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知天下:是以聖人 不行而知 不見而名 不為而成
06-04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戶」,即門戶。「牖」(音友),即窗戶。「窺」者,視也。凡夫走出戶外,方可知門外之事;打開窗戶,才能看見窗外之物。但其所知所見者,僅是顯態所顯現之事物。天下之事至廣,天道之理至妙,隱態微觀世界實存的一切,常人難以肉眼凡識可見可知。但天下確有大智慧之真知者,能不出戶而見天下事,不窺窗可知萬事理。此真見者,見之於性,此真知者,知之於理。明心見性之人,世道之變遷,人心之更易,天下之事無不洞悉於方寸,未有不可知者,微妙之天道未有不可見者。此便是「聖人不出門,能知天下事」之義。 聖人不出戶,能知天下事,皆是窮一己之理,即能知天下之理;以物我同源之心,而感知天下人之心;以己性之圓明,而明知天下之萬性。聖人通天地之理,心中裝著天下,與天下萬物息息相通。天下之吉凶消長,萬物之生髮變化,萬事之屈伸往來,時空進退之千頭萬緒,陰陽交替之順逆存亡,聖人皆能感而遂通。既能知其所以,又能知其所以然。故能「不出戶知天下」。 天道與人道同,天人一貫,天人相通,修己身之命,即能契合天道之命。所以聖人不出戶而能知天下。人性清凈,天氣自正;人心多欲,天氣即濁。吉凶利害,皆由心生。天之道,即聖人之性。天道內外無間,動靜如一,普化萬物而無心,順應萬物而無情。天道之用,動有風雲雷雨;聖人之性,與天同體,雖動有喜怒哀樂,而性之本體卻寂然未動。 天道在人,就是正性;明心見性,即是人之天道。性即理,理即道,性、理、道三者為一,謂之「天道」。天之道不外乎一性,天下事不外乎一理。以此而知,「不知」中自有真知;以此而見,「不見」中自有真見,何須出戶窺窗去知見? 聖人之心包容宇宙,虛若太空。聖人慧性之光,普照天下萬物,猶似宇空大明鏡,天下萬事在這個大明鏡中,歷歷在目,真假瞭然。此正如《西遊記》中,真假孫悟空在佛祖慧光的明鑒下,各顯原形。又如孫悟空雖一個跟斗可翻十萬八千里,但卻跳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由此可知聖人「不窺窗知天道」,是其真性之明鑒慧知,是佛道金光之朗照無遺。故對天下之事,無所不知,無所不明,此並非虛妄。只是有待世人以現代科學的高科技手段去驗證罷了。 天地之間,不過陰陽動靜而已。陰陽動靜之變化,不過是無極太極之理的生髮而已。是故無極為混沌一炁之始,太極為造化之樞紐,萬物生髮之根本。聖人抱一而涵三,觀空習定,身不出門戶,足不履塵市,於陋屋獨居,一步不移,似乎孤寂。但神定則慧生,雖不行卻勝於行,雖不知而遠勝於知,此即慧明慧知也。 凡人以眼見為實,聖人則以不見為真,故終日乾乾,於不聞不睹之地,息慮存機;只有內知,而無外見,似乎杳冥(yǎomíng),而無極中則有生。雖不見而彌張,雖無名而愈著。至於天下人物之紛繁,變化莫測之玄妙,皆是無為之道之所為。所謂盡性之妙,正在於此。能盡其性,故能知世人之所不能知,能見凡人之所不可見。 【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其出彌遠,其知彌少」,兩句中的「其」,是泛指顯態世界的常人。天下之事雖眾,天道之理雖微,但皆不出於心,本不須出戶而求之於外。世人在凡俗中,雖終日出外索求,所求皆是外見外知,皆為皮毛華表,難知見事物之核心本質。即使遠行萬里,亦未曾走出有形世界的物器之外。雖去遠求,心中無眾妙之門,其出愈遠,其心愈迷;其妄知愈多,真知愈少。故曰「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彌」者,是更加之意。出外而求天地之道,求其形也。天地不可以形去知,而可以理求通。「人心含天理,天理在人心。」求知天地之道,即使走遍天下,詢問天地之機,廣求天下群賢,求教天命之理,雖也可有所知,但遠不如求諸己。不求自心,而求外人,不求索於內,而求索於外,縱有所知,但相比較而言,都是捨近求遠,舍多得少。若知理在此,何必出戶遠求? 聖人深明天地之道不在其形,故不以形去求形;知道名不在顯跡,故不外見;知成不在有為,故常無為。天下之大,萬事之多,天道之微,其理之常,本不須遠求,一切道理都在日常生活中,一切皆在自心中。一事當前,在方寸之地,為私與為公,凡心與道心,只此一瞬之間,真與假即立竿見影。 奈何今之世人,循於耳目識心偏見,構囿見聞之蔽,只去向外向遠處搜尋,不向本性中自悟。不知「知」非外來,「見」非遠至,見見成成,小而細入微塵,大而包容三界,無不在我本心之中。此即「性中含天地」之理。學道者何須枉耗精神,認假棄真,舍近而求遠,舍內而求外呢? 【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聖人善觀天下,而不以物形觀天下,而以一身觀天下,以一理觀天下。一理者,宇宙之本源也,無所不通,無所不貫。以我之一理,觀於天下,便是萬物相同之理,何須勞形訪於天下?何須遠涉去搜尋?妙理自然吻合,心之真知自然圓照。聖人通曉宇宙真理,得天人合一之體,與萬物共體共性,故能與天地之理一通百通,與天下萬事萬物感而遂通。觀天不上天,觀地不入淵,便能知天地中的一切。此皆是以性悟之,以心知之,故無所不通;以小知大,察內知外,無所不貫。這便是聖人之「不行而知」。 「不行而知」,即上文「不出戶,知天下」之義。 所謂「不見而名」,古之聖人不以天地之形觀天道,而以一心觀天道,以一性觀天道。「一性」者,天之稟也,萬物皆全息性地稟受於宇宙本源,俱含「一炁含三」之三元(源)和「一元四素」的象數理炁基礎物質。故人性中無物不有,無物不在。以性觀天道,眼前便是大千法界,性中之理便是乾坤,何勞身形去訪外?何須博古又通今?一切有無之真名,自然顯露;心上圓明之「道眼」,自然洞見;我之真見,不必睜眼,即可自然妙具。此便是「不見而名」之義。 「不見而名」,就是上文所言「不窺牖,可見天道」之義。此「名」字,只是一個符號而已,如某人某事某物之代號,皆可指名而稱。所謂「不為而成」,聖人雖不行而知,不見而名,豈非僅知之而已,而是知而有成,見而有成。既知其成,既見其成,性與天道,渾然一體;理與天下,同然一用。不容矯揉造作,不用有為人力,自然而然,無為而為,自然而成。天地人物,有無虛實,俱在此「成」字之中。譬如「繼之者善,成之者性」,就是「成」字之義。「繼」者,言其氣也;「善」者,言其理也。萬物未成之始,先受之此氣,便是「繼」。氣未受之前,先得此理,便是「善」。萬物稟受此氣而成,便是「成」。萬物既成,此理此善便是「性」。是以謂之「成」。 文中所言的「不為而成」,譬如陰陽成其象,天之道立。剛柔成其質,地之道成。仁義成其德,人之道備。天之成,成其氣;地之成,成其形;人之成,成其德。天地人之氣、形、德,皆是一理而已。此理在天為道,在人為性。 玄靈修真學根據道家「一炁含三」、「一炁化三清」理論,結合現代科學的研究,提出質元(源)、物元(源)、體元(源)的「三元(源)」學說。「三元(源)」理論認為:宇宙萬物的孕育、形成、發展與變化,無論順變或逆變,都不能離開三元(源)。三元(源)是天地之本,萬物之源,是「三生萬物」的理論基礎,是人類認識宇宙萬物的核心理論之一。 聖人「不為而成」,正是成其性也。所以聖人能知天下,能見天道。萬物之理,於此而備。盡己之性,未有不盡人之性者;盡人之性,未有不盡物之性者。三者既盡,萬物之性成矣。萬物之性既成,即聖人之性成也。人能見我之性,則見聖人之性,見聖人之性,則可見天道之不為而成矣。則何須外求?修行者當勉之。 【本章說解】 此章經旨,是言大道不離於一身。道就在身中,就在心中,就在性中。人身是一小宇宙,來自宇宙本源,與天下萬物同宗、同炁、同體、同理,皆是大道「一炁含三」、「一元四素」所構成。故人與萬物同其母,與天地萬物同其心,息息相通,相感而應。此即「天人合一」、「人天相應」之理。天下雖大,不離我之一身;天道雖幽微,不離我之一心。心性清靜虛明,則天理顯著;應事處正,則萬事安寧。天下萬物皆備於人身,大道之理皆寓於人心。 但人心被物所蔽,故舍近而求遠。正如杜牧詩《登池州九峰樓寄張祜(hù)》云:「睫(jié)在眼前長不見,道非身外更何求?」《宋詩紀事》夏元鼎詩云:「崆峒訪道至湘湖,萬卷詩書看轉愚;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德本於心,向外求之者昧。若能養己之德,修至識心滅而性心活,則道德之體用全成,大道之至理全備,所以能識古今,能通萬物之造化。雖萬變現於面前,明之而不失毫釐。事之成敗始終,知其細微,見其本末;陰陽吉凶消長,莫不天人相應,莫不顯隱同觀。此皆是不出戶,即可知可見之大義。 聖人能知天下,還有其本體具有生物質元光的重要環節。聖人之形光一體,其光可朗照三界。《法華經·序品》中說:「爾時佛放眉間白毫相光,照東方萬八千世界,無不周遍。」《無量壽經》說:佛「光顏巍巍,如明凈鏡」。 宇宙中人與萬物,皆含有非肉眼可見的生物質元光,只是量級各有差異而已。人的肉眼只可見所含氣、炁、光的密度較高的物體形象。生物光是氣與炁的質量升華,古時稱為「相光」。此種光並非「常道」之光,而是一種「非常道」之光和「慧光」。修真界稱為「生物質元光」。此種光只有在清靜身心,心歸本源合元神,光明方能顯現。前人所說的「慧觀」,就是在這種高質能光中玄觀。所謂「觀其妙」者,就是於清靜中在光態下顯現其妙。聖人之「知天下」、「見天道」、「不見而名」、「不為而成」,以及所謂「常明」、「復命」,都是在高質量的光能中才能實現。 聖人知見萬物所用之光,其小無內,小中見真;其大無外,朗照宇宙,無處不可照見。天上地下,身內形外,甚而深至核心。聖人所具之光,能穿越多維空間,能超越三十六時空,直接從本源核心上獲取能源,故能衝破時空屏障,照亮三千大法界。身不遠行即能「知天下」,即是此義。 世人以眼視物為常,所攜帶的一點靈光長期損耗,不知返觀內照,內天地中失卻光明,故難於真知萬物的本質。今人「不信自然無以明」,甚至嗤笑「聖人不出戶,便知天下事」為神話,為不可信之虛言。正如《太上大道玉清經》所說:「凡夫之人,雖解法性,不習真常,但明至理,身在合道,是故道與理乖。譬如有人身坐狹室,心游十方,無所障礙,或說至理,聰辯無滯,離合隨心,此名心得入理,不明身得入道。」此段論述言明了性功修證之所得及其驗證。上乘性命雙修者,則要求盡性了命,從而達到「形神俱妙」,進入隱態慧觀,方可知太上所論並非虛言。 本章重在言:道以無為為宗,以慎獨為用,無為而無不為,無知而無不知。「無為」並非枯木槁(gǎo)灰,而是一種「萬象皆空,一靈獨照」;又曰「一覺而動,一陽發生」,是為元炁。修真了道,不過煉此性命而已。若無真意,性無所依;若無真炁,命難真造。以真意采真炁,兩者深化為一,即返於太極之初,得丹之一。修真當執兩用中,於無為之中,又要有作有為;於無知之內,又要有知有覺,方不落頑空,不執著有。待到功力深厚,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久之空色兩忘,渾然物化,即與大道同體。 觀天道可知大道。天雖無言,四時而行;地道不語,萬物而生。這就是天地之道的「無為而為」。前輩云:「無為是天性,有為是天命;無知是元神,有覺是元炁。天地間非二而不化,非一則不神。神而不神,不神則神,此即是得一而兩,神而化之的妙境」。修真者長養虛靜,常守虛靈,則性命長存,而大道可成。切勿偏執於有為與無為之一邊,而入於旁蹊。請各自揣量而行。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你所認識的自由意志主義者(libertarian),往往在個人生活和氣質,品格上,有什麼獨特的特點?
※人們不斷創作揭露人性醜惡的作品,意義在哪裡?
※什麼人是壞人?
※從三重境界來分判一下中西道德的高下
※是否該向男友坦白自己的約炮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