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珍珠與中國情緣
賽 珍 珠 與 中 國 情 緣
2008年,是在中國長大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賽珍珠(l892-1973)誕辰105周年。這位終生與中國分不開的美利堅女性,對於西方人認識中國所做出的卓越貢獻是無與倫比的,然而長達半個世紀的歲月之中,她的名字曾經被冷落,甚至被一度誤讀,而今,深藏於南京大學內的「賽珍珠故居」早已修繕並掛牌,就像暖風吹過,塵封的記憶蘇醒了。賽珍珠父親賽兆祥曾任南京神學院函授學院院長,是1883年來華的美國傳教士,英文名叫阿布索倫·賽登斯特里克。賽兆祥不會想到,在美國弗吉尼亞州出生4個月後帶來中國的女兒,日後會摘取世界文學的桂冠。這個洋娃娃叫珀爾·賽登斯特里克,英文原名中有珍珠的意思,後來她起中文名字賽珍珠,賽來自她娘家的姓的第一個音節。
賽珍珠的童年是隨著身為傳教士的雙親,在鎮江愉快地度過的。一個藍眼睛、黃頭髮的西方女性,卻自幼受私塾先生教誨,遍讀中國典籍。18歲回美國念康奈爾大學,主修英國文學,論文卻是《中國與西洋》。當傳教士父母相繼去世,寫的傳記又以中國為背景。1919年下半年,賽珍珠與丈夫卜凱來到南京,受聘於南京大學的前身金陵大學,住進了校園裡的這一幢兩層的獨院小樓,直到1934年離開南京,也就離開了中國。
南京與賽珍珠一生輝煌關係密切。她在晚年的自傳中,曾深情地說:「我生活的一部分是在金陵大學、東南大學和後來的南京大學教書,教授英國文學……」她還坦陳:「當我生活在中國人世界裡時,我是中國人,說話、做事、吃飯、思想、情感和中國人一模一樣。
就在南京的這棟小樓里,賽珍珠寫出了著名小說《大地》,成為美國1931年和1932年的最佳暢銷書,1932年獲得普利策獎,1937年被改編成好萊塢電影引起轟動,給她帶來巨大榮耀。《大地》英文版印行70多版次,被米高梅公司拍成電影,影響了幾代美國人對中國的看法。
賽珍珠是美國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女作家,也是用英語寫作中國題材獲此獎的西方作家第一人,這個第一至今仍是唯一。誠如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評語」所言:「為西方世界打開一條路,使西方人用更深的人性和洞察力,去了解一個陌生而遙遠的世界。」美國前總統尼克松曾熱情地稱讚賽珍珠「是一座溝通東西方文明的人橋」。
就在賽珍珠離開南京的3年之後,1937年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同年12月發生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賽珍珠竭盡全力,「為中國抗戰奔走呼號」。她在美國發表了廣播講演,向美國民眾宣傳中國的全民族抗戰。至今,我們讀這位美國作家的講演稿,還會熱血沸騰,而她所處的時代,正是一個西方人對中國漠視甚至鄙視的時代。
「美國人知道當時中國並沒有充足的軍事準備,他們覺得與久宿野心的日本相對敵,中國是支持不久的,是必會投降的。但我以為這是不會有的事,中國絕對不會屈服日本!因為我不能想像到我們認識的那些健壯實在的農人,那些穩健的中產商人,那些勤苦的勞工,以及那些奮勇熱心的學界領袖,會受到日本降服的。所以在言論上,在著作上,我曾大膽地發表我的自信。我說,中國人是不會投降的!」
今天的我們,對於賽珍珠知道得太少了。
在紅軍長征70周年紀念日來臨時,斯諾的長篇通訊《西行漫記》又被提起,我們才知道,《西行漫記》最先發表於賽珍珠與丈夫辦的《亞洲》雜誌。當賽珍珠與林語堂的稿酬官司一再被人津津樂道時,我們卻忽略了賽珍珠熱情幫助過老舍、胡適、王瑩、林語堂等許多中國文化人,曾安排並主持王瑩在白宮的抗日宣傳演出,請總統等美國政要觀看。當賽珍珠的聲譽在中國政治旋渦中沉浮時,我們也「淡忘」了賽珍珠如何帶頭為中國抗戰捐款,動員美國名流與民眾給經受苦難的中國人民寫聲援信,其中有九個州的州長,聲援信雪片般地飛向大洋彼岸,達上萬封之多……
當南京落入侵華日軍的鐵蹄之下時,賽珍珠以她的方式,對中國這塊土地投以最真誠的關注。她到處宣傳中國人民的抗日精神,認定中國人不會向日本屈服。她由衷讚揚過蔣介石,但對蔣介石的統治方式頗有微詞。1938年她接受西方記者採訪時,公開抨擊蔣介石因無視農民而失去了他的機會。賽珍珠的「放肆言論」激怒了當時的中國官方,雖然她獲諾貝爾獎與中國有關,南京國民政府派駐瑞典的使節卻奉命拒絕參加。
到了新中國成立之後,賽珍珠在「紅色營壘」似乎也不受歡迎。「東風壓倒西風」的極端思維盛行,賽珍珠被判為「美國反動文人」和「美帝國主義文化侵略的急先鋒」。當她被打入「另冊」時,她仍痴痴地寫道:「我一生到老,從童稚到少女到成年,都屬於中國。」
上世紀60年代,台灣作家林海音赴美訪問,她在《作客美國》中寫到賽珍珠:由她的描述,可以看出這位半生歲月在中國度過的賽珍珠,「暮年對於兩個故鄉的心情。」美國費城「賽珍珠基金會」辦公樓,大門玻璃用紅漆寫著「賽珍珠」三個中國篆字。客廳有個彩色小噴水池,旁邊有石觀音像,雕花木椅和牆壁國畫,都是地道的中國風格。
上世紀70年代初期,賽珍珠渴望的中美關係「解凍」終於實現,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後,賽珍珠告訴新聞媒體,她也將訪問第二故鄉中國。不過,已經80歲的賽珍珠卻沒來得及等到中國的簽證。
據說,賽珍珠生前親自選定的墓碑銘文與眾不同,鐫刻的不是英文,而是「賽珍珠」三個篆體中文字。這是怎樣的一個美國人啊!
10年前,1998年,美國前總統喬治·布希訪問中國時,在南京專程探望了南京大學的「賽珍珠故居」。兩年後的2000年5月,「賽珍珠故居」正式掛牌。「賽珍珠故居」見證了中美兩國曾經走過的風風雨雨,也見證了兩國人民相互了解、彼此攜手的真實歷史。「賽珍珠故居」陳列的許多圖片、書籍、史料,讓人們想起美國著名學者湯姆森做出的一段評價:「在很大程度上,還是由於有了賽珍珠,一代代的美國人才帶著同情、熱愛和尊敬的目光來看待中國人。」 枕晨聽雨 圖書館歡迎您——
推薦閱讀:
※珍珠泉大院(二)
※珍珠泉大院話今昔
※三分鐘學會辨別珍珠粉的真假、好壞
※第16講:從農民到珍珠商人的逆襲
※珠寶匠群像|挑戰10000件異形珍珠的設計師——代波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