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丨中俄聯手,準備出重拳?

過去幾個月,美國在南海和半島的動作明顯有所不同,所付之行動的力度和施加給中國的壓力都明顯加大。譬如,在半島舉行的美韓軍演是史上規模最大,在軍事部署動作上也非常頻繁;在南海就更是如此,不但和菲律賓舉行有針對中國意味的軍演,如今航母艦隊已長期「巡航」在南海,其驅逐艦甚至已到了中國西沙島礁附近,逼中國就範的味道很濃。

也正是前面美國更大力度施壓中國的這幾個月里,由於俄羅斯在敘利亞對美國構成的戰略壓力,雙方不得不開始進行妥協,並已經進入了敘利亞和烏克蘭問題的地緣利益交易進程之中。很顯然,這背後的邏輯是,美國在中東被俄羅斯破局,不得不在烏克蘭問題上與俄羅斯交易,但美國試圖在交易後對中國施加更大的壓力以促使中國讓步,將自己在中東的損失從中國這裡給彌補回來。

美國的意圖中國方面當然清楚,中國也有相應的對策,並且不準備做任何讓步。根據美國在過去幾個月里對中國的施壓效果看,美國迄今在南海並未得到任何實質性的好處,而中國卻在不斷地「種島壓驚」。當然,美國也是有一些暫時效果的,譬如在菲律賓的軍事基地落定了,南海的水經過幾年的努力被其攪渾了,軍艦在南海也依然可以「自由航行」(雖然旁邊多了一些中國的軍艦「陪伴」),但也僅此而已,他想達到在南海削弱中國影響力的目標不但沒有實現,反而是被中國加強了(國力使然,中國的國力增強了,有底氣和足夠能力了)。綜合看來,在南海中美的影響力都在加強,而周邊國家的影響力都在被削弱,這就是大國較量下小國的悲劇。

但是,本文的視角不是中美較量的變化,而是中俄之間的變化和俄羅斯在半島、南海的態度。

如果大家仔細觀察,會發現進入2016年後中俄之間的互動協作更加頻繁了。就拿最近來說,王毅外長在兩會期間就奔赴莫斯科與拉夫羅夫會談,當時看似是為朝鮮問題溝通,但實際上更重要的是溝通俄羅斯與美國在敘利亞和烏克蘭問題上的交易。對於俄羅斯的這些動作,中國予以支持,由此可見中俄戰略協作之深。而就在4月18日,王毅外長再次訪問俄羅斯,參加中俄印三國外長會,並就雙方關心的地區問題和普京訪華議題進行會談。另據最新消息,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中俄印外長結束的幾天後即4月底也將訪華,為俄羅斯總統普京上半年訪華做進一步的溝通。從雙方外長釋放的信號上看,這次會面將會取得更重大的成果和進展。毫無疑問,中俄兩國握在一起的拳頭更緊了。

那麼,中俄為何更加緊密的抱團?雙方又都希望達到怎樣的效果呢?

在占豪(微信號:占豪)看來,中俄之所以更緊密地抱團,根本原因在於三點:

一、俄羅斯在西面的形勢短期稍有緩解,但長期卻更加緊迫。

雖然在普京出擊敘利亞後俄羅斯的地緣被動局面一下子改觀不少,但大的局面終歸還是沒有緩解。就現實而言,一方面敘利亞問題和烏克蘭問題的交易雖在進行,但到底是否能順利完成交割仍是未知數,形勢並未完全明朗,俄羅斯需要做好兩手準備;另一方面,美國在烏克蘭問題上雖稍作讓步,但又在波蘭進行軍事演習,這表明美對俄的戰略壓力並未實質性降低,這也需要俄羅斯尋求更大的支撐以作長遠考慮。

二、中國在半島、南海的壓力明顯增加,需要夥伴。

對中國來說,在過去幾個月里由於朝方的折騰和美國的挑釁,半島局勢對中國的壓力客觀上是增大了,美國每一次針對朝鮮的行動,其更深的意義其實就是針對中國,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的意思很明顯。在南海方面,過去幾個月來雖然中國借美國及其它國家的挑釁不斷增強自己在南海的力量,但中國身上的壓力客觀上增加了也是事實。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也非常需要俄羅斯這個夥伴。

三、中俄聯手有助於對沖西方國家進一步抱團,可以對沖亞太國家倒向美國的力量傾向。

雖說俄羅斯與美國在妥協,但大家可以看到西方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併未解除,俄羅斯2016年的經濟壓力一點沒有減輕。與此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G7外長會上針對南海、東海的聲明已有針對中國傾向,甚至在海洋安保都有了聲明。對於G7更加關注亞太,是中俄都應該警惕的事情。再考慮到東盟的個別國家倒向美國的傾向,中俄有必要聯手體現在亞太的力量以對沖美國在亞太的影響力。否則,一旦成勢,對中俄來說都是不利的。

如果大家足夠細心,會發現俄羅斯外長最近針對美在韓部署薩德反導系統和南海問題所表達的立場,就知道中俄在合作上又加深了。2016年4月12日,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俄中協作是國際事務中的穩定因素,美國在東北亞部署反導系統將實際威脅俄中利益。他還透露,俄羅斯與中國的有關部門已經進行了專家級別的會晤,並就東北亞局勢交換了意見,雙方一致認為,兩國將採取行動保障自己在這些威脅面前的安全。

至於南海問題,拉夫羅夫也明確闡述了俄方立場,他指出企圖將南海爭端國際化是徒勞,爭端的所有相關國家都應遵循不使用武力的原則,繼續尋找相互都能接受的政治外交解決途徑。俄羅斯的這一立場顯然和中國立場相同,這是雙方進行協作的結果。

俄羅斯在半島和南海加強與中國的協作,某種意義上還有另外兩個目的:

一、經濟目的。

沙特為首的OPEC成員國和非成員國在多哈關於石油「凍產」的會議最終沒有達成任何協議,原因是伊朗沒有參會並且也不準備參與「凍產」,而沙特的條件就是要伊朗也參加「凍產」才答應「凍產」,最終這一會議沒有成果。

伊朗之所以不願意參加「凍產」,根本原因在於伊朗剛剛被解除經濟制裁,需要擴產來刺激經濟發展,此時讓伊朗凍結石油產量的增長是不可能的,伊朗是絕無可能答應的。而對沙特來說,之所以願意和俄羅斯談「凍產」,其想達到的目的之一就是通過凍結伊朗增產來實現削弱伊朗實力增長的目的。沙特打的算盤是讓俄羅斯對伊朗施壓,但在這方面顯然俄羅斯也是無能為力的。

很顯然,在當前世界經濟疲軟的當下,要想達成「凍產」一致意見基本上不太可能,所以對俄羅斯來說2016年的經濟萎縮壓力依然很大。在這種背景下,俄羅斯需要加強與中國的關係,推動中俄經濟的進一步融合以穩住俄羅斯經濟。這就是為何普京一定要在上半年訪華且中俄最近互動頻繁的另一個大背景。

當然,不達成「凍產」協議對中國是有好處的,石油價格較長時期徘徊在50美元以下有利於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雖說有一定通縮壓力,但每年以萬億計的節省資金沉澱到經濟體內,對未來經濟發展有很大的好處。

二、地緣面對。

俄羅斯最近在美國在韓部署薩德反導系統的態度上看著好像比中國還硬,在南海的表態也乾淨利索,俄羅斯這麼做除了是要和中國保持一致的態度外,另外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希望中美在亞太的較量力度更大一些,這樣俄羅斯在東歐和中東的壓力就會小一些。正是基於此,俄羅斯才需要在亞太熱點問題上喊更高的調門。某種程度上說,薩德反導系統糾纏的時間越長,中美在半島的較量就越激烈,同時南海較量得越緊張,俄羅斯身上的壓力就越小。所以,相比在中東和東歐與美博弈,俄羅斯更願意與中國一起在亞太地區與美國較量。

普京很快講訪華,可以預見這次訪問中俄將會達成更多合作成果,而在一些地區重大問題上中俄的協作將更加深入,如果不出意外,中俄在一些問題上的表態一定會對國際事務的後續發展構成重大影響。對未來長期國際局勢來說,這可以被理解為中俄聯手出的一拳。對於普京訪華中俄將聯手向哪裡出拳,我們拭目以待!

思考者正在閱讀

原創丨三次世界大戰亞洲開打,美國推演靠譜嗎?

原創丨央行連出兩大招,有何深意?

微歷史丨張學良為啥最恨這首詩?九一八他為何不抵抗?

原創丨軍委副主席登南沙背後,是中美南海較量的升級!

原創丨經濟增長超預期,2016中國能否揚帆再起航?

原創丨中國正處新時代風口,如何定位自己,御風飛翔!


推薦閱讀:

俄羅斯研究與中俄關係—聆聽張德廣大使講座
如何理解中俄、中印關係?
孟加拉國大量採購中俄武器是「死磕」印度的節奏?
張志坤:美國對中俄同時發難的啟示
遠東地區的領土對中國和俄羅斯有何戰略價值?

TAG:原創 | 中俄 | 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