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人上朝不對皇帝「三跪九叩」 表忠心需原地跳舞|唐朝|禮儀

核心提示:光跳舞還不成,大家揮胳膊蹬腿地揚塵舞蹈一番,又同聲高呼「萬歲、萬歲、萬萬歲」,隨後又一次「再拜」,稽首兩次,把歡慶氣氛推向高潮。

本文摘自:《法制晚報》2014年8月1日,作者:森林鹿,原題:《唐朝人都習慣動不動就下跪》

譬如說您穿越成的這位是個官員,一大早跑進皇宮去上朝了吧。您覺得上朝的時候肯定要行最隆重的禮節,大家一起對著皇帝三跪九叩是嗎?那咱們就來看看。

負責指揮行禮的官員一聲號令,殿內殿外的上朝官員同時雙膝跪倒,您「咚、咚、咚」地連磕三個響頭,直起身來,第二次跪倒,又「咚咚咚」磕頭三次,再起身,第三次跪倒,「咚咚咚」,好,這算完成「三跪九叩」了。您抬頭看看?

前後左右一大群官員已經不圍觀皇帝,改來圍觀您這個奇異生物了。還有幾個急赤白臉拿著朝笏走出隊伍彷彿要揍您的,八成是要彈劾您「亂朝」的御史。

既然唐朝人上朝不對皇帝「三跪九叩」,那麼應該怎樣行禮呢?

首先要說「三跪九叩」這個禮節出現的時間很晚,有說是到了清朝才見記載。中古時代最隆重的拜君禮儀,以「再拜稽首」為主,唐朝的更加有特色,是在兩次「再拜」之間,加入一段「舞蹈」。

兩遍稽首禮拜完,大臣們爬起來站好,當朝的宰相之一「侍中」(三省之一門下省首長)要上前到皇帝那裡接受詔旨,然後回來走到官員們的東北位置,面朝西,大聲宣布「有制」(皇上有旨)。

這時候您一看官員們又開始下跪行禮了,得,又是一次「再拜」。折騰完了,侍中才宣布剛從皇帝那裡領受的旨意,說的是什麼呢?「履新之慶,與公等同之。」(新的一年來到了,我和大家一起慶賀。)

就說這一句話,你們這些官員又開始折騰「再拜」啦!這回稽首兩次還不算完,等您爬起來,發現莊嚴神聖金碧輝煌的大明宮含元殿上,開始了一番……天魔亂舞的景象……

我說您,不要傻獃獃站著呀!御座上那個天子正注視著你們呢,大過年的,各位官員都在比誰跳舞跳得賣力,爭取給皇帝陛下留個好印象,您僵立著賣獃是不想幹了?您說不知道該怎麼跳?老辦法,緊跟著前面那個官員同事,他揚臂您也揚臂,他跺腳您也跺腳,人家來個原地轉體1080度,您至少得跟著轉個720度吧?

光跳舞還不成,大家揮胳膊蹬腿地揚塵舞蹈一番,又同聲高呼「萬歲、萬歲、萬萬歲」,隨後又一次「再拜」,稽首兩次,把歡慶氣氛推向高潮,這才算結束了一年裡最隆重的一次拜君禮,侍中也才能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去。

這個對著皇帝跳舞的「蹈舞」「舞蹈」「拜舞」禮呢,其實也不是上古中原文化流傳下來的禮俗,而是跟「五胡亂華」後北方游牧民的風俗有那麼點兒不遠不近的關係。「舞蹈」作為大臣對皇帝行的禮第一次見諸史書,是在隋朝,到了唐朝就大大盛行,然後宋朝也還沿襲著,不僅是元旦大朝,凡是要表達激動興奮情緒的時候,大臣都要對著皇帝開跳,而且一般是邊跳舞邊叩頭邊喊萬歲,難度還不小呢。

中原漢人都被感染得熱情奔放到這程度了,游牧民族一看,也不甘示弱。你們不是對著天可汗老大跳舞嘛,不稀罕了,我們不但跳舞,還要行「捧足嗅靴」禮。

這個禮,用現代流行語來講,就是「捧臭腳」。

先跳舞,跳到皇帝或者可汗身邊,跪下雙手抱住他的靴子,低頭去嗅吻他的靴鼻。這是唐朝游牧民族致敬的最高方式,有草原政權首領使節對李唐皇族行過這個禮,也有長安派出去的軟骨頭使節對草原可汗行這個禮(然後以喪權辱國的罪名被族誅了)。


推薦閱讀:

[轉載][唐朝飄來的雪花]
玄武門之變功勞最大的五個人結局是怎樣的?
唐朝的幣制
一代女皇武則天的第一心腹李義府為何淪落難逃悲慘的命運?
武則天死後為什麼不把天下傳給武家:直到唐朝滅亡,人們才明白

TAG:禮儀 | 皇帝 | 唐朝 |