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諸子百家爭鳴(下)

第四部分儒法之爭6儒法是非

【前言】先秦儒家三巨頭,孔子不談人性;孟子主張人性向善;荀子主張人性有惡,雖然他們對人性看法不一,但都認為民眾可以通過禮樂教化來引導,因此可實行德治,所以儒家追求的是人人都做好人。但法家不這麼看,法家的集大成者韓非認為人性本惡,只有把人可能做壞事的方方面面都想到,漏洞都堵死,才能約束人們的行為。所以法家追求的是人人不做壞事。那儒法兩家的主張究竟誰是誰非?【正文】通過上集的講述我們可看出荀子和孟子有很多相通之處,主要是三點,第一,他們都認為人性是基礎,也就是說孔子雖不談人性但到孟子和荀子,就為儒家把人性問題解決了。他們都認為人性是道德的基礎。第二,他們都認為人的社會性是善,區別只在孟子不談人的自然性而荀子認為人的自然性是惡。第三,相同的是孟子和荀子都認為人有兩種可能性,就是向善的可能性和作惡的可能性,區別在什麼地方?孟子更看重向善的可能性,荀子更關注作惡的可能性。孟子把人向善的可能性看作水就像流水一樣,水是往低處流而人是往高處走,只要合理引導人就可向善。所以孟子主張引導;荀子呢?把人作惡的可能性看作火,說如不加以防範就會造成災難,所以防範是第一位的。所以荀子主張對人作惡的可能性進行防範。一個看見水一個看見火,表面上看兩家的觀點叫水火不容,實際上是殊途同歸,都認為人應該成為道德的人,人應該加強自己的道德修養,一旦加強了道德修養或向荀子說的你可變成大禹或像孟子說的你可變成堯舜。儒家到最後肯定還是一樣的。這也是我堅持認為荀子是儒家的一個依據,因為學術界還有些人認為荀子是法家。那是不是意味著荀子和孟子差不多呢?不,他們還是有重要區別的,區別在哪?就在孟子是把人向善的可能性看作水,主張引導,引導是什麼?是柔性的,靠什麼?靠自覺。而荀子呢?是把人作惡的可能性看作火,是要防範的,防範是什麼?是剛性的,靠什麼?靠強制,這個強制的過程在荀子那叫化性氣偽,化就是改造,性前面講過是人的自然屬性,起是興起,偽前面也講過就是人的社會屬性,也就是說要用人的社會性去改造人的自然性。講清楚都是人性。那這個工作誰來做?自己做不了,因為我們是普通人,沒有能力把自己從動物界帶來的那個惡把它消滅掉。誰做呢?聖人,只有聖人才行。那聖人怎麼做?荀子說法是:立君上之勢以臨之,明禮義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罰以禁之《荀子*性惡》。也就是說聖人看明白了,人的這個惡它是從自然界帶過來的是很頑固的,一時半會你是改造不了的,必須首先要樹立君子的威望,用君主來強制你改,第二點要建立禮義,就是道德;第三要建立法度,就是法令。第四還要有懲罰。這就是荀子的四大法寶:君權;禮義;法度;刑罰。馬上大家會看出,這離法家的專制主義理論已只有一步之遙了,而韓非邁出了關鍵一步,那韓非邁的是那一步呢?我們來回顧一下儒家,孔子不談人性;孟子主張人性向善;荀子主張人性有惡。韓非呢?認為人性本惡。在先秦諸子當中只有韓非才是真正的人性本惡論者。我們來看看荀子和韓非,荀子人性有惡韓非人性本惡,只差一個字,有什麼區別?區別就在人性有惡意味著人性同時還有善,叫做有善有惡,只不過它強調有惡的一面,但不否認有善的一面,這就可以怎麼樣呢?可以通過禮義教化來引導,因為他還有善的一面嘛,所以就可實行德治,以德治國,因為還有希望。韓非說,人性本惡是什麼意思?沒有善根本沒有善,沒有善怎麼辦?強權鎮壓,逼著你改,這就不能用德治了,不能以德治國了,怎麼辦呢?以法治國,但要講清楚,韓非的法和我們今天的法不是一回事,這個必須反覆強調,否則跟我們今天的依法治國就沒區別了。它是什麼法呢?刑法,就是刀子繩子棍子,這就是儒法兩家的根本分歧,要德治還是要法制,但「法制」這兩字要打引號,準確說應叫刑治。這樣我們就弄清了前面講過的三場大辯論的關鍵。儒墨之爭的關鍵是要兼愛還是要仁愛,區別儒墨兩家的是個「兼」字;儒道之爭的關鍵是有為還是無為,區別儒道兩家的是個「無」字;區別儒法之爭的關鍵是要德治還是法制,因此它的分界點也是一個字,「法」字。那我們現在要問的問題是儒家為什麼要堅持德治,法家為什麼主張他們所謂的,打引號的「法制」呢?孔子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為政》。這裡的道念導,意思也是引導,齊呢,規範,格什麼意思,最麻煩,有各種註解,錢穆先生解釋為達到標準;李零先生解釋為遵守規定;李澤厚先生解釋為認同歸一;楊伯峻先生解釋為人心歸服;我解釋為自覺遵守道德律令。那孔子這段話就可這樣翻譯了,用行政命令來引導,用刑事懲罰來規範。「民免而無恥」,人民不會犯罪,不敢犯罪嘛,但他沒羞恥心;如果「道之以德」,用道德來引導,「齊之以禮」,用禮儀來規範,怎麼樣呢?人民有羞恥心而且能自覺遵守道德規範。也就是說,法家打引號的所謂「法制」的結果是什麼呢?是人們不敢做壞事不等於心裡不想,這叫治標不治本,按孔子主張的,德治呢?人們不願做壞事,連做壞事的心思都沒有,這叫標本兼治。誰是誰非,孰優孰劣不是一目了然嗎?大家肯定都說孔子的好啊,標本兼治嘛,當然比治標不治本好呀,可惜做不到,至少韓非認為做不到。【畫外音】按孔子的看法,民眾可以通過禮義教化來引導,引導的結果是使民眾自覺遵守道德規範,最終達到人人不做壞事,人人都做好人的理想境界,這就是孔子主張的「德治」,但法家的韓非卻給孔子的這個主張潑了冷水。韓非認為孔子的這個主張在現實中做不到,韓非為什麼認為孔子的主張在現實中做不到呢?【正文】這就要弄清人為什麼要作惡,為什麼要犯罪,為什麼要幹壞事?是因為他有這個嗜好嗎?我這人就愛作案,我有作案癮,是這樣嗎?韓非說不是,那是什麼呢?利害使然,是因為有利害,前面講過,他說人的這個人際關係就是利害關係,他是說法是:安利者就之,危害者去之,此人之情也《韓非子奸劫弒臣》。就是人之常情是什麼呢?趨利避害,有好處他就去,有害處他就躲,這是人的本能。這可以有例子來說明。我講過韓非是很會講故事的人。他又有兩個故事來說明這點。一個是伍子胥過昭關的故事。伍子胥受到楚王迫害從楚國逃出來,要逃到吳國去,到吳國討兵來報仇,他要過關,韓非說伍子胥過關時被守關的抓住了,不是戲曲里講的什麼一夜之間頭變白了混了過去,按韓非的講法是被抓了。【flash】哈哈,我終於把你給抓住了,我可以領賞去了,你知道大王為什麼要抓我嗎?不知道。告訴你吧,是大王想要我珍藏的一顆珍珠,但這顆珍珠我給弄丟了。你別想騙我。那你敢把我交給大王嗎?大王問我珍珠哪去了?我就說你私吞了。啊!這,這,我什麼都沒看見,你快從我眼前消失,愛去哪去哪。【正文】是這個守關人他想犯罪嗎?不是,他害怕嘛。還有個是楚成王的故事,楚成王原來立了一個太子,前面講過在世襲制下太子問題是很麻煩的,他立了個太子叫商臣,後來可能又想另立一個,換一個,商臣太子當不成了就去問他老師,老師叫潘崇,問他老師怎麼辦,老師說你能接受現實嗎?把你換掉換另外一個人,回答說不能,你能出國避難嗎?不能。你能發動政變嗎?能,發動政變。「嘩」發動政變,帶著兵衝進他老爸的王宮裡。說老爸呀對不住了,你不仁兒子只好不義了,是不是您老人家自己解決一下。楚成王也知道沒辦法了,說:兒啊,,老爸也沒別的愛好,就愛吃個熊掌,你是不是等我把這個熊掌吃了我再死,哪那成呀,兒子說,熊掌,那個熊掌做起來可費時間了(古時候熬一個熊掌好幾天),等不得,你還是利索點快快上路吧,沒辦法拿根繩子弔死了。是他天生就喜歡殺他老爸嗎?不是,他也是逼的,丟掉太子的位置損失太大了,馬上繼位當國王這個利益太大了。所以利害的這個誘惑如果不太大時人們可能講點道德,一旦這個利巨大或害巨大時,對不起,什麼禮義廉恥那就免談。或者有人問,這個禮義它就一點用都沒有嗎?有一點用,這個楚成王死了後他不閉眼,為什麼,因為他還有個最後的問題沒解決,就是謚(飾)號,謚號就是當時國君、大夫,社會名流死了後,最後要給他一個稱號,一個蓋棺論定的稱號。楚成王不知道這幫不肖子孫給老爸個什麼稱號,眼睛不能閉。果然給的謚號不好,叫靈,謚他為楚靈王,靈巧的靈,靈活的靈,靈魂的靈。看起來很好,但中國的謚號是有講究的,都是好詞,真正好不好要看後面的文章,歷史上凡是叫靈的都是不靈的。所以楚成王就不閉眼。後來這個商臣,就是後來的楚穆王一想,這也不行呀,算了吧給老爸一個面子,說我們謚你叫成王行不行,安政愛民就叫成啊,這個死了的老爸一想,成不錯,眼睛閉上了。這叫死要面子,死了以後都要面子。面子的事好說,吃熊掌再死沒商量。利害呀。所以韓非說禮義啊道德啊沒有用啊。有啥用啊最多給個面子,不解決實際性的問題。有用的還是我那「兩面三刀」,二柄勢術法呀。有人說不對吧,你那個法也未必管用,那個守關的人不是就把伍子胥放走了嗎?難道他們楚國是沒法的?這個問題韓非是怎麼解釋的?很簡單,執法不嚴,所以必須嚴刑峻法,叫:峭其法而嚴其刑《韓非子五蠹》。你手要狠,因此韓非提出了他著名的法制三原則:賞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罰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韓非子五蠹》。什麼意思?就是你賞賜一定要豐厚,而且說到做到。講好了你干件什麼事,獎金十萬,真干成了必須如數兌現,不能打折扣,使老百姓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他才會按你說的去做;懲罰的時候從重從快,狠狠的整治他,要堅決,不能猶豫不能心軟也不能手軟。使民畏之,罰他一回,嚇到他一輩子都不敢,就是你賞他,一輩子也忘不掉,你罰他,也一輩子忘不掉;立法一定要統一,一個標準,不能說同一個事情,張三這樣處理李四那樣處理,那不行,要統一要持久不要修改,而且要公布出去讓大家都知道。這叫法制三原則。千千萬萬人是普通人,千千萬萬普通人他們就是喜歡得到很多好處,就是怕殺頭。我的制度是為普通人設計的。有了這個制度我有三不怕,第一不怕人們不服從;第二不怕君主沒能力;第三不怕官員幹壞事。因為我這個制度是普通人的制度,君主沒有能力沒關係,制度實行了就行了,國家機器正常運轉,君主無能有什麼關係,而且我如果這麼一直做下去,哪有人民不服從的,官員他也不敢做壞事,因為我這個制度就不是把他當聖賢來設計的,我事先已經預定他就是一個壞人,把他可能做壞事的方方面面都想到了,漏洞都堵死了,他根本做不成,我怕什麼?所以韓非說:恃人之為吾善也,境內不什數;用人不得為非,一國可使齊《韓非子顯學》。就是你設計政治制度時,如果指望人人自覺做好事,這樣的人找不夠10個,但你設計時,設計好的是讓所有人都幹不成壞事的話,天下太平,這就是儒法分歧。那我們就可看出,儒家追求的什麼呢?人人都作好人。法家追求的是什麼呢?人人不幹壞事。【畫外音】通過上面的講述我們可看出,儒家和法家對人性有著不同的看法,儒家認為人性有善惡但可引導,方法是禮義教化,目的是使民眾能夠自覺遵守道德規範;而法家認為人性本惡所以應防範,方法是用刑罰,用繩子棍子來約束人的行為,目的是使民眾不作惡。那儒家和法家的主張究竟誰是誰非?【正文】我的回答是各有優劣各有是非,從理想層面看孔子有道理,從操作層面看韓非更可行。為什麼韓非的可行?因為孔子的制度是按聖賢的標準設計的或說是按君子的標準來設計的,韓非的制度呢是按常人的標準設計的,甚至可以說是按小人的標準來設計的,那麼請問在天性當中是聖賢多呢還是常人多呢?當然是常人多普通人多嘛,那按聖賢的標準可行呢還是按常人的標準可行呢?當然是常人的標準可行,聖賢的標準設計出來的制度它是不現實的做不到的,那可能又有人問,做不到就做不到唄,做不到又怎麼著呢?做不到就怎麼著,作假,作秀,做偽。因為你規定了君主和官員都必須是聖賢,後世我們看電視劇都知道,一看見皇上叫聖上。皇帝說句蠢話大家都說皇上聖明,他聖明嗎?【flash】愛卿,你聽到蛤蟆叫了嗎?回皇上聽到了。你說這蛤蟆叫,他是為公家呢還是為私人哪?皇上聖明,微臣以為它們在公家的園子里叫就是為公家,如果在私人的園子里叫那就是為私人。人家向他報告說天下有自然災害,皇上皇上,微臣有要事稟告,民間發生了自然災害,老百姓流離失所,很多人連粥都喝不上。啊,老百姓沒米下鍋了?是呀老百姓沒米下鍋了。那老百姓吃不上米那他們幹嗎不吃肉呀?【正文】沒有米飯吃可以吃午餐肉啊,弄點火腿腸吃不行嗎?這種問題蠢極了,可是怎麼樣呢,大家馬上說皇上聖明,吃午餐肉去。最後作假,最後是什麼?最後是逼出來一大堆偽君子,偽君子從哪來的,就從孔夫子的以德治國來的,所以在設計制度時不能追求最好只能追求不壞,避免那個最壞的結果,能避免最壞的結果就很好了,這是我們站在法家立場上來看,可以得出這樣的一個結論。反過來如果站在儒法立場上就是另一種說法了,什麼說法呢?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就是你設的標準是一個最高標準,執行下來是個中等水平,如果你一開始就設一個最低標準,意味著什麼,等而下之呀,你按照法家的那個作法去做,不求最壞結果必然是什麼?連最不壞都沒有,也就是說按孔子的主張去做結果是沒有人變成好人,是很多人變成了偽君子;按法家那一套去做是什麼呢?是大家表面上遵紀守法實際心懷鬼胎,法制執行嚴格之處規矩老實,法制不到之處偷雞摸狗,還是偽君子。大家會說,天吶!按儒家的做是偽君子按法家的做也是偽君子,這可怎麼辦,咱們把它結合起來行不行,不是各有各的道理嗎?把它結合起來,告訴大家,秦漢以後主要是漢以後就是這麼做的。叫做:兼取儒法,雜用王霸。漢代,準確說應是漢武帝以後,因為秦代是以法家思想為國家意識形態,漢初是以道家思想為國家意識形態,漢武帝以後以儒家思想為國家意識形態,但實際上還是行法家那一套,怎麼樣呢?也不行,為什麼?因為在他們那裡儒法兩家的學說都是治術,不是治道,是術不是道。它是里一手外一手,陰一手陽一手,所謂雜用王霸,兼取儒法什麼呢?表面上是儒家的以德治國,實際上是法家的以刑制國,殺起人來是不手軟的,但忽悠你時,仁義道德,給他們的那樣一種統治蒙上一層脈脈溫情的面紗,是手段,是術不是道,那大家就會說了,這個事情就好辦了,我把它改成道不就行了嗎?也不行,為什麼不行呢?因為儒家的道是王道法家的道是王法,都是站在統治階級的立場上,不是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上的,都不過是維持他們的統治而不是保證廣大人民群眾的幸福,這是諸子思想的根本問題,那大家就會說了,哎呀,你不要再講下去了,這也不行那也不行怎樣才行?這個問題將在第六部中回答,為什麼在第六部分中回答呢?因為這個系列的結構總體上說是三個問題: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前面的四部實話孔子,儒墨之爭,儒道之爭,儒法之爭24集回答了一個問題,是什麼的問題,下面的第五部分前因後果將回答為什麼,弄清了是什麼和為什麼就可回答怎麼辦的問題了,請繼續關注下面部分。

第五部前因後果 1事出有因

【前言】前面四部易老師從從實話孔子開始,講述了先秦諸子百家爭鳴的「三大戰役」 儒墨之爭,儒道之爭,儒法之爭。先秦諸子所處的時代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們民族的黃金時代,他們提出的思想原則塑造了不同的文化傳統,也一直影響著我們的生活,但同時我們也會心生疑慮,2700多年前為什麼會出現諸子百家的競相爭鳴,爆發了一場歷時300年之久的跨世紀大辯論,我們民族為什麼會湧現出那麼多偉大的思想家?這些偉大的思想家為什麼集中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正文】這個事還得從孔子說起,孔子是先秦諸子百家爭鳴的第一人,他是風氣之先也是眾矢之的,因為有了他才有了百家爭鳴,孔子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一直影響到我們今天,但孔子生前是不得志的,周遊列國四處碰壁,那我們就會有個問題了,孔子和孔子的思想有那麼偉大嗎?如果很偉大他生前為什麼四處碰壁?大家都不接受他都不贊成他,都不採納他的主張主義呢?這個問題孔子自己也想到了而且孔子還和他學生討論了這個問題,什麼時候討論的,困於陳蔡之間時,這段歷史前面講過,就是孔子周遊列國時有一次要從魏國到楚國去,因為楚昭王想用他,走到半路被陳國人包圍了,圍在那個地方几天幾夜沒吃沒喝,一行人都餓得站不起來,這時隊伍就不好帶了。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記載說「子路慍見,子貢色作。」就是子路憤怒的表情已表現出來了,子貢也沉不住氣很憤怒,都露在臉上了。「孔子知弟子有慍心」孔子也知道他的學生有意見有想法鬧情緒,怎麼辦呢?談話,做思想工作,談話也不是找所有學生,找誰呢?三個學生幹部,子路子貢顏回,第一個找的是子路,孔子怎麼說?「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焉,吾何為於此。《史記孔子世家》」兕就是犀牛,匪就是非,【flash】你們說不是犀牛不是老虎,沿著曠野匆匆趕路為什麼,是我們的主義主張不對嗎?我為什麼落到這個地步呢【正文】從字面上理解孔子是要反思自己,我為什麼會這樣呢?子路就是這麼理解的,子路怎麼反思呢?他說「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史記孔子世家》」翻譯過來就是,【flash】老師呀,是不是因為我們不夠仁愛,所有別人不信任我們;還是因為我們不夠智慧,所有別人不實行我們的主張。【正文】這是反思自己。孔子怎麼說呢?「有是哉」有這說法嗎?孔子說:「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齊,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者比干《史記孔子世家》」比干是殷紂王的大臣一再向殷紂王提意見,殷紂王把他殺了,武王伐紂時,伯夷叔齊說:你不能以臣弒君,不能犯上作亂呀,我們餓死也不吃你們周人的米,就到首陽山上絕食餓死了。孔子說:如果說一個仁者的條件是別人一定要信任他,那伯夷叔齊算什麼?如果說智者的條件就是別人一定聽他的主張實行他主張,那王者比干算什麼?也就是說仁者智者未必人人都信任人人都實行。也就是不同意子路的這個反思。子路出去了子貢進來了,孔子照樣又說了一遍【flash】你們說不是犀牛不是老虎,沿著曠野匆匆趕路為什麼,是我們的主義主張不對嗎?我為什麼落到這個地步呢?子貢大家知道,比子路乖巧多了,當然不會說那先生的主張不對。子貢怎麼說?「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蓋少貶焉。《史記孔子世家》」什麼意思?【flash】唉,老師呀,哪裡是您的主張主義不對呀,分明是您的主張主義太偉大了,偉大的比天還大,那當然容不下了嘛,唉,要不老師咱能不能不那麼偉大。

【正文】咱別太偉大行不行。孔子怎麼回答?孔子說一個好農民他能夠精耕細作未必能有收成;一個好工匠他能夠巧奪天工未必能夠讓人人都滿意;一個君子應該做好自己的學問掌握真理但未必人人都能接受。你怎麼老想別人要接受呢?然後孔子說「不修爾道而求為容,賜,而(爾)志不遠矣《史記孔子世家》」就是你不想著怎麼樣去掌握真理做好學問,老想著自己能不能被別人聘用,能不能被市道所容,你這個志向不遠大啊。子貢出去了顏回進來了,照樣還是這樣一段話,「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焉,吾何為於此。《史記孔子世家》」顏回怎麼回答?「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雖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見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以大修而不用,是有國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見君子《史記孔子世家》」【flash】顏回說:哪裡是您的主張主義不對呀,是老師您的主張主義太偉大了,比天下還大,所有天下不能容,【正文】前面的話跟子貢說的一模一樣,那子貢接著說什麼呢?咱別那麼太偉大行不行,顏回沒這樣說,說什麼呢?「雖然」什麼意思?就是即便如此,「夫子推而行之」雖然老師的主義主張偉大到天下不能容,但老師還是極力地去推行,天下不能容我們,正好證明我們是君子,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如果我沒有掌握真理那是我們的恥辱,我們掌握了真理,那些有國者掌權者執政的人,不採納我們的主義和主張,是誰的恥辱,是他們的恥辱,『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見君子』,我們不能見容於世,我們的主義主張不能得到實行,有什麼了不起,正好證明我們是君子,這話說的漂亮,結果怎麼樣呢?司馬遷的記載是這樣的,「孔子欣然笑曰,有是哉顏氏之子,」有這樣的嗎?這顏家的孩子真是不錯啊。「使爾多財,吾為爾宰」你要是錢多的話,我給你作管家。(顏回是最窮的了)孔子對顏回的回答非常讚許。現在我們看這三個學生幹部的回答,我認為從子路到子貢到顏回是一個比一個不著調,一個比一個不靠譜。顏回說的最不靠譜,但最受表揚的是顏回,為什麼?【畫外音】孔子生前並不得志,他東奔西走確四處碰壁,這就不免讓人懷疑起孔子和他的思想,而這個問題就連孔子自己也都想到了,他和他的學生曾對此進行了討論,同一個問題子路子貢顏回給出了三個不同答案。易老師認為三個學生的回答都不靠譜,而孔子卻對顏回大加讚揚,那這是怎麼回事呢?他們三個為什麼會這樣說呢?【正文】我們一個個來看,先看子路,老師呀,是不是因為我們不夠仁愛,所有別人不信任我們;還是因為我們不夠智慧,所有別人不實行我們的主張。子路為什麼會這樣答,為什麼會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我覺得子路是靠譜的,我們走投無路了嗎難道不該反醒,不該檢討自己一下嗎?不該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嗎?子路的這個想法是典型的戰士的想法,子路就是戰士型的,戰士如果打輸了會怎麼樣,不會說我打輸了怪人家太利害了,這不是戰士,只能在自己的身上找原因。找了原因後幹什麼事,兩件事,一是練好自己的武藝,二是磨快自己的刀子。下次再打。戰士肯定這樣想,所有子路在自己身上找原因。那子貢的思路是什麼樣的呢?商人的思路,子貢最會做生意的,做生意發大財的,作為一個生意人他的思路很明確,不管幹什麼事目的只有一個,成交。要成交要怎麼辦?講價。討價還價呀,講價之前要幹什麼?抬價。先把價抬出來,漫天要價遍地還錢。你抬了價後就不能真按你抬的那個價去做,那樣你做不成之後要再壓價,子貢的這個話完全是這個思路。先抬價,「唉,老師呀,哪裡是您的主張主義不對呀,分明您的主張主義太偉大了,偉大的比天還大」然後再講價,「唉,要不老師咱能不能不那麼偉大。」這個不是孔子要做的事,孔子是想做官,前面講過非常想做,但做官對孔子來說它不是目的是手段,目的是行道,孔子做官從政是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如果政治主張不能推行他寧可不做官。孔子也不是不可以講價,是人可以講價道不能講價。或者說是人可以受委屈道不能受委屈。孔子說的很清楚,我做官就是要行道,做不了大官做小官可以,當個縣長,縣長助理,當個鄉長都干,但我必須推行我的政治主張,而子貢開出的條件是什麼?道不要那麼偉大。那不行,孔子很不高興,孔子批評子貢的話比批評子路要重,「賜,而(爾)志不遠矣」,你就這麼點志向嘛,就這麼點胸懷嘛,就這麼點境界嘛,【畫外音】易中天先生認為,子路是戰士,打仗打輸了會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而子貢是商人,商人務實,他們做事情目的很明確就是要成交,為了成交可讓步可講價,這讓孔子很不滿意,可以說子路和子貢的回答不得要領,而顏回的回答確讓孔子很高興,那顏回為什麼能博得孔子的表揚呢?【正文】子路是戰士子貢是商人,顏回像什麼人,像官員,而且顏回像那種特別能領會領導意圖的官員,孔子提出這個問題後子路是直通通地馬上說出來,子貢過了一下腦子琢磨了一下,搞了個策略,先講大道理再打小算盤,先肯定再整改,覺得這個方案領導能接受,結果領導不接受。顏回才是真聰明,他馬上就想,老師為什麼要問這個問題?我們知道,前面講過顏回這人的特點是什麼?學習的特點是什麼「聞一而知十」就是他會舉一反三,他會轉。顏回就想了,老師為什麼要問這個問題,「吾道非焉」我們的主張不對嗎?是老師真認為自己的主義主張不對嗎,不可能,打死他都不會承認,那為什麼要問,很清楚,希望我們給出肯定的回答,是明知故問,所有我必須肯定,就回答「夫子之道至大也」。第二個問題,「吾何為於此。」老師為什麼要問這個問題,是老師真的想找出路嗎,也不是,因為孔子的特點是「知其不可而為之」,他不會想我怎麼改變一下辦法,不會想這個問題,那他為什麼問,是問自己嗎?不是,那他問誰,問學生,為什麼要問學生,因為現在人心浮動軍心不穩,因為現在這個組織快解散了,顏回馬上就領悟過來,老師要的既不是什麼反思自己,這是子路的錯誤,也不是什麼整改措施,這是子貢的錯誤。老師要什麼?要一個說法,要一個既可以肯定自己也能夠解釋當前困境,然後重新凝聚人心,團結隊伍,繼續前進的這樣一個說法,那這個說法老師為什麼自己不說而要問呢?很簡單,這個問題在老師那不成問題,在學生那成問題,所有必須學生自己說自己答,讓學生自己教育自己,自己解放自己,自己鼓勵自己,自己團結自己,所以他才找學生幹部嗎,不就是讓你們這些學生幹部起個模範帶頭作用嗎,所以顏回就把這個說法給出來了,「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以大修而不用,是有國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見君子」沒有掌握真理是我們的恥辱,我們掌握了真理他們不用我們,是他們的恥辱。孔子太滿意了,所以說你要是錢多的話,我給你做管家。最高表揚了。但顏回這個說法有問題呀,什麼叫做「不容然後見君子」人家越不理解我們,越不接受我們,越反對我們,我們越牛,阿Q,阿Q抓起來以後,稀里糊塗審完了要他簽名,做筆錄嘛,不會,不認識字,畫個圈吧,很用心地畫了一個,畫成瓜子了,然後說什麼,孫子才畫得圓呢,和顏回意思一樣嘛,小人才到處受歡迎,我們君子就是不受歡迎,這不阿Q嘛,是的,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裡,這話是對的,但這話不能片面理解,也不能逆過來逆向地去推,說只要是少數人那就一定掌握真理,這不成立的。實際上真理是有時掌握在

少數人手裡有時掌握在多數人手裡,多數人不代表真理也不能說少數人就一定代表真理。真理不真理跟人數多少沒關係。但他領會了領導的意圖實現了孔子的目的。由此我們也可得出一個結論,孔子這次課堂討論並不是要找出自己的主義主張不受歡迎的真實原因,不是。孔子生前為什麼不得志,四處碰壁,走投無路,這個問題在孔子和他學生那找不到答案,那上哪找答案呢?【畫外音】顏回雖然得到了孔子的表揚但他同時也給我們留下一個問題,就是他的回答並沒找出孔子的主張不受歡迎的真實原因,孔子組織自己學生的討論同樣解釋不了我們前面提出的問題,那就是孔子和孔子的思想有那麼偉大嗎?如果很偉大,生前為什麼四處碰壁,大家都不採納他的主張和建議呢,這個問題既然在他學生那找不到答案,我們又該去問誰呢?【正文】很簡單,問反對派。那麼多人反對他,為什麼,前面講過孔子其實是有從政機會的,比方說他35歲那年到齊國找工作,齊景公就準備用他,被誰反對呢,晏嬰。後來孔子周遊列國困於陳蔡時,楚昭王也準備用他,被誰反對呢?子西。這兩人為什麼要反對,先來看35歲那年孔子到齊國見了齊景公,齊景公問政,說我們這個國家該怎樣治理呀,孔子說了八個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齊景公聽了後非常高興,說是呀是呀。如果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就算是有糧食,我能吃到嘴裡嗎?你說的好。後來齊景公又一次向孔子問政,非常滿意,就決定把泥(奚谷)之田封給孔子,封一塊地給孔子,這時晏嬰出來反對,晏嬰是齊相,也是春秋時期有名的政治家,說話很有分量,晏嬰提了兩條反對理由:一,儒者不可重用;二,禮樂不可復興。一就不說了,就是儒這些人毛病很多的,夸夸其談不靠譜等等。重要的是第二條,晏嬰說:孔子的主張就是恢復西周的禮樂制度,西周之所以能實行禮樂制度是因為有聖賢,現在聖賢都沒有了。文王啊武王啊周公啊這些早就沒了早就死了,周王室已經不行了,這個禮樂的缺失,禮壞樂崩這個事已經很長時間了,怎麼能夠再復興呢,何況孔子他們搞的那套東西非常繁瑣複雜,一個人一輩子可能都學不完學不會,又怎麼樣做呢。齊景公就不用孔子了。就先跟孔子講,你要想在我這享受季孫氏大夫在魯國的待遇,我是給不了的,然後又說,哎呀,我這人年紀也大了。孔子就回去了。第二回楚昭公要用孔子,在去的路上困於陳蔡之間,,楚昭王得到消息就派兵把孔子救了回來,準備封給孔子700里地,很大一片了,這時子西出來反對,子西什麼人,楚昭王的宰相,令尹,子西怎麼說呢?請大王想一想,咱們楚國能做外交官的人有比得上子貢的嗎,昭王說沒有。那我們楚國能做宰輔的,做總理的人有比得上顏回的嗎?昭王說那沒有。我們楚國帶兵打仗做將軍的人有比得上子路的嗎?昭王說沒有。那我們楚國做個地方官,做個事務官,管理具體事務的有比得上宰予的嗎?昭王想想,沒有,那好。子西再問,請大王想一想,西周封建的時候,就是周武王,周公他們在西周都實行大封建的時候,我們楚國封的是個什麼爵位,子爵,公侯伯子男,在第四等。按周禮的規定子爵的封地是多少呢?50里,現在孔子要恢復的就是那個封建制度,如果他政治主張實現了,咱楚國還能方圓數千里嗎?昭王一想也是啊,要實行孔子那一套我不就變成50里的子爵了嗎,我現在是王啊。子西再說:剛才我已經問了是不是,我們楚國的人才都比不上孔子的學生,而當年周文王,周武王他們的封地是多少,100里,最後結果是什麼呢?得天下。周文王,周武王100里的封地就得到天下,現在大王要封給孔子700里,而楚國的人又比不上孔子的學生,大王想一想,這是我們楚國的福分嗎?楚昭王馬上就明白了,這不行呀,我把孔子弄來封了700里,他變成周文王我變成殷紂王了。從這些故事裡我們看出的結果是什麼呢?是晏嬰和子西反對孔子不是個人恩怨而是政見不同,也就是說孔子是極力要維護禮樂制度的,而他們是反對禮樂制度的,不但晏嬰和子西反對墨家道家法家都反對。從先秦諸子百家爭鳴可看得很清楚的是,儒家這邊的孔子孟子荀子都堅持禮樂制度,另一邊的墨家道家法家都反對,因此以禮樂制度為標準可把先秦諸子分成兩大陣營:就是儒家和非儒家。非儒家和當時的統治者都不喜歡禮樂制度,而孔子和他追隨者都要極力維護禮樂制度。有一個例子很能說明問題,就是所謂的「八佾舞於庭」佾(義)就是行列,歌舞隊的行列,當時表演樂舞演員排成行,一行叫一佾,八佾就是八行,八佾是天子之樂的規格,天子才能享受八個行列的歌舞隊。諸侯六佾;大夫四佾;士二佾。一佾多少人,兩個說法,一種說一佾是8人,所以天子八八六十四人,諸侯68-48;大夫是38-24;士28-16。另一種說法,就是你有多少佾,每佾就多少人。比方說八佾,則一佾是8人,則天子之禮88-64;諸侯66-36;大夫33-9;士22-4,這叫規格,禮儀,等級。所謂「八佾舞於庭」就是魯國大夫季孫氏在自己院里表演88-64人的樂舞,這叫僭越。用了天子之禮。所以孔子說:「是可忍,孰不可忍也」什麼叫是可忍孰不可忍也有兩種解釋,一種是這樣的事情都忍心做得出來,還有什麼事情做不出來。還有一種解釋,這樣的事情我們都能容忍,還有什麼事情不能容忍。兩種都通,都表明孔子的態度,對禮壞樂崩是深惡痛絕的,那這樣一來,我們就知道了有百家爭鳴是因為禮壞樂崩,於是我們就要問三個問題;第一,禮樂是一種什麼樣的制度;第二,這樣一種制度為什麼能產生出來得到實行;第三,這樣一種實行了幾百年的制度為什麼會面臨崩潰。這是下集要回答的問題。

第五部前因後果 2以人為本

【前言】從上期節目《事出有因》中,我們看到孔子生前是不得志的,不得志的原因則是他要恢復周禮周制,而那些執政者沒一個贊成。孔子要維護禮樂制度,執政者沒一個感興趣,所以才四處碰壁,不但執政者不贊成就連儒道法三家也都不要禮樂,如果以對禮樂制度和禮樂文化的態度為標準,先秦諸子可分為兩大陣營,儒家和非儒家。儒家維護禮樂非儒家反對禮樂。只不過他們反對的原因也不相同,提出的替代方案也不一樣。那這樣一來儒墨之爭,儒道之爭,儒法之爭這三場爭論可歸結為同一個問題,即要不要禮樂制度,這就是先秦諸子爭論的總焦點,那禮樂制度是種什麼樣的制度,為什麼會成為儒家和非儒家爭論的焦點呢?【正文】要回答這個問題先要弄清一個事,就是禮樂制度是誰發明的,誰?周公。周公是什麼人,孔子經常夢見的人,孔子臨終前的哀嘆是什麼呢?我好久沒夢見周公了。孔子為什麼經常夢見周公?就因為周公是禮樂制度和禮樂文化的總設計師,周公,周文王的兒子,周武王的弟弟,姓姬名旦。周武王伐紂兩年以後就病死了,繼位的是周武王的兒子周成王叫姬誦,但成王這時年幼呀,於是周公攝政,所以周公是攝政王,在攝政期間周公制禮作樂,就是制定了禮樂制度,也就是說周公是在取得了軍事勝利後對周王朝進行了政治建設和文化建設,從而奠定了周文化的基礎,後來對整個中華民族的文化心理結構,影響是非常非常深遠的,直到今天中國人身上還有周公的影響,只是大家不知道。往下讀完了就知道了。下面的問題就是周公為什麼要創立禮樂制度?直接的原因是殷商王朝滅亡的教訓,武王伐紂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多少時間,一個月。正月出兵二月份滅了【畫外音】武王伐紂大約要追溯到公元前1027年,周武王率大軍討伐殷商,商紂王聽到消息後立刻拼湊了70萬人馬到牧野迎戰,可那70萬商軍有一大半是臨時武裝起來的奴隸和一些俘虜,他們平日受盡了商紂王的壓迫虐待,早就恨透了商紂王,誰也不想再為他賣命,在牧野戰場上當周軍勇猛進攻時,他們就調轉矛頭紛紛倒戈,大批奴隸配合周軍一起攻打商軍,70萬商軍一下子就土崩瓦解了,商紂王眼看大勢已去最後自焚而死――商朝滅亡。【正文】那個是什麼時代,沒有汽車沒有坦克沒有飛機沒有導彈,冷兵器時代,一個月滅一個王朝,太快了。快的連周人自己都不敢相信,他就要想呀,殷商王朝那麼強大怎麼手指頭一捅它就倒了,什麼原因?得出結論是他們太不把人當人了,殷商政權滅亡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不把人當人,怎麼不把人當人,兩點,一個叫人牲一個叫人殉。人牲就是把活人殺了去獻祭,舉行祭祀活動時殺活人。牲這個字它和兩個詞搭配,一個是畜牲,「畜」什麼意思,動物養的時候叫「畜」,殺之前叫「牲」,合起來叫畜牲,做犧牲品。做獻祭品的動物毛色純的,白毛的就全是白毛,黑毛的就全是黑毛,純毛的叫「犧」;體全的身體完整的叫「牲」合起來叫「犧牲」,就是不管是畜牲還是犧牲都是動物,人牲就是拿人來當畜牲,犧牲,典型的不把人當人,這叫人牲。第二個叫人殉,就是人死了後殺活人去陪葬,兩個都是不把人當人,現在有大量的在殷墟里的出土文物可證明,有的人和狗埋在一起,而且殷商王朝這個人牲和人殉不僅僅是殺奴隸和平民,當然大量的是奴隸和平民,也殺貴族。為什麼殺貴族,因為殷商文化的特點是特別敬重鬼神,如果舉行最大的祭司活動或是王死了,那是一定要殺貴族的,因為犧牲品是獻給神的,是向神行賄送紅包,紅包越大獲利就越多嗎,殺個貴族大紅包;殺個平民中等紅包;殺個奴隸小紅包。那殺奴隸要怎麼殺啊,成批殺,等於都是一塊錢,要好多,殺個貴族100塊錢,一張票子就夠了,這個道理一說大家就明白,所以殺貴族。但殺下來的結果是什麼呢?還是滅亡。不得人心啊。當時武王伐紂時聯軍剛開進去,殷紂王就派出部隊迎戰,還沒接火,怎麼樣呢,前途倒戈,就是殷紂王的先頭部隊一下把槍頭調過來了往後打,結果殷紂王派出的防禦部隊變成了周武王的先頭部隊,一個月就完了。這個教訓太慘痛了,周公就想啊,我一定不能讓我們周王朝再重蹈覆轍。怎麼吸收教訓呢?殷商王朝不把人當人那我們就得把人當人。這是什麼?這就是「仁」,仁愛的的仁。仁就是「人其人」,什麼叫人其人,就是把人當人。怎麼把人當人?廢除人牲人殉制度。廢了嗎?范文瀾先生的《中國通史》說廢了,就把這個用人做犧牲和用活人殉葬的制度給廢了,但我讀史書看資料覺得有點問題,因為這個人牲和人殉制度至少秦漢還保留了,秦始皇陵墓里有大量的活人陪葬,不過雖然這個制度沒被徹底廢除掉,但在周人心目中它建立起了一個觀念,人牲和人殉是不對的,這個有文獻記載做證明,可舉幾個例子。第一件事宋襄公的事,宋襄公也是春秋五霸之一,宋襄公有一次和曹國,邾(朱)國會盟,就是結盟,結盟時宋襄公就下了道命令,他是盟主嘛,要邾文公,就是邾國的國君,把鄫(增)國的國君殺了,祭司社神,這就是人牲呀,而且殺貴族呀,殺一個國君,等於把一個小國總統給殺了【flash】請安靜諸位,稍安勿躁,今天是會盟大典,我們要祭祀神靈,這次嘛要隆重一點。這樣吧,你,去把鄫國的國君殺了,就用他來祭祀,什麼,你讓我把鄫國的國君殺了,那不就是把鄫國給滅了嗎?【正文】現在不可思議啊,你比方聯合國開會,拎個小國總統殺了,是不可能的。但那個時候是可以的。宋襄公下面的一個官員司馬,司馬是官職,叫做子魚。子魚就反對了。子魚說:「小事不用大牲,而況敢用人乎《左轉僖公19年》」小型的祭祀不能用大牲口,因為祭祀的牲口是六牲,有六牲的說法,就是馬牛羊豬狗雞,牛馬都是大牲口,小祭祀牛馬都不用就殺只羊呀,你還敢用人啊「祭祀以人為先也。《左轉僖公19年》」祭祀祖先呢原本是為了人的幸福嘛,你怎麼用人去做犧牲品呢。反對。很可惜這次反對無效。最後邾國的國君還是把鄫國的國君殺了,鄫國是個小國,子爵,第四等的,宋國是個大國。公爵,第一次封的就是公爵,這是沒反對成功的一次,但表達了一種觀點一種意見一種聲音,第二次呢反對成功了,這是怎麼回事?有個大夫叫陳子車死了,他的妻子和管家就提出來要用活人殉葬,而且要殺的人都選好了,陳子車有個弟弟叫陳子亢表示反對,就去跟他嫂子和管家說【flash】你們不能這樣做,為什麼要殺活人殉葬呢?你是有所不知啊,老夫子老先生,他不是死在國內是死在國外呀,生病時連個照顧的人都沒有,真對不起他啊,所以他死了後我們得派兩個人到陰間去伺候伺候他,病人嘛。是啊,大兄弟,你哥沒享著福,死後找個人照顧這不很正常嗎?噢,我知道了,你是說我哥在陰間需要有人照顧是嘛,照我說最該照顧他的不就是嫂子和管家你們兩個嗎?【正文】所以我的意見是這樣,能夠不用人殉葬最好,如果一定要派兩個人去伺候我哥,要不你們倆去,這兩個就不說了,這就反對成功了。陳子亢這人大家也許能想起來,就是陳亢,講孔子時講過這個人,他曾向子貢提問題,向孔鯉提問題,我稱之為編外粉絲的那個。現在看來陳亢雖然是孔子的編外粉絲但是得孔子之真傳,為什麼呢?因為孔子也是反對人殉的,孔子不但反對活人殉葬而且連用俑來替代都反對。因為周人廢除人殉制度後他要找替代品,替代品就是俑,比方說秦始皇(陵墓)里的兵馬俑就是替代活人,它不能把一個軍都埋進去,就做成泥人。俑當時有兩種,一種是木頭做的一種是泥做的,做的跟真人一樣。孔子連這個都反對,孔子的說法是:「始作俑者,其無後乎。《孟子梁惠王上》」。誰發明的用俑來殉葬呀,這個人斷子絕孫。那孔子為什麼說得這麼重呀,這段話記載在《孟子》這本書里,楊伯峻先生注《孟子》時是這樣解釋的,說孔子不知道俑是替代人的,有了俑做殉葬,發展下去就會有活人殉葬,所以孔子反對。但我覺得不是這樣,孔子應該是知道的。我認為孔子是從根本上反對人殉,用真人用活人不行用假人用替代品也不行。孟子就講的很清楚,孔子為什麼要反對用俑,太像人啦,我們看秦陵兵馬俑,它是真人大小,而且那時木製的俑是能動的,能夠涌動,所以叫俑,那你能夠用一個很像人的東西來殉葬,意味著你承認用人殉葬是合理的,孔子從根本上反對,這就體現出一種什麼樣的精神呢?人道主義,一種原始的素樸的人道主義精神,在孔子這裡表現出來了。這就是周人做的第一件事,把人當人。【畫外音】儘管殷商政權殺了那麼多人,甚至殺了貴族來祭祀來陪葬,皇天上帝還是不保佑他們,他們還是滅亡了,而且亡的很快,所以殷商滅亡的教訓自然就成了周朝的經驗,周人要想保住勝利果實必須反其道而行之,殷商的統治者不把人當人周朝的統治者就要把人當人,所以周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人當人,但問題僅僅「把人當人」就可以了嗎?似乎還遠遠不夠,那周朝既然不能再像殷商那樣不把人當人又該怎麼辦呢?它會做什麼事情來保障自己的政權呢?【正文】周人做的第二件事:「把神當人」,為什麼要把神當人呢?因為周人他面臨一個問題,就是天命還要不要,鬼神還要不要,周人說必須要。因為不講天命他的統治就沒有依據,不講鬼神他的統治就沒有手段。天下原本是殷商王朝的,憑什麼我們周人來統治,周人的解釋是天授權給我的,天的這個授權就叫做天命,天的命令。那為什麼我們可替代殷商,是因為天不授權給殷商了,天本來是授權給夏的,但夏犯了錯誤所以天改變了主意授權給殷,殷商替代了夏王朝,這叫做革命,革除天命,簡稱「革命」,又叫做殷革夏命。現在天又改變主意了,已授權給我們周了,所以周革殷命,所以天命必須講否則統治沒依據,鬼神也必須講否則統治沒手段,要講天命要講鬼神就得有祭祀,這個時候怎麼辦呢?只有把神當人。這個想法估計也是周公最先想到的。《詩經》里有一首詩叫《文王》,據說是周公作的,什麼內容呢,就是講周王朝在祭祀時,有很多殷商王朝的那些貴族也穿著漂亮的衣服來參加祭拜,於是周公就想這些殷商王朝的子孫他們拜的可是我們周人祖先啊,殷商王朝那麼多子孫轉眼之間就得拜我們周人的祖先,我們周人將來也會有很多子孫會不會去拜別人的祖宗呢?所以這一幕看得周公是驚心動魄,得出的結論是什麼呢?「天命靡常」上天,上帝,皇天,老天爺他並不是只眷顧一個政權呀,他可是說改變就改變啊。所以周公對昭公說「天不可信,我道惟寧王德延《尚書君爽》」我們只能把文王和武王的德政繼續下去,才能保住我們的勝利果實。這是周人在勝利面前表現出的一種理智和冷靜,非常了不起。那怎麼做呢,對天神命重新定位重新解釋。怎麼重新定位重新解釋,第一,人與天的關係,:「皇天無親,惟德是輔」《左轉僖公5年》引《周書》。天不講感情,誰有道德它幫助誰。第二,人與神的關係,「神聰明正直而壹者也,依人而行」《左轉庄公32年》。神怎麼樣呢?根據你的表現賜福或降災。第三條,「禍福無門,為人所招。《左轉襄公23年》」。就是禍福它沒有什麼一定之規,你做得好,你想福你就有福,做的不好你招禍,禍就來了。這三句話就重新定位了人和天神命的關係,而且第一句話說的最早,第二句話說在中間,第三句話說的最晚。這三句話本身也是一個過程,就是「皇天無親,惟德是輔」的時候,還承認天有主動權,「神聰明正直而壹者也,依人而行」的時候,主動權就打折扣了。「禍福無門,為人所招」的時候,主動權在人家手上了。這就叫做越來越不把村長當幹部,越來越不把豆包當乾糧,越來越不把天命神當天命神。這樣一來「以神為本」就變成了「以人為本」,神的祭壇就變成了人的舞台,由此產生了孔子對於鬼神的態度,什麼態度,「敬鬼神而遠之」,就是拜還照拜,祭祀還要搞,簡樸一點,疏遠了,而且孔子說得很清楚,我們在祭祀中對待鬼神的態度應該是:「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論語八佾》」。什麼意思?鬼神存在嗎,祭神時你就當它存在,實際上是已經不信了,但你又不能公開說無神論,沒有鬼神你祭祀幹什麼,墨子就批判他們嗎,你們又不相信鬼神又要去搞祭祀,你不是偽君子嘛。那孔子這樣說是偽君子,老滑頭嗎?不是,是什麼呢,是孔子把祭祀問題想清楚了,人為什麼要舉行這個祭祀儀式呢,是借這個鬼神來凝聚活人,就是當我們都去敬神時,大家在一起時就團結起來了,它就有凝聚力了,我們對待祖先對待鬼神是表示一個心意,就像我們現在人死了要開追悼會一樣,你說這個死了人,開追悼會搞個遺體告別他知道嗎?不知道的。但我們為什麼要這樣做,就是表達心意表達敬意,寄託哀思,而且通過這樣一個儀式把我們這些人

團結起來,這才是目的。既然目的在這地方,你就不要問鬼神在不在了,你只當它存在就是了。所以這是一種理智的態度。孔子自己說的也很清楚,「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也《論語雍也》」。這是周人做的第二件事「把神當人」。但這裡面有一個問題,什麼問題?就是在人類文明的初期任何一個族群都必須有崇拜和信仰的對象,為什麼必須有?【畫外音】周人對待鬼神的態度是敬而遠之,可以說周人的這種態度來自他們對殷商滅亡的反思。眾所周知殷商是特別崇拜鬼神的,對鬼神的崇拜無以復加,可以說是遇事必卜無日不祭,而且動不動就大批殺牲,殺人。殷人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可這樣的一種鬼神崇拜最終成了他們走向滅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親眼目睹了這一過程的周人當然要以此為戒,自然要改革了。但問題是為什麼一個族群必須有崇拜和信仰的對象呢?【正文】因為需要依靠這個對象作為一個中介來凝聚族群。人類在這個時候只有團結起來才能生存才能發展,所以早期人類他崇拜什麼,圖騰;後來崇拜什麼,鬼神。夏就是崇拜圖騰,商是崇拜鬼神,現在周人已經以人為本了,已經把人當人了,把神當人了,那他們崇拜誰呢,只能崇拜人,崇拜什麼人,聖人。這就是周人開創的我們民族的一個傳統,聖人崇拜。聖人是什麼人,最早的聖人有兩個條件,第一是有大貢獻第二是有大發明。哪些人?伏羲,神農,炎帝,黃帝,堯、舜、禹、商湯王、周文王、周武王,後來再加上周公、孔子。為什麼?有的有大貢獻,大禹治水呀,周公制禮作樂,大發明嘛;黃帝發明了車子(傳說了);神農嘗百草(傳說了);大貢獻大發明啊。是聖人,崇拜他們。現在我們的神壇上已經沒有神了,得換呀,就把這些聖人換上去了。但這裡面又有一個問題,有人會問了,人的崇拜也不一定要崇拜聖人呀,可以崇拜英雄嘛,英雄不也是人嗎,英雄不能崇拜嗎,在咱們中國有英雄崇拜,但英雄崇拜遠遠不如聖人崇拜。怎麼講,比方說三國,曹操是不是英雄,劉邦是不是英雄,孫權是不是英雄,英雄,崇拜嗎?不崇拜。崇拜誰呢?諸葛亮,關羽,而且民間信仰的關羽還超過諸葛亮,最崇拜關羽。為什麼,聖人,武聖人嘛,文聖人孔夫子,武聖人關老爺。那關羽為什麼成了聖人呢?他沒有大貢獻也沒有大發明還打了敗仗,過五關斬六將,別人幫他打的,走麥城是真的,怎麼成聖人了?我們來看孟子對聖人的定義:「聖人,人倫之至也《孟子離婁上》」就是人當中最有道德的,道德楷模。千里走單騎,華容道義釋曹操,忠義嘛,義薄雲天嘛,我們去看後來增補的那些聖人,諸葛亮,鞠躬盡瘁;關雲長,義薄雲天;岳武穆岳飛,精忠報國;被我們樹為聖人,樹為榜樣的無一不是道德楷模,這說明了什麼問題,就是聖人崇拜其實是道德崇拜。我們可以把周人做的這些事做個總結:周人在取得了滅殷商的勝利後進行了反思,殷商王朝不可一世為什麼頃刻間土崩瓦解,是因為他們不把人當人,為了吸取這樣一個教訓保證自己的勝利成果,周人提出了一個思想,當然沒明確地說,我們自己總結出來的,四個字「以人為本」。因為殷商王朝是以神為本的。以人為本表現為三點:第一點,把人當人;第二點,把神當人;第三點,把人當神。而且自從周人把人當神有了聖人崇拜後,中國人從此沒有了宗教情結。中國沒有宗教,中國人也沒有宗教意識,因為宗教起的某些作用,比方凝聚人心,勸人向善等都由聖人崇拜替代了。有人說儒學是儒教我是不贊成的,就是說那是不是宗教的宗教,佛教,道教,儒教這種說法我是不贊成的。它不是宗教也不可能是宗教,因為我們不需要宗教,宗教起的作用,聖人崇拜都解決了。那這樣的三個做法它分別體現了一種什麼樣的精神呢?把人當人體現的是人道主義;把神當人體現的是理智態度;把人當神體現的是道德精神,三條加起來就是「以人為本」,或準確的說就是周公他們的以人為本,跟今天的以人為本還是不一樣的。現在的問題是,這和禮樂制度有什麼關係呢,下集討論。

第五部前因後果 3新文化與新制度

【前言】上集易老師為我們分析了禮樂制度產生的歷史背景,周人總結了殷商滅亡的教訓。為保住戰果提出了自己的一套治國思想,易中天教授稱之為『以人為本』,這與今天提倡的以人為本是有區別的,那這樣一個治國思想與後世盛行2千多年的禮樂制度有什麼關係,究竟什麼是禮樂制度?【正文】周人的這個以人為本就創造了一種新文化,這個文化不同於夏文化和商文化。平時說夏商周,一般的人都理解為三個不同朝代,其實它也是三個不同民族創造的三種不同文化,夏文化信天命叫做「廈道尊命」,為什麼信天命,因為那時科學技術不發達,他不知道怎麼就突然颳風了,下雨了,打雷了,地震了,掌握不了自己的命運只能信天命。所以夏人的態度也是「敬鬼侍神而遠志」,也是「敬鬼神而遠之」為什麼要敬因為他害怕,為什麼要遠惹不起躲得起嘛。周文化的特點也是「敬鬼神而遠之」,但它不是躲,他是想通了,天不可信。「天命靡常」,可信的就是人,天命無常,有常的就是德。而殷商呢,它是重鬼神,拿鬼神來嚇唬。因為他覺得他的統治有危機心裡沒底,所以要利用鬼神來嚇唬被統治者給自己壯膽。所以夏商周它是三種不同的的文化,因此禮樂它首先是一種文化然後才是一種制度,我們合起來稱之為禮樂文化與禮樂制度。因此禮樂文化和禮樂制度的核心就是以人為本,他的第二條就是以德治國。而聖人崇拜剛好是從以人為本到以德治國的中介,因為聖人是人――以人為本,聖人有德――以德治國。一個聖人就把以人為本和以德治國連起來了,現在我們要問的是,周人為什麼要以德治國,兩個原因,第一是殷商的教訓,第二是統治的需要。據《尚書泰誓》,周武王伐紂時開了一個誓師大會,討伐殷商一個動員大會,周武王在這個大會上發表一篇演說,就是《泰誓》,但這個泰誓是不是周武王真的說的還是有問題,但可以代表周人的觀點。周武王怎麼說【flash】各位壯士,今天我們要出征去討伐紂王,紂王雖然有壯士幾萬但不是一條心,我雖然只有你們幾個人,但咱們是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一定能取得勝利。大王聖明,勝利,勝利【正文】而且周公他們認為殷紂王滅亡就是不把人當人,不把人當人就是失德,我們要把人當人這就是有德,德就是得。在中國古代道德的德就是得到的得,是一個概念。周人以道德得天下就得以道德治天下,所以他必須以德治國。問題在德這個東西看不見摸不著,這個以德治國怎麼治呀,治國是實實在在的事,所以必須有輔助手段有支撐點。這個支撐點是什麼呢?就是「禮樂」。【畫外音】易中天教授認為周人提出了以人為本和以德治國,而這只是思想層面的內容,在現實中還需要具體的實施方案,這就是禮樂制度。禮樂制度對中國古代社會至關重要,歷史學家在表述社會混亂時常常會用「禮壞樂崩」這樣的辭彙,可見禮和樂關係著社會穩定,那禮樂的具體內容究竟是什麼呢,它與現實生活又有著怎樣的關係【正文】禮的作用是維持秩序,禮的核心概念就是秩序。社會要有序沒序就叫亂,怎樣有序,靠禮。這樣說還是很抽象,舉個例子,舉一個我們中國人都很熟悉的但不一定弄得很明白的例子,就是五服,出了五服就不是親戚了,五服是什麼?五服是一種制度,喪葬制度,準確說就是喪服的制度,說的再明白一點就是你家裡死了人你穿什麼衣服,這個叫五服,為什麼叫五服,因為它有五個等級:斬衰(催),齊衰(資催),大功,小功,緦(絲)麻。這五個等級有什麼區別,三大區別:第一是布料不同;第二是做工不同;第三是(穿著)時間不同。首先我們要搞清五個等級的喪服都是麻布,你不能穿綢緞的,要表示哀悼的,要穿的差一點,都是麻布,但麻布是有生有熟的,斬衰是生麻布,粗麻布。斬衰在做的時候不能用剪刀絞要用刀砍,不是要裁嗎,裁的時候用刀砍,叫斬。斬下來以後就淅淅縷縷的吧,而且不能縫邊,就是把這個碎穗子都留出來,就像我們現在穿的那個很酷的牛仔褲一樣,那褲腳都是在上面挖個洞,在現在就叫酷是吧,當時就叫苦,表示最悲痛,悲痛的不得了,這是第一等叫斬衰。第二等叫齊衰,它的特點是什麼,熟麻布。從齊衰開始就改熟麻布了,以下四等都是熟麻布,但是粗,很粗。用剪刀絞,縫邊。因為縫邊所以叫齊衰。那齊衰(資催),大功,小功,緦(絲)麻都是熟麻布,都剪裁都縫邊,區別在哪?齊衰是粗麻布,大功是比較粗的麻布,小功是比較細的麻布,緦(絲)麻是細麻布。就是緦麻的面料最好,是又熟又細所以叫緦麻。緦麻本身就是細麻布的意思。從這裡能看出什麼呢,就是穿的越差就表示越苦,表示越悲痛。所以它的第一級就是要給最親最親的人。那五個等級怎麼穿呢,是這樣一個規定:斬衰是臣為君,君死了做臣的穿斬衰,子為父,父親死了做兒子的穿斬衰,妻為夫,老公死了老婆穿斬衰。還有一個特例回頭再說。四種人先說三種,還有一個特例。服喪的時間最長,三年。實際25個月,古人說數字要注意,往往是有水分的,號稱3年實際25個月,24個月就是兩年,25個月就是三年。三年之喪實際上就是25個月。第二等齊衰。母親去世(父親已死),兒子穿3年;妻子去世,丈夫穿1年;祖父母去世,孫子孫女穿5個月;曾祖父母去世,曾孫曾孫女穿3個月。第三等大功:堂兄弟姐妹;已經嫁出去的自己的姐妹;已經嫁出去的自己姑姑;丈夫的祖父母等等去世,穿9個月。這就是大功。第四等小功:外祖父母(姥姥姥爺);舅舅,姨媽去世,穿5個 月。第五等緦麻:高祖父母;岳父岳母;外甥;外孫;女婿去世,穿緦麻5個月。這就是五服【畫外音】我們常常聽到五服制度,就是以喪服來表示親屬之間血緣關係的遠近和尊卑關係的一套制度,所謂「出五服」就是指在葬禮上沒有穿喪服的義務,從而在倫理觀念上已不是親屬關係了。五服制度奉行了幾千年,對後世中國特別是中國人的文化心理影響深遠。那這樣一套繁瑣嚴格的制度,如果它只是針對喪葬習俗的話,怎麼能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呢,五服制度的真正用途到底是什麼呢?【正文】這五服是用來幹什麼的呢?區別,把不同的人區別開來,按等級區別開來。這種區別可總結為12個字:「別內外,定親疏,序長幼,明貴賤」。首先是區別內外,何為內何為外,父係為內母係為外,所以父系這一邊的兄弟叫什麼,堂兄弟,就是你叔叔伯伯的兒子,你得叫堂兄弟。堂是什麼,廳堂啊,家裡面。舅舅的孩子,姨的孩子叫什麼,表兄弟,表是什麼,外嘛,姑表親還是姨表親,姑表親,為什麼,姑姑是爸爸這邊的人,姨是媽媽那邊的人,所以姑表比姨表親。「定親疏」嘛。現在我來問,舅舅,姑夫,姨夫哪個親,難住了啊,舅舅親,呵呵,現在都親了,咱說是古時候,為什麼舅舅親,舅舅是同姓,跟媽媽同姓,姑夫姨夫是別的姓呀,跟爸爸也不同姓跟媽媽也不同姓,所以舅老爺面子是一等的,那第二等面子呢。姑夫,因為這夫妻兩個當中有一個是同姓,跟父親同姓,姑姑跟父親同姓嘛,姨夫呢第三,為什麼呢,姨是跟媽媽同姓,姨夫呢跟誰都不同姓,所以是舅父,姑夫,姨夫這麼排,所以在中國古代這個家族中,舅老爺來了還是滿有面子的,家裡有什麼事決定不了要把舅舅請來,娘舅娘舅嘛,娘舅他跟娘是一個姓,那麼我又問一個問題了,舅老爺和姑奶奶誰的面子大,姑奶奶,你別看舅舅是男的姑姑是女的,姑姑是跟父親同姓,所以這些親戚中面子最大的是姑奶奶,所以我們說一個女人利害得叫她姑奶奶,現在我們都是獨生子女,你生一個女兒,小姑奶奶,可了不得了。我們去讀《紅樓夢》,賈母坐在當中,這邊幾個丫頭,幾個小姐,迎春啊,探春啊,惜春啊,黛玉啊,寶釵啊,怎麼著的,坐著,王熙鳳啊,李紈啊怎麼著啊,站著,姑娘面子大。《紅樓夢》里有句話嘛,姑娘是嬌客,面子大著呢,中國的事兒麻煩。「別內外,定親疏」。第二個「序長幼,明貴賤」。就是必須長幼有序,比方說,父親死了兒子穿什麼,斬衰,三年。而且還必須做兩件事,第一要在腰上扎一根帶子,表示什麼,太悲痛了,吃不下飯,餓的褲子都提不起來了,杵(礎)根棍叫哭喪棍,什麼意思,站都站不起來了,那兒子死了父親呢,(兒子)就不享受這個待遇了,不能享受斬衰的待遇,長幼有序呀,「序長幼」的目的是「明貴賤」,貴賤什麼標準呢,君尊臣卑,君主死了做臣子的服斬衰;父尊子卑,父親死了做兒子的服斬衰;男尊女卑,父親死了兒子服斬衰25個月,服喪三年;母親死了看情況,母親死了父親還在齊衰一年,父親不在了齊衰三年。「序長幼,明貴賤」這是什麼,這就是禮。所以我們看所謂禮,它的核心,關鍵內容是什麼?兩個字:等級。所謂禮樂制度首先是一種等級制度,儒家思想里最糟糕的東西就是這個等級制度,強調人與人是不平等的。這是儒家和墨家的一個重大分歧。墨家是主張人人平等,所以墨子講兼愛,講無差別的愛,講對所有人同樣的愛;而儒家講仁愛,講有差別的愛,有等級的愛,等級制度。這個等級就叫倫。倫這個字的概念就是秩序。闡述這個等級制度,秩序制度的原理就叫倫理,表現倫理法則的就叫禮法,表現倫理法則的制度就叫禮制,表現倫理原則的情感就叫仁愛。這就是禮樂制度的禮,也就是儒家的核心思想。但這裡面有個問題,就是人人生而平等,人本來是平等的,都是人嘛,所以以人為本你就是應該把所有的人都看作人,看作同樣的人,才是以人為本,你怎麼在人當中分三六九等呢,誰又願意做人下人呢,誰又願意被上面有人壓著蓋著受壓迫呢。這是不符合人的本性的,在這樣一種等級制度下生活那是不爽的,是不會快樂的。這樣一個制度也是維持不下去的。這點周公看到了,他就用了另一個手段來彌補,這個手段就是樂【畫外音】五服制度不僅只是一種喪葬禮儀,更重要的是,它是中國古代社會倫理等級的一把標尺,五服制度雖然由周人首創,但經後世儒家發揚光大,成為了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之一。因為不平等的禮法會讓社會產生不穩定,所以禮法的創立者周公同時創立了配套的樂文化,那樂文化的內涵是什麼,樂又如何能彌補等級制度所帶來的不公平呢【正文】樂這個字兩個讀音,一個是音樂的樂一個是快樂的樂,這兩個概念在中國古代是通的,音樂就是使人快樂的,快樂就是像音樂一樣的。那麼周公還有後來的儒家就告訴我們,我們這個社會應該怎麼樣呢,應該像音樂一樣,如果我們的社會像音樂一樣,不是很快樂嗎,那音樂有什麼特點呢,音樂是由樂音構成的,音樂的基本元素就是樂音,就是音符(1234――),那樂音有什麼特點,樂音的特點就是,有區別,有什麼區別,四個:第一個音高,為什麼有高低,振動頻率不一樣,比方說中央C,就是五線譜高音譜表和低音譜表當中的那個音,叫中央C,它的振動頻率是260次/秒。比中央C高一個八度的音i,它的振動頻率是520次/秒,剛好一倍,這是音高的不同。第二音長,一個樂曲中音不可能同樣長,同樣的重複的音可能是一個長一個短,音長不一樣。第三個區別,音強,強弱不一樣,第四音色,小提琴拉出來的,二胡拉出來的,鋼琴彈出來的,同樣的音它不一樣,這叫音色。音高音長音強音色四大不同。所以樂音是不同的,是有區別的,但組織在一起是很好聽很快樂的。這叫什麼,和諧,和諧什麼意思,多樣統一,必須首先是多樣的,一樣的不叫和諧,11111,111,這沒法聽,肯定是不一樣的,654321,有點區別,也不對,它也不是音樂,因為音樂除了旋律外還要有節奏,把654321節奏改成65643,2――,這音樂嘛,什麼啊,哪個音樂啊,二泉映月嘛。人生的長嘆,656,43,2――,唉!!多樣統一嘛,所以樂呢它能調節由於等級秩序帶給人的不愉快,這就是禮樂制度的一個基本原理,這個原理好像沒問題,問題是能行嗎?能,為什麼能?因為音樂有三大功能,第一個是宣洩功能,一個人要是心情不舒暢,音樂能讓你舒暢。不信諸位哪天不痛快了,黃土高坡喊一嗓子,那就快樂了,他就宣洩了。第二是調節功能,音樂能調節人的情緒,電視機前的觀眾當過媽媽的都知道,小孩子咿咿呀呀哭的時候,你把他抱過來拍一拍,給他唱首歌,他不睡覺在搖籃里鬧,唱個《搖籃曲》。搖著搖著哼著哼著,他慢慢就安靜下來了,德國的藝術史學家格羅塞在他的《藝術的起源》一書中講了一個故事,他說有個白人探險家到澳洲去,不守當地人的規矩,當地人有個禁忌,就是有一種東西是不能吃的,叫貽貝。當地人迷信,說吃了貽貝就會有颱風,這白人他不信這個,吃了。結果他的一個土著嚮導嚇得睡不著了,睡不著怎麼辦,他就唱歌。怎麼唱的,他說,為什麼要吃那個貽貝呢,那魔鬼的風暴可就要來了,為什麼要吃貽貝呢?探險家的記錄是:這個土著唱著這支歌直到睡熟。它有調節功能。第三個功能,情感傳達功能。音樂是可以傳達情感的。不但音樂所以文學藝術作品都有情感傳達功能。有一首歌:夜深沉,望星空,我在尋找一顆星,它是那麼明亮,它是那麼晶瑩,它是我日夜思念的眼睛。我看見了你呀,你也看見了我。情感傳達。所以音樂他能起到一種什麼作用呢?把大家的情感統一起來。我們聽席勒作詞貝多芬作曲的《歡樂頌》:歡樂女神聖潔美麗,燦爛光芒照大地,我們大家滿懷激情來到了你的聖殿里,你的光芒能使人們消除一切分歧,———你的光芒能使人們消除一切分歧,是歡樂女神的功能,是音樂的功能。如果我們大家在一起來唱這個《歡樂頌》時,就真覺得我們的分歧都沒有了。人與人之間心心相印息息相通,就凝聚起來了。這樣一個作用在儒家經典《禮記樂記》里有三個字來概括:叫「樂統同」,樂就是使大家相同的,那禮呢:「禮辨異」《禮記樂記》,禮是區別大家的。又有區別又有統一,又有多樣又有統一,就和諧啊。所以在周公設計的這個禮樂制度里,禮和樂是對立統一相輔相成的。像什麼呢?像太極圖中的陰陽二魚。我們去看那個太極圖,它陰陽二魚是交錯在一起的,然後在一個圓裡面旋轉,同一個圓心,這個圓心是什麼呢,以德治國。所以禮樂制度是什麼?就是以德治國禮樂來輔助,一個核心兩個支撐點。這就是禮樂制度。《禮記樂記》說:「禮樂皆得,謂之有德,德者得也」。你如果在禮和樂兩方面都做的很好,都能夠得到,那就是有道德,有道德就能得人心,得人心就能得天下,這就是周公的設計,當然我想恐怕也不是周公一個人吧,應該說是以周公為代表的周人的一個精密的設計。這個設計說明一個什麼問題?說明以周公為代表的周人思想已非常成熟了,如果不是有很成熟的智慧是設計不出這個制度來的,這也就是春秋戰國時期為什麼會產生百家爭鳴這樣一個文化現象的第一個原因:心智的成熟,春秋戰國時期先秦諸子(百家)爭鳴有三個原因,這是第一個。但我們同時也會產生一個問題,設計的如此精巧的一個制度在實行了幾百年後為什麼會面臨崩潰?下集來回答。

第五部前因後果 4命運呼叫轉移

【前言】前面節目易老師為我們解釋了我們常常聽說卻並不熟知的禮樂文化,禮與樂相輔相成共同構築了周人穩固的治國根基並對後市影響深遠,時至今日禮文化的重要內容,例如「五服」制度仍影響著中國人的文化心理,而樂文化則以其對人性的通達而塑造了中國人的審美取向。禮樂制度確實對周王朝的統一和穩定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但這樣一個穩固的結構卻在春秋戰國時期土崩瓦解,這又是為什麼【正文】要回答禮樂制度為什麼會面臨崩潰,先要弄清它為什麼能實行幾百年,除了制度本身設計得很精巧外還有個原因,就是它有個配套制度,什麼制度?封建制度和宗法制度。就是說周公當年進行政治建設和文化建設時同時設計了三種制度:封建制;宗法制;禮樂制。封建制已講過多次,就是封土建國,就是周天子把天下分成好幾個國家,國封給諸侯;諸侯接過來後再把自己的國再分,分給大夫。周天子把國分給諸侯這叫建國,諸侯把自己的國分給大夫叫立家,從此天下就分成了三個層次:天下;國;家。對應的有三種貴族:天子;諸侯;大夫。這就叫封建制度。這個制度是個什麼樣的呢,它是一種分權制,把最高權力層層分下去,我稱之為自上而下層層轉包,份額不同各有所得。德者得也。這是封建制。第二個叫宗法制,也包括三個內容:第一個叫一夫一妻多妾制;就是規定貴族男子只能有一個正妻但可有很多側室,這叫妾。有人說這叫一夫多妻制,這是不對的,因為妻妾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比方說妻家和夫家是親家,是婚姻關係,妾家就不是了。夫妻兩個坐下來吃飯,妾是要站著的,有很多規矩。只能叫一夫一妻多妾制。第二個叫嫡長子制,就是正妻生的第一個兒子叫嫡長子,是父親的正宗繼承人,這個家族不管他是王族還是公族還是一般的普通家族,所有的產業在父家長去世後由嫡長子繼承,正妻生的其它兒子叫次子,妾生的兒子叫庶子,次子和庶子原則上不能繼承,只是原則上,有時碰巧正妻沒孩子沒嫡子,那就在後兩者中挑人來繼承。但按禮法但凡正妻有子的只能是嫡子繼承。因此嫡長子意味著正統,正宗,嫡系,我們現在講嫡系什麼意思,就是第一個是高祖,他生了一個嫡長子(正妻生的大兒子),他就繼承了;這個嫡長子的正妻生的第一個兒子,他的嫡長子,如果這個系統是嫡長子嫡長子這麼繼承下來,這個系統就叫嫡系。後來講什麼嫡系部隊啊,就是最親的,親兒子啊,就是這個意思,這叫嫡長子制,嫡長子如先於父親去世,父母為他服斬衰三年,這是一個特例,我上集講了有個特例沒說,就是這個。這是唯一的長幼顛倒,可見嫡長子有多麼重要,因為它代表嫡系啊。第三個叫父家長制,就是這個家族的長房,長孫是當族長的,在家裡面是當家長的,在國裡面是當國君的。如果是周王國的那就是做天子的,這叫父家長制。父家長制,嫡長子制,一夫一妻多妾制合起來叫宗法制。周公他們的精巧之處在什麼地方呢?他把封建制和宗法制結合起來了,怎麼結合呢?他說:我們天下就像一個家族,老爸是誰,天,天是我們共同的爸爸,這個爸爸他有個嫡長子,誰啊,天子。天子是誰呀?就是天的嫡長子,因為天下是他的,那他的那些兄弟怎麼辦呢,就是次子庶子嗎,封出去做諸侯。每個諸侯又有是他這個國的嫡長子,他這個國的嫡長子的兄弟呢再封出去做大夫,那麼大夫呢他有家,他是家長,他又是嫡長子,那麼這個嫡長子的兄弟呢,做士,貴族的四個等級,天子;諸侯;大夫;士,這麼來的。這樣一來就怎麼樣了呢?周人就把整個天下變成了一個家族,這個制度叫家天下制。所謂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就是這個意思,既然整個天下是一個家庭,那麼就可以實行禮樂制。為什麼呢,一個家裡的人都是家人,應該怎麼樣呢?第一要相親相愛,這是仁;第二要互幫互助,這是德;第三要長幼有序,你不能說兒子跟父親打成一團糟,這就不對了,這就是禮;第四還要其樂融融,這就是樂。仁德禮樂都因為整個天下是一個家庭,所以禮樂制能夠實行是因為他和封建制,宗法制共同構成家天下制。【畫外音】根據周人的設計,封建制宗法制與禮樂制度相輔相成互為支撐,共同構築起周王朝,家即是天下,天下也是家的制度,這個制度精巧而嚴密。周人奉行數百年,對後世文化心理和政治格局都產生了廣泛和深遠的影響,但這個狀況隨著西周的結束而改變,中華大地進入了一段戰火連天,混亂不堪的春秋戰國時期。那設計的如此嚴密的制度為何會崩潰瓦解呢【正文】我的回答是,都是「月亮」惹的禍,為什麼都是月亮惹的禍呢?我們可把周天下和秦王朝,也包括後來的秦漢唐宋元明清這些王朝做個比較,這些王朝是什麼樣呢,是統一國家,這個制度我們稱之為帝國,帝國的下面沒有國家,雖然有些時候帝國下面也分封諸侯國,但這些國家都不是獨立主權國家,這些國家的王公侯也不是國家元首,而周天下不是這樣,周天下是國家聯盟,我們稱之為邦國。所謂周王朝這個說法其實是可商量的,它不是統一國家是一個國家聯盟,其中包括很多國家,這些很多國家當中最牛的是周王國,然後下面有宋公國,齊侯國,鄭伯國,楚子國,許南國,就是王之下有公侯伯子男,這些國家是獨立國家,不同歷史時期它獨立的程度也不一樣,越到後面越獨立,但它是相對獨立國家,有獨立主權,有自己的國家元首,政府,軍隊,財政,而且這些國家的內政周天子是不能干涉的,給人的感覺它像聯合國。但周天下和聯合國還是不一樣的,在聯合國里不論大國小國,所有國家是平等的,而周天下是什麼樣呢,周天下它有一個至高無上的周天子,這個周天子有三重身份:第一他是周王國的國君,因此叫周王;第二是周聯盟的盟主,因此叫天王;第三是皇天上帝的嫡長子,因此叫天子。國君們叫什麼呢,諸侯。什麼叫諸侯,諸就是多的意思,諸多的侯尊奉共同的主,什麼結構,「眾星拱月」。我們把這三種制度比較一下就可看出,聯合國是「群星璀璨」,秦王朝是「烈日當空」,周天下是「眾星拱月」。那好了,大家又會提問題了,就算是吧,眾星拱月又怎麼就要出問題呢?因為月亮太多了,我們看看周王朝周天下的結構,天下有一個月亮,天子,有很多星星,諸侯。到了國裡面呢,每個國裡面有個月亮,諸侯;又有很多星星,大夫。又是眾星拱月。那到了家裡面呢,大夫是月亮,士是星星,又是眾星拱月。所以是一個小的眾星拱月變成星星再拱一個中的月亮,這個中的月亮結構又變成星星去拱一個大月亮。天子就是大月亮,諸侯是中月亮,大夫是小月亮,士呢,候補月亮。為什麼,他也是大夫的兄弟呀。那大月亮,小月亮都是月亮,和尚摸得我摸不得,怎麼你就可以當月亮我就要當星星,憑什麼,那周公的說法是嫡庶有別,人家是嫡子你是庶子嗎,你命不好投錯胎了。嫡子就一定比庶子好嗎?我們看《紅樓夢》的賈探春就是庶出,趙姨娘的女兒嘛,賈探春優秀的不得了,所以這是不對的,講不通的。而且我們要看西周封建的時候實際上是怎麼回事,是按嫡庶這樣分嗎?實際上還是看拳頭。西周封建時爵位最高的是什麼,周王國,周王國是誰的,周武王的,周武王為什麼牛,為什麼能當天子,天下他打下來的,那第二等是誰,宋,公爵,宋為什麼封個公爵,因為宋就是商,就是被周打敗的那個商,原來很牛的,現在戰敗國了,次一等,公爵。楚國封個什麼爵呢,子爵,楚國為什麼就只能封子爵呢,因為當時楚國是蠻夷,南蠻嘛。當時我們華夏民族指的是中原地區的這個民族,像鄙人湖南人,那個時候就是蠻子,蠻子嘛就只能給個子爵嘛,四等,「四等星星」,所以說到底是什麼,誰的實力強誰當老大,誰的槍杆子硬誰有話語權,這叫什麼,槍杆子裡面出政權,這才是實質。那這樣的一個「眾星拱月」結構只有在所有國家實力不變的情況下才能保持,實力一變就不一樣了。孟子有句話: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孟子離婁》。就是一個家族它最多興旺五代,五代以後就講不清楚了。那我們算算從西周封建到春秋多少年,三百多年。30年一代,十幾代了,還能是西周封建時候的那個狀況嗎,不可能的,所以到了春秋時期是什麼呢,這些星星們,大星星諸侯,中星星大夫,其中的某些是槍杆子多了,腰桿也硬了,這時他們會怎樣呢【畫外音】在周人禮文化的「五服」制度的規定中,出五服就不是親戚了,而西周經歷達三百年之久,隨著人口的繁衍,政治格局的穩定,「家天下」其實已是一種名義上的制度了,王公貴族之間早就沒有了血緣的聯繫,禮壞樂崩在所難免,那麼當舊的制度崩潰後社會將變成什麼樣呢【正文】我們看《春秋》,春秋的第一年叫隱公元年,隱公元年發生了一件標誌性的事件,叫做「鄭伯克段於鄢」。鄭伯是誰,鄭莊公,是伯爵;段是什麼,他弟弟叔段,弟弟名字叫段。「鄭伯克段於鄢」就是鄭莊公在鄢這個地方把他弟弟打敗了,庄公為什麼要打他弟弟,很簡單,庄公的媽媽偏心眼喜歡他弟弟不喜歡他,都是一個媽生的啊,但庄公是長子,嫡長子,他繼承爵位,他媽為什麼不喜歡庄公呢,因為生庄公時她難產,胎位不對差點死了。媽就想這個兒子要我的命呀,這個小兒子生的時候順產,喜歡小兒子。反正當媽的事咱也講不清,但按宗法制,她不喜歡的大兒子繼承了君位,於是這個媽就去跟他大兒子說,那你得對你弟弟好點,不斷的為叔段要東西要地,要人要錢,這個叔段呢就越來越膨脹,膨脹到最後是什麼呢,耗子腰裡別了桿槍,他起了打貓的心思,準備顛覆他哥的政權,沒想到他哥先下手為強把他幹掉了。這就是「鄭伯克段於鄢」的大致過程。這個故事就是《春秋》這本書的開頭,我稱之為標誌性事件,為什麼是標誌性事件呢,因為整個春秋的過程就是這麼一個過程,窩裡斗,以下犯上,耗子打貓。也可概括為三句話,「舊制度解體,舊秩序崩潰,舊道德淪喪。」春秋就是這麼個意思。再具體一點,還可再概括為三句話:「王室衰微,諸侯稱霸;公室衰微,大夫擅權;士氏衰微,家臣專政。」這裡有三個概念要解釋,王室,公室,士氏,王室就是周天子那個家族,因為他是王嘛,所以叫王室。公室就是諸侯的家族,因為諸侯都可以稱為公。士氏就是大夫的家族。王室衰微諸侯稱霸意思很清楚,就是天子不行了,諸侯變牛了;公室衰微大夫擅權就是諸侯不行了,大夫變牛了;士氏衰微家臣專政就是大夫也不行了,家臣牛了,家臣是什麼,大夫家裡幫著管家的,老闆不行了,打工的牛了,這就是春秋。【正文】《春秋》是儒家傳統經典「四書五經」(中庸,大學,論語,孟子)中的「五經」(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之一,是我們現存最早的編年體史書,紀錄的是春秋時期魯國的歷史,整部書以魯國的12代國君作為紀年方法,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魯哀公14年(公元前481年)反的歷史。我們通常說的《春秋》分兩部分,一部分稱為「經」,就是經孔子所修訂的史書原文,另一部分則是後人的解釋和說明,稱之為「傳」,例如著名的《左傳》就是經左丘明作注的《春秋》。上文提到的「鄭伯克段於鄢」紀錄在《春秋》的開篇,而類似於「鄭伯克段於鄢」這樣的歷史事件在春秋時期時有發生,那這是一個怎樣的過程呢【正文】我們看楚國,楚國前面講了,西周封建時被周成王,還不是武王封的,成王封的,封了個子爵,第四等,封地多少,50里,就是縱,橫50里,小國。楚人不服啊,你們都幾百里我50里,憑什麼呀,不服周,我不服從你周,所以湖北人到現在還有這句口頭禪「不服周」,就從那傳下來的,不服周怎麼辦呢,自強,奮發圖強,結果還沒到東周時楚國就開始強大起來了,強大了後他就提出來我也要當王,第一個稱王的楚國國君叫熊渠,他怎麼說呢,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好謚。什麼意思,我們楚人野蠻人,不吃你那一套,我稱王。但這次稱王沒成功,稱了一會又縮回去了。槍杆子不夠多呀,但到春秋初年周平王時,楚國又出來了一個國君叫熊通,這個熊通厲害了,他怎麼辦呢,發兵去攻打隨國,隨國什麼地方,現湖北隨州市,就是出土編鐘的那個地方,隨國的國君和周天子同一個姓,姓姬。他打隨國什麼意思,就是要隨國的國君去告訴周天子,他怎麼說呢,他說寡人現在手上有幾桿「破槍」(我有敝甲),我想到你們中國去參觀學習(觀中國之政),中國這個時候指的是中原地區,你們中原地區不是文明嗎我們楚人不是野蠻嘛,我們這個野蠻人也想學習呀,到你們中國去參觀學習,不過我們這個野蠻人習慣不好,「上學」的時候喜歡帶「槍」,隨時有可能掏出來,所以我怕見了面不好意思,你是王我才是個子啊,多不好意思,是不是給我提高點待遇。周王不同意。熊通就說,哎,奇了怪了啊,給你四兩顏色你就真開染坊了,我讓你給我提高一下待遇是看得起你,把你當回事,給臉不兜著我自己加,也不那麼麻煩了,我就當個王,自稱武王。從此之後楚人開始稱王,代代都稱王。子爵呀,上面還有伯爵,侯爵,公爵才能當王嘛,一口氣就當王,真是「直升飛機」,但武王熊通坐了這個「直升飛機」後大家不承認,諸侯們也不承認。我們去讀《春秋經》讀《左傳》,你看看對楚國國君是怎麼表述的,楚子,那孔子他們說你就是子,你是什麼王啊。所以這個楚武王他是放了個「人造衛星」,沒真正當上「月亮」。這樣到了孔子出生前55年,楚王就開始叫板了,這個時候的楚王是楚莊王,楚莊王是個什麼人?有個成語叫一鳴驚人就是庄王的故事【flash】伍大人,咱們大王已整整三年不理朝政了,這樣下去可不行啊,誰說不是呢,要不咱再去勸勸大王。大王啊,最近有人給我出了個謎語,微臣是怎麼也猜不出來,噢,是嗎?什麼謎語這麼難呀?楚國有一隻大鳥棲息在朝堂之上,整整三年它既不飛也不叫,這到底是為什麼啊?哈哈,我猜著了,這可不是一隻普通的鳥,他三年不飛,一飛衝天;三年不鳴,一鳴驚人,你就等著瞧吧。【正文】果然這個楚莊王就一鳴驚人了,他最後成了霸主,春秋五霸之一。這位老兄怎麼樣呢,他真的拿著「槍」去「上學」去了。跑到周王國的地盤上搞「軍事演習」,軍事演習我們知道,常常是打政治牌,給別人看的,耀武揚威,這個時候的周王是周定王,周定王這個時候已經擺不起架子來了,只好派手下的大臣王孫滿去勞軍,慰問慰問,抗議都不敢提還要慰問,一慰問這個楚莊王就問了,哎,我聽說那個九鼎在你們那裡,有多大有多重啊?什麼叫九鼎,就是大禹當部落聯盟領袖時鑄的九個鼎,這九個鼎的青銅來自當時天下的九州,因此九鼎象徵著天下的最高領導權和最高統治權。庄王的這個動作就叫問鼎,現在還有句成語叫問鼎中原,就是從這來的。就是打這個最高領導權的主意了。王孫滿聽了後馬上就義正嚴辭地說,在德不在鼎。一個人能不能得天下不在於他有沒有這個鼎而在於他有沒有德。庄王不吭氣了。這是天下的情況。那國和家呢,也一樣。比方說孔子的家鄉魯國怎麼樣呢?政權被三家大夫分了,就是季孫氏,書孫氏,夢孫氏三家大夫。孔子出生前11年,三家大夫把國家的軍隊分了,分成三軍一家一軍。到了孔子出生後16歲時,三家大夫又把國家的土地和人民分成四份,季孫氏拿兩份,書孫氏夢孫氏各拿一份。國君呢,沒份了。那家呢,家也不怎麼樣,這三家大夫的家政又被他們的家臣把持了,比方說前面講過的陽貨就是季孫氏的家臣,陽貨幹什麼呢,在孔子47歲那年,陽貨把他的老闆季桓子囚禁起來,然後跟他簽訂城下之盟,說你得讓我在魯國掌權。當時的這個等級啊,國是國君的,國君的臣是大夫,大夫的臣是家臣,陽貨是家臣要幹什麼呢,要當國君的家,這不亂套了嗎。這叫什麼,惡有惡報呀,你三家大夫不把國君放在眼裡,家臣就不把你放在眼裡;諸侯不把天子放在眼裡,大夫就不把諸侯放在眼裡,這不是惡有惡報嘛,這種狀況到後來愈演愈烈,到戰國時期既有天狗吃月亮,又有大魚吃小魚,我們都知道的,有三家分晉,田和代齊,諸侯稱王。這叫什麼?這就叫「命運呼叫轉移」。西周的時候,星星是星星月亮是月亮,整個天下是眾星拱月,用儒家的話說叫天下有道;到了春秋時,星星不是星星月亮不是月亮,用儒家的話說叫禮壞樂崩;到了戰國時,星星變成月亮,月亮變成星星,用儒家的話說叫天下大亂,到了戰國之後到的秦呢,怎麼樣呢,一個星星變成了月亮,然後變成了太陽,它就是秦。秦一統天下,把所有的星星月亮都滅了,自己當「太陽」。這叫什麼呢?改天換地。春秋戰國時期就在這個節骨眼上,所以春秋戰國面臨的是什麼?社會劇變。這也是春秋戰國時期會產生先秦諸子百家爭鳴的第二個原因,社會的劇變。(註:第一個原因,心智的成熟)。也就是說,春秋戰國是中國社會國家制度,社會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發生天翻地覆變化的重大轉型期,要轉型了,在這樣一個重大轉型期必定會出現許許多多問題,需要有人回答,這些問題都集中在一個最重要的問題上,中國向何處去,那麼誰能回答呢?。下一集來回答。

第五部前因後果 5士人的崛起

【前言】前面節目易老師講到周取代了商之後,他們用禮樂來實施統治,這比濫殺無辜草菅人命要好多了,算得上既開明又文明的制度,所以易中天先生認為,思想上確立「以人為本」,政治上實行以德治國,制度上推行禮義教化。這一切舉措的實施說明了以周公為代表的周人已經是一個相當成熟的民族,這才創造出如此精巧高明的新制度和新文化,這也正是出現先秦諸子百家爭鳴第一個原因,心智的成熟,然而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天下大亂硝煙四起,周人建立的社會制度一下子禮壞樂崩,這才出現了百家競相爭鳴的局面,面對如此大亂的局面社會該何去何從,誰又能回答這個問題呢?【正文】能回答這個問題的是士,也就是士人,士是最低一級的貴族,天子諸侯大夫士,為什麼只有士能回答這個問題呢,因為在春秋戰國尤其是在戰國時期士是最牛的,為什麼牛怎麼個牛講個故事,到了戰國中後期各國諸侯大夫都要養士,什麼叫養士,就是把這些士都網羅到自己門下掏錢養他們,養士養最多的有四個人,齊國的孟嘗君田文,趙國的平原君趙勝,楚國的春申君黃歇,魏國的信陵君魏無忌。賈誼的《過秦論》里就講到這四人,叫做:齊有孟嘗,趙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這四個人每人養的士都在3000 以上,他不但要養這麼多人,而且這些人很牛。比方說孟嘗君手下有個士叫馮驩(歡)。他呢是自己去找孟嘗君的,穿了一雙走遠路的草鞋去見孟嘗君,孟嘗君馬上就接見了,然後非常客氣地問:【flash】先生遠道而來有什麼教導我的嗎?沒有什麼,我就是聽說閣下喜歡養士對士人很好,我正好也沒地方吃飯就來了,沒什麼好幫你的。【正文】孟嘗君想,怎麼來了這麼個人,也是士啊得養著。那好好好,然後把他的接待辦主任叫來,來了一個你安排他住招待所,叫做傳舍。住在招待所。過了幾天孟嘗君就把接待辦主任叫來,說新來的那個姓馮的這兩天在幹什麼呢。接待辦主任說唱歌呀,整天都在唱歌。這回來的這個馮先生實在是太窮了,身上什麼都沒有就有一把長劍。他每天都彈著那個劍唱歌,唱什麼呢?有個相聲說過這個事,說他這麼唱的「春天裡來百花香,郎里個郎里個郎里個,火紅的太陽當頭照,照到了我的破衣裳,郎里個郎,郎里個郎。彈寶劍,郎里郎里。這是相聲啊,他唱什麼呢?長鋏(jia1)歸來乎,食無魚《戰國策齊策4》。就是說,寶劍啊,寶劍啊,咱回家吧,孟嘗君這不咋地,吃飯都沒有魚呀。孟嘗君聽了彙報後說,這麼辦吧,給他換到賓館,叫做幸舍。不住招待所了,升級,吃飯有魚。過了幾天孟嘗君又問接待辦主任,馮先生怎麼樣了,唱歌,彈著寶劍唱歌,唱什麼?長鋏(jia1)歸來乎,出無輿《戰國策齊策4》。寶劍啊,寶劍啊,咱回家吧,我在這個地方住著,出去連個車都沒有。孟嘗君說,好吧好吧,讓他住星級酒店,五星,叫做代舍。給他配個車。打的也行,報銷。過幾天孟嘗君又問接待辦主任,馮先生該滿意了吧。哎呀,不滿意,還唱歌呢,唱什麼?長鋏(jia1)歸來乎,無以為家《戰國策齊策4》。寶劍啊,寶劍啊,咱回家吧,這個地方不能當家住呀。孟嘗君想這也太過分了吧是不是,你什麼都不能幫我,也沒什麼教導我的指點我的,空著兩手來,我從招待所給你升到賓館,又從賓館升到五星級酒店,你說還不像個家,我怎麼著呢,我在香山給你買個獨棟別墅,給你配個老婆倆小秘,還是沒有辦法,一口氣吞到肚子里,住著吧。牛啊。所以當時的士人是很牛的,而且脾氣還大的不得了。孟嘗君手下不是食客三千嗎,三千人吃飯得有多大個飯廳啊。古人吃飯席地而坐,前面放一個幾,每人一份,分餐制,三千人啊,孟嘗君得蓋多大一個飯廳呀,而且孟嘗君每次都和大家一塊吃,吃一樣的飯菜表示禮貌。有一次大家一起吃飯,有一個士,食客,被安排坐在一個光線不太好的地方,看不清楚吃什麼。他就想你把我安排在這個地方,是不是我吃的跟你們吃的不一樣啊,然後就說罷食。孟嘗君只好起來端著自己的盤子,像現在吃自助餐一樣端盤子過去給他看,你看你吃的和我吃的一樣呀。這個人也牛,唰地拔出寶劍自殺,我冤枉你了我以死謝罪。所以那個時候的士,真是有士氣有骨氣有志氣有血性。那我們就要問一個問題了,這個士他為什麼這麼牛呢?【畫外音】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紛爭,宗族制度遭到嚴重破壞,統治者為維護自己的利益便通過養士的方式大量集中人才,迅速提高自己的政治聲譽以號令天下,所以養士已成為當時上層社會競相標榜的一種時髦風氣,只要是有實力的國君或權臣都儘可能多的收養門客,那這些士人到底有什麼能耐,為什麼會受到如此禮遇?【正文】三個原因:第一是有本事,前面說的那個馮驩(歡)他去見孟嘗君時,孟嘗君說先生遠道而來有什麼可教導田文的呢?馮驩(歡)說沒什麼,在孟嘗君那住著,後來孟嘗君被罷官了,為什麼被罷官呢,因為孟嘗君能力強勢力大,功高蓋主,齊王就把孟嘗君的相這個職務給罷了。孟嘗君罷官以後三千食客一鬨而散,沒前途了嘛。只有馮驩(歡)留下來,他對孟嘗君說:【flash】請先生給我一輛車子和一些錢,我保證幫你恢復相位。好,沒問題,我給您一輛車一些錢,那就有勞閣下了。【正文】然後他就拿著這些錢坐著車子奔秦國去了,到了秦國他去見秦王,坐下來談話,跪坐,席地而坐,坐在腳後跟上。秦王就問:先生不遠千里而來有什麼教導我的嗎?馮驩說是啊,請問大王當今之世最牛的國家是哪兩個,齊國,秦國,齊國和秦國是一個什麼樣的局勢呢,雄雌不兩立。就是齊國強了秦國就會弱,秦國強了齊國就會弱,勢不兩立,將來誰最強誰得天下。古人席地而坐是坐在腳後跟上的,秦王聽了這話啪一下就坐直了身子。說請問有什麼辦法讓我們秦國不會弱呢,馮驩說很簡單,把孟嘗君請到秦國來,齊國為什麼強因為有孟嘗君,現在孟嘗君被罷官了心懷怨恨,孟嘗君在齊國為相多年熟悉情況,這麼一個人你弄過來還怕秦國不強大還怕齊國會興盛嗎。秦王說是啊,有道理。馮驩馬上說,大王要做趕快做,等齊王想明白了就來不及了。秦王說,好,我派十輛車子去接孟嘗君。馮驩說,好,那小人就告辭了。出來後一溜煙跑回齊國去見齊王,說大王知道當今之世最牛的國家是哪兩個嗎,齊國和秦國呀,秦國強了齊國就弱了,齊國強了秦國就弱了,這叫雌雄不兩立,告訴大王,小人剛剛得到消息,秦王已經派了十輛車子來請孟嘗君,孟嘗君要是到了秦國咱齊國可就完了,大王斟酌斟酌。齊王一想,是啊,來人啊,到邊境線上去看看動靜,馬上派人到邊境線上一看,果然秦

王派著十輛車子浩浩蕩蕩來接孟嘗君了。齊王馬上說,請孟嘗君再當宰相,還增加一千戶。這就是馮驩的功勞呀,這有本事呀。第二點無負擔。士為什麼沒負擔呢?我們要搞清楚士是個什麼樣的身份,最低一級貴族,天子諸侯大夫和他有什麼不同呢,天子諸侯大夫都有領地,天子有天下諸侯有國大夫有家,都是領主,有土地有人民,士沒有,而且士不能再封建,就是天子的子弟要麼繼位當天子要麼封出去當諸侯,諸侯的子弟要麼繼位當諸侯要麼封出去當大夫,大夫往下就不能再封建了,到了士這層沒有什麼可封了,就是第一士不能再封建,第二士沒有土地,他只有田叫士田,田什麼意思呢,就是大夫指劃一塊地方,這就是你士的食田,你可以靠這塊地方的田稅田租過日子,這個食田是沒有產權的,士幫大夫做事時大夫就把這塊田的收入給他。如果士沒職位了,這個田是要交回去的。當然田後來有兩種,一種叫食田一種叫賞田,賞田不用交回去。所以士是必須工作的,不工作就沒收入,因為沒有不動產嘛。所以士怎麼辦呢,他只能練本事,什麼都沒有嘛,士練好自己的本事,包括道德修養也包括知識技藝。比方說文士要掌握文化知識,武士要練武藝,這都是本事。這叫什麼,修身。修好身以後怎麼樣呢,他出去工作,如果是幫大夫打理他的家就叫齊家,如果是協助諸侯去治國就叫治國,如果是輔助天子去管理天下就叫平天下,合起來叫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簡稱「修齊治平」,這是士的工作。但是他是可以流動的,因為他沒領地呀,天子諸侯大夫都不能離開自己的領地他就有負擔,士什麼都沒有,反正一無所有所以他無所謂,所以士沒負擔,所以他能牛。戰國時期有個有名的士叫田子方,是魏文侯的老師。有一天魏文侯的兒子子擊,就是後來的魏武侯,在路上和田子方相遇,兩輛車子對開過來,子擊馬上叫停車,迴避。【flash】「停車停車,迴避,咱們讓路,先生好」,「我就不搭理他」,「哼,太不像話了,我好歹也是個國君之子呀,你不就是個士嘛有什麼了不起,你才是四等貴族我還是二等貴族呢,哼。」【正文】我這麼客氣,讓路下車行禮,你至少點點頭回個禮吧,這麼傲慢。他就問了一個問題,田先生我想請問一下,這個世界上誰有資格牛啊,誰有資格看不起別人那,是榮華富貴的人還是一無所有的人。田子方說,當然是一無所有的,你們這些人,諸侯,如果驕傲看不起人會丟掉國;大夫如果驕傲看不起人會丟掉家,你們都有東西可丟我們沒東西丟,我們有的,是學問是本事是主張是計策,你們諸侯大夫不採納我的主張,我換個國家就是了,別人採納。我們拋棄你們這些榮華富貴,高貴的諸侯大夫,就像扔掉一隻破草鞋,你怎麼拿你和我比。這牛的簡直不得了,這些士他為什麼這麼牛呢,還是回過頭來講士的特點,還有一條,他沒有統治權。第四條他必須要工作。因此,士是毛,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士他確實是必須依附在某張皮上,也就是士在當時他必須為大夫和諸侯服務,不服務他沒有食田沒有收入沒有飯吃,他的才華沒地方施展,這是事實。但當時的皮很多,這張皮不能依附我換張皮去依附,換了一張皮還不能依附再換一張,我怕什麼呀,這就是他牛的第三個原因,任自由。他是自由的,他沒有心理負擔,就是心理自由,他沒有身份的負擔,反正是最後一級,春秋戰國時期禮壞樂崩,社會變化,是什麼樣一種情況呢,是天子諸侯大夫士這四級貴族在重新洗牌。星星不是那個星星,月亮不是那個月亮,星星變成了月亮,月亮變成了星星,但你不管怎麼洗士還是最低一等,他怕什麼呢,所以社會劇變,士有三點,第一不著急,本來就是最低一級嘛,著急的是那些高級的,高級的怕變成低級的,低級的,比方大夫他還想變成高級的,他們著急。我本來就是最低一級,了不起還是最低一級,這叫光腳的不怕穿鞋的,所以他不著急。第二點,重新洗牌時,大夫也好諸侯也好,那些有用的吶他想做大,那些無能的吶他想保本,都得請士來幫忙,因為士有本事。所以社會劇變士最有用,他既不著急他又最有用,所以在洗牌過程中士最受益,要麼能施展才華要麼能受到重用,得到重用後他還可能從士升格為大夫。所以社會劇變士不著急,士最有用,士最受益,所以最後的結果就是士人最牛。這就是士的自由,心理自由,身份自由,前途自由。那我們現在就很清楚了,為什麼在春秋戰國時期,社會面臨劇變的這樣一個重大轉型期,那個回答中國向何處去這個問題的是士。【畫外音】士人的特點是有本事,無負擔,任自由。這決定了他可以朝秦暮楚東奔西走,今天到這明天到那,從春秋到戰國,士已經作為一個特殊的階層而崛起,成為當時社會的中堅力量,尤其是那些重量級的士,跑到哪個國家哪個國家就會興旺發達,離開哪個國家哪個國家就內外交困,那既然他們是這個社會中最牛的一群人,所以也只有他們能指出這個社會的弊病,回答社會面臨的問題,那他們能回答嗎?【正文】很簡單,平民回答不了。因為當時社會是三個階級,貴族平民奴隸,奴隸當然不用說了,平民也回答不了,那貴族當中前三個,天子諸侯大夫自顧不暇,只有士,他是社會的中堅力量。那中國向何處去的問題他們不回答誰回答,但我們還得問個問題,他們能回答的了嗎?能。為什麼,三個原因,第一,身份特殊,前面講過士是不能再封建的貴族,是沒有不動產的貴族,而且士是沒有統治權的貴族,天子諸侯大夫士,前三個都有統治權。因為他們都有領地。領地包括土地也包括人民,天子諸侯大夫對自己的領地有產權也有治權,所以他有統治權,區別表現在什麼地方呢,表現在他們的服飾上,士和天子諸侯大夫的服裝是不一樣的,區別在帽子上,周代的頭飾規定是這樣的。首先,所有的人都留全發,頭髮是不能剪的。成年後頭髮很長,不能梳兩個小辮(我說的是男子),長怎麼辦,盤起來,盤成一個髻(即),然後用一根簪(zan1)子固定,固定了後再加一個冠(官)在上面,這個加冠呢只有貴族有資格,平民只能加個頭巾,找一塊布蒙在上面,蒙在髻上拿繩子綁住,用麻布做個巾,這叫綸(關,倫)巾,我們讀《三國》羽扇綸巾,平民的服飾。但三國時期有身份的人穿這種平民的服飾是表示風雅,就像美國總統穿牛仔褲一樣,在周代呢,這個就是平民,貴族是戴冠的。天子諸侯大夫士都戴冠,區別在天子諸侯大夫除了冠以外還有冕,冕是在冠上面再加一塊板,這叫冕,冕的前面要垂珠玉,珍珠一串一串地垂在這個地方,這叫「旒(流)」。什麼意思呢,視而不見,就是不該看的你不要看,前面加旒,旁邊也要垂兩顆珠玉,垂到耳朵,叫充耳不聞,就是不該聽的你不要聽。等級靠前面垂的旒來區別,天子是12 旒,12根,諸侯9根,上大夫7 根,下大夫5根,士沒有冕。為什麼,士沒有統治權,但貴族的其它權力他都有,參政權,參軍權,祭祀權都有。這樣一來他就是一個很特殊的身份,他不能統治人民但什麼事都可管,天子他只能管自己的事,他的王國,因為天子封建了以後,封給諸侯以後是不能再管的,封給他了,諸侯把家封給了大夫以後,大夫的家事諸侯也不能管。反過來大夫也不能隨便管諸侯的事,諸侯也不能隨便管天子的事,只有士他什麼都能管,因為他什麼都沒有嘛。所有他身份特殊。第二他使命感強,為什麼呢,他是貴族啊,他沒有很具體的統治人民的這樣一些事物,就可以想想天下大事呀,所有他使命感強,春秋時期有很多士,尤其是優秀的士都有使命感,比方說孔子,孔子周遊列國時曾被匡人圍住,孔子啊周遊列國也不順利的,被匡人圍住,孔子怎麼說呢,他說:周文王雖然不在了,但是周文王留下的文化不是還在嗎,周文王創造的,留下的文化不是在我這兒嗎,老天爺如果是想讓這文化滅亡,我就不會掌握這些文化,現在既然我已經掌握了周文王的文化,就說明老天爺不想讓文化滅亡,那我又怕什麼呢?很有使命感。第三個原因,士當時已成為跨國界,超宗族的精英階層。首先對於士來說,國界不重要,比方說魏國人吳起在楚國,魏國人商鞅在秦國,都變法,不是說哪個國家的人就一定得在哪個國家,為哪個國家的國君大夫服務,他可以各國遊走,國君沒有權力阻止他們的人才流動,除非謀殺,超國界。第二個超宗族,出身不重要,我們看先秦諸子,韓非是王族出身最高貴,墨子出身最差,賤人,孔子做過家臣,莊子做過小吏,出身不重要,超國界超宗族就形成了精英意識,就是他們每個人都認為自己就是社會的精英,這個精英意識在孟子那裡表現得淋漓盡致。孟子曾經兩次借他人之口說了這樣的話,怎麼說呢,「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覺後知,使先覺覺後覺,予,天民之先覺者也,予將與斯道覺斯民也,非予覺之而誰也」《孟子萬章上》。就是老天爺為什麼要創造這麼多人啊,就是讓那些先知先覺的人來啟迪那些後知後覺的人,我就是先知先覺的人,我的任務就是啟迪這些芸芸眾生,我不來誰來。所以孟子說「汝欲賓士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孟子萬章上》」。這就是精英意識啊,由此我們可知士人身份特殊可以心繫天下;使命感強必定心繫天下;成為精英能夠心繫天下;這也就是春秋戰國時期會出現諸子百家爭鳴第三個原因,士人的崛起。再總結一下,春秋戰國時期之所以出現諸子百家爭鳴有三個原因:心智的成熟,社會的劇變,士人的崛起。由於社會面臨重大轉型,國家制度,社會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都必須變革,這就留下了很多問題需要思考和回答,思考回答這些問題的精英階層就是士,他們是這個時期最自由的力量也是最活躍的力量,因為自由所以是百家;因為活躍所以要爭鳴,現在我們已完全弄清了春秋戰國時期出現諸子百家的原因,剩下的就是一個問題,先秦諸子的思想為什麼會有長久和旺盛的生命力和永恆的魅力呢,這是第五部要回答的最後一個問題。

第五部前因後果6魅力所在

【前言】春秋戰國時期社會動蕩諸侯間戰爭不斷,但就是這一時期卻是我們民族思想的黃金期,儒墨爭雄,儒道爭鋒,儒法爭用。所謂縱橫捭闔揮灑自如,機鋒迭起智慧紛呈,先秦諸子百家爭鳴成了我們民族歷史上華彩樂章,這場歷時300多年的跨世紀大辯論為什麼在穿越了兩千多年時光後仍然是我們需要繼承的寶貴思想文化遺產呢,先秦諸子百家爭鳴的魅力究竟在什麼地方?【正文】先秦諸子的魅力何在,是因他們的思想有用嗎?未必,比方說墨家思想就沒被主流社會用過,被主流社會用的據說是儒家思想,讀歷史時經常會有人跟我們這麼講,儒家思想治國啊,半部論語治天下,我的看法是你忽悠吧。論語能治天下?從秦開始就不說了,秦它焚書坑儒,就算從漢武帝開始,是儒學治天下嗎,真正治天下的是法家那一套,勢術法,仗勢欺人陰謀詭計兩面三刀,這個東西玩得轉,儒家那一套拿來幹嘛呢,糊弄人的。先糊弄讀書人,再通過讀書人去糊弄老百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別造反了。所以我的看法是半部論語哄天下,當然了,說糊弄成功了是糊弄成功了。要說儒家東西一點用都沒有也不是事實,至少很多讀書人很相信,讀書人做了官,他相信儒家這個東西,他也是能忠君愛國的,還是有用的。但作用沒儒家自己說的那麼大,另外呢,孔子他們原本怎麼說的和統治階級實際上怎麼用的不是一回事,孔子的社會理想在歷史上從來就沒實現過,但你不能說儒家思想沒魅力,到現在還有魅力,結論是什麼,有沒有魅力和有沒有用沒關係。再問,先秦諸子的思想為什麼有魅力,是因為正確嗎,難講。比方說莊子就不認為世界上有什麼絕對正確的思想,莊子有句話這麼說的:夔(魁)憐蚿(閑),蚿憐蛇,蛇憐風,風憐目,目憐心《莊子秋水》。什麼意思,夔(奎)是傳說中的一種獸,只有一隻腳,當然世界上可能沒有,但這是我們的傳說,一隻腳的獸叫夔(魁),蚿(閑)是什麼?多角蟲,這個有。「夔(魁)憐蚿(閑)」據唐代學者成玄英的疏有兩種解釋,一種是把「憐」理解為同情,按這種解釋就知道莊子

這話什麼意思了,就是這個夔啊很憐憫多角蟲,一隻腳的那個野獸很憐憫那個多角蟲,【flash】你看我一隻腳就能走路,多角蟲那麼多隻腳,走路多麻煩啊;我走路不麻煩啊,你看蛇連腳都沒有,用肚子走路,多累啊,它才可憐吶;我是蛇,雖然我用肚子走路,但我有身體有各種感受,你看風才可憐吶,它連身體都沒有,風多遺憾吶,它什麼都不能感受。【正文】風說,我有什麼遺憾,你想想那眼睛,我雖然沒有身體,我想上哪上哪,眼睛它一輩子就只能待在眼眶裡,它憋屈不憋屈啊;眼睛說我憋屈,那個心才叫憋屈呢,它藏在身體里暗無天日,太窩囊了。大家想想誰可憐啊,這是把「憐「解釋為同情,憐憫。還一種把憐解釋為羨慕,完全相反,這時我們又可設想出這幾個物它們的對話。【flash】多角蟲啊你太讓人羨慕了,你看我才一隻腳,你那麼多隻腳,我真羨慕你啊;我有什麼好羨慕的,你看蛇它根本用不著腳,用不著才叫人羨慕吶;哎呀,我有什麼好羨慕的,我雖然用不著腳但我去的地方有限,我的自由是小自由啊,你看風多自由,想上哪就上哪,風才是大自由啊。【正文】風說,唉,我有什麼可羨慕的,你們看看眼睛,它想看什麼就能看什麼,我什麼都看不見,我一瞎子上哪有什麼用啊;眼睛說,哎呀,你們就不要羨慕我了好不好,我是什麼都看見了,可我也被人家都看見了,眾目睽睽,那麼多眼睛盯著我,我就像一個被狗仔隊跟蹤的明星,一點隱私都沒有,有什麼好羨慕,你看看那心,它躲在一個安全的地方,沒有任何人去跟蹤它,可它什麼都知道,它才令人羨慕吶。大家想想誰值得羨慕啊,這是沒結論的,而且按成玄英的這個疏,憐是解釋為同情還是羨慕也說不清,只能說這幾種解釋都有道理但不是絕對的。我們來回顧一下諸子的辯論,辯論是由儒家引起的就先說儒家,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什麼,四個字:仁義禮樂。儒家為什麼要提出這四個字,因為儒家認為當時社會的問題是禮壞樂崩。【flash】現在的社會真是禮壞樂崩的時代啊,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太不像話了。老師,學生不太明白,您能說具體點嗎?就是說做君主的不像個做君主的樣子,做臣子的也不像個做臣子的樣子,做爸爸的沒個做爸爸的樣子,做兒子的也沒個做兒子的樣子。【正文】那為什麼會禮壞樂崩呢,孔子說因為缺少愛,做臣的不愛君,做子的不愛父,禮就壞了;做君的不愛臣,做父的不愛子,樂就崩了。所以解決社會問題的辦法是什麼呢,讓世界充滿愛,大家都愛起來,臣愛君,子愛父,禮就保住了,上下等級,尊卑嘛,這就保住了啊;君愛臣,父愛子,樂就保住了,其樂融融嘛。儒家的這個觀點,站在儒家的立場上是不是正確的,站在他們的立場是正確的,為什麼,對症下藥,但墨家反對。【flash】你這個藥方怎麼是對症呢,明明是殺人放火呀,就算不是殺人放火至少也是以火救火。【正文】為什麼這樣講,墨子認為,天下大亂的表現是什麼呢,不是禮壞樂崩而是以強凌弱。大的欺負小的,富的欺負貧的,貴的欺負賤的,聰明的欺負苯的,整個社會都在欺負人,為什麼會欺負人,就是因為你們儒家講什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你們講等級,把人分三六等國分大中小。我前面講了那個封建制,那個宗法制。宗法制把同樣都是兒子的要分成嫡啊庶啊,同樣都是國,封建制要把這個諸侯分為公侯伯子男,要分個等級,那就是你們這個制度先天就把人和國家弄得不平等,而且認為不平等是天經地義的,既然是天經地義的,我大的就欺負小的,在這樣的情況下你再去講什麼仁愛,再去恢復那個等級制度不是火上澆油嗎。所以墨子主張兼愛,平等的愛,沒差別的愛。是要愛但不能像你們儒家那樣要有等級的愛。第一愛你爸,第二愛你媽,第三愛你兄弟,這麼愛下去不行,平等的愛,沒差別的愛,目的是什麼呢,是要用無等級的制度代替有等級的制度,用平等的制度代替不平等的制度,這是一個非常偉大的思想,可以說墨家的思想不但有道理而且比儒家更有道理。因為中國自從有了君主制或說君主制以後民主制之前,我們這個民族最大的問題就是不平等,人與人之間太不平等了,所以墨家這個觀點才叫抓住了根本,甚至可說具有現代意識,有現代意識就是人人平等,但墨家也有問題,問題在哪,平等以後怎麼辦,這個問題了不得,我們是要平等,平等了以後怎麼辦,魯迅先生說,人最恐怖的就是一覺睡醒,夢醒了無路可走。為什麼會有這個問題呢,就是我們等級都平等了,現在發生意見分歧了怎麼辦,聽誰的,聽張三的,不行,大家都是平等的,憑什麼聽你張三的,就是說大家各行其是,各行其不就天下大亂了嘛,墨子想到了這個問題,他的辦法是什麼,尚同。什麼叫尚同,就是一個村裡的人,村民意見不統一聽村長的;一個鄉里各個村意見不統一聽鄉長的;一個國家裡各個鄉意見不統一聽國君的;世界上各個國家意見不統一聽天子的,這叫尚同,最後的結果是什麼呢,是普天下的人都聽一個人的,天子。請大家想想這是平等嗎,還是不平等呀。所以墨子追求平等結果是最大的不平等,君主獨裁,是不是有問題。【畫外音】儒家主張仁義禮樂墨家跳出來反對,墨家認為禮壞樂崩的社會靠仁義禮樂救不了,天下大亂的根源是不平等,所以墨家主張兼愛追求平等,但按墨家的理論去做,最後會導致最大的不平等,所以墨家的理論也有不足之處,這時道家就站出來了,第三者出來說話了,就是道家。道家說什麼?【flash】你們各說各的道理,在我看來你們都不對,不對在什麼地方,狂妄無知。【正文】怎麼狂妄無知呢,代天立法,總想立規矩,你們儒家弄了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級規矩,你們墨家弄了個一方面平等,一方面極端不平等的兼愛,尚同,這是你們做的事嗎,這是天做的事,天才能決定這個問題,但天它是不立法的,天的特點就是無為,什麼都不說什麼都不做,這就是天,所以你們這個社會出問題沒有秩序〕根本原因在哪?就是你們老想有秩序,老想有秩序就老想立規矩,你要建立秩序就肯定要出亂子結果是沒秩序。就好比一個人為什麼生病呢,有身體嘛,沒身體會生病嗎,所以老子說:及吾無身,吾有何患。《老子13章》。當然這個「患」不是生病的意思,是憂患。就是我要是沒有身體的話我怕什麼愁什麼,所以要想這個社會的秩序不出問題,根本的解決辦法就是沒秩序。沒有也不是說不要,是不需要。它本來就不需要秩序,這才叫抓住根本,比墨家還抓住了根本,更深刻了,但問題也更大了。為什麼?我們可以問,是啊,我如果沒身體是不會生病,我能沒身體嗎,這個社會如果沒秩序就不會有秩序的問題,能不要秩序嗎,既然是人類社會就必須有人類社會的秩序。這個秩序既然是人類社會的就只能是人為的嘛,怎麼可能是天給的呢,怎麼可能是自然給的呢。就算你道家這個道理是對的,不是等於說了白說嗎?【畫外音】儒家主張仁義禮樂,墨家認為救不了天下,墨家主張兼愛,卻又會導致最大的不平等;道家主張無為,看上去又像說了等於白說。這時先秦諸子百家爭鳴的最後一家法家出來說話了,那法家的主張是什麼,它的看法有沒有問題呢?【flash】你們說的都有道理啊,道家主張無為我贊成,儒家墨家主張有序我也贊成。我的主張是把這些說法融合起來,即無為又有序。【正文】大家說,又無為又有序這怎麼可能呢,法家說可能呀,怎麼可能?以法治國。我用法來治,法制的好處是什麼呢?既然是治就是有序,法治就是無為,法來治不要人去治嘛,就無為了嘛。而且一旦實行法制所有人都平等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嘛,你墨家的問題也解決了嘛,墨家不是說我們平等了以後意見分歧怎麼辦,法家說聽法的,法庭上見,法庭怎麼裁決咱們就怎麼做,所有人都平等了嘛,所以問題都解決了,法家是不是又更高明了一點,所以最後有用的是法家的學說嘛,但法家有沒有問題呢,也有問題,而且法家的問題也非常嚴重,法家的問題怎麼嚴重,有治術無治道。就是它有治國的辦法但沒治國的根本原理,這個根本原理是什麼,就是根本問題,我們為什麼要有秩序,誰回答了這個問題,墨家。墨家說,為了全人類的幸福所以我們要有秩序,只是墨家找不出辦法來,而法家說呢,我這個秩序不是為天下人的,我只為一個人,君主君王,我的法就是為他一個人服務的。為了他一個人的利益所有人的利益都可犧牲,包括他的老婆孩子,他的臣僚,他的子民,統統可以犧牲。這個問題就嚴重了,比被罵作極端自私的楊朱還要自私。楊朱主張一毛不拔經常被人批,一毛不拔太自私。但至少在楊朱這裡是人人平等的。楊朱的觀點是,不管你是君王還是民眾,貴族還是平民,統統有權一毛不拔,一毛不拔面前人人平等,平等的一毛不拔,都不拔,這還比法家好點。所以這一路分析下來你會發現,儒墨道法四家都有道理都有問題。【畫外音】通過上面的講述我們可發現,儒墨道法這四家逐個分析下來,每家都有各自的道理但每家也都有每家的問題,先秦諸子百家爭鳴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那這樣的思想為什麼會成為我們今人寶貴的思想文化遺產呢,它的魅力究竟在哪呢?【正文】於是大家就會問,這樣的思想怎麼會有魅力呢,我們再講一個莊子的故事,故事說莊子和他的論敵惠子,兩人有一天出去旅遊來到了濠水之上,就站在濠水的橋樑上面休閑,那時沒有工業污染河水是很清澈的,所以可清楚地看見魚在水裡面游來游去,於是莊子就說:你看魚不慌不忙自由自在的游來游去,這就是魚的快樂啊。原文是: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說,你又不是魚怎麼知道魚是快樂的。原文是: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說是啊。你說子非魚安知魚之樂,你這樣問的是不是,安什麼意思,哪裡,你說我不是魚哪裡知道魚是快樂的,這說明你知道,我是知道魚是快樂的嗎,你已經說了,我知魚之樂也嘛,然後你只是不知道我哪知道的,我告訴你,我這兒知道的。吾知之,濠上也《莊子秋水》。我就在這知道的。這個故事是莊子書里非常有名的一個故事,講莊子的人一般都會講到,那我們就要問了,這場評論誰對呀,表面看莊子輸了,當然就莊子學派而言他認為他贏了,所以他們很高興地記載下來,從墨子開始諸子的書里一旦寫到辯論都是自己贏,輸的不記錄。不像論語,論語還把答不上來的也都記下來,墨子開始就沒有了。莊子學派認為自己贏了,但在我們看來莊子輸了,輸在哪?偷換概念,安這個字有幾種解釋,「哪裡」是一種,「怎麼」是另一種。實際上惠子說:子非魚安知魚之樂。是說你不是魚怎麼知道魚是樂的。莊子偷換概念說:你問是哪裡知道,我這知道的。偷換概念是辯論當中犯規動作,如果那時我作裁判,至少黃牌,說不定莊子罰下場去,犯規了你。更有意思的是莊子本來贏了,卻臨門一腳沒踢好,怎麼就本來贏了呢,再看惠子這句話子非魚安知魚之樂。準確的翻譯是,你不是魚,怎麼可能知道魚的快樂。因此惠子提的問題是怎麼可能,也就是說惠子討論的是可能性問題,既然是可能性問題就有兩個選項,一個是可能一個是不可能,而惠子的邏輯是什麼呢,A非B 肯定不知道B,我不是你,我就肯定不知道你,你不是魚,你就肯定不知道魚,就是A非B 肯定不知道B。那莊子就可以問,既然A 非B就肯定不知道B,因此你不是我,你就肯定不知道我,既然不知道我,我知不知道魚快樂,你不知道,憑什麼說你知道我不知道魚,不能肯定。結論叫做不能肯定,如果A非B可能知道B,什麼結果呢,我不是魚,我可能知道魚,如果順著這個思路去講,莊子至少和惠子打個平手,兩下扯平了,這是第一點,第二點惠子在這場辯論中實際上是把自己的路堵死了,惠子說,我不是你,所以我是不知道你的,他自己給自己下了結論,惠子肯定不知道莊子了,所以惠子沒救了莊子還有活路,你肯定不知道我,不肯定我不知道魚啊,我可以問,是,我不是魚,我就不知道魚嗎,那我問你,狼不是羊,狼知不知道羊呢,羊的快樂狼可能不知道,羊的恐懼狼肯定知道,狼吃羊之前羊在發抖它不知道嗎,而且這個問題為什麼重要,它牽扯到一個我們不是對象,我們能不能認識對象的問題,我不是你,我能認識你嗎,能不能認識,按惠子的觀點是不能認識。那我不是世界,我們能認識世界嗎,不能認識,那人還能認識嗎,所以這是哲學當中的一個重大問題,叫做認識的可能性問題,或者說認識是否可能,如何可能。這是中外哲學史上一個重大命題。但莊子他不是邏輯學家是詩人,他就是看這個魚在那快樂,他懶得跟你扯那麼多,我就在這發現的,我就在這知道的。所以我們看這個故事就最能說明先秦諸子的思想,最能說明春秋戰國百家爭鳴的魅力所在。莊子的這個故事是百家爭鳴的一個縮影。百家爭鳴的魅力在什麼地方呢,第一個很好看,比如莊子和惠子的這個故事,你說有用嗎,沒多少用,莊子知道魚又怎麼樣不知道魚又怎麼樣,對了又怎麼樣錯了又怎麼樣,關我們什麼事,回去菜市場買條魚你照吃的,沒有用沒有關係,而且也說不上誰對,但誰聽了這個故事都覺得好玩,好看嗎,好看的就像足球,你說足球有什麼用,踢進去了又怎麼樣沒踢進去又怎麼樣,看它幹嘛。曾經有個笑話,嘲笑民國時代的一個軍閥,哎呀,你看你們這麼多人搶一個球,真是的,我一人發一個,別搶了,好看啊,這第一。第二點是幫我們換腦筋。就是告訴我們看問題你換個角度看,不要死心眼,認死理,一根筋。中國人有個毛病,看問題認死理一根筋,怎麼都繞不過來,多讀點先秦諸子多看點百家爭鳴,換換腦筋。第三個幫我們想問題。問題來了後怎麼想。諸子的辯論是個示範。所以我把先秦諸子,把百家爭鳴好有三比:足球場,鐵匠鋪,手指頭。什麼意思,足球場剛才講過了,好看嘛,好處是什麼,活躍思維。雖然莊子和惠子辯論的問題跟我們沒什麼關係,但活躍思維啊,至少不比打麻將差吧,當然麻將也有好處,桌面太極拳嘛,診療老年痴呆。讀諸子的書活躍思維,好像看足球。第二鐵匠鋪,好處是錘鍊思想,因為人的思想就像一塊鐵一樣,鐵百鍊成鋼,人的思想也要錘鍊,我們看鐵怎麼打,燒紅了拿出來打下去,翻過來再打,再這樣翻過來再打,再這樣翻過來再打(兩個側面)。打鐵是不能只打一面的,思想的錘鍊也是不能只打一面的。所以老讀一種書不好,一定要讀它不同觀點的書。讀一次我們腦袋錘一回,錘鍊思想,千錘百鍊我們就成熟了,自己就成長了。第三個比喻就是手指頭,這個比喻是受了鮑鵬山先生的啟示,他在《先秦諸子12講》里有一集講到了禪宗的指月之喻,什麼叫指月之喻?就是學禪的人去問禪師,說請問師傅,月亮在哪,或者說請問師傅,禪是什麼?師傅是不會去回答,只是做了一個動作(一指),你要是傻乎乎地認為這就是月亮那就錯了,他的意思是你順著這個手指頭往上看,月亮在那,但我不能告訴你月亮在哪,只能指一下,月亮得你自己去看,這就是智慧的特點,智慧和知識是不一樣的,知識屬於社會可以傳授;智慧屬於個人只能啟迪,所以我們獲得智慧歸根結底靠自己,靠自己去尋找那個月亮。先秦諸子的思想和著作就是這個手指頭,指月之指,不要以為月亮在指頭上,月亮在我們的天空,月亮在諸位的心中,智慧得靠諸位自己去獲得,那當我們面臨先秦諸子百家爭鳴這一筆寶貴的思想文化遺產時,又該怎麼辦呢。請繼續關注本系列第六部繼往開來。

第六部繼往開來1灰色的船票

【前言】前面節目易老師為我們講述了《先秦諸子百家爭鳴》的前五部,分別是:實話孔子,

儒墨之爭,儒道之爭,儒法之爭和前因後果,在這五部中易老師為我們講了一個概念,「是什麼」。也就是先秦諸子百家爭鳴究竟是怎麼回事;然後又回答了一個問題,「為什麼」。也就是在那個時代先秦諸子百家爭鳴為什麼會出現。從現在開始易老師將為我們講述這個系列的最後一部繼往開來,在《繼往開來》中也有個核心問題,就是「怎麼辦」。面對先秦諸子百家爭鳴的思想,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我們應該怎麼辦。【正文】先秦諸子百家爭鳴是我們民族的寶貴遺產也是世界聞名的寶貴遺產,怎麼辦,繼承嘛,這還要討論嗎,好,繼承。問題沒那麼簡單,比方說孔子有句名言,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論語陽貨》,大家說繼承不繼承,這個很麻煩啊,為什麼,這句話明明白白就是歧視,有人說這不是歧視,至少不是性別歧視啊,因為還有小人嘛,小人不是男人嘛,怎麼是性別歧視呢。好,那我問你,孔子他看得起小人嗎,看不起,對吧,那他看得起和小人一樣的女人嗎,那肯定也是看不起嗎,都看不起怎麼不是歧視啊,而且小人只是男人的部分不是全部男人;女子呢則是女人的全部啊。也就是孔子看不起一部分男人和全體女人,這個也能繼承嗎,這不有問題了嗎,所以這句話歷來是作為批判的對象,要批判孔子時就拿這句話說事,這就讓一部分喜歡孔子擁護孔子,主張繼承孔子思想的人為難了,怎麼辦呢,他作解釋,說其實啊,這裡的女子是汝子的意思,《論語》里說到「汝」,就是你了,都寫作『女』嘛,通假字呀,這個解釋恐怕很難成立,因為這樣一來這句話要怎麼翻譯,只有你的兒子和小人是最難養的,有這樣說話的嗎,誰的兒子啊。還有人說,這個小人他也不是小人,是小孩子,也不對,古代小孩子叫童子,如果是小孩子就應該是唯女子與童子為難養也。所以這些辯解恐怕都說不通,我個人認為不通。孔子這句話就是歧視,是性別歧視,是階級歧視,而最讓我們一般人聽了這句話憤怒的不在性別歧視,中國古代它就是男尊女卑,孔子不主張男尊女卑他才怪了,讓人受不了的是怎麼能夠把我們女人和那個道德敗壞的小人相提並論呢,是受不了這個。這個問題我們要實事求是的說,孔子這句話它是性別歧視,是階級歧視,但不是道德歧視,孔子沒有那個女人不道德的意思,沒有在道德上貶低女人的意思。為搞通這個問題,我們就得先弄清什麼叫君子什麼叫小人,在孔子時代,君子和小人這兩個概念有兩種定義或說是有兩種意義,一種是階級的和身份的意義,還有一種是品級和道德的意義。階級和身份的意義是君子小人的本意,就是原本這兩個詞是表示不同的階級和不同的身份。弄清這個問題必須懂得宗法制,宗法制度前面講過,它的核心內容是什麼?嫡長子制,就是這個男人的正妻生的第一個兒子叫嫡長子,他的地位是最高的;正妻生的其他兒子叫次子;妾,側室,也就是小老婆生的兒子叫庶子,嫡長子老大,次子老二,庶子老三,那這些兒子長大後他要分家,分家後怎麼樣呢,嫡長子這房叫大宗,所謂宗法宗法它就分大小宗,大宗擔任什麼呢,大宗為君,如果是天子的大宗就是天子,是天下之君;諸侯的大宗那就是諸侯,是一國之君,叫國君;大夫的大宗,就是大夫的嫡長子,他這一個宗派,他也為君,為家君,君之子即君子。就好比說公子就是公之子,王子就是王之子,所以君子就是君之子。那不能為君的呢就為臣,為臣他也不一定就地位低,比方說天子之臣那是諸侯啊,是國君啊,諸侯之臣是大夫,家君啊,那大夫的嫡長子也是大夫,大夫的次子和庶子只能做士,這樣排下來我們發現一個現象,就是天子的小宗可能就做了諸侯,諸侯的小宗就做了大夫,大夫的小宗就做了士。士的小宗呢沒得做了,就是庶人,庶人就是平民,這樣一來結果是什麼,君之子是少數,大量的那些小宗要去做庶民,他們為什麼是庶民,為什麼是平民,因為他們是小宗之人,簡稱小人。所以君子和小人這兩個概念是由宗法制確定的。這是階級和身份的區別,沒有道德區別的意思。但後來這兩個詞開始發生變化,有了道德的意義了,為什麼呢,就因為君之子他是大宗,他繼承著家族的爵位,財產,血統,他掌握著最優厚的社會資源和文化資源,因此他受的教育最好,他受的教育好他的教養就好,他的教養好他的修養就高,修養高品位就高。所以君子受到的是正規的,貴族的,高雅的道德教育,文化教育,藝術教育,因此品位高雅。小宗之人呢,他受不到這麼好的教育,那他的修養就差,品位就低,比方說他有低級趣味,他欣賞流行音樂,君子是聽古典音樂的,你要問君子的愛好是什麼,欣賞古典音樂,交響樂啊,小人呢,小人街頭巷尾,聽流行歌曲,就品位不同了,他就有品級的區別,而在中國古代呢,這個藝術修養和道德修養是劃等號的,這是我們古人的觀念,就是一個藝術修養高的人,他道德修養就高,那小人呢,他藝術修養也低道德修養也低,結果君子就和小人就有了這樣一個道德的和品級的意義,是這麼演變過來的,我們現在回過頭來看孔子這句話: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他使用的是哪個概念呢,是階級意義和身份意義的概念。意思是什麼呢,女人就像那些小宗之人,你拿她沒有辦法,怎麼個沒有辦法,原話是: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論語陽貨》。就是女人和那些小宗之人一樣,你太親近了呢他們不謙虛,你太疏遠了呢,他們有意見。怎麼著都不是。所以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這句話的關鍵詞是『難』,不是歧視。為什麼難處理呢,因為大宗和小宗都是同宗,男人,女人都是家人,都是一家子。一家子你疏遠了他(她),他(她)當然有意見了,但是你如果親近他,他忘了他是小宗,跟你平起平坐,她忘了她是女人,跟你男人平起平坐,她沒大沒小,所以不能太親近但又不能太疏遠,不好辦,難啊,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這就是孔子說這句話的時代背景和階級背景,我們不了解這個時代背景,不了解這個階級背景,就讀不懂孔子這句話,而孔子講這句話的這個時代背景沒有了,宗法制我們現在也沒有了不存在了,但問題還在,什麼問題呢,人與人之間怎麼相處,比方說夫妻之間,戀人之間,男女之間應該怎麼樣,要不要掌握一個分寸和尺度,也就是說,孔子,也包括先秦諸子其他人,他們得出的很多結論是有特定的環境和背景的,這些特定的環境和背景已經不存在了,而他們提出的問題,比方說如何做人,如何治國這些問題依然存在。這叫什麼呢,這叫『濤聲依舊,不見當初的夜晚』,問題還在嘛,濤聲依舊嘛,語境沒有了,不見當初的夜晚。那我們應怎麼辦,我們是拿一張新船票還是拿一張舊船票呢?或還是不上船呢?【畫外音】面對祖先留下的寶貴文化遺產我們當然要繼承,先秦諸子百家爭鳴是在春秋戰國時期發生的一場歷時300 多年的跨世紀大辯論,這場辯論是要為當時禮壞樂崩的時代開出治療藥方,先秦諸子們提出的問題有些在今天依然有意義,但2000多年過去了,背景變了,時代不同,我們應怎樣繼承這些思想文化遺產呢?【正文】現在的問題是怎麼繼承,我想有三點可以肯定,就是我們不能怎麼樣,如果我們回答不了我們該怎麼樣,至少要想想我們不該怎麼樣,這也是思考問題的一種方式,當你遇到一個問題不知該怎麼辦時,你就可想想我不該怎麼辦,反過來想,不能怎麼樣?第一我們不能全盤繼承,因為先秦諸子魅力無窮的同時卻問題多多,你不能全盤拿過來全盤繼承。第二不能具體繼承,時代變了,宗法制沒有了,你怎麼具體。第三不能直接繼承,為什麼呢,上集講了先秦諸子的魅力何在,有三個比喻:足球場,鐵匠鋪,手指頭。就是看先秦諸子百家爭鳴就像看足球賽,你只能看你不能下場,你不能看著球踢得,哎呀,臭腳呀,我上去,那不行,你不能上場,看鐵匠鋪鐵匠打鐵,你也不能自己去打,手指頭就更是指月之指,無法直接獲得,你不能看我的手指頭,你要看那個月亮,所以不能直接繼承。【畫外音】先秦諸子的思想能夠啟迪我們的智慧,錘鍊我們的思想,但智慧的獲得要靠自己去理解去感悟,所以我們不能直接繼承,同時先秦諸子的思想有它時代的階級的局限,我們也不能全盤地繼承,而時代已發生變化,環境也不同了,先秦諸子的思想我們也不能具體繼承,那我們究竟該怎麼繼承先秦諸子的思想文化遺產呢【正文】我的答案是四個字:抽象繼承。什麼叫抽象繼承,下定義不如打比方,比方說南唐後主李煜有句詞大家都很熟悉,「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寫這個詞是有背景的,什麼背景,亡國了,作了俘虜了,被俘虜到宋那邊去了,有一天一覺醒來,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一樣的春風一樣的小樓,我的國家我回不去了,這樣一種很具體的亡國之君的恨,我們有嗎,沒有,我又不是亡國之君,我也不想亡國,但我們可以欣賞這首詞,因為我們也有我們的愁,我們愁是別樣的愁,但也可能是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是共同的,這樣一種情感體驗就叫抽象體驗,所謂抽象體驗,就是把你的體驗從具體的藝術家那個具體的環境和語境當中抽離出來,然後加上自己的人生經歷去體驗,這就是藝術品能夠欣賞的原因所在,否則每個藝術家都有特定的原因,也許那個藝術家哪天失戀,他寫了一首曲子出來,你沒失戀啊,同樣對於思想家的思想我們也可以抽象繼承,怎麼抽象繼承呢,就是把這個思想家說的這些話的特定的那個環境,把它去掉,把它的合理內核抽出來,抽離出來,抽象出來加以繼承,實際上人類的思想史就是這樣發展的,人類的科學史也是這樣發展的,比方說幾何學誰發明的,埃及人。埃及人為什麼要發明幾何學,尼羅河改道,尼羅河每年都改道,河兩岸的土地每年都變,每年都要丈量土地測量土地,他要算啊,他發明幾何學,但我們拿過來可以干別的嗎,我們不測量尼羅河的土地嘛,同樣諸子的思想我們也可以這樣,就說剛才孔子的那句話: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可不可以抽象繼承,可以的,怎麼樣抽象繼承,做事掌握分寸感,不要太近也不要太遠,恰到好處,中庸。做事做人都可以用到,就可以這樣繼承,這就是抽象繼承。這就解決了先秦諸子魅力無窮,問題多多的問題,舉個例子,比方說墨子有個觀點叫鬼神論,就是墨子主張鬼神是存在的,墨子為什麼要主張鬼神存在,他認為鬼神可幫助一個人為善。《墨子》這本書里有篇文章叫《明鬼篇》,明鬼就是明確有鬼,開頭就說了這麼一段話,他說為什麼現在天下大亂,人心不古,道德墮落淪喪,原因就在大家都不信鬼,他不知道世界上存在著鬼,鬼神,鬼神是幹什麼的,專門監督我們干好事還是幹壞事的,誰幹了好事鬼神就獎勵他,比方說讓他身體健康,升官發財啊;誰要是幹了壞事鬼神就懲罰他,比方說讓他生病,讓他破產啊等等,大家都不相信,這道德就墮落了。這個話有問題,你不是說鬼神就是揚善懲惡的嗎,那我們信它,它也揚善懲惡,不信它,它也應該揚善懲惡嘛,好比一個警察,警察是抓罪犯的,不能說罪犯不相信世界上有警察,警察就不抓他了,警察才不管你信不信呢,鬼神也應該是不管你信不信我都抓呀,所以這個東西邏輯上說不通的,但可不可以抽象繼承呢,可以。怎樣抽象繼承,就是心存敬畏。雖然我們是無神論者,不信鬼也不信神,但不等於我們可以為所欲為,膽大妄為,胡作非為,我們心裡要設定一個敬畏的對象,他可以是上帝,可以是鬼神,也可以是別的,比方說敬畏真理,比方說作為國家公務員,敬畏人民,一定要心存敬畏。現在的問題就是很多人沒有敬畏之心,他什麼都敢幹,這很恐怖的。【畫外音】墨家的鬼神論在今天看來邏輯上是說不通的,但我們可抽象地繼承墨家主張中的合理之處,也就是心存敬畏。一個人有了敬畏之心他做事時就不會為所欲為了,這種繼承就是對墨家鬼神論的抽象繼承,那面對儒家,道家,法家等先秦諸子的思想,我們又應如何抽象繼承呢?【正文】那現在就有個問題了,怎麼做,如何抽象繼承呢,還是舉例子,比方說法家,法家的思想是問題比較多的,有什麼問題呢,無視民權,慘無人道,專制獨裁。比方說法家的祖師爺管仲有個規定,就是任何人都不能改行,農民的兒子只能種地,工人的兒子只能做工,商人的兒子只能經商,讀書人的兒子只能讀書。第一不能改行,第二不準串門。做農的住在一個地方,做工的住在一個地方,做商的住在一個地方,讀書的住在一個地方,不要竄,無視民權嘛,遷徙權是人民的基本權利呀,我改變職業怎麼不可以,他不準,無視民權。第二慘無人道,商鞅一次在渭水之濱處決人犯700餘人,渭水盡赤,一條河都紅了,當然看古人的書我們要打折扣聽的,一條河都紅了不可能,但紅了1/10 也很恐怖啊,慘無人道,專制獨裁,一切權力歸於君主,而且按法家的主張一個國家是不能有思想言論自由的,韓非有句話是這麼說的:禁奸之法,太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其次禁其事《韓非子說疑》。什麼意思呢?就是你要維護你的統治,保證人民群眾不造反,最重要的就是要滅了他的思想,太上禁其心,不讓他想。其次禁其言,第二不讓他說;其次禁其行,第三不讓他動。也就是說在法家的統治下,人民群眾既不許亂說亂動,也不許胡思亂想,想都不能想,這就是法家所謂的法治,這個法治和我們今天講的,具有世界意義和現代意義的法治完全不是一回事,現代法治的一個基本原則就是只禁止行動不禁止思想和言論,這是現代法治的共識,而法家呢,首先是禁止思想。韓非說:明主之國,無書簡之文,以法為教,無先王之語,以吏為師《韓非子五蠹》。什麼意思呢?圖書館,把它滅了,閱覽室,把它滅了,私人藏的書,把它拿過來燒了,一個聖明君主治理的國家是不能有書本的,怎麼進行教育呢?以法為教,讀國家的法令政策文件,只准學文件,其它書不準看,知識分子統統消滅掉,只留下官員,以官員為老師,這叫「以吏為師」。因為韓非他們主張的國家,除了君主以外人民當中只准有兩種人,一種是戰士一種是農民,擺在當中的是官員,官員去教導戰士和農民,這就是秦始皇焚書坑儒的理論準備和思想準備,所以法家這個思想是很成問題的,但即便是這樣成問題的思想它也有可抽象繼承的東西,什麼東西呢,以法治國,公開公正公平。韓非說:法莫如顯,使民知之《韓非子三難》。就是法令一定要公開。韓非說:法不阿貴,繩不繞曲《韓非子有度》。就是說法令一定要公正。就是不管你是貴族還是平民,是官員還是老百姓,一律平等。第三,韓非說: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韓非子有度》。犯了錯誤,哪怕是朝廷重臣你也要處分,做了好事,哪怕是普通老百姓你也要獎賞,這叫公平。公開公正公平,以法治國。這個原則拿到今天,擱到世界上哪都適用,完全適用,完全可以抽象繼承,那我們就奇怪了,法家這樣的一個學派它怎麼又會有這麼正確的東西呢,原因在哪?原因就在法家設計的這一套治國的東西是針對平庸的君主的,這是法家高明之處。儒家,墨家包括道家都講君主一定要聖明,皇帝我們不都是叫聖上嗎,皇帝的旨意叫聖旨嗎,是最聖明的,法家說不可能,世襲的君主怎麼可能聖明,肯定是一代不如一代,一個比一個差嘛,一個國家要長治久安,你就不能寄希望君主聖明,你就把他當作一個蠢貨來設計這個制度,那怎麼樣才行呢,只有法嘛,不能靠人嘛,把整個制度都設計好,把整個國家政權設計成一架自動運轉的機器,傻瓜照相機那樣的東西,越傻瓜越好,最後呢,帝王治天下只需要按一下,他總會吧。從這裡我們就看到了法家的合理之處,這個合理之處可概括為這樣一句話,制度比人可靠。這是法家高明的地方。所以我們看先秦諸子確實是叫魅力無窮問題多多,只能抽象繼承,也可以抽象繼承,也就是說我們上先秦諸子這艘客船不是用舊船票也不是用新船票,是用一張新的,舊的,灰色的船票,我稱之為灰船票,這個船票怎麼樣拿到手上呢?第一要做分析,就是諸子的思想拿過來分析一下,當時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下提出來的,做分析。第二呢,找內核,找到它合理的東西,比方儒家主張仁愛,它的目的是什麼呢?維護等級制度,等級制度是不好的,我們不要,仁愛是好的,我們拿過來;法家主張以法治國,它的目的是維護君主的統治,這個是不好的,我們不要,但是制度比人可靠這一條,好的,我們拿過來,它的公開公正公平,好的,我們拿過來,它的以法治國,好的,拿過來。然後把它的具體原因不要,這叫什麼?這叫去色彩,就是把他們時代的階級的色彩洗乾淨了,把所有的思想家都洗成灰色的,最後怎麼樣呢,再闡釋,我們用今天的觀點,站在今天的立場上對他進行重新解讀,然後再鏈接到我們今天的建設和生活中去,這就是抽象繼承,這也就是我們對待先秦諸子百家爭鳴的態度,那可能就會有人問了,那你從先秦諸子那裡,你抽象繼承了些什麼,我們從下一期開始給大家一一道來。

第六部繼往開來2墨子與楊朱

【前言】上期易老師講到先秦諸子的思想既然是我們民族的寶貴遺產當然應該繼承,而且繼承的方式只能是抽象繼承,也就是說我們在繼承先秦諸子這筆寶貴遺產時必須洗去他們身上時代和階級的烙印,只留下合理的和普遍適用的東西,這種適用既適用於過去又適用於今天,既適用於本民族又適用於全人類,當我們用這種要求再去看待諸子時,他們又到底給我們留下了什麼。從本集開始易老師將從墨子和楊朱入手把諸子思想再疏理一遍,看看他們到底給我們人類留下了什麼?【正文】說到墨子和楊朱的命運讓人感嘆,孔子之後影響最大的是墨子和楊朱,孟子有這麼一句話: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孟子滕文公下》。就是孔子之後孟子之前,佔領整個思想文化市場的就是墨子和楊朱,天下人分成兩派,要麼跟著墨子要麼跟著楊朱,不得了啊,但最後怎麼樣呢,這兩個學派都衰落了。秦始皇焚書坑儒後,儒家東山再起墨家一蹶不振,楊朱更慘,沒有留下傳記也沒留下著作,人間蒸發了。這就讓人奇怪了,兩個非常顯赫的學派為什麼落得如此下場,更讓人想不通的是墨子和楊朱剛好是相反,截然相反,墨子和墨家學派的人是什麼形象呢?腓無拔,脛無毛《莊子天下》。脛就是小腿,腓就是小腿肚子。就是小腿和小腿肚子上一根毛都沒有。哪去了,磨掉了。為什麼磨掉了,辛苦呀,因為墨子和墨家學派是每天都要參加生產勞動的,然後要走遍天下救苦救難,風裡來雨里去,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跟焦裕祿同志差不多,腿上的毛都沒有了;而楊朱呢,楊朱的主張是: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脛一毛《韓非子顯學》。什麼意思,為讓天下獲得幸福,拔我腿上一根毛,不幹,截然相反,一個是一毛不留一個是一毛不拔;一個是毫不利己一個是毫不利人,毫就是毫毛嘛。墨家是毫不利己,所有的毛都給人家了,楊朱是毫不利人,一毛不拔,截然相反,截然相反大受歡迎,一蹶不振銷聲匿跡,怪了吧。我們就會問一聲為什麼啊?我的結論是這兩家學說必有深刻獨到之處,因為深刻獨到所以在當時大受歡迎;因為深刻獨到所以不被國人理解。太深刻太獨到了大家理解不了,於是我們又要問,楊朱墨子的深刻獨到之處在哪裡呢?我認為墨子的深刻獨到之處是提出了社會的公平和正義;楊朱的深刻獨到之處是提出了個人的權利與尊嚴【畫外音】墨子和楊朱的主張好像是事物的兩個極端,一個一毛不留一個一毛不拔,墨子為了有利於天下毫不利己,楊朱為了『天下為公』毫不利人。想當年這兩個學派顯赫一時,是紅極一時的『顯學』,但最終這兩家幾乎銷聲匿跡。那大家為什麼不能理解接受這兩家的思想呢?【正文】墨子是孔子之後的第二個偉大思想家,而且墨子和孔子有一點是相同的,都認為當時的社會有問題,當時墨子和孔子開出的救世藥方是不一樣的,前面講過,孔子主張仁愛,墨子主張兼愛。墨子為什麼會提出和孔子不同的藥方呢?因為墨子和孔子對當時社會問題的診斷不一樣,孔子認為當時的問題是禮壞樂崩,沒大沒小;墨子認為當時的社會問題是弱肉強食,分配不公。對當時社會問題的看法不一樣,墨子有個基本觀點,叫做人是勞動的存在物。墨子說,人和動物不一樣,動物可以不勞動,動物的羽毛就是它的衣服,動物的蹄爪就是它的鞋子,自然界的水草蟲鳥就是它的糧食,它不需要勞動,公的可以不用去種地母的可以不用織布就可以生存,人不行,人必須勞動,男的必須去種地女的必須去織布,所以人是勞動的存在物,勞動者得食不勞動者不得食,這是墨子的基本觀點。因此墨子認為社會分配的原則就應該是勞動者得不勞動不得,勞動多的多得勞動少的少得,這才叫公平。而當時情況是什麼樣呢,恰恰是不勞動的得的多勞動的得的少,甚至勞動者吃不飽穿不暖,這就非常不公平了,更何況什麼樣呢,更何況還要弱肉強食,大的欺負小的,強的欺負弱的,富的欺負窮的,貴的欺負賤的,聰明的欺負痴呆的,欺負的不得了,這是第二層不公平,還有第三層不公平,是這些諸侯國大國欺負小國,大國兼并小國,吞併小國,搶人家的財產殺人家的人民奪人家的國家,幹完了還要寫在史書上刻在禮器上,還要貢在他自己祖宗的宗廟裡面向全世界宣布,你看,誰都沒有我搶的多,我大強盜,是英雄是義,而老百姓呢,老百姓能這樣嗎,老百姓能跑到鄰居家去搶鄰居的衣服,搶鄰居的糧食,搶鄰居家的牛啊馬啊豬啊狗啊,把鄰居家的孩子殺了,然後也寫一本書,對自己的子孫後代說,你看呀,我搶的比誰都多,行嗎?老百姓能這樣幹嗎,不能嘛。那麼墨子就問了,一個人去搶鄰居和一個國家去侵略別的國家本質上有什麼區別,沒有區別啊,為什麼同樣的事情統治者幹得老百姓就干不得,為什麼你們統治階級幹了就是英雄業績,老百姓幹了就是為非作歹呢?天底下有這種道理嗎?因此墨子說這個社會完全沒有公平和正義,所以墨子對當時社會的批判力度是非常強的。那怎麼辦呢,墨子主張建設一個合理的社會,什麼是墨子主張的合理社會呢?四個條件:自食其力,各盡所能,機會均等,互利互愛。墨子說,每個人都要勞動,不勞動者不得食,不能沒有理由沒有道理的無故富貴,如果你是勤勞致富是對的,不勞而獲不行。當然我們還要講清楚,墨子講的勞動不單單是體力勞動,包括腦力勞動,這點很明確。而且墨子也認為,人與人之間應該有分工,他叫做分事,『份內的事』。比方說男人的分事是種地,女人的分事是織布,士人的分事是讀書做學問做官,君主的分事是搞政治,這都算勞動,但你必須勞動自食其力。第二,墨子主張『各從事其所能』這是原話。就是你適合幹什麼你就幹什麼,叫各盡所能。第三條呢叫機會均等,就是只要有能力就應該提拔,沒能力的就應該下去。墨子的原話是:有能則舉之,無能則下之《墨子節用中》。能幹的就應該提拔起來不能幹的就要從職位上降下去。不能看出身,看家庭關係,和領導人的親疏。只看一條,能力。因此整個國家的管理機構應該是能上能下。我們今天講能上能下,墨子老早就講過了。實現一個什麼目標呢,八個字:官無常貴,民無終賤。就是沒有那個人做了官以後永遠做官,你沒能力就下台,也不能說你是一個底層的就永遠不能提拔,只要你能幹就能提拔。第四條,互利互愛。這個以前講了很多。墨子的主張就是:兼相愛,交相利。所謂兼相愛就是我愛大家大家也愛我,我幫助你們你們也幫助我。這就是墨子認為的一個合理社會,自食其力,各盡所能,機會均等,互利互愛。因此他提出的社會理想就是六個字:平等互利博愛。那我想問問大家,墨子的主張好不好啊,好,好的就像『社會主義』,墨子這個人好不好啊,好,好的就像古代雷鋒。那接下來就有問題了。【畫外音】墨家學派的思想和主張在當時顯赫一時,其平等互利博愛的社會理想是個近乎完美的社會藍圖,為此墨子獻出了畢生的精力,表現出一個偉大思想家崇高的責任感,但就是這樣一個理想化的社會主張到後來就沒了蹤影。那這麼好的一個主張為什麼中國人就不接受呢,它的弊端到底在哪?【正文】戰國以後墨子的書就沒人讀了,直接的原因有兩個:第一統治者不願意,第二老百姓也不願意。統治者為什麼不願意,這個好理解,因為墨子的主張叫尚賢,就是領導人一定是最能幹的,墨子設計的藍圖是這樣的,最聖明的人當天子,次聖明的人當諸侯,再次聖明的人當大夫,再再次聖明的人當鄉長,能力一般般的就當個村長算了,必須是這樣一個等級,而當時的國家制度是世襲,世襲的領導人怎麼可能保證永遠是最聖明的呢,那是不是意味著這些不夠格的領導人要下台呢,這些統治者會願意嗎,肯定不會嘛,這個好理解。那老百姓為什麼不願意呢,老百姓應該願意呀,老百姓不願意的原因是墨子的這種生活方式太苦太累了。墨子的基本主張是,人是勞動的存在物。因此墨子也有個基本觀點,人只能做一件事,勞動。勞動以外的任何事都是錯誤的,你整天就是勞動不要干別的。什麼休閑啊娛樂啊上個網啊,看個電影啊看看電視啊,肯定都不行的,怎麼可以,看什麼電視,有那工夫不會編個筐子什麼的。墨子有個學生叫禽滑釐(滑音骨),是他的大弟子,跟了墨子三年,手上腳上都是老繭,臉黑的像個煤炭,不敢問老師一句話。連墨子自己都看不下去了,請他吃飯。【flash】禽滑釐(離)啊,你都跟了我三年了,這麼苦,你到底想學點什麼呀【正文】禽滑釐(離)這才跪下來淚流滿面的說【flash】是啊,老師,跟您三年了我都沒敢說,我就是想學守城啊。【正文】三年後才敢提這個問題,你說這種日子咱老百姓願意過嗎,不會願意。實際上墨子的學說有四個致命傷,第一個違背常理,莊子天下篇就批判墨子說,說墨子的學說反天下之心,和天下人的追求是反著的。我們人民群眾是要求公正要求公平,不等於說我們要求過苦日子,而墨子的觀點是我很公正我很公平,大家都都過苦日子,有人曾跟我說,我不關心領導人幾菜幾湯,我關心的是我能

不能餐餐都四菜一湯,這才是心裡話。所以莊子說:墨子反天下之心,天下不堪《莊子天

下》。沒人受得了。莊子還說:墨子獨能任,奈天下何。《莊子天下》。雖然墨子你自己可以

以身作則,你確實做到了,你天天過苦日子,不能把我們拉去都過嘛。這是違背常理違背人性的。第二個問題是沒有依據。墨子整套學說既沒有歷史依據也沒有人性依據,它從天上掉下來的。孔子的學說可是有依據的,當時實行的宗法制,封建制,禮樂制就是孔子的歷史依據,親人之間相愛是孔子學說的人性依據。所以孔子這個學說還也許有可能實現,墨子的這個沒有依據的學說根本不可能實現。比方說墨子規定最聖明的人是天子,次聖明的人是諸侯,再次聖明的人是大夫,再再次聖明的人是鄉長,怎麼選出來的?沒有辦法的嘛,沒有辦法的事情他怎麼可能做得到呢,做不到。第三個問題,導致獨裁。按墨子的設計,整個社會是一個極權主義和神權主義。因為墨子規定所有的人都要服從上級,這叫尚同。村民要服從村長,村長之間意見有分歧要服從鄉長,鄉長之間意見有分歧要服從大夫,大夫之間意見有分歧要服從國君,國君之間意見有分歧要服從天子,天子一旦做了決定任何人都不能反對,絕對服從。而且墨子說天子是很聖明很了不得的,一個普通農民在鄉里幹了一件好事或一件壞事,室人未遍知,鄉里未遍聞,天子之視聽也神《墨子尚同中》家裡的人不是都知道,鄉里的人也不是都知道,可是天子知道,直接下命令對這個農民進行獎勵或懲罰,於是普天下人都說,【flash】哎呀不得了啦,天子太神了,我們都不知道的事情他都知道了【正文】我們就要問了,我們都不知道的事情他怎麼知道的?天知道,神權統治嘛。當然墨子自己也知道這個講不通啊。墨子說,天子其實也不是神也是個人,他怎麼知道的,有人告訴他的,誰告訴他的?這個事情是『室人未遍知,鄉里未遍聞』的,家裡人也不知道老鄉們也不知道,有人報告天子了,這個人是什麼人,特務,當然有可能不是特務就是一個普通老百姓知道了,他就報告了,那更可怕,所有人都是特務,一個特務統治的國家還不恐怖啊,所以我有個基本觀點,但凡想在人間建設天堂的結果必定是人間地獄。事實上墨子學派還有個問題,第四個致命傷,恐怖組織。墨家學派和其它學派不一樣,它是個准軍事組織,有武裝的,而且都會打仗,這個組織有個最高領導人叫巨子。最高的巨子對他組織里的人有生殺予奪之權,就是可以任意處分他組織中人的性命,而且是令行禁止,一聲令下所有人都衝上前線去。叫什麼呢?赴火蹈刀,死不旋踵《淮南子家族訓》。什麼叫赴火呢,就是前面燒著火,下個命令,說墨者,衝上去,那個人就到火裡面去了,水裡火里不回頭啊,前面是刀山說你上去,他光著腳就上去了,前面是敵人要殺,說你上去,這個人就衝上去,死不旋踵,踵就是腳後跟,他都不回頭看一下,頭都不回,迎著死亡就上去了。如果墨子說你做人肉炸彈,他就到機場去了,這太恐怖。而且墨家學派內部是可以動用私刑的。墨子去世後他的一個接班人叫腹(黃享,音吞)的,腹(黃享,音吞)在秦國,他兒子殺了人被秦國公安機關抓起來了,這時候秦惠王,就是把商鞅殺了的那個秦惠王就去找腹(黃享,音吞)。【flash】先生,你年紀大了只有這麼一個兒子,寡人已下令讓法官放了他,不殺他了。謝謝大王的恩典,但我們墨家學派有自己的組織原則。殺人者必須償命,大王你可饒了他的命,但我不能饒他的命,雖然是我兒子,但我也要大義滅親【正文】把自己兒子殺了,這個事情以前是受表揚的,大義滅親啊,是不是,我今天要批判動用私刑。你可以大義滅親,但你只能是送他去自首,向公安機關去自首,讓法律來判決他,不能動用私刑來殺他,你一個民間組織有了這樣一種權力,你怎麼能保證不濫用,誰來監督,你這個組織內部的這樣一個不受監督的至高權力難道不會導致腐敗嗎?眾所周知,絕對權力必定導致絕對腐敗,你怎麼能保證你墨家不腐敗呢,但我們只能說,幸好呀幸虧呀,幸虧墨子本人道德高尚,而且墨子本人有一套規矩,有個底線,叫做不殺無辜,否則的話我們很難設想這個學派是個什麼結果,這就是墨家學派的主張,因此我說如果墨家思想是『社會主義』的話,要打引號,那它是貧窮的社會主義,空想的社會主義,專制的社會主義。而我們知道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空想和專制也不是,因此墨家的思想不是社會主義。【畫外音】易中天先生認為,墨子的主張雖然很好但它有三個弊病,就是違背常理,沒有依據,導致獨裁。因此他的主張不可能行得通,那我們就要反問一句,既然墨家的主張想不通,那和墨子觀點截然相反的楊朱就應該能行得通了,可事實上楊朱更慘,他不但生平事迹沒有留下,就連他的思想學說也僅剩下隻言片語,那楊朱為什麼會有如此命運呢?【正文】前面講過楊朱和墨子剛好相反,墨子是一毛不留楊朱是一毛不拔,墨子是毫不利己楊朱是毫不利人。因此一般的說在思想史上,對墨子的評價要高於楊朱。但我要說楊朱實際上是被曲解被妖魔化了。楊朱是一毛不拔,但他的全面主張是任何人都一毛不拔,大家平等的一毛不拔,你不要統治者自己一毛不拔,專門拔我們老百姓的毛,這是第一。第二,楊朱是毫不利人,但他也毫不損人,所以說楊朱損人利己極端自私,這個評價是不對的,楊朱堅決反對損人。楊朱說:智之所貴,存我為貴,力之所賤,侵物為賤《列子楊朱》。就是侵犯別人是不對的,不但侵犯別人不對,侵犯小動物侵犯自然界都不對,不能損害別人也不能損害小動物也不能損害自然界。總而言之楊朱反對一切侵犯和佔有,所有的侵犯都是不對的所有的佔有都是不對的,因此每個人為保衛自己的個人權益和尊嚴不受侵犯,我們必須宣布一毛不拔,這是楊朱的思想,而且楊朱甚至認為每個人佔有自己的生命和身體都是不對的,你的生命你的身體不是你的,是自然界,父母親賦予你的,你都不能佔有,這種佔有在楊朱看來叫做:橫(heng4)私天下之生,橫私天下之物《列子楊朱》。橫就是蠻橫,私就是私有,橫私就是蠻橫的佔有,霸佔。這叫做霸佔。那應該怎麼樣呢?楊朱說:公天下之身,公天下之物《列子楊朱》。就是把自己的身體和所有的財產都歸天下所有,呵呵,天下為公呀,可能很多人都沒有想到主張一毛不拔的楊朱是主張天下為公的,這才是楊朱思想的完整表達,既一毛不拔又天下為公,而且楊朱的天下為公比墨子更徹底,墨子只是反對人與人之間互相的侵犯和佔有,楊朱連自然界小動物,都反對你侵犯佔有,是徹底的天下為公,這就會有很多人想不通,這個毛不拔和天下為公它怎麼可能統一呢,所以楊朱的學說最後銷聲匿跡了,至於楊朱自己當年是不是把這個道理講清楚了我也不知道,現在找不到了,沒材料了,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些材料是《列子》這本書里的,而《列子》這本書又被學術界斷定為偽書,因此我剛才講的這些是不是歷史上的那個楊朱的觀點都不知道,但是我認為即便如此,仍然可以把這樣一個東西作為寶貴的思想文化遺產,抽象地繼承下來,因為這個思想裡面有個非常深刻的內容,就是實現天下為公的理想不能以損害個人利益為前提,當我們今天建立一個法治社會的時候,一定要樹立一個觀念,保護每個公民的個人利益和財產。沒有每個公民個人的利益,沒有每個公民個人的幸福就不會有什麼天下人的幸福。如果有人跟你說為了天下人的幸福你就犧牲了吧,不要上當。當然這裡有一點要交待清楚,就是作為個人如果自願奉獻,主動犧牲另當別論,我們對他表示崇高的敬意。比方說墨子,帶頭過苦日子,那我非常敬重他,作為人格來說墨子是最值得我們敬重的一位思想家,墨家學派是墨子本人並不可怕,他的主張可怕。人是好人,我敬重他。但你不能要求別人這樣。我們可以提倡,不能強迫。一旦強迫就違背了天下為公的初衷。由此我想到了馬克思和恩格斯的一個觀點,在《共產黨宣言》裡面提到。說共產主義社會是一個聯合體,接下來他們倆說了這樣一句話:在那裡,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自由發展的條件。這就很清楚了,共產主義社會絕不犧牲每個人的幸福和利益,恰恰相反,它要保證每個人的權利,每個人的尊嚴,每個人的幸福。站在這樣一個高度來看待楊朱的思想,我想會有新的認識了,楊朱是先秦道家第一人,楊朱之後是老子和莊子,那老子和莊子又給我們留下什麼樣的寶貴遺產呢?下集道來。

第六部繼往開來3老子與莊子

【前言】先秦諸子中老子的線索是最不清楚的,我們只知道大約在春秋晚期有個人被大家叫做老子,這位老先生很有智慧,就連孔子也曾向他請教過,後來他就不知所終了,就連《老子》一書是不是他寫的也不能確定,但他的思想深深地影響著中國人,同時道家學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莊子也對後世產生了很大影響,莊子的材料大體上是清楚的,莊子大約生於公元前369年卒於公元前286年,與梁惠王齊宣王同時,那作為道家學派最重要的兩個代表人物,他們到底為後世留下了什麼呢,我們身上的哪些思想是來源於老莊哲學呢?【正文】墨家關注社會留下了社會理想,就是平等互利博愛,那道家關注什麼呢,道家關注人生,留下什麼呢?老子留下了人生智慧,莊子留下了人生態度。先講老子,老子留下的人生智慧是什麼呢?可以概括為四個字:弱者生存。我們都知道進化論,進化論的觀點是天擇物競,適者生存。老子的觀點呢可這麼說,天擇物競,弱者生存。有個關於老子的故事有很多很多版本,我講其中一個,《太平御覽》的版本,說老子有個老師叫商容,前面我們說過孔子是沒老師的,老子據說是有老師的。商容是什麼人,不知道。有一天商容病重,作為學生的老子就去看他的老師【flash】老師呀,您老人家難道就沒有什麼遺言留給學生嗎?路過故鄉的時候要下車這個你知道嗎?這個我知道,您的意思就是不要忘本,路過大樹的時候要趨行要小步快走你知道嗎?老師,這個我也知道,您的意思就是要尊敬老人。【正文】然後商容張開自己的嘴巴說,你看我的舌頭還在嗎?老子說在。商容又問,那你看我的牙齒還在嗎?老子說不在了,商容說什麼意思你明白了嗎?老子說,嗯,非謂剛亡,而弱存乎《太平御覽》。是不是說剛硬的就會滅亡,柔弱的就會存活呢?商容說,嘻嘻,『天下事盡矣』,所有的道理都在這了。弱的你就存在活下來,強的你就滅亡,剛亡而弱存,所以我說老子的思想就是弱者生存。這是老子一貫的思想。老子說天底下最弱的是什麼,水;最戰無不勝的是什麼,水。你看火那麼厲害水能滅它;石頭那麼硬水能滅它,水滴石穿,洪水來了什麼都沒了,所以『天下之至柔』就是天下之至剛,至強。由此老子一再說,一個人做人呢你要柔一點弱一點,低調一點,往後靠一點,不要往前沖。這個思想誰最欣賞呢,韓非。《韓非子》裡面有兩篇文章,一篇叫《解老》一篇解《喻老》,就是韓非子讀老子一書的心得筆記,韓非的這個老子心得很有意思,他也喜歡講故事,比方說在《喻老》篇,韓非講了這麼一個故事,就是楚莊王和孫叔敖的故事,楚莊王是春秋五霸之一,他有位大臣叫孫叔敖,孫叔敖是輔助楚莊王當上霸主的一個大功臣,但孫叔敖生前一直不肯接受楚莊王的封賞。臨終之前孫叔敖就把兒子叫來了【flash】孩子啊,你爸爸這一生確實立了很大的功勞,大王數次要封賞我我都不肯接受,所以我死了後大王一定會封你,你是謝絕不了的,你沒那麼大面子,你只能接受,你會怎麼辦呢?我聽父親的教誨。你要記住,大王不是要封地給你嗎,你一定要挑一塊楚國最差的土地,這樣就可以保全了。我一定聽您的話。【正文】果然孫叔敖一死楚莊王就封了,說我可逮著報恩的機會了,非封你一塊地不可,按照君臣之禮君有賜臣不敢不受,你不受那是不禮貌。孫叔敖的兒子就挑了一塊楚國最差的土地,結果怎麼樣呢,按照楚國的規矩,封給功臣的土地兩代以後國家就要收回,其他功臣的封地楚王都收回來了,只有孫叔敖兒子這塊封地沒有收回。為什麼,鬼都不要嘛,太差了,收回來也沒意思,接著韓非說,這就是老子教導我們的,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老子54章》。就是善於建設的,他蓋一個房子在那沒有人拿得走,善於擁抱的,他抱一個人,這個人怎麼也掙不脫。而且我們要搞清楚,老子的意思不是說你蓋個房子,蓋的多麼多麼牢,也不是說你抱一個人,就抱的死死的,他要掙脫一樣掙脫,是要怎麼樣呢,是要沒人起念頭,沒人想去拔沒人想要脫。你要把他念頭都給它弄沒了,那怎樣才能把這個念頭弄沒了呢,很簡單嘛,弄的差一點,有塊地人家收回來,你挑個最差的人家就不收回來了,再比方說你討老婆,討個丑的嘛,弄一個絕代佳人在家裡,她紅杏出牆呀,樹大招風,你像我住的地方廈門每年都刮颱風,拔起來的都是什麼樹,大樹,那草,一根都不起來,那叫善建者不拔,想不被颱風颳走你就做個小草就對了。【正文】《老子》一書從頭到尾貫穿的都是弱者生存的道理,說來說去歸根到底無非就那幾句話,柔能克剛,弱能勝強,無為則無不為,而且老子一再說不要以為強大的就強大弱小的就弱小,只有那些與世無爭的才是最安全。不但如此,老子還給我們指出了如何做到以柔克剛。那在老子看來用什麼具體方法呢?【正文】第一是裝第二是忍第三是讓。讀老子的書會發現他很喜歡用一個字叫『若』,比方說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後來由此發展出一句成語叫大智若愚。若什麼意思,好像。最真的好像是彎的,最巧的好像是笨的,最聰明的好像對最糊塗的,最漂亮的好像是最丑的。這個字張舜徽先生有個判語,叫『不外一個裝字』就是要裝,只不過呢,政治家裝叫韜晦;老百姓裝叫裝蒜。中國歷史上最會裝的人是司馬懿,最能裝孫子,裝病,裝癱瘓,人家拿刀來刺他他都不動,最後他成功了。裝,第一條辦法。第二忍,越王勾踐是不是忍,自己到吳王那做奴隸,吳王生病他去嘗大便,裝,忍。韓信受胯下之辱,忍。老子的原話是: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老子73章》。一事當前你一下子就衝上去,好像很勇敢的,死了,不衝上去的,活了。『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這裡值得注意的是老子的提法,第一種人叫做勇於敢,就是有勇氣敢做的,死了,第二種叫勇於不敢,有勇氣不敢做的,活了。這就和我們理解的不一樣了,我們一般說不衝上去是不敢的,老子說不是不敢,是敢不,這點非常重要,就是在老子看來不做也要有勇氣,而且不做比做更需要勇氣,叫做勇於不敢,勇於不敢不是不敢,是敢不,敢不很難啊,我們看戲,看歷史劇,縣太爺審案子,把一個老百姓叫來,驚堂木一拍,敢不從實招來,敢不。老百姓多半就腿肚子發軟,跪下說,小人不敢,敢不可不容易。所以後來蘇東坡總結為四個字:大勇若怯。最大的勇敢看起來是膽怯,所以善於作戰的人千萬不要把對方的忍讓當怯懦,那你可就糟糕了,他是敢不,不是不敢。第三是讓,一件事凡事你都讓三分。有個傳說說清代有位高官,這個故事也有好幾個版本,我就不說名字了,這個高官呢在京城裡做官,他家裡鄰居蓋房子要侵佔他的宅基地,他的家人就給他寫了封信,請他出來干預一下,他回了一封信是一首詩:千里來書為一牆,讓他三分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六尺卷》。這首詩也有好多版本。家人收到書信後明白了,讓出三尺,對方深受感動也讓出三尺。於是兩家之間形成了一個六尺寬的巷子,叫六尺巷。這也是個非常有名的故事。裝忍讓。這就是老子的主張,就是弱者生存。那這個主張對不對呢【畫外音】我們如果按老子弱者生存的理論去做,人人都不敢為天下先,人人裝孫子個個縮腦袋,那劫匪到家裡行兇我們也要讓他三分嗎,如果這樣做,我們的國家還能發展嗎,我們個人又怎麼發展,老子的這個主張對不對呢,老子的思想我們如何抽象繼承呢【正文】應該說有一定道理,凡事不要太要強,能夠忍讓的,能夠低調的,就忍讓就低調。嶢嶢(嶢,音搖)者易折,皎皎者易污。有它的道理,但也有它的問題,就是大家如果都按老子這一套去做,我們怎麼發展啊,每個人都不敢為天下先,每個人都不敢做第一件事,每個人都不敢做出頭鳥,每個人都不敢做出頭的椽(傳)子,每個人一事當前都往後縮,都做縮頭烏龜。還有句俗語叫做,近來學得烏龜法,須縮頭時且縮頭。都縮起來,怎麼發展,這是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裝忍讓就靠得住嗎,弱者生存,羊是弱者,羊很柔順啊,羊很低調吧,狼就不惦記了。是的,刮颱風時拔起來的是大樹,那平時踩在腳底下的是什麼呀,就是小草嘛。露富是不好,錢多是會被賊惦記,下崗工人的錢難道沒人偷嗎,不也有賊惦記嗎,就有用嗎。所以我對這個問題的主張是這樣的,還是要一分為二,我有個小朋友,一個小夥子,他提出了八個字我很贊成:高端做事,低調做人。就是你做事時一定要盡量去做好,做人不妨低調一點。而且這裡面還有個更根本的問題,就是我們為什麼要做人,我們繼承老子這筆遺產時一定要想清楚我們為什麼要做人,要先想明白這個問題才能去想怎麼做人的問題。前面講了這些例子,比方說越王勾踐,忍讓裝成功了,這個好嗎,越王勾踐值得學習嗎,我就不喜歡這個人,非常討厭這個人,越王勾踐成功了後幹了什麼呢,送給文種大夫一把寶劍,文種大夫是幫助他成功的人啊,說先生交給寡人七種消滅吳國的辦法,寡人用了三種就把吳國給滅了,剩下的四種沒地方用,先生自己用吧,太歹毒了。當時范蠡(里)就看清楚了這一點,曾跟文種說,成功了以後我們趕快撤,狡兔死,走狗烹,高鳥盡,良弓藏。兔死狗烹,鳥盡弓藏是肯定的。文種不聽啊,只好自殺了。那越王勾踐這種成功有什麼意義,他忍讓裝的結果什麼嗎,心理變態,整個人都變了,病態了。成功了以後就歇斯底里地發作,所以不要簡單的說老子的這個是對的還是不對,還是要想清楚一個問題,我們究竟為什麼要做人,而這個問題老子是回答不了的,因為老子雖然主張無為,我前面講過,老子的無為是假無為,他實際上還是有為,他是無為而無不為,這是個野心家,真正能回答為什麼要做人的不是道家中的老子,是道家中的第三個重要人物莊子【畫外音】易中天先生認為,老子的功利心其實是很重的,雖然口頭上說無為但心裏面想著的卻是有為,是以無為求有為,目的甚至是無不為,所以我們為什麼做人,應該做什麼樣的人,這個問題老子沒有說,他也回答不了,易中天先生認為回答這個問題的是莊子,那莊子如何來回答這個問題呢,莊子的思想我們該繼承什麼呢?【正文】莊子是很難說的,老子當然也難說,諸子都難說,但莊子非常難說,《莊子》裡面有個故事,說有一天齊桓公在堂上讀書,堂下有個木匠在做車輪子,木匠的名字是扁,所以書上記載叫輪扁,就是做車輪的扁,當然我們也可叫他阿扁。這個做車輪的阿扁就問了,說君主您在幹什麼呢,桓公說讀書,那您讀什麼書啊,聖賢之書。然後阿扁說,聖賢還在嗎?桓公說那都死了。阿扁說那您讀的東西就是聖人的糟粕。桓公說什麼意思啊,國君在堂上讀書你個做車輪子的在這說三道四,講出道理來罷了,講不出道理來休怪寡人不客氣。輪扁說是這樣的,小人是個做車子的,做車輪子的,做了一輩子的車輪子,這個車輪子有多長多寬,多大一個圓,多少根輻條,怎麼樣裝到這個車軸上去,這些小人都知道,小人也能傳授給兒子和小人的徒弟,但這個車輪子往車軸上裝的時候,裝的太緊吧它不靈活,裝鬆了吧它不固定,它會跑掉,怎麼裝的恰到好處,又不太緊又不太松,這個小人是說不出來的,這個是沒辦法傳授給徒弟的,什麼意思呢?就是所有的精華都是說不出來的,說得出來的就是糟粕,所有你讀的是糟粕。這就麻煩了,說不出來,我在百家講壇講莊子只能講糟粕了,不過這還不是莊子難講的最主要原因,最主要原因是莊子提出了一個尖銳的問題,人活著為什麼,這個問題太難回答了,楊朱回答了,楊朱的回答是,人既然活著那就好好活著,過好自己每一天,這就是楊朱的回答,這個回答當然也是個回答,但是還是有問題,什麼叫好好活著,什麼叫過好每一天,吃喝玩樂,遊山玩水,大把掙錢?莊子的回答是:真實而自由地活著。兩條:真實,自由。莊子講了個故事,說老聃(丹),老聃就是懷疑是老子的那個人,但我認為不是啊,老聃是有這麼個人但未必是寫《老子》這本書的人。說老聃死了,他的一個朋友來看他,來弔唁,走進靈堂哭了三聲就不哭了,老聃的學生就問【flash】先生,您是我們老師的朋友嗎?是啊,我們是非常好的朋友。既然是好朋友,沒見過你這麼弔唁的,有你這麼弔唁的嗎?【正文】這個朋友說,是這樣的,我本來是要來痛哭一場的,但我走進來一看,看見你們這個靈堂里很多很多人在哭,我就想了,難道他們都是你們老師的朋友嗎,不可能吧。那這些來參加追悼會,來弔唁的人中,必定有不想哭而哭的,有不悲痛而悲痛的,這就是虛偽,所以我哭三聲不哭了。從這個故事我們可看出一條,就是莊子主張真實。第二呢莊子主張自由。莊子說:鷹就該在天上飛,魚就該在水裡游,這就是自由啊。上集講到莊子和惠子的辯論,說白條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莊子為什麼會說這句話,就因為他自由嘛,魚自由自在的在水裡游,這就是真實的生活,真實和自由的生活就是率性。也就是說,你是個什麼樣的人你就過什麼生活,有人會說了,你這話什麼意思啊?是不是說我們窮人就該過苦日子,你們過好日子。不是,在莊子那裡,沒有好日子和苦日子只有真日子和假日子,比方說墨子他自願過苦日子,那苦日子就是好的,你不願過苦日子,人家強迫你過就是不對的,是這個意思。莊子有篇文章叫《馬蹄》。裡面講,馬,它的蹄子可以踏霜雪,它的毛可以御風寒,它看見水喝水看見草吃草,吃飽了喝足了,就在草原上自由地撒歡,這就是馬自由而真實的生活,可來了一個什麼人叫伯樂,他說他會馴馬,他把這個自由自在的馬拿過來給它勒上籠頭,釘上馬掌,這馬就死1/3了,然後他又來訓練這個馬,立正稍息齊步走,這馬死一半了。莊子說,這匹馬就算得了奧運冠軍又有什麼意思呢,不真實不自由嗎,所以莊子說,每個人都不要把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強加於他人,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選擇,只要是自己願意的,也許他的日子在你看來是苦日子,但如果把你這個心目中好日子給他們,他會痛苦。莊子講了這麼個故事,說有一隻海鳥飛到了魯國,這個魯國國君啊就寶貝得不得了,啊這個海鳥飛來了,好好伺候它,弄金子做了個籠子把它籠起來,然後在它的面前擺上酒宴,用樂隊演奏,鐘鳴鼎食啊,我給你享受諸侯的待遇,那鳥嚇死了,不敢吃不敢喝,生生給嚇死了。魯君是惡意嗎?好意。結果呢,壞事。所以莊子說,把自己的生活方式強加給別人是不對的,哪怕你是真心實意為對方好,如果你是虛情假意就更不對了。莊子還講了個故事,他說有個管祭祀的官員有一天到豬圈去探望豬,這個豬呢是準備將來要殺了後祭祀祖宗的,官員想豬肯定很鬱悶,談談話做點思想工作。於是就衣冠楚楚,穿的整整齊齊來到豬圈,恭恭敬敬地對豬說,哎呀,豬啊豬啊,你何必怕死呢,我告訴你,我會好好地善待你,好好喂你三個月,吃最好的東西,然後殺你之前十天,我就香湯沐浴,齋戒。最後呢,你的身子下面會鋪上潔白的茅草,你的前肩和後腿,我會非常隆重的放進一個很好的盤子里,上面還雕著花,將來馬未都要收藏的,你看怎麼樣。豬沒說什麼。我要是豬就說不怎麼樣。莊子說,如果你是真為豬好,就應該讓它留在豬圈裡吃糟糠。然後庄子說人也一樣,對一個人來說,幸福的生活就是你嚮往的,自己選擇的生活,不要為了所謂大家認為的好日子去犧牲你的自由而真實的追求,但現在很多人都說自己活著要生前富貴,死後哀容。老琢磨著死了後要到什麼樣的地方安葬,享受什麼樣的葬禮,莊子說,這不就是前肩和後腿放進了馬未都的盤子里了嗎,這個道理豬都懂人怎麼就不懂呢。所以莊子的人生態度是什麼,孔子有句話叫,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非常了不起的一句話,後面還要再講,莊子比孔子還進一步,己所甚欲,也勿施於人。這就了不得了,而我們愛犯的毛病是什麼,是好心好意地去強迫別人,做別人不願意的事,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麼辦,如果是成年人,未成年人另當別論。講清楚,未成年人需要監護,需要教育,需要引導。如果是成年人一定要學會說no,學會拒絕。莊子這個思想從哪來的,從老子那來的。所以我們都說老莊哲學,但老子的思想並不僅僅影響了莊子,還影響了一個人,韓非,也就是說韓非和莊子都是老子的繼承人,但是恰恰相反,兩個人走了兩條完全不同的道路,那莊子和韓非又有什麼區別,作為法家代表人的韓非又給我們留下了哪些寶貴遺產呢,下集道來。

第六部繼往開來4再說法家

【前言】通過本節目第三部分儒道之爭,我們熟悉了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和莊子,及他們二者各自的思想精華,與儒家所發生的論辯,還有對後世社會產生的影響等等,上集易老師則為我們總結了道家學派留給我們思想文化遺產,即真實和自由,這體現了道家所追求的生命的存在感與價值所在,老子和莊子在思想上有著傳承,但老子的思想卻不僅僅隻影響了莊子同時也影響了其他學派的思想家,例如法家的韓非,那韓非與莊子究竟有什麼不同,法家留給我們的思想文化遺產又是什麼?【正文】法家的集大成者是韓非,韓非的思想和莊子一樣來源於老子,至少韓非思想來源之一是老學。也就是說老子的學說有兩個繼承者,一個是道家的莊子一個是法家的韓非,而莊子和韓非雖然同出於老,但這兩人的思想觀點是完全相反的。莊子追求的是絕對自由,韓非主張的是絕對專政;莊子希望的是社會的寬容,韓非主張的是國家的管制。莊子追求自由,追求寬容是因為莊子認為人性天真,人性都是純真的;韓非主張專政,主張管制是因為他認為人性本惡,人性是惡的。這樣一比較我們就知道莊子和韓非是完全相反的,所以我們在講韓非之前還要再講一下莊子。打開《莊子》這本書,它的第一篇叫《逍遙遊》,『逍遙遊』是莊子最重要的思想之一。什麼叫逍遙遊,就是真實和自由地活著,這個問題上集講過了,在《逍遙遊》這篇文章里莊子一開始就講了一個大家很熟悉的故事或者說是寓言,《逍遙遊》一開篇就說,北冥有魚,其名曰鯤,鯤之大不知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曰鵬,鵬之大也不知幾千里也,非常非常大,巨大的一個由魚變成的鳥,叫鯤鵬,鯤鵬從海面上起飛飛起來,多高呢,九萬里,然後它的翅膀張開了,如垂天之雲,像天上的雲,它從海面上飛過去,激起來的海浪高達三千里,它要用六個月的時間從北海飛到南海。這是個大的不得了的意象。這時呢,灌木叢中的鴳(燕)雀呀斑鳩呀禪呀就笑起來了,說你們看看看,這麼大個鳥啊,哎呀,你弄這麼大,飛那麼遠,你幹嘛呀你,你看我們最高也就飛到一個灌木叢的頂上,了不起飛到一個喬木上面.實在飛不上去我就落在地下.這不是很好嗎.講完這個故事後庄子在後面說了一句話,『此小大之辯也』。這個故事和這句話使很多解釋莊子的人困惑,甚至一部分解讀莊子的學者誤讀。因為每個人聽完這個故事後都會有個問題,就是莊子在這裡嘲笑了鴳雀斑鳩禪沒有,我們覺得結論是肯定的,嘲笑了。很顯然是在嘲笑鴳雀斑鳩禪。那現在要問的問題是,莊子嘲笑鴳雀斑鳩禪是因為它們小嗎,很多人認為是,我覺得這就是誤讀,理解為莊子在這裡嘲笑鴳雀斑鳩禪的小,是誤讀。為什麼呢?莊子不可能嘲笑它們的小,為什麼不可能?因為莊子根本就不主張區別大小。莊子的思想可用三個字來概括,叫做『齊物論』,莊子有篇文章也叫《齊物論》,齊就是平齊,平等,齊一。『齊物論』它有兩個意思,一個齊物一個齊論。就是所有的生命是平等的,所有的議論也是平等的,誰也不比誰高貴,誰也不比誰高明,誰也沒資格嘲笑別人,你大,不能因為你大嘲笑小的,你高,不能因為你的高嘲笑個矮的,你不能這樣嘲笑,莊子怎麼會嘲笑它們小呢。莊子還有個故事也很有名,就是朝三暮四,說一個老頭養了一群猴子,然後跟猴子討論分配問題,說我給你們發橡子,早上發三升晚上發四升,朝三暮四,行不行啊,猴子齜牙咧嘴說不幹,早上給我3個晚上給我4個,不幹。老人說好好好,我改一改,早上發4個晚上發3個怎麼樣,猴子說萬歲萬歲。莊子說,早上4個晚上3個,早上3個晚上4個不都是7個嘛,有什麼區別呢,『齊物論』嘛,有什麼可笑的,有什麼區別。所以區別是可笑的。因此莊子說的『此小大之辯也』,這個辯是不能理解為區別,也不是區別的那個辯,它是辯論的辯。有些書上翻譯為,這就是小東西和大東西的區別,這是誤讀了莊子。應該翻譯為,這就是小和大的辯論,這個辯論是可笑的,也就是說莊子嘲笑的不是鴳雀斑鳩禪的小,是鴳雀斑鳩禪的笑,大的不能嘲笑小的,小的就更不能嘲笑大的了。你本來就小嘛還嘲笑人家,看來可能也是越大越寬容,越小越計較。由此我們從這裡讀出的莊子的思想我認為就是兩個字:寬容。一定要寬容。大的小的,高的矮的,寬的窄的,胖的瘦的,美的丑的,聰明的傻的,在生命面前是平等的。只要是真實而自由地活著就是有價值的。這裡關鍵還是兩個字:一是真實二是自由。任何真實而自由的活法都應受到同等的尊重,誰也不能嘲笑誰。不能以一種真實嘲笑另一種真實,不能以一種自由嘲笑另一種自由。不能因為自己是真實而自由的就去嘲笑別人的真實和自由。這樣一種思想是極其可貴的。因為我們知道寬容是一種很重要的現代價值,作為兩千多年前的思想家莊子,當然不可能像我們今天這樣來解釋和闡述寬容這個概念。但哪怕是有這麼一絲意思,我們都應該對莊子表示極大的敬重,何況莊子不但主張寬容還主張真實還主張自由,因此我們說莊子實在是太偉大了。【畫外音】易中天教授認為莊子的偉大之處在於對生命的尊嚴致以了最崇高的敬意,這種生命的尊嚴包括每個物種真實而自由的生存,包括對差異性存在的尊重和寬容,這就是道家所留給我們的思想文化遺產:真實,自由和寬容。而與莊子同出一門的韓非卻帶給我們另一種思考和探討社會的方法,即法家思想。那我們又該如何來繼承法家的思想呢?【正文】如果說莊子主張的是寬容,那法家表現出來的就是苛刻,甚至是殘忍。法家的苛刻和殘忍已經到了不顧人命的地步。《韓非子》這本書里有個故事,說韓昭侯這個人是主張以法治國的,而且執法也很嚴。有一天韓昭侯喝醉了酒睡著了,醒來後發現他身上加了一件衣服。他就問了,誰給我蓋上的這件衣服,下面人報告說,是管帽子的那個官員,韓昭侯說把管衣服的和管帽子的都抓起來殺了。為什麼要殺管衣服的,失職。這衣服應該是你給我加上去,你沒加,殺了。為什麼殺管帽子的,越位。你是管帽子的,你為什麼給我加衣服。這就是受到法家肯定的執法。這個執法在我們看來是太苛刻了。管帽子的去加衣服完全是好心,太苛刻了。《韓非子》書裡面還有個故事,說有一年秦國鬧饑荒老百姓沒飯吃。下面官員就向秦昭襄王報告,說我們國家已經遭到饑荒,是不是可以把國庫里的糧食拿出去救災,秦昭襄王說不行。為什麼不行,因為我們秦國的法律規定無功不受賞,我這些糧食是獎給功臣的,這些災民有功嗎,受災就有功了?沒功。沒功就不能給。這些災民沒有任何功勞卻不花一分錢不花任何代價就從國庫里拿糧食,那不是提倡天下人都隨隨便便到我庫里拿糧食嗎,是的,如果我不救災這些災民會死;但是我如果救災我的國家會亂。兩個選項,一個是災民死了我國家安定,另一個是救活了災民但造成了法治的混亂,選哪個呢,選災民死,國家不亂。這種法治也很恐怖呀,這不是完全沒有人道主義了嗎。實際上我們去看法家人物有個共同的特點,殘忍苛刻,幾乎無一例外,包括後世的。讀後代史書,裡面會有個傳叫《酷吏傳》,酷吏基本上都是法家人物。比方說武則天時代有兩個酷吏,一個叫來俊臣一個叫周興,有一天來俊臣就請周興吃飯【flash】周大人,咱們都是國家司法幹部,有一件事情我想向您請教。來大人太客氣了,有什麼事啊?審批犯人時如果遇到犯人怎麼都不肯招供,那該怎麼辦呢?哈哈哈哈,這好辦,你找一個大瓮把四周燒上火,等燒燙了你讓犯人走進去他就招了。哦,是嗎,那我就來學一下,來人啊,按周大人的吩咐把瓮燒上,不好意思啊周大人,有人告你謀反,請君入甕吧。啊!【正文】你說這個來俊臣和周興他們是同黨啊,他們互相都不同情的,翻臉就不認人,法家人物多有此特點。從哪學來的,商鞅那學來的,商鞅就是個翻臉不認人的。商鞅原本是衛國人後來投靠了秦孝公,這個沒什麼,講清楚,在春秋戰國時代這些士人是可以朝秦暮楚的,這個沒有道德問題也不算叛國。他到了秦國後在秦孝公手下做事,他鼓動秦孝公去攻打衛國,這個也不算賣國,也沒有什麼道德問題,在當時都是很正常的。問題在他那一仗打得不地道,戰爭開始之前商鞅寫一封信給魏國的統帥公子卬(昂,仰),說公子啊,當年我們兩都在衛國為臣,我們是同事,朋友,哥們,沒想到我們今天成了敵對的雙方,衛鞅我心裡頭,他這個時候不能叫商鞅,鞅心裡頭非常難受,實在不忍心攻打公子,我看是不是這樣,我請你吃餐飯咱們就講和算了。公子卬(昂,仰)這個衛國它本來就打不贏秦國,聽說秦國主動講和很高興,就去赴宴,一赴宴商鞅把他扣下了,扣做人質然後下令進攻,當然了,兵不厭詐,但這個事情在儒家眼睛裡就是不地道了。所以司馬遷最後說,商鞅不得好死。是有原因的啊。這就是法家的特點【畫外音】法家的刻薄寡恩會讓人感到冷血和殘酷,但往往伴隨他們自己的,同樣也是犧牲和傷害,法家的酷吏們千百年來不絕於史,並且有官方為其樹碑立傳,這表現出統治者的認同,而『酷吏』二字則體現了人性對法家的批判,那法家為什麼會如此殘忍,甚至連執法者本身都不惜以自己的名譽與生命為代價呢?【正文】三個原因:『時代;淵源;使命』。法家思想的成熟主要是在戰國時代,從商鞅開始,商鞅,韓非都是戰國時代的人,到韓非已是戰國末年了,戰國和春秋不一樣,我們平時老說春秋戰國,好像春秋戰國是一回事,其實不是一回事,有很大區別,比方說戰爭,春秋時期的戰爭往往只打一天,交戰雙方把陣式布好後就開打,一打,出了勝負就停下來,很有一點體育競技的味道,戰國時候的戰爭不得了,一打幾個月而且絲毫不寬容,都知道有句成語,五十步笑百步,這個成語從孟子那來的。孟子說,有一個戰士逃跑,跑了50步,還有個戰士,打敗了仗也逃跑,跑了100步,那個50步的就笑100步的。可以嗎,不可以吧,跑五十步,跑一百步都是逃跑都是逃兵,有什麼區別呢?從這個角度講是這樣的,這是孟子的原意。但我們換個思維,如果把這個事情的背景放到春秋,不考慮逃跑的道德問題,那五十步是可以笑一百步的,為什麼呢,春秋時期戰爭有個規則,就是失敗的一方跑了五十步以後勝利的一方就不能再追了,這是遊戲規則,人家跑了五十步,第五十一步的時候你還去殺他是不可以的,所以你跑五十步就安全了幹嘛要跑一百步呀。所以在春秋時期五十步是可以笑一百步的。而到了戰國時候一次戰爭死幾十萬人而且殺俘虜,比方說秦國大將白起一次坑殺趙國降卒四十餘萬人,當然,我們講清楚,古人史書上數字是要打折扣的,肯定沒有四十萬,就是打個對摺二十萬,再打個對摺10萬也很恐怖呀,所以春秋,戰國的時代不一樣,鮑鵬山先生有個觀點,說戰國時期是一個極其殘忍的時代,同時又是一個極其寬容的時代。這個話非常有見地。戰國確實是這樣,對誰殘忍呢,對人民殘忍;對誰寬容呢?對士人寬容。戰國沒有文字獄吧,像清朝那樣的文字獄,像乾隆搞的那種文字獄,沒有。戰國時期沒有那個思想家是因思想和言論而被治罪的,前面講過很多孟子的故事,孟子一天到晚在訓那些國君,國王,那些國王還是恭恭敬敬的。孟子在齊國在魏國的待遇是享受『省部級』的標準,又不上班,待遇很高的,很寬容的。所以戰國是一個既殘忍又寬容的時代。莊子發揚了戰國的寬容;韓非,商鞅發展了戰國的殘忍。這是第一個原因,第二個原因就是莊子和韓非的思想都來源於老子。老子的特點是什麼呢,前面講過,兩個字:寡情。所以我們去讀老子,他是冷冰冰的。讀老子這本書最大的感受就是聽機器人講話,『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聽不聽得懂他不管,一點情感色彩都沒有,還有這句話,『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當然老子的本意不是說要糟踐人民,他是主張統治者領導人,你不要去管老百姓,是不聞不問的意思,但他說得很難聽,把他們當芻狗。而到了法家這裡真的是把人民當芻狗了,按法家的治國理念,人民只准有兩種,一種是農民一種是戰士,而且這兩種人的身份應該是可以轉換的,就是老百姓應該平時種地戰時打仗,種地給統治者創造財富,打仗幫統治者去殺人。其他的人不允許有,只允許有農民和戰士,這就真把人民當芻狗了,當工具了,那我們就要問法家為什麼這樣呢,這是第三個原因:使命。法家的使命是什麼?國家的強盛,法家他只有這樣一個使命。法家與其他三家的區別在,儒家墨家道家都有歷史使命,法家只有現實使命,法家都是現實主義者,也都是國家主義者。他只考慮一個問題,就是我輔佐的這個國家如何強盛,其他不管,為了國家的強盛可以不顧一切,可以不擇手段,可以把人民當芻狗當工具,不當人。那我們就要問個問題了,國家強盛到底是為了什麼?國家的強盛毫無疑問是國民的共同願望,但是我們要多問一個問題,國家強盛是為了什麼,我認為是為了國民的幸福。如果說一個國家最後強盛了,它的國民是不幸福的,這種強盛我們要它作甚,所以我們應該為了國民的幸福來強盛自己的國家,只有把國民當人民的國家才值得強盛,才應該強盛,而且我還可加一句,只有這樣的國家才能真正強盛。【畫外音】在易中天教授看來,法家的崛起正處於既寬容且殘忍的戰國,風雲變幻的時代潮流給予了法家充分實踐的空間,出於對國家強盛的追求,法家落入專制與嚴苛,不惜犧牲人民的幸福為代價,這樣的強盛扭轉了追求的初衷,是值得批判的。但法家思想雖然薄情寡義,卻並非一無是處,它仍然是中華傳統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那我們應該繼承它的那些思想呢【正文】法家有非常多的值得我們今天抽象繼承的思想文化遺產。簡單的說,四個字:以法治國,或再簡稱:法治。這是法家高明的地方,因為法治比人治比禮治可靠,儒家是主張禮治的的,墨家是主張人治的,,道家是主張不治的,法家是主張法治的。不治大家都會認為是不行的,無政府狀態行嗎。人治,禮治也靠不住。《韓非子》講了一個故事,衛靈公有個男寵叫彌子瑕,彌子瑕年輕漂亮的時候衛靈公愛他愛的不得了,有一次衛靈公和彌子瑕一起去遊園,彌子瑕在樹上摘了一個桃子吃了一口,覺得很好吃,就遞給衛靈公,衛靈公把它吃了,而且逢人就講,這彌子瑕真好,他真愛我呀,好東西捨不得自己吃,給寡人吃啊,好啊,愛啊。後來彌子瑕年紀大了不漂亮來了,失寵了。衛靈公怎麼說呢,彌子瑕他真不是東西,把吃剩下的東西給寡人吃,這還有君臣之禮嗎。同一個衛靈公同一個彌子瑕同一個吃桃子的事,前後說法完全就不一樣了,人治怎麼靠得住呢,所以只能是法治,而且韓非認為法要有三個特點:『一,固,顯』。一是統一也是唯一,『一』兩個含義,統一,唯一。『固』就是規定,一個法立了以後你就不要輕易地改它,今天立法明天修憲那不行。法立了以後至少要在相當長的時間應當是穩定的,這叫『固』。第三個叫『顯』,就是公開,韓非說的很清楚,法莫如顯,使民知之。法律一定要公開,讓老百姓都知道。那麼這個『一,固,顯』它會有什麼樣的好處呢,有這樣四個好處:法律統一,就不會因人而異;法律唯一,就不會政出多門;法律固定,就不會朝令夕改;法律公開,就不會暗箱操作。腐敗,貓膩,做手腳,走後門都杜絕了。所以一旦在法家人物依法治國的時期,這個國家的治安一定是比較好的,吏治也一定是比較好的,腐敗一定是比較少的。因為他的法是統一的,唯一的,固定的,公開的。所有人在這個法的面前是平等的。這就實現了墨子追求的目標,社會的公平與正義。前面講過墨子是追求社會公平正義的,但墨子沒辦法。他想出來一個辦法,就是最聖明的人當天子,次聖明的人當國君,再此聖明的人當大夫,再再次聖明的人當鄉長,當村長,這個東西靠不住啊,而法家解決了這個問題,怎樣實現社會的公平正義呢,法來實現;怎樣實行老子主張的無為而治呢,法來實現。因為法來治國以後人就不用治了,沒人什麼事了,君主就可以無為了嘛,所以這是很了不起的,事實上法家留下的寶貴遺產可概括為六個字:『公開公平公正』,這是法家主張的,在這裡呢我們要有四點說明,第一點,以法治國實現社會的公平和正義只是相對可靠不是絕對可靠,不要以為以法治國就確保了社會公平正義,保證不了。世界上還沒一種辦法能絕對保證社會的公平正義,但法治相對於人治,禮治來說,更有可能實現社會的公平與正義。第二點,所謂法治條件下的公平與正義主要是指程序公正。因為法庭的審理它有兩個結果,一個叫做實質正義,一個叫做程序公正。中國人往往更看重的是實質正義,所謂實質正義就是這個案子是不是真相大白,壞人是不是受到懲處,好人是不是得到報償,這叫實質正義,但是法治條件下更追求的是程序公正,就是我審理的程序是沒問題的,但最終結果是沒有辦法保證的,比方說有名的美國辛普森案,儘管很多人認為辛普森就是殺人犯,但經過公正的審判,判他無罪,這個是公正的,這是第二點。第三點就是程序公正的前提是程序本身要公正,就是立的法也要合法,如果你立的法是惡法,是非法之法,那麼越法治越糟糕。我們說要守規矩,但是規矩本身要守規矩,你這個法必須是通過民主的程序由人民來立法,而法家是問題就在於他們的法不是人民立的,是君主立的,是王法,所以很可能是越法治越糟糕,這是第三點。第四點是即便前面的條件都滿足了,立法也是人民立的,也是合法之法,程序也很公正,即使都做到了,法治也不是萬能的,也不能包打天下。還有很多問題是法治解決不了的,是需要道德來解決的。也就是說我們的口號應該是這樣的:以法治國,以德育人。教育人的問題是要靠德,而在這方面法家就乏善可陳了,法家不講這個法家只講法,喜歡講德的是儒家,那儒家又給我們留下了哪些寶貴的思想文化遺產呢,下一集來說。

第六部繼往開來5愛的呼喚

【前言】通過前面易中天教授的點評,我們從墨家那裡學到了要平等互利博愛;從道家那裡學到了要真實、自由和寬容;法家人物雖然刻薄寡恩,但法家對維護社會秩序與保證執法公平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方法。法家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即公平公正公開。這個思想即使在21世紀的今天,仍然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墨道法三家的思想雖然都有後世可以繼承的精華,但無可置疑的是對中華文化影響最深刻的還是儒家思想,那我們該如何認識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又留給我們一些什麼呢?【正文】要知道儒家留下了什麼得知道儒家關注什麼,實際上諸子百家的關注點是不一樣的。墨家關注的是『社會』;道家關注的是『人生;』法家關注的是『國家』;儒家關注的是『文化』。孔子的兩個學生子貢子路都曾問過孔子一個問題,管仲這個人怎麼樣。管仲是齊桓公的國相,原來是輔佐公子糾的,公子糾和齊桓公為爭奪國君地位打起來,最後公子糾被齊桓公殺了,而管仲作為公子糾的老師不但沒自殺,反而去輔佐公子糾的政敵齊桓公。這事在子貢子路看來不像話,所以子貢子路都問孔子,管仲這個人不怎麼樣吧,然而孔子卻對管仲卻給了很高的評價。孔子說,微管仲,吾其披髮左衽(任)矣《論語憲問》。微管仲就是沒有管仲的話我們會怎麼樣呢,我們會披著頭髮,衣服往左邊開著了。什麼意思,在當時的華夏民族看來一個文明人是不能披頭髮的,頭髮要纏起來盤在頭頂,插一根簪子。如果是貴族還要加一頂帽子。衣服的衣襟是不能往左邊開的要往右邊開,這是文明人。如果披著頭髮衣襟往左邊開那是野蠻人。也就是說孔子認為如果沒有管仲保證了我們中原地區的華夏文化,我們華夏族就變成野蠻人了,這個問題更大更嚴重。因為按古人的道德,『君辱臣死』,就是君受到了侮辱做臣的要自殺,這是道德問題。頭髮怎麼梳衣服怎麼穿那是文化問題。按道德標準管仲是不道德的,但他保存了文化因此他的功勞非常大,這說明什麼呢,說明在孔子那裡文化高於道德。文化高於道德是孔夫子超級偉大的地方。我們中國人或說華人之所以是中國人之所以是華人之所以是中華民族,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的文化從來就沒中斷過,以至於我們中國人,我們華人走向全世界,不管在什麼地方都是華人。有一部電影《刮痧》是講中西文化衝突的,裡面有這麼一個情節,就是有個中國人在一個美國老闆的公司里打工,當然是高級白領了,在一次宴會上中國員工的兒子和美國老闆的兒子吵起來了【電影】丹尼斯,向保羅道歉。--這不算什麼。--不行。快,給保羅道歉。--(強行關掉了遊戲機)--我都快贏了。--說對不起。--孩子打架一會就好了,算了吧。--快說,我數到三,1,2,2.5。--哼。【正文】後來這個中國人被警方以虐待罪告到法庭。為什麼?因為他兒子身上有刮痧的痕迹,美國人看不懂以為這個小孩受虐待了。起訴他,就把這個美國老闆叫道法庭上來作證【電影】在許先生的頒獎儀式上,是不是你兒子保羅和丹尼斯為了玩暴力遊戲打了起來?--你怎麼知道的?男孩子打架在所難免。--但許先生的反應太過分了,當時許先生火冒三丈,重重一巴掌打在丹尼斯頭上。--不是這樣的。--他是不是當著你的面打了丹尼斯--昆蘭先生,請回答。--他打了--【正文】出了庭這個中國人就去找美國老闆。--我把你當朋友你卻出賣我,怎麼還能指望我和你一起工作。--我講了事實,你不該打孩子。--我為什麼打他,為什麼,我自己的兒子,我打他是對你的尊重,給你面子,懂嗎。--什麼亂七八糟的中國邏輯,你打孩子是對我尊重。--不可理喻。【正文】當然這個電影最後有個很好的結局,就是美國老闆自己去做了一次刮痧,發現刮痧很舒服的,那不是虐待,然後出庭作證,把衣服掀開給法官看他背上刮痧的痕迹,說這不是虐待,不是打,是一種特殊的治療,大團圓的結局。當時我們中國人看電影時,看到前面打孩子那個情節時都笑,因為我們中國人就是這樣的。如果你兒子跟別人的兒子打架,你要給對方面子肯定是打自己兒子嘛,這個觀念是從哪來的,儒家。前面節目中講過孔夫子的一句話:子為父隱,父為子隱。就是在法庭上作證時,做兒子的要替老爸隱瞞,做爸爸的要替兒子隱瞞,這是正直,這是真實,這是孔夫子的觀點。按照這個邏輯友為友隱嘛,你既然是我哥們,你在法庭作證就說沒打嘛,這是第一條,孔夫子影響的。第二條,面子問題,面子這個觀念和儒家思想也有很大關係,儒家講什麼呢,講道德,儒家是最喜歡講道德的,但我們注意儒家的道德有個特點,一律都是二人之德,從來都不單方面講道德。比方說君仁臣忠,父慈子孝,一直發展的我們今天,比方說尊師愛生,它一定是同時向雙方發出道德要求,不會單方面只要求某一個人守道德。所以儒家的特點是什麼,是人與人不平等,注意君仁臣忠,父慈子孝道德標準是不一樣的,是不平等的,但它要求對等,就說你不能說只要做兒子的盡孝道,做父親可以胡作非為可以虐待兒子,不可以,父要慈,做臣子的要忠於君王,不等於說這個做君王的就可虐待臣子,不可以,君要仁,它是對等的,它不平等但是對等,所以孟子才說,君視臣如土芥,臣之視君如寇讎(愁)。就是你對我不好我就可以對你不好,因為道德是雙方的要求。老百姓的話就是,你不仁休怪我不義,所以按儒家觀點是不可以對一個人單方面提出道德要求的,你要求人家講道德必須自己先講道德,而我們現在很多人老在指責人家不道德時,他自己先就不道德,儒家講對等就產生了一個要求:面對。我們兩個人雖然身份不同地位不同,作為對等的人我們必須面對面,君臣,父子,夫婦,兄弟,師生,要面對面,面對面就要什麼呢?面子。你沒有面子你怎麼對面,對人家呢,因此必須君也有面子臣也有面子;父也有面子子也有面子;夫也有面子妻也有面子;兄也有面子弟也有面子;朋友和朋友,那肯定是都要有面子,有了面子就可以面對,你有面子我有面子,對起來,這叫什麼?對了,不對上了嘛。如果我不小心傷害了你的面子,我應該怎麼說,對不起。對不起什麼意思呢?哎呀,我吶是想對的,不是不想對,我也懂要面對的道理,可你老人家面子這麼大,我呢小人一個,面子這麼小,我想對,我對不起啊,對不起是這意思。這時對方就說沒關係,就是我們沒有發生關係,就不存在對不對得起的問題了,但是我現在搭了你的話,我們就對起了嘛,用四川話叫對得起了嘛,咋個對不起嘛。對起來了嘛,所以按照對等原則那個美國老闆應該做的事是打自己兒子一耳光,這就對了嘛,對上了嘛。可美國人不懂我們中國人這個彎彎繞,還傻乎乎的說,你打你的兒子是給我面子,是什麼邏輯?他想不清楚,中國人全明白,而且那個中國人在打他兒子時想都沒想過,第一反應就是打。為什麼呢?說明這些東西已經變成了我們的文化無意識。所謂文化無意識就是一事當前我想都沒想我就這麼做,由此可想見儒家的影響是何等之大【畫外音】易中天教授剛才提到的文化無意識也稱『集體無意識』,是心理學研究上的一個術語,指的是是一種代代相傳的無數同類經驗在某一種族全體成員心理上的沉澱物,比如電影《刮痧》中的打耳光情節,給對方面子是中國人代代相傳,無師自通的同類經驗,而打自己兒子便成為無意識的沉澱物。所以這種集體無意識便是中華文化區別於其他文化的重要表現,可見儒家思想對中華文化的影響之深,那我們該如何看待儒家思想呢【正文】更重要的是,儒家為中華文化提出了自己的核心價值觀,世界歷史上出現過很多的民族,有些民族生存下來發展起來;有些民族消亡了。難道這些消亡的民族是沒有文化的嗎,有,任何民族都有文化,那為什麼消亡了呢,我猜測原因之一是缺少核心價值觀,缺少一種能夠全民族心領神會,普遍認同,持續發展的核心價值觀。有了這個東西這個民族就萬變不離其宗,也就是我們經常唱的歌所說的,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國心。這個『中國心』誰給我們的,中國人為什麼是中國人,為什麼走遍世界都萬變不離其宗,還是華人,應該說這是我們祖先給我們留下的,這個祖先包括很多人,包括儒家,包括墨家,包括道家,包括法家,包括先秦其他各家,還包括我們的兄弟民族,是整個中華民族給我們留下的,但做出突出貢獻的是儒家,儒家不是唯一貢獻者,這裡必須講清楚,不能一講到中華文化馬上就等於儒家文化,再等於孔子思想,不對。但是他確實起到了最主要的作用,於是我們要問,儒家提供了哪些核心價值觀呢,三個:仁愛,正義,自強。仁愛主要是孔子的範疇,正義主要是孟子的範疇,自強主要是荀子的範疇。下面先講仁愛。仁愛作為儒家的範疇包括三個內容:親親之愛,忠恕之道,惻隱之心。什麼叫親親,第一個親是動詞,第二個是名詞。就是親愛自己的親人,而且首先是父母,父母叫雙親,首先愛自己的父母,其次愛自己的兄弟,這兩條加起來就是親親。親愛父母在儒家那叫孝,親愛兄弟在儒家那也有個專有名詞叫悌,孝悌加起來就是親親,親親就是仁愛的人性基礎,因為孔子認為一個人他天然就是愛父母,兄弟,子女的,不需要教育的,如果這個都要教育的話那是畜牲,甚至畜牲都不一定要教育,很多畜牲也都有母愛嘛,都會護自己的『小孩』嘛,民間有個說法叫『護犢子』,母牛都知道護著自己的牛犢嘛,這個還要教育嗎,那你畜牲都不如,是人都會,基礎,人性基礎。而且它還有一條好處,它可以推廣,泛化,為什麼呢?很簡單,孝是愛父母對不對,那父母的父母(祖父母)愛不愛,也要愛,;那祖父母的父母(曾祖父母)你該不該愛,也該愛,;那曾祖父母的父母(高祖父母)該不該愛,往上愛上去了,前面講了,儒家的道德是雙向的,父慈子孝,我們愛父母,那父母該不該愛我們,好,父母也要愛子女,父母愛子女,子女的子女愛不愛,愛孫女,愛孫子,孫子的孫子的孫子,你又可以往下愛下去,縱向的就全愛了,那悌是愛兄弟,那兄弟該不該愛,親兄弟愛過了,堂兄弟呢,表兄弟呢,族兄弟呢,相當於兄弟的鄉親呢,相當於兄弟的朋友呢,相當於兄弟的同事呢,相當於兄弟的單位呢,也愛下去嘛,橫的它又展開了。那縱的你都愛了,橫向的你也都愛了,結果是什麼,是整個世界充滿了愛,這是什麼?仁愛,這是講道理,問題在孔子不僅僅把這個道理講給我們聽,還提出了實行仁愛的具體方法,什麼呢,忠恕。忠是什麼?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恕是什麼?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合起來叫忠恕。很清楚,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是積極地進行仁愛;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消極地在進行仁愛。但是請大家注意,這裡的積極和消極絕沒有價值判斷,都是中性詞,而且在孔子看來,消極的仁愛恕,比忠,比積極的仁愛還重要。孔子的學生子貢問過孔子,說老師,你能不能告我一句話,讓我終身受用,我一輩子都可以奉行不會錯的。孔子的回答是,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也就是說一個人做人如果你記不住那麼多道理,記住這八個字就夠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保證不會錯的。為什麼恕比忠重要,三個原因;第一,每個人都能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不容易啊,首先你自己得立,自己得達,你自己都是老失敗,你還幫別人成功,這個太難了。但是說,我不願意的我也不強加於你,做不做得到,太容易了,這是一。第二,都會同意。我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我要幫你立,幫你達,你說我不想立啊,我不想達啊,現在過得挺好啊,我幹嘛要成功。但我說,我不願意挨罵我也不罵你,我不願意挨打我也不打你,我不願意受侮辱我也不侮辱你,我不願意挨餓受凍我也不讓你挨餓受凍,你幹嗎,肯定干,沒人會說不幹的嘛,所以都能同意。那麼第三點,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體現出來的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精神,就是對他人的尊重,我絕不把我的意志強加於你,這是對人最大的尊重,所以這句話已成了全人類的共識,已經鐫刻在聯合國大廈了。1993年世界宗教領袖大會達成了人與人,國與國,宗教與宗教,文化與文化之間和平共處的兩項黃金規則。第一項,把人當人;第二項,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世界宗教領袖的共識。實際上這兩條是有關係的,正因為我把別人當人,我才不會把我作為人不願意接受的東西強加於同樣是人的別人。而把人當人是什麼呢,就是仁愛的仁啊,仁愛的仁的本意就是人其人,就是把人當人,前面講過了。所以世界宗教領袖大會的共識就是孔夫子的思想啊。大家想想孔夫子的這個思想是不是非常偉大,他不僅僅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寶貴思想文化遺產,也是全人類共同的寶貴的思想文化遺產【畫外音】孔子曰:仁者愛人。仁愛的思想是儒家的核心思想之一,由仁愛而延伸出的孝悌與忠恕,即注重家庭倫理觀念與為人處事的寬容克制原則,便是儒家核心思想的具體體現,在『百家爭鳴』時代,儒家還僅僅只是『百家』中一員,但經過漢武帝時期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政策之後,儒家思想正式確立為國家的主流思想,因而在社會上引起了極大的的推廣和普及作用,那除了親親之愛,忠恕之道外,仁愛的第三個內容又有著怎樣的含義呢【正文】但是這裡面有問題,表面看來孔子的這個設計是非常地好了,孝管縱向的,悌管橫向的;忠管積極的,恕管消極的。縱橫正反上下都顧及到了,但是有問題,什麼問題呢?等級。再說一遍,儒家是主張人與人不平等的,這是儒家的致命傷。按照這個愛有等級的觀念,你最愛的人應該是你的父母,愛兄弟一定要比愛父母少一些,愛子女要比愛兄弟可能要少一點,愛老婆的問題孔子從來不說,而且按照他這個邏輯,你最愛的人就是你自己家裡人,再愛一個什麼親戚,再愛一個鄰居,再愛一個鄉親,再愛國人,再愛外國人,再愛少數民族,這麼一路輻射下去,到最後愛就沒多少了,這個愛是層層遞減的,最後沒了。而且在當時情況下根本實行不了,因此才會有孟子提出來第三個內容,惻隱之心。惻隱就是悲傷的意思,有人說這有什麼稀奇,別的不會悲傷我還不會嘛,我可悲傷了,不是這個意思,不是你不悲傷,是因為你自己會悲傷,因此看見別人悲傷你也悲傷,因為你看見別人悲傷你也悲傷,所以你不忍心讓別人悲傷,這個心就叫惻隱之心也叫不忍之心。孟子對齊宣王說,大王啊,我聽說有這麼一件事。有一天大王您在朝堂上坐著,有人牽了一頭牛過來,大王您就把人攔住了,說你們這頭牛要幹什麼,牽牛的說,我們準備把它殺了去釁鐘,因為剛鑄好了一口鐘,鐘上面有很多縫,必須把牛的血塗在上面,這個鐘才能用,大王說放了放了。手下說把牛放了,血從哪來呀。大王說你換隻羊嘛。有這個事嗎?齊宣王說有。孟子說,我聽說老百姓有議論呀,輿論不太好,都說大王您小氣,是吧。齊宣王說,是,老百姓都說我小氣吝嗇,先生我跟您講,再窮我一頭牛還掏得起吧,不至於小氣到這個地步嘛。我是看到那頭牛哆哆嗦嗦怕的不得了,實在於心不忍,它又沒什麼罪,就這麼無端的把它殺了實在看不下去,所以我換了一頭羊。孟子說,是啊,這頭牛沒什麼罪沒什麼錯誤,它死之前肯定要害怕,你不忍心,那羊就有罪嗎。齊宣王說,是啊,這羊也沒罪,我也弄不明白,我怎麼就換了羊了,看來我是跳到黃河也洗不清了,都說我小氣了是吧。孟子說不是不是,不是的,是大王你沒有看見羊,如果那頭羊牽過來,也是流著眼淚哆哆嗦嗦的,大王你肯定把羊也放了,換狗了,大王啊,你這就對了,這就是不忍之心,惻隱之心啊,有了這樣一顆心你就可以實行仁政,就可以統一天下了。那從孟子這個故事裡我們可得出什麼結論呢?也是三點:第一點,惻隱之心是一種不忍之心,不忍心別人無端地無辜地受到痛苦,這種心不但可以加於別人也可以加之於動物,包括對動物的不忍。第二,不忍之心是道德的基礎,人必須有這樣一顆惻隱之心不忍之心,才可能成為道德的人。為什麼,毛主席教導我們,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這句話我理解就是,我們這種普通人難免做點壞事的,太難了嗎,要我一輩子只做好事不做壞事太難了,那你怎麼衡量一個普通人是好人還是壞人,就看他有沒有這顆不忍之心,有這顆心就行了,這叫做論心不論跡,因為人活在世上他有時難免,比方說犯點錯誤,做些不忍之事,但是你要有不忍之心,這是底限。第三點,有了這顆心就可以將心比心推己及人。我不忍心你受害,我想著他也不能受害,我不傷害所有的人,最後是所有的人都不受到傷害,這就是美好的社會,所以這個惻隱之心是仁愛這個範疇中最重要的內容,而且這樣的一顆心應該是不止對人的。我在《南方人物周刊》上看到一篇文章叫《老鼠,作為證據》,作者叫劉瑜。我非常感動,可能是個女孩子寫的。她說有一天早晨在廚房裡聽到吱吱的叫聲,叫得很慘。後來發現是她同屋的另外一個女孩用了一塊粘老鼠的粘板粘住了一隻老鼠,這種滅鼠的方法是老鼠跑上去以後就下不來了,越掙扎粘得越緊,最後心力衰竭而死。她說她看著非常難受,我馬上想起我小時候鄰居的老爺爺用一個老鼠籠子逮住了一隻老鼠,然後用一壺開水活活地把老鼠燙死了。劉瑜發了這樣一個感慨,生而為老鼠不是它的錯,這是讓她受不了的第一點,第二點是,她說即便是齷齪如一隻老鼠,它也有生命,它也有感受,它也會痛苦。最糟糕的是它的痛苦還會傳染給你。我覺得這篇文章表現出來的就是一種博大的人道主義精神。真正的人道主義是連對動物的虐待虐殺都不能忍受,包括那些我們要捕殺的動物,包括食用動物,實驗動物,這就是惻隱之心,就是不忍之心,就是仁愛之心。事實上儒家留下的這方面的遺產還有很多。比方前面談到的子為父隱,父為子隱,現在已經成為現代法治的主流意見了,叫做免證特權。已經有一些國家立法,近親屬可以拒絕在法庭上做出對自己作為親屬的被告的不利證詞。搜集證據你警察去查,查不到這個證據是你警察的事,我作為近親屬沒有義務給你們警察破案提供方便,叫免證特權,仁愛嗎,這也是仁愛。這是一種文明的標誌,社會進步的標誌,由此我們可看出先秦諸子的思想,孔子的思想,儒家的思想當中的很多的一部分是可以和現代觀念對接的,因此也是可持續發展的,可以抽象繼承的。事實上,親親之愛,忠恕之道,惻隱之心,也就是仁愛,是儒家代表我們中華民族向全人類,全世界發出的愛的呼喚,我們應該回應這個呼喚,實踐這個呼喚,這就是仁愛,那正義和自強又是怎麼一回事呢。下集告訴大家。

第六部繼往開來6正義與自強

【前言】作為先秦諸子百家爭鳴中最重要的一家儒家學說和其他諸子的學說有不一樣的關注點,先秦諸子中墨家關注社會道家關注人生法家關注國家而儒家的關注點則落在文化上,儒家為中華文化提出了自己的核心價值觀,這就是仁愛,正義與自強,上集易老師已為我們講述了儒家仁愛的的三個方面,也就是親親之愛,惻隱之心和忠恕之道。這集易老師將為我們講述儒家的正義與自強。儒家為什麼要強調正義與自強呢,正義自強和仁愛為什麼又成為中華文化的核心價值觀呢【正文】如果說仁愛主要是孔子的觀點,那正義就主要是孟子的觀點。孔曰成仁孟曰取義,當然孔子也講義講的還不少,但孔子不把仁和義並舉,在孔子那裡和仁並舉的是『知』,孔子喜歡講仁知,比方說,智者樂水,仁者樂山《論語雍也》,他把仁和知並列。把仁和義並列在一起的是孟子。孟子為什麼要強調『義』這個範疇呢?理論上和實踐上都有問題,前面講過戰國時代是不講愛的而仁是講愛的,這個時候你再講愛這個東西是很麻煩的至少滑稽。那邊在大規模的殺人,這邊你再說愛呀愛呀的至少滑稽吧,這個時候得講點恨,這就要有範疇,現實上也有問題。隨便舉個例子,比方說有個老漢只有一個兒子,獨生子。該不該愛,肯定應該愛,是不是應該對他仁,應該仁。好,這個獨生兒子當漢奸了,帶著鬼子過來燒殺掠搶,你這個時候還講仁還講愛嗎,不能了吧。不能了那講什麼?孟子說講義,你應該去向我們八路軍去報告,我的兒子是個狗漢奸,你們殺了他吧或甚至是自己把他幹掉,講什麼呢,叫大義滅親,大義滅親四個字講出來大家恐怕已經明白了義和仁的區別。仁是什麼?親親;義是什麼?滅親。仁和義是不是剛好相反,當然這裡有個前提,就是這個親該滅,所以才叫大義滅親,小義不滅,它該滅。因此義這個詞實際上就有兩個內容:一個是『該』,一個是該殺。文化學家龐朴先生對仁和義有個非常好的說法,說仁就是合情的愛,義就是合理的殺。我們看看義這個字(見下圖) 一個人頭上有羊角,手上有武器,什麼意思,應該去戰鬥,還有一個通假字叫宜,適宜的宜,是這樣寫的(見下圖) 一塊案板上放兩塊肉,什麼意思,該殺。所以孟子把義這個範疇提出來以後就解決了仁學的不足。孔子也說過,仁者他才能真正的愛人真正的恨人。但你老說仁者恨人總是不通的吧。孟子把義提出來後就補充了,就成了一個互補結構,從此『仁義』就成為我們中國歷史上和我們民族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對範疇。但義這個概念它自身是有問題的,仁這個概念沒問題,仁愛嘛,你怎麼愛都不會錯。義是殺呀,它就會有問題,什麼問題?義的種類太多了,有道義,仁義,忠義,正義,情意,俠義等等。這麼多義擱一塊它打架,會衝突。仁不會衝突,你愛父親愛兄弟和愛子女它不衝突,都可以愛。義它會衝突。而且孟子已看到了這點。他講了個故事,有一次鄭國和衛國打仗,前面講過春秋時期的戰爭它是一對一的,兵車作戰。鄭國和衛國各自派出了他們頂尖級射手,兩個射手的戰車開過來停下來,根據當時的戰爭禮儀要打招呼,要敬禮,然後說請。衛國的射手年輕鄭國的射手年紀大,衛國射手說,老先生,請。鄭國射手不動,衛國射手說【flash】老先生,請你先射我吧。--我不--為什麼,你拿起弓瞄準我放箭吧---我今天病了拉不開弓,你射我吧---不行,我是師傅是你的弟子,說起來我的射箭技術也是你傳下來的,我不能用你交的射箭技術來殺你,但兩國交戰我又不能不射,唉,我真為難啊【正文】鄭國的射手是衛國射手老師的老師。衛國射手說,我不能用您老人家教給我老師的,我老師又教給我的這個武藝去把你殺了,這不可以。但我們現在是兩國打仗,你是敵人啊我又不能不射。怎麼辦呢,他的辦法是從箭帶里抽出三隻箭,然後在車輪子上啪啪啪啪一敲,把箭頭敲掉了,然後拿起來啪啪啪射三箭,走人。我已經射過了,但是不會殺死你。孟子講這個故事什麼目的。意思是義的衝突是可以解決的。而我說沒那麼樂觀。為什麼?鄭國和衛國的戰爭發生在春秋,春秋戰爭的特點是什麼?春秋無義戰,春秋時期的戰爭根本不存在正義與非正義的問題,都是不正義的。那不殺敵人也是完全可以的,反正沒有義,那我要問,如果衛國是正義的呢,你殺不殺鄭國,你怎麼辦。恐怕這個衛國的射手只好自己自殺算了,殺太老師殺不是不殺也不是,只好殺自己唄。依我看殺自己也沒用,這是叛國。有人出了個主意,說先把鄭國射手殺了,因為是敵人嘛,然後因為自己殺了老師的老師,我自殺謝罪不就行了嗎,我說也不行,分析看看。第一,你殺掉了你的老師的老師,這叫欺師滅祖,不義;你殺死自己,你是殺死了自己國家最好的戰士,這叫做叛國資敵,不義;你的老師的老師被你殺的時候是沒有還手之力,你把他殺了,叫乘人之危,不義;最後你把自己殺了,不承擔任何道德責任,這叫逃避責任,不義。衛國這個射手怎麼做都是死定了,他死也好不死也好,戰鬥也好不戰鬥也好,反正他是不義。你說如果拿義這個東西做個道德標準來衡量別人會造成什麼結果。可憐的衛國射手怎麼做都不是人了,而且我還要問一句,造成這樣一個結果是他的責任嗎?不是。所以莎士比亞著名的悲劇《哈姆雷特》里的哈姆雷特在報仇之前就有一句很有名的話,『死還是活著是個問題』,解決不了這個道德問題。因此我最反對動不動對別人進行道德譴責,而且我強調,講到義這個範疇時一定要謹慎,要小心翼翼,不像仁可大講特講,怎麼都不會過分,講義一定要小心,一定要定位在正義這個範圍之內。事實上我們中華民族,我們中華文化的核心價值觀也是正義,它用『正』來規範,這種正義給了我們民族非常好的思想文化的品德和情操。魯迅先生有句話,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拚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樑。而我們看這些人的共同特點:正義。事實上正義感和責任感可以造就偉大和剛強的人格。仁和義都可以塑造人格,都可以塑造偉大的人格,但塑造的結果是不一樣的,仁塑造出的是偉大而寬厚的人格,仁者是很寬厚很寬容的,很厚道的;而義塑造出的是偉大而剛強的人格,因為義的本意是殺呀,是恨呀,它必須硬的,講義的人都硬啊,他大義滅親容易嗎,不容易。【畫外音】儒家的代表人物中孔子強調仁,仁者愛人,仁塑造的是偉大而寬厚的人格。孟子強調義,義塑造的是偉大而剛強的人格,而一個人想要塑造剛強的人格是不容易做到的。在孟子看來塑造剛強的人格不僅需要精神支持還需要生理上的支持,那麼在孟子那裡生理上的支持究竟是什麼呢?【正文】這個生理上的支持在孟子那裡就叫『氣』。所以孟子講養氣,孟子說做一個正義的人必須養氣。氣這個東西在我們中國文化範疇里它就是生命。所以孟子說他善於養浩然正氣,什麼叫浩然正氣,實際上就是正氣。也稱之為浩然之氣,孟子說的很清楚,這個浩然之氣是集『義』所生,就是義把它集合起來,在自己身體裡面變成了自己生命的一部分,變成了一種能引起生理反應的精神狀態的東西,它就是浩然之氣。我們無法再解釋得更多了,孟子自己也說,這個浩然之氣是很難說的,說不清楚,但中國人可以意會。跟老外講這個課是講不通的,他老要科學分析,裡面氮多少啊氧多少啊,那玩意弄不成,弄不清楚這個。中國人能理解這個氣的含義,中國人都講人身上是有氣的,包括寫文章,一氣呵成,某個人大氣磅礴,某個人妖里妖氣,某個人怪裡怪氣,某個人痞里痞氣,都有氣嘛,這個中國人理解。然後孟子說,一個人如果內心有了浩然之氣,他就會變得美麗起來。孟子有四句話:『充實之謂美』,充實就叫做美,就是正氣充斥在自己身體裡面,全身都布滿了正氣,這樣的人一定很帥,他是『美人』。孟子時代美人是可以指男人的,男人叫美人女人叫美女,這是美,他很美,因為他一定是堂堂正正的,眼睛裡會有光芒的。所以孟子又說了第二句『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就是他不但是浩然之氣,正氣充盈於自己的整個身體,而且這種氣能放射出光芒來。比方說通過眼睛,炯炯有神,那就是光芒嘛,這樣的人就叫做大,他是大人,上了一個等級了,孟子接著說,『大而化之之謂聖』,不是我們現在理解的大而化之,稀里糊塗的,大而化之就是他自己修鍊成了大人,他還能影響別人感化別人,使別人也有了正氣,也變得美起來,這樣的人就是聖人。孟子最後說:『聖人不可知之之謂神』《孟子盡心下》。就是如果他感化別人影響別人,讓別人也充滿正義感,別人也變成美好的人,別人還感覺不到,那他就是神。美大聖神四個字,四個等級。因此孟子主張養氣。那我們要問誰來養呢?自己養。這個浩然之氣別人幫你養不了,不能說別人養了裝在煤氣罐里給你,那不可以,得自己養,由此得出什麼結論呢?養氣必自強。【畫外音】作為先秦諸子中最重要的一家,儒家關注文化,給我們留下了核心價值觀。這就是仁愛,正義和自強,仁愛的觀點主要是孔子提出的,而正義的觀念則主要是孟子提出的,那儒家核心價值觀中的自強這個觀點又是誰提出來的呢?【正文】自強主要是荀子的範疇,嚴格說是《周易》的範疇,因為原文出自《周易》,出自《易傳》。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像辭》。但這個思想我認為是來源於荀子。為什麼天行健君子就要自強不息呢?這個道理《周易》沒說荀子說了。荀子作為先秦儒家的第三位大師,更前兩位大師有點不同,不同在哪?他說天,孔孟不說天,老莊不說人,或者說孔孟偏於說人,老莊喜歡說天,這是儒道兩家的區別,但是發展到到荀子這時,荀子要把儒道兩家統一起來了,所以荀子既說天又說人,怎麼說,科學的說。荀子說,【flash】比方說天不下雨那是天的事,月亮被烏雲遮住了那也是天的事,如果人們去求雨希望能夠下場雨,或者人們認為月亮不見了是因為天狗把月亮給吃了,所以要弄出聲響趕走天狗,這些舉動其實是在表達一種心愿,表達心愿而已【正文】荀子說當然了,你表達一種心意是可以的,我們希望天下雨希望月亮出來,表達心意可以不要當真,當真就錯了。所以荀子是先秦諸子中最有科學精神的一個,先秦諸子對待自然可以說是三種態度,孔孟是迴避的態度;老莊是哲學的態度;荀子是科學的態度。荀子的觀點可概括為這樣一句話:天行有常,不以堯存,不以桀亡《天論》。什麼意思?就是自然界的運行是有自然界自己的規律,不因為你現在掌權的人是堯舜就怎麼怎麼樣,也不因為掌權的人是桀紂就怎麼怎麼樣,跟人沒關係,跟人事沒有關係,所以不要把天象和人事扯在一起,社會的治亂興衰與天象有關係嗎?,與天時有關係嗎,與地利有關係嗎,沒關係,不管現在誰掌權,那個肥沃的土地上你種東西它就長莊稼,貧瘠的土地上種東西就不長莊稼,不管是誰掌權反正到了冬天它就下雪,到了夏天它就出太陽,沒有關係呀。因此荀子得出這樣一些結論。第一,『天不可畏,事在人為』。天有什麼可怕的,該怎麼著就怎麼著嘛。第二,『順應自然,有所不為。』荀子講得很清楚,人要有所不為,有所不思的,什麼樣的事不為,違背自然規律的不為。什麼樣的事不思,對抗自然規律的不思,人能夠做什麼呢,他能夠從天時那裡知道什麼時候會下雨什麼時候會出太陽,因此你可以選擇一個最合適的時候播種,他可以從地那裡知道什麼樣的土壤適合長什麼樣的農作物,你選擇適當的土壤去種該種的那些東西,總而言之人應該掌握自然規律,然後順應自然規律,尊重自然規律,按照自然規律來安排自己的生產勞動,為自己創造財富,求得生存和發展,這叫什麼,科學發展觀。第三點,『天有自己的規律。』這點和道家一樣,道家也是講自然是規律的,但荀子講的自然規律和道家講的自然規律不一樣,道家講自然規律是什麼呢?無為。天道無為。天的特點就是無為,它什麼都不做,天做什麼了,它發表宣言了嗎,說話了嗎,開會了嗎,制訂規划了嗎,它什麼都沒做,它什麼都做了。這就叫無為而無不為,所以天道無為。荀子不這麼認為,荀子認為天道是什麼呢,自為。就是天做天的事情,人做人的事情,天自己在做事情,它不要人來幫它做,這叫做天道自為,因此君子自強,你除了自強外沒有辦法嗎。荀子說難道天會因人們怕冷就沒有冬天了嗎,難道地會因人們害怕遙遠就不在廣闊了嗎?不會,因此一個君子也不要因為小人在旁邊嘰嘰喳喳,吵吵嚷嚷,說三道四,橫挑鼻子豎挑眼,你就不干你該乾的事了,這叫什麼呢?君子不為小人之凶凶而輟行《荀子天論天》。一個君子他該幹什麼就幹什麼。在這裡我們又看見了什麼呢,看見了荀子的人文精神,實際上荀子作為先秦儒家的第三位大師,他的特點是:最有科學精神同時也最有人文精神,荀子認為自然的東西是不會美的,叫做,無偽則性不能自美《荀子禮記》。任何文化的文明的東西都是人類自己創造的結果,所以在這裡我們看到了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統一,正是由於這種統一荀子為先秦諸子的爭鳴,為先秦儒家的發展划上了一個閃光的驚嘆號,這就是儒家留給我們的思想文化遺產,仁愛,正義,自強。【畫外音】到本集為止,易中天先生共用36集的篇幅為我們勾勒了一場發生在兩千多年前的跨世紀大辯論,這就是先秦諸子百家爭鳴,這36集的幅里由實話孔子,儒墨之爭,儒道之爭,儒法之爭,前因後果和繼往開來六部分組成,這六個部分通過,『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這三個問題來貫穿,具體來講就是先秦諸子百家爭鳴爭鳴是什麼?,它為什麼會在那個時代出現?在今天的代背景下我們應該怎麼辦?易中天先生通過這36集的講述為我們再現了先秦諸子百家爭鳴那段輝煌的篇章,而當年諸子百家的故事到今天依然膾炙人口,思想先賢的名字到今天我們依然必須銘記。他們當年提出的思想到今天仍有閃光的價值,那面對先秦諸子百家爭鳴,易中天先生又為我們做了什麼樣的總結呢【正文】現在我們可以來對先秦諸子百家爭鳴做個總結了,我的總結是這樣的,墨家關注社會留下了社會理想,這就是平等互利兼愛;道家關注人生留下了人生追求,這就是真實自由寬容;法家關注國家留下了治國理念,這就是公開公平公正;儒家關注文化留下了核心價值,這就是仁愛正義自強。墨家的平等互利兼愛,道家的真實自由寬容,法家的公開公平公正,儒家仁愛正義自強。所有這些加起來都是我們民族寶貴的思想文化遺產,一旦我們對這樣一些寶貴的思想文化遺產進行抽象繼承並且和我們當下的社會生活進行鏈接,我們就會實現全人類的一個共同理想,和諧。什麼是和諧?和諧的基本定義就是多樣統一。它有兩個條件,一要多樣二要統一,而先秦諸子百家爭鳴展現出來的恰恰就是這樣一個畫面,他們是多樣的,關注的角度不同;思想觀念不同;思想方法不同;社會立場不同,多樣。但是放在一起他們又是統一的。因為他們都希望天下太平,都希望國家長治久安,都希望為當時的中國找到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他們的追求,他們的目標,他們的理想是一樣的,因此他們儘管爭論,結果是和諧的。今天當我們繼承這樣一筆遺產的時候,我們也應該這樣,我講這個先秦諸子百家爭鳴要表現或提倡的一種精神就是四個字:求同存異。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觀點,都可以有自己的態度,都可以有自己的思想,都可以有自己的方法,但是不要唯我獨尊,要看到別家別人也有別人的道理。我們對於先秦諸子可以各取所需,可以按照你的理解來進行闡釋,但不要或者說不必厚此薄彼,不必非得爭個輸贏,爭個高低。我們可以把不同的觀點統一起來,統一於我們祖國的和平崛起,統一於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統一於全人類的幸福。我想這也因該是先秦諸子他們的願望。現在我們對先秦諸子百家爭鳴已做了一個回顧,我相信大家看了聽了知道了這些我們民族偉大思想家的偉大思想都會肅然起敬,確實,我們在談到諸子的時候是應該起立向他們致敬的,而且我們應該告訴我們這些前輩,中華兒女一定將無愧於自己的偉大祖先。我想用四句話來結束這個講座:天道行健,君子自強,自強之路,坦坦蕩蕩。


推薦閱讀:

國學復興之際,應該如何看待諸子百家?又該如何理解先秦典籍?
深寒之花 :男人間終生不渝的情義生長在什麼季節?
我對道家態度
諸子百家中的「十家九流」
君臨天下

TAG:諸子百家 | 百家爭鳴 | 諸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