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堅守氣節的代價:就是無休止的戰亂與最終的毀滅
明朝是東亞歷史中一個傳奇的朝代,也是以古中國為核心的東亞文明又一個發展高峰。數百年來無數的歷史學者和文人墨客都對這個傳奇的朝代充滿了讚美之詞,就連號稱「千古一帝」的康熙大帝也稱讚朱元璋時期為「治隆唐宋」!終明一朝,即無漢唐之和親,又無兩宋之歲幣,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是後人對明朝的總結性評價,也是眾多文人墨客嘆服明朝的原因,讀史之人稱為氣節!
君王死社稷
無漢唐之和親、無兩宋之歲幣、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一切都是針對北方游牧民族政權而言的,歷代中原封建王朝無不面臨者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脅,即使是一統天下的秦始皇也沒能打敗匈奴。到了明朝時期,與明朝對峙的北方游牧民族主要是被迫撤回漠北的元朝慘部,史稱「北元」。明朝在短時間內沒有能夠打敗北元,北元自身在與明朝軍隊的對峙中發生解體。1402年,鬼力赤殺死北元最後一任皇帝坤帖木兒,自立為大汗,去元國號,隨後便分裂為韃靼和瓦剌。但是元朝採用的是雙國號制度,北元分裂後的政權依然是繼承在蒙古帝國的基礎之上,所以北元的分裂對明朝沒有重大價值,依然是明朝主要的軍事威脅。
整個明朝時期明軍都在與北方蒙古各部落作戰
整個明朝時期明軍都在與北方蒙古各部落作戰,雙方都在持續不斷的激戰,保持和平的時期非常短暫,互有勝負。1387年出兵二十萬攻打北元,在捕魚兒海(今貝加爾湖)大敗元軍,元廷損失兵馬近十萬,對北元政權是一個空前的打擊,也是自成吉思汗以來蒙古騎兵少有的重大失敗,但是明朝也沒有徹底擊敗北元,分裂後的各部依然威脅著明朝。1449年英宗率領50萬大軍親征瓦剌,在土木堡之戰中遭遇慘敗,50萬軍隊損失大半(傷亡人數存疑),關鍵是很多重要的軍政大臣在此次戰役中陣亡,皇帝被俘虜,導致強盛的大明王朝在一夜之間變得岌岌可危。總體而言明朝在與北方游牧民族的對峙中一直處於被動狀態,這是古代冷兵器時代較為先進的農耕文明遭遇游牧政權時普遍的尷尬,明朝又不得不大規模修築長城,修建邊防衛所,明朝的軍事開支始終居高不下。
明朝在對北方游牧政權的對壘中幾乎動用了所有手段,但唯獨沒有和親和歲幣兩種策略。這是為何?歷史上人們常常以氣節二字來解釋!但是,「氣節」二字大多數時間中都是皇帝們用來粉飾自己的功德或者道貌岸然的文官大臣們用來標榜自身維護自身的道具,其所見僅此而已!所謂氣節對治國之道來說毫無價值,明朝時期的封建朝廷的皇帝們對此也一定是心知肚明,所以用大明王朝堅持「氣節」來解釋無和親是行不通的。
和親之舉自春秋戰國時期就有,到漢唐之時應用最為廣泛。漢初國力尚且弱,面對強大的匈奴,漢朝不得不採取忍辱妥協的對策,於是與匈奴和親,以達免於戰亂的目的,總體而言漢朝早期的和親是成功的,給了漢朝足夠的修養生息的時間。唐代的和親又呈現了另一個特點,唐代是古代中原王朝的發展巔峰,與周邊政權的關係比較融洽,實力上呈現壓倒性的局面,與游牧民族的和親主要是鞏固關係。所以我們看到和親策略的實施有兩個條件:一、在軍事上處於劣勢,不得不採取的妥協策略。二、中原封建王朝處於絕對優勢,為加強藩屬關係而採取的措施。
但是明朝是建立於元朝末年農民起義的基礎之上的,從上面的歷史描述中可以看出明朝整個時期都與蒙古各部處於激烈的對抗中,即沒有取得決定性的優勢,也沒有處於漢初那樣的劣勢,所以絕大多數時間內都沒有和親的必要。
但是明朝也並不是毫無機會和親,在土木堡之變前,瓦剌首領也先就曾經請求明朝朝廷和親,但是文書發到當時當權的宦官手中,他竟然沒有上報皇帝就否決了!其後果就是雙方的大規模戰爭。這恐怕要歸結於明朝時期混亂的宦官制度和強大的堅持明陽理學的文人大臣。
說到歲幣就不能不提到宋朝,歷史上大多把宋給蒙古、金、西夏、遼歲幣的策略視為懦弱無能的表現,的確給予歲幣是一種無奈的表現,但是反過來再某些特定的歷史條件下也是明智只舉。以澶淵之盟為例,宋給遼的歲幣每年是10銀子10萬兩和絹20萬匹,其結果是保障了與遼之間百年的和平,這點錢和養兵打仗來保障和平的費用來比較,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明朝如果說沒有歲幣也不是十分準確,神宗時期和穆宗時期都曾賜予一些臣服的部落首領金銀,但是這和歲幣有所不同。從土木之變到16世紀初,明朝對北方游牧政權採取的政策就是不妥協、不接觸。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明朝決策層的思想僵化和腐敗所導致的。明朝的不當政策終於在1550年導致「庚戌之變」,蒙古騎兵兵臨城下,要求互通商貢,結果明朝政府迫於軍事壓力不得不同意改變政策,在宣府開通貿易,但是後來卻反悔,又經過反覆的磋商和戰爭,終於在1570年確定下來,史稱俺答封貢,主要是明朝封俺答為順義王,開放十一處邊境貿易口岸,雙方互通有無,明朝不定期賜予其一些財物。這雖然與宋之歲幣有所不同,但是其思路和模式是基本相同的,這是明朝在經歷了一百多年慘烈的血腥戰爭後被迫做出的改變。
天子守國門指的是明朝永樂皇帝遷都北京的歷史,其主要目的是加強對北方的防禦。遷都就意味著朝廷掌握的資源重心的轉移,資源集結在邊境當然方便於調動應對戰爭,也有利於北方的開發和穩定,以京師戌邊的確是明智之舉。世界其他國家也有類似舉動。所以說明朝「天子守國門」是出於戰略需要,而不是骨氣原因。
天子守國門
君王死社稷聽起來是一句氣壯山河的豪言壯語,是一句無比激勵人心的宣言。但是對於任何一個君主制政權尤其是古代封建政權而言,君王死社稷絕對是一個慘重的災難。明英宗御駕親征瓦剌,結果兵敗被俘,其結果是導致了明朝內部嚴重的動蕩,其惡劣影響到明朝末期都沒有消除,首先是英宗返回後對帝位的爭奪導致骨肉相慘。其次也導致明朝朝廷大臣與君主的離心。古代的「御駕親征」首先要有保證必勝的把握,否則一旦失敗將導致嚴重後果。所以英宗親征瓦剌是明朝嚴重的決策失誤。而明武宗親征韃靼小王子就很明智。
再說崇禎殉國,首先要說明崇禎殉國並不能實際代表明朝滅亡,只能說明明朝在北方徹底瓦解。後期明朝權貴在南方擁立數個明朝皇室成員為皇帝,造成相互之間爭權奪利,嚴重消耗了自身力量。如果當時崇禎南遷,至少可以保證南明自身不會分裂,情況會好很多,當然崇禎為何沒能南遷是有原因的,但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並不是因為他有氣節或者骨氣,從封建王朝根本角度來講,錚錚鐵骨與卑躬屈膝都是不存在的辭彙,只有務實的政策才是王道,否則就是反智主義!
推薦閱讀:
※凡事皆有代價,快樂的代價便是痛苦。
※成長的代價──讀《孤獨之旅》
※從來,女人婚外情的代價比男人高太多
※已婚女人出軌付出的慘痛代價
※生活啟示錄經典語錄__人生的歷程是一段必須付出代價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