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公--宰相智慧的最高典範 [和訊博客]

姜太公——直鉤釣文王的權謀鼻祖

姜太公是一位在中國文化中有特殊地位的道家形象,特別是經過《封神演義》的渲染,這個人物在民間已經被神化了,所以,要了解真實的姜太公,就要先回顧那段歷史,去除那層神化的面紗。歷史上真實的姜太公是一個模糊的記載,這也符合道家大象無形的觀念,能夠確定的就是,姜太公是商末周初的人物,其智慧才能受到周文王的賞識,並委之以軍國大政,周文王之後,又輔佐周武王打敗了商紂王,建立了周王朝,因為功勛卓著,被封為齊地的諸侯。《史記·齊太公世家》記載,太公望是東海上人,也就是具有才學德望的傑出人士,他的祖先是輔佐大禹治水的賢臣四岳,後來在虞夏之際,也就是大禹平定水患、論功行賞的時候,被分封到呂地,也就是山東的呂縣那一帶,也有說封在申地,反正都是在山東。四岳姓姜,其後代中那些庶出的子孫有的姓姜,有的以封地為姓,姓申或姓呂。姜太公這一脈是承襲呂地的一枝,也有說他姓呂的,因此,歷史上有時候也稱他為呂尚,但多數人稱之為姜尚。姜太公,或太公望這個稱謂是姜尚跟從周文王之後才形成的。據說,姜尚在投奔周文王之前已經年紀很大了,而且已經非常窮困,儘管滿腹經綸,但是卻沒有進身用武之地,就在渭水河邊用直鉤釣魚,希望有見識的諸侯能明白其中的含義。也有一種說法是,姜尚就是因為文王的德操智慧而專門去考察的,目的是看看周文王是不是名實相副,否則也不會大老遠的從山東跑到陝西的渭水來。就在呂尚每天坐在渭水邊,象個普通老頭一樣垂釣的時候,周文王已經有了心靈感應。關於這一點,是古代歷史上常用的手法,即使出自太史公之筆也很難確信,所以,只能當作故事聽。據說周文王要出外打獵,那時他還是西伯,按照當時的風俗先要算一卦,看看打獵是不是合適,能獵獲些什麼。卜算的結果顯示,周文王這次出獵獲得的「非龍非鹿,非虎非羆,所獲霸王之輔。」於是西伯就出獵,果然在渭水北岸遇到了正在水邊直鉤釣魚的姜尚。姜尚坐在水邊如枯木,懷裡抱著一枝魚桿,釣鉤不但是直的,而且離水三尺遠,一看就不是在釣魚。西伯姬昌一看就知道這是一位異人,上前施禮問候,說了幾句話之後,彼此就明白,雙方機緣巧合,於是西伯姬昌就請姜尚坐上自己的馬車,親自趕車回宮去了。《史記》上記載,文王因為遇到姜尚高興的不得了,說:「自吾先君太公曰:『當有聖人適周,周以興。』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故號之曰:「太公望。」這就是姜太公這個稱謂的由來,是因為周文王的祖父古公就期待、盼望一位聖人的降臨,幫助周室振興,所以,文王把姜尚當作祖父期望的那位聖人,尊稱為太公望,並且以師禮待之。還有一種傳說,姜太公博聞多學,又是貴族之後,也曾經在商紂王的朝廷里供事,見紂王無道,就離開了,行走於諸侯之間,希望他們當中能有人起來,取而代之,最終終於在渭水邊遇到了西伯姬昌,就歸附了他。另外一種傳說是,姜尚隱居在東海之濱,與世無爭。西伯姬昌被紂王囚禁在羑里,他的臣子散宜生等人知道姜尚賢能,就派人去請他幫助救人。姜尚也聽說西伯姬昌德行高尚,善待老人,就去了。然後,姜尚獻計,用美女珠玉寶馬進獻紂王,把西伯救出來。紂王還賞給西伯征伐諸侯的大權。儘管這段傳說中有很多離奇的地方,但也不足為怪,可以確信的就是,姜太公與周文王的期遇確實有偶然的因素,也有必然的因素。這種賢臣遇明主的故事,以後歷朝歷代都有,也有更離奇的,但都超不過姜太公直鉤釣文王的巢臼。雖然姜太公知遇周文王的傳奇流傳了三千多年,但是,姜太公如何幫助周文王制定振興計劃,如何幫助周武王制定戰勝商紂的戰略,卻沒有明確的事迹流傳下來。一來這些都是權謀機密,二來當時的文字史還不發達,現在流傳下來的商周文字,除了甲骨以外,就是鐘鼎,書寫技術的不夠,也導致了許多本來可以流傳的史料失落了,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但是,從後世的信史中,我們還是能掌握一些大略。姜太公幫助文王理平了周地的政治,修德養兵,暗中積蓄力量準備奪取商朝的天下,太史公記述這段歷史時這樣寫道,周文王「與呂尚陰謀修德以傾商政,其事多兵權與奇計,故後世之言兵及周之陰權皆宗太公為本謀。」姜太公被稱為兵家鼻祖,有一本兵書也是托在他的名下,就是《素書》,其中有很多治國平天下的大智慧,但也有很多流入陰謀詭計的東西,不過,兵者,詭道也,也不足為怪。關於姜太公與《素書》後面再專門討論。周文王的時候,在姜太公的幫助下,逐漸發展成為最強大的諸侯,所謂三分天下有其二,但是,仍然沒有去奪商紂王的政權。周文王駕崩之後,周武王即位,仍然以師禮對待姜太公,言聽計從。這裡也有一條歷史的經驗,歷代君王都逃不過,那就是「用師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能奪取天下,治平天下的君主,雖然自己都很有智慧,但是更大的智慧在於他們能聘用比他們自己更高明的人來輔佐自己,因此,能無敵於天下。那些能用與自己智力相當、又志向相投的朋友為輔佐的人,雖然不能稱王,但是,也足以獨霸一方,比如三國鼎立的時候就是如此。用徒者亡,周圍的人才能、品德都不如自己,就一定會亡國亡身。仔細研讀古代史,歷代興亡,沒有能逃出這一條規律的。就以文王的時代來說,周文王自己的品德高尚就不用說了,而且據說《周易》也是他從《商易》發展來的,從八卦發展成六十四卦,這樣的才學智慧已經臻於化境,但是,仍然四處訪求賢人,禮賢下士,請到了直鉤而釣的姜太公,並尊奉為師長。而當時的紂王則完全兩樣。紂王這個人智商也很高,資辨捷疾,聞見甚敏,就是記憶好,反應快,分辨力強,而且材力過人,身體好,有力氣,手格猛獸。如果紂王不是這樣一位智力、體力都超強的人,也許還不至於亡國,正因為他自己才智過人,所以才覺得自己了不起,太史公說他:「知足以距諫,言足以飾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聲,以為皆出己之下。」因為紂王智商高,所以,大臣諫阻,他完全有足夠的理由回絕,而且花言巧語,文過飾非,對待大臣,總是覺得自己有能耐,以為天下人的才智都不如自己。這樣一位自以為是的君王,與一位禮賢下士,謙懷若海的西伯較量,結果就是商亡周繼。姜太公幫助周武王取得了商朝的天下,論功行賞,被封在他祖先四岳的祖產——齊地為諸侯,而且是爵位當中最高的一等——公爵,與武王的弟弟周公封地只隔著一座泰山,南北相連,可見當時太公的功勛、爵位之高。姜太公雖然輔佐文王、武王父子奪取了商朝的政權,但是,他更多地是在扮演一位開國宰相,他的才智多是用在軍事上,而在治理國家方面,則更多地體現在他對齊的治理。《史記·齊太公世家》載:「太公至國,修政,因其俗,簡其禮,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而人民多歸齊,齊為大國。」這裡有三個治國的思想非常重要,第一是因其俗,也就是實事求是,不能不顧實際情況搬抄;第二是簡其禮,讓百姓自由自在地發展,不要太多的規矩、束縛、限制,實際上也就是不要太多的政府干預,不要太多的稅負、徭役;第三是在前兩點之上的,那就是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既然齊國臨海,多山,有魚鹽商工,就不要硬讓他們種田,讓百姓自由經商貿易,發展手工業,國家就富足了。姜太公這三條治國的大原則是非常重要的,是中國古代最早的、最有系統的、最符合國情的治國思想,正是這種治國的大原則,才使得百姓願意到齊國去,齊國成為了大國。更為重要的是,姜太公的思想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在春秋時代,管子把這種原則發展成為更完整的治國思想,我們在後面管子的章節中再講。在姜太公之前,雖然也有人講治國,但那是儒家的,講究修身,修德,沒有如此系統地概括相互統一的治國思想。在這個意義上,姜太公是非常偉大的,他在齊國的治國思想,成為後代宰相們治國思想的規範,集成於管子,光大於漢唐。因此,姜太公不僅是在軍事上,在奪取天下的過程中功勛卓著,其治國的思想和踐行更體現了一位偉大宰相的智慧和胸懷。作為一名開國宰相,在奪取政權、平定天下之後,能系統地把政治穩定、民生髮展結合起來,這在歷次改朝換代中都是很難做到的,姜太公的政治智慧就在於,他的政治追求與民生經濟政策是一致的,這也是他能夠在民間廣泛傳誦的原因。今天治理國家如果也能把政治追求與民生經濟結合得好,人民就有好日子過了。其實,改革開放中一條最大的原則,就是國家不要管得太死,不要以為政治家就一定比老百姓高明。其實,最優秀的政治家總是順應百姓的,而不是總對百姓民生頤指氣使。做到這一點,對於那些開國功臣來說,的確太難了,特別是他們既沒有現代經濟學的教育,也沒有古代文明精神的傳承,因此,改革開放前的中國百姓受了很大的苦,原因就是沒有一位真正具有大智慧的宰相。由於姜太公的政治傳統而形成的齊國民風,闊達而匿知,太史公讚歎,洋洋哉,固大國之風也。其實,這就是對太公那種博大智慧的讚美,這種智慧概括起來有三點:第一,善於擇主,第二善於謀國,第三善於理民,特別是第三條,因為理民的最好方式就是放開限制,實行市場經濟和政治自由。


推薦閱讀:

疾病研究:重症肌無力醫師指南 - 慕容聽雨工作室 - ctfysj - 和訊博客
「女人世紀」之十一:男女床笫之爭 [和訊博客]
《有錢是教出來的》 - 閑人閑事閑話 - 53010 - 和訊博客
解析:中國電影產業 五年力爭全球第二-股票頻道-和訊網

TAG:智慧 | 博客 | 宰相 | 和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