善知識吉祥比丘,教他念佛法門。五十三位善知識,每一位所學的法門不一樣,他都參訪,自己有主宰,不妨礙;樣樣都懂,樣樣不執著。末後一段,「戀德禮辭」,非常有味道。「戀德」是謝謝你給我的成就,讓我長智能;「辭」是我不學你這個法門。你的法門我懂,每個法門都懂,我並不學你的法門,還是學我自己的念佛法門。你們看善財念佛,第一位是教他念佛,先入為主,到最後第五十三位善知識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他參學很有味道!一是開頭,一是結束,這兩位最重要。這就說明善財童子自己所修,自始至終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無論參訪多少法門,樣樣都聽,樣樣都觀察,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從來沒有改換過。 我相信念佛法門,是從《華嚴經》得到啟示。文殊師利是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普賢菩薩也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善財是他的學生,那裡有例外?所以善財是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華嚴經》的確趣味無窮!參訪善知識是參學,自己沒有根本智就沒資格參學。若到外面聽人家講,隨聽隨著人家轉,心被外境所轉,這種人不能參學。真正有資格參學,如《楞嚴經》講的「若能轉境」,這就有參學的資格。不被外面境界轉,而能轉境界,如此參學就是廣學多聞。 很多學佛的年輕人在這裡產生很大的誤會,認為學佛一定要廣學多聞。雖然四弘誓願之一「法門無量誓願學」,是應當要學,但那是參學。須知「法門無量誓願學」的前一句是「煩惱無盡誓願斷」,煩惱斷除才能學無量法門。煩惱斷除就是根本智成就,根本智就是離念。煩惱沒斷,不能親近很多善知識,不能學法門,學得愈多煩惱愈多。親近很多善知識,是非很多,中國古人常講,「識人多處是非多」。心清凈了,接觸人再多,心還是清凈,一點是非也沒有,這才有資格接觸大眾。心會被境界轉的,認識人多不好,有障礙;知道的事情多,煩惱就多。不但知道事情生煩惱,知道的經典多,煩惱也多,所以經典都不許知道。 為什麼教你學一部經,不准你看第二部?真正好的老師,限制你,不准你看一切經,避免生煩惱。佛在這部經上講空,在那部經上講有,到底是空是有?釋迦牟尼佛搞得人一塌糊塗,反怪起佛來了。他不知道佛說空、說有,說的對象不一樣。這個人執著有,佛就講空,破他執著有;那個人執著空,佛講有,破他執空。沒說法,破眾生的執著而已。是我們執著法,聽佛說有,就執著有;聽佛說空,就執著空,糟糕不糟糕。這兩句非常重要,意思一點也不能錯會,否則虧就吃大了。 必須多讀大乘,一部經熟透之後會開悟。我們在《六祖壇經》里看到,法達禪師讀《法華經》讀了十年,見六祖時頂禮,頭沒著地,拜過之後,六祖就對他說,「你剛才禮拜我時,頭沒有著地,你一定有值得驕傲之處」。法達很老實承認,「我讀法華三千部」。《法華經》很長,一天只能念一部,三千部十年。念了十年《法華經》,別人沒做過,值得驕傲,所以禮拜六祖,頭不著地。六祖就考他,《法華經》既然念得這麼熟,《法華經》講的是什麼?他說不出來。讀是讀得很熟,什麼意思卻不曉得,反過來請教六祖;六祖說,我不認識字,沒有念過《法華經》,也沒聽人念過,你念給我聽聽。法達就念給他聽,《法華經》共二十八品,念到第二品「方便品」,六祖說,好了,不要念了,我都知道。六祖為他一講,他就開悟。此時他佩服六祖,再拜,頭著地了。這才曉得,一部經熟了,心清凈,心定,所以遇到高人,幾句話一點,他就通達。如果搞得很雜、很亂,就沒有辦法,遇到再高明的人,對你都束手無策。 我們今天學佛,犯的過失就在知道得太多。俗話講,胸中是垃圾堆,再高明的人都無法清除。這就說明要專、精,不能雜。諸位要記住,佛門有個原則,「一經通,一切經通」。不要以為念多才通;一樣通了,一切都貫通。六祖沒有學過《法華經》,一聽就通,道理就是萬法一如。他已經證得一如,所以一接觸就明了。無盡藏比丘尼一生念《涅盤經》,念得很熟,意思也不懂。她念,六祖為她講,她開悟,見性證果。我們從古人的學習中,要細心體會,別人為什麼做得到,我為什麼做不到?自己學雜、學亂了;而人家專精,一門深入,真入進去了。希望我們記取歷史的教訓,古大德成功的教訓,循著他們的路子走。他走通了,相信我們自己一定也能走得通。這一點非常重要。 現代人不一樣,師生關係與從前大不相同。李老師雖然對我們這幾位學生,循用古老的方法,但是已經放寬太多了。現代人求知慾很旺盛,老師教我們學一樣東西,我們不甘心、不情願。老師知道我們的想法錯了,他的法子才對。但是我們不甘心、不情願、不能接受,於是老師也就大開方便之門,只准一部經學會之後,才可以學第二部經。他開這個方便門,可以多學幾部,但是一部沒學會,不可以學第二部。 什麼是會,什麼是不會?他的標準是上台講經;上台講過這部經,就可以學第二部。譬如學《阿彌陀經》,須正式在大座里講過《阿彌陀經》,才算你這一部經學過了;若沒有上台講,不算學過。上台講過一遍,才可以跟他再學第二部經,這就是大開方便之門。古時候不如此,真的就是一部經學到底,至少五年。從此處而言,今人不如古人,緣分、福報都比不上。所以,古人成就快,成就數量多。現代雖得科技方便,在修學方面,反而不如古人,成就慢,成就的人很稀少。 怎樣讀大乘,怎樣親近善知識,真正善知識到那裡找?善知識頭上又沒寫字,我們怎麼認識。愈是真正善知識,愈客氣、愈謙虛,他不承認。真有道德、有學問的,你去親近他,他說自己沒有道德,沒有學問、沒有修持,是你在外面聽誤會了,是別人過分的讚歎,不是事實。多麼謙虛!假的善知識不一樣,處處標榜,我就是善知識,你來親近我就行了,我不比別人差。這未必是善知識,才知善知識難求。 從前有個方法能找到,現在這個方法失效,也找不到了。什麼方法?閉關的、住茅篷的,打聽那個地方有閉關的,扣關,向他請教。住山、住茅蓬,禁足的,這是真正善知識。這樣的人都是參學回來以後,他的根本智、後得智皆得到,而沒有人請他講經。弘法一定要有人啟請,不能說,我到你這裡來講經;這樣講多難為情,就是自大、傲慢,不可以的。沒有人啟請就閉關、禁足,自己進修,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等待龍天推出,也就是等待機緣,才是真正善知識。你去找這些人蔘學,去參訪,他為你解答,要是不滿意,或者解答錯了,就可以把他的關房打開,來!跟我一道去參學,你還不夠資格閉關。這是從前諸善知識進出閉關的標準。 另外還有一個標準也可以禁足住山。他不一定是智能開了,禪宗講大澈大悟,教下講大開圓解,雖沒有到這個程度,但是他的福報太大了,現代話講,知名度太大、名氣太大,拜訪他的人很多,自己根本不能修行,他可以宣布閉關住山,將應酬都辭掉。這樣可以,他是閉關真正進修,而不是真有成就,這是大福報、大名聲的人。住山閉關只有這兩種人行。現在民主、自由、開放,沒有限制,所以我出家受戒之後,有位居士有一棟別墅在山上,我看了很滿意,那個地方念佛挺好;他要供養我,我說好,我就去住山。我把這件事向老師報告,被老師罵一頓;老師才告訴我住山與閉關的真實義。他說,你有什麼資格,你是開了悟,還是名氣太大、應酬太多?兩個條件都沒有,還是乖乖的到處參學吧!這才曉得,原來我沒有資格,但是我的師兄弟們,不少人都曾閉關。 我有位師兄,過去做過檳城極樂寺當家師,他圓寂在極樂寺。他與我同屆,跟同一位老師出家的。他受戒之後就在南部閉關。閉關三年,我到關房看過他,佛教界出些什麼大大小小的事,他都知道,我都不知道。我說他真厲害,在關房裡到處打聽事情。我收藏的經書很多,他向我借一部《中觀論疏》帶到關房,線裝本十二冊。第二年我去看他,也順便把這部書要回來。這十二冊,他才看了第一冊,第二冊都沒動。這就說明,現在閉關與從前閉關的性質不一樣,所以要找善知識真難。 不得已,才想出第三個辦法,找古人。今人,那個是善知識,找不到;找古人,以古大德為師,切記,跟一個人學。如這次講《金剛經》,我們找江味農居士,我所講的完全根據他一家之言,這就沒錯。思想體系完整,章法結構整齊,這也是從前李老師教我們的。學一部經,當然要靠批註,找一部批註、一個人,這樣才不會錯,假以時日,當然有成就。 在一位老師會下奠定基礎,紮下根基,然後再去參學。心裡智能開了,就有能力辨別得失、辨別是非、辨別邪正,就錯不了。這兩句千萬不能誤會,四弘誓願里,煩惱斷除之後,才可以廣學多聞。廣學多聞是參學,就是善財的五十三參。善財在文殊菩薩那裡,成就煩惱無盡誓願斷。煩惱斷除之後,老師就叫他出去參學。沒斷煩惱沒有資格參學,所以四弘誓願是有層次的。現代人麻煩在前兩願不要,專要後面兩願。度眾生也不要,斷煩惱也不要,一開頭就學法門、成佛道。沒幾天就宣布自己成佛了。如蓋四層樓房,一、二樓不要,就蓋三層、四層。現代人乾的是這些,所以沒有古人踏實,沒有古人的成就。 『首先要明了六塵等境,唯虛無實,不為所迷』。這是真實的智能。我們眼前的六塵現象,十法界依正莊嚴,只不過是「剎那九百生滅,業因果報的相續相」,真的是「當體即空,了不可得」。真正明白事實真相,就不被境界所迷,在一切境界里不會起心動念,不會有妄想執著。若不了解事實真相,妄想執著決定不能避免。有妄想執著,依舊六道輪迴;離妄想執著,就出三界。 『知一切法唯心,心外無法』。這幾句是般若的核心,般若經中最重要的開示。在這幾句里真的有體悟,成就快速,不可思議。 『此是遣盪塵境之方便,漸漸乃能胸無點塵』。「胸無點塵」就是心地清凈,六祖所謂「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正是此意,這是真實功夫。『則慧光開矣』。心清凈了,智能就開;智能就是清凈心起作用,就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能,所以智能不是從外面來,不是修來的。大家千萬不要誤會,以為多讀大乘經會開智能;不但宗門不承認,教下也不承認。 清涼大師在《華嚴疏鈔》講過,「有解無行」,就是大乘經讀得很多。「無行」是沒有認真修行,沒有離念、沒有離相。認真修行是離念、離相。大乘經念得很多,結果是「增長邪見」,不是增長智能。我們明白這個事實,才曉得真正善知識何以教人讀一部經,不教人讀兩部經。心不清凈,還有妄想、煩惱、還有是非、人我,讀得再多,只是增長邪見,不是增長智能。有些人有錯誤觀念,我只要認真用功,不需要解這些大乘經,不要讀經,在家用功,參禪也好、念佛也好。清涼也說過,「有行無解,增長無明」,都錯了。這是華嚴宗祖師說的話,那裡會錯!就像《金剛經》上講的原理,空有兩邊不能著。著一邊是錯誤,著有錯,著空也錯。因此,行門中一定是解行相應,就對了。一定要有老師指導,才不至於走錯方向,走許多冤枉路,這是非常重要的。 『縱有念頭,亦極微薄。然後乃能斷之』。真修行人要完全斷念,當然難。可是比一般人的念頭淡得多,這是真的。只要肯認真修行,我們的妄想,一年比一年少,一月比一月少,這是好境界,有進步。如果我們修行而妄想、分別、執著、煩惱與去年沒有兩樣,甚至沒學佛時,好象煩惱還少,學佛之後,煩惱愈學愈多,這就錯了,大錯特錯。佛法的修學,在功夫檢點上,決定是煩惱輕,智能長,這樣功夫就得力,修學就很順利。假如不是這個現象,就要認真反省。錯誤不外乎兩大類:一是理論上錯誤,一是方法上錯誤。一定要把錯誤糾正過來,才能得佛法真實的利益。 『開智能是轉凡入聖之樞紐』。無論修任何法門,念佛也是這樣。念佛人愈念心愈清凈,清凈心起作用就是智能。智能現前,境界慢慢轉。我們在講席中也常提醒同修們,轉輪迴心為菩薩心。輪迴心是貪、瞋、痴、慢、疑,人只要有這些東西,就是搞六道輪迴。菩薩心是慈、悲、喜、舍。若能從此處轉就好。輪迴心是煩惱心、污染的心;菩薩是清凈心、是覺心,覺而不迷。大家學佛入佛門,一進門就傳授三皈戒。三皈戒講轉凡成聖,教我們三個方法。佛是覺,覺而不迷,轉迷為覺,即是「皈依佛」;轉邪為正是「皈依法」;轉染為凈是「皈依僧」,這是六祖惠能大師在《壇經》講的。惠能是唐朝人,距離現代一千三百多年。 佛法傳到中國是後漢永平十年(公元六十七年);傳到中國之前,在印度已經傳了很久。依據中國古書所記載的,佛滅度一千年,佛法傳入中國,就是佛經上講的像法時期。佛的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佛法傳到中國是正法終像法開端的時候。在中國傳了這麼久,法愈傳愈訛,就有偏差、有錯誤。大家對於三寶:佛、法、僧,逐漸錯解,不知道佛、法、僧真正的意義是什麼,於是歸依不得力,有名無實。 惠能大師講三皈依,就不用佛、法、僧,《壇經》上講,「皈依覺、皈依正、皈依凈」。然後解釋,「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凈也」,使我們對於三寶意義清清楚楚,不至於迷惑。覺不迷、正不邪、凈不染。迷、邪、染是凡夫;覺、正、凈是佛菩薩。從迷、邪、染轉成覺、正、凈,就是轉凡成聖,所以三皈稱為「翻邪三皈」。「翻」是反過來。世間人都依迷、邪、染;作佛的弟子,要反過來依覺、正、凈。不迷、不邪、不染,這是真正皈依三寶。所以,要開智能,不能迷惑顛倒。無量劫迷惑過日子,到今天,若還繼續迷下去,真的對不起自己。一定要覺悟,一定要回頭,不再迷,這樣就開智能。 『經雲,「以是名字奉持」。「名字」是金剛般若』。講了這麼多,到此處才點題,把經文的鎖扣起來。 『故此經所明義趣,皆是開其金剛智也』。般若智能最殊勝的是金剛般若智能,不是普通的般若,是至高無上的金剛般若。智能如何開?也就是「以是名字奉持」。如何奉持?『離名字、離言說、離心緣、離念是也』。這是奉持金剛般若波羅密的方法。我們要記住,受持金剛般若,不是每天把《金剛經》念一遍;那樣還是搞迷、邪、染,還是搞六道輪迴,搞錯了。離名字相、離言說相、離心緣相、離念,是不是念《金剛經》時離相,經放下來,在生活中又著相。 《金剛經》是課堂作業,學了要會用,在生活中離名字、離言說、離心緣、離念;每天工作,在工作里離名字、離言說、離心緣、離念;每天許多應酬,與一切大眾往來,也要離名字、離言說、離心緣、離念,這就是真正受持金剛般若波羅密。心境真轉過來,便不是凡夫;起心動念,一切作為不是凡夫相,這才轉過來。《金剛經》是這麼受持法。 『離念即是斷無明。無明分分斷,法身分分證』。「念」是無明。念頭愈少,無明愈少;妄念愈多,無明就愈多。從妄念變成執著,就是煩惱,即最重的無明。所以,我們先斷執著,這是最重、最粗的;再斷妄想,就是起分別;最後斷念。分成這三個階段,從粗到細,這個方法比較恰當。無明一分一分斷,法身一分一分證。大乘經上講,無明有四十一品,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是圓教初住菩薩。四十一品無明破盡,法身圓滿顯現,就是圓教佛果,也稱為妙覺位。《楞嚴經》上稱「妙覺」,等覺之上就是妙覺,妙覺就是佛。『等覺菩薩,復用此法』。還是用此方法,離念而已,這是法則、原則。 『斷最後一分極細無明而成佛果』。這裡交待得很清楚、很明白。佛法修學,無論大乘、小乘,無論那一個宗派、法門,原理、原則是一個,就是離名字、離言說、離心緣、離念。如果掌握不住這個原則,無論修學任何法門,都不能成就;因為心不能恢復清凈。這個道理不難懂。以下兩段是小注的總結。 『總而言之,此兩節經旨』。兩小段經文的宗旨;『即是先須了徹無有定法』。徹底明了無有定法,『以清妄念之源,此是智能』。「妄念之源」與「無有定法」關係密切。我們凡夫總以為有定法,一天到晚打妄想,就是找定法;多少人去找,幾千年來沒一個找到,關係多麼大!這就是妄想的根源。無量劫來,大家看到世間的自然現象,宇宙的運行,很有秩序、很有規則。從前四時的變化,二十四個節氣清清楚楚,一點都不錯亂,這樣的規則被認為是有定法。誰安排的?找來找去找不到,於是發明一個上帝,大概是上帝安排的。上帝是人發明的。想不通,以為有定法,這就是妄想。所以,科學是妄想,哲學也是妄想。 最近在洛杉磯凈宗學會的小刊物上,我看到刊載的一篇中文翻譯,有愛因斯坦的一段話。他是西方的大科學家,到晚年說出科學不是真實的,是妄想,哲學也是妄想。這很了不起!怎麼虛妄,他沒說出來。知其當然,未知其所以然。妄想從那裡來,他沒說明;佛經上說得清楚。須知道一切現象,十法界依正莊嚴,無有定法,我們就不會再打妄想。不知道的會想人從那來?宇宙怎麼形成?地球是什麼年代形成的?這是打妄想。現在多少科學家還繼續不斷打妄想,怎麼想也想不出。所謂答案,似是而非,不能令人心服口服。若知道無有定法,知道是剎那九百生滅,業因果報的連續相,就不再妄想,把它放下。這是正本清源的妙法。不想,智能就現前;一想,煩惱就現前。 諸位記住此話,無論何時何地,只要一想,煩惱就現前;不想,智能就現前。不想,心清凈,就照見;一想,心不清凈,照就消失,即落在意識里。意識不是智能。 『更須破除攀緣心想,以截斷妄念之流』。實在講,妄想起來還不可怕,怕的是妄想不斷發展,不斷延續,這個可怕。所以,佛又教導我們,要把攀緣心斷除。攀緣心斷除,雖有妄想,不會擴展。換句話說,妄想起來有限,就好控制,容易斷,決定不能讓它繼續增長。所以,一切法里不要攀緣,隨緣就好。世間人不懂隨緣的道理,用攀緣心過日子,過得非常辛苦。世間人,名利放不下、財產放不下、親情放不下,這是攀緣,所以日子過得好辛苦。無明、妄想不斷擴張發展,果報就變成三惡道,決不是好事。 學佛的人,最低限度要深深相信因果報應,深深相信人生在世,「一飲一啄,莫非前定」,果然能深信不疑,攀緣的念頭會熄掉一大半。須知道打妄想、攀緣,命里沒有也是枉然;命里有,不打妄想、不攀緣,到時候它就會來。因此,近代印光大師在世時,一生極力提倡《了凡四訓》與《感應篇》。這都不是佛經,老法師一生大力提倡,道理就在明了因果報應,我們的攀緣心即會熄掉。 袁了凡知道「一飲一啄,莫非前定」,所以他什麼都不想。與雲谷禪師在禪堂對坐三天三夜,不起一個妄念;雲谷禪師對他佩服得很,認為他的功夫很高。一般人三天三夜不起一個妄念,不太可能,於是問他,你的功夫不錯,這麼長的時間不起一個妄念。了凡先生很老實,沒有承認自己有功夫,只說明自己的命被孔先生算定,想也是妄想,所以乾脆不想。雲谷禪師一聽,哈哈大笑,原以為你是聖人,原來還是個凡夫。為什麼是凡夫?他不想,只是因為命被算定,自己清楚得很,那一年怎樣,那一月怎樣,照著命運過日子,所以沒有妄念。我稱他為「標準凡夫」,即正常的凡夫。我們不夠標準,是非常凡夫,一天到晚打妄想。標準凡夫的心清凈,相信命運、相信因果報應。雲谷禪師開示他,命可以轉,命不是定的,你一生都沒有改變命運,當然是凡夫;為他說明改造命運的理論、方法。《了凡四訓》寫得很清楚,而且說明改造的效果非常顯著,他的命真的改變了。所以,只要懂道理、方法,肯做,命運就改變。佛家常講,「佛事門中,有求必應」,這句話是真的,一點都不假。 我初學佛時,我的老師,章嘉大師就這樣教我,「佛事門中,有求必應」。他說,你求,若求不到,沒有感應,是自己本身有障礙,有業障,必須要懺除業障,沒有障礙,感應就現前。章嘉大師講得簡單,《了凡四訓》寫得詳細。現在錄音帶流通量很多,台灣有些居士發心製作三百萬套流通,書也印出來了。我過去詳細講過《了凡四訓》,現在同學們將這些錄音帶寫成文字。我看這些稿子,將錯誤的地方改正,也補充一點意思進去。現在稿子完成了,有不少同修發心印送流通,這是好事。印光法師當年極力提倡,不是沒有道理。所以,破除妄想心很重要,要斷攀緣心。 「以截斷妄念之流」,就是不讓妄念繼續發展,『此是能斷』。「能斷」就是金剛般若,就是受持的意思。『作觀、念佛,乃能斷之方便』。教下用功的方法是修學「止觀」;凈宗修學的方法是「持名念佛」,這些手段都能斷煩惱、斷妄想、斷妄念。 『奉持,即是念念不忘佛說』。佛在經上說的道理、方法,要求我們遵守的教訓,我們時時刻刻記在心裡,依教奉行,這是「奉持」。為什麼要每天讀經?不忘佛說。經要念得很熟,念念不忘佛說,時刻能記得。 『念念不違如來』。前文說「佛說」,此處說「如來」,意思不一樣。如來講自性,也就是念念不違性德。自性是清凈、自性是光明、自性是不動、自性是具足,要念念不違自性。 『即是一心念佛也』。「一心念佛」是廣義的念佛,「一心專念阿彌陀佛」是狹義的。廣義的做不到,廣義的是「念念不忘佛說,念念不違如來」,即是一心念佛。這就說明,無量無邊的法門都是念佛法門。凈宗是狹義的念佛,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專求往生凈土,所以我們一心念佛就是一心稱念阿彌陀佛。 『求生凈土,即是一生究竟圓滿也』。廣義念佛是無論任何法門都是念佛法門。因為念念不忘佛說,念念不違自性,所以是一心念佛。如果不念阿彌陀佛求生凈土,則一生不能圓滿。縱然開悟,明心見性,你也不過證得圓初住、別初地的地位而已;距離圓教佛果還有很長的距離,所以不能一生究竟圓滿。唯獨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是一生究竟圓滿。至此,只是講經里「以是名字,如因奉持」,說了兩樁,不執著名字相、不執著言說相。下面經文說不著境界相,就是離心緣相。心緣就是執著,是第三個意思。 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經文字字句句含義無限深廣。讀《金剛經》的人很多,能從《金剛經》看出意思的人的確不多,因為真看出來,就會做到,真的依教奉行。讀《金剛經》何以不能奉行,就是裡面的意思沒看出來。像這樣的句子,我們要不聽講解很難懂得。 『凡一切法,皆有差別之相。就其差別,安立名字』。因為相不一樣,所以就為每個現象安個名字,好稱呼。但是『相是幻有,名是假名』。所以,不可執著。相不能執著,名也不能執著。名是假名,相是假相,是剎那九百生滅的相續相,不是真的。 『老子云:名可名,非常名』。可見老子懂得名是假名,不是真的。假名有用,但不要執著;執著就錯。相是幻有,也有用,也不能執著。一切病根都在執著。不執著什麼事都沒有,事事無礙;一執著就變成事事有礙,都不通。 『體不變,相常變。體是本,相是末』。體是真性、真心。凈宗講,清凈心是體,體不變。我們要求的是不變的。 『不應捨本逐末』。捨本逐末是凡夫,就錯了。『迷相忘體』。六道凡夫皆捨本逐末,迷相忘體,迷執在幻相上,以為幻相是真實。這個虧吃大,苦頭吃多,無量劫至今沒完沒了。根源即是這兩句,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佛告訴我們,『故不應著也』。不著才符合事實真相;分別、執著,與事實真相完全違背。 『離與不著,乍看似同』。離相、不著相,粗看好象沒有兩樣,『細審不同』。若細細思考,意思並不一樣。『各不相涉曰「離」』不相涉就是不相干,各個不相干,是離的意思。 『於顯用時而不為其所縛,是為「不著」』不著的意思更深。正用它時,不被它所縛,不被它所迷,這是不著。不是不用,天天用,時刻用;名字相也用,境界相也用。身體是境界相,我用它;生活環境、人事環境、物質環境,我們生活不能離開,時刻都用上。用它而不執著它,就是用它而不迷它,不被它所迷,曉得當體即空,了不可得。這樣用得多自在、多開心,就是經上所謂「諸佛菩薩示現在人間,遊戲神通」。因為他不執著,所以能遊戲。遊戲是快樂、神通。我們凡夫當真,就苦。 這就好比在戲台上演戲,大家都知道是假的、空的;雖然表演得很快樂,心裡並不真的起煩惱。必須知道,諸佛菩薩在九法界示現度化眾生,都是在演戲。他自己知道在演戲,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他一點煩惱也沒有。我們所有一切眾生在六道里,也是在演戲,卻不知道是假的,把演戲當作真的,這就錯了。幾時知道是假的,就變成佛菩薩,你就轉凡成聖,轉六道為一真法界。一覺悟就轉,一迷就墮落。所以,離與不著意思不一樣。 『修行人先應證體。體明必須達用』,有體、有用。明體就是明性。先求根本智,「根本智」是體,是無智,即般若無智。體得到之後,必須大用;大用是無所不用。這就有體、有用。我們今天搞錯了,下手使學有知、求知,什麼都要知;到最後什麼也不知。所知的全是錯誤,沒有一樣清楚、明白的,所以是邪知邪見,不是正知正見。如果體得到,知見就真,就是正知正見。 因為有,『故不可壞相』。名字相不壞,我們用名字相;境界不壞,我們用境界相,都成了享受。享受里不生煩惱,不迷、不邪、不染,在享受里顯示覺、正、凈。否則,從那裡看出,從那裡顯示?就在享受中顯示。在享受時不迷,覺了;不邪,正了;不染,凈了。我們日常生活、工作、處世、待人、接物,整個生活在覺、正、凈的境界之中,這就是轉凡成聖。 如果對於名字、對於外境,還是迷、邪、染,過的便是六道輪迴的日子。大家把這樁事搞清楚、搞明白,人家問你為什麼學佛?我不想再過六道輪迴的日子,我要過佛菩薩的日子,為此學佛。我不願意再搞迷、邪、染,我要過覺、正、凈的日子。迷邪染苦,覺正凈樂,學佛是離苦得樂。我們是不是真的離苦,是不是真的得樂,是不是真的一天比一天快樂?一年比一年快樂?果然天天快樂,就對了,學佛有了受用。受用就是智能現前,煩惱輕了,一天比一天快樂,法喜充滿。 『雖達用,終應會歸於體,故又不可著相也』。相,可以受用;不著相,就回歸自性。穿衣、吃飯回歸自性;一切工作回歸自性;處世、待人、接物沒有一樣不回歸自性。 『體會得但是塵多』。這是經文說的「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便知「大千世界」,有即非有』。大千世界怎麼來的?無量微塵累積。散掉就是微塵,世界相就沒有;可見相是因緣所生,是假相,根本沒有此相。微塵聚就現相,散就沒有此相。不必等到它散才曉得沒有,正在聚時,就知道它是假相,根本沒有三千大世界。 『依正二報,自不執著了』。「依報」是大千世界,「正報」是身。身是四大五蘊聚積,現這個身相。四大五蘊散開,身相就沒有。四大、五蘊之聚散而已,那有身相!大千世界是微塵積聚所現的相;離了微塵,那來大千世界!這是教我們由此觀察、體會「相即非相」,自然沒有妄想、分別、執著。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