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與黑:頭巾之下的艱難抉擇
編者按:
2017年12月29日,伊朗突然放鬆了強制佩戴頭巾的法令,特摘一篇相關文章供讀者參考。此文來自張涵(2014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碩士,研究方向為文化創意產業,北京大學國際經營管理研究所學術助理)的相關文章,在此表示感謝。
由此可以看出,要求婦女戴頭巾、面紗是為了遮住首飾和免受侵犯,而實際目的則是通過對婦女的限制和隔離來保證父系血緣的純正。《古蘭經》要求婦女:「你們應當安居於你們的家中,你們不要炫露你們的美麗,如從前蒙昧時代的婦女那樣。」出於保護婦女貞潔的考慮,伊斯蘭教教義強調性別隔離,要求婦女穿戴頭巾、面紗是性別隔離的重要措施之一。阿拉伯人認為「不論何時,一對男女一見面,魔鬼就站在他們中間。」要求婦女穿戴頭巾、面紗不僅是要保護婦女,也是為了保護男人,免得男人受美色的誘惑。
波斯女性一向以美麗著稱於世。人們通常認為,世界上最漂亮、最有風度的首推伊朗女性。對於伊朗女性之美,伊朗詩人薩迪曾如是描述:「那峨眉的弓,那眼波的劍,時時刻刻都有獵物就範。那茉莉的芬芳,那絲衫的體型,時時刻刻都在把社會嘲諷。她的手,她的臂,活要苦行僧的命......」在唐代,長安人稱為「胡姬」的波斯女性令文人雅士為其揮灑文墨,留下一首首傳世佳作:「五陵年少金市東,銀鞍白馬度春風。落花踏盡游何處,笑入胡姬酒肆中。」「胡姬貌如花,當壚笑春風。笑春風,舞羅衣,君今不醉將安歸?」
儘管詩篇餘韻猶在,胡姬往昔的風流卻漸行漸遠。伊斯蘭教規定,女子從9歲起必須穿黑袍、戴頭巾,雖然很多伊斯蘭教國家已經放寬了這個規定,但伊朗仍在不折不扣地執行。
二戰以來,受封建殘留和宗教因素的影響,女性仍是受壓迫的弱勢群體。尤其是在伊朗這個什葉派教徒占絕大多數的國家,傳統文化和宗教力量仍對本國人民有根深蒂固的影響。隨著早年蒙面紗和深閨制的確立,伊斯蘭傳統文化中父權制的頑固性使女性的弱勢地位並未因社會的演進而徹底改變。二戰後,當大多數國家都努力向現代化邁進時,伊朗成為傳統宗教文化與現代文明碰撞較為激烈的地方。巴列維的白色革命為婦女特別是社會中上層婦女打開了許多原來緊閉的大門,然而1979年霍梅尼革命推翻親美的巴列維政權並建立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後又將婦女關進黑袍、頭巾和面紗包裹的牢籠中。在「白」與「黑」的交鋒中,婦女問題始終處於爭鬥的前沿陣地。霍梅尼在會見婦女時甚至表示:「伊斯蘭革命的最大的成就是恢復了面紗......如果伊斯蘭革命除了婦女的面紗外沒有其他成就,這對革命也足夠了。」
在歷史上,婦女地位的低下與其在社會生產領域的脫節密切相關。在前資本主義時期,婦女幾乎與所有的技術性生產相脫離,僅僅從事不具有生產性的家務勞動和一些輔助性的生產勞動,這也是白色革命前伊朗婦女生活的總體寫照。在伊朗,受教育歷來是男性的特權,直到20世紀早期,伊朗婦女的教育仍然受到教會的嚴格控制。當時的伊朗社會普遍認為:婦女的頭腦是不易吸收知識養料的,她們不適合接受教育;有文化的婦女是反伊斯蘭教的危險群體,她們會誘惑男性從而擾亂社會秩序。
巴列維王朝時期,禮薩·汗極力推進社會生活上的現代化。1938年頒布的法令禁止人們頭戴波斯歷代相傳的纏頭「頭巾」(與伊斯蘭教教俗有關),改為戴「巴列維帽」。1936年,馬什哈德市虔誠的伊斯蘭教徒上街示威反對戴歐式禮帽,禮薩·汗命令軍警開槍鎮壓,造成很多人傷亡。根據1935年頒布禁止婦女佩戴面紗的法令,警察在街頭強迫婦女摘除面紗,因此也曾一度出現抗議式的騷動。1935年7月,馬什哈德市的宗教勢力反對摘除婦女面紗和服飾改革的法令,譴責國王違背伊斯蘭教教義,禮薩·汗下令軍警進行鎮壓。禮薩·汗還鼓勵婦女外出工作,允許國家機關僱傭婦女。
始於1963年的白色革命是伊朗面對嚴重經濟危機時進行的改革。禮薩·汗之子默罕默德·禮薩·巴列維希望通過一場不流血的革命將伊朗(包括伊朗女性)帶進現代化的大門。他實施了一系列有益於保障婦女權益的變革,內容涉及婚姻、家庭、政治權利、就業等。如《家庭保護法》要求男子必須在取得第一任妻子(除非妻子沒有履行其作為妻子的責任)和法庭的同意並保證能平等對待第一任妻子的條件下,才可以再婚。而此前,一個男人在不經妻子同意的情況下,最多可以任意娶四個妻子,並且同時可以擁有多個臨時婚姻。從表面看,伊朗婦女是變革的最大受益者。然而,這場轟轟烈烈的自上而下的不流血的革命,卻被一群手無寸鐵、身披黑袍、頭裹黑紗的烏勒瑪(伊朗的一個社會階層)中斷並很快夭折。出人意料的是,在反政府的遊行隊伍中,竟有一半以上是普遍認為在白色革命中受益最大的婦女。究其原因,有歷史學家認為巴列維的改革步伐違背了伊朗當時的具體國情,忽略了人民群眾的心理承受能力,而這一切都將婦女推向了矛盾的漩渦,使其成為傳統和現代火拚的犧牲品。
伊朗婦女在白色革命中的表現極為活躍,組建了形形色色的婦女組織。但是此後的情形卻不再樂觀。1979年,霍梅尼要求婦女必須佩戴面紗,婦女如果拒絕遵守嚴格的著裝規範,會被處以鞭刑和罰金。不戴面紗和頭巾的婦女在等車或上街購物時總會遇到一些男性對他們的攻擊。他們用污言穢語對她們品頭論足甚至加以咒罵。婦女的生存發展愈發艱難。女權主義者以遊行、靜坐和組織會議等形式,要求提高婦女權利,宣稱佩戴面紗並非女性義務,迫使政府撤回這項命令。在女權運動的影響下,議會和政府通過立法,支持工作的母親,允許未婚女性去國外學習,允許戰後的孀婦保持子女監護權並獲得經濟上的補償。當代的女權主義者,試圖從伊斯蘭自身探求女性解放和發展的途徑,努力使自身角色與公共政策、與婦女生活的積極改變相聯繫,並運用現代主義發展的理論成果修正伊斯蘭傳統家庭法和深閨制度。
如今,雖然伊朗女性仍被要求佩戴頭巾,但是黑色頭巾一統天下的局面已經得到了很大的改觀。在德黑蘭街頭,夾雜在黑色中間的還有紅色、花格等不同顏色的頭巾,色澤艷麗的衣服也逐漸在街頭亮相。據每日郵報2016年5月17日報道,伊朗模特因在網上未戴頭巾發自拍照,被道德警察拘捕,並上訴法庭。本次活動中,伊朗道德警察共逮捕了8名模特,因行為不符合伊斯蘭教義被捕,主要是發照片時未戴頭巾。
鞠躬盡瘁為國憂,華夏復興望君同。
推薦閱讀:
※愛的抉擇真諦
※你的思維模式,決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最艱難的抉擇:他,順應了歷史,卻逃不過半世罵名!
※男女須知的婚姻抉擇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