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緯、太歲、十二次、二十八宿簡介
經緯、太歲、十二次、二十八宿簡介
古代中國星占學家用十二次、二十八宿劃分了天區,這些天區的邊界線,從天赤道開始,垂直向南、北方向無限延伸(這一點與西方劃分天區的「座」大不相同),最終會聚於南、北兩天極。
這些邊界線與地球儀上的經度線完全一樣,所以古代中國人習慣將恆星稱為「經星」。
與此相對應,行星被稱為「緯星」——它們在星空中運行的軌跡恰像織機中的緯線。
五大行星在中國古代星占、曆法著作中經常被稱為「五緯」,加上日月稱「七政」。
在五大行星經過十二次所蘊含的意義方面,木星最為重要。
木星在星空中運行一周約需時118年,可以近似看作每年經過十二次中的一次。
古人早先曾利用這一點來紀年,即所謂「歲星紀年」。
但因木星周期並不恰好為12年,故時間稍長誤差就會明顯積累,後來「歲星紀年」不再使用。
不過它在星占學理論中仍留下了印痕。
古人假想了一個稱為「太歲」(又名「歲陰」)的天體,它被定義成沿著與木星公轉相反的方向作勻速周期運動,每年經過十二次中的一次,12年循環一周。
由於這還是根據木星運動而定義的,故仍可視為「歲星紀年」的一個變型。
下面是這種紀年法中十二年的十二個特殊名稱以及木星與「太歲」所在之次的對應一覽:
《史記天官書》。
「月份偕木升之宿名稱,
正月斗牽牛監德,
二月婺女虛危降入,
三月營室東壁青章,
四月奎婁跰踵,
五月胃昴畢開明,
六月觜觿參長列,
七月東井輿鬼大音,
八月柳七星張長王,
九月冀軫天睢,
十月角亢大章,
十一月氐房心天泉,
十二月尾箕天皓」。
從《漢書律曆志》可知,十二次是依照次初為節,次中為氣的原則,用二十四節氣把黃赤道附近的天空等分為十二個區域。
其中四個分至點即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分別位於降婁、鶉首、壽星和星紀的中點。
在四分曆的創建過程中,冬至牽牛初作為曆元,同時也是十二次的起點,因此,牽牛初就成為十二次之首的星紀的中點。
但是,分至點是受到歲差影響的,所以,十二次和二十八宿的星位對應關係,將隨著年代的推移而有所變化。
歲差造成的春分點的移動速度是每隔大約71.6年向西移動1度,每隔2148年左右移動30度,正好是十二次中的一次。
說明二十八宿的變化比星的位移慢。
從中科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的《九五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夏商周斷代工程——天文資料庫》,選取公元前赤經數據,四個分至點入宿度與星表天象完全吻合。
命學界仍用的堯舜時代(元前2300年)天象。
因為十二次運行完需兩萬多年。
二十八宿是之東南西北各有七宿,其星數並非一樣,東方七宿有三十二星,南方七宿有六十四星,西方七宿有五十一星,北方方七宿有三十五星,全部共有一百八十二星,循著一定的軌道運行,我們稱之為「黃道」。
二十八宿是我國古代所創星區劃分體系的主要組成部分。
我們的祖先就把分布在天赤道乃至黃道附近的星象,環天一周地分成了28個大小不等的部分,每個部分叫做一宿,合起來就是二十八宿;「宿」含有停留、過夜的意思,所以二十八宿又叫二十八舍或乾脆叫二十八星。
季節的變化與太陽在天球上所處的位置有關,而星象在一年四季中出沒的早晚又反映著太陽在天球上的移動。
但是,要直接觀測光芒四射的太陽在星空中所處的位置十分困難,所以人們就想出了一個間接的辦法,即通過觀測月亮所處的星象位置來推算太陽所處的位置。
月亮盈虧一次29.5日,圍繞地球旋轉一周27日多,所以差不多每天要向東移動一宿,觀測十分方便。
這樣看來,我國二十八宿的劃分確實是古代天文學的一大進步,古人不僅用它們描述太陽、月亮和行星的運動,而且還用它們來確定彗星、流星、新星以至滿天星辰的大體位置。
1978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北隨縣戰國時代曾侯乙墓中一件漆木箱蓋面中心書寫一個大「斗」字,周圍按順時針方向繞「斗」字一周書寫篆文的二十八宿名稱。
蓋面一端繪青龍,另一端繪白虎。
此漆木衣箱所書寫的二十八宿名稱是迄今發現的我國關於二十八宿的最早文字記載,是研究我國古代天文學史的一件重要文物。
推薦閱讀:
※六壬經緯(包括七百二十局)
※王亞蓉:重紡經緯織錦綺(足音)
※張穎:努力工作,玩命生活,這是我一直深信的價值觀
※六壬經緯
※經緯從心 (十翼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