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富人再掀移民潮?專家支招:用仁至義盡留富豪
轉載
標籤: 貧富差距 記事 雜談 | 分類:社會觀察 |
加拿大華人網2010-05-30 來源:現代快報5 月22日《經濟觀察報》一則報道引起了廣泛關註:繼2003年前後出現上一輪國內富人移民潮後,新一輪國內富豪移民潮在2009年升溫很快。而在4月的一期《南風窗》上有人認為,「預計2010年申請美國投資移民人數至少翻一倍。」除了澳大利亞、加拿大等顯而易見的國度外,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小國也正積極向國內富豪們兜售他們的移民資格。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聯邦這個小國,對上海富豪劉青山最大吸引力就是低稅率。 熱評留痕 「如果有一天,我們的教育主管部門,敢於拍胸脯保證中國的教育,能造就世界頂尖人才,那麼,富豪的移民潮,也不會如此高漲吧。」 ――評論人謝浮名說 「怎麼均貧富的理想也成了問題?豈不是現實版的杞人憂天?」 ――評論人李振忠5月24日在天 山網評論說 富人竟然擔心「說不定哪天均貧富」 《經濟觀察報》報道引述稱,根據4月初發布的《2010胡潤財富報告》估算,中國目前有5.5萬名億萬富豪。沒有可信的數據顯示這些富豪已經有多少移民海外,但北京因私出入境中介機構協會的數據顯示,2009年中國再次掀起投資移民海外的熱潮,2009年到美國投資移民的EB-5類簽證的中國申報人數已經翻了一番,從2008年的 500人上升到超過1000人。 《經濟觀察報》報道分析說,內地富人海外移民的主因,排在第一、二位的分別是子女教育和尋找安全感。第二個原因令人反思國內的社會環境。一是國內的投資環境,離法治化和規範化還有不小的距離,許多投資渠道限制民營資本進入。二是貧富差距拉大,導致中國社會對財富「原罪」的追問以及「仇富」心態也讓富人們如坐針氈。 中國的富人一直以來多數都是夾縫中生存的尷尬群體。一方面,他們中的相當一部分必須仰仗權力才能生存發展,而現代行政壟斷制度,又使他們時時處處面臨巨大的 「權力和制度天花板」,無法在市場上實現公平競爭;另一方面,由於中國社會「腐敗」和「富裕」往往有相當大的重疊,因此,中國的富人群體往往被視為仇恨對象,一旦社會矛盾激化,他們中的一部分人就會成為權力的祭品和替罪羊,成為權力打擊和清算的對象。 「我選擇這條路主要有三個原因:一、國內的投資環境不好,你想投的他不讓,他讓投的不掙錢;二、各種稅費太高;三、現在貧富差距這麼大,說不定哪天又要均貧富,太沒有安全感了。」富豪老李說。 富豪流失引深層次擔憂 《經濟觀察報》報道指出,富人的流失是社會的凈損失也是窮人的凈損失。富豪群體的移民,就是中國精英與財富流向海外的雙重流失。即使富人真的有原罪,公權力也難辭其咎。無論是預防腐敗,是防止權錢交易,還是防止壟斷導致不合理財富分配,根源都在公權力本身。 對於富人群體,應該在法律的框架內讓他們更自律,更安全,更自由。比如,減少行政管制,打破行政壟斷,讓富人資本能夠自由准入。 「其實很多人很矛盾,知道中國是目前世界上發展最好的國家,但是又感到不安全,進而想往產業鏈的上游發展,所以要投資金融業、能源業,但是這些行業又不是完全開放的行業。所以最重要的是要繼續改革,讓不公平更公平,讓不安全變得更安全。」著名評論人吳曉波說。 《經濟觀察報》在刊發《富人移民進行時》的同時,又在頭版配發社論《富人的離開值得追問》,對中國富人階層移民海外的動向予以強烈的關注和憂心。 而 5月25日《南方都市報》即發表社論《正常的社會該給富人怎樣的預期》。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馬少華認為,此篇恰好可以看作是對《經濟觀察報》報道和社論的回應。由於兩報社論在一些觀點上有所不同,《經濟觀察報》長期以來傾向於表達關注中國中產階層乃至富人階層的價值、立場。而《南方都市報》則在利益的表達上,似乎更傾向於代表更廣泛的社會公眾,或者說社會的中下層。「所以,這也可以代表不同階層的兩個媒體的交鋒。」 《經濟觀察報》提到整個社會的「仇富情緒」,還提到:是剝奪富人,從而使得整個社會實現「均貧富」,還是讓更多的人分享財富增長紅利,實現共同富裕,輿論包括一些政策選擇傳遞的信號,也在將財富階層推向更遠處。而對於「仇富」之說,《南方都市報》社論並不認可:用「仇富」來說事有時更像矯情甚至是要挾。 《南風窗》的報道用一種擔憂的口吻寫道:「中國會不會再現俄羅斯1990年代末期的富豪『逃亡潮』?現在已有苗頭。」 快報記者 劉方誌 綜合 對話 民政部專家:國家和窮人均受損 富人掀起移民熱潮不是第一次了,為什麼是這個時候,又為什麼他們的「出走」有那麼多的原因?中國應該如何應對富豪的移民潮?就這些問題,柒周刊與民政部諮詢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夏學鑾進行了對話。 擔心「均貧富」顯幼稚 星期柒新聞周刊:新一輪富豪移民潮又出現了,您有何評價? 夏學鑾:過去,比如說上世紀90年代,好像都是些高知人才在移民,因為國外比較發達,教育方面做研究的條件比國內好,這是一波潮流。現在是另一波移民潮,出去的好像都是大款。 星期柒新聞周刊:對,都是一些 被稱作富豪的人,2003年前後出現過國內富人移民潮。 夏學鑾:這種現象,多麗絲?奈斯比特在《大趨勢》中認為,現代化過程中,資金、人才、技術從發達地區向落後地區的轉移是世界的趨勢之一。現在咱們國家不是這個趨勢,中國的財富、人才應該向西部轉移,這才是一個正常的趨勢,但是現在一些有財富的企業家們卻把財富向發達國家轉移,這說明這些大款或者說企業家對國家的認同感不強,社會責任感不夠強,出現了對國外的一種盲目的「追隨」,也就是「國外的月亮比中國圓」。各種制度都有它的長處和短處,文化也是,中國文化是最有包容性的文化,幾千年的文化綿延不絕,經久不衰,說明它還是很有內在魅力的,可以說既古老又常青。 星期柒新聞周刊:有的移民富人擔心「說不定哪天均貧富」,且不說這種說法多有幼稚之處,就社會責任而言,這些先富者也忘記了帶動窮人致富的責任或義務,光想著「仇富」,為什麼不想著去幫助窮人呢? 夏學鑾:這種說法確實是幼稚的,對於很多企業家來說,他們是靠了國家的政策致富的,如果沒有「先富」政策,沒有各種優惠政策,他們不可能富,而富了之後,他們當思報效國家,報效人民。但是現在他們中的不少人自己走了,把錢也帶到國外去了,對國家、民族可以說是不夠忠誠的行為。 這是逆向而動的潮流 星期柒新聞周刊:他們能成為富豪,離不開背後千千萬萬的窮人,現在他們拍拍屁股走人,帶來了什麼樣的深層次隱憂? 夏學鑾:「先富」 政策屬於工具理性的範疇,先富者理應帶動後富者致富,而他們移民,把財富帶走,對國家來說是巨大的損失,對窮人既不公平也不利,對其個人來說,也意味著他們進行的是一次錯誤的選擇,我相信他們將來有一天會為自己的選擇付出代價,並且受到良心的責備。 星期柒新聞周刊:說到錯誤的選擇,據《南風窗》報道,2010年年初,中國公安部發布了一則關於美國EB-5投資移民項目的通報,指出該項目,本質上屬於私募行為,存在著巨大的風險性。而有報道說,一些人也確實被風險撞了一下腰。 夏學鑾:這些移民的富豪往往對國外的認識陷入某種誤區。上個世紀90年代的移民潮過後,很多人不是也回來報效祖國了嘛,包括一些在國外功成名就的人,真正有水平有知識的人不會把在美國等國家生活當成一個忠誠的選擇的。在國外充其量也只能做一個二等公民,沒知識沒文化的人到了國外能做什麼公民?有的人選擇投資移民,但投資移民看的是你的錢,沒有錢不會讓你移民。 星期柒新聞周 刊:如果投資失敗那就更難說了,估計什麼公民夢都會破滅。 夏學鑾:對,有可能是要飯都沒門。現在的國內條件比過去好多了,我就不知道這些急於移民的人是怎麼想的,知識分子在紛紛回國,他們卻紛紛出國,這是逆向而動的潮流。 星期柒新聞周刊:《南風窗》有報道說, 「中國會不會再現俄羅斯1990年代末期的富豪『逃亡潮』?現在已有苗頭。」 夏學鑾:我覺得媒體不要這樣標定,中國人有從眾心理,這 樣就容易起暗示作用,使更多的人跟風,何況這種行為本身是錯誤的。 用「仁至義盡」留富豪 星期柒新聞周刊:如何留住富豪的心,這個問題比較大,那麼我們從「子女教育」看,如何增加對於富豪的吸引力呢? 夏學鑾:研究生教育可能還處於起步階段,但在世界上,中國的基礎教育是最棒的,即使為了子女教育,也不應該在孩子很小的時候把他們送到國外去,如果要出國的話也應該是在中國進行完基礎教育後再送到國外去接受研究生教育。一些人語言不過關,到國外上中學有什麼用呢?一定要送自己的子女到國外接受基礎教育,這也是個誤區。 星期柒新聞周刊:不管怎麼說,富豪們是紛紛在移民,中國怎樣應對這種現象呢? 夏學鑾:說到中國的應對,在政策上,就應該早點看出這種傾向,把工作做到前頭。現在,不能用強迫的辦法使其不走,應該用各種辦法吧,比如說,他們擔心子女教育,那麼就給其子女教育提供更好的條件,其他的方面,給他們各種名譽地位什麼的,包括讓他們在政治舞台、民間組織發揮更大的作用。這些都是可以做到的,但是如果有的人真的是愛國者,不用這些東西,也會留下來,關鍵就是怎樣做到仁至義盡,把工作做到家,讓他們沒話可講。只要工作做到家,大多數人還是看得見的,會留在中國的。分享到新浪微博 閱讀(201)┊ 評論 (2)┊收藏(0)┊
轉載┊分享┊ 列印┊舉報
已投稿到: | 排行榜 圈子 |
---|
轉載列表:
轉載
轉載是分享博文的一種常用方式...
前一篇:沒有獨立工會工人還將跳樓/一點五 後一篇:2010年5月30-31日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現今中國富豪的移民潮?會對中國經濟有怎樣的影響?
※定義第三次移民潮:財富移民
※中國富豪掀起移民潮 3年時間帶走了多達170億
※富豪移民潮來襲,這五個國家最受歡迎
※中國史上最大移民潮:走西口、闖關東、下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