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中秋節的神話傳說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中國傳統的中秋節。此節流行於全國眾多民族,也盛行於朝鮮、日本和越南等鄰國。

中秋節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並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

在中國的農曆里,秋季的七、八、九三個月,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因而稱之為中秋節。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農曆八月為仲秋,所以中秋節也稱為「仲秋節」。又因為這個節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節」、「八月節」、「八月會」。從古至今都有中秋賞月拜月的習俗,又俗稱「月節」、「月夕」、「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人們賞月拜月時祈求的是家人團聚,亦稱「團圓節」。

中秋佳節,核心是「月」,月亮是中秋節的主角。最主要的風俗和活動就是賞月拜月和吃月餅,寄託著自古以來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美好嚮往之情。

在我國古典文學作品尤其是古典詩詞中,月亮作為美麗、溫柔、皎潔的象徵,寄託著人們無數美好的情感。中秋節的傳說都是與月亮相關的,非常豐富,充滿了浪漫與神話色彩。

冷冰冰的月球是怎樣被古人幻化成繽紛多彩的神奇優美畫卷,賦予了溫馨浪漫的神話色彩?這是源於古人對月球這個自然物的崇拜,在千百年的歷史長河中,古人們由崇拜月亮而逐步把月球神化和人格化,稱為月神,衍生出了數不盡的美麗故事,暖人心脾,令人神往。

這些優美的神話傳說,體現了古人對月球的無限遐想,令中秋節俗光彩動人,韻味無窮,流傳千古。

祭月 賞月 拜月

中秋節的淵源,來自於古人對月亮的崇拜。大致經歷了祭月——賞月——拜月的演變過程。

古代帝王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設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據《周禮?春官》記載,周代已有「秋分夕月(拜月)」「秋暮夕月」的活動。《禮記》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夕月以夕」就是夜晚祭祀月亮。

漢魏時期,由祭月演化出賞月風俗。到了唐朝,月亮與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葯、楊貴妃變月神、唐明皇游月宮等神話故事聯繫了在一起,充滿浪漫色彩,賞月玩月之風開始盛行起來。嚴肅的祭月禮儀變成了輕鬆的賞月娛樂。但那時的賞月活動並不固定於某一夜,更不固定於八月十五日。

到北宋時,正式定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中秋賞月方才固定下來。《東京夢華錄》載:「中秋節,貴家結飾台榭,民家爭占酒樓玩月,笙歌遠聞千里,嬉戲連坐至曉。」中秋時節,人們夜宴賞月玩月,對著天上又亮又圓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託情懷,形成一個傳統的活動,中秋節也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到了明清,中秋節中的世俗因素增多,賞月玩月的詩情畫意,演變為帶有功利性的拜月祈福的情感祈求,中秋拜月成為民間渴望團聚和幸福的一種習俗。賞月與拜月有所不同,賞月主要是娛樂,拜月則是一種信仰。中國民間信仰自古就認為月亮是月神。唐宋兩代,與賞月玩月之風盛行的同時,拜月之俗也開始產生。到了明清,拜月風俗廣為流行,上至皇宮貴族下至平民百姓,都會在中秋之夜祭拜月神,祈求平安幸福。到清朝,拜月更成為一項國家禮典。

有一個少女拜月的美麗傳說。相傳古代齊國有一醜女叫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便立她為皇后。由此,形成中秋之夜少女拜月的習俗,祈求「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嫦娥奔月

中秋節的傳說中,最美麗動人的莫過於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了。嫦娥奔月是我國古代十大愛情故事之一。

嫦娥是怎樣奔月的? 自古以來,嫦娥奔月有很多版本,說法不一。但各種版本有一共同之處:嫦娥是射日英雄后羿之妻,王母感念后羿射日之功,贈他不死仙藥。而嫦娥因故吃了仙藥,無法留在地面,飛天奔月而到了月亮之上。從此,月球上就有了一位美麗浪漫的月宮佳人。

嫦娥奔月的神話記載,最早見於《歸藏》。據《周禮》記載,《易經》原來有三本,即夏代的《連山》、殷代的《歸藏》和周代的《周易》。由於《連山》和《歸藏》早已失傳,所以現在通稱的《易經》是指周文王整理過的《周易》。據1993年出土於湖北江陵的王家台秦簡《歸藏》,以及《文選》李善注釋時兩次引用的《歸藏》記載,都說常娥服西王母不死之葯奔月成為月精。

嫦娥是怎樣吃了仙藥?有人說是因為嫦娥不知情而誤吃了;有人說是嫦娥好奇偷食;也有人說是嫦娥故意盜吃;還有說是后羿冷落嫦娥,嫦娥吃了仙藥傷心而去;還有的說是后羿的部下蓬蒙趁后羿率眾徒外出狩獵時威逼嫦娥交出仙藥,嫦娥危急中將仙藥吞下。

以下兩種傳說,應該是流傳最廣也最符合嫦娥奔月的溫馨浪漫、美麗動人。

《淮南子?外八篇》記載的傳說

很久以前,羿到山中狩獵的時候,在一棵月桂樹下遇到嫦娥,二人便以月桂樹為媒,結為夫妻。

到了帝堯的時代,天上出現了十個太陽,燒焦了莊稼,烤死了草木,人民沒有了食物。同時猰貐、鑿齒、九嬰、大風、封豨、修蛇等怪獸也開始危害百姓。於是帝堯命令羿處死了這些怪獸,並用弓箭射下了九個太陽,只留下一個太陽。從此天下太平,風調雨順,萬民歡喜,擁戴堯為天子。

後來,羿從西王母那裡得到了不死葯,交給嫦娥保管。羿的徒弟逢蒙聽說後前去偷竊,偷竊不成就要加害嫦娥。情急之下,嫦娥吞下不死葯飛到了天上。由於不忍心離開羿,嫦娥滯留在月亮廣寒宮。廣寒宮裡寂寥難耐,於是就嫦娥催促吳剛砍伐桂樹,讓玉兔搗葯,想配成飛升之葯,好早日回到人間與羿團聚。

羿聽說嫦娥奔月之後,痛不欲生。月母為二人的真誠所感動,允許嫦娥每年在月圓之夜下界與羿在月桂樹下相會。據說民間有好多人都曾經聽到羿與嫦娥在月桂樹下竊竊私語。

民間的傳說

民間的傳說把嫦娥奔月與中秋佳節緊密結合起來。

后羿射日有功,到西王母那裡去求來了長生不死之葯。他沒有獨吃,而是拿回來交給妻子保管,要與嫦娥同吃。但是,嫦娥經受不住天上生活的誘惑,趁羿外出狩獵,獨自偷吃了全部的長生不死葯,奔逃到月亮上去了。

嫦娥奔月以後,很快就後悔了。月宮裡瓊樓玉宇,空無一人,高處不勝寒,孤寂冷清。她時常想起丈夫平日對自己的好處和人世間的溫情,在漫漫長夜中咀嚼孤獨、悔恨的滋味,過著寂寞清苦的生活。李商隱的《嫦娥》詩云:「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明代詩人邊貢也有一首《嫦娥》詩:「月宮秋冷桂團團,歲歲花開只是攀。共在人間說天上,不知天上憶人間。」這兩首詩描繪了嫦娥孤寂惆悵、心向塵寰的心情。

後來,嫦娥向丈夫傾訴了懊悔,說:「平時我沒法下來,明天乃月圓之候,你用麵粉作丸,團成圓月形狀,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後再連續呼喚我的名字。到三更時分,我就可以回家來了。」翌日,照妻子的吩咐去做,屆時嫦娥果然由月中飛來,夫妻重圓。

中秋節做月餅供嫦娥的風俗由此形成。

自古以來,諸多的嫦娥奔月圖表現都是這一情節,體現了世人渴望美好團圓,渴望幸福生活的情感。

蟾蜍 玉兔 桂樹 吳剛

嫦娥飛入月宮之後,孤居廣寒宮,年年歲歲,寂寥清冷,孤苦伶仃。一個美麗的月宮佳人,怎能如此孤寂自憐?於是,人們為月宮安排了蟾蜍、月兔、桂樹、吳剛等等來陪伴寂寞的嫦娥,清寂的月宮一下子生氣盎然,充滿了溫馨。

月宮蟾蜍

月亮里存在蟾蜍的說法比較古老。在戰國以前,古人就傳說月中有座月宮,月宮中有「蟾蜍」。屈原在《天問》中說:「夜光何德,死則又育?厥利維何,而顧菟在腹?」根據聞一多先生《天問釋天》中的考證,「顧菟」即蟾蜍。這是迄今月中有蟾蜍的最早記載。

後來,人們把月中蟾蜍與嫦娥聯繫起來,說是嫦娥奔月後化為蟾蜍,並被罰搗長生不老葯。西漢《淮南子》中記載:「羿請不死之葯於西王母,羿妻姮娥(嫦娥)竊之奔月,託身於月,是為蟾蜍,而為月精。」東漢科學家張衡在《靈憲》中記載:「嫦娥,羿妻也,竊西王母不死葯服之,奔月。將往,枚占於有黃,有黃占之,曰:『吉。翩翩歸妹,獨將西行,逢天晦芒,毋驚毋恐,後且大昌。』嫦娥遂託身於月,是為蟾蜍。」

絕色佳人嫦娥怎麼會在奔入月宮後變形成為現今人們印象中的丑物蟾蜍(蛤蟆)?這是當今人們的誤解。在古代,蟾蜍並非丑物,而是吉物。

據考古發現,蟾蜍可能是由我國古代先民的一種圖騰崇拜——蛙演變而來的。仰韶半坡彩陶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有紋樣的彩陶,它的紋飾特點是動物形象和動物紋樣非常豐富,這其中就有蛙的形象。經過長時期的發展和演變,到了漢墓的帛畫上,蛙紋演變成為一隻蟾蜍兩腳分立,站在一彎月亮上的形象,蛙的形象逐漸演變為代表月亮的蟾蜍。漢代石刻畫像里,也有伏羲氏和女媧手裡托著日月輪的形象,女媧手中托的月輪里就有蟾蜍在搗葯。

在漢代,蟾蜍往往被視為三千歲的長壽之物,還是鎮亂保安的吉物。《後漢書?張衡傳》記載張衡所造的侯風地動儀:「外有八龍,首銜銅丸,下有蟾蜍,張口承之。」如果是丑物,蟾蜍怎麼會和八龍相配?

因為月宮中有蟾,所以月宮又被稱為「蟾宮」,又因圓月如盤,輝映寰宇,故月亮也有「蟾盤」、「蟾光」、「蟾魄」、「蟾彩」、「蟾輝」之稱,皆因這隻蟾蜍而來。

玉兔搗葯

到了漢代,傳說中月有蟾蜍之外,又多了一隻玉兔。嫦娥化蟾搗葯也演變為玉兔搗葯。

玉兔從何而來,民間傳說不一。一種比較廣為流傳的說法是,嫦娥吃了仙藥身體變輕開始升空時,心裡惶恐,想抓個東西壓住身子,情急之下便抱起了她一直餵養的白兔。白兔無法壓住嫦娥,便隨她一起上了月亮。隨嫦娥上了月宮的白兔,自然已不再是普通的兔子了,人們把這個月中之兔,美稱為金兔、玉兔、瑤兔等,成為月亮的別稱。

晴朗的夜空之下,遙望圓月,似乎真的能夠看到月宮中這樣一幅景緻:玉兔揮舞搗葯杵,在葯臼中搗制長生不老的靈藥。樂府詩中有詩句:「採取神葯若木端,白兔長跪搗葯蝦蟆丸。」《西遊記》中也有這隻玉兔溜下凡間,揮舞搗葯杵與孫悟空對戰的情節。

吳剛伐桂

到了唐代,又有了月宮中吳剛伐桂的神話傳說。

傳說月亮上的廣寒宮前有一顆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這株桂樹不僅高大,而且有一種神奇的自愈功能。吳剛常年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後,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了。幾千年來,就這樣隨砍隨合,這棵桂樹永遠也砍不斷,吳剛也只好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砍下去,永無盡期。

吳剛何許人也?為何到月宮中伐桂不止?有不同的傳說。

一種說法是說,吳剛是漢朝西河人,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貶謫到月宮,日日做這種徒勞無功的苦差使,以示懲處。

另一種傳說與第一種傳說相似,說西河人吳剛,本為樵夫,醉心於仙道,但始終不肯專心學習,因此天帝震怒,把他放到月宮,令他在月宮砍伐桂樹,並說:「如果你砍倒桂樹,就可獲得仙術。」由此吳剛便在月宮常年伐桂。

還有一種傳說,帶有愛情色彩,說吳剛是天庭中的一位粗魯的天將,被嫦娥的美麗深深吸引。他不顧嫦娥的多次拒絕,一次又一次地跑到月宮糾纏嫦娥。嫦娥不堪其擾,指著桂樹說,它枝條太長了,今夜你若能將它砍斷,我便答應你的追求。吳剛心花怒放,掄起斧頭就砍,可每次拔出斧頭,樹身便恢復如初。於是他一斧又一斧地砍,桂樹總是不斷,一直砍了千百年,今天還在砍。

由於月中桂樹的傳說,人們又把月亮稱之為桂月、桂窟、桂宮。

蟾宮折桂

蟾宮折桂的字面意思是攀折月宮桂花,中國古代用來比喻科舉應考得中者。中國古代科舉大考都在八月,人們就把科舉應試得中者稱為「月中折桂」、「蟾宮折桂」。《紅樓夢》第九回寫到,林黛玉聽說賈寶玉要上學了,笑道:「好!這一去,可是要『蟾宮折桂』了!」

吃月餅

中秋節美食首推月餅,這一天人們都要吃月餅以示「團圓」。

月餅,又叫胡餅、宮餅、月團、豐收餅、團圓餅等。

關於月餅的來源,普遍的說法是由「胡餅」演化而來。漢代張騫出使西域,引入胡桃、芝麻等,製作出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稱為「胡餅」。唐高祖時,李靖出征突厥,於中秋節凱旋而歸,當時恰有一個吐蕃商人進獻胡餅。李淵很高興,手拿胡餅指著當空的皓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月亮)。」

到了宋代,月餅有了「荷葉」、「金花」、「芙蓉」等眾多名目。蘇軾有詩稱讚:「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並且出現了「月餅」一詞,見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這是最早的「月餅」稱呼,但那時的「月餅」還只是象菱花餅一樣的餅形食品。

到明朝時,月餅變成圓的,並被賦予家人團圓之意。劉侗《帝京景物略》說:「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餅必圓。」田汝成《西湖遊覽志余》說:「八月十五謂之中秋,民間又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

清代,中秋吃月餅已成為一種普遍的風俗,且製作技巧越來越高。清人袁牧《隨園食單》介紹道:「酥皮月餅,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豬油作餡,食之不覺甜而香鬆柔膩,迥異尋常。」

關於中秋吃月餅習俗的起源,普遍的一種傳說是始於元末明初。

相傳元朝末年,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蒙古統治著為了維護其風雨飄搖的統治,防止人民反抗,下令不準民間私藏鐵器,甚至規定百姓家裡不能擁有菜刀,要十戶人家合用一把菜刀。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朱元璋的謀士劉伯溫想出一計策,利用中秋民眾互贈圓餅之際,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裡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齊響應,起義軍如星火燎原。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消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並將當年起兵時以秘密傳遞信息的圓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臣民,慶祝勝利,並正式稱中秋節的圓餅為月餅。明清吃月餅之風由此興盛,一直延續至今。

《水調歌頭》(宋)蘇東坡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推薦閱讀:

古代神話傳說中的9大神鳥,你能說出來幾個?
42味中藥藥名神話傳說[下]

TAG:中秋節 | 神話 | 轉載 | 傳說 | 神話傳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