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讀繪本,去他的焦慮!

讀繪本是最近10年才在年輕父母中流行的育兒方式。而如何讀繪本,我卻被兩位「落後」的老人給教育了。

生孩子前,我和爸爸都是愛讀書的青年,周末聽音樂各自讀書,讀到有趣的部分讀給對方聽,是經常出現的橋段。讀書,原本就是件很快樂的事。但懷孕後,我發現讀書這事變味兒了。

懷孕後我開始重視育兒知識,一讀不要緊,發現養孩子處處都是機關要害,每個階段都那麼重要。而科學育兒,開發孩子的智力也是不能小視的,可能稍不注意就錯過了最佳時機。想像著時間流逝就再也不能回來的各個關鍵階段,育兒的焦慮感伴隨著孩子的出生、長大越來越嚴重。

小寶3個月前後,果斷馬上給他「看」書。他看的第一冊書,是一套圖形卡片,據說那些圖形和色彩搭配都是根據大腦科學設計的,很抽象,但可以鍛煉邏輯思維能力。真是不辭勞苦,整天舉著給他看,為了吸引他,還絞盡腦汁想怎麼給他描述。但我們看慣了有字書,一旦無字,該怎麼形容和描述,真是捉襟見肘,感覺自己的想像力、語言都是蒼白乾癟的,自己也覺得被掏空了。即便這麼費勁,人家也寧可肯啃自己的手指頭、練習蹬腿玩、東瞧西看,也不理會你在幹啥。

後來爸爸給買了布書,還帶各種形狀和顏色的牙膠環,一整盒的書包括了各種植物、動物、數字,還有兒歌、唐詩,但印刷質量並不好,倒是牙膠用上了,就抱著各種啃。

小寶6個月左右,還給他看過一些孕期庫存的繪本,有《彩色魚》、《花園裡的貓》、《狗狗的星期天》、《好餓的毛毛蟲》,都是色彩明麗的,對了還有《幼兒畫報》,但他除了喜歡摳書里的眼眼,撕書皮,其他並不感興趣,所以就一直擱在床頭。

倒是那些卡片,常被他拿來擺弄,當然它們的境遇也挺慘,都被各種蹂躪,要麼被啃過,要麼被撕了,要麼在某次換尿褲的間隙突然中槍被尿給淋了(無辜臉)。

為了讀繪本這事,我還曾跟老公和老人們爭執過,他們認為孩子這麼小,每天惦記著的還是溫飽問題,哪顧得上精神食糧,不讀又能怎樣?當然他們是看我每天筋疲力盡的,心疼我。但當時我不那麼認為,我不想錯過孩子每一個最好的教育階段,所以把自己逼得很緊,但其實狀態並不好。後來再看那個階段的我,每天都處於掙扎中,明顯是產後憂鬱,但又好強,對養孩子用力過猛,那種糟糕的狀態可想而知。但當時並不自知,只認為是缺覺精神差。

我想可能每次給小寶看圖讀書,他內心的OS都差不多是「這個媽媽好奇怪,每天看上去沒精打采一點都不開心,還在這念念叨叨的,她知道自己在幹什麼嗎?還不如抱抱我呢。

」 我也反思,我把自己搞得這麼累,無非是想證明自己是個好媽媽。但這種證明,是給誰看呢?對孩子有好處嗎?就算對孩子有好處,我這樣累成狗的狀態能持久嗎?但我就是沒想過,我這樣的方法對嗎?符合孩子的認知嗎?

讀了「孕傻卜運算元」的《寶寶看書從出生就能開始了,如果你有這些書給ta看》,我才恍然大悟,原來一歲內的書有這麼多選擇,我完全可以順其自然,輕鬆面對嘛,但當時幹嘛去了?

不過稍感欣慰的是,小寶10個月左右的時候,對書有了感覺。有次帶他去「寶貝當佳」玩,那裡的圖書區有好多繪本,他竟然爬到書架旁,拿下《小熊寶寶》給我看,那表情很自豪「我見過這個」。我很驚喜,家裡確實有一套,就在床頭擱著呢。回家後立馬找出來,興沖沖地給他看,但他只愛看圖畫,也或者是很享受這種翻書的感覺,根本不聽你講。他的不回應,讓我很有挫敗感,尤其看到朋友圈裡別人家的小朋友已經在讀英文繪本時,這種挫敗和焦慮更甚。

小寶1歲前後,我要正式去上班了,爺爺奶奶從老家來幫著帶。我是媒體狗,爸爸是程序猿,都是經常加班的物種。有時晚上回來很晚,累得不想說話,更不能保證給小寶讀點什麼。於是讀點什麼的這個任務就委派給了爺爺奶奶,當然心裡並沒有多少期待,只不過我的育兒「矯情」和「擰巴」在現實面前沒那麼重了。

爺爺曾是老師,會說普通話,但是可能在我們面前不好意思,每次看他給小寶讀繪本,他只會抖著書湊到小寶跟前,指著問這是什麼,那是什麼?根本不會講。小寶也是一臉無興趣,轉頭就去玩別的了。

倒是不會說普通話的奶奶的閱讀讓小寶有了興趣。為了配合小寶,奶奶努力撇腔學說普通話,聽著也挺費勁,因為她只是念出了發音,斷句和語調卻很僵硬。但每次聽奶奶講,小寶都很開心,常聽到他倆笑成一團,因為奶奶表情豐富自帶喜感,還會添油加醋地表演,可能在他眼裡奶奶的閱讀更像遊戲吧。

但後來一個問題成為困擾,那就是小寶說話的時候,發音是有問題的。比如他說哥哥,會說成gěgě,且明顯有一股鄉音。只是這個問題還沒來得及解決,爺爺就突然重病住院,全家亂成一鍋粥,小寶得不到很好的照顧,只能被送回姥姥家。

那時小寶才1歲半多,為了減少他的分離焦慮,我們盡量把他的玩具還有他常看的小熊寶寶系列繪本都寄回了姥姥家。姥姥姥爺也是不會說普通話的人,看姥爺拍回來的視頻,姥姥那蹩腳的普通話也是沒誰了,同時小寶的家鄉話卻越來越地道純正。

上一秒我還在想,這可怎麼辦?孩子回來一口山東大蔥味兒,會不會被笑話?但轉眼,我看到視頻里他倆頭靠在一起,一個翻書一個念,一唱一和看得挺帶勁,那畫面溫暖和諧,我都被感染了。

瞬間我覺得,什麼口音那都不是事兒了。有鄉音又怎樣?我們小時候不也是說方言,現在不一樣普通話流利?最關鍵的是,他們依靠在一起的感覺,讓我看到了陪伴的溫暖,也讓我一直緊繃的狀態慢慢鬆弛下來。

由姥姥帶小寶讀書又想到奶奶,兩位老人的帶讀經歷,也讓我重新審視我從書上看來的育兒理論。那些我認準的教條和指標,給我教育孩子帶來了指導還是帶來了苦惱?是讓我更有自信自由還是更束手束腳?嗯,顯然是後者。

那我給孩子看書讀繪本的目的又是什麼?是任務?是漲知識?是開發智力?是培養習慣?是不能落後?是攀比?是樂趣?還是陪伴?很顯然,我之前肯定忽略了後邊兩個。

而奶奶的喜感和姥姥的溫暖,恰恰給了小寶這種東西,所以他們才被小寶接納,小寶也才愛上了閱讀。管他是什麼口音,反正讀得開心。更重要的,兩位老人他們自己也樂在其中非常愉悅,不像媽媽我一副苦大仇深的樣子,這幅面孔是誰也不愛嘛。

所以在讀繪本這件事上,是兩位「老思想」的老人教會了我:讀繪本,甩掉焦慮,別去攀比,也別教條,開心就好。嗯,閱讀本來就是一件愉快的事嘛。

小寶差不多2歲回到我們身邊,我又重新開始和他的親子閱讀。這次,不僅他,我也從中得到了莫大的幸福和樂趣。


推薦閱讀:

焦慮症和抑鬱症的區別
現代人的焦慮
如何避開焦慮感販賣工廠
你都20多了怎麼還不焦慮?你都20多了怎麼還問那麼傻逼的問題!

TAG:繪本 | 焦慮 | 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